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Thunderbolt

指数 Thunderbolt

Thunderbolt(中国大陆民间译名为“雷电”,苹果公司中文网站译名为“雷雳”)是由英特爾發表的連接器標準,目的在於當作電腦與其他裝置之間的通用匯流排,第一代與第二代接口是與Mini DisplayPort整合,較新的第三代開始改為與USB Type-C結合,并能提供电源。 早期由英特爾獨立研發,使用光纤傳輸;后來在一次科技展示會場上,苹果公司看到了早期光纤傳輸的原型後,主動對英特爾表示興趣並給予開發上的建議,致使正式發表的第一代從光纤改用铜線和苹果的Mini DisplayPort外形。 第三代改為使用USB Type-C介面。由於二合一的整合特點,因此它既能以双向 40 Gbit/s传输数据(20 Gbit/s + 20 Gbit/s,特別是針對外接高速網路時),即能兼容Mini DisplayPort设备直接连接Thunderbolt接口传输视频与声音信号,也可连接Apple Thunderbolt Display直接同时输出视频、声音与数据,且不用如傳統使用多條連接線。.

目录

  1. 36 关系: AsusASUS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带宽专利匯流排光導纖維CanonCBS Interactive米 (单位)美元瓦特DisplayPortDVI菊花鏈拓撲蘋果公司英特尔英特爾開發者論壇苹果公司雙工HDMII/OIEEE 1394Intel CorporationM.2Mac ProMacBook ProMini DisplayPortPCI ExpressSATASkylake微架構USBUSB 3.0USB Type-C显示卡显示器

  2. 光电子学
  3. 光纤通信
  4. 光通訊
  5. 纖維光學
  6. 英特爾產品
  7. 计算机总线

Asus

#重定向 華碩.

查看 Thunderbolt和Asus

ASUS

#重定向 華碩.

查看 Thunderbolt和ASUS

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

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是一种用于计算机及其週邊設備之间(硬盘、软驱、光驱、打印机、扫描仪等)系统级接口的独立处理器标准。SCSI標準定義命令、通訊協定以及實體的電氣特性(換成OSI的說法,就是佔據實體層、連結層、通訊層、應用層),最大部份的應用是在儲存設備上(例如硬碟、磁帶機);但,其實SCSI可以連接的設備包括有掃描器、光學裝置(像CD、DVD)、印表機……等等,SCSI命令中有條列出支援的裝置SCSI週邊裝置。理論上,SCSI不可能連接所有的裝置,所以有“1Fh - unknown or no device type”這個參數存在。.

查看 Thunderbolt和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

带宽

带宽(Bandwidth)指信号所占据的频带--宽度;在被用来描述信道时,带宽是指能够有效通过该信道的信号的最大频带--宽度。对于模拟信号而言,带寬又称为频寬,以赫兹(Hz)为单位。例如模拟语音电话的信号带宽为3400Hz,一个PAL-D电视频道的带宽为8MHz(含保护带宽)。对于数字信号而言,带宽是指单位时间内链路能够通过的数据量。例如ISDN的B信道带宽为64Kbps。由于数字信号的传输是通过模拟信号的调制完成的,为了与模拟带宽进行区分,数字信道的带宽一般直接用波特率或符号率来描述。 带宽在信息论、无线电、通信、信号处理和波谱学等领域都是一个核心概念。.

查看 Thunderbolt和带宽

专利

专利,即專利權的簡稱,主要分為發明、实用新型及工業設計三種類型。各國政府設立專利制度,其目的在於鼓勵民眾從事發明,保護發明人(或其受讓人或繼承人)的權利,並指導專利權人與民眾以合法、適當的方式利用發明,以促進產業發展。專利制度是讓專利權人在法定期間(例如:20年)內享有專利技術的排他權(注意,並非獨占權),使其享有商業上的特權利益,以鼓勵其將知識公開分享。當專利權法定期間屆滿,專利權即告消滅,民眾即可根據專利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自由運用其專利技術。 申請專利,必須向政府機關提出「專利說明書」,明確且充分揭露其發明技術的內容到可具體實施的地步(不可僅是漫天空想),並界定請求的權利範圍。請求的權利範圍如不符合專利要件(例如:發明是既有的習知技術),就會被駁回,無法取得專利權。由於專利要件的判斷涉及不確定法律概念,專利專責機關對專利範圍在其判斷餘地中所為的專業判斷經常引發爭議,因而導致專利爭訟。.

查看 Thunderbolt和专利

匯流排

#重定向 总线.

查看 Thunderbolt和匯流排

光導纖維

光導纖維(Optical fiber),簡稱光纖,是一種由玻璃或塑料製成的纖維,利用光在這些纖維中以全反射原理傳輸的光傳導工具。微細的光纖封裝在塑料護套中,使得它能夠彎曲而不至於斷裂。通常光纖的一端的發射裝置使用發光二極體或一束激光將光脈衝傳送至光纖中,光纖的另一端的接收裝置使用光敏元件檢測脈衝。包含光纖的线缆称为光缆。由於信息在光導纖維的傳輸損失比電在電線傳導的損耗低得多,更因為主要生產原料是硅,蘊藏量極大,較易開採,所以價格很便宜,促使光纖被用作長距離的信息傳遞媒介。隨著光纖的價格進一步降低,光纖也被用於醫療和娛樂的用途。 光纖主要分為兩類,與。前者的折射率是漸變的,而後者的折射率是突變的。另外還分為單模光纖及多模光纖。近年來,又有新的光子晶體光纖問世。 光导纤维是双重构造,核心部分是高折射率玻璃,表层部分是低折射率的玻璃或塑料,光在核心部分傳輸,并在表层交界处不断进行全反射,沿“之”字形向前傳輸。这种纤维比头发稍粗,这样细的纤维要有折射率截然不同的双重结构分布,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技术。各国科学家经过多年努力,创造了内附着法、MCVD法、VAD法等等,制成了超高纯石英玻璃,特制成的光导纤维傳輸光的效率有了非常明显的提高。现在较好的光导纤维,其光傳輸損失每公里只有零点二分贝;也就是说传播一公里后只損4.5%。.

查看 Thunderbolt和光導纖維

Canon

Canon(音標:英-;美-)是英文名词,意思是「典型」或「真传经典」,也可表示: 1.正式〔倫理或思想行為上的〕規範、標準、準則,如行為(高尚趣味)的準則。 2.原著、真作、真本(書目)、正經、正史、正典;亦指其他聖典或著作家之作品的真本。.

查看 Thunderbolt和Canon

CBS Interactive

#重定向 CBS互動.

查看 Thunderbolt和CBS Interactive

米 (单位)

-- --( → metre,),中國大陸和香港音譯為「--」(亦稱「公--尺」),台灣作「--」(口語偶稱「--」),舊譯「邁當」、「--達」。它是国际单位制基本长度单位,符号为m。1米的长度最初定义为通过巴黎的經線上从地球赤道到北极点的距离的千万分之一。其后随着人们对度量衡学的认识加深,米的长度的定义几经修改。从1983年至今,米的长度已经被定义为“光在真空中于1/299792458秒内行进的距离”。.

查看 Thunderbolt和米 (单位)

美元

美元(United States Dollar;ISO 4217代码:USD),又稱美圓、美金,(美國)聯邦儲備票據,是美国作為存款債務的官方货币。它的出现是由于《1792年铸币法案》的通过。它同时也作为储备货币在美国以外的国家广泛使用。目前美元的发行是由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控制。美元通常可以使用符号“$”来表示,而用来表示美分的标志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为美元取的ISO 4217标准代号为USD。.

查看 Thunderbolt和美元

瓦特

特(符号:W)是国际单位制的功率单位。瓦特的定义是1焦耳/秒(1 J/s),即每秒钟转换,使用或耗散的(以安培为量度的)能量的速率。日常生活中更常用千瓦作为单位,1千.

查看 Thunderbolt和瓦特

DisplayPort

DisplayPort(簡稱DP)是一个由PC及芯片制造商联盟开发,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标准化的數位式視訊接口標準。該接口免認證、免授權金,主要用於视频源与显示器等设备的连接,并也支持携带、USB和其他形式的数据。 此接口的设计是为取代传统的VGA、DVI和(LVDS)接口。通过主动或被动适配器,该接口可与传统接口(如HDMI和DVI)向后兼容。.

查看 Thunderbolt和DisplayPort

DVI

DVI的英文全名為Digital Visual Interface,中文稱為「數位視訊介面」。是一種視訊介面標準,設計的目的是用來傳輸未經壓縮的數字化影像。目前廣泛應用於LCD、數位投影機等顯示設備上。此標準由顯示業界數家領導廠商所組成的論壇:「數位顯示工作小組」(Digital Display Working Group,DDWG)制訂。DVI介面可以傳送未壓縮的數位視頻資料到顯示裝置。本規格部分相容於HDMI標準。.

查看 Thunderbolt和DVI

菊花鏈拓撲

菊花鏈拓撲(Daisy Chain Topology),除了擁有為星狀基礎的網路,透過菊花鏈以增加更多的電腦到網路的最簡易的方法,或串列下一個連接每台的電腦,如同菊花的花瓣一樣。若是一個訊息是針對電腦中途向下行時,每個系統彈起其沿線於序列中,直到該到達目的地為止。.

查看 Thunderbolt和菊花鏈拓撲

蘋果公司

蘋果公司(Apple Inc.,,),原稱蘋果电脑公司(Apple Computer, Inc.),是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庫比蒂諾的跨國。公司最初由史蒂夫·賈伯斯、史蒂夫·沃茲尼克、罗纳德·韦恩创立于1976年4月1日,次年1月3日確定正式名稱為苹果电脑公司,主業是开发和销售个人计算机,至2007年1月9日在舊金山上宣佈改名为苹果公司,宣佈其业务重点转向消费电子领域。現時的業務包括设计、开发和销售消费电子、计算机软件、在线服务和个人计算机。 苹果的Apple II在1970年代助长了个人电脑革命,其後的Macintosh接力於1980年代持续发展。该公司最著名的硬件产品是Mac电脑系列、iPod媒体播放器、iPhone智慧型手机和iPad平板电脑;在线服务包括iCloud、iTunes Store和App Store;消费软件包括macOS和iOS操作系统、iTunes多媒体浏览器、Safari网络浏览器,还有iLife和iWork创意和生产力套件。在2017年時苹果公司曾位列財星全球500大企業的第9名,《财富杂志》曾提名苹果公司为美国2008年最受尊敬的公司、2008年到2012年世界最受尊敬公司,《福布斯》2015年发布的全球品牌价值榜,苹果公司连续第五年雄踞榜首,其价值曾是地球上其他任何品牌的两倍以上。但是,苹果公司在其产业链中的劳工制度、环境和商业实践中至今仍然飽受抨擊。 至2017年7月,苹果公司拥有21个国家的497间零售商店,还有线上苹果商店、iTunes商店。iTunes商店是世界最大音乐零售商。苹果公司是市值最高的公共交易公司,到2014年6月大约拥有市值6000亿美元,到同年11月更是歷史上首家突破7000億美元的公司。截至2012年9月29日,苹果公司全球拥有永久全职员工72800名,临时全职员工3300名。2013年全球总收入1709亿美元。截至2014年1季度,苹果公司五年平均增长率销售额39%,利润率45%。2013年5月苹果公司首次进入财富500强公司名单前10名,比2012年上升11位,位列第6名。.

查看 Thunderbolt和蘋果公司

英特尔

英特爾公司(Intel Corporation,、)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公司,也是第一家推出x86架構處理器的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克拉拉。由羅伯特·諾伊斯、高登·摩爾、安迪·葛洛夫,以“集成電子”(Integrated Electronics)之名在1968年7月18日共同創辦公司,將高階晶片設計能力與領導業界的製造能力結合在一起。英特爾也有開發主機板晶片組、網路卡、快閃記憶體、繪圖晶片、嵌入式處理器,與對通訊與運算相關的產品等。“Intel Inside”的廣告標語與Pentium系列處理器在1990年代間非常成功的打響英特爾的品牌名號。 英特爾早期在開發SRAM與DRAM的記憶體晶片,在1990年代之前這些記憶體晶片是英特爾的主要業務。在1990年代時,英特爾做了相當大的投資在新的微處理器設計上與培養快速崛起的PC工業。在這段期間英特爾成為PC微處理器的供應領導者,而且市場定位具有相當大的攻勢與有時令人爭議的行銷策略,就像是微軟公司一樣支配著PC工業的發展方向。而Millward Brown Optimor發表的2007年在世界上最強大的品牌排名顯示出英特爾的品牌價值由第15名掉落了10個名次到第25名。 而主要競爭對手有AMD、NVIDIA及Samsung。.

查看 Thunderbolt和英特尔

英特爾開發者論壇

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IDF, Intel Developer Forum,又稱英特爾開發者論壇)是由英特爾公司每年舉辦的研發技術研討會,研討會的內容多是與英特爾公司相關的電子工程技術、電子設計技術之說明、討論。第一屆IDF於1997年舉辦。 除此之外,英特爾公司過去另有舉辦一個也是每年每地一次的技術研討會,稱為CompuDevCon(Computer Developer Conference,電腦研發者研討會),不過後來廢除,最後一次舉辦是1998年,廢除後英特爾公司將每年的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的次數增加,增為每年兩次,為了區分前次與後次,就有了IDF Spring(春季)與IDF Fall(秋季)之別。 雖然英特爾公司在各地都會舉辦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但是每年的最先發起地點都是在美國舊金山,也就是最鄰近矽谷的城市,之後也在日本東京舉辦,稱為「IDF Spring 06 Tokyo」,意思是「2006年度春季東京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其他地區的舉辦以此類推,如IDF Fall 05 Taipei(2005年度、秋季、台北)、IDF Fall 04 Moscow(2005年度、秋季、莫斯科)等。 也因為每年最新技術的發起介紹都是以舊金山舉辦的為指標,所以若報導中寫IDF Fall/Spring 06而未註明地點時,多半是指舊金山,而其他地方舉辦則一定會註明地點。 2017年4月17日,英特尔宣布将不再举办IDF。因此次公告,原定于同年8月在旧金山举行的IDF17也已取消。.

查看 Thunderbolt和英特爾開發者論壇

苹果公司

#重定向 蘋果公司.

查看 Thunderbolt和苹果公司

雙工

雙工(duplex), 指二台通訊設備之間,允許有雙向的資料傳輸。.

查看 Thunderbolt和雙工

HDMI

畫質多媒體介面(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簡稱HDMI)是一種全數位化影像和聲音傳送介面,可以傳送未壓縮的音訊及視訊訊號。HDMI可用於機上盒、DVD播放機、個人電腦、電視遊樂器、綜合擴大機、數位音響與電視機等設備。HDMI可以同時傳送音訊和視訊訊號,由於音訊和視訊訊號採用同一條線材,大大簡化系統線路的安裝難度。.

查看 Thunderbolt和HDMI

I/O

I/O(Input/Output),即输入/输出,通常指数据在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或其他周边设备之间的输入和输出。 輸入/出(英文:Input/Output,簡寫為 I/O)是信息處理系統(例如計算機)與外部世界(可能是人類或另一信息處理系統)之間的通信。輸入是系統接收的信號或數據,輸出則是從其發送的信號或數據。該術語也可以用作行動的一部分;到“執行I/O”是執行輸入或輸出的操作。 輸入/出設備是硬件中由人(或其他系統)使用與計算機進行通信的部件。例如,鍵盤或鼠標是計算機的輸入設備,而監視器和打印機是輸出設備。計算機之間的通信設備(如電信數據機和網卡)通常執行輸入和輸出操作。 將設備指定為輸入或輸出取決於視角。鼠標和鍵盤擷取人類用戶的肢体動作,並將其轉換為計算機可解的輸入信號; 這些設備的輸出是計算機的輸入。同樣,打印機和監視器則用於將計算機處理的過程和結果輸出,並將這些信號轉換為人類用戶能理解的呈現。從用戶的角度來看,閱讀或查看這些呈現的過程則是接受輸入;人機互動主要是在研究了解機器與人類之間這種過程的交互介面。 在現代計算機體系結構中 CPU 可以使用單獨的指令直接讀取或寫入,被認為是計算機的核心。而 CPU 和主存儲器的組合,任何信息傳入或傳出 CPU /內存組合,例如通過從磁盤驅動器讀取數據,就會被認為是 I/O;CPU 及其電路版提供用於低階編程的存儲器映射 I/O,例如在設備驅動程序的實現中,或者提供對 I/O通道的訪問。一個 I/O算法設計是利用內存,而且高效地進行與輔助存儲設備交換數據時,如一個磁盤驅動器。.

查看 Thunderbolt和I/O

IEEE 1394

IEEE 1394,別名火线(FireWire)接口,是由苹果公司领导的开发联盟开发的一种高速传送接口,IEEE 1394是由蘋果電腦所創,其他製造商也已獲得授權生產。「火線」一詞為蘋果電腦登記之商標,因此其他製造商在運用這項科技時,會採用不同的名稱。 IEEE 1394理論上可以將64台裝置串接在同一網路上。傳輸速度有100Mbit/s、200Mbit/s、400Mbit/s和800Mbit/s,目前已經制定出1.6 Gbit/s和3.2 Gbit/s的規格。Sony的產品称这种接口为i.Link;德州儀器則稱之為Lynx。.

查看 Thunderbolt和IEEE 1394

Intel Corporation

#重定向 英特尔.

查看 Thunderbolt和Intel Corporation

M.2

M.2,前身为Next Generation Form Factor (NGFF),是一种计算机内部扩展卡及相关连接器规范。它採用了全新的物理布局和连接器,将取代PCI Express Mini及與PCI Express Mini 相容的mSATA标准。M.2具有灵活的物理规范,允许更多種類的模块宽度与长度,并與更高级的接口相配,使M.2比mSATA更适合日常應用的,尤其是用於超级本或平板电脑等小型设备的固态存储。 计算机总线将M.2连接器轉化为PCI Express 3.0(最多4个通道)、Serial ATA 3.0和USB 3.0接口,后两者則配備单个逻辑端口。取決于對主机和设备类型支援的级别,接口的支援取决于M.2主机或设备制造商的选择。M.2连接器有几种不同的固定槽,代表著M.2主机和模块不同的目的和功能,避免用户將M.2模块插入到功能不兼容的主机连接器中。 除了在逻辑接口的层面支持传统的AHCI,M.2标准还支持NVM Express(NVMe)作为M.2 PCI Express SSD的逻辑设备接口。支持AHCI能确保软件层面对传统SATA设备和传统操作系统的向下兼容性,而採用NVM Express的设计則能充分利用PCI Express存储设备的高性能,同時执行大量I/O操作。.

查看 Thunderbolt和M.2

Mac Pro

Mac Pro(相對於68k Mac、PPC Mac、也被稱為Intel Mac)是蘋果公司推出的高階桌上型電腦系列產品,搭載英特爾(Intel)Xeon CPU以及PCI Express匯流排架構。.

查看 Thunderbolt和Mac Pro

MacBook Pro

MacBook Pro是蘋果公司於2006年1月開始推出的Mac筆記型電腦系列,現已推出到第四代。它是繼iMac後第二款取代以PowerBook G4生產線的英特爾核心筆記型電腦。它也是MacBook家族中的高端機型,雖然在此之前已有17英寸版本但已經停產并只保留13以及15寸的產品。 2006年1月11日由蘋果公司時任總裁史蒂夫·喬布斯在上發布,並於同年2月正式出售。第一代的MacBook Pro外在類似用了PowerBook G4,但其實是用了Intel Core處理器,而不是一貫沿用的PowerPC G4的晶片。15英寸的機型於2006年1月發布,而17英寸則於4月發布,兩款機型於同年10月推出Core 2 Duo處理器的更新版本。 第二款機型,稱為"Unibody"的一體式電腦,它由單一鋁塊製成,外殼設計更為錐形,並於2008年10月以出及15英寸的MacBook Pro,及13英寸鋁合金一體式的MacBook一起推出。隨後的1月更帶來17英寸的機型,以及6月推出內置電池的MacBook Pro系列,包括蘋果公司引入的13英寸機型到這個系列。隨後它更升級至英特爾 i5 和 i7處理器,以及引進英特爾的Thunderbolt技術。 2012年6月的WWDC上,蘋果公司推出了第三代重新設計的15英寸螢幕的MacBook Pro。同時,上一代的13及15英寸一體式的機型也公布了更新,銷售的同時也停產了17英寸的機型。雖然尺寸比上一代更細小,但仍保持一體式的機身設計和風格。MacBook Pro的上代跟下代最大的差異,就是新一代的配備有更高解像度的Retina顯示器、以固態硬碟取代了一貫的硬碟驅動器,以及取消了光碟機。第三代13英寸的MacBook Pro於2012年6月12日推出。 2016年10月,蘋果公司推出第四代全新設計的13英寸以及15英吋的MacBook Pro。擁有更輕薄的“Unibody” 一體式機身設計。一共有三種機型:13英寸配備Touch Bar的MacBook Pro, 13英寸不配備Touch Bar的MacBook Pro,15英寸配備Touch Bar的MacBook Pro。與上一代的差異是:配備具有P3色域的Retina顯示器,配備替代功能鍵列的「Touch Bar」,整合「Touch ID」指紋閱讀器,取消除了3.5mm耳機接口外的其他所有擴充孔;「Force Touch」觸控板面積相比上代大幅度增加,並配備4個ThunderBolt 3(USB-C)擴充孔以及配備第二代蝶式結構鍵盤。.

查看 Thunderbolt和MacBook Pro

Mini DisplayPort

Mini DisplayPort是一個微型版本的DisplayPort。由蘋果公司於2008年10月14日發表。現在應用於MacBook(取代先前的Mini-DVI)、MacBook Air(取代先前的Micro-DVI)與MacBook Pro(取代先前的DVI)筆記本電腦中。亦應用於27吋的LED Cinema Display。 與DisplayPort一樣,Mini DisplayPort最高支援4096×2160解像度的顯示器。 蘋果公司發表的Mini DisplayPort同時也支援HDMI,VGA跟DVI訊號輸出,但需要加上轉換器。 於2008年11月27日,蘋果公司免費公開授權其他廠商開發Mini DisplayPort的有關產品。 2011年2月起,Apple新發佈的Thunderbolt連接埠也開始相容DisplayPort 1.1設備直接連在來Thunderbolt連接埠進行視訊資料輸出,Thunderbolt連接埠向下相容Mini DisplayPort,且二者物理結構及針腳設計完全相同。但DisplayPort 1.1設備必須接在Thunderbolt鏈路的末端。.

查看 Thunderbolt和Mini DisplayPort

PCI Express

PCI Express,简称PCI-E,官方简称PCIe,是電腦匯流排PCI的一種,它沿用現有的PCI編程概念及通訊標準,但建基於更快的串行通信系統。 英特爾是該介面的主要支援者。PCIe仅应用于内部互连。由于PCIe是基于现有的PCI系统,只需修改物理层而无须修改软件就可将现有PCI系统转换为PCIe。 PCIe拥有更快的速率,以取代几乎全部现有的内部总线(包括AGP和PCI)。現在英特爾和AMD已採用單晶片組技術,取代原有的南桥/北桥方案。 除此之外,PCIe设备能够支援热拔插以及热交换特性,支援的三种电压分别为+3.3V、3.3Vaux以及+12V。 考虑到现在顯示卡功耗的日益增加,PCIe而后在规范中改善直接从插槽中取电的功率限制,16x的最大提供功率达到75W ,比AGP 8X接口有了很大的提升。 基本可以满足當時(2004年)的中高階显卡的需求。这一点可以从AGP、PCIe两个不同版本的6600GT顯示卡上就能明显地看到,后者并不需要外接电源。 PCIe只是南桥的扩展总线,它与操作系统无关,所以也保证它与原有PCI的兼容性,也就是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主板上PCIe接口将和PCI接口共存,这也给用户的升级带来方便。由此可见,PCIe最大的意义在于它的通用性,不仅可以让它用于南桥和其他设备的连接,也可以延伸到芯片组间的连接,甚至也可以用于连接圖形處理器,这样,整个I/O系统重新统一起来,将更进一步简化计算机系统,增加计算机的可移植性和模块化。.

查看 Thunderbolt和PCI Express

SATA

串行ATA(Serial ATA: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是一種電腦匯流排,負責主機板和大容量儲存裝置(如硬碟及光碟機)之間的數據傳輸,主要用於個人電腦。串行ATA與串列SCSI(SAS: Serial Attached SCSI)的兩者排線相容,SATA硬碟可接上SAS介面。 2000年11月由「Serial ATA Working Group」團體所制定,取代舊式PATA(Parallel ATA或舊稱IDE)接口的舊式硬盘,因采用串行方式传输数据而得名。在數據傳輸上這一方面,SATA的速度比以往更加快捷,並支持热插拔,使電腦運作時可以插上或拔除硬件。另一方面,SATA总线使用嵌入式時脈訊號,具备比以往更强的纠错能力,能对传输指令(不仅是数据)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错误会自动矫正,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不過,SATA和以往最明顯的分別,是使用較细的排線,有利機箱內部的空氣流通,某程度上增加了整個平台的穩定性。 現時,SATA分別有SATA 1.5Gbit/s、SATA 3Gbit/s和SATA 6Gbit/s三種規格。2013年推出更快速的SATA Express規格。.

查看 Thunderbolt和SATA

Skylake微架構

Intel Skylake是英特爾的微處理器架構,將會是Intel Haswell/Broadwell微架構的繼任者。Intel Skylake微架為使用14納米製程製造。 根据Intel於2016年公開的Tick-Tock發展戰略模式,Skylake是一个「Architechture」版本,意思是在「Process」製程基礎上,更新微處理器架構,提升效能。Skylake的下一代架構為Kaby Lake(已于2016年下半年发布)。.

查看 Thunderbolt和Skylake微架構

USB

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縮寫:USB)是连接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设备的一种串口总线标准,也是一种输入输出接口的技术规范,被广泛地应用于个人电脑和移动设备等信息通讯产品,并扩展至摄影器材、数字电视(机顶盒)、游戏机等其它相关领域。 多媒體電腦剛問世時,外接式裝置的傳輸介面各不相同,如印表機只能接LPT port、數據機只能接RS232、滑鼠鍵盤只能接PS/2等。繁雜的介面系統,加上必須安裝驅動程式並重新開機才能使用的限制,都會造成使用者的困擾。因此,創造出一個統一且支援易插拔的外接式傳輸介面,便成為無可避免的趨勢。 最新一代是USB 3.2,傳輸速度為20Gbit/s,三段式電壓5V/12V/20V,最大供電100W,另外除了舊有的 Type-A、B接口之外,新型USB Type-C接頭不再分正反。.

查看 Thunderbolt和USB

USB 3.0

USB 3.0是USB(Universal Serial Bus)的第二個修訂版本,USB 3.0支援全雙工,比USB 2.0多了數個觸點,並採用發送列表區段來進行數據發包。USB 3.0暫定的供電標準為900mA,且理论上有支援光纤传输的潜力。USB 3.0設計的「Super Speed」傳輸速度為5Gbit/s,理论数据传输速度为625MByte/S。USB 3.0的设计兼容USB 2.0与USB 1.1版本,并採用三級多層電源管理技術,可以為不同設備提供不同的電源管理方案。Intel的xHCI已经可以支持USB3.0的接口,且向下兼容USB2.0的接口。USB 3.0採用新的封包路由傳輸技術,線纜設計8條內部線路,除VBus和GND作為電源提供線外,剩餘3對均為數據傳輸線路其中保留D+與D-兩條兼容USB 2.0的線路,新增SSRX與SSTX專為新版所設的線路。USB 3.0的Standard-A接口繼續採用與早先版本一樣的尺寸方案,外观以蓝色区分,只是內部觸點有變化,新的觸點將會並排在目前4個觸點的後方。.

查看 Thunderbolt和USB 3.0

USB Type-C

USB Type-C,又稱USB-C,是一種通用序列匯流排(USB)的硬體介面形式,外觀上最大特點在於其上下端完全一致,與Micro-USB相比這意味著用戶不必再區分USB正反面,正反面都可以插入。 USB Type-C規範1.0由USB開發者論壇(USB-IF)發布,並於2014年8月完成。與USB 3.1規格大致相同。但現實USB-C的設備不一定支援USB 3.1或USB Power Delivery。目前許多Android行動裝置和筆記型電腦使用USB Type-C連接埠。.

查看 Thunderbolt和USB Type-C

显示卡

--(Video card、Display card、Graphics card、Video adapter),是个人电脑最基本组成部分之一,用途是将计算机系统所需要的显示信息进行转换驱动显示器,并向显示器提供逐行或隔行扫描信号,控制显示器的正确显示,是連接显示器和个人电脑主板的重要元件,是「人机对话」的重要设备之一。.

查看 Thunderbolt和显示卡

显示器

顯示器(display device),一種輸出裝置(Output device),用於顯示影像及色彩。 常见的顯示器是電腦和电视的螢幕。.

查看 Thunderbolt和显示器

另见

光电子学

光纤通信

光通訊

纖維光學

英特爾產品

计算机总线

亦称为 Light Peak,雷电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