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K-型小行星

指数 K-型小行星

K-型小行星是相對來說比較少見的小行星,在0.75 μm的紅色光譜有中等程度的shortwards,和輕微偏藍的longwards。它們的反照率很低,光譜類似 CV和CO隕石。 在托連分類法,這些小行星被描述為"沒有特徵"的S-型小行星。K-型是J.

12 关系: 反照率小行星小行星402小行星417小行星光譜分類隕石诀女星L-型小行星S-型小行星X-型小行星曙神星曙神星族

反照率

反照率(albedo)通常是指物體反射太陽輻射與該物體表面接收太陽總輻射的兩者比率或分數度量,也就是指反射輻射與入射總輻射的比值。 反照率或反射係數,是從拉丁文的“白反照”("albedo whiteness"),或“反射的陽光”衍伸出來的,意思是漫反射或是表面反射的能力。 它是從表面反射輻射與入射輻射的比率,是無量綱量。其性質以百分比來表示,度量上從完全黑的表面反照率為0,至表面完美的白色反照率為1。 註解:因為它是以全部的反射輻射對入射輻射,所以包括漫反射和鏡面反射。射輻射對入射輻射的它將包括彌漫性和鏡面反射輻射反映。它們共同承擔表面的反射,然而我們通常假設只有完全漫射或只有完全的鏡面反射,以簡化計算。 反照率取決於輻射的頻率。當引用時未加說明,通常是指適當且平均跨越可見光的光譜。一般情況下,反照率取決於入射輻射的方向分布,除了朗伯表面,其分散是以餘弦函數輻射在所有的方向上,因此反照率是獨立分布的事件。在實務上,雙向反射分布函數(BRDF)可能需要精確的表面特徵的散射特性,但反照率是非常有用的一次近似值。 反照率在氣象學、天文學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在LEED可持續系統性的評量建築物,計算表面的反射率。地球的整體平均反照率,是行星反照率,因為雲層的覆蓋,是30到35%,但由於不同的地質環境特徵,局部的表面有廣泛的不同。 約翰·海因里希·朗伯在1760年將Photometria這個名詞引入光學。.

新!!: K-型小行星和反照率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

小行星是太陽系内類似行星環繞太陽運動,但體積和質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體。 至今為止在太陽系內一共已經發現了約127萬顆小行星,但這可能僅是所有小行星中的一小部分,只有少數這些小行星的直徑大於100公里。到1990年代為止最大的小行星是穀神星,但近年在古柏帶內發現的一些小行星的直徑比穀神星要大,比如2000年發現的伐樓拿(Varuna)的直徑為900公里,2002年發現的誇歐爾(Quaoar)直徑為1280公里,2004年發現的厄耳枯斯的直徑甚至可能達到1800公里。2003年發現的塞德娜(小行星90377)位於古柏帶以外,其直徑約為1500公里。 根據估計,小行星的數目應該有數百萬,詳見小行星列表,而最大型的小行星現在開始重新分類,被定義為矮行星。.

新!!: K-型小行星和小行星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402

小行星402(402 Chloë),是由法国天文学家奥古斯特·沙卢瓦于1895年3月21日在法国尼斯发现的主带小行星。 小行星402以希腊神话农业女神得墨忒耳的别名命名。.

新!!: K-型小行星和小行星402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417

小行星417(417 Suevia),是由德国天文学家马克斯·沃夫于1896年5月6日在德国海德堡王座山天文台发现的主带小行星。 小行星417以德国海德堡大学的Suevia兄弟会命名。.

新!!: K-型小行星和小行星417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光譜分類

小行星光譜分類是依據小行星的顏色、光譜型態,有時還參考反照率的分類法。這些類型被認為是對應於小行星的表面成分。對於內部沒有差異的小天體,表面和內部的組成可以視為是相同的,而大的天體,像是穀神星和灶神星,都已經知道有內部的構造。 在小行星光譜分類中可以找到各種類型的列表。.

新!!: K-型小行星和小行星光譜分類 · 查看更多 »

隕石

隕石是小塊的固體碎片,它的來源是小行星或彗星,起源於外太空,對地球的表面及生物都有影響。在它撞擊到地表之前稱為流星。隕石的大小範圍從小型到極大不等。當流星體進入地球大氣層,由于摩擦、壓力以及大氣中氣體的化學作用,導致其温度升高并发光,因此形成了流星,包括火球,也稱為射星或墬星。火流星既是與地球碰撞的外星天體,也是異常明亮的流星,而像火球這樣的流星無論如何最終都會影響地球的表面。 更通俗的說法,在地球表面的任何一顆隕石都是來自外太空的一個天然物體。月球和火星上也有發現隕石。 被觀察到穿越大氣層或撞擊地球隕石稱為墬落隕石,其它的隕石都稱為發現隕石。截至2010年2月,只有大約1,086顆的墬落隕石的標本被收藏 ,但卻有38,660顆被確認的發現隕石.

新!!: K-型小行星和隕石 · 查看更多 »

诀女星

是第181顆被人類發現的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 Category:小行星带天体 Category:1878年发现的小行星.

新!!: K-型小行星和诀女星 · 查看更多 »

L-型小行星

L-型小行星是相對來說比較少見的小行星,在0.75 μm的紅色光譜有強烈的shortwards,和光譜平坦、毫無特徵的longwards。相較於K-型, 它們在可見光呈現更紅的光譜,但在紅外光譜是平坦的。 在托連分類法,這些小行星被描述為"沒有特徵"的S-型小行星。L-型小行星的類型是在SMASS分類法中介紹的,而且在早先的研究已經指出 387 Aquitania和980 Anacostia這兩顆小行星有著不尋常的光譜。.

新!!: K-型小行星和L-型小行星 · 查看更多 »

S-型小行星

S-型小行星是由以矽質為主組成的,是在C-型小行星之後第二大的族群,大約有17%的小行星屬於這個族群。.

新!!: K-型小行星和S-型小行星 · 查看更多 »

X-型小行星

X-群小行星是幾種光譜非常類似,但是仍有不同成分的族群。.

新!!: K-型小行星和X-型小行星 · 查看更多 »

曙神星

是第221顆被人類發現的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 Category:小行星带天体 Category:1882年发现的小行星.

新!!: K-型小行星和曙神星 · 查看更多 »

曙神星族

曙神星族是主要的小行星家族之一,相信是在一次災難性撞擊後形成的一群小行星,並以221 曙神星為首來命名。 曙神星族的軌道半長軸在2.99至3.03天文單位,離心率在0.01至0.13,軌道傾角在8° 至 12°,以知的成員約為480顆。 Category:小行星族.

新!!: K-型小行星和曙神星族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