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马塞尔·兰多夫斯基

指数 马塞尔·兰多夫斯基

塞尔·弗朗索瓦·保罗·兰多夫斯基(Marcel François Paul Landowski,),又译蓝道斯基,波兰裔的法国作曲家。出生于布列塔尼半岛的菲尼斯泰尔省蓬拉贝,是雕塑家保罗·兰多斯基之子,又是小提琴家、作曲家亨利·维厄当的后代。年少时跟随玛格丽特·朗学习钢琴,1935年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1966年被当时法国的文化部长安德烈·马尔罗任命为音乐总监,1967年主导创建巴黎管弦乐团。后来又曾担任多个政府职位。1999年在巴黎逝世。 兰多夫斯基的音乐风格保守,因此他担任音乐相关的要职曾引起以布列兹为首的先锋派作曲家们的不满。作品包括五部交响曲、为不同乐器创作的多部协奏曲,以及芭蕾《歌剧魅影》等。.

17 关系: 协奏曲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安德烈·馬爾羅巴黎巴黎國立高等音樂舞蹈學院巴黎管弦乐团布列塔尼半岛交響曲亨利·维厄当保羅·蘭多斯基皮埃尔·布莱兹瑪格麗特·朗芭蕾舞菲尼斯泰尔省蓬拉贝 (菲尼斯泰尔省)波兰法国

协奏曲

协奏曲(concerto),指一件或数件独奏乐器和乐队协同演奏,既有对比又相互交融的作品。用一件乐器者又称“独奏协奏曲”,用几件乐器者又称“大协奏曲”。通常为三个乐章,但也有仅一个乐章的,而舒曼将自己这样只有一个乐章的协奏曲作品称为“小协奏曲”。.

新!!: 马塞尔·兰多夫斯基和协奏曲 · 查看更多 »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这是一个古典音乐作曲家的列表,按照作曲家出生的年份先后顺序,划分为六个部分.

新!!: 马塞尔·兰多夫斯基和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 查看更多 »

安德烈·馬爾羅

安德烈·馬爾羅(André Malraux,),法國著名作家、文化人,曾任戴高樂時代法國文化部長,且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代表作小說《人的價值》 (另譯:人類境況),以詳述上海四·一二事件為內容,頗受好評,且因此著作榮獲1933年當年法國龔古爾文學獎作品;逝後葬於法國巴黎先賢祠。.

新!!: 马塞尔·兰多夫斯基和安德烈·馬爾羅 · 查看更多 »

巴黎

巴黎(Paris)是法國的首都及最大都市,同時是法蘭西島大區首府,為法國的政治與文化中心,隸屬法蘭西島大區之下的巴黎省(編號第75省;僅轄有1個同名市鎮)。目前的巴黎市轄區範圍大致為舊巴黎城牆內(環城大道內側),依照發展歷史共分成20個區,自從1860年代開始就沒有重大變化。截至2011年為止,巴黎市内人口超過225萬,的人口則逾1,229萬,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 巴黎在近1,000年的時間内是西方最大的城市,也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16世紀至19世紀期间)。目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在教育、娛樂、時尚、科學、媒體、藝術、金融、政治等方面皆有重大影響力,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大都会之一.

新!!: 马塞尔·兰多夫斯基和巴黎 · 查看更多 »

巴黎國立高等音樂舞蹈學院

國立巴黎高等音樂暨舞蹈學院(Conservatoire national supérieur de musique et de danse de Paris)簡稱CNSMDP,是法國巴黎一所音樂及舞蹈學院,位在巴黎十九區的尚·饒勒斯街(Avenue Jeans-Jauré),學院於1795年8月3日成立,1991年12月7日成為科学文化公施設法人(法語: établissement public à caractère administratif)。巴黎國立高等音樂舞蹈學院傳授音樂和舞蹈專業訓練以及和聲學,被視為世上最好的藝術教育學院之一。現代的西洋音樂史中,巴黎音樂院輩出許許多多的電子音樂家、作曲家、演奏家、音樂教育家,此外,巴黎高等音樂舞蹈學院也是芭蕾以及舞蹈的專研養成機關。为巴黎文理研究大学(PSL)的成员之一。.

新!!: 马塞尔·兰多夫斯基和巴黎國立高等音樂舞蹈學院 · 查看更多 »

巴黎管弦乐团

巴黎管弦乐团(Orchestre de Paris)成立于1967年,是世界著名管弦乐团之一。 巴黎管弦乐团成立于1967年,前身为“”,由时任文化部长安德烈·马尔罗和乐团音乐总监马塞尔·兰多夫斯基委派指挥家查理·明希创建。1976年,巴伦博伊姆执掌乐团期间创建了巴黎管弦乐团附属合唱团,从此乐团和合唱团常常合作演出。1994年至1996年间乐团曾使用过巴黎沙特雷剧院作为演出地,现今乐团有常任团员119名,自2015起驻地于巴黎爱乐厅。 巴黎管弦乐团致力于现当代音乐和歌剧,常年在法国和欧洲各地、美国以及拉丁美洲巡回演出,世界各地著名音乐节上也常有他们的身影。2004年,巴黎管弦乐团曾在中法文化年活动中由指挥埃申巴赫带领在中国成功首演。.

新!!: 马塞尔·兰多夫斯基和巴黎管弦乐团 · 查看更多 »

布列塔尼半岛

布列塔尼半岛(Bretagne,;Breizh,;加洛語:Bertaèyn)是法国西北部历史上的一個半岛,文化及行政上的一個地區名稱。布列塔尼半岛的北部面向英倫海峽,南部對着比斯開灣,古城阿摩里卡,范围包括塞纳河和罗亚尔河之间的沿海地区。整個半島的面積有34,023 km²。 凯尔特人是布列塔尼半岛最早的居民,而布列塔尼亦是昔日的六個凱爾特邦國之一。後來布列塔尼半岛被凯撒征服,成为罗马的鲁格顿西斯行省。5世纪时,不列颠人入侵,所以这块西北端地区被称作布列塔尼,外號小不列顛(與大不列顛相對)。 布列塔尼半岛由克洛维一世征服,但无论是墨洛温王朝还是加洛林王朝都未能完全統治此地域。13世纪法国提出领土要求,但一直到15世纪,这里还是独立的邦国。1532年,布列塔尼與法蘭西王國聯合,失去其公國的地位,布列塔尼半岛被併为法国的一个省,其省級地位一直持续到法国大革命时期。.

新!!: 马塞尔·兰多夫斯基和布列塔尼半岛 · 查看更多 »

交響曲

交響曲(不等同交響樂)是包含多個乐章的大型管弦乐曲,一般是為管弦樂團創作。.

新!!: 马塞尔·兰多夫斯基和交響曲 · 查看更多 »

亨利·维厄当

亨利·弗朗索瓦·约瑟夫·维厄当(Henri François Joseph Vieuxtemps,),比利时小提琴家,作曲家。.

新!!: 马塞尔·兰多夫斯基和亨利·维厄当 · 查看更多 »

保羅·蘭多斯基

保羅·隆德夫斯基(Paul Maximilien Landowski,),法國雕塑家。作品包括里約熱內盧基督像、南京中山陵孫中山大理石坐像等。.

新!!: 马塞尔·兰多夫斯基和保羅·蘭多斯基 · 查看更多 »

皮埃尔·布莱兹

埃尔·布列兹(Pierre Boulez,),法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

新!!: 马塞尔·兰多夫斯基和皮埃尔·布莱兹 · 查看更多 »

瑪格麗特·朗

格麗特·朗(Marguerite Long,)全名瑪格麗特·馬里-夏洛特·朗(Marguerite Marie-Charlotte Long),法國女鋼琴家。 瑪格麗特·朗在法國加爾省尼姆出生。她入讀巴黎音樂學院(Conservatoire de Paris),在1891年獲得格蘭披治獎(第一名)。之後跟法國鋼琴家安托萬·弗朗索瓦·馬蒙泰爾(Antoine François Marmontel)學習。瑪格麗特·朗首次表演的歌曲是莫里斯·拉威爾的《Le Tombeau de Couperin》和《Piano Concerto in G major》。 1906-1940年,她在巴黎音樂學院任教,著名學生包括:桑松·弗朗索瓦(Samson François)、雅克·弗夫里耶(Jacques Février)。.

新!!: 马塞尔·兰多夫斯基和瑪格麗特·朗 · 查看更多 »

芭蕾舞

芭蕾是一种轻盈,舒缓,优雅的舞蹈。芭蕾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其部分手勢可追溯至古埃及的祭祀舞蹈。芭蕾为法语“ballet”的译音,它的词源则是意大利语的“balletto”,為ballo的指小詞,ballo 意为“舞蹈”。 芭蕾舞是一種表演舞蹈,發源於十五世紀,即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宮廷。隨後它在法國和俄羅斯發展成表演舞蹈。它是一種廣泛流傳,且具高度技術性的舞蹈,擁有法文專屬術語。它在全球均具影響力,更定義了很多其他舞蹈的基礎技巧。芭蕾舞需要長時間學習,在世界各地都有學校教授,並用自身文化繼續把它發展下去。 芭蕾舞也可以是指一齣含編舞及音樂的芭蕾舞劇。知名例子:胡桃夾子,就是一齣最先由馬利烏斯·皮提帕及劉·伊凡諾夫編舞、柴可夫斯基作曲的兩幕芭蕾舞劇,而這些芭蕾舞劇都是由受過專業訓練的藝人編舞及演出。很多古典芭蕾舞劇都是由古典音樂伴奏,配以華麗的戲服及舞台佈景的。但是,一些由近代藝人如喬治巴蘭欽創作的舞劇已經沒有遵隨以上的慣例。 像西方戲劇一樣,早期芭蕾舞是禁止女性參與演出的,所有女角都由男演員反串。但後來此規例獲得放寬,再加上足尖的引入,使芭蕾舞壇成了女性的天下。十八世紀有人便將長裙改短,又將鞋跟去掉,改穿平底軟鞋。「浪漫芭蕾」時期,最有名的兩個舞劇是「仙女」和「吉賽兒」,這時出現了芭蕾硬鞋。柴可夫斯基是芭蕾舞劇音乐創作大師,他創作了「睡美人」、「胡桃鉗」和「天鵝湖」等偉大的古典芭蕾舞劇。.

新!!: 马塞尔·兰多夫斯基和芭蕾舞 · 查看更多 »

菲尼斯泰尔省

菲尼斯泰尔省(法语:Finistère、布列塔尼语:Penn-ar-bed)是法国布列塔尼的一个省。省名是拉丁語「大地盡頭」的意思,取義於該省位於法國歐洲大陸部分的最西部。 这个省和莫尔比昂省和阿摩尔滨海省两个省接壤。 * Category:法国省份 F.

新!!: 马塞尔·兰多夫斯基和菲尼斯泰尔省 · 查看更多 »

蓬拉贝 (菲尼斯泰尔省)

#重定向 蓬拉贝.

新!!: 马塞尔·兰多夫斯基和蓬拉贝 (菲尼斯泰尔省) · 查看更多 »

波兰

波兰共和国(Rzeczpospolita Polska),简称波兰,是位於中欧的共和制国家,北面濒临波罗的海,西面与德国接壤,南部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为邻,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在东,东北部和立陶宛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接壤。面積312,679平方公里,位居歐洲第十;人口約3,863萬人,位居歐洲第九。目前為欧盟、北约、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贸组织等國際組織的成員。.

新!!: 马塞尔·兰多夫斯基和波兰 · 查看更多 »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新!!: 马塞尔·兰多夫斯基和法国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藍道斯基蓝道斯基馬塞爾·弗朗索瓦·保羅·蘭多夫斯基馬塞爾·蘭多夫斯基马塞尔·弗朗索瓦·保罗·兰多夫斯基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