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M-50轟炸機

指数 M-50轟炸機

米亞西舍夫M-50(北約代號:野蠻人)是蘇聯四發動機超音速轟炸機的原型,由米亞西舍夫設計局設計;始終沒有服役,確定生產的只有一架,1957年首飛。 一位作家曾經評這架飛機的設計是:「以對高速飛行一無所知下,M-50算是最成功的失敗」。M-50是四引擎高速轟炸機,配備兩具VD-7和兩具VD-7F渦輪發動機,一對掛在翼尖,一對在翼下的奇特佈局。機翼則是切調翼端的高單翼三角翼。 第二架M-50稱為M-52,改為Zubets廠的16-17渦輪發動機並且調整安裝的位置,垂直尾翼上又加了第二具水平安定面,M-50還參加過1961年的蘇聯空軍節,而M-52雖然完成但從未試飛。.

12 关系: 協和號後燃器北約代號米格-25战斗机超音速轰炸机蘇聯SR-71黑鳥式偵察機T-4偵察機U-2偵察機XB-70戰神侍婢式轟炸機涡轮发动机

協和號

協和號可以指:.

新!!: M-50轟炸機和協和號 · 查看更多 »

後燃器

加力燃烧室,又译作后燃器(afterburner),是喷气发动机的附加装置之一,常见于军用飞机。原理是在发动机喷出的气流中注射入燃料。由于气流温度很高,燃料即时燃烧,膨涨而产生额外推力。.

新!!: M-50轟炸機和後燃器 · 查看更多 »

北約代號

北約代號(NATO reporting name,又譯為北约命名),是冷戰時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替苏联与中国军事装备所--的編號與命名。之所以會有北約代號的出現,是因為在冷戰時代上述兩個國家的軍事裝備之實際代號與命名通常都不為西方國家所知悉,且苏中两国官方并无北约国家那种赋予各军事装备代號的传统,因此很多装备的代號是不存在的。为便于内部各部门间的溝通,北约单方面制定了这一命名系統。 部份過去曾是華沙公約組織成員、但已加入北約的東歐國家,如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匈牙利、保加利亞等,雖然仍經常使用俄製軍火,但這些國家所持有之俄製軍火型號已從原先蘇聯的內部代碼改為北約代碼,而非現今俄羅斯的;即使使用與俄文相同之西里爾字母的保加利亞,該國現今所擁有的俄製軍火仍以北約代碼登錄。.

新!!: M-50轟炸機和北約代號 · 查看更多 »

米格-25战斗机

米高揚-古列維奇 米格-25(Микоян и Гуревич МиГ-25、Mikoyan-Gurevich MiG-25,北約代號:“狐蝠”(Foxbat) ),是苏联在1960年代研制部署的一种高空高速截击机,由米高揚設計局負責開發,(GAZ-21厂)生產,空速可達3.2马赫。米格-25在冷战时期曾出口过叙利亚、伊拉克、印度等国家,至今仍活跃在多国空军中。.

新!!: M-50轟炸機和米格-25战斗机 · 查看更多 »

超音速

超音速()簡單說,是指超過環境中音速的速度。在海平面高度,氣溫攝氏空氣中,音速大約是343米/秒(約等於1,125呎/秒、768英里/小時或1,235千米/小時),換算驗證,如。 音速,基本單位定義為1馬赫(Mach),因此,超音速常以音速倍數——馬赫數為量度單位。超過5馬赫的速度有時候稱為超高音速()。物體--有一些部份(例如轉子葉片的末梢)其周遭空氣是超過音速的情形稱為穿音速();出現這種情況,常見的物體速度值是介於0.8馬赫與1.2馬赫之間。單位換算,如。 聲音是在彈性介質中行進的振動(壓力波)。在氣體中,聲波是一種縱波,以不同速度行進,其中最相關的影響因素是氣體的分子量與溫度(氣體壓力影響較小)。既然氣體溫度與組成隨著海拔改變甚鉅,飛行器的馬赫數可以在空速未有改變下有所變動。在室溫的水中,速度超過可被視為超音速。在固體中,聲波可以是縱波或橫波,而且傳播速度更快。.

新!!: M-50轟炸機和超音速 · 查看更多 »

轰炸机

轰炸机,係一種從高空對地面、水面或水下目标投擲航空炸彈用的军用飞机。世界上第一款具备上述特征的轰炸机是1915年俄羅斯帝國波罗的海铁路工厂生产的伊利亚·慕罗梅茨-V型。它是一款裝備四具發動機和双翼的大型飞机,可携带522公斤的炸弹以120公里的最大时速飞行,这在当时可謂是优秀的载弹飞行能力了。.

新!!: M-50轟炸機和轰炸机 · 查看更多 »

蘇聯

#重定向 苏联.

新!!: M-50轟炸機和蘇聯 · 查看更多 »

SR-71黑鳥式偵察機

SR-71“黑鳥”(英文:SR-71 Blackbird)是美國空軍所使用的一款三倍音速長程戰略偵察機,洛克希德以A-12為基礎,同系列的另一款機型是YF-12攔截機。SR-71是由美國軍火工業的傳奇人物凯利·约翰逊所領導的臭鼬工廠操刀設計,該單位同樣也設計了U-2偵察機等知名的軍機作品。A12/SR-71上使用了大量當時的先進技術,如半冲压引擎,钛合金机体,低可偵測性设计,A12/SR-71是美國第一代低雷達反射截面積飛機。虽然这些当时尚未成熟的新技术给A12带来诸多麻烦,改进为SR71后仍困扰多年,如燃料泄漏和引擎易熄火等问题,隐身性能也很有限,但于60年代初期率先达到同时代领先的高速,能以3馬赫摆脱敵機與防空导彈的追击,所以在苏联Mig25和SA5防空体系成军之前,多次深入苏联领空。 60年代末期,随着中苏防空体系的增强,为避免重蹈U2被击落飞行员被俘的尴尬,SR71不再以中苏为目标,转战于朝鲜越南中东。其间开发了由A12的另一改型M21搭载使用Marquardt RJ43-MA冲压引擎的D21无人侦察机,试图以缩小版的无人机延续对中苏的3馬赫掠过式侦查。M21的发展因1966年在与D21超音速下分离时相撞机毁人亡而先行中止,随后D21改用较保守的方法继续测试,由B52挂载,附加助推火箭以达到冲压引擎启动速度。D21经多年测试于1969年用于实战,任务为飞临中国罗布泊进行空气尘埃采样,于1969年11月至1971年3月4次侵入中国领空,但因各种原因均失败,此项目也随之取消,这也是D21所有的4次实战任务。.

新!!: M-50轟炸機和SR-71黑鳥式偵察機 · 查看更多 »

T-4偵察機

T-4 (Project 100)/Sotka 「畝式」為前蘇聯超音速偵查/攔截/打擊機。不過由於受限當時技術與材料限制,加上製造經費有如天文數字,因此完成原型機並且進行少數試飛以後,整個計畫就被取消,T-4也就被改為靜態展示機種。由於當初計畫編號為一百號 (Project 100),因此也被誤稱為Su-100。事實上SU-100為蘇聯在二戰期間以T-34坦克為底盤開發出來的驅逐戰車。.

新!!: M-50轟炸機和T-4偵察機 · 查看更多 »

U-2偵察機

洛克希德U-2,外號蛟龍夫人(Dragon Lady),是美國空軍一種單座單發動機的高空偵察機。能不分晝夜於70,000英尺(21,336米)高空執行全天候偵察任務。在和平時期、危機、小規模衝突和戰爭中為決策者提供重要情報。此機亦用於電子感應器研發、確認衛星資料和校準。 雖然首飛至今已經五十多年,但U-2仍然活躍於面对第三世界的前線,服役期較他於1998年退役的繼承者,速度達3馬赫的SR-71更長。U-2生產線曾於80年代重開。一份於2005年12月23日由美國國防部核准的機密預算文件中,要求U-2計畫最遲於2011年結束,並於2007年初將部份U-2除役。U-2很可能會由諾斯洛普·格魯門公司製造的全球鷹無人飛行載具所取代。.

新!!: M-50轟炸機和U-2偵察機 · 查看更多 »

XB-70戰神侍婢式轟炸機

XB-70「戰神侍婢式」轟炸機(XB-70 "Valkyrie" Bomber,又譯為「女武神式」)是一架美國空軍在冷戰時代開發的實驗性三倍音速超高空戰略轟炸機。雖然擁有當時最先進的技術概念與驚人的實力,但卻因為戰爭型態的改變與意外,只實際生產了兩架原型機即宣告計畫中斷結束。 战争形态的改变并没有阻止美国对超音速轰炸机的需求,同期提出的以低空突防避开苏联对高空的包括施以防空核弹的严密封锁,是为美國「戰略鐵三角」(陸基長程洲际弹道导弹、潛射式弹道导弹、長程戰略轟炸機)的重要一员。美国空军研究过XB70低空突防的可能性,结果因XB70糟糕的机械强度使美国空军甚至取消了原定的原型机3号,转为寻求另其它替代方案,最终于1971年选中了洛克威尔的B1。B1开发费用仍很昂贵,通过降低速度要求,以铝合金制造,最终在机械强度、重量和单位造价上取得了令美国空军更为满意的综合性能。.

新!!: M-50轟炸機和XB-70戰神侍婢式轟炸機 · 查看更多 »

涡轮发动机

涡轮发动机(Turbine engine,或常簡稱為涡轮,Turbine)是一種利用旋轉的機件自穿過它的流體中汲取動能的發動機形式。經常在飞机與大型的船舶或車輛上看到其應用。 雖然渦輪發動機可能有許多不同的運作原理,但最簡單的渦輪型式可以只包含一個「轉子」(Rotor),例如一個帶有中心軸的扇葉,將此扇葉放置在流體中(例如空氣或水),流體通過時對扇葉施加的力量會帶動整個轉子開始轉動,進而得以從中心軸輸出軸向的扭力。風車與水車這類的裝置,可以說是人類最早發明的渦輪發動機原型。 依照不同的分類方式,渦輪發動機也可以分類成很多不同的型式。例如以燃燒室與轉子的位置是否在一起來區別,就存在有屬於外燃機一類的蒸汽渦輪發動機,與屬於內燃機的燃氣渦輪發動機。 如果將渦輪發動機反過來運作,則會變成一種輸入力量之後可以將流體帶動的設備,例如壓縮機(compressor)與泵(pump)。 有些渦輪發動機本身具有多組扇葉,其中部分是用於自流體汲取動力,部分是用於推動流體,二者不能混為一談。舉例來說在大部分的渦輪扇發動機與渦輪螺旋槳發動機中,位於燃燒室之前的扇葉實際的作用是用於加壓進氣,因此應被視為是一種壓縮機。真正的渦輪機部分是位於燃燒室後方的扇葉,被燃燒後的排氣推動產生動力,再透過傳動軸將力量輸送至主扇葉(渦輪扇發動機)或螺旋槳(渦輪螺旋槳發動機)處,推動其運轉。 渦輪增壓引擎是利用渦輪將空氣壓縮後強制送入汽缸內因此汽缸中的壓力必然是屬於正壓也就是高於一個大氣壓力之上 以汽車渦輪為例 渦輪的作用雖然是將空氣壓縮後送入汽缸內 但驅動渦輪的力量卻是來至於引擎排出的廢氣 當引擎轉速逐漸提升後 廢氣排出的力量便會增大渦輪轉速也會相對的提高 這時後送入引擎的空氣也就會更加處於高壓縮狀態 不過當引擎處於中低轉速時由於汽缸排出的廢氣還不足以使渦輪達到最大的增壓狀態 因此這時候儘管踩下油門踏板引擎也無法發揮應有的增壓效果 這樣的現象也就是一般所謂的『渦輪遲滯』也就是turbo lag 關於渦輪增壓引擎的運轉過程 進氣溫度也是攸關增壓反應與動力輸出的重要環節 由於空氣在壓縮後會導致溫度提高 進氣溫度一旦過高 除了會影響到引擎的燃燒效率 也有可能會導致爆震的現象產生 為了解決空氣在壓縮後溫度提高的問題 大多數渦輪增壓引擎都會在渦輪與引擎之間裝設一個用來冷卻空氣的裝置 由於渦輪的動力是來至於引擎排出的廢氣 所以只要引擎持續排出廢氣,渦輪便會一直處於增壓的狀態 但是引擎並非隨時都需要渦輪送入高壓空氣 而且渦輪在增壓時也必須要有一定的上限 否則送入引擎的空氣如果壓力過高 便很可能會導致內部機件損毀 嚴重勝制會導致爆引擎的危險喔 至於維持渦輪增壓的裝置,原廠引擎通常是在渦輪上裝設一個『洩壓閥』 一旦壓力超過了預設值之後,洩壓閥便會自動開啟 一來可避免渦輪持續增壓 二來則是使渦輪能夠維持在預設的增壓值.

新!!: M-50轟炸機和涡轮发动机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M-50M-50轰炸机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