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QV44

指数 QV44

QV44(全稱Valley of the Queens 44,即王后谷第44號墓),是建於第二十王朝,位於王后谷的一座小型陵墓,埋葬者是拉美西斯三世的一位兒子,卡伊姆娃斯特。QV44在1903年被時任埃及博物館館長埃內斯-托夏帕·瑞麗所率領的考古團隊發現。.

11 关系: 埃及博物館埃及第二十王朝底比斯 (埃及)王后谷第二十一王朝花崗岩考古学QV38QV66死者之书拉美西斯三世

埃及博物館

埃及博物馆位於埃及首都開羅,是1858年由法國人馬里埃特創建的。博物館分為兩層,陳列著古埃及時期至古罗马统治时代的遺物、展品。博物館下層按年代展示展品,上層按主題展示。其中尤其以上層展品為珍貴。博物馆里收藏了许多从拉美西斯二世,图特摩斯三世,哈特谢普苏特,贵族尤亚与图玉夫妇,努比亚籍贵族玛伊培理等等法老,贵族与大臣墓中出土的文物。此外,著名的圖坦卡門墓內的超過1700件珍品也長期於館內展出。此外,還收藏了包括哈特谢普苏特,拉米西斯二世在內的多具木乃伊,阿蒙霍特普二世陵墓(KV35)与哈特谢普苏特的停灵庙木乃伊穴(DB320)里的木乃伊坑里出土的多具木乃伊也在此展览。館內的展品為埃及學家和考古學家所推崇。.

新!!: QV44和埃及博物館 · 查看更多 »

埃及第二十王朝

埃及第二十王朝是古埃及歷史上的一個王朝,其與第十八王朝和第十九王朝統稱新王國時期。第二十王朝被認為是新王國時期最後一個王朝,繼其之後就是第三中間時期。 第二十王朝的首都位於培爾—拉美西斯。.

新!!: QV44和埃及第二十王朝 · 查看更多 »

底比斯 (埃及)

底比斯是上埃及古城,瀕臨尼羅河,位於今埃及中部,即今天的卢克索附近。作為皇室居地和宗教膜拜的宗教中心,它從公元前22世紀中期到公元前18世紀曾繁榮一時。它的建築遺迹包括許多輝煌的廟宇和帝王谷附近的法老陵墓。.

新!!: QV44和底比斯 (埃及) · 查看更多 »

王后谷

王后谷(阿拉伯语: ;英语:Valley of the Queens)是古埃及法老的妻子死後所安葬的地方,主要盛行於古埃及第十八、十九和二十王朝(公元前1550年至前1070年)。其中也有很多是王子、公主和貴族的陵墓。 王后谷位在較知名的帝王谷附近,也就是底比斯的尼羅河西岸。王后谷在古埃及时代被称为“Ta-set-neferu”。這個陵墓群之所以選在首都西邊的貧瘠丘陵,原因可能是因為在埃及第十八王朝時期盜墓賊漸增,且都是鎖定金字塔,因此改葬在岩石切陵。 王后谷經考古團隊人員調查出約有將近100多個墓(包含無法分類的陵墓),有幾個墓穴的裝飾十分豪華時髦,非常有貴族的作風。 王后谷在1979年與底比斯和帝王谷一同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一員。.

新!!: QV44和王后谷 · 查看更多 »

第二十一王朝

#重定向 埃及第二十一王朝.

新!!: QV44和第二十一王朝 · 查看更多 »

花崗岩

花崗岩(香港又名麻石,Granite),英文名稱是從拉丁文granum來的,意指顆粒。而「花崗岩」一詞是指「花」紋美麗又質地「崗」強的「岩」石。 花岗岩经常用作建筑材料。它是芬兰岩石地表层中最常见的石头种类。当1989年为每个芬兰行政区推选代表性的石头时,制订候选名单的评委会一致认定花岗岩凭其独特的地位无愧为代表整个芬兰的国石。.

新!!: QV44和花崗岩 · 查看更多 »

考古学

考古學(archaeology或archeology,源自古希臘文:ἀρχαιολογία, archaiologia ;ἀρχαῖος,arkhaīos,「古代」;以及-λογία, -logiā,「學問」),對於過去人類社會的研究,主要透過重建與分析古代人們的物質文化與環境資料,包括器物、建築、與。由於考古學運用許多不同的研究程序,它可被認定為一門科學與一門人文學,Renfrew and Bahn (2004:13)而且在美國,它是人類學的一個分支,Cultural Anthropology The Human Challenge (2005)在歐洲則是一門獨立學科。 考古學研究人類歷史,從距今250萬年前東非最早的石器的發展,直到近代。這個學科是最重要的史前史研究學科,在史前時代沒有文字資料可供歷史學家研究,而且這個時代佔了人類整體歷史的99%以上,從舊石器時代直到書寫文字出現之前。考古學具有各種不同的目標,範圍從研究人類演化到文化演化與瞭解文化史。 考古學包括、以及最後對所收集資料的分析,以便更瞭解人類的過去。就宏觀的視野來看,考古學仰賴跨學科分析,學科上的協助來自人類學、歷史學、遺傳學、演化生物學、生物科技、藝術史、古典學、民族學、地理學、Aldenderfer and Maschner (1996) 地質學、Gladfelter (1977)Watters (1992)Watters (2000) 語言學、物理學、資訊科學、化學、統計學、古生態學、古動物學、古生物學、與古植物學。 考古學在19世紀由歐洲的發展出來,從那時開始就成為遍佈世界的學科。從一開始,各種特別型態的考古學就已發展,包括與考古天文學,以及多樣的科學技術以輔助考古學調查。然而今日考古學家面對許多問題,包括面對、盜掘掠奪器物、與反對人類遺留的發掘。.

新!!: QV44和考古学 · 查看更多 »

QV38

QV38(全稱Valley of the Queens 38,即王后谷第38號墓),是建於第十九王朝,位於王后谷的一座小型陵墓,埋葬者是拉美西斯一世的一位妻子希特拉。QV38在1903年被一位名叫斯基·帕雷利所率領的考古團隊發現。.

新!!: QV44和QV38 · 查看更多 »

QV66

QV66(全稱Valley of the Queens 66,即王后谷第66號墓)是拉美西斯二世的正室妻子妮菲塔莉位於王后谷的墓穴。建於第十八王朝。直到1904年,被一位名叫厄内斯托·斯基亚帕雷利(时任都灵埃及博物館館長)的考古學家發現。.

新!!: QV44和QV66 · 查看更多 »

死者之书

《死者之书》(book of the dead)(或譯為亡灵书、死亡之书)埃及人稱: Coming Forth(from death)by Day,指的是一段古埃及墓葬文書,這段文書使用於自新王國時期(約前1550年)至約前50年的時期內。《死者之書》原始的埃及語名字直接拉丁撰寫是“rw nw prt m hrw”,意思“來日之書”,或者是“通往光明之書”。這段文字含有可以協助死者通過死亡之地杜亞特前往來世的咒語。古埃及人的死者之书几乎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死者之书中所阐述的内容因人而异,并且有段落是依照生平而撰写的。古埃及人认为,如果自己“无罪”,那么便可以在死后往生至奥西里斯的冥界乐园感受快乐。而死者之书中有段落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无罪。判断死者有无罪孽的方式为用玛特(Ma'at)的羽毛和死者的心脏称量,如果心脏比羽毛轻即为无罪。 《死者之書》是為了教導死者在前往陰間途中,如何保護自己,避免路上妖魔的危害;以及審判時如何應答42位神明的問題,甚至愚弄神明,而產生的咒文、或可誦的文章。舊王國時代,是寫在墓室的牆壁上,和圖畫在一起。到了中王國時代則寫在棺內,因此又稱。最後在新王國時,則演變為卷軸式,寫在砂紙上,放入形棺內。并且最初《死者之书》是专供法老使用的,后来逐渐衍生至其他官员,直到最后传播到民间。 《死者之書》是早期繪製在物體上而不是紙莎草紙上的金字塔文和棺材文的一部分。其中的一部分可以在這些古老文字中發現,因此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前。“《死者之书》源自可追溯至埃及古老王国的丧葬手稿传统。第一个陪葬的文本是在金字塔铭文,在国王的金字塔首次使用乌纳斯的的第五王朝,约为2400 BCE。此外其餘文字出現在第三中間期(前11至7世紀)。這些文字構成的《死者之書》被刻在死者的棺槨和墓壁上。 並不存在權威的《死者之書》,現存的紙莎草紙本《死者之書》也有許多版本。一些墓主甚至會自己選取文字創造《死者之書》。一般來說它們是以聖書體或僧侶體來寫著在紙莎草紙上的,並附有描繪死者和其前往來世旅程的插圖。.

新!!: QV44和死者之书 · 查看更多 »

拉美西斯三世

拉美西斯三世(Ramesses III,公元前1219年—約公元前1155年4月)是古埃及第二十王朝第二位法老,在位32年。 其木乃伊已被发现,现藏开罗博物馆。.

新!!: QV44和拉美西斯三世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