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文藝復興全盛期

指数 文藝復興全盛期

文藝復興全盛期指的是藝術史上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全盛時期,這一時期起始於達芬奇《最後的晚餐》繪成、洛倫佐·德·美第奇逝世的1490年代,結束於1527年的羅馬之劫。“文藝復興全盛期”一詞最早出現於19世紀早期的德語中,為“Hochrenaissance”,後者來源於約翰·約阿希姆·溫克爾曼的著述。有學者認為這個術語過度關注個別事物,過於簡化。 文藝復興全盛期的教皇國處於教皇儒略二世治下,這一時期的藝術家包括了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這三位巨匠,他們的作品也是這一時期作品的典範。這些作品有著細緻的人物刻畫、並有復古的風格。這一時期的建築風格則以羅馬式建築坦比哀多教堂為代表。.

8 关系: 古典时代列奥纳多·达·芬奇儒略二世米开朗基罗約翰·約阿希姆·溫克爾曼美术史羅馬之劫 (1527年)教皇国

古典时代

古典时代(或称为古典时期、古典古代、古风时期,Classical antiquity)是对(以地中海为中心,包括古希腊和古罗马等一系列文明)的长期文化史的一个广义称谓。在这个时期中,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十分繁荣,对欧洲、北非、中东等地施加巨大的影响。 通常认为古典时代起始于古希腊最早的文字记录,即公元前8-7世纪荷马史诗,一直延伸至以及罗马帝国的衰落。古典时代的结束伴随着古典时代晚期(公元300-600年)古典文化的崩溃,欧洲历史随后进入中世纪前期(公元600-1000年)。这段历史时期涵盖广袤的领土、多种不同的文化与历史分期。后世爱伦·坡的一句诗很好的诠释“古典时代”一词的含义:“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 受到古代东方文明影响的古希腊文化,以其艺术、哲学、社会、教育思想,一直影响着整个古典时代。这些思想被古罗马人继承和效仿。这些来自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底蕴对现代社会的语言、政治、教育系统、哲学、科学、艺术、建筑有巨大的影响:从当时现存的古典时代残片中,一场巨大的复兴运动在14世纪的欧洲逐渐成形,这场运动后来被称作文艺复兴,各种领域的新古典主义风潮也在18-19世纪兴起。.

新!!: 文藝復興全盛期和古典时代 · 查看更多 »

列奥纳多·达·芬奇

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又譯--,全名李奧納多·迪·瑟皮耶罗·达·芬奇(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意为「文西城皮耶羅先生之子──李奧納多」),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个博學者:在繪畫、音樂、建築、數學、幾何學、解剖學、生理學、動物學、植物學、天文學、氣象學、地質學、地理學、物理學、光學、力學、發明、土木工程等領域都有顯著的成就。这使他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也使得他成為文藝復興時期典型的藝術家,也是歷史上最著名的畫家之一,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尔並稱文艺复兴三杰。小行星3000为纪念达·芬奇而被命名為“列奥纳多”。 列奥纳多·达·芬奇常常被描述成一个博学者中的典型、一个有着“不可遏制的好奇心”和“极其活跃的创造性想象力”的人。他被广泛地认同为迄今为止最伟大画家之一,或许他还是所有人中拥有最多不同类型的天赋的人Vasari, Boltraffio, Castiglione, "Anonimo" Gaddiano, Berensen, Taine, Fuseli, Rio, Bortolon.

新!!: 文藝復興全盛期和列奥纳多·达·芬奇 · 查看更多 »

儒略二世

教宗儒略二世(Iulius PP.,),原名朱利安诺·德拉罗韦雷(Giuliano della Rovere),於1503年11月28日—1513年2月21日岀任教宗。他是教宗思道四世的侄子,同樣出身德拉·羅維雷家族。1506年1月22日,儒略二世組建了至今已五百多年歷史的瑞士近衛隊。.

新!!: 文藝復興全盛期和儒略二世 · 查看更多 »

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 ,),全名米开朗基罗·迪·洛多维科·布奥纳罗蒂·西蒙尼(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又譯「--」、「米開蘭基羅」、「麥開蘭基羅」、「米高安哲奴」、「米开朗琪罗」,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通才、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與列奥纳多·达芬奇和多纳泰罗並稱「文藝復興藝術四杰」,以人物“健美”著称,即使女性的身体也描画的肌肉健壮。他的雕刻作品“大卫像”举世闻名,美第奇墓前的“昼”、“夜”、“晨”、“昏”四座雕像构思新奇,此外著名的雕塑作品还有“摩西像”、“大奴隶”等。他最著名的绘画作品是梵蒂冈西斯廷礼拜堂的《创世纪》天顶画和壁画《最后的审判》。他还设计和初步建造了罗马聖伯多祿大殿,设计建造了教皇尤利乌斯二世的陵墓。米开朗基罗脾气暴躁,不合群,和达芬奇与拉斐尔都合不来,经常和他的恩主顶撞,但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米开朗基罗1475年生于佛罗伦萨共和国卡普雷塞,1564年在罗马去世,时年88岁。他的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术家。 小行星3001、水星上位於45.0°S,109.1°W的隕石坑以他的名字命名以示尊敬和纪念。.

新!!: 文藝復興全盛期和米开朗基罗 · 查看更多 »

約翰·約阿希姆·溫克爾曼

溫克爾曼(Johann Joachim Winckelmann,)生於的施滕达尔(Stendal),在哈布斯堡王朝的的里雅斯特逝世,德國考古學家與藝術學家。 他為考古學奠基。溫克爾曼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者Flavio Biondo的追隨者,因此自稱義大利人文主義者。Biondo以前為古董收藏者,因此溫克爾曼的古物藝術的藝術史學方法也是跟隨著Biondo。溫克爾曼的藝術評價成為美學的基礎。 1768年,溫克爾曼到維也納接受瑪麗亞·特蕾西亞嘉奬,在返回羅馬居處的途中,在義大利的里雅斯特一間旅館內,因同行的旅人覬覦他手上的金币和银币,而把溫克爾曼殺害,後來溫克爾下葬於的里雅斯特大教堂。 Category:德國考古學家 Category:德國歷史學家 Category:德國藝術家 Category:在義大利被謀殺身亡者 Category:在國外被謀殺身亡德國人 Category:薩克森-安哈特人.

新!!: 文藝復興全盛期和約翰·約阿希姆·溫克爾曼 · 查看更多 »

美术史

美术史是有關藝術作品的歷史發展及其風格的研究,風格可能包括其藝術類型、設計、形式及等。它也研究和描述美术在其当时和当地的美术感和世界观条件下的文化作用以及艺术家的创作过程。美术史一般研究的對象會包括繪畫、雕塑及建築,也可會包括陶瓷、家具及其他装饰藝術。.

新!!: 文藝復興全盛期和美术史 · 查看更多 »

羅馬之劫 (1527年)

羅馬之劫發生於1527年5月6日,是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屬下的軍隊譁變後,在教宗國治下的羅馬進行的軍事行動。該次事件是查理五世(他同時也是西班牙國王,稱卡洛斯一世)與1526年-1529年的衝突中的重要勝利。.

新!!: 文藝復興全盛期和羅馬之劫 (1527年) · 查看更多 »

教皇国

教宗国(Civitas Ecclesiae;Stato Pontificio、Stato della Chiesa;又譯為教皇國、教皇領)是南欧一个已经不存在的国家,為教宗统治的世俗领地,建立於8世紀,位于亚平宁半岛中部,以罗马為中心。1861年,教宗国的绝大部分领土被并入領導意大利統一進程的撒丁王国,即后来的意大利王国;至1870年,羅馬城也被并入意大利王国,教宗国领土退缩至僅剩梵蒂冈城,等同名存實亡。教宗庇护十一世时期,時任義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在1929年与教廷國務卿签订《拉特兰条约》,教宗国正式灭亡,由新成立的梵蒂岡城国取而代之。.

新!!: 文藝復興全盛期和教皇国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