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600年代

指数 600年代

没有描述。

97 关系: 劉仁軌劉方卢承基卢承业卢承礼史萬歲启民可汗大运河姚察姚最孙处约宣華夫人宇文弼崔妃 (杨俊)巴加尔二世上官仪中國庞孝泰张文瓘伯颜一世弘忍善德女王周罗睺呂才唐臨冼夫人皇泰主獨孤伽羅穆阿威叶一世突利可汗纥干承基羅士信燕德妃百濟法王隋炀帝隋恭帝隋朝隋文帝韦尼子韓瑗莫里斯 (拜占庭)萧妙瑜萧摩诃西吉贝尔特二世马周高善德 (公主)高熲高智周賀若弼达戈贝尔特一世...郝處俊郑仁泰阎立本阿史那社尔阿里·本·阿比·塔利卜蘇良嗣薛道衡長孫行布长孙皇后长孙晟苏孝慈雲昭訓陈叔兴陈后主李佛子李元吉李道宗李道玄李淳風李智雲杨异杨勇 (隋朝)杨约杨氏 (江国太妃)杨文纪東突厥杜君绰楊俊楊儼楊倓楊素楊諒楊麗華楊阿五楊杲楊昭武烈王沈妙容法蒂瑪淵蓋蘇文月称施姬 (陈宣帝)教宗額我略一世教宗沙彬教宗波尼法爵三世慕容顺智俨 扩展索引 (47 更多) »

劉仁軌

劉仁軌(),字正則,汴州尉氏(今屬河南)人。唐朝政治、軍事人物,與新羅聯兵,在白江口之戰大敗日本、百濟聯軍。.

新!!: 600年代和劉仁軌 · 查看更多 »

劉方

劉方()京兆郡長安縣人,北周和隋朝將領。他以平定交州李佛子之亂和遠征林邑而出名。 北周時為上士,因戰功,授上儀同。680年,楊堅成為北周丞相,劉方跟隨韋孝寬,前往相州討伐尉遲迥,因功,授開府儀同三司,封河陰縣侯。 581年,楊堅代北周自立,建立隋朝,進封公爵。583年,追隨衛王楊爽自白道攻打突厥,升大將軍。此後,歷任甘州刺史、瓜州刺史。 交州人李佛子據越王故城起兵造反,遣兄子李大權佔據龍編城、別帥李普鼎佔據鳥延城。602年,在左僕射楊素推薦下,劉方擔任交州道行軍總管,以度支侍郎敬德亮為長史,統帥二十七營進軍前往討伐。劉方治軍嚴格,犯禁令者皆斬。若有士兵生病,劉方親自前往看病。行軍至尹州,敬德亮得了重病。劉方前往探病,見敬德亮病危,傷心地悲泣嗚咽,一行人無不感動。劉方行軍至都隆嶺,李佛子派2000人攻擊,劉方派營主宋纂、何貴、嚴願等人將其擊敗。隨後進兵與李佛子對峙,遣人向李佛子曉以利害。最終李佛子投降,被押送長安。 此後,劉方任驩州道行軍總管,以尚書右丞李綱為司馬,負責經略林邑。劉方派遣欽州刺史甯長真、驩州刺史李暈、上開府秦雄等人攻打越常,又自與大將軍張愻、司馬李綱等人,率水軍攻打比景。605年,劉方率水軍到達入海口,林邑王范梵志派兵把守要塞,但被劉方擊敗逃走。隋軍沿闍黎江進軍,林邑軍在南岸設立防柵。劉方通過大量設置旌旗、敲打金鼓來示威,林邑軍驚恐潰散。劉方命以弓弩射擊大象,大象負傷,回頭衝亂了林邑軍隊的陣腳,使其傷亡慘重,在退卻途中被俘虜上萬人。渡過区粟、越過六里,擊敗沿途遭遇的林邑部隊。隨後沿大綠江而進,擊破沿途各處要塞。經過馬援銅柱,又南進八日,到達林邑國的國都。林邑王范梵志棄城逃往海上。隋軍自林邑王廟中掠得了金人,洗劫了林邑王宮殿,勒石紀功而還。因當地酷熱,隋軍腳上浮腫,死者十之四五。劉方也因病在歸國途中死去。追贈上柱國、盧國公。其子劉通仁嗣。.

新!!: 600年代和劉方 · 查看更多 »

卢承基

卢承基(),字子构,幽州范阳人,唐朝官员,唐高宗宰相卢承庆之弟。.

新!!: 600年代和卢承基 · 查看更多 »

卢承业

卢承业(),字子绘,幽州范阳人,唐朝官员,唐高宗宰相卢承庆之弟。.

新!!: 600年代和卢承业 · 查看更多 »

卢承礼

卢承礼(),字子敬,幽州范阳人,唐朝官员,唐高宗宰相卢承庆之弟。著名诗人卢藏用祖父。.

新!!: 600年代和卢承礼 · 查看更多 »

史萬歲

史萬歲(),京兆杜陵人,隋朝軍事家,,祖父史归,北魏原州刺史、灵武郡公。父親是史靜,曾經擔任北周的泾州总管、原兰河渭等六州刺史,封太平县公,家族世代為將。他有一個兒子叫史懷義。.

新!!: 600年代和史萬歲 · 查看更多 »

启民可汗

启民可汗(古突厥語:𐰖𐰢𐰃𐰴𐰍𐰣,拉丁轉寫: Jаmï qaγan;),名染干,東突厥可汗。 生年没有记载。启民可汗染干是莫何可汗處羅侯之子,莫何可汗去世後,都蓝可汗雍虞閭立,而染干为突利可汗,居北方。 都蓝可汗娶后母为妻,即北周赵王宇文招之女,号千金公主,后改封大义公主。隋滅陳後,隋文帝以陳後主宮中屏風賜大義公主,「公主以其宗國之覆,心常不平,書屏風,為詩敘陳亡以自寄」,文帝知道後不悅,後來担心大义公主煽动都蓝可汗入侵,打算鏟除公主。此时突利可汗向隋请婚,文帝派裴矩对其使者说:“当杀大义公主者,方许婚。”突利劝告都蓝,后者便杀了公主。 597年,突利迎隋文帝宗女安义公主为妻。隋为了离间都蓝、突利,厚赐突利,都蓝果怒,于是与隋绝交,并联盟西突厥达头可汗合攻突利。599年突利兵败于塞下,與隋使长孙晟入塞,被隋封为意利珍豆启民可汗(意思是“意智健”,簡稱启民可汗,后避李世民諱称啟人),在朔州(今山西朔州)定居。因为都蓝的侵逼,突利迁居于黄河以南,夏、胜二州之间(今内蒙古河套南)。599年底,都蓝被部下刺杀。仁寿元年(601年),突厥达头可汗犯塞,败代州总管韩洪于恆安,隋派楊素等出击,突厥俟斤渡黄河袭扰黄河以南的启民可汗部落,掠走男女6000人、牲畜20余万头,杨素率轻骑追击转战60余里大败突厥,把突厥所掠走的男女、牲畜归还给启民可汗。603年漠北大亂,启民可汗被长孙晟安置在碛口(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北),許多部落歸附啟民,啟民便成为东突厥大可汗。 大业三年(607年),启民可汗南下榆林(今内蒙古托克托西南)朝見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启民再往東都洛陽朝見煬帝,同年去世,其子咄吉繼位,是為始畢可汗。另有子啜罗可汗。啜罗可汗子右屯卫将军阿史那摸末,后者娶平夷县主。.

新!!: 600年代和启民可汗 · 查看更多 »

大运河

大运河包括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北起北京,南至宁波,途径天津、河北、山东省、安徽省、江苏、浙江诸省市。隋唐大运河则以洛阳为中心,北到涿州,南到余杭(今杭州),途径现在的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山东、河北诸省。大运河对中国经济的繁荣和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时至今日仍对区域的交流起到促进作用。 2006年京杭大运河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将浙东运河和隋唐大运河与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杭大运河合并,名称改为“大运河”。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新!!: 600年代和大运河 · 查看更多 »

姚察

姚察(533年─606年),南朝陳及隋朝文學家及歷史學家,二十四史中《梁書》及《陳書》的始撰者,孫吳太常姚信九世孫。 姚察的父親姚僧垣是當時著名醫師。姚察是姚僧垣的長子,有一弟姚最。梁元帝即位時,姚僧垣攜同兩子前往江陵入朝,元帝授姚察原鄉縣令。西魏攻滅梁元帝,姚僧垣及姚最隨行至長安,姚察因不在江陵而沒有隨行,留仕南梁及南陳,官至吏部尚書,亦曾出使北周與父親見面。 隋朝攻滅陳朝後,姚察亦至長安任職,任秘書丞,並奉隋文帝命修撰梁、陳兩朝歷史。開皇十三年(593年),姚察承襲父親姚僧垣在北朝受封的北絳郡公稱號。 大業二年(606年),姚察去世,享年七十四歲。其子姚思廉繼承父業,完成二書,並親自為父親作傳,收錄於《陳書》。 清朝學者趙翼於《二十二史劄記》中,指出姚察父子以古文寫作梁、陳二書,認為二人是古文運動的先行者,比韓愈早了二百多年。.

新!!: 600年代和姚察 · 查看更多 »

姚最

姚最,字士會,本貫吳興郡武康縣,北周至隋的學者、官僚。撰有《梁後略》十卷。.

新!!: 600年代和姚最 · 查看更多 »

孙处约

孙处约(),字茂道,后为避武则天父武士彟讳,改以字行,汝州郏城人,祖籍千乘乐安。唐朝官员,唐高宗年间短暂拜为宰相。.

新!!: 600年代和孙处约 · 查看更多 »

宣華夫人

宣華夫人(),陳氏,名不詳,陈宣帝女,陈后主同父异母妹,隋文帝晚年妃嫔。.

新!!: 600年代和宣華夫人 · 查看更多 »

宇文弼

宇文弼(?—607年),字公輔,南北朝末期至隋朝初年人物,河南洛陽人。博學多通,北周時奉詔修定《五禮》,隋初先後任刑部尚書、禮部尚書。大業三年(607年)七月隋煬帝至榆林(今內蒙古托克托西南),楊廣命人制一可容納三千人的大帳蓬,招待突厥啟民可汗。宇文弼私下跟高熲說:“天元之侈,以今方之,不亦甚乎?”又說:“長城之役,幸非急務。”被人告發,以“誹謗朝政罪”與賀若弼、高熲同時被處死。 Category:南北朝人 Category:隋朝政治人物 Category:607年逝世 Category:隋朝被處決者 弼.

新!!: 600年代和宇文弼 · 查看更多 »

崔妃 (杨俊)

崔妃(),名失考,崔弘度的妹妹,隋文帝第三子秦王杨俊之妻,废帝杨浩之母。 史书没有记载崔氏的生年和婚年。586年,崔氏生下一子,隋文帝大喜,赏赐官员。杨俊有巧思,常常亲运斤斧,工巧之器,饰以珠玉,曾为崔妃作七宝帐、水殿,香涂粉壁,玉砌金阶,梁柱楣栋之间,周以明镜,间以宝珠,极尽荣饰之美。但杨俊多有姬妾,崔氏嫉妒,下毒谋杀丈夫。事发,崔氏被处死,她的儿子杨浩也受连坐,取消了世子资格。 隋炀帝时期,开恩允许侄子杨浩继承爵位为秦王。618年3月,炀帝在江都被弑,杨浩被宇文化及立为傀儡皇帝,没有能追尊父母。半年后的9月,宇文化及废黜杨浩,自立为皇帝,并将杨浩毒死。.

新!!: 600年代和崔妃 (杨俊) · 查看更多 »

巴加尔二世

巴加爾二世(公元603年3月23日至683年8月28日),亦称为巴加爾大帝(K'inich Janaab' Pakal,"Pacal II"),玛雅文明古典时期城邦帕伦克国王。公元603年3月23日出生Skidmore 2008: p. 71,公元615年7月26日他十二岁那年继承王位,卒于公元683年8月28日。“巴加爾”一词在古典玛雅语中的意思为“盾”。.

新!!: 600年代和巴加尔二世 · 查看更多 »

上官仪

上官仪(),字游韶,唐朝陝州陝縣(今河南陕县)人,移居江都。西汉上官桀后裔。.

新!!: 600年代和上官仪 · 查看更多 »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新!!: 600年代和中國 · 查看更多 »

庞孝泰

庞孝泰是唐朝初年著名边塞将军,公元601年-662年,原籍白州(今广西博白)一带,以巩固边疆,平定边乱而被白州人誉为民族英雄。曾参加多次著名的边境战争,其有13个儿子也继续在不同的战场上为国捐躯。 623年四月,南州刺史庞孝泰和南越州民宁道明、高州首领冯暄反唐,攻陷南越州,进攻姜州;合州刺史宁纯引兵救援,庞孝泰再降唐。 660年(显庆五年)八月,唐高宗任命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总管,新罗王金春秋为嵎夷道行军总管,率庞孝泰等将军及新罗兵攻灭百济。十二月,庞孝泰跟随浿江道行军大总管契苾何力、辽东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刘伯英再次征讨高句丽。 661年(龙朔元年)四月,庞孝泰以左骁卫将军任唐军沃沮道行军总管,与任雅相、契苾何力、苏定方、萧嗣业、程名振等人率三十五军征讨高句丽。 662年(龙朔二年)二月十八日,庞孝泰率岭南兵与渊盖苏文的高句丽军战于蛇水,由于援军补给的延迟,全军覆没。62岁的庞孝泰临死前手刃敌人若干,最终和他的13个儿子一起在今天平壤附近牺牲,史称此役为第一次平壤战争。 Category:唐朝軍事人物 Category:唐朝戰爭身亡者 P庞 X.

新!!: 600年代和庞孝泰 · 查看更多 »

张文瓘

张文瓘(),字稚圭,唐朝官员,唐高宗年间为宰相。因在大理卿任上处事公正而受到称赞。.

新!!: 600年代和张文瓘 · 查看更多 »

伯颜一世

巴彦一世(Bayan I,),是阿瓦尔人的可汗,在位期間為562年至602年。566年,因突厥汗国势力擴張,巴彦可汗率領一批阿瓦尔人及保加爾人西迁,最终在获得拜占庭帝国同意下在潘諾尼亞定居。 Category:6世紀歐洲君主 Category:阿瓦爾人.

新!!: 600年代和伯颜一世 · 查看更多 »

弘忍

弘忍(),俗姓周,黄梅(今湖北省黃梅縣)人,為漢傳佛教'''禪宗'''五祖,唐代宗赐谥大满禅师。 去世的時間,有唐咸亨五年(674年),唐上元二年(675年)兩說,年七十四歲;故他應生於隋仁壽元年(601年)或隋仁壽二年(602年)。.

新!!: 600年代和弘忍 · 查看更多 »

善德女王

善德女王(선덕여왕,),姓金名德曼,號聖祖皇姑,是新羅國的第27代君主,性格寬仁明敏。她是真平王金白淨之長女,母親為王妃摩耶夫人金氏(葛文王金福勝之女),在真平王及聖骨出身的王族男子都過世後,德曼繼承了王位,成為新羅及韓國有歷史記載以來的首位女王。.

新!!: 600年代和善德女王 · 查看更多 »

周罗睺

周罗睺,字公布,南朝陈、隋朝将领。九江浔阳人(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新!!: 600年代和周罗睺 · 查看更多 »

呂才

呂才(),唐初哲学家,博州清平(今山東聊城高唐县清平镇)人。.

新!!: 600年代和呂才 · 查看更多 »

唐臨

唐臨(),字本德,唐代京兆長安人。 北周內史唐瑾之孫,先人從北海遷徙到關中。與兄唐皎有聲名,義寧二年(618年)正月,世子李建成東征,唐臨為直典坊,後授左衛率府铠曹參軍。李建成死于玄武门之变后,被贬出为万泉縣丞,因释囚归耕而出名。遷侍御史,奉命出使岭南。升迁至黃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 唐高宗即位時,任檢校吏部侍郎;同年,迁任大理卿。为官清正,永徽元年(650年)为御史大夫。不久升迁至刑部尚书,加金紫光禄大夫,又历任兵部、度支、吏部三尚书。永徽三年(652年),參與《唐律疏議》的編修,永徽四年(653年)頒行。另撰述《冥報記》二卷,大行于世。 显庆四年(659年),坐事贬为潮州刺史。卒于任上,年六十。 子唐旦字晓明、唐晃字正明、唐景字广明、唐--字高明。唐景子唐绍字遵业,官至给事中。 Category:唐朝兵曹参军 Category:唐朝县丞 Category:唐朝侍御史 Category:唐朝黄门侍郎 检校 Category:唐朝大理卿 Category:唐朝吏部尚书 Category:西安人 L臨.

新!!: 600年代和唐臨 · 查看更多 »

冼夫人

夫人(),高涼郡(今广东省境)俚人(百越的分支),為俚人傑出的女領袖和軍事家。南梁宋康郡夫人、陳朝石龍太夫人、隋朝譙國夫人,諡誠敬夫人。.

新!!: 600年代和冼夫人 · 查看更多 »

皇泰主

杨侗(),隋炀帝之孙,元德太子昭次子,母小劉良娣,618年6月22日至619年5月23日在位,年号皇泰,是隋朝最後一位君主。 杨侗原本封為越王,駐守东都洛陽。618年4月11日,隋煬帝被弑,消息传到东都后,皇泰元年五月二十四戊辰日(618年6月22日),王世充與元文都、盧楚等拥立杨侗为皇帝,史稱皇泰主。楊侗以世充為吏部尚書,封鄭國公,與陳國公段達、內史令元文都、內史侍郎郭文懿、黃門侍郎趙長文、內史令盧楚、兵部尚書皇甫無逸等六人共同輔政,時人號稱「七貴」。元文都欲暗殺王世充,段達暗中通知王世充,結果行刺失敗,元文都臨死前對楊侗說:“臣今朝死,陛下夕及矣”,楊侗亦哭。 皇泰二年四月初五癸卯日(619年5月23日),王世充罷黜楊侗,将楊侗囚於含涼殿,两天后,王世充自稱皇帝,建立鄭朝,改元開明,改封楊侗為潞國公,楊侗每日只能禮佛以祈求平安。五月,王世充部將裴仁基、裴行儼父子策劃攻殺王世充,事情敗露,王世充殺死裴仁基父子。 世充意圖毒殺楊侗,六月派侄子王仁則和家僕梁百年,攜毒酒去楊侗處,楊侗自知難逃一死,遂服毒,遺言:“願下輩子不要再生在帝王家”;但一時半刻竟沒毒發,最後被縊死,谥号恭皇帝。.

新!!: 600年代和皇泰主 · 查看更多 »

獨孤伽羅

孤伽羅(),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北周大司馬獨孤信的七女。隋朝隋文帝即位之後,封為皇后。.

新!!: 600年代和獨孤伽羅 · 查看更多 »

穆阿威叶一世

阿維亞·本·阿布·蘇富揚 (Muawiyah bin Abi-Sufyan),即穆阿維亞一世(英文: Muawiyah I; 阿拉伯文:,約),伊斯蘭教第五代哈里發(661年—680年在位),統治被稱為“阿拉伯帝國”(歐洲文獻中稱之為薩拉森帝國)的廣大穆斯林國家的伍麥葉王朝的創建者。.

新!!: 600年代和穆阿威叶一世 · 查看更多 »

突利可汗

突利可汗(古突厥語:𐱅𐰇𐰠𐰾𐰴𐰍𐰣,拉丁轉寫:Töles qaγan;),名阿史那什钵苾,是始毕可汗之子,東突厥小可汗。624年,东突厥大可汗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顷其全部人马,入侵唐朝,李渊于闰七月二十一日派遣李世民出豳州道抵御突厥。八月十二,双方在五陇阪(今陕西彬县)交锋,称五陇阪之战。李世民用反间计,联合突利可汗离间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结为香火兄弟,使突厥退兵。626年八月,东突厥伺玄武门之变、唐朝政局不稳入侵,攻至距首都长安仅40里的泾阳(今陕西咸阳泾阳县)。此时,唐太宗李世民被迫与之结盟,突厥兵于是退去,是为渭水之盟。此后,东突厥内部出现分裂。突利可汗暗中与唐联络,并与颉利可汗决裂。630年,唐灭东突厥,唐朝将东突厥领地划入自己的版图,在其上设置了顺州、裕州、化州、长州、定襄、云中等都督府。五月,以突利為順州都督。631年,突利可汗入朝,至并州病卒,太宗为之举哀,诏中书侍郎岑文本为其碑文。子贺逻鹘嗣位。 突利可汗娶隋末逃亡突厥的隋炀帝小女淮南公主为妻,在淮南公主的劝导下,投靠的唐朝。.

新!!: 600年代和突利可汗 · 查看更多 »

纥干承基

纥干承基,字嗣先,唐朝鄴(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20公里处的漳河岸畔,安阳市中心18公里处)人,武德末年在北边打突厥,唐太宗太子--的卫士。太子暗中豢养刺客纥干承基等人及一百多名壮士,想要杀掉魏王李泰。因为于志宁上书直言进谏太子,太子派张思政、纥干承基二人去杀于志宁。他们到于志宁的宅第,看见于志宁躺在苫席上,头枕着土,不忍心杀他。太子听说齐王李祐在齐州(今山东济南)谋反,对纥干承基说:“东宫西墙,距大内正好二十步左右,谋划大事,岂是齐王所能比的!”而李祐谋反的事,牵连到纥干承基,纥干承基因此被关押在大理寺的狱中,按罪当处死。贞观十七年(643年)四月初一,纥干承基上书告发太子谋反。唐太宗任命纥干承基为祐川府折冲都尉,封爵平棘县公。永徽之初,改授广州番禺府折冲都尉,显庆元年(656年)九月十七日终于广州番禺里私第,年53岁。.

新!!: 600年代和纥干承基 · 查看更多 »

羅士信

羅士信(),隋唐軍事人物。齐州历城(今山東省济南市)人。 613年,年仅十四岁,跟随張須陀征讨王薄、孫宣雅,在潍水作战。变民军刚开始布阵,罗士信驰马到阵前,刺杀数人,斩下一人的首级,用长矛挑着首级在阵前巡走,变民军大惊,不敢靠近罗士信。张须陀趁机率兵进攻,变民军大败溃逃。罗士信每杀一人,就割下鼻子揣在怀里,返回后,来检验杀贼的数目。张须陀感叹赞赏,让罗士信随侍身旁。每次打仗,张须陀身先士卒,罗士信紧随其后。隋炀帝派遣使者来慰问,命人画下张须陀、罗士信战斗的场面来观看。 614年,征讨左孝友、盧明月,他和秦叔宝奇襲盧明月大营。616年,張須陀败于李密,自杀;罗士信随裴仁基投靠李密麾下,被任为总管。618年,攻擊王世充时,纵馬進军,身中数矢被捕。王世充对他丰厚待遇,但他对待遇与邴元真同等不满。罗士信有骏马,王世充侄子赵王王道詢想要此马,罗士信不肯给。王世充强行夺走罗士信的駿馬,送给了侄子,致使罗士信心生怨恨。 619年七月,王世充命罗士信进攻穀州,罗士信率领部下千余人归唐。高祖李淵大喜,派使者迎接慰劳,任命他为陝州道行軍总管。620年,随秦王李世民包围慈澗,将王世充太子王玄应刺于馬下。王世充部下拼命抢夺,才将王玄应救回。冬十月,率兵攻陷硤石堡(今河南新安东),又包围千金堡(今河南洛阳北)。千金堡守军对罗士信百般辱骂。罗士信大怒,当天夜里,派遣一百多人怀抱几十个婴儿来到坞堡之下,让婴儿们啼哭,向坞堡的守军谎称:“我们是从东都叛逃,投靠罗总管来的。”不一会儿,又故意相互说道:“这是千金堡啊,我们弄错了!”赶忙匆匆离去。千金堡内的郑军误以为罗士信已经从堡外离去,这是一群从洛阳叛逃而来、迷失了道路的叛徒,遂打开城门,出兵追击。罗士信早已在附近埋下伏兵,见堡内的守军打开城内,立即冲入坞堡,将里面的人全部杀死。621年,平定王世充后,被任命为絳州总管,封郯国公。622年二月,率领左右两百人突入洺州,替代王君廓守洺州,劉黑闥襲撃,时值大风雪,唐军援军救援不及时,罗士信守城八日,城陷被捕,不屈而死,諡曰勇。 羅士信壽命据《旧唐書》《资治通鉴》记载为二十岁,《高祖实录》、《新唐書》记载为二十八岁。《資治通鑑考異》以羅士信十四岁即跟随張須陀征讨王薄为理由,如得年二十,那羅士信616年十四岁;如果得年二十八,608年羅士信十四岁,当时王薄并未起兵。 《隋史遗文》《隋唐演义》等古典小说中,罗士信的事迹基本与正史吻合,只是增加了罗士信早年与秦琼结义,后来为了保护秦母反出山东等情节;有些版本中,罗士信被描绘成智力有缺陷但勇武过人的形象。《说唐》中虽没有罗士信,但是小说中的虚构人物罗成就是以罗士信为历史原型的。而在《大唐秦王詞話》中,提到“罗成,字士信”,认为罗成就是罗士信。.

新!!: 600年代和羅士信 · 查看更多 »

燕德妃

燕德妃(),涿郡昌平县人,中国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越王李贞、江王李嚣之生母。.

新!!: 600年代和燕德妃 · 查看更多 »

百濟法王

法王(),姓扶餘,諱宣(或云孝順)。是百濟第二十九代王,599年—600年在位。《三國史記》記載法王為惠王之太子。《隋書》百濟傳則記載法王為二十七代王威德王之子。 法王在位期間正值百濟國力衰退,今首爾之地為新羅所侵奪。 《三國遺事》記載法王於即位年(599年)之冬下詔禁止殺生,又於600年於泗泚城創建王興寺(亦名彌勒寺)。.

新!!: 600年代和百濟法王 · 查看更多 »

隋炀帝

隋炀帝杨广(),一名英,小字阿。隋文帝杨坚和文献皇后獨孤伽羅的次子,是隋朝第二位皇帝。隋恭帝杨侑諡杨广为炀帝;夏王窦建德諡杨广为闵帝;皇泰主杨侗諡杨广为明帝,庙号世祖。炀帝十三岁被封为晋王,兼任并州主管。 隋炀帝於604年8月21日由楊素協助登基,在位期间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但他好大喜功、穷奢极欲,据研究仅从公元604年至608年短短4年间就动用了近540万民力修建大运河(开凿通济渠、永济渠),长城和洛阳城。又西巡张掖、“亲征”吐谷浑、以厚利诱使西域商贾至洛阳,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引发民众乃至贵族大规模的起义——隋末民变,更于大业八年(612年)征集三十万军队攻打高句丽(不包括后勤100多万民力),几乎动用了举国之力,618年杨广在江都被部下缢杀。 隋炀帝在位期間,将科举制度(科举制萌芽于魏晋南北朝)正式归为国家政策对后世有重大影响,而隋朝大运河在其后大部分河段失去了通航功能,被元世祖忽必烈所修的京杭大运河取代。其他功绩如讨伐吐谷浑(隋炀帝609年攻灭吐谷浑,但到了615年吐谷浑可汗伏允在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复国),讨占城(隋炀帝605年攻占城,随着军队班师后,占城王商菩跋摩遂在比景、海阴、林邑三郡故地复国。此战隋军死者什四、五,指揮官刘方也病死于班师途中),讨高句丽(三战均以失败告终)则对后世影响较小。 隋炀帝即位后几乎每年征发重役。仁寿四年十一月,他为了开掘长堑拱卫洛阳,调发今山西、河南几十万农民;次年营建东都洛阳,每月役使丁男多达两百万人;自大业元年至六年,开发了各段运河,先后调发河南、淮北、淮南、河北、江南诸郡的农民和士兵三百多万人;大业三年和四年在榆林(今内蒙古托克托西南)以东修长城,两次调发男丁一百二十万,役死者过半。总计十余年间被征发扰动的农民不下一千万人次,平均每户就役者一人以上,造成“天下死于役”的惨象。隋炀帝年年远出巡游,曾三游江都,两巡塞北,一游河右,三至涿郡,还在长安、洛阳间频繁往还。每次出游都大肆营造离宫,扰掠地方,浪掷人力物力财力,社会生产受到非常严重的破坏。.

新!!: 600年代和隋炀帝 · 查看更多 »

隋恭帝

隋恭帝杨侑(),隋煬帝長子楊昭的第三子,母韦妃。李渊所立傀儡皇帝。 当生于大业元年(605年),同年,其父杨昭被立为太子。大业二年(606年),父亲杨昭逝世。大业三年(607年),初封陳王,後改封代王。後隋煬帝幸江都,留其为长安留守。於太原留守的李淵發動晉陽起兵攻克长安之后,被李渊立为傀儡皇帝,尊杨广为太上皇。618年禅位於李淵,封楊侑為酅國公。唐朝武德夏五月(619年6月)去世,終年15歲,死后諡號隋恭帝。葬於陝西省乾縣陽洪鄉乳台村南800米處。无子,族子杨行基嗣公。.

新!!: 600年代和隋恭帝 · 查看更多 »

隋朝

隋朝(581年—619年)是中國歷史之中,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一個重要的朝代,史學家常把它和唐朝合稱隋唐高明士(2006年):《隋唐五代史》第一章〈導論-隋唐史的特質〉,第一節〈承先啟後的歷史地位〉,第3頁-第101頁。。隋朝源自581年隋文帝楊堅受禪建立隋朝,至619年王世充廢隋恭帝楊侗為止,國祚39年。楊堅屬於北周的胡漢關隴世家,於北周宣帝繼位後逐漸掌握周廷。幼年的北周靜帝即位後,身為外戚的楊堅控制朝政,先後平定尉遲迥、司馬消難等反楊叛軍。581年北周靜帝禪讓給楊堅,北周亡,楊堅定國號為「隋」《》、《》:楊堅的爵位是隨國公,依照慣例應將國號定為「隨」,但「隨」字的「辶」有忽走忽停不穩定的意思,於是他去掉「辶」,以「隋」這個新字作為王朝名。。依據五行相生的順序,北周的「木」德之後為「火」德,因此隋朝以火為德運並選取與火德對應的紅色為正色。隋文帝於587年廢除後梁,於589年隋滅陳之戰攻滅南朝陳,俘虜陳後主。隔年9月,控制嶺南地區的冼夫人歸附隋朝。至此,天下一統,隋朝結束了中國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的分裂局面,重新建立大一統的國家。 隋文帝總結歷朝興亡的原因,維護與農民的關係,調和統治集團內部的關係。這些使社會矛盾趨於緩和,經濟、文化得以迅速成長和繁華,開創出開皇之治。然而隋文帝晚年剛愎自用,提倡嚴苛重刑《隋書·刑法志》:「盜一錢以上棄市,三人共盜一瓜均死,事發即時行決」,因猜忌而大殺功臣《隋書·高祖紀》:「稽其亂亡之兆,起自高祖,成於煬帝,所由來遠矣」,國力開始衰退。隋文帝的次子楊廣爭奪長子楊勇的太子位獲勝。604年隋文帝去世,楊廣繼位,即隋煬帝。隋煬帝為了鞏固隋朝發展,興建許多大型建設,又東征西討,隋朝發展到極盛。然而隋煬帝好大喜功,嚴重耗費隋朝國力,其中又以三次東征高句麗為最甚,最後引發隋末民變。616年隋煬帝離開東都,前往江都(即今江蘇揚州)。618年宇文化及等人發動兵變,殺隋煬帝;隋恭帝楊侑禪讓李淵,李淵正式稱帝,建立唐朝;隔年,王世充擁立的隋恭帝楊侗也被廢,隋朝亡。隋末群雄割據的局面,最終也为唐朝所終結。 在政治制度方面,隋朝確立了影響後世深遠的三省六部制,以鞏固中央集權制度;制定出完整的科舉制度,以選拔優秀人才,弱化世族壟斷仕官的能力。另外還建立政事堂議事制度、監察制度、考績制度,這些都強化了政府機制,深刻影響到唐朝與後世的政治制度編輯部編輯(1992年):《中國文明史·隋唐五代史》第一章 〈多民族統一國家的重建與發展〉,1頁。在軍事上,繼續推行和改革府兵制;經濟上,一方面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制減輕農民生產壓力,另一方面採取大索貌閱和輸籍制等清差戶口措施,以增加財政收入。這些政策成就了隋初的開皇之治。 為了鞏固隋朝發展,隋文帝與隋煬帝興建舉世聞名的隋唐大運河、隋長城、馳道以及大興城與東都洛陽。這些都提升了位於關中的隋廷對北方地區、關東地區與江南地區的掌控力,使隋朝各地的經濟、文化與人民能順利交流,還誕生出經濟重鎮江都(今揚州)。外交方面,隋朝的盛世也使得當時周邊國家和境內的少數民族如高昌、倭國、高句麗、新羅、百濟與內屬的東突厥等國都受隋朝文化與典章制度的影響,外交交流以日本的遣隋使最為著名。 隋朝結束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的分裂局面,奠定日後大唐盛世的基礎,對中國歷史的意義重大。隋朝的漢族已經不再是純漢族,很多胡漢混血改成漢姓。隋朝對於外族文化的接受度高,並與漢族文化融合,與唐朝合為中國歷史上較為開放的朝代。.

新!!: 600年代和隋朝 · 查看更多 »

隋文帝

隋文帝杨坚(),弘农郡华阴人(今陕西省华阴),隋朝开国皇帝,谥号文帝,廟号高祖,西元581年3月4日-西元604年8月13日在位,在位24年。 小字为那羅延(梵语,意为金剛不壞),鮮卑赐姓為普六茹,普六茹氏为其父杨忠受西魏恭帝所赐。掌权之後,下令“以前赐姓,皆复其旧”,恢复汉姓“杨”,并让宇文泰鲜卑化政策中改姓的汉人恢复汉姓。杨坚建立的隋朝,统一了分治二百七十三年的中原和江南地區。.

新!!: 600年代和隋文帝 · 查看更多 »

韦尼子

韋尼子(),京兆杜陵(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境)人。中国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嫔,北周太傅韦孝宽的曾孫女,韦总孙女,韦总次子韦匡伯之長女,第一任丈夫是王玄应。 武德四年(621年)韦尼子“以良家受选”与堂姐韋-珪-入秦王府,贞观中,韦尼子被册为昭容,为九嫔之二,仅次昭仪,为正二品。韋昭容没有子女,显庆元年(656年)九月,韦尼子在崇圣宫病故,享年五十岁。同年十月,陪葬昭陵。 妹妹韋檀特(608年~681年)嫁給弘農楊汪的第五子楊政本。.

新!!: 600年代和韦尼子 · 查看更多 »

韓瑗

韓瑗(),字伯玉,爵拜颍川县公,唐朝京兆三原(今陕西省三原县)人。.

新!!: 600年代和韓瑗 · 查看更多 »

莫里斯 (拜占庭)

莫里斯一世(英语:Maurice;拉丁语: Flavius Mauricius Tiberius Augustus; 希腊语: Φλάβιος Μαυρίκιος Τιβέριος Αὔγουστος)是拜占庭帝国杰出的将军和皇帝(582年-602年在位),他将业已衰弱的东罗马帝国改造成为新的、组织良好的中世纪拜占庭帝国。.

新!!: 600年代和莫里斯 (拜占庭) · 查看更多 »

萧妙瑜

萧妙瑜(),中国南北朝时,南梁武陵王萧纪长女,封淮南公主。 553年,西魏攻克成都,梁朝的宗室贵族包括萧妙瑜被俘虏到西魏的都城长安。后来,萧妙瑜嫁给了北周杨敷做续弦,被封为千金郡君,生子杨岳。隋朝仁寿三年,萧妙瑜在长安去世,享年七十四岁。.

新!!: 600年代和萧妙瑜 · 查看更多 »

萧摩诃

蕭摩訶(),字元胤,蘭陵人。中國南朝、隋朝官员。.

新!!: 600年代和萧摩诃 · 查看更多 »

西吉贝尔特二世

西吉贝尔特二世(Sigebert II)是墨洛温王朝的法兰克国王。父親是奧斯特拉西亞及勃艮第國王提烏德里克二世,他是提烏德里克二世四名庶子之中的長子。.

新!!: 600年代和西吉贝尔特二世 · 查看更多 »

马周

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今属山东),中国唐朝初年名臣。.

新!!: 600年代和马周 · 查看更多 »

高善德 (公主)

善德(),是中国南北朝北齐孝昭帝高演之女,封建昌长公主。 高善德嫁给了陆氏。齐后主天统五年(569年)五月廿五日,被高纬封为建昌长公主。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六月廿二在河内郡共城县去世,享年四十七岁。.

新!!: 600年代和高善德 (公主) · 查看更多 »

高熲

(),字昭玄,一名敏,渤海郡蓨县(今中国河北省景縣)人,其父高宾为独孤信赐姓独孤氏,因此又称独孤颎,为隋朝宰相执政近20年,其子是杨勇的女婿,后因反对废太子杨勇并得罪独孤皇后,遭隋文帝猜忌,被免官为民,不久后又免去齐国公爵位。隋炀帝时,被起用为太常卿。大业三年,见炀帝奢靡,甚为忧虑,有所议论,为人告发,与贺若弼同时被杀害。诸子遭到流放。.

新!!: 600年代和高熲 · 查看更多 »

高智周

智周(),常州晋陵人,唐朝官员,唐高宗年间为宰相。.

新!!: 600年代和高智周 · 查看更多 »

賀若弼

賀若弼(),复姓贺若,字輔伯,河南郡洛阳县人。隋朝大臣。.

新!!: 600年代和賀若弼 · 查看更多 »

达戈贝尔特一世

達戈貝爾特一世(Dagobert Ier,),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的国王(629年10月18日-639年1月19日在位),分別是奧斯特拉西亞國王(623年-629年在位)、全法蘭克王國國王(629年-634年在位)與及紐斯特里亞和勃艮第國王(629年-639年在位)。達戈貝爾特一世是最後一位擁有實權的墨洛溫王朝君主,亦是第一位葬於巴黎聖但尼聖殿的法國君主。.

新!!: 600年代和达戈贝尔特一世 · 查看更多 »

郝處俊

郝處俊(),安州安陸(今湖北省安陆市)人,唐朝官员。.

新!!: 600年代和郝處俊 · 查看更多 »

郑仁泰

郑仁泰(),名广,字仁泰,以字行,荥阳开封人。唐朝武将、同安郡公。.

新!!: 600年代和郑仁泰 · 查看更多 »

阎立本

阎立本(),唐代著名画家。雍州万年(今陕西临潼)人。隋朝画家阎毗之子,阎立德之弟,母亲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女儿清都公主。谥爵博陵文贞男。.

新!!: 600年代和阎立本 · 查看更多 »

阿史那社尔

阿史那社尔(),突厥人,唐朝初年名将。 他是东突厥汗国处罗可汗次子。十一岁即设牙旗于漠北,统帅铁勒、薛延陀等部族。武德九年(626年),颉利可汗率全族兵力南侵,漠北诸族乘机反抗突厥统治,并击败阿史那社尔同欲谷设等人率领的镇压军。 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阿史那社尔被迫率部西迁,击破內亂的西突厥汗国,自立为都布可汗。之后,他不顾众臣劝谕,引五万余骑攻击薛延陀,意图报仇,打了一百多天,部兵苦于战斗太久,多有背叛逃跑,薛延陀趁机攻来,社尔被击败退保高昌。.

新!!: 600年代和阿史那社尔 · 查看更多 »

阿里·本·阿比·塔利卜

阿里·本·阿比·塔利卜,簡稱阿里(英語: Ali ibn Abi Talib;阿拉伯语:عليّ بن أبي طالب 约601年9月15日—661年1月28日)是先知穆罕默德(穆圣)的堂弟及女婿,在656年至661年間統治阿拉伯帝国。當穆罕默德受到真主默示時,阿里是首批接受神示的其中一人,他將畢生奉獻給伊斯蘭教。 遜尼派穆斯林視阿里為第四位,也是最後一位的正統哈里發;什葉派穆斯林視阿里為第一代伊瑪目,又視阿里及其後裔為穆罕默德的正統繼承者。阿里及其後裔都是穆罕默德祖系聖裔的成員。穆斯林社會因對阿里繼承人身分的問題發生分歧而分成遜尼及什葉兩派,遜尼派認定是穆罕默德的岳父阿布·巴克爾被任命為他的繼承者(什葉派則是認為穆罕默德的堂弟及女婿阿里·本·阿比·塔利卜被繼任者,也是第一個伊瑪目)。 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本·阿凡被刺殺後,阿里被穆罕默德的同行者選為哈里發,他在任內遇到反抗及內戰。661年,他在庫法的清真寺進行禮拜時被襲,數天後逝世。 在伊斯蘭文化裡,阿里因其勇氣、知識、信念、正直、對伊斯蘭教不屈的奉獻、對穆罕默德的忠誠、平等對待所有穆斯林及對敵人的寬容而受人尊敬。阿里是古蘭經注釋、伊斯蘭法學及宗教思想上的權威人士。阿里在幾乎所有蘇非教團裡的地位崇高,他的影響力貫通整個伊斯蘭教史。.

新!!: 600年代和阿里·本·阿比·塔利卜 · 查看更多 »

蘇良嗣

苏良嗣(),封爵温国公,唐朝官员,唐睿宗第一次登基时曾任宰相。.

新!!: 600年代和蘇良嗣 · 查看更多 »

薛道衡

薛道衡(),字玄卿,河東汾陰(今山西省萬榮縣)人。历仕北齐、北周、隋朝,隋炀帝时被处决。 出身官僚家庭,父薛孝通。道衡六歲時早孤,性好學,讀《春秋左氏傳》,有感於子產相鄭之功,作《國僑贊》,见者奇之。歷仕北齊、北周,北齊時,薛道衡待詔文林館,兼主客郎,負責接待北周及南朝陳的使者。隋朝开皇八年( 588年),被任命为淮南道行台吏部郎,随从晋王杨广、宰相高熲出兵伐陈。隋師臨江,高熲曾問薛道衡:“此番舉兵,能否克定江東,請君言之。”薛回答:“南北分裂已久,戰爭不息,否終斯泰,以運數言之,其必克一世;有德者倡,無德者亡。” 隋朝建立後,任內史侍郎,加開府儀同三司。煬帝即位,愛其才,自番州(今广州)刺史召回,欲委以秘书监一职,但薛道衡不识时务,撰《高祖文皇帝颂》奏上。焬帝讀後大怒,对大臣苏威说:“道衡至美先朝,此《鱼藻》之义也。”改任司隸大夫。司隶刺史房彦谦知其必及祸,劝他杜绝宾客,道衡卻不以为然。一次,朝臣在討論新令,久無結論,道衡說:“向使高熲不死,令決當久行。”御史大夫裴蘊彈劾他:“道衡負才恃舊,有無君之心。見詔書每下,便腹非私議,推惡於國妄造禍端。”隋炀帝称赞裴蕴说:“公论其逆,妙体本心。”後為隋煬帝賜自盡,薛道衡感到非常意外,不肯自尽。司法部門再上奏皇帝,炀帝下令将他用绳子勒死。妻子兒女被发配且末(今新疆且末县)。天下稱冤。唐朝詩人张九龄有《陪王司马登薛公逍遥台》詩:“尝闻薛公泪,非直雍门琴。窜逐留遗迹,悲凉见此心”。 唐朝时,追赠薛道衡为上开府临河县开国公。.

新!!: 600年代和薛道衡 · 查看更多 »

長孫行布

長孫行布,盩厔县(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人,祖籍河南郡洛陽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周光禄大夫長孫兕之孙,隋朝左领军将军長孫晟长子。.

新!!: 600年代和長孫行布 · 查看更多 »

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河南郡洛阳县(河南省洛阳市东)人,中国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皇后。唐朝第一位在位皇后,去世后谥号为“文德皇后”。.

新!!: 600年代和长孙皇后 · 查看更多 »

长孙晟

長孫晟,字季晟,河南洛阳人,上党文宣王长孙稚曾孙,平原县侯长孙兕的儿子,隋右驍衛將軍、著名外交家,平突厥之功臣。 长孙晟“性通敏,略涉书记,善弹工射,矫捷过人”《隋书·长孙晟列传》。北周时崇尚武功,贵族子弟交游皆以武艺相夸相敬,每次共同驰射,同辈皆在长孙晟之下。长孙晟十八岁时为司卫上士。起初没有名气,别人也不知其才能,唯杨坚一见,深赞其异才,携其手并对人说:“长孙郎武艺逸群,适与其言,又多奇略。后之名将,非此子邪?”.

新!!: 600年代和长孙晟 · 查看更多 »

苏孝慈

苏孝慈(),名慈,字孝慈,以字行,陕西扶风人,北周、隋朝官员。.

新!!: 600年代和苏孝慈 · 查看更多 »

雲昭訓

雲昭訓(),名不詳,隋朝楊勇的妾室,長寧王楊儼、平原王楊裕、安城王楊筠生母。.

新!!: 600年代和雲昭訓 · 查看更多 »

陈叔兴

陳叔兴(),字子推,陳宣帝陈頊第二十六子,宁远公主(隋文帝妃宣华夫人)的同母哥哥,母亲是施姬。 至德元年(583年)十月癸丑日,陳后主封陳叔兴为沅陵郡王。祯明三年(589年),陈朝灭亡,陳叔兴入隋。大业二年(604年),授给事郎,因病重而未就任。大业三年(607年)三月廿三日薨于长安县弘教乡务德里之第,时年三十五岁。当年六月葬于大兴县义阳乡贵安里高阳之原。.

新!!: 600年代和陈叔兴 · 查看更多 »

陈后主

叔宝(),字元秀,小字黄奴。南北朝时期陈朝末代皇帝(第五代,582年—589年在位),史稱「後主」,在位7年,年号至德、祯明。.

新!!: 600年代和陈后主 · 查看更多 »

李佛子

李佛子(,),是越南北部地方起義軍領袖,萬春國(野能國)政權君主(555年-602年)。 李佛子是李賁的部將。546年,陳霸先擊敗李賁,李賁出奔屈獠。李佛子則同李天寶一起,率三萬人逃往九真,遭陳霸先追擊,投奔哀牢。548年李賁逝世後,追隨李天寶,在桃郎城寨立國。555年,李天寶病逝後繼領其部眾,建都峯州,越南史家稱之為「後李南帝」()。 557年,李佛子興兵攻打另一路起義軍首領趙光復,戰於太平縣,未分勝負。李佛子隨後與趙光復簽訂了和約,以君臣州為界。李佛子遣子雅郎入贅於趙氏。 571年,李佛子再次興兵攻打趙光復,兼併了趙氏的勢力。 李佛子與中國隋朝關係微妙。隋文帝於601年詔令境內建造佛塔及安奉舍利,交州地區亦有執行。據銘文資料記載:「維大隋仁壽元年歲次辛酉十月,辛亥朔十五乙丑,皇帝普為一切法界幽顯生靈,謹於交州龍編縣禪眾寺奉安舍利,敬造佛塔。」學者王承文據此認為,李佛子與隋室應有著隸屬關係。 601年,李佛子派兄長的兒子李代權據守龍編,將軍李普鼎據守鳴鳶城,自己則率軍守「越王古城」。隋文帝計畫發兵討伐李佛子。左僕射楊素推薦瓜州刺史劉方有將帥的才能,於是文帝拜劉方為交州道行軍總管,以度支侍郎敬德亮為長史,統領二十七營前往征討。李佛子遣二千餘人前往防禦,隋軍的營主宋纂、何貴、嚴願等率部,在都隆嶺擊敗了起義軍。劉方隨後遣使勸降。李佛子因畏懼而率軍投降,被劉方縛送隋都大興城,與其他將領一同被斬首,前李朝滅亡。 越南人為紀念李佛子,在小鴉海口為李佛子修建祠堂,對其進行祭拜。後來在《粵甸幽靈集》中,追稱他為英烈仁孝欽明聖武皇帝。.

新!!: 600年代和李佛子 · 查看更多 »

李元吉

李元吉(),又名劼,小字三胡,中国唐朝唐高祖的第四子,也是嫡四子。死于玄武门之变。.

新!!: 600年代和李元吉 · 查看更多 »

李道宗

李道宗(),字承范,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唐高祖李渊之侄,中国唐朝初年重要军事将领。李道宗在唐朝初年的宗室中与李孝恭并称为贤。唐太宗在晚年评价李道宗为与李世勣、薛万彻二人齐名的名将。.

新!!: 600年代和李道宗 · 查看更多 »

李道玄

李道玄,唐高祖李渊的五叔李绘的孙子。.

新!!: 600年代和李道玄 · 查看更多 »

李淳風

李淳風(),中国唐朝初年岐州雍人(今陝西省凤翔县),唐朝政治人物、天文學家、和數學家。.

新!!: 600年代和李淳風 · 查看更多 »

李智雲

李智雲,原名稚詮,中国唐朝开国皇帝李淵第五子,被隋將陰世師所捕殺,唐代追封為楚哀王。.

新!!: 600年代和李智雲 · 查看更多 »

杨异

杨异(),字文殊,弘農華陰(治今陝西華陰)人。越国公楊素之從叔。父杨俭,母罗氏。北周、隋朝官员。.

新!!: 600年代和杨异 · 查看更多 »

杨勇 (隋朝)

楊勇(),字--地伐,隋文帝楊堅長子,母獨孤皇后。原本是隋文帝的太子,後來被廢為庶人。隋文帝病重时曾有意重新立杨勇为太子,结果被杨广发现。杨广假传文帝遗嘱要赐死杨勇,将杨勇处死。死後追封為房陵王。.

新!!: 600年代和杨勇 (隋朝) · 查看更多 »

杨约

杨约(),字惠伯,杨素异母弟,弘农郡华阴人。性情沉静,内心狡诈,好学强记。幼时因爬树摔伤失去生育能力。杨素与他感情很好,有事总是和他商量后才办。北周大象初年(580年),以杨素军功,受封为安成县开国公。隋朝建立,隋文帝任命他为长秋卿,升任大理少卿。他跟随兄长杨素平定江南、高智惠、泉州贼帅王国庆等,以功授开府仪同三司,封修武县开国公,食邑一千二百户。后出任使持节鄀州诸军事、鄀州刺史。不久迁任伊州刺史,任内伊州民杨陀罗为他立碑,歌功颂德。杨广想谋求太子之位,贿赂杨约,通过他说服杨素废黜杨勇,杨广被立为太子后,杨约任太子左庶子,进位大将军,为宗正卿。杨广即位为隋炀帝,拜他为内史令,进位金紫光禄大夫,炀帝在洛阳召见他去京师享庙,行至华阴,去其兄杨素墓哭拜,因错过日期被免官,后复官为淅阳郡太守,大业五年,天下各郡国刺史、太守至洛阳朝见隋炀帝,杨约也被征入京师,同年十月二十五日在洛阳游艺里家去世,年六十。以杨素之子杨玄挺为后。.

新!!: 600年代和杨约 · 查看更多 »

杨氏 (江国太妃)

江国太妃杨氏(),弘農華陰(治今陝西華陰)人。隋朝越国公楊素之女。入宫为唐高祖李渊为嫔妃,称杨嫔,生江安王李元祥。.

新!!: 600年代和杨氏 (江国太妃) · 查看更多 »

杨文纪

杨文纪(),字温范(墓志则载为名纪,字文宪),弘農華陰(治所在今陕西省华阴县)人。越国公楊素之從叔,隋朝官员,民部尚书杨文思之弟。.

新!!: 600年代和杨文纪 · 查看更多 »

東突厥

東突厥汗國(581年-630年)是突厥汗國于581年正式分裂後的東部汗國。.

新!!: 600年代和東突厥 · 查看更多 »

杜君绰

杜君绰(), 唐初功臣之一,玄武门之变参与者。参加过征讨高句丽之战。.

新!!: 600年代和杜君绰 · 查看更多 »

楊俊

楊俊(),小字阿祗,隋文帝第三子,母獨孤皇后。.

新!!: 600年代和楊俊 · 查看更多 »

楊儼

杨俨(),隋朝废太子杨勇的長子,云昭训所生。六歲时,封为長寧郡王,后為叔父杨广毒殺。 杨俨是杨勇初遇云氏时在外雲雨而懷孕,因此其祖父母十分不满,出生的时候,其祖父隋文帝说:“此即皇太孫,何乃生不得地?”其外祖父雲定興奏曰:“天生龍種,所以因雲而出。”時人以為敏對。以后其祖母独孤皇后在杨广的挑拨下,还怀疑起杨俨是否自己亲生血脉,说“云定兴女在外私合而生,想此由来,何必是其体胤?” 杨勇被废,杨俨被削除了王爵,上表向祖父请求担任宫中警卫,其辞哀婉凄切,隋文帝看后很被打动。杨素挑拨说:“伏願聖心同於螫手,不宜複留意。” 杨广即位,携杨俨下江南游行,途中将其鸩杀。.

新!!: 600年代和楊儼 · 查看更多 »

楊倓

楊倓(),隋煬帝的孫子,元德太子楊昭之长子,立为燕王,字仁安。 603年,楊昭的大劉良娣生楊倓。606年,楊昭早逝。楊倓因聪明英俊,在煬帝之孫中,最受偏愛,常置于身边。楊倓好读書,重儒学。母亲大劉良娣早逝,每至忌日,楊倓都终日嗚咽流涙。618年,宇文化及弑逆煬帝之前,楊倓事前察知。与梁公萧钜、千牛宇文皛等,欲进宫面奏煬帝,守卫宮殿的人阻碍、奏聞不达。之后,也被宇文化及殺害。.

新!!: 600年代和楊倓 · 查看更多 »

楊素

楊素(),字處道,弘農華陰人,北周、隋朝軍事家、詩人。爵封越国公,谥景武。其祖杨暄在北魏是中等官员(辅国将军、谏议大夫),父杨-旉-是北周开国功臣(汾州刺史)。.

新!!: 600年代和楊素 · 查看更多 »

楊諒

楊諒(),字德章,一名傑,隋文帝楊堅第五子,母独孤皇后。因不滿隋煬帝楊廣,起兵造反,被楊素率兵擊敗,被囚至死。.

新!!: 600年代和楊諒 · 查看更多 »

楊麗華

楊麗華(),北周宣帝皇后,后为皇太后。隋朝时封樂平公主。父親是隋文帝楊堅,母親為獨孤皇后,女兒為宇文娥英,女婿為李敏,外孙女為李静训。.

新!!: 600年代和楊麗華 · 查看更多 »

楊阿五

杨氏(),名不详,字阿五,隋朝蘭陵公主,隋文帝第五女,母親不详。先嫁給王奉孝,奉孝死後又改嫁給柳述。.

新!!: 600年代和楊阿五 · 查看更多 »

楊杲

楊杲(),小字季子。父隋煬帝楊廣,母萧嫔。 大業九年(613年),年僅七歲,封為趙王。次年八月,隋炀帝巡行北疆,突厥攻雁门关,箭射到隋炀帝面前,隋炀帝害怕,抱着杨杲哭得眼睛都肿了。不久授光祿大夫,拜河南尹。楊杲聰敏,美容儀,隋煬帝寫的詞賦,多能誦之。性至孝,見煬帝不食,亦終日不食。大業十四年(618年),江都政變,宇文化及帶人入宮,楊杲時年十二歲,在楊廣身旁不停悲號哀哭,裴虔通使贼斩之于帝前,血湔御服。时年十二。蕭皇后跟宮女、宦官,用木板做一個棺材,把楊廣和楊杲,置於西院流珠堂。.

新!!: 600年代和楊杲 · 查看更多 »

楊昭

楊昭(),隋煬帝嫡長子,母亲萧皇后,隋恭帝、燕王楊倓、隋皇泰主杨侗之父。 自幼养于宫中,深受隋文帝喜爱。年12歲被封為河南王,仁壽初年徙封為晉王,拜内史令,兼左卫大将军。隋炀帝即位后,炀帝巡游洛阳宫,他留守京城。大業元年立為皇太子。体肥,膂力过人,能拉动强弓。生性谦和,喜怒不显于色。大业二年到洛阳朝拜炀帝,恳求留在洛阳,炀帝不允,多次请求被拒绝,于是惶恐得疾病,于七月二十三日去世,諡號元德太子。 王世充與元文都、盧楚等擁立皇泰主為皇帝後,追尊楊昭為皇帝,諡號孝成皇帝,廟號世宗。.

新!!: 600年代和楊昭 · 查看更多 »

武烈王

武烈王(;),名金春秋(),是新罗第二十九代君主(公元654年至661年在位),真智王孫,伊湌金龍樹子,母亲天明夫人金氏是真平王之女,善德女王妹。654年繼承新羅王位,660年与唐朝大将苏定方一起围攻百濟都城,百濟義慈王率左右连夜逃遁,随后投降,百濟亡国。661年六月薨,享年59歲(虛歲),諡武烈,廟號太宗()。葬于永敬寺北。.

新!!: 600年代和武烈王 · 查看更多 »

沈妙容

沈妙容(),南朝陈文帝陈蒨的皇后。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人,父亲是南梁安前中录事参军沈法深,母亲高氏。哥哥沈欽(503年—569年)隨文帝征伐,以功累遷至貞威將軍。.

新!!: 600年代和沈妙容 · 查看更多 »

法蒂瑪

法蒂玛(英語: Fatimah;فاطمة,),穆罕默德与海迪彻之女,623年嫁于父亲的堂弟第四任哈里发阿里,是伊斯兰教五大杰出女性之一,被什叶派穆斯林尊称为“圣母”。 其名字也被称为:法图麦、泽赫拉、逊迪格、库布拉、塔希里、拉齐耶、麦尔齐耶、伊赛耶、布图里、佐赫里、赫里耶、穆哈迪赛。她的别号为:温姆·哈赛纳伊(哈桑侯赛因之母)、温姆·艾比哈(父亲的妈妈)。 十世纪,自称是其后代的奥贝德拉在北非建立了强大的法提馬王朝。 希吉来历6月15日,是她去世的纪念日,称法蒂玛忌日,亦称圣姑太节。 有5个孩子,他们分别是:哈桑、海珊、宰乃布、温姆·库里苏姆、穆哈辛。.

新!!: 600年代和法蒂瑪 · 查看更多 »

淵蓋蘇文

渊盖苏文()又名渊盖金,是高句丽末期非常具有争议性的铁腕军事独裁者。在中国史书上通常避唐高祖李淵諱而称为泉盖苏文。《日本書紀》记为伊梨柯須彌。.

新!!: 600年代和淵蓋蘇文 · 查看更多 »

月称

月称(梵文:Candrakīrti,藏文:ཟླ་བ་གྲགས་པ།),大乘佛教中觀應成派论师,其代表著作為《入中论》,西藏《红史》将他列入南瞻部洲六庄严之一。.

新!!: 600年代和月称 · 查看更多 »

施姬 (陈宣帝)

施氏(),南北朝南陈末年人,南朝陳宣帝陳顼的妃子。 施氏是京兆郡长安县人,父亲施绩,为始兴王陳叔陵左常侍。为陳顼先后生有两男一女:临贺王陈叔敖、沅陵王陈叔兴、宁远公主(隋文帝的宠妃宣华夫人)。陳顼死后,随大儿子生活,拜为临贺太妃。陈亡,随陈国皇族一起入隋。隋炀帝时(大业五年八月十一日),在长安颁政里去世,年59岁。.

新!!: 600年代和施姬 (陈宣帝) · 查看更多 »

教宗額我略一世

教宗聖額我略一世(Sanctus Gregorius PP.,約540年—604年3月12日),於590年9月3日至604年3月12日岀任教宗。他是以一致欢呼的方式當選教宗。.

新!!: 600年代和教宗額我略一世 · 查看更多 »

教宗沙彬

教宗沙彬(Sabinianus PP.,),原名不详,於604年9月13日至606年2月22日任教宗。.

新!!: 600年代和教宗沙彬 · 查看更多 »

教宗波尼法爵三世

教宗博義三世(Bonifacius PP.,),於607年2月19日至11月12日為教宗。.

新!!: 600年代和教宗波尼法爵三世 · 查看更多 »

慕容顺

慕容顺(),吐谷渾第二十一任統治者,具有半汉族血统,在中土生活28年,为唐朝所扶持的傀儡政权可汗。.

新!!: 600年代和慕容顺 · 查看更多 »

智俨

智俨(602年—668年),天水人,隋唐高僧,华严宗二祖。.

新!!: 600年代和智俨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