之间1848年革命和卡尔·马克思相似
1848年革命和卡尔·马克思有(在联盟百科)7共同点: 君主專制,俄罗斯帝国,路德维希一世 (巴伐利亚),腓特烈·威廉四世,法國二月革命,法蘭克福國民議會,普魯士。
君主專制
君主專制(absolute monarchy;absolute Monarchie),是西方政治學概念中定義的一種政體,又譯為君主專政、絕對君主制、絕對君主专制、絕對主義王權、絕對王權等;支持君主專制的思想被歸類為專制主義(早期曾譯為“絕對主義”,系根據歐洲啓蒙運動時期enlightened absolutism等詞彙的片面直譯;而現代西方政治學多以despotism進行表述)。早期埃及、希臘、羅馬至歐洲中古時代,其君主作為世人與神之間的神聖角色,不仅是世俗的首领,也是宗教的首领;中世紀歐洲則由於天主教的盛行,教宗的教權大大高於君權,君權很大程度上受到諸侯的限制,在英國甚至產生了大憲章這樣限制君權的法律傳統;16至18世紀歐洲各國紛紛加強君權,國家教會的建立使君主專制受到強化、甚至出現了政教合一的君主制國家,但從17世紀英國及其他國家開始,君權受到立憲化規範,規定其權力從人民而來。 作為一種專制制度,君主專制以君主為國家主權的唯一代表,君主對他的臣民與領土有無限制的權力,其治權不受到任何其他司法、立法、宗教、經濟或選舉的制衡或約束,像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說的「朕即國家。」(L'état, c'est moi) 。文藝復興後期思想家對此有兩種看法。一種看法在一定程度上為君主專制提供了合理性依據,如馬基雅維利主義和霍布斯早期的思想,都從客觀上論述了身為國家元首與政府首腦的君主應該擁有絕對的政治權力,以便於更好地保護整個國家的利益、應對各種階層勢力之間的角力,以及君主應處於超脫各階層利益的存在。因為君權不受到國家法律的制約,“君主專制”又被稱為無限君主制,和後來發展出的有限君主制的代表君主立憲大相徑庭。 在歷史上,君權大多數情況下受制於封建制度和封建法律、貴族階層的政治權力、圣职者的宗教權力與資產階級的經濟權力,如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以前的君權;而文藝復興時期以後,天主教教權的衰落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使得歐洲各國國王有機會收攏權力,加強專制。作為一種專制政體,與獨裁政體相區別,“君主專制”政體下的君主仍需平衡各個諸侯、各社會階層、各個友邦或敵國的關係,并往往需要依靠一個高效運行的政府來實施其政令,其政府雖然在君主的強力領導之下、受君主個人意志影響,卻仍然遵循一系列法律運行,而並不單一聽命于君主的個人意志,也不存在“家族獨裁”傾向,此類專制政體在18世紀啓蒙運動時期的歐洲被特別稱為“開明專制”政體并加以推崇;某些當代政治學中文教材中提到的“封建君主專制獨裁政體”,其實更接近于君主領導下的貴族寡頭統治,例如中國古代史上的宋朝,其皇位繼承人是通過“朝議”來決定的、幾乎近似有限的民主選舉,而前現代的中國直到元明清三朝才形成了“君主專制”政體,卻也遠遠達不到“獨裁”的標準,而是被歐洲啓蒙運動思想家作為開明專制的典範。 在西方歷史中,主張採用君主專制的代表人物有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與俄國沙皇彼得大帝。中國在明朝以後,皇帝加強中央集權,不僅親理國政,又可以直接判處大臣死刑,歷史學家錢穆認為其已經成為了君主專制政體,例如明朝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層廢除宰相集政務處理大權於一身,到了明成祖以後才重新設置內閣大學士、內閣首輔以使宰相職能;清朝皇帝進一步加強了君主專制,設立軍機處作為皇帝的秘書官,所有政令皆由皇帝直接發佈。在19世紀後,受民主思潮的衝擊,採用絕對君主制的國家逐漸減少,目前仍然採行絕對君主制的國家如下:文萊、沙特阿拉伯、阿曼、梵蒂岡、卡塔爾、阿聯酋和斯威士蘭。.
俄罗斯帝国
俄罗斯帝国(旧俄語:Россійская Имперія;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亦简称为沙皇俄国、沙俄、帝俄或俄国,是1721年彼得大帝加冕為皇帝起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為止的俄罗斯,同时也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国家,由羅曼諾夫王朝統治。全盛時的疆域,北起北冰洋、南达黑海南部、西起波罗的海、东达阿拉斯加(1867年前),包括了整个中亚、波兰及芬兰,与挪威、瑞典王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罗马尼亚、奥斯曼帝国、波斯(今伊朗)、阿富汗、中國(當時為清朝)、朝鲜與日本(前期為江戶幕府、後為大日本帝國)接壤。根据1897年的人口普查登记,俄罗斯帝国共有1億2,560万人,至1914年达到1億6,570万人,仅次于大清帝國及大英帝国。 在羅曼諾夫王朝之前的留里克王朝的伊凡四世在1547年便已經開始使用“沙皇”的稱號,因此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俄羅斯帝國”真正诞生是沙皇伊凡三世征服诺夫哥罗德共和国或伊凡四世征服喀山,根据另一个角度来看,长期沙皇制度 (Царство),这是在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后已经帝国的当代俄语单词,而彼得大帝刚刚更换了一个拉丁化的代名词。也许后者是为了让欧洲承认俄罗斯作为一个欧洲的君主制国家。发生在17世纪俄罗斯的扩张,最终导致在17世纪中叶,俄罗斯完全征服西伯利亚之后,俄罗斯的领土到太平洋和波俄战争(1654—1667年)之后的左岸乌克兰;这个标志着俄罗斯帝国的成立。 俄罗斯帝国的國力在19世紀達到空前鼎盛,是當時的世界列強之一,自稱第三羅馬,但在19世纪後期的欧洲相继进行工业革命时没有紧随时代的步伐,导致其经济实力在20世纪初期的尼古拉二世时代远不及欧洲几大强国,尽管在此期间推行了几次较为成功的改革(如亚历山大二世的农奴制改革)。1914年8月,政局动荡不定的俄罗斯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堪的战局直接导致了在1917年爆发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签署退位诏书,俄罗斯帝国灭亡,俄羅斯共和國和俄國臨時政府成立,但同年就被布尔什维克派通过十月革命暴力推翻,被苏维埃俄国取代,但沙俄的残余势力直到1922年俄罗斯内战后才被完全消灭。.
1848年革命和俄罗斯帝国 · 俄罗斯帝国和卡尔·马克思 ·
路德维希一世 (巴伐利亚)
路德维希一世(Ludwig I,1786年8月25日-1868年2月29日),全名路德维希·卡尔·奥古斯特(LUDWIG Karl August),巴伐利亚国王(1825年-1848年3月20日)。巴伐利亚第一任国王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长子,母为黑森-达姆施塔特公主奥古斯塔·威廉敏娜。1786年8月25日生于斯特拉斯堡。路德维希这个名字来源于他的教父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六。 1810年10月12日,当时还是王储的他与萨克森-希尔德伯格豪森公主特雷莎结婚,为这场婚姻在慕尼黑举行的庆祝活动演变成了一年一度的慕尼黑啤酒节(Oktoberfest)。1825年,路德维希的父亲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去世,他继承了他父亲的巴伐利亚王位。为了加快新增加的国土与原巴伐利亚国土的一体化,他在巴伐利亚国王的头衔前又附加了法兰克尼亚和施瓦本公爵的称号。 路德维希一世是一位古典艺术的爱好者。在他的王储时代,就开始收购艺术品,尤其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珍宝,并与当时许多艺术大家保持联系。婚后不久,他倡议兴建了格里陶德博物馆(Glyptothek)用于展览他收藏的古希腊、古罗马雕塑。登基后他将慕尼黑建设成一个艺术的城市:他将当时著名的艺术家和建筑家如利奥·冯·克棱茨(Leo von Klenze,格里陶德博物馆的设计者)、彼得·冯·柯内留斯(Peter von Cornelius)等招揽至慕尼黑;修建了路德维希大道和慕尼黑王宫;1853年又兴建了新美术馆(Neue Pinakothek);并于1826年将巴伐利亚国立大学从兰茨胡特迁到了慕尼黑。现今慕尼黑的许多建筑都是路德维希一世时代的产物。 路德维希一世也鼓励工业的发展。他下令建造了德国的第一条铁路(1835年,从纽伦堡至菲尔特),取名“巴伐利亚路德维希铁路”(Bayerische Ludwigsbahn);随后建立了第二条,从路德维希港到贝克斯巴赫的“普法尔茨路德维希铁路”(Pfälzische Ludwigsbahn)。他还发起了连接美因河和多瑙河的路德维希运河的修建,从而将北海和黑海连接了起来。 路德维希一世执政之初,他的政治倾向较为宽松。路德维希一世支持希腊的独立战争,1832年,他的次子奥托被选为希腊国王。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以及欧洲革命运动日益发展后,他的政治倾向日益反动。普法尔茨人民与巴伐利亚当局的矛盾日益加深,于1832年在普法尔茨爆发了汉巴赫节起义。路德维希一世加强了书刊、信件的检查机制,这遭到了人民的普遍反对。与情妇罗拉·蒙特斯的绯闻加深了人民的反抗情绪。最终路德维希一世在1848年革命中被迫退位,让位给长子马克西米利安二世。 路德维希一世于1868年2月29日在法国尼斯去世,终年81岁。 路德维希一世与王后特雷莎有四子五女:.
1848年革命和路德维希一世 (巴伐利亚) · 卡尔·马克思和路德维希一世 (巴伐利亚) ·
腓特烈·威廉四世
腓特烈·威廉四世(Friedrich Wilhelm IV von Preußen,),霍亨索伦王朝的普鲁士国王,1840年至1861年在位。.
1848年革命和腓特烈·威廉四世 · 卡尔·马克思和腓特烈·威廉四世 ·
法國二月革命
法國二月革命(;)是1848年歐洲的革命浪潮的重要部分之一,法國人民面對七月王朝的失政,成功推翻當時的法國國王路易腓力,鼓勵歐洲其他地區的革命運動,令十九世紀時由奧地利帝國首相梅特涅組織的機制受到進一步打擊。.
1848年革命和法國二月革命 · 卡尔·马克思和法國二月革命 ·
法蘭克福國民議會
法兰克福国民议会(德语:Frankfurter Nationalversammlung)是在德意志1848年革命期间成立的国民议会,用以计划以民主之方式统一德国。议会在法兰克福召开,有831名众议员出席。 议会成员于1848年5月18日在法兰克福圣保罗教堂(Frankfurter Paulskirche)召开会议。受到1848年革命的影响,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為勢所迫,惟有答應革命黨人的要求,承諾制定憲法與成立議會,以期商討統一德國事宜,以自保權力。.
1848年革命和法蘭克福國民議會 · 卡尔·马克思和法蘭克福國民議會 ·
普魯士
普鲁士(Preußen;普鲁士语:Prūsa;Prusy;Prūsai;Borussia或Prutenia)乃中世紀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存在於中北部歐洲的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歷史上是德意志统一以及德意志帝國立國的主要力量。此名稱之涵義在不同時期有變遷。.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 什么1848年革命和卡尔·马克思的共同点。
- 什么是1848年革命和卡尔·马克思之间的相似性
1848年革命和卡尔·马克思之间的比较
1848年革命有110个关系,而卡尔·马克思有29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7,杰卡德指数为1.75% = 7 / (110 + 291)。
参考
本文介绍1848年革命和卡尔·马克思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