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国际网球名人堂

指数 国际网球名人堂

国际网球名人堂(International Tennis Hall of Fame)位在美國羅德島州纽波特的,其成立目的是為了榮耀對網球運動具有傑出貢獻的球員和人士。國際網球名人堂園區中包括一座博物館、一個草地網球場、一個室內網球場,及一座。.

72 关系: 加布里埃拉·萨巴蒂尼埃伦·罗斯福占美·干納斯南非南斯拉夫古斯塔夫五世古斯塔沃·库尔滕吉姆·考瑞尔吉列爾莫·維拉斯多麗絲·哈特夏洛特·库珀娜塔莎·茲韋列娃安德烈·阿加西安迪·罗迪克尼克·波利泰尼崔西·奧斯丁帕特里克·拉夫特亚瑟·阿什伊万·伦德尔伊利耶·納斯塔塞伊翁·提里亞克伊文·古拉贡張德培弗雷德·佩里國際網球總會哈娜·曼德利科娃克里斯·埃弗特皮特·森柏斯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玛蒂娜·辛吉斯玛格丽特·考特珍妮弗·卡普里亚蒂米夏埃尔·施蒂希約翰·伊斯內爾約翰·紐康姆纽约时报纽波特 (罗得岛州)罗德·拉沃美國美联社羅德島州莫妮卡·莎莉絲達芙妮·阿克赫斯特馬克·伍德福德马尔迪·菲什马茨·维兰德马拉特·萨芬諾曼·布魯克斯鲍里斯·贝克尔贾斯汀·海宁...阿蘭查·桑切斯·維卡里奧阿梅莉·毛瑞斯莫金·克萊斯特絲苏珊·朗格伦雅娜·诺沃特娜雅尼克·诺阿林赛·达文波特捷克捷克斯洛伐克揚·科德斯比尔·蒂尔登比利·简·金比约恩·博格波多黎各法布里斯·桑托羅海伦娜·苏科娃海倫·威爾斯·穆迪斯坦·史密斯斯坦福·怀特斯特凡·埃德伯格施特菲·格拉芙托德·伍德布里奇 扩展索引 (22 更多) »

加布里埃拉·萨巴蒂尼

--(Gabriela Beatriz Sabatini,),生於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昵称“Gaby”,已退役的阿根廷职业女子网球运动员,网球史上的女子GOAT之一,南美洲体育史上最佳女子网球选手,南美洲至今唯一一个网球大满贯女子单打桂冠得主,单打世界最高排名第3,1990年美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冠军,1988年及1994年WTA年终总决赛冠军,198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單打銀牌得主,国际网球名人堂成员。.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加布里埃拉·萨巴蒂尼 · 查看更多 »

埃伦·罗斯福

埃伦·克罗斯比·罗斯福(Ellen Crosby Roosevelt,)生於纽约州罗森代尔,美国网球运动员,曾获得1890年美国国家网球锦标赛女子单打和双打冠军、1893年美国国家网球锦标赛混双冠军,1975年入选国际网球名人堂。纽约州海德帕克 埃伦是美国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的堂姐。.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埃伦·罗斯福 · 查看更多 »

占美·干納斯

詹姆斯·史考特·康諾斯(James Scott Connors,),暱稱-- (Jimmy Connors),又譯康纳斯,生於美國伊利諾州東聖路易,美國職業網球運動員,前世界排名第一,亦是首位球員連續五年(1974-78年)成為ATP單打年終世界排名第一。 他是网坛历史上职业生命最长的球员之一,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中,橫跨三個年代,見証了網球壇由木球拍年代到碳鋼球拍年代。 他也是公開賽年代中較早採用碳鋼球拍的球員。 他是七十年代中至八十年代初男子網球壇最有競爭力球員之一,其職業生涯共奪109個巡迴賽單打冠軍(不計算任何--演賽、慈善賽等非ATP承認的賽事),是公開賽年代以來最多,當中包括八項大满贯錦標。 職業生涯單打勝負為1256 - 279,也是最高單打勝仗紀錄;獲得奖金8,641,040美元。 他曾在1975年、1981年和1984年三年中參加戴维斯杯,當中美國隊也在1981年奪得冠軍(參看戴维斯杯一節)。 此外,他亦曾協助美國隊奪得1985年世界團體盃。 他曾和美國女子網球名將埃弗特訂婚,但戀情最後無疾而終。.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占美·干納斯 · 查看更多 »

南非

南非共和国(南非語:Republiek van Suid-Afrika),簡稱南非,是位於非洲南端的共和國。它西部毗鄰納米比亞(1005公里長邊界),北部接壤博茨瓦納(1969公里長邊界)和津巴布韋(230公里長邊界),在東北部則與莫桑比克(496公里長邊界)和斯威士蘭(438公里長邊界)相鄰。“國中之國”萊索托(1106公里長邊界)在南非境內形成一個內飛地。此外,南非是世界上唯一拥有三个首都的国家:行政首都(中央政府所在地)为茨瓦内,立法首都(國會所在地)为开普敦,而司法首都(最高法院所在地)則为布隆方丹。 南非是非洲種族最多元化的國家之一,歐洲移民、印度人和有色人的數量及比例都是非洲國家中最多的。多種族和種族鬥爭一直是南非歷史和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南非發展較其他非洲國家良好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該國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特别是金礦和鑽石。南非的經濟是非洲大陸上經濟規模最大、最發達的國家,並且擁有全非洲最現代化的基礎設施。 佔少數的白人與佔多數的黑人之間的種族衝突一直主宰了近代南非的歷史、政治等。自1990年以來,白人純粹基於自己的種族發展的法律在與黑人負責的種族隔離進行了漫長而有時激烈的鬥爭,之後1948年國民黨執政後,白人根據自己的種族發展建立了各種種族隔離制度。種族衝突和鬥爭在20世紀1948年到1990年代的種族隔離中達到了頂峰。然而,雖然大部分白人支持種族隔離制度,但仍然有20%的白人不支持種族隔離制度,而外來壓力是種族隔離最終結束的一個重要因素。從1990年起,種族隔離制度被廢除。 但是,政治制度的巨大變化是以相對和平地實現的,這是神奇的方式。南非是非洲少數幾個沒有發生政變的國家(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之一。多方會談導致新南非政府實施和制定了具有堅實的人權保護的。 今天,南非經常被譽為“彩虹之国”,這是最初由南非開普敦的聖公會前任大主教德斯蒙德·杜圖的構思和後來被當時的南非總統納爾遜·曼德拉所推廣的一個術語,作為終止南非由種族隔離思想帶來的分離並對新發現文化多樣性的隱喻。稱南非為彩虹之國,寓意不同種族的人們生活在這個美麗的和平國度。南非是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核武器後自願摧毀核武器的國家。.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南非 · 查看更多 »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西里爾字母:Југославија,拉丁字母:Jugoslavija),是1929年至2003年建立於南歐巴爾幹半島上的數個國家的總稱。以从鄂圖曼土耳其帝国独立的塞尔维亚族所建立的塞尔维亚王国为基础,经两次巴尔干战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隨著鄂圖曼土耳其帝国、奥匈帝国的戰敗,塞爾維亞和附近的各南斯拉夫人地區合併,創建了南斯拉夫聯邦。 1992年至2003年間,南斯拉夫除了塞爾維亞和黑山之外其他民族国家纷纷独立,此聯邦政體也因此而逐渐解體,南斯拉夫也随之成為歷史名詞,2006年随着黑山的公投和獨立,鬆散聯盟塞爾維亞和黑山也宣告終結。.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南斯拉夫 · 查看更多 »

古斯塔夫五世

古斯塔夫五世(Gustaf V,),原名奧斯卡·古斯塔夫·阿道夫(Oscar Gustaf Adolf),自1907年擔任瑞典國王,也是貝爾納多特王朝第5任國王。 古斯塔夫五世是奧斯卡二世國王和索菲亞王后的兒子、卡爾十四世·約翰的曾孫、現任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的曾祖父。 1881年9月20日还是王储的古斯塔夫与巴登大公弗里德里希一世的女儿维多利亚公主结婚。这次婚姻对于瑞典贝尔纳多特王朝有着重要意义。因为维多利亚公主的祖母是瑞典荷尔斯泰因-戈托普王朝的公主,瑞典第一位国王古斯塔夫·瓦薩的后裔。他们的结合使瑞典贝尔纳多特王朝注入了瓦萨王朝的血液,无疑加强了原本是法国元帅后代的贝纳多特王朝的合法性。二人婚后育有三子。.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古斯塔夫五世 · 查看更多 »

古斯塔沃·库尔滕

古斯塔沃·库尔滕(葡萄牙语:Gustavo Kuerten,)生于巴西弗洛里亚诺波利斯,已退役的巴西男子网球运动员,巴西体育史上最佳男子网球传奇,巴西第一位网球大满贯单打桂冠得主,南美洲第二位网球世界第一宝座登顶者,单打最高世界排名第一,三座法网男單冠军得主,首位南美洲年终球王,国际网球名人堂成员。 他是网球史上最佳巴西一哥和南美洲二哥,尤其红土赛事里的成就非常优异,网球史上首位生涯囊括三項紅土大師賽(蒙地卡羅、羅馬、漢堡)及法網,由此实现「紅土大滿貫」霸業的球員。2012年,他正式入选国际网球名人堂。 他也是一位语言天才,精通4门语言:葡萄牙语、西班牙、英语及法语。.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古斯塔沃·库尔滕 · 查看更多 »

吉姆·考瑞尔

--(Jim Courier,),美国前职业网球运动员,曾是ATP世界排名第一(1992年單打年終世界排名第一)。 在他的職業生涯高峰期中,他曾兩度連續3次進入大滿貫男單決賽。 (1991年美網至1992年法網、1993年澳網至1993年--) 他曾經蟬聯澳大利亚網球公開賽(1992年和1993年)及法國網球公開賽(1991年和1992年)男子單打冠軍。 1992年,他除了連奪澳網和法網的兩項大滿貫男單冠軍和ATP單打年終世界排名第一外,還協助美國勇奪當年戴维斯杯冠軍(參看戴维斯杯一文),儘管他在當年的戴维斯杯的男單比賽中敗於瑞士名將罗塞特。 無獨有偶,在較早前舉行的巴塞罗那奧運會網球男單比賽中,他以第一種子身份,敗於這位最後成為冠軍的選手。 2005年,他被引薦進入國際網球名人堂(International Tennis Hall of Fame)。 他是2005年美國TENNIS雜誌評出最偉大的40位球員中的第26位。 现在為网球评论员,在2005年和2006年澳网比赛时担任电视解说评论员,並进行现场采访。.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吉姆·考瑞尔 · 查看更多 »

吉列爾莫·維拉斯

吉列爾莫·維拉斯(Guillermo Vilas,),出生於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阿根廷男子職業網球運動員,在1969年正式參加ATP職業巡迴賽,現已退役。 他是公開賽年代第一位奪得大滿貫單打(包括男女)的南美洲球員,在其職業生涯中最高單打排名為世界第二。 生涯獲得單打929勝-286負,奖金共492,3882美元。他的綽號是「潘帕斯公牛」。.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吉列爾莫·維拉斯 · 查看更多 »

多麗絲·哈特

多麗絲·哈特(Doris Hart,)是一位美國網球運動員,活躍在1940年代和50年代上半葉,並於1951年排名世界第一。她獲得生涯單打大滿貫冠軍,也是組合大滿貫冠軍其中一位,獲得所有四個大滿貫賽事冠軍(單打、雙打和混合雙打)。.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多麗絲·哈特 · 查看更多 »

夏洛特·库珀

夏洛特·库珀(),英国网球运动员。他在1900年夏季奥运会上获得女子网球单打冠军,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得奥运会冠军的女性。.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夏洛特·库珀 · 查看更多 »

娜塔莎·茲韋列娃

娜塔莎·茲韋列娃(Наталля Зверава,拉丁化:Zvereva,)生于明斯克,白俄罗斯职业网球运动员,曾获得1988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亞軍,負於90年代天后施特菲·格拉芙。 茲韋列娃在雙打方面是十分的傑出,奪得18個大滿貫雙打冠軍(澳網3個、法網6個、溫布頓5個、美網4個)。 她是蘇聯第一位要求保有比賽獎金的運動員。.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娜塔莎·茲韋列娃 · 查看更多 »

安德烈·阿加西

安德烈·柯克·阿加西(Andre Kirk Agassi,),生于美国拉斯维加斯,已退役的美国男子网球运动员,单打最高世界排名第一,网球史上第一位男子单打金满贯,8座大满贯单打桂冠及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网球男子单打金牌得主,国际网球名人堂成员。 2006年美國網球公開賽男子單打比賽第三轮(2006年9月3日),阿加西以盤數1-3(比分: 5–7、7–64、4–6、5–7)敗給-zh-hans:本杰明·贝克尔;zh-hk:班捷文·碧加;zh-tw:班傑明·貝克;-出局,职业生涯至此退役,生涯累積達870勝和60個ATP單打冠軍。阿加西是首位在草地、泥地、硬地及快速硬地上贏得男子单打职业生涯大滿貫的运动员。他与德国网球选手格拉芙(历史上唯一的年度单打金满贯得主)是“网坛金满贯夫妇”。 2011年7月9日,阿加斯成為國際網球名人堂一員。 2017年羅馬大師賽後,喬科維奇宣布阿格西為其新任教練。.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安德烈·阿加西 · 查看更多 »

安迪·罗迪克

安德魯·史蒂芬·“安迪”·羅迪克(英语:Andrew Stephen "Andy" Roddick,),美國前网球运动员,2003年至2004年间一度达到世界排名第一。他在2003年的美國公開賽中贏得一次滿貫賽冠軍。其後四次打進大滿貫賽賽事的決賽(三次溫布頓網球錦標賽以及一次美國網球公開賽),每次都敗給了羅傑·費德勒。 羅迪克因他強力的發球及正拍而出名。在職業網球界,最快球速的紀錄約155英里(每小時249.4公里),他更新自己發球紀錄三次。 紐約當地時間8月30日,羅迪克在他的30歲生日當天宣布將在2012年美網結束後退役。.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安迪·罗迪克 · 查看更多 »

尼克·波利泰尼

尼克·波利泰尼(Nicholas "Nick" James Bollettieri,)生于美国纽约,俗称“网坛教父”,美国著名网球教练。他是美国最好的“尼克‧波利泰尼网球训练营(Nick Bollettieri Tennis Academy)”的创始人及校长,培养出了许多网坛传奇巨星,如阿加西、塞莱斯、贝克尔、莎拉波娃、阿扎伦卡等。.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尼克·波利泰尼 · 查看更多 »

崔西·奧斯丁

崔西·奧斯丁(Tracy Ann Austin Holt,),美國籍女子網球運動員,第4位登上WTA單打排名第1的選手。她曾經贏過兩座大滿貫單打冠軍、一座大滿貫混雙冠軍。 她是1970、80年代的天才少女球員,在當時創下諸多「最年輕」的紀錄。.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崔西·奧斯丁 · 查看更多 »

帕特里克·拉夫特

帕特里克·拉夫特(Patrick Rafter,)是澳大利亚职业网球男运动员(1991年—2002年),是前世界排名第一的发球上网型球员,並以上旋發球聞名,而有「旋轉博士」之稱,現已退役。 他曾奪得两届美网男單冠军(1997年、1998年)和两届温布尔登男單亞军(2000年、2001年)。此外,拉夫特亦曾協助澳大利亚奪得兩屆世界團體盃(1999年和2001年),他亦協助澳大利亚奪得一次台維斯盃(參看戴维斯杯一段落)。 2005年,他在美國TENNIS雜誌評出最偉大的40位球員評選中獲得第39位。2006年,他被引薦進入國際網球名人堂(International Tennis Hall of Fame)。.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帕特里克·拉夫特 · 查看更多 »

亚瑟·阿什

小亚瑟·罗伯特·阿什(Arthur Robert Ashe, Jr.,),美国网球手,第一位夺得大满贯男单冠军的黑人網球運動員。公開賽年代以來奪得ATP單打冠軍33個,ATP單打排名最高第二名。職業生涯取得單打640勝206負和雙打323勝176負,生涯總獎金達1,584,909美元。 他也是2005年美國TENNIS雜誌評出最偉大的40位球員中的第30位。.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亚瑟·阿什 · 查看更多 »

伊万·伦德尔

--(Ivan Lendl,),生于捷克斯洛伐克俄斯特拉发,俗称“冷--殺手”,“捷克铁人”,已退役的捷克裔美国籍男子網球选手,网球史上的男子準GOAT之一,单打最高世界排名第1,8座大满贯男子单打桂冠得主,国际网球名人堂成员。 当年他的青少年组时期,时任世界球王的博格就预言未来的伦德尔必然是新一代天王巨星。1980年代下半期(1985-87年和1989年)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伦德尔王朝,他也是極少數在能同時在硬地场和红土场取得輝煌成績的球員,堪称网球史上最佳传奇之一。 他是网球史上至今唯一一位在单项大满贯赛事连续8年男子单打决赛者(美国网球公开赛,1982-89年)。 伦德尔与同时代的另一位天王巨星麦肯罗之间的较量是网球史上最伟大的对手组合之一(H2H: 蘭度 麦肯罗)。 兩人基本瓜分1980年代世界男子網球壇的江山~麦肯罗稱霸上半期,而蘭度則稱霸下半期,但事實兩人年齡只相差一歲多點。 另外他和1970年代中至80年代初強手干納斯(H2H: 蘭度 干納斯)、1988年三滿貫得主维兰德(H2H: 蘭度 维兰德)、1990年代初霸主埃德伯格(H2H: 蘭度 埃德伯格)、德國金童贝克尔(H2H: 蘭度 贝克尔)四人也是宿敵。 伦德尔也是当今英国网球一哥穆雷(和蘭度一樣,穆雷也是連續在首四個大滿貫男單決賽均落敗的球員。)的终身恩师,穆雷生涯的5大里程碑的飞跃均师从伦德尔。 而伦德尔或许也是一位“小球天才”,因为他的高尔夫球也打得不错,而且他的双胞胎女儿也是他亲自手把手的高尔夫球精英。.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伊万·伦德尔 · 查看更多 »

伊利耶·納斯塔塞

伊利·納斯塔塞(罗马尼亚语:Ilie Năstase,),生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已退役的羅馬尼亞男子網球運動員,罗马尼亚体育史上最佳网球运动员,罗马尼亚至今唯一一个网球大满贯男子单打桂冠得主,单打最高世界排名第一,2座大满贯单打桂冠得主及世界男子网球年终总决赛史上第一位3连冠,国际网球名人堂成员之一。.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伊利耶·納斯塔塞 · 查看更多 »

伊翁·提里亞克

伊翁·提里亞克(iˈon t͡siriˈak,Ion Ţiriac,),出生於羅馬尼亞的布拉索夫,羅馬尼亞前男子職業網球運動員,現為商人,2010年,被頂尖300資本報導為羅馬尼亞首富。他現在是馬德里大師賽的賽事總監之一。.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伊翁·提里亞克 · 查看更多 »

伊文·古拉贡

伊文·菲·古拉贡·考利,AO,MBE(Evonne Fay Goolagong Cawley,),澳大利亚退役女子网球运动员,為第2位登上WTA單打排名第1的選手。1970年代至1980年代初世界女子网坛著名选手,曾获得过14次网球大满贯冠军,其中包括7次单打冠军。 古拉贡出生于新南威尔士州一个澳大利亚土著家庭,1967年方才开始接受专业网球训练。1971年,古拉贡就拿下了法国网球公开赛和zh-hans:温布尔登;zh-hk:溫布頓;zh-tw:溫布頓;-网球公开赛的两个大满贯单打冠军,一举成为当时最优秀的女子网球球手。在其职业生涯中,古拉贡4次获得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单冠军,2次获得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女单冠军,1次获得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冠军,仅在美国网球公开赛上连续四年失利于决赛,未能夺冠。她还曾帮助澳大利亚三次夺得联合会杯冠军。1983年,古拉贡宣布退役,她一共曾获得68个女单职业赛事冠军和9个双打冠军。 古拉贡在1971年便已成为世界第一,但是当时WTA尚未推出其电脑积分排名系统。1973年排名系统推出后,古拉贡并未能够成为世界第一。但是在2007年年底,WTA宣布其计分系统在1976年出现错误,古拉贡在1976年4月26日至5月9日间其实已经超越当时排名第一的克里斯·埃弗特,成为世界头号女单。.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伊文·古拉贡 · 查看更多 »

張德培

張德培(英语:Michael Te Pei Chang, ),生于美国新泽西州,已退役的華裔美籍男子網球运动员,公認為网球史上最佳亚洲裔男子选手。1989年以17歲又3個月之齡奪得法國網球公開賽冠军,至今仍為网球史上最年轻的大满贯男单冠军和唯一亚洲裔大满贯男单冠军,单打最高世界排名第2,2008年入選国际网球名人堂成员。.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張德培 · 查看更多 »

弗雷德·佩里

弗雷德·佩里(Frederick John Perry,),英國著名乒乓球和網球運動員。 他在乒乓球運動生涯中曾奪得1929年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男單冠軍,其后的網球運動生涯更奪得八座大滿貫男單冠軍(包括1934-36年温布尔登男單三連冠)。 他是英國首位獲得世界冠軍的乒乓球員,亦是史上首位成就生涯大滿貫的網球員(1934年美网、1934年澳网和温布尔登、1935年法网)。 在2013年安迪·穆雷夺得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冠军之前,他是最近一位英國籍的温布尔登男單冠軍(1936年)。 1975年,他被收錄入國際網球名人堂(the International Tennis Hall of Fame)。 他於1995年在澳大利亚墨爾本逝世。.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弗雷德·佩里 · 查看更多 »

國際網球總會

國際網球總會(International Tennis Federation,ITF)是一個管理網球運動比賽的國際體育組織,由205個協會組成。.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國際網球總會 · 查看更多 »

哈娜·曼德利科娃

--(捷克語:Hana Mandlíková,),生于捷克斯洛伐克时期首都布拉格市,已退役的捷克女子網球員,4座大满贯桂冠得主,单打最高世界排名第3,国际网球名人堂成员。 她是4項大滿貫女單得主(1980年和1987年澳網、1981年法網和1985年美網),WTA世界排名最高第三位。由於傷患和失信心的緣故,她在28歲(1990年)退出網壇。 她曾在1980-81年期間跨年度的连续4项大满贯均决赛。(1980年美網 - 1980年澳網 - 1981年法網 - 1981年--) 1994年,她被引薦進入國際網球名人堂(International Tennis Hall of Fame)。 她是2005年美國TENNIS雜誌評出最偉大的40位球員中的第33位。 她現在是澳大利亚公民。.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哈娜·曼德利科娃 · 查看更多 »

克里斯·埃弗特

克莉斯汀·瑪麗·埃弗特(Christine Marie Evert,),暱稱--(Chris Evert)美国著名女子网球运动员,為第1位登上WTA單打排名第1的選手。她曾经18次夺得网球大满贯女子单打冠军,其中包括创纪录的7次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冠军。她职业生涯取得了1,304胜144负的总成绩,胜率达到了90%,是所有职业网球手中胜率次高的一位。她的另一项超级记录是红土赛事中连胜125场,甚至可稱之為「紅土女王」。.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克里斯·埃弗特 · 查看更多 »

皮特·森柏斯

佩特羅斯·「皮特」·森柏斯(Petros "Pete" Sampras,),生于美国馬里兰州,中國大陸傳媒称他做“桑神”,已退役的美國網球男子网球选手,网球史上男子GOAT(Greatest of All Time)之一,美国体育史上最佳男子网球运动员之一,单打最高世界排名第1,1993~1998年连续六年年终总排名第一,14座大满贯单打桂冠得主(原世界之最,现世界第3),国际网球名人堂成员。 在现役瑞士男子网球选手费德勒達到巔峰之前,桑普拉斯曾被認為是网球史上最佳男子选手。他在草地赛事中的表现尤其登峰造极,曾连续八年七次夺下温网男单冠军;而且他也是美国网球公开赛史上最年轻的单打冠军及五冠王。他与同时代的另一位选手阿格西被認為是网球史上最偉大的一對對手之一,兩人的对战史被認為是網球歷史中最經典的對戰之一。.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皮特·森柏斯 · 查看更多 »

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

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Martina Navrátilová,發音:,Martina Navratilova,),生于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已退役的捷克裔美国籍女子网球运动员,网球史上的女子GOAT之一,单打最高世界排名第一,18座大满贯单打桂冠,含创纪录的温网女单9度封后,国际网球名人堂成员。 她的传奇生涯獲得單打1442勝219負和雙打747勝143負,奪得167個WTA單打(包括18个單打大满贯)和177個WTA雙打冠軍,生涯總獎金達21,626,089美元,而且草地赛事表现尤为登峰造极,包括创纪录的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9座桂冠。 她与同时代的另一位天后zh-hans:埃弗特;zh-hk:艾華特;zh-tw:艾芙特;-之间的较量是网球史上最经典的对手组合之一,而且此两人之间始终和平共处的风格也是非常值得敬佩的楷模。.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 · 查看更多 »

玛蒂娜·辛吉斯

--(Martina Hingis,)生于捷克斯洛伐克时期科希策,瑞士网球女子选手,网球史上的女子GOAT之一,单打最高世界排名第一(单双打同时世界第一),5座大滿貫女子单打冠军得主,國際網球名人堂入选者。 辛吉絲在個人鼎盛时期的1997年至1999年里,單打及雙打同时排名世界第一,更创下多项至今仍保持的“最年轻选手纪录”:网球史上最年轻的大满贯单打桂冠得主(16岁3个月,1997年澳網)、最年轻的单打世界第一宝座登顶者(16岁5个月,1997年3月31日)等。 辛吉絲在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的表現尤其出色:連續6年進入澳網女單決赛(1997~2002)、澳網女單及女雙均獲得3連冠(1997~1999),女子單打、女子雙打及混合雙打均奪冠等;而且退役後的辛吉絲數度應邀擔任澳網女單決赛頒獎嘉賓。在二度復出後,於2015年再度獲得澳網混雙冠軍。 2015溫布頓錦標賽女雙決戰,辛吉絲/印度米爾莎(Sania Mirza)以5:7、7:6(7:4)、7:5氣走俄國第2種子瑪卡洛娃(Ekaterina Makarova)/維絲妮娜(Elena Vesnina) 2015美國網球公開賽,辛吉絲夥拍印度“西施”莎妮亞在美網女雙決賽以6比3、6比3戰勝跨國組合澳洲選手德拉奎爾與哈薩克選手茜薇多娃,繼溫網之後再奪冠軍。 2016澳洲網球公開賽,辛吉絲/米爾莎無愧為現任世界女雙球后組合,女雙決賽展現絕佳默契與豐富經驗,7:6(7:1)、6:3強壓捷克第7種子赫拉瓦科娃(Andrea Hlavackova)/哈爾德卡(Lucie Hradecka),辛/米締造36連勝、連奪8冠的亮眼紀錄 2016里約奥運會雙打以兩個6-4不敵俄羅斯組合瑪卡洛娃(Ekaterina Makarova)/維絲妮娜(Elena Vesnina)以銀牌作收(搭檔:迪美雅·芭辛絲姬),並正式和米爾莎拆夥結束1年多的傳奇合拍。.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玛蒂娜·辛吉斯 · 查看更多 »

玛格丽特·考特

格麗特·考特,AO,MBE(Margaret Smith Court,),又名瑪格麗特·史密斯·考特,是前世界排名第一的澳大利亞女子網球選手,於1977年退休。她在1970年成為公開賽年代以來第一個,也是歷史上第二個贏得女子單打網球大滿貫的選手(在同一個賽季裡奪得所有四個網球大滿貫系列賽冠軍)。瑪格麗特·考特在她的職業生涯中共贏得24個大滿貫系列賽的女單冠軍,包括創紀錄的11個澳洲網球公開賽冠軍;還有19個大滿貫賽女雙冠軍與19個大滿貫賽混雙冠軍,生涯總計62個大滿貫賽冠軍,至今仍是無人能及的紀錄。她也是唯一一位贏得混雙大滿貫的女子網球選手,更有甚者,她完成了兩次混雙大滿貫。瑪格麗特·考特的生涯勝率為91.74%(1117勝106敗),是目前的世界紀錄保持人。許多人都認為她是最偉大的女性網球選手,國際網球名人堂如此介紹她:「世上沒有任何一個網球選手可以媲美她。」。.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玛格丽特·考特 · 查看更多 »

珍妮弗·卡普里亚蒂

珍妮弗·卡佩雅蒂(Jennifer Capriati,),生于美国纽约,前美國職業女子網球选手,单打最高世界排名第一,三届大满贯单打冠军,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网球女子单打金牌得主,国际网球名人堂入选者。 卡普里亚蒂力量条件出色,攻防两端均有突出实力,尤其是其防守经常出现防守反击致胜分,属于攻守兼备的实力型球员。但其在场上脾气火爆,经常与裁判争论。.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珍妮弗·卡普里亚蒂 · 查看更多 »

米夏埃尔·施蒂希

米夏埃尔·施蒂希(Michael Detlef Stich,),生于联邦德国,已退役的德國网球男子运动员,网球史上最佳德国选手之一,公開賽時代以來德国第二位网球大满贯男单冠军,世界排名最高单打第2、双打第9,1991年溫布頓網球錦標賽男子单打冠军及1993年ATP年終賽冠军。 他最令人懷念的是在1991年在溫布頓奪得男子單打冠軍。 他還贏得了二個男子雙打冠軍,在1992年的溫布頓網球錦標賽和巴塞隆納奧運會,另外在1992年美國網球公開賽和1996年法國網球公開賽,獲得男子單打亞軍。 施蒂希生涯一共獲得18個單打冠軍,10個雙打冠軍,在1993年達到生涯最高排名世界第2。.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米夏埃尔·施蒂希 · 查看更多 »

約翰·伊斯內爾

約翰·羅伯特·伊斯內爾(John Robert Isner,),是一位美國職業網球運動員。於2007年轉為職業選手。他已經獲得過4項賽事冠軍,其中包括一個ATP巡迴賽的冠軍。2018首奪邁阿密大師賽冠軍,是個人經過三次大師賽亞軍後首度的冠軍.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約翰·伊斯內爾 · 查看更多 »

約翰·紐康姆

約翰·大衛·紐康姆(John David Newcombe,1944年5月23日-),又譯紐康比,出生於雪梨,澳大利亚網球名宿,曾世界排名第一,2005年美國美國TENNIS雜誌評出最偉大的40位球員中的第16位,在公開賽年代前(1968年之前)已奪過大滿貫。 公開賽年代以來取得單打436勝145負和雙打333勝115負,生涯取得奖金共106,2408美元。紐康姆雖然在法網未曾奪過男單冠軍,但在法網曾奪過3次男雙(1967年、1969年、1973年)和1次混雙冠軍(1965年)。 1975年,他在澳網男單決賽擊敗世界第一兼衛冕的干納斯,奪得冠軍,此後,紐康姆再沒有在任何ATP單打賽事中奪標。 一年後的1976年澳網男單決賽中,他卻敗於當時世界排名只有212位的同胞Mark Edmondson,衛冕失敗,也使後者成位ATP史上排名最低的大滿貫男單冠軍得主。另外,紐康姆在雙打方面亦有不俗成績,在公開賽年代前後,曾多次奪得大滿貫男子雙打錦標,有12次大滿貫男雙奪標是和同胞Tony Roche(即ATP四位世界第一:-zh-hans:伦德尔;zh-hk:蘭度;zh-tw:藍道;-、-zh-hans:拉夫特;zh-hk:拉夫達;zh-tw:拉夫特;-、-zh-hans:休伊特;zh-hk:曉域;zh-tw:休伊特;-和-zh-hans:费德勒;zh-hk:費達拿;zh-tw:費德勒;-的前教練)合作取得的。1986年,他被引薦進入國際網球名人堂(International Tennis Hall of Fame)。.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約翰·紐康姆 · 查看更多 »

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缩写作 NYT)是一家美國日報,由紐約時報公司於1851年9月18日在美國紐約創辦和持續出版。和《华尔街日报》的保守派旗舰报纸地位相对应,《纽约时报》是美国親自由派的第一大报。 它最初被称作《纽约每日时报》(The New-York Daily Times),创始人为亨利·J·雷蒙德和。.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纽约时报 · 查看更多 »

纽波特 (罗得岛州)

纽波特(Newport),又譯為新港,位于美国罗得岛州南部,是纽波特县的县治所在,距离州首府普罗维登斯37公里,距离波士顿98公里。面积29.7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10年人口普查,共有24,672人,其中白人占84.12%、非裔美国人占7.75%、亚裔美国人占1.33%。 纽波特是新英格兰的避暑胜地,以豪宅著称,亦是沙尔瓦·瑞金纳大学和纽波特海军基地(包括海军战争学院、海军水下战中心和一处美国海军培训中心)的所在地。纽波特是18世纪的重要港口城市,现在拥有美国所有城市中数量最多的保存下来的殖民时期建筑。在总统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和约翰·F·肯尼迪任期内,纽波特被称为“夏季白宫”之城。.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纽波特 (罗得岛州) · 查看更多 »

罗德·拉沃

罗德尼·乔治·拉沃,AC,MBE(Rodney George Laver,),又名罗德·拉沃,是前世界排名第一的澳大利亞男子网球運動員,他保有網球史上贏得最多單打冠軍的紀錄,生涯總計贏得200個單打冠軍,並且從1964年到1970年之間連續七年成為世界排名第一的男子網球選手(1964年到1967年為職業巡迴賽(professional circuit)排名),他也是網球史上唯一一位兩度贏得網球大滿貫的球員,分別在1962年以業餘球員身份和1969年以職業球員身份各贏得一次,同時也是公開賽年代開始後第一位贏得網球大滿貫的選手(瑪格麗特·考特在1970年才贏得她的網球大滿貫,而後1988年施特菲·格拉芙也贏得網球大滿貫)。拉沃生涯共贏得11個大滿貫系列賽冠軍和8個冠軍,其中包括1967年職業錦標巡迴大賽大滿貫(Professional Grand Slams),此外他還在1970年到1975年之間贏得9個(今ATP世界巡迴賽1000大師賽前身)冠軍。拉沃的網球生涯中在各種比賽場地都表現出色並能贏得冠軍(草地、紅土和木質/實木複合地板),並且在被排除於大滿貫系列賽之外的那五年仍被評為全球最佳職業網球運動員,他也是第二個贏得所有大滿貫系列賽冠軍兩次的男性網球選手,在他之前網球史上僅有和瑪格麗特·考特贏得四個大滿貫系列賽的冠軍兩次以上。拉沃被譽為網球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之一,除了上述的大滿貫系列賽單打冠軍之外,拉沃也贏得6個大滿貫雙打冠軍及3個大滿貫混雙冠軍。 由於拉沃在1963年正式轉打職業賽,所以不能參加大满贯比賽,直到1968年,開始,他才再度參加大满贯比賽。 2000年,墨尔本市政府将举行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的中心球场更名为罗德·拉沃競技場,以纪念这位传奇巨星。 他亦被ATP評為20世紀最佳男子網球運動員。.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罗德·拉沃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美联社

联合通讯社(Associated Press),中文環境裡为将其和其他国家的联合通讯社区分开来,多加註國名称为“美国联合通讯社”,简称美联社,為美國乃至於世界最大的通讯社,是由各成员单位联合组成的合作型通讯社。二战后(1947年),美联社成员范围扩大到电台、电视台,而且允许非社员订购稿件。美联社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美联社成立于1846年5月,由《纽约先驱报》、《纽约太阳报》、《纽约论坛报》、《纽约商业日报》、《快报》、《纽约信使及问询报》联合组建。經過多年發展,已击败了传统的竞争对手合众国际社,成為美國第一大的通訊社。其他英语新闻服务例如路透社和法新社,是基于美国以外的国家。 美联社编辑部门有总编室、国际部、对外部、经济新闻部、体育新闻部、图片新闻部、特稿部、广播新闻部。1994年,美联社增设电视部(APTV),工作中心在伦敦,通过亚洲、拉美、北美和全球四条服务专线,向全世界电视订户提供声像新闻,用6种文字发稿。 截至2005年年底,美联社的合作伙伴包括1700多家报纸,超过5000家电视和广播电台。超过10万张新闻图片。243家新闻分社,在全球121个国家设有办事机构,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美联社还运营美联社卫星网络,覆盖全球,报道重大事件。美联社在绝大部分美国媒体开有专版,所有出版和再版的新闻出处必须标明为美联社。美联社事实上已经成为新闻写作的标准。.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美联社 · 查看更多 »

羅德島州

羅德島與普洛威頓斯莊園州(State of Rhode Island and Providence Plantations)是美國面積最小的一個州,又譯作羅德艾蘭州。全名羅德島與普洛威頓斯莊園州,由於名稱過長簡稱為羅德島(Rhode Island),是美國州名最長的一州。此州屬於美國東北部新英格蘭的一部份。也是美國獨立革命中的早期13州聯盟之一。 此州下辖五个县,有普洛威頓斯县、肯特县、华盛顿县、布里斯多县和新港县。包括了普洛威頓斯莊園的主要土地,也就是普洛威頓斯县中所有的城鎮、羅德島(也就是地理上的艾奎奈克島(Aquidneck Island)),目前有新港市(Newport)、中城市(Middletown)與普茲茅斯市(Portsmouth)三個大城,這些城市大多是港灣。地理上羅德島州有十分之一的區域為海水覆蓋,而且無論從此州的任何地方到海岸線都不超過半小時的車程。所以它的別名是海洋之州, 由於羅德島州的名字上有個「島」字,許多人都誤解本州是個獨立島嶼,事實上羅德島州也有相當大一部分在美國本土。由於羅德島州全称中的普洛威頓斯莊園(Providence Plantations)一詞令人錯誤地以為此名字和奴隸制度有關,故羅德島州決定在2010年舉行公投以決定:繼續使用現有州名,或刪除現有州名中的「Providence Plantations」一詞,結果大部份投票者均支持保留現行州名,最終該州的名稱維持不變。.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羅德島州 · 查看更多 »

莫妮卡·莎莉絲

莫妮卡·--(塞尔维亚语:Monika Seleš/Моника Селеш,匈牙利语:Szeles Mónika,英语:Monica Seles,),生于南斯拉夫联邦诺威萨,已退役的南斯拉夫匈牙利裔美国籍女子网球运动员,网球史上的女子GOAT之一,单打最高世界排名第1,9座大滿貫桂冠得主及年终总决赛3连冠,3度年終总排名第一(1995年與格拉芙並列世界第1,詳見爭議6),国际网球名人堂成员。 莎莉絲的标志性特征是雙正双反握拍方式,以及贯穿全场的震天喊声,通常认为她是当今女子網壇吼叫派風格泛滥的起源点。 她的个人鼎盛時期是1991年和1992年:当时每年四大满贯里,她都能获得澳网、法网、美网这3座及年终总决赛冠军、年终总排名第一等。1993年4月30日,塞莱斯在一场比赛的局间休息时被一位疯狂粉丝持刀刺伤,由此暂停了两年多,直至1995年8月15日复出,2008年2月14日正式宣布退役,2009年正式成为国际网球名人堂成员。.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莫妮卡·莎莉絲 · 查看更多 »

達芙妮·阿克赫斯特

達芙妮·潔西·阿克赫斯特(Daphne Jessie Akhurst,),又名達芙妮·科琴斯(Daphne Cozens),是一位前澳大利亞女子網球選手。 阿克赫斯特在1925年至1930年之間五次奪得澳洲網球公開賽女子單打冠軍,根據每日电讯报及每日郵報記者的報導,阿克赫斯特在1928年時排名世界第三。澳洲網球公開賽的女子單打冠軍獎盃為紀念她而命名為「達芙妮·阿克赫斯特紀念杯」。.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達芙妮·阿克赫斯特 · 查看更多 »

馬克·伍德福德

克·--(Mark Woodforde,),澳洲已退役職業網球運動員。於1984年成為職業球員。他與他的搭檔-zh-hans:伍德布里奇;zh-hk:胡比治;zh-tw:伍德布里奇;-是1990年代最為出色的世界男子網球雙打組合之一。於2000年退役。.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馬克·伍德福德 · 查看更多 »

马尔迪·菲什

-- 马尔迪·--(Mardy Fish,),美國職業網球運動員。马尔迪·菲什贏得過兩個ATP巡迴賽的亞軍,分別是2003年的辛辛那提大師賽和2008年的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他在大滿貫賽事的最好成績是2007年澳網八強(後被同胞羅迪克擊敗)和2008年美網的八強。另外他曾經在2008年的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中擊敗當時的世界第一羅傑·費德勒。 2015美國網球公開賽宣布退休.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马尔迪·菲什 · 查看更多 »

马茨·维兰德

茨·维兰德(英语:Mats Wilander,),生于瑞典韦克舍,已退役的瑞典职业男子网球运动员,单打最高世界排名第一,七座大满贯得主,国际网球名人堂入选者。 他與zh-hans:康诺尔斯;zh-hk:干納斯;zh-tw:康諾斯;-、-zh-hans:阿加西;zh-hk:阿加斯;zh-tw:阿格西;-、-zh-hans:纳达尔;zh-hk:拿度;zh-tw:納達爾;-、-zh-hans:费德勒;zh-hk:費達拿;zh-tw:費德勒;-和祖高域是網球史上至今唯六在三種不同場地(草地、硬地、--)都贏過大滿貫男子單打錦標的網球員,也是第三位在公開賽年代以來一年內奪得三項大滿貫男單錦標(1988年澳網、法網、美網)的球員。他職業生涯單打獲得571胜222负,雙打獲得168胜127负,獲得奖金797,6256美元。 他与同时代另一位顶端选手伦德尔之间的竞争也被视为是网球史上最伟大的一对对手之一。.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马茨·维兰德 · 查看更多 »

马拉特·萨芬

拉特·米哈伊洛维奇·萨芬(俄語:Марат Михайлович Сафин,韃靼語:Marat Mixail ulı Safin,),生于苏联俄羅斯的韃靼人,俗称“网球场上的俄罗斯沙皇”、“河马”,是已退役的俄罗斯男子职业网球运动员,单打最高世界排名第1,两座大满贯得主,而且他在球場上以激情燃烧的个性风格和火爆脾氣聞名,曾创下一年內摔壞87支球拍的金酸梅紀錄。 他的亲生妹妹-zh-hans:萨芬娜;zh-hk:沙芬娜;zh-tw:沙芬娜;-是俄羅斯女子職業網球運動員,他們是網球史上首對都曾排名高居世界第一的兄妹組合。 萨芬于1997年轉為職業網球運動員,2000年美國網球公開賽決賽,他擊敗皮特·桑普拉斯,獲得首座大滿貫男單錦標,而且很快登上世界第一宝座,但由於受傷與球場外過多的社交活動影響,世界排名曾下滑至86位。时至2005年澳洲網球公開賽重返巔峰,尤其半决赛中近乎奇迹般击败鼎盛时期的费德勒并由此二度封王大滿貫男單錦標。2009年宣布退役,后成为俄罗斯杜马议员。.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马拉特·萨芬 · 查看更多 »

諾曼·布魯克斯

諾曼·埃弗拉·布魯克斯爵士(Sir Norman Everard Brookes,)是一位前澳大利亞男子網球運動員。布魯克斯曾是,並擔任過主席。在他的職業生涯中拿過三個大滿貫賽男子單打冠軍,分別是1907年及1914年獲得溫布頓網球錦標賽冠軍,以及1911年在澳洲網球公開賽奪冠。布魯克斯也曾是台維斯盃澳洲隊的成員,與隊友6度獲得冠軍。澳洲網球公開賽的男子單打冠軍獎盃為紀念他而命名為「諾曼·布魯克斯挑戰杯」。.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諾曼·布魯克斯 · 查看更多 »

鲍里斯·贝克尔

-- 鲍里斯·贝克尔(德语:Boris Becker,),生于联邦德国巴登-符腾堡,外号“德国金童”,已退役的德国男子网球运动员,德国体育史上最佳男子网球选手,单打最高世界排名第一,6座网球大满贯男子单打桂冠及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网球男子双打金牌得主,国际网球名人堂成员。 这位德国网球男子传奇的外号叫做德國金童,因为他与同时代的另一位德国网球女子传奇格拉芙联手创造了德国网球空前优异的黄金年代,尤其1989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和美国网球公开赛均双双封王封后是德国体育史上最经典的美好回忆之一。 贝克尔与同时代的另一位选手埃德伯格之间的较量是网球史上最伟大的对手之一对。 他曾任当今塞尔维亚网球巨星諾瓦克·喬科維奇的教练,2016年12月8號諾瓦克·喬科維奇宣布與鲍里斯·贝克尔合作結束。 被譽德國史上最偉大男子網球手的碧加,因無力償債,於2017年6月21號被英國法院頒令破產。.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鲍里斯·贝克尔 · 查看更多 »

贾斯汀·海宁

贾斯汀·海宁(Justine Henin,)--前比利时职业网球女运动员,比利时第一位获得大满贯单打冠军的女子网球选手,单打最高世界排名第一,為第14位登上WTA單打排名第1的選手;7届大满贯得主;2003年、2006年和2007年的WTA年終世界排名第一(她亦是2003年、2006年和2007年的ITF世界冠軍)。 2004年雅典奥运会网球女子单打金牌得主。海宁是同时代女子网坛罕见的技术全面型选手,单手反拍非常出色。 她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女子網球選手之一。.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贾斯汀·海宁 · 查看更多 »

阿蘭查·桑切斯·維卡里奧

-- --(Aránzazu Isabel Maria Sanchez Vicario,),西班牙退役女子网球运动员,為第7位登上WTA單打排名第1的選手,4次网球大满贯单打和10次大满贯双打(包括女双和混双)冠军得主,出生于巴塞罗那,人称“巴塞罗那大黄蜂”(Barcelona Bumblebee)。她曾在1995年2月成为世界排名第一,并于2007年入选国际网球名人堂。.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阿蘭查·桑切斯·維卡里奧 · 查看更多 »

阿梅莉·毛瑞斯莫

--(Amélie Mauresmo,)是一位已退役的法国职业网球女运动員,2004年雅典奧運會女單亞軍、2005年WTA年終賽女單冠軍、2006年澳网和温布尔登女單冠軍。是第15位登上WTA單打排名第1的選手,也是法國第一位世界女單球--。 毛瑞斯莫有女子球員少有的單手反拍,及強力的正手上旋抽擊,使得她的球風剽悍,1999年當年球---zh-hans:辛吉斯;zh-hk:軒芝絲;zh-tw:辛吉斯;-曾公开宣称其“简直就是半个男人”,和她出櫃的事實,鬧得媒體沸沸揚揚。 之前的巡迴賽,因她的心理素質還未發展成熟,在大賽的表現通常都缺乏臨門一腳,尤其以2005年溫布頓網球錦標賽準決賽遭遇达文波特最為人所熟知,當時雖有大好機會,而最終還是飲恨輸球。普遍公認的原因是旁人的各種議論和流言給她帶來了太大的心理壓力。但是終於在2006年的溫布頓網球錦標賽獲得冠軍。而在2006年的澳洲網球公開賽也是一趟神奇之旅,因奪冠的過程中竟遇到三位對手退賽:分別為第三輪的米雪拉·克拉吉塞克(Michaella Krajicek)、四強的-zh-hans:克莱斯特尔斯;zh-hk:克莉絲特絲(克里斯達絲);zh-tw:克萊斯特絲;-和決賽對手-zh-hans:贾斯汀·海宁;zh-hk:軒寧(希蓮);zh-tw:艾寧;-而奪冠。接下來也一帆風順:在巴黎和安特衛普都奪冠。 2009年12月3日,毛瑞斯莫宣佈退役,結束12年的球員生涯。 2014年受聘为安迪·穆雷的教练,成为职业网球史上第一位执教现役顶尖男选手的女教练。.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阿梅莉·毛瑞斯莫 · 查看更多 »

金·克萊斯特絲

金·克萊斯特絲(Kim Clijsters,)是比利时前职业网球女运动员(1998年—),為第13位登上WTA單打排名第1的選手,她是2002年和2003年WTA年終賽女單冠軍,以及2005年及2009年、2010年美網女單冠軍以及2011年澳网冠军。 雖然克萊斯特絲生涯從未登上過WTA年終第一,2005年國際網球聯合會還是授予她ITF世界冠軍。 雙打方面,在2003年,她和日本名將杉山愛合作,奪得法網和温布尔登女雙等七項冠軍,並登上世界排名第一,使她在當時同時成為女單和女雙的世界排名第一。 2007年5月6日,她宣布退役,即時生效。 2007年7月13日,她与未婚夫Brian Lynch正式公证结婚,并在隔天举行了婚礼的宗教仪式和派对。 2008年2月27日,金·克萊斯特絲产下夫妻俩的第一个孩子,女儿Jada Ellie Lynch。 2009年3月26日金·克萊斯特絲通过个人官方网站正式宣布重返职业网坛。 2012年美網第二圈出局後,她再宣布退役。.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金·克萊斯特絲 · 查看更多 »

苏珊·朗格伦

苏珊·雷切尔·弗洛·朗格伦(Suzanne Rachel Flore Lenglen,,),法国女子网球运动员,第一位女子网球選手名人,也是國際女子運動明星的先驅。举办法国网球公开赛的罗兰·加洛斯球场有以她名字命名的苏珊·朗格伦球场,在1978年入选国际网球名人堂。在朗格伦之前,女子网球比赛受到的关注很少,而朗格伦的出现迅速改变了这个状况。在朗格倫職業生涯,她贏得了241個頭銜,留下了連勝181場及341-7(97.99%)的驚人記錄,這在現代女子網球中是難以想像。.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苏珊·朗格伦 · 查看更多 »

雅娜·诺沃特娜

雅娜·诺沃特娜(捷克語:Jana Novotná,)是一位捷克女子職業網球運動員,她的世界女子職業網球協會(WTA)單打排名為世界第二(1997年7月7日),另外在WTA雙打排名為世界第一(1990年8月21日)。 她在女子網壇中,是一位少見的發球上網型球員,在她的職業生涯將這項特質發揮的很出色。 她曾在1993年首度打進溫布頓網球錦標賽決賽,一度在決勝盤4-2領先,但是因為緊張導致失誤過多,反而決勝盤最終比數4-6被施特菲·格拉芙逆轉擊敗,在1997年再度打入決賽,卻因為緊張的老毛病再犯,將冠軍拱手讓給玛蒂娜·辛吉斯,最終在1998年決賽,打敗法國球員的納塔莉·托齊亞,而奪得個人唯一一座大滿貫單打冠軍。 另外在雙打方面,诺沃特娜獲得12個大滿貫雙打冠軍,3個大滿貫混雙冠軍。 她在1999年宣佈退役。2017年11月19日因癌症病逝,終年49歲。.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雅娜·诺沃特娜 · 查看更多 »

雅尼克·诺阿

雅尼克·西蒙·卡米耶·诺阿(法语:Yannick Simon Camille Noah,),生于法国色当,已退役的法国男子网球运动员和摇滚乐歌手,网球史上最佳法国男子选手,网球公开赛年代法国至今唯一一位大满贯男单冠军及法国网球公开赛史上唯一的本土男单冠军,最高世界排名单打第4、双打第1,1983年法国网球公开赛男单冠军,国际网球名人堂成员。.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雅尼克·诺阿 · 查看更多 »

林赛·达文波特

--(Lindsay Davenport,)是美国职业网球女运动员,前WTA單打及雙打世界排名第一,也是第9位登上WTA單打排名第1的選手。(达文波特四度成為WTA年終單打世界排名第一:1998年、2001年、2004年和2005年。) 她曾奪得三次大滿貫女單冠軍:1998年美國網球公開賽、1999年溫布頓網球錦標賽、2000年澳洲網球公開賽,也是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單金牌得主。 黛文波特以她的強力正手抽擊、高穩定性和發球強勁聞名,於1998年創造高峰,擊敗辛吉斯奪得美國網球公開賽冠軍,也在當年年終排名第一。雖然在1999年世界第一的寶座又讓回給辛吉斯,但是他在當年擊敗格拉芙成為溫布頓網球錦標賽的新科冠軍隔年的2000年初又奪得第三個大滿貫冠軍 - 澳洲網球公開賽。 她與辛吉斯在1997年-2001年的兩人爭奪戰,終因--姊妹的崛起而使得當時的網壇成為戰國時代,而自此結束兩人爭奪世界第一的時代;她於2005年的表現可說是驚艷,不僅獲得兩個大滿貫的亞軍(澳洲網球公開賽決賽中輸給-zh-hans:塞雷娜·威廉姆斯;zh-hk:沙蓮娜·威廉絲;zh-tw:小威廉絲;-、溫布頓網球錦標賽決賽中輸給-zh-hans:维纳斯·威廉姆斯;zh-hk:雲露絲·威廉絲;zh-tw:大威廉絲;-),但仍能夠奪得年終排名第一。 2006年底前,經紀人葛西克宣布,三個大滿貫賽冠軍戴文波特已懷有身孕,將不會參加2007年澳洲網球公開賽。自此黛文波特退出職業網球比賽,翌年6月10日,黛文波特與結縭三年的夫婿李契(Jon Leach)歡喜迎接兩人第一子的誕生。 產子的兩個月後,黛文波特宣佈她將重返職業球壇。黛文波特選擇八月在紐黑文(New Haven)一地的雙打比賽作為復出的處女戰,她和同胞選手Lisa Raymond在首輪以6-7(1), 6-3, 10-4敗給賽事的頭號種子,Cara Black和Liezel Huber。黛文波特之後預定參加9月在印尼峇里島的單打比賽,她表示此次復出將以北京奧運為目標。.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林赛·达文波特 · 查看更多 »

捷克

捷克共和國(Česká republika),通稱捷克(Česko),是一個中歐地區的內陸國家,其前身為捷克斯洛伐克,於1993年與斯洛伐克和平分離。.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捷克 · 查看更多 »

捷克斯洛伐克

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文/斯洛伐克文:Československo),是一个存在於1918年至1992年的欧洲国家,解体後演變為两个独立國家──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捷克斯洛伐克 · 查看更多 »

揚·科德斯

揚·科德斯(捷克语:Jan Kodeš,),生於捷克斯洛伐克时期布拉格市(今捷克首都),已退役的捷克男子職業網球運動員,网球史上最佳捷克选手之一,单打最高世界排名第5,3座大满贯男子单打桂冠得主,国际网球名人堂成员。.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揚·科德斯 · 查看更多 »

比尔·蒂尔登

比尔·蒂尔登(Bill Tilden);)是一个美国网球运动员。他通常被认为是最为伟大的网球选手之一。蒂尔登在1920年至1925年间占据世界第一号选手。 蒂尔登出生于费城一个富裕家庭。.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比尔·蒂尔登 · 查看更多 »

比利·简·金

比利·简·金(Billie Jean King,原姓Moffitt;)是一位前美国职业网球运动员。她赢得了12个大满贯单打冠军,16个大满贯女双冠军和11个大满贯混双冠军。她与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一起并列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总得冠数(包括单打、双打和混合双打)的纪录(20次)。她是一个性别平等的倡导者,并于1973年获得网球“性别大战”的胜利。在她的职业生涯中总胜率为81.76% (696胜-165负)。在大满贯单打比赛的胜率为82.00% (190胜-39负),在法网的胜率为77.77% (21胜-6负),在温网的胜率为86.36% (95胜-15负),在美网的胜率为80.55% (58胜–14负),在澳网的胜率为80.00% (16胜-4负)。 金是女子网球联合会(WTA)和女子体育基金会(Women's Sports Foundation)的创始人。并且是世界团体网球赛(World TeamTennis)的所有者,这是由她的前夫劳伦斯·金,丹尼斯·墨菲,弗兰克·巴曼和乔丹·凯泽共同成立的。 2006年,美国网球协会(USTA)决定将美网的举办场地国家网球中心冠上比利·简·金的名字,以表彰她多年来为世界网球运动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2017年由夫妻檔導演執導的《勝負反手拍》,將1973年的性別大戰改編為電影,劇中由艾瑪·史東演出金的角色。.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比利·简·金 · 查看更多 »

比约恩·博格

比约恩·博格(瑞典语:Björn Borg,),生于瑞典南泰利耶,俗称“瑞典冰人”,已退役的瑞典男子網球運動員,网球史上男子GOAT(Greatest of All Time)之一,单打最高世界排名第一,11座大满贯单打冠军,国际网球名人堂成员。 他總共拿下11座大满贯,包括包括六座法網男單冠軍(1974、1975、1978、1979、1980、1981)、5座温网男單冠軍(1976、1977、1978、1979、1980)。 他曾是公开赛时代以来男子單打獲勝率最高的球員(609胜127负,獲勝率為82.77%),也是1979年、1980年ATP單打年終世界排名第一,和1978-80年連續三屆ITF世界冠軍,以及1976-80年連續五屆ATP年度最佳球员(ATP Player of The Year)。 博格与同时代的另一位选手麦肯罗之间的较量被公认为男子网球史上最伟大的一对对手之一,由於博格形象冷酷而麦肯罗性格暴燥,形成「冰與火」的強烈對比,尤其1980年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男单决赛是网球史上的至尊经典之一。因賽程起伏極具戲劇性,於2017年曾被拍成電影 BORG VS. MCENROE (博格對戰麦肯罗/決戰溫布頓)。.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比约恩·博格 · 查看更多 »

波多黎各

波多黎各自由邦(The Commonwealth of Puerto Rico,Estado Libre Asociado de Puerto Rico)是美国在加勒比海地区的一个自由邦(境外领土),首府为圣胡安。在西班牙语里波多黎各的意思是「富裕之港」。 波多黎各是大安地列斯群岛四个大岛中最小的一个岛,位于多明尼加共和国东面,小安地列斯群岛西北。它包含一个主岛和若干小岛,整个地区分为78个市级行政区。.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波多黎各 · 查看更多 »

法布里斯·桑托羅

法布里斯·桑托羅(Fabrice Santoro,),是一位法國職業網球運動員。出生於大溪地。在他參加2010年澳網之後,他打破了阿格西保持的大滿貫賽事參賽記錄(61次)。他獲得過六項ATP巡迴賽的冠軍。單打職業生涯最高世界排名第17位。 他虽然无法跻身顶尖球员的行列,但仍完成了一个长久的惊人的职业生涯,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由于他在场上风度翩翩,且总能打出一些匪夷所思的漂亮击球,所以受到了观众和对手的一致的好评和喜爱。 得益于他职业生涯的长度(20年),桑托罗在ATP保持着一系列的记录:包括在大满贯单打比赛的出场次数,他是唯一一个能跨越4个年代参加大满贯比赛的男单选手(从1989年的法网到2010年的澳网)。不可避免的,他也保有ATP历史上最多的生涯失利场数记录——444。但他还是保持了50%以上的胜率。 在单打赛场,桑托罗总共获得了6个冠军,不过在大满贯上只有一次闯入了8强。他在双打赛场上更为成功,总计24个冠军还包括3次个大满贯的头衔(2次双打,1次混双)。.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法布里斯·桑托羅 · 查看更多 »

海伦娜·苏科娃

海伦娜·苏科娃(Helena Suková,)是一位捷克女子職業網球運動員,她的WTA單打排名為世界第4(1985年3月18日),另外在WTA雙打排名為世界第1(1990年2月5日)。 蘇科娃的職業生涯中,奪得14個大滿貫雙打冠軍,9個女雙、5個混雙。他也有四度闖入大滿貫單打決賽,生涯奪得10個WTA單打冠軍與69個WTA雙打冠軍。.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海伦娜·苏科娃 · 查看更多 »

海倫·威爾斯·穆迪

海倫·威爾斯·穆迪(Helen Wills Moody,)是一位美國著名女子網球運動員。她曾經19次奪得網球大滿貫冠軍,其中包括創紀錄的奪得8次溫布頓網球錦標賽女單冠軍,她也被認為是史上最偉大的女子網球運動員之一。.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海倫·威爾斯·穆迪 · 查看更多 »

斯坦·史密斯

斯坦利·羅傑·「斯坦」·史密斯(Stanley Roger "Stan" Smith;),美国男子网球运动员。曾获得两次大满贯男子单打冠军。.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斯坦·史密斯 · 查看更多 »

斯坦福·怀特

斯坦福·怀特(Stanford White)(1853年11月9日 - 1906年6月25日)是美国建筑师。其中參與設計了著名的麦金,米德和怀特。他设计了一个系列为富人和众多的公众的房子、商業建築和宗教建筑。他的设计原则,被認為体现了“美国复兴”。 1906年,怀特被百万富翁哈里·肯德尔·索与其妻子,也是女演员的伊夫林·内斯比特合力謀殺。由於三位涉入此案的人物都非常知名,故导致這一樁法院案件又被当代记者戲稱是“世纪审判”。 Category:美国建筑师.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斯坦福·怀特 · 查看更多 »

斯特凡·埃德伯格

斯蒂芬·埃德伯格(瑞典语:Stefan Edberg, ),生于瑞典韦斯特维克市,已退役的瑞典男子网球运动员,瑞典体育史上最佳男子体育传奇之一,个人单打及双打最高世界排名均为世界第一(含单双同时第一),6座大满贯男子单打冠军、1座世界男子网球年终总决赛冠军、2年年终总排名世界第一、1988年汉城奥运会网球男子单打及双打双铜牌得主,国际网球名人堂成员。 而且埃德伯格也是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式瑞典代表团旗手。 1983年,埃德伯格成为网球大满贯赛事史上至今完全唯一一位青少年组年度全满贯得主。 1988年,同一年内的网球四大满贯赛事的四座男子单打桂冠均由瑞典人一举年度全封王(维兰德3座+埃德伯格的1座),这是公開賽年代以來至今唯一非單人包攬四大满贯男子单打桂冠的“年度同一国”,也是瑞典体育史上最经典的世界之最之一。 2014年1月开始,埃德伯格成為费德勒的新教练。.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斯特凡·埃德伯格 · 查看更多 »

施特菲·格拉芙

施特菲·格拉芙(Stefanie "Steffi" Maria Graf,),生于联邦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已退役的德国女子网球运动员,网球史上女子GOAT之一,德国体育史上最佳女子网球传奇,单打最高世界排名第一,网球史上至今唯一的年度金满贯得主,国际网球名人堂成员。 格拉芙在任何类型的场地上都能发挥稳定,这在网球界非常罕见。格拉芙最擅长的打法是正手大力抽球和反手切削球,德国人称她为“正手姑娘(Fräulein Vorhand)”。格拉芙身体素质出众,发球非常出色,正拍进攻杀伤力大,是其最有力的得分武器。反拍则绝大部分是切削,虽然进攻威力一般,但是可以迫使对手无法打出有力的回球。格拉芙的步法堪称完美,到位精准迅速,有利于其展开正拍攻击。其全场快速跑动,正拍攻反拍削的打法曾被称为田径网球。 格拉芙是网球历史上最成功的女子选手之一,尤其极度震撼的是1988年创下整个网球运动史上至今唯一的年度金满贯(Calendar Year Golden Slam)。 格拉芙与同时代的另一位德国男子网球传奇-zh-hans:贝克尔;zh-hk:碧加;zh-tw:貝克;-联手开创了德国网球空前优异的黄金年代,尤其1989年温布尔登网球錦標赛與美國網球公開賽双双封王封后是德国体育史上最经典的回忆之一。.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施特菲·格拉芙 · 查看更多 »

托德·伍德布里奇

托德·安德魯·伍德布里奇,OAM(Todd Andrew Woodbridge,)是已退休的澳洲男子職業網球運動員。在1990年代到2000年代初期,他是世界頂尖的男子網球雙打選手之一,與澳洲同胞好手馬克·伍德福德組成的男子雙打搭檔,共獲得11個大滿貫賽事男子雙打冠軍,並且在199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網球比賽中獲得男子雙打金牌,是網球歷史上少數能完成網球男子雙打生涯金滿貫的球員之一。此外他還達成了網球混合雙打生涯大滿貫。.

新!!: 国际网球名人堂和托德·伍德布里奇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International Tennis Hall of Fame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