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H·V·伊瓦特

指数 H·V·伊瓦特

H·V·伊瓦特博士,全名赫伯特·威爾·伊瓦特博士(英语:Herbert Vere Evatt,),是澳大利亚法學家、法官、律師、政治家和作家。聯合國大會主席。 伊瓦特生於新南威爾士州小鎮梅特兰,後入讀悉尼老牌名校堡壘街中學,後贏得獎學金入讀悉尼大學,1915年獲一級榮譽文學士學位(數學、邏輯、哲學和英語專業)及哲學專業的大學獎章,1916年獲文碩士學位,1918年獲一級榮譽法學士學位及法律專業的大學獎章,1919年畢業,成爲该校歷史上少有的兩次獲大學獎章的學生之一。 1924年又以論文方式獲得極少頒發的法學博士學位(澳大利亞法律專業的博士學位是“法學哲學博士”,法學博士只用以表彰對法律學有特別貢獻的研究)。伊瓦特的正式稱謂(也是聯合國使用的正式中文譯名)是“H·V·伊瓦特博士”,但生前一般被稱爲“博士”(Doc)。 伊瓦特1930-1940年任澳大利亞高等法院法官。高院法官是終身職務,但伊瓦特爲了從政而辭職,1941-1949年歷任澳大利亞副總理、律政部長、外交部長等。1948-1949年曾任聯合國大會第三屆主席,並參與起草世界人权宣言。1946年任聯合國原子能委員會首任主委。1951-1960年任澳大利亞工黨領袖,但未能領導工黨贏得大選而無緣總理職位。1955年伊瓦特與黨内天主教反共派的決裂造成了工黨的一次大分裂。1960年伊瓦特辭職並退出政壇后1960-1962年任新南威爾士州首席大法官。.

18 关系: 大學獎章天主教世界人权宣言亚瑟·卡尔韦尔共产党班·奇夫利聯合國原子能委員會联合国联合国大会英语梅特兰法學博士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工党澳洲高等法院新南威爾士州悉尼悉尼大學

大學獎章

大學獎章(University Medal)是一些大學頒發的獎勵,用以獎勵優秀的學生或員工。各地不同大學的獎勵對象、獎勵標準都有不同。 澳大利亞的多數大學都頒發大學獎章,且規定相對統一。一般每個系或專業每學年會頒發最多一個大學獎章,獎勵對象是該專業榮譽學位畢業生中成績最佳者,並且要求該畢業生的平均成績達到較高的標準。如果某屆畢業生中沒有人達到這樣的標準則該系此年不頒發大學獎章。 其他國家則沒有統一的做法。部分美國大學的大學獎章得主是各方面綜合評估最好的學生。而有些學校則會頒發大學獎章給為學校作出特殊貢獻的員工。 劍橋大學有類似的獎勵,稱作“校監金獎”或“校監金牌”(Chancellor's Gold Medal)。 Category:澳大利亞大學 Category:學術榮譽.

新!!: H·V·伊瓦特和大學獎章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

天主教(Catholicismus)是對罗马公教會(天主教會)發展而來的一系列基督教之神学、哲學理論、禮儀傳統、倫理纲常等信仰體系之總括,為基督教最大宗派。其拉丁文本意為「普世的」,因此又譯為公教會。另一個經常並用的名稱是「大公教會」,通常用來概括基督教會的普遍特徵,以用來區別狹義的、與聖座共融的公教會,即天主教會。在大多數情況中,天主教是天主教會的代稱。 天主教的中文名稱源自明朝萬曆年間耶稣会將基督信仰传入中国,經当朝礼部尚书之徐光启与利瑪竇等耶稣会士讨论,取儒家古话「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称其信仰之獨一神灵为「天主」,故稱之。天主教在與新教並提時亦被稱為「舊教」,全國宗教資訊網,兩者分別代表著第一個千禧年開始的「傳承式信仰」、以及16世紀宗教改革開始的「書面式信仰」。這一概念曾在恢復公教傳統的牛津運動提出。.

新!!: H·V·伊瓦特和天主教 · 查看更多 »

世界人权宣言

《世界人权宣言》是联合国大会于1948年12月10日在法國巴黎夏樂宮通过的一份旨在维护人类基本权利的文献(联合国大会第217号决议,A/RES/217),共有30條。宣言起草的直接原因是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反省,是第一份在全球範圍內表述所有人類都應該享有的權利的文件。其由联合国出版在其自己網站上。 《世界人權宣言》與《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和其他兩個可選協約一起包含在國際人權法案中,兩個公約都是在1966年通過。.

新!!: H·V·伊瓦特和世界人权宣言 · 查看更多 »

亚瑟·卡尔韦尔

亚瑟·奥古斯杜·卡尔韦尔(Arthur Augustus Calwell)(1896年8月28日 – 1973年7月8日)是澳大利亚政治家,曾在1940至1972年担任澳大利亚国会众议员,1945年至1949年在班·奇夫利政府内担任移民部长。1960年至1967年任澳大利亚工党党魁。 卡尔韦尔出生于墨尔本,父亲是警察,家庭出身贫寒。虽然他在中学成绩优秀,但由于家庭经济情况未能读进大学,中学毕业后在维多利亚州政府任低级公务员,参与工会活动,在1931当选工党的维州党部主席,1940年入选国会。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卡尔韦尔在約翰·柯廷政府中担任信息部长,以对媒体审查严厉著称。战后的1945年转任移民部长,在此任上他成为澳大利亚的战后移民政策的主要设计师之一.,利用他的工会背景说服工会接受扩大移民政策,奠定了澳大利亚此后半个世纪的亲移民基本政策,但他也坚决支持白澳政策,在欢迎欧洲移民和难民的同时他主导了遣返战时到达澳大利亚的马来亚、印度支那和中国难民,甚至包括已和澳大利亚公民结婚生子的难民。在这方面,卡尔韦尔最被后世记住的言论是1947年在国会辩论关于政府错误遣返一名黄(Wong)姓华人时的发言: “我刚才提到的遣返政策是关于战时撤退到澳大利亚的人员的。这位华人据说在此已20年,所以显然不是战时撤退人员。笼统地说,我认为有论据认为他应该被认为是澳大利亚居民,毋庸置疑他的证件可以依据旧例不时延长。此案可能发生了错误。此位先生的姓是黄。在华人社群里有许多”黄“姓人氏,但我必须指出——尊敬的巴拉克拉瓦区议员肯定不会介意我这样说——两个‘黄’不抵一个‘白’(two Wongs do not make a White)。” (1947年12月2日《联邦议会辩论纪录》) 此句借用读音相似的英语谚语“Two wrongs do not make a right”(错错不得正,“勿报复”的意思),指根据白澳政策的价值观两个华人不值一个白人。 发言中提到的巴拉克拉瓦区议员托马斯·怀特爵士即姓“白”(White,“怀特”)。此句迅速成为澳大利亚国内白澳政策支持分子以及全世界反华种族分子的口号,甚至50多年后美国成衣店Abercrombie & Fitch仍在借用此句调侃亚裔人士。 在意识形态上,虽然卡尔韦尔是坚定的社会主义者,但不支持国有化运动。 1949年工党在大选中落败,卡尔韦尔出任副领袖,接下去数年中党内容共派与天主教反共派之间爆发路线斗争,卡尔韦尔由于出身于天主教背景受到党魁H·V·伊瓦特的猜疑,虽然卡尔韦尔最后选择站在党魁一面,与反共派决裂,但一直无法得到党内左派信任。卡尔韦尔虽然留在党内但没有改变对党内共产分子不满的态度。 1960年伊瓦特辞职后卡尔韦尔出任党魁,副手为高夫·惠特蘭,在1961年大选中以微小票数落败,但在1963年受到公众对工党受工会控制的不满再度落选(当时工党政策由工会主导的联邦大会制定,党魁必须服从大会决议,一张报纸刊出卡尔韦尔与惠特蘭在旅馆外等候电话通知两人大选政纲,表现工党领导层听从工会摆布而不是对选民负责)。 1966年大选中,工党以反对越战作为选战主题,但是当时选民仍高度支持出兵,工党再度落选。1967年卡尔韦尔辞去党魁职位,但仍时常攻击其继任者惠特蘭,对惠特蘭准备推翻白澳政策尤其不满。1972年大选时卡尔韦尔没有参选,惠特蘭领导的工党在此届大选中胜出。次年卡尔韦尔去世。.

新!!: H·V·伊瓦特和亚瑟·卡尔韦尔 · 查看更多 »

共产党

共产党是指奉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以代表无产阶级(即工人阶级)的利益的名义而成立的政党。最早的共产党被认为是1847年成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现在普遍指以共产主义和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对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阐述为指导思想的政治团体,以将社会推向共产主义社会为最终目标。曾于1917年十月革命后掀起第一次浪潮(即推翻现政权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运动,当时并无其他成功案例),并于二战后掀起第二次浪潮,中華人民共和國于这一段时间基本建立起全国性的社会主义制度。而共产党与独裁政权的挂钩始于斯大林1922年当选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后世称之为“斯大林主义”。.

新!!: H·V·伊瓦特和共产党 · 查看更多 »

班·奇夫利

班·奇夫利(Ben Chifley),全名約瑟夫·班納迪克特·奇夫利(英語:Joseph Benedict Chifley,)是澳大利亚政治家,1945年至1949年担任第16任澳大利亞總理,是对澳大利亚影响最大的总理之一。他领导的工党政府以激进改革著称,在1946年至1949年之间颁布了229部法令,当时创下立法最多的纪录。 奇夫利政府的重要政绩包括:澳大利亚的战后移民体系、设立分别的澳大利亚公民籍、大型水电灌溉综合工程雪山山脉计划(Snowy Mountains Scheme)、将澳洲航空国有化并设立国有的跨澳航空公司(TAA)、改革社会保障,、建立联邦就业服务、联邦开始向各州拨款建造公屋、设立大学委员会扩大高等教育、设立药品福利计划(Pharmaceutical Benefits Scheme及免费医院治疗、改革并扩大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设立社会康复服务、建立澳洲安全情报組織、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 奇夫利政府任内主导了澳大利亚历史上少数成功的修改宪法全民公决,将一系列关于社会保障和服务的立法权赋予联邦政府。。.

新!!: H·V·伊瓦特和班·奇夫利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原子能委員會

聯合國原子能委員會(UNAEC)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直屬的機構之一,1946年1月24日成立於倫敦,其任務為研究、調查、管制有關原子能的一般事項。 联合国大会正式解散UNAEC于1952年,虽然委员会自1949年7月一直处于非活动状态。.

新!!: H·V·伊瓦特和聯合國原子能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

联合国(Organisation des Nations unies,缩写作 ONU;United Nations,缩写作 UN 或 U.N.)是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政府间國際組織,致力於促進各國在國際法、國際安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權、公民自由、政治自由、民主及實現持久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聯合國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45年,取代國際聯盟以阻止戰爭並為各國提供對話平臺。聯合國下設了許多附屬機構以實現其宗旨。 到2018年中為止,聯合國共193個成員國,包括除梵蒂岡城國以外所有无争议的主權國是联合国会员国。在聯合國遍及世界的辦事處中,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通過全年舉行定期會議來決定實體和行政議題。聯合國由六大主要機構組成:聯合國大會(主要的審議機構)、安理會(以決定對和平與安全的某些決議)、經濟及社會理事會(以協助促進國際經濟和社會的合作和發展)、秘書處(為聯合國提供所需的研究、資訊和設施)、國際法院(主要的司法機構)以及聯合國託管理事會(當前不活躍)。其他重要的聯合國機構還有世界衛生組織、世界糧食計畫署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的行政首長是聯合國秘書長。聯合國的經費由會員國分攤和自願捐贈。聯合國現今有六種工作语言,分別為:阿拉伯语、汉语(聯合國中文日為每年的4月20日)、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

新!!: H·V·伊瓦特和联合国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大会

会员资格 请参阅关于大会会员资格的两篇文章:.

新!!: H·V·伊瓦特和联合国大会 · 查看更多 »

英语

英语(English,)是一种西日耳曼语言,诞生于中世纪早期的英格兰,如今具有全球通用语的地位。“英语”一词源于迁居英格兰的日耳曼部落盎格鲁(Angles),而“盎格鲁”得名于临波罗的海的半岛盎格里亚(Anglia)。弗里西语是与英语最相近的语言。英语词汇在中世纪早期受到了其他日耳曼族语言的大量影响,后来受罗曼族语言尤其是法语的影响。英语是将近六十个国家唯一的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也是全世界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它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和新西兰最常用的语言,也在加勒比、非洲及南亚的部分地区被广泛使用。它是世界上母语人口第三多的语言,仅次于汉语和西班牙语。英语是学习者最多的第二外语跟學習者最多的第一外語,是联合国、欧盟和许多其他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它是使用最广泛的日耳曼族语言,至少70%的日耳曼语族使用者说英语。 英语有1400多年的发展史。公元5世纪,盎格魯-撒克遜人把他们的各种盎格鲁-弗里西语方言带到了大不列顛島,它们被称为古英语。中古英语始于11世纪后期的诺曼征服,这一时期英语受到了法语的影响。15世纪末伦敦对印刷机的采用、《钦定版圣经》的出版及元音大推移标志了近代英语的开端。通过大英帝国对全球的影响,现代英语在17世纪至20世纪中叶传播到了世界各地。通过各种印刷和电子媒体,随着美国取得全球超级大国地位,英语已经成为了国际对话中居领导地位的世界語言。它还是许多地区和行业(如科学、导航、法律等)的通用语。 现代英语和很多其他语言相比屈折变化较少,更多地依靠助動詞和语序来表达复杂的时态、体和语气,以及被動語態、疑问和一些否定。英语的各种口音和方言在发音和音位方面有显著差异,有时它们的词汇、语法和拼法也有所不同,但世界各地说英语的人能基本无碍地沟通交流。.

新!!: H·V·伊瓦特和英语 · 查看更多 »

梅特兰

梅特兰(Maitland),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东部亨特地区城市,位于亨特河畔,位于该州首府悉尼以北166公里,纽卡斯尔西北35公里处。通过新英格兰高速公路与纽卡斯尔相通。1955和2007年曾发水灾。2006年人口:61,431。.

新!!: H·V·伊瓦特和梅特兰 · 查看更多 »

法學博士

法學博士,是法律教育體系中的博士學位,現代法學院的博士學位趨向於強調合乎科學的法律研究。.

新!!: H·V·伊瓦特和法學博士 · 查看更多 »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联邦(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通称澳大--利亚(Australia,缩写为 AU、AUS),中文环境下(尤其是臺灣、香港等地)常使用「澳--洲」代替“--”,是全球面积第六大的国家,大洋洲最大的国家和南半球第二大的国家。澳大利亚国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曼尼亚岛及数个海外的岛屿,面积和美國本土相似,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国土覆盖整个大陆的国家。與隔海相望的东南近邻是紐西蘭,西北是印度尼西亚,北边是巴布亚新几内亚、西巴布亚及东帝汶。澳大利亚的首都位于堪培拉,最大城市为悉尼。 澳大利亞一詞源於拉丁語,意思為“未知的南方大陸”(terra australis incognita)。其所在的地理位置通常稱作澳洲大陆,是地球上最小的大陆板塊。澳大利亚人均擁有國土面積0.353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廣闊的國家之一。有多樣的自然景觀,包括熱帶雨林、別稱為“紅色中心”的沙漠、吸引很多旅客的海濱及馳名遐邇的自然遺產大堡礁及烏魯汝Davison, Hirst and Macintyre, pp.

新!!: H·V·伊瓦特和澳大利亚 · 查看更多 »

澳大利亚工党

澳大利亚工党(Australian Labor Party,縮寫为ALP)是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的社會民主主義政党,政治立場中間偏左。工黨亦是澳洲兩大政黨之一,其長期競爭對手是中間偏右的保守派自由党-國家黨聯盟。工黨建黨于1891年,为進步聯盟成员。 澳大利亚工党被认为是澳大利亚劳工階層的代表,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從1891年開始勞工運動組織在澳洲的各英屬殖民地建立的政黨組織,比澳大利亞聯邦成立還要早10年,是澳大利亞現有政黨中歷史最悠久的。澳大利亚工党是世界上第一個在全國範圍内執政的工黨,自1904年首次在聯邦政府執政后屢次執政,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等關鍵歷史時刻領導了澳大利亞,惟工黨過去的整個20世紀中,實際上執政的時間較保守派聯盟短(僅在1908-1909、1910-1913、1914-1916、1929-1932、1941-1949、1972-1975、1983-1996年執政),而20世紀最長的執政時期在1983-1996年,亦即鲍勃·霍克及保罗·基廷執政時期,執政長達13年。 工党是当前的联邦反对党,最近一次执政是从2007年到2013年。其中,2007年至2008年工党曾是全国联邦政府及所有八個州级及地區政府的执政党。目前工党是維多利亞、昆士蘭、南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澳大利亞首都領地及北領地的執政黨。 類似其他左翼政黨,工黨的黨組織由全國執行委員會領導,全國執委會的首腦是工黨主席(President),下設兩個副主席,一個書記。全國執委會和黨主席、副主席的實際職責主要在黨組織方面,而黨在聯邦或州層面的政治決策則由當選該級政府議員的黨員組成的議會黨團決定。議會黨團選出的首腦是黨魁,是工黨的實際政治領袖,並出任總理或州長(執政時)或反對黨領袖(在野時)。当前的工黨黨魁是比尔·萧藤,他在2013年10月18日在党内选举中勝出,接替辞职的前任陆克文成为工黨领袖。 在2013年澳大利亞聯邦大選中,工黨选战失利,结束了六年联邦执政时期,成为了联邦官方反对党。 工黨的黨章將其定義為民主社會主義政黨,但近年的實際政策更偏向于中間偏左路綫和社會民主主義理念。現在的工黨自定義為“包括改革分子、激進分子、進步分子、社會民主主義者和民主社會主義者的聯盟,由對社會不公平的批判、對更公正和公平的社會以及用民主手段達到此目的的承諾團結在一起。”.

新!!: H·V·伊瓦特和澳大利亚工党 · 查看更多 »

澳洲高等法院

澳洲高等法院(High Court of Australia,或譯:澳洲聯邦高等法院、澳洲聯邦最高法院等),是澳洲聯邦司法體系中的最高法院,聯邦首席大法官(the Chief Justice)及其他六位大法官由聯邦政府提名並由澳洲總督任命。 座落在澳洲首都特區坎培拉的伯利·格里芬湖畔。.

新!!: H·V·伊瓦特和澳洲高等法院 · 查看更多 »

新南威爾士州

新南威尔士州(New South Wales,縮寫为NSW),簡稱新州,是澳大利亞人口最多的一州;位於澳洲的東南部,維多利亞州以北、昆士蘭州以南,首府在雪梨。在海外華人社區和澳洲當地華人通譯“紐修威省”,簡稱紐省。新南威爾斯今劃分為152個地方政府區域。 新南威爾斯創建于1788年,為英國在澳洲的第一個殖民地,當時包括了除西海岸(時稱新荷蘭)以外的整個澳洲大陸。19世紀,新南威爾士被逐漸分為幾個獨立的殖民地,包括:塔斯馬尼亞(1825)、維多利亞州(1851)、昆士蘭(1859)和南澳大利亞(1836)。1901年,這些殖民地,連同西澳大利亞,組成了澳大利亞聯邦(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並從獨立的殖民地變爲聯邦--下的一州。 新南威爾斯州的州旗設計於1876年,州徽設計於1906年,並於同年獲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御准。州徽下沿格言帶上為拉丁文“ORTA RECENS QUAM PURA NITES”。中文大意是:『新--起的太陽多麼明亮!』新南威爾斯州的州花叫特洛皮,它的名稱源於當地土著語。新南威爾斯州的州鳥是笑鴗,是澳大利亞翠鳥中的一種。新南威爾斯的州獸是澳大利亞獨有的鴨嘴獸。州的代表色是天藍色。.

新!!: H·V·伊瓦特和新南威爾士州 · 查看更多 »

悉尼

悉尼(Sydney),又稱--,位於澳大利亚东南沿海地带,是新南威爾斯州的首府,是澳大利亚人口最多也是人口最稠密的城市。都會區人口5,005,400人(2016年)。在英語裏,市民俗稱雪梨人為「Sydneysider」。 悉尼是歐洲首個澳洲殖民聚落以及充当罪犯的流放地,1788年由英國第一艦隊的船長阿瑟·菲利普於雪梨湾建立。悉尼環傑克遜港(包括悉尼港)而建,曾被稱為「海港城市」。它是澳洲最大的金融中心,也是國際主要旅遊勝地,以海灘、歌劇院和港灣大橋等聞名。雪梨长期以来都是生活品質极高的世界都市,曾獲全球化與世界級城市研究小組與網絡(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Study Group and Network,GaWC)列為第一級世界都市+。悉尼举办过多項重要国际體育赛事,包括1938年英联邦运动会、2000年悉尼奧運會及2003年世界盃橄欖球賽。 主要机场为悉尼机场,主要港口为植物学湾。.

新!!: H·V·伊瓦特和悉尼 · 查看更多 »

悉尼大學

悉尼大学(简称:悉大、英语:University of Sydney)是澳大利亚的公立大学。悉尼大学是全澳大利亚、全大洋洲和全南半球第一所大学,创立于1850年,位于新南威尔士州的首府悉尼。悉尼大学目前有52,789在校学生(2014 年统计)。 悉尼大学历史上培养了一系列的重要人物,包括七位澳大利亚总理(包括现任总理马尔科姆·特恩布尔)、23位最高法院法官、联合国大会主席、国际法院院长、世界银行总裁、七位诺贝尔奖或克拉福德奖得主等,并有103名学生获得罗德奖学金。 悉尼大学主校区位于悉尼内城区,市中心西南,其哥特式的主楼和其它历史建筑是重要的文物遗产。160年后,现在学校已有多个校区,其中多数集中在悉尼,此外学校在澳大利亚全国各处以及国外拥有其他教研设施。 悉尼大学是澳大利亚八大名校的成员,在澳大利亚被归为6所砂岩学府之一。悉尼大学同时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与亚太国际贸易教育暨研究联盟的成员。.

新!!: H·V·伊瓦特和悉尼大學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H. V. EvattH.V. EvattH.V.伊瓦特伊瓦特赫伯特·威爾·伊瓦特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