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326年

指数 326年

没有描述。

24 关系: 南海郡司馬宗太宁 (东晋)外戚东晋庾亮建兴 (西晋)徐州市後燕咸和 (东晋)光初光祿大夫玉衡鄧攸鄭阿春東官郡江州應詹慕容垂晉元帝晋朝396年7月20日9月8日

南海郡

南海郡,可以指:.

新!!: 326年和南海郡 · 查看更多 »

司馬宗

司馬宗(),字延祚,晉朝宗室,晉宣帝司馬懿第四子汝南王司馬亮第四子。.

新!!: 326年和司馬宗 · 查看更多 »

太宁 (东晋)

太宁(323年三月-326年正月)是东晋皇帝晉明帝司馬紹的年号,共计4年。 太宁三年闰八月晋成帝即位沿用。太宁四年二月改元咸和元年。.

新!!: 326年和太宁 (东晋) · 查看更多 »

外戚

外戚亦称外家、戚畹,指東亞古代社會中的君主(中國皇帝、日本天皇、越南君主、朝鮮國王、琉球國王等)的母族、妻族,即君主母親或妻娘家的人。.

新!!: 326年和外戚 · 查看更多 »

东晋

东晋(317年4月6日-420年7月10日),中國朝代,乃西晉司馬氏政權的延續。因内迁的北方游牧民族造反,建都洛陽的西晉亡國,琅琊王司馬睿在群臣擁戴下在建康(今南京)即位,即晉元帝,史稱東晉。東晉與之前的孫吳以及其後的宋、齊、梁、陳,合稱為六朝。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当时北方多个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连年征战,史称五胡十六国时期。 東晉雖然是司馬氏政權的延續,但司馬氏在政治上威望不高,朝廷由世族大家把持,最先的一個乃出身琅琊王氏的王導,其後又有陳郡謝氏的謝安、謝玄等等。而世家大族中的代表者有南下的王、謝、袁、蕭等僑姓,和本身居於江南的朱、張、顧、陸的吳姓。最初東晉有賴權臣王導主持大局,一方面拉攏江南士族,一方面又安排予從中原南下的士族,並以司馬氏作為共同擁戴的對象,司馬氏實際上成為傀儡。世家大族本身並不真正忠於司馬氏,尤其是他們本身都擁有大量田地,以至擁有自家部隊(即所謂「部曲」),有足夠實力抗衡司馬氏政權。最初有王導主持大局,東晉政權得以穩定,故時人稱「王與馬,共天下」。但晉元帝以降則內亂頻生,如有早期王敦之亂、蘇峻之亂,後期又有孫盧之亂等。 东晋也曾多次试图北伐,但由于内部不团结,除了最后篡晋的刘裕取得一定成果外,其余都无建树。祖逖本有希望恢复旧土,但他被晉元帝及世家大族挾制,郁郁而终。桓温的北伐则被慕容垂击败。 376年,前秦苻坚滅掉代國,統一了北方,南北分立之势从此而成。其後苻坚開始率兵南侵。383年,苻坚率約八十七萬兵馬大幅南侵,东晋宰相谢安力主抗击,派谢石谢玄率军,在淝水之战大获全胜,苻坚逃回北方。之後苻坚力量衰弱,因此原本統一的北方再次分裂為多國。后有桓玄叛乱,废安帝,自立为天子,後为大将刘裕所平,拥恭帝,然大权落于刘裕。 420年,刘裕篡位建立南朝宋,開啟南北朝時代,東晉亡。.

新!!: 326年和东晋 · 查看更多 »

庾亮

庾亮,字元規。潁川鄢陵(今河南鄢陵)人。東晉時期權臣和外戚,妹妹是皇后庾文君。晉成帝即位初期在朝輔政,蘇峻之亂後官至征西將軍,出鎮外地,並有北伐的志向,但因石虎派軍擊敗其部處的軍隊而失敗。.

新!!: 326年和庾亮 · 查看更多 »

建兴 (西晋)

建兴(313年四月-317年三月)是西晋皇帝晉愍帝司馬鄴的年号,共计5年。这也是西晋的最后一个年号。 建兴四年晉愍帝投降前赵,西晋灭亡。 建兴五年三月,晋元帝司马睿在建康建立东晋,改年号为建武元年。(《中国历代帝王年号手册》只记到建兴四年陈光,《中国历代帝王年号手册》,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11月 ISBN 7540210311。) 前凉从317年开始沿用建兴年号,从建兴五年(317年)沿用至建兴四十一年。 张玄靓时又继续沿用,从建兴四十三年(355年)到建兴四十九年(361年)。前凉年号只有前凉威王张祚是改元为和平,其他时期都是袭用晋朝年号。而在新疆的一些出土文物中也有署“建兴卅六年”的文物吐鲁番阿斯塔那-哈喇和卓古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973年第10期。虽然有载张寔年号作永安,张茂作永元,张骏作太元,张重华作永乐,张玄靓作太始,但是并无确切史料佐证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中华书局,2004年12月 ISBN 7101025129。也有观点认为,永安等年号只在政权内部使用,对外则使用建兴年号。.

新!!: 326年和建兴 (西晋) · 查看更多 »

徐州市

徐州市,简称徐,古称彭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国务院批准享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

新!!: 326年和徐州市 · 查看更多 »

後燕

後燕(384年-407年)是中国五胡十六国時慕容氏諸燕之一,由鮮卑人前燕開國皇帝慕容皝第五子慕容垂所建立的政權。全盛時統治範圍「南至琅琊,東訖遼海,西屆河汾,北暨燕代」(《讀史方輿紀要》),即今河北、山東、山西和河南、遼寧的一部分。自384年慕容垂稱燕王到407年慕容熙被殺,立國凡24年。 《十六国春秋》始称后燕,以别于慕容氏諸燕,后世袭用之。.

新!!: 326年和後燕 · 查看更多 »

咸和 (东晋)

咸和(326年二月-334年)是东晋皇帝晉成帝司馬衍的第一个年号,共计9年。.

新!!: 326年和咸和 (东晋) · 查看更多 »

光初

光初(或作佐初;318年十月—329年八月)是十六国时期前赵政权刘曜和刘熙的年号,共计12年。 光初十一年八月,刘曜被后赵的石勒所杀,次年,后赵石虎大破前赵军,刘熙被擒,前赵灭亡。《魏书》载光初之后还有太和年号,一般认为这是石勒的太和年号之误。 李兆洛《纪元编》:“佐初,别见。或云即光初。”.

新!!: 326年和光初 · 查看更多 »

光祿大夫

光祿大夫,中國、朝鮮半島、越南、琉球古代職官名。為君主近臣,依君主詔命行事。.

新!!: 326年和光祿大夫 · 查看更多 »

玉衡

玉衡可以指:.

新!!: 326年和玉衡 · 查看更多 »

鄧攸

鄧攸(),字伯道,平陽襄陵(今山西襄汾東北)人。祖父鄧殷,官至中庶子。晉朝官員,得司馬越器重,後轉河東太守,一度遭石勒所擄,後南奔東晉,官至尚書僕射。鄧攸南奔期間曾棄自己親子以撫育亡弟之子。.

新!!: 326年和鄧攸 · 查看更多 »

鄭阿春

郑阿春,河南郡荥阳县(今河南省荥阳市)人,为世族。祖临济令郑合,父郑恺,字祖元,安丰太守。郑阿春少年丧父,无兄弟,只有姊妹四人,郑阿春最长。先嫁给渤海田氏,生一男就守寡了,依靠舅父濮阳吴氏。晋元帝司马睿为丞相,元敬皇后虞孟母已经崩逝,将纳吴氏之女为夫人。郑阿春和吴氏女一起游后园,有人见到,对司马睿说:“郑氏女虽嫠,贤于吴氏远矣。”建武元年(317年),司马睿为晉王,纳郑阿春为琅邪王夫人。深得宠爱。郑阿春虽得贵幸,但常常有忧色。司马睿问原因,回答:“妾有妹,中者已适长沙王褒,余二妹未有所适,恐姊为人妾,无复求者。”晋元帝因此从容地对刘隗说:“郑氏二妹,卿可为求佳对,使不失旧。”刘隗推荐他侄子刘佣娶老三,老小嫁给汉中李氏。晋元帝召王褒为尚书郎,来取悦郑阿春。郑阿春生琅邪悼王司马焕、简文帝司马昱、寻阳公主。318年,司马睿称皇帝尊号,郑阿春虽为夫人,元帝下诏太子司马绍及东海王司马冲、武陵王司马晞都以母亲对待她。晋元帝驾崩,郑阿春称建平国夫人。咸和元年(326年)郑阿春去世,司马昱时由琅邪王改为会稽王,追号为会稽太妃。及简文帝即位,未及追尊母亲。孝武帝上祖母尊号为简文太后,陵墓为嘉平陵。.

新!!: 326年和鄭阿春 · 查看更多 »

東官郡

东官郡,中国古代的郡。辖区包括今广东省东部和福建省部分地区。 东晋咸和六年(331年),晋成帝将南海郡一分为二,分出东官郡,郡治在目前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古城,管辖八县:宝安县、安怀县、兴宁县、海丰县、海阳县、绥安县、海宁县、潮阳县。於舊司鹽都尉壘的基礎上加築郡城,原司鹽都尉何志轉職為第一任東官郡太守。义熙九年(413年),东官郡东部的海阳县、绥安县、海宁县、潮阳县及從海阳割出的义招县等五县分为义安郡。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东官郡东部分出梁化郡,治所怀安县在今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梁化镇境内,辖怀安、欣乐两县。天监六年(507年),东官郡改为东莞郡。 南陈祯明二年(588年),复改东莞郡为东官郡。隋朝开皇十年(590年),合并梁化郡、义安郡、始兴郡、东官郡置循州。.

新!!: 326年和東官郡 · 查看更多 »

江州

江州,可以指:.

新!!: 326年和江州 · 查看更多 »

應詹

應詹(),字思遠,汝南南頓(今項城市南頓鎮)人。 曹魏侍中應璩之孫,应秀之子。應詹生於晉武帝咸寧五年(279年),幼孤,為祖母所養。十余歲時,祖母死去,應詹因悲痛過度,走路用拐杖。後由族人共養,委以資產。長大後以文章著称,气度非凡。司徒何劭稱他:“君子哉若人!”曾擔任太子的教師。韋泓“親屬遇饑疫並盡”,至洛陽,依託應詹,“詹與分甘共苦,情若弟兄”,這是成語「分甘共苦」的典故。 晉愍帝时,應詹督導南平(今福建南平市)、天门、武陵三郡军事,天下大亂,詹境獨全。時百姓有歌曰:“拯我涂炭,惠隆丘阜,润同江海,恩犹父母。”建兴三年,陶侃与杜弢相攻,杜弢屡败,杜弢寫信給应詹,自言与詹“共讨乐乡,本同休戚。后在湘中,惧死求生,遂相结聚。倘以旧交之情,为明枉直,使得输诚盟府,厕列义徒,或北清中原,或西取李雄,以赎前愆,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于是应詹把杜弢的信,转呈给司马睿,并为流民请愿,“宜命使扶纳,以息江、湘之民!”司马睿遂派前南海郡(广东广州市)郡长王运,前往接受杜弢投降。 王敦之亂平定後,以功封观阳侯、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刺史。咸和六年(331年)卒。册封镇南大将军,仪同三司。谥曰烈。有文集三卷。 應詹有二子,應玄官至散骑侍郎,應誕歷六郡太守、龍驤將軍,追贈冀州刺史。.

新!!: 326年和應詹 · 查看更多 »

慕容垂

燕成武帝慕容垂,字道明,原名霸,字道業,一說字叔仁,鮮卑名阿六敦,昌黎棘城(今遼寧義縣)鮮卑族人。十六國後燕開國君主。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第五子。在前燕時屢有戰功,更加曾擊退東晉桓溫的北伐軍。然而因為受到當政的慕容評排擠而被逼出走前秦,但很受前秦君主苻堅的寵信。淝水之戰後慕容垂乘時而起,復建燕國,建立後燕,後又滅了同為慕容氏所建的西燕。參合陂之戰戰敗後率軍再攻北魏,在期間發病病重,並在退軍時去世。.

新!!: 326年和慕容垂 · 查看更多 »

晉元帝

晉元帝司馬睿(),字景文,東晉建立者。司馬懿的曾孫、琅邪武王司馬伷之孫、琅邪恭王司馬覲之子,母為琅邪王妃夏侯光姬。.

新!!: 326年和晉元帝 · 查看更多 »

晋朝

晋朝(265年-420年)是中國歷史的朝代之一,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因晉朝皇室姓司馬,所以又稱司马晋。晋朝又分為兩個時期,即西晉(265年-316年)与東晉(317年-420年),合称“两晋”。西晋为晋武帝司马炎所建立,首都為洛陽;东晋为晋元帝司马睿所建立,首都為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兩晉的政治體制為世族政治,政治制度由漢代的三公、九卿制向隋唐的三省六部制过渡。 晉室先祖在三国時期為曹魏世族,在高平陵之变後剷除曹氏皇親,掌握實權形成霸府政治。265年,晉王司馬炎脅迫魏元帝曹奐禪讓帝位,改國號曰「晉」,定都洛陽,是為晉武帝,史稱西晋。280年,西晋滅孫吳而統一天下,但和平稳定的局面只维持了短短十几年。晉惠帝繼位後,朝廷漸亂,領有軍權的諸候王紛紛動亂,史稱八王之乱。晉朝元氣大傷後,內遷中原的諸外民族乘機舉兵,造成五胡亂華的局面,大量百姓與世族開始南渡。316年,西晉灭亡,北方從此進入五胡十六国時期。 317年,晋室皇族司马睿於建康称帝,定都建康(即今南京),是為晋元帝,史稱东晋,据有華南地區的领土。中原的世族及百姓陸續南遷,形成華北地區的侨民和南方土著共同聚居的局面。东晋初期,王導等人採取鎮之以靜策略,穩定局勢。東晉皇權衰落,朝廷大權主要由世族掌握,由於軍權外重內輕,朝廷控制力弱,不少藩镇心懷野心,先後发生了王敦之乱、蘇峻之亂及桓温專政。雖然部分士族当权者有恢复之心,前后发动几次北伐,但是朝廷擔心野心家藉此擴張勢力,大多消極支持。383年,前秦出動舉國之師,意圖滅亡東晉。面對亡國之禍,東晉君臣一心,憑藉淝水之戰奠定胜局。谢玄等将领乘胜追击,成功的收復大批失土,致使前秦崩解,引发了北方军事和政治格局的变化。然而,东晋後期又發生朋黨相爭及桓玄作乱。平民負擔沉重,又發生孫盧之亂。譙縱亦據蜀地自立。最後刘裕崛起,平定諸亂,凭借军事力量奪得帝位,建國號「宋」,是為宋武帝,史稱刘宋,中國從此進入南北朝時期。 经济方面,东晋莊園經濟的比例比西晉更大。由於農業技術提升等因素,在僑姓世族與吳姓世族密集開發下,江南獲得全面发展而繁榮興盛,中國的經濟重心也逐漸南移,後來才有大運河的出現。此外,手工業和商业方面也有長足進步。 晉朝雖為漢末以來中國文化中衰之時期,但在哲學、文學、藝術、史學、科技等等方面也有新的發展。漢代以前,政治主權完全在華夏族,而他族則作为被統治者而同化,漢代以後,政治主權不全在華夏族,而他族或以征服華夏族者而同化,邊疆民族帶來的草原遊牧文化也融于中原文化。時天下大亂,士族文人多不以道義為重,儒學中衰。曠達之士,目擊衰亂,不甘隱避,則托為放逸,遂開清談之風。晉室之興,世亂未已,向秀之徒,益尚玄风。玄学與印度東傳之佛教交汇,中國文化逐漸转变为儒釋道融合 柳翼謀:《中國文化史》之状况。.

新!!: 326年和晋朝 · 查看更多 »

396年

没有描述。

新!!: 326年和396年 · 查看更多 »

7月20日

7月20日是阳历年的第201天(闰年是202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64天。.

新!!: 326年和7月20日 · 查看更多 »

9月8日

9月8日是阳历年的第251天(闰年是252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14天。 在英国和北美十三州,因1752年將曆法從儒略曆轉換至格里曆,故該年沒有9月8日。.

新!!: 326年和9月8日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