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詹姆斯·A·法利邮政局大楼

指数 詹姆斯·A·法利邮政局大楼

詹姆斯·A·法利邮政局大楼 (James A. Farley Post Office Building),位於美國紐約州紐約市,是美國郵政署在紐約市的主要大樓,屬於10001號郵區的範圍。詹姆斯·A·法利邮政局大楼於1912年建成,因刻有非官方的美國郵政署格言而知名。大樓原名為「邮政总局大楼」,在1982年為紀念美國第53任郵政署長詹姆斯·法利而易名。 詹姆斯·A·法利邮政局大楼是因電影《34街的奇蹟》而成名的聖誕老人行動的起源地。它亦是特里·普拉切特的小說《開始郵政》中郵政局的靈感來源。其「糊涂虫的發亮」傳說亦在2016年發行的電子遊戲《湯姆克蘭西:全境封鎖》中出現。.

34 关系: 夏伯特·胡佛天主教會奥匈帝国富蘭克林·羅斯福帝国大厦希羅多德休伊·皮尔斯·朗德意志帝國俄罗斯帝国科林斯柱式纽约纽约州美國美國國家史蹟名錄美國郵區編號美國郵政署美国财政部荷兰西班牙賓夕法尼亞車站 (紐約市)路易斯安那州麦迪逊广场花园開始郵政艾尔弗雷德·E·史密斯英国歷史 (希羅多德)比利时泰瑞·普萊契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洛克菲勒中心湯姆克蘭西:全境封鎖意大利王國曼哈頓中城34街的奇蹟

夏伯特·胡佛

#重定向 赫伯特·胡佛.

新!!: 詹姆斯·A·法利邮政局大楼和夏伯特·胡佛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會

天主教會(Ecclesia Catholica;καθολικην εκκλησίαν;意為“大公教会”)是基督教各教派中人數最多的教會,其以羅馬主教(即教宗)為領袖,故又称羅馬天主教、羅馬天主教會、羅馬公教會或羅馬大公教會,對西方文明有重大的影響。在沒有歧義的情況下,天主教會可等同於天主教,後者為基督教三大宗派之一。 根據《宗座年鑑》的統計,全球天主教會約有12.54億信徒,約佔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

新!!: 詹姆斯·A·法利邮政局大楼和天主教會 · 查看更多 »

奥匈帝国

奧匈帝國(Österreich-Ungarn;Ausztria-Magyarország)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立宪制二元君主国,由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王国组成,其建立源於1867年奧匈折衷方案,1918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而灭亡。奥匈帝国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奥匈双方在法定意义上是平等的,两国在立法、行政、司法、稅收、海關、鑄幣等领域分别享有自主權,外交和國防事务統一由帝國的中央政府處理。奥匈帝国是当时世界列强之一,国土地跨东欧、中欧和南欧,面积为欧洲次于俄国的第二大国,人口总数居欧洲第三,次于俄国和德国。 1908年,奥匈帝国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地区,为帝国存续期间少有的领土扩张,酿成波斯尼亚危机",间接为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的爆发埋下祸根。事件中,皇储斐迪南大公被塞爾維亞黑手黨的激进民族主义者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刺殺,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和德国同属同盟国一方,于1918年战败而解体,奥地利第一共和国和匈牙利王国成为奥匈帝国的法理继承国,而在奥匈帝国故土上建立起来的独立民族国家还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和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国等;亦有部分领土被波兰第二共和国和罗马尼亚王国继承。 奧匈帝國是多民族国家,其內政事务常需要由其国土范围内12个民族代表共同商議决定。其存续期间欧洲民族主義思潮盛行,各地民族独立思想已趨至成熟,国内民族起事和民族纠纷不断,民族问题严重,由之产生的语言分歧也使得战时军队指挥效率低下。雖然奧匈帝國在民族問題上舉步維艱,但在它所存在的约50年间整个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实现了近代化,许多开明的改革得以施行。奥匈帝国保有世界规模第四大的机械制造业体系,次于美国、德国和英国;其家用电器、电力工业设备及发电厂发电装置的制造量和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三,次于美国和德国。.

新!!: 詹姆斯·A·法利邮政局大楼和奥匈帝国 · 查看更多 »

富蘭克林·羅斯福

#重定向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新!!: 詹姆斯·A·法利邮政局大楼和富蘭克林·羅斯福 · 查看更多 »

帝国大厦

帝国大厦(Empire State Building),是位于美國纽约州紐約市曼哈顿第五大道350号、西33街与西34街之间的一棟著名摩天大樓。名稱源于纽约州的暱稱──帝国州,故其英文名稱原意為“帝國州/紐約州大廈”,惟帝国大厦的中文翻譯已經約定俗世沿用至今。帝国大厦為纽约市以至美國最著名的地標和旅游景点之一,為目前美國及美洲第4高,世界上第25高的摩天大楼,也是保持世界最高建筑地位最久的摩天大楼(1931-1972年)。樓高381米、103层,於1951年增添的天線高62米,提高其總高度至443米,由Shreeve, Lamb, and Harmon建筑公司设计,為装饰风艺术建築,大樓於1930年動工,於1931年落成,建造过程僅410日,有着世上罕見的建造速度紀錄。 帝国大厦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评价为现代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纽约地标委员会选其为纽约市地标White, Norval & Willensky, Elliot; AIA Guide to New York City, 4th Edition; New York Chapter, 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 Crown Publishers.

新!!: 詹姆斯·A·法利邮政局大楼和帝国大厦 · 查看更多 »

希羅多德

希羅多德(Ἡρόδοτος),前5世纪()的古希臘作家,他把旅行中的所闻所见,以及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的历史纪录下来,著成《歷史》一書,成為西方文學史上第一部完整流傳下來的散文作品。.

新!!: 詹姆斯·A·法利邮政局大楼和希羅多德 · 查看更多 »

休伊·皮尔斯·朗

休伊·皮尔斯·朗(Huey Pierce Long Jr.,又译作休伊·龙、休伊·朗格,),美国民主黨籍政治人物,前任路易斯安那州州長及联邦參议员。.

新!!: 詹姆斯·A·法利邮政局大楼和休伊·皮尔斯·朗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帝國

德意志帝國(Deutsches Kaiserreich),亦稱德意志第二帝國,是指從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王國統一日耳曼地區到1918年11月霍亨索倫王朝末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為止的德國。其正式国号「德意志国」(Deutsches Reich),也是後來魏玛共和國和納粹德國的正式国号。 德意志帝国由27个领地构成,其中普鲁士王国佔帝国大部分地区并拥有最多人口。帝国成立后,普魯士國王和首相兼任德國皇帝和首相,實行君主立憲制,設立上議院和下議院。帝國共經歷了三個皇帝,分別為威廉一世、腓特烈三世和威廉二世。威廉一世在任期間十分信任俾斯麥,幾乎所有政務都由首相俾斯麥處理,因此又稱為「俾斯麥時代」。俾斯麥時代在位期間,最大的目的是防止法國一報普法戰爭之仇,他建立了同盟體系,與俄奧兩國結盟,孤立法國。他的對外政策十分成功,避免與列國發生衝突,但內政卻一敗塗地,文化鬥爭與反社會主義未能達到預期目的。威廉一世逝世後,由腓特烈三世繼任,但他僅在任99天,因此又稱為「百日皇朝」。威廉二世在任期間,一手摧毀了俾斯麥體系,積極向外拓展殖民地,大幅修建海軍船艦,並帶領德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大戰期間德國腹背受敵,加上齐默尔曼电报事件導致美國參戰,最終導致帝國覆亡。戰敗後的德國建立了共和政體,稱為威瑪共和國。.

新!!: 詹姆斯·A·法利邮政局大楼和德意志帝國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帝国

俄罗斯帝国(旧俄語:Россійская Имперія;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亦简称为沙皇俄国、沙俄、帝俄或俄国,是1721年彼得大帝加冕為皇帝起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為止的俄罗斯,同时也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国家,由羅曼諾夫王朝統治。全盛時的疆域,北起北冰洋、南达黑海南部、西起波罗的海、东达阿拉斯加(1867年前),包括了整个中亚、波兰及芬兰,与挪威、瑞典王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罗马尼亚、奥斯曼帝国、波斯(今伊朗)、阿富汗、中國(當時為清朝)、朝鲜與日本(前期為江戶幕府、後為大日本帝國)接壤。根据1897年的人口普查登记,俄罗斯帝国共有1億2,560万人,至1914年达到1億6,570万人,仅次于大清帝國及大英帝国。 在羅曼諾夫王朝之前的留里克王朝的伊凡四世在1547年便已經開始使用“沙皇”的稱號,因此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俄羅斯帝國”真正诞生是沙皇伊凡三世征服诺夫哥罗德共和国或伊凡四世征服喀山,根据另一个角度来看,长期沙皇制度 (Царство),这是在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后已经帝国的当代俄语单词,而彼得大帝刚刚更换了一个拉丁化的代名词。也许后者是为了让欧洲承认俄罗斯作为一个欧洲的君主制国家。发生在17世纪俄罗斯的扩张,最终导致在17世纪中叶,俄罗斯完全征服西伯利亚之后,俄罗斯的领土到太平洋和波俄战争(1654—1667年)之后的左岸乌克兰;这个标志着俄罗斯帝国的成立。 俄罗斯帝国的國力在19世紀達到空前鼎盛,是當時的世界列強之一,自稱第三羅馬,但在19世纪後期的欧洲相继进行工业革命时没有紧随时代的步伐,导致其经济实力在20世纪初期的尼古拉二世时代远不及欧洲几大强国,尽管在此期间推行了几次较为成功的改革(如亚历山大二世的农奴制改革)。1914年8月,政局动荡不定的俄罗斯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堪的战局直接导致了在1917年爆发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签署退位诏书,俄罗斯帝国灭亡,俄羅斯共和國和俄國臨時政府成立,但同年就被布尔什维克派通过十月革命暴力推翻,被苏维埃俄国取代,但沙俄的残余势力直到1922年俄罗斯内战后才被完全消灭。.

新!!: 詹姆斯·A·法利邮政局大楼和俄罗斯帝国 · 查看更多 »

科林斯柱式

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源于古希腊,是古典建筑的一种柱式。它的比列比爱奥尼柱式更为纤细,柱头是用茛苕(Acanthus)作装饰,形似盛满花草的花篮。相对于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的装饰性更强,但是在古希腊的应用并不广泛。雅典的宙斯神廟采用的正是科林斯柱式。 Category:建筑史.

新!!: 詹姆斯·A·法利邮政局大楼和科林斯柱式 · 查看更多 »

纽约

纽约(New York)是位於美國紐約州的城市,為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紐約都會區的核心、以及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是对全球的经济、商业、金融、媒体、政治、教育和娱乐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国际大都会。纽约还是聯合國總部所在地,因此紐約也被认为是世界外交的中心。纽约还被称为「世界文化之都.

新!!: 詹姆斯·A·法利邮政局大楼和纽约 · 查看更多 »

纽约州

纽约州(State of New York),暱稱帝國州(Empire State),是美国东北部的一个州,首府是奧爾巴尼,由上州、紐約市及郊縣(下州)所組成。 纽约州西部及北部与加拿大接壤,东邻马萨诸塞州、康涅狄格州、佛蒙特州(即“新英格兰三州”)和大西洋,南接宾夕法尼亚州和新泽西州,西北部連接五大湖之一的安大略湖。通常人们说起纽约州时不能像称呼美国绝大多数州那样省略最后的“州”(State)字,因为简单地说纽约多指纽约市。.

新!!: 詹姆斯·A·法利邮政局大楼和纽约州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新!!: 詹姆斯·A·法利邮政局大楼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美國國家史蹟名錄

#重定向 國家史蹟名錄.

新!!: 詹姆斯·A·法利邮政局大楼和美國國家史蹟名錄 · 查看更多 »

美國郵區編號

美國郵區編號(ZIP Code)是美國郵政使用的一種邮政编码,一般常以大楷寫作ZIP。ZIP是Zone Improvement Plan(地區改進計劃)的簡稱,它暗示郵件可以以更有效率及快捷地送到目的地。最基本的ZIP編號包括五個號碼,隨後增加了四個號碼,使郵件可以更精確地傳送到目的地。增加號碼後的ZIP編號稱為"ZIP+4"。ZIP編號曾被美國郵政註冊成一個商標,但其註冊至今已經過期。.

新!!: 詹姆斯·A·法利邮政局大楼和美國郵區編號 · 查看更多 »

美國郵政署

美國郵政署(United States Postal Service,縮寫:USPS),又稱美國郵局、美國郵政服務,是美國聯邦政府的一个獨立機構,是少數在美國憲法中提及設立的機構。郵政署的歷史可上溯至1775年,第二次大陸會議任命本傑明·富蘭克林為美國首任郵政署長。1792年,郵政署升格成為美國郵政部,成為美國內閣下屬部門之一,富蘭克林為首任郵政部長。1971年,根據郵政重組法案郵政部撤銷,并重新降格為現今的美國郵政署。 美國郵政署擁有596,000名僱員,以及218,684輛汽車,是全球最龐大的民用車隊。每年處理177億信件,佔全球數量的四成。郵政署投遞覆蓋美國國土的每一個角落,設置專用信箱,并採取統一資費,但其快遞業務評價仍輸給美國私營企業如聯邦快遞(FedEx)和優比速(UPS)。.

新!!: 詹姆斯·A·法利邮政局大楼和美國郵政署 · 查看更多 »

美国财政部

美国财政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是美国政府一个内阁部门。它由美国国会于1789年建立,管理美国政府的收入。.

新!!: 詹姆斯·A·法利邮政局大楼和美国财政部 · 查看更多 »

荷兰

荷蘭(Nederland,),直譯尼德蘭,是主權國家荷蘭王國()下的主要構成國,与美洲加勒比地区的阿鲁巴、库拉索和荷屬圣马丁等四個主體,共同组成這個主權國家。 荷兰的領土可分為歐洲區與加勒比區兩個部份。歐洲區領土位于欧洲西北部,濒临北海,与德国、比利时接壤,並與英國為鄰。加勒比海區,位於美洲加勒比海地區,包括博奈爾島、聖尤斯特歇斯島和薩巴島三個小島。荷蘭最大的三個城市分別為阿姆斯特丹、鹿特丹與海牙。阿姆斯特丹是宪法确定的正式首都,然而,政府、國王的王宫和大多数使馆都位于海牙。此外,国际法庭也设在海牙。鹿特丹港,位於鹿特丹,為全世界進出量第八的大型港口。 「尼德蘭」的字面意義,為低地國家,這個名稱來自於它國內平坦而低濕的地形。其國土中,只有約50%的土地高於海拔1公尺。其國土中,低於海平面的土地,絕大多數是人造的。從16世紀開始,荷蘭人,利用風車及堤防排乾積水,逐步由海中及湖中製造出圩田。現今荷蘭國土總面積中,有17%是人造的。荷蘭是一個人口非常稠密的國家,其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06人,若不計入水域面積則是每平方公里497人。在全世界上,也只有孟加拉、台灣、韓國的總人口數與人口密度,同時高於尼德蘭。儘管如此,尼德蘭是世界第二大的糧食與農產品出口國,僅次於美國http://www.government.nl/news/2014/01/17/agricultural-exports-reach-record-levels.htmlhttp://www.hollandtrade.com/sector-information/agriculture-and-food/?bstnum.

新!!: 詹姆斯·A·法利邮政局大楼和荷兰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

西班牙王国(Reino de España),通稱西班牙(España),古籍譯為日斯巴尼亞或以西巴尼亞,《聖經》曾譯為「士班雅」,是位於欧洲西南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与葡萄牙同处於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与法国、安道尔接壤,國土面積則佔伊比利亚半岛的五分之四。其领土还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岛、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以及在非洲北部的休达和梅利利亚。首都兼最大都市為馬德里。 由於位處歐洲與非洲的交界,西班牙自史前时代以来就一直受许多外来影响,中世紀時有多國並立,至15世纪始建立單一國家,在近代史上是影响其他地区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全球帝国兴盛时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是,現今全球有5億人口使用西班牙语,使西班牙语成为世界上总使用人数第三多,母語人數第二多的语言。.

新!!: 詹姆斯·A·法利邮政局大楼和西班牙 · 查看更多 »

賓夕法尼亞車站 (紐約市)

賓夕法尼亞車站(簡稱賓州車站;Pennsylvania Station,簡稱Penn Station,IATA代碼:ZYP),是位於美國紐約市曼哈頓中城的鐵路車站,服務于紐約市全部美國國鐵的長途城際列車及眾多通勤鐵路。車站日人流量300,000人次,平均90秒就有1,000人次通過,為另一主要火車站大中央車站的兩倍,是紐約市最為繁忙的鐵路車站,也是全美國最繁忙的鐵路樞紐。車站大樓佔據兩個街區,被第七大道(Seventh Ave.),第八大道(Eighth Ave.),31街(31st St.)和33街(33th St.)。月台區全部位於地下,地面無法看見。 賓州車站地處東北電氣化城際鐵路的中點,南至華盛頓特區,北抵波士頓。城際客車由美國國鐵營運;通勤鐵路的部份則為長島鐵路及新澤西捷運所有。2010年約有840萬人次在本站乘坐美鐵列車,超過美鐵系統第二繁忙華盛頓特區聯合車站兩倍以上。美鐵和新澤西鐵路代碼為NYP。 該站尚有紐約地鐵第七大道線(、、)及第八大道線(、、)的列車通行。數條公車線路也可抵達車站。.

新!!: 詹姆斯·A·法利邮政局大楼和賓夕法尼亞車站 (紐約市) · 查看更多 »

路易斯安那州

路易斯安娜州(État de la Louisiane; State of Louisiana),簡稱路州,是美國的一個州,位於墨西哥灣沿岸。此州以對比強烈的文化、地理景觀著名。如嘉年華會的狂歡和荒野沼澤地中的寂靜;並混合了美國幾乎所有的重要文化元素,如印地安、西班牙、法國、英國和非洲等文化。盛產石油。.

新!!: 詹姆斯·A·法利邮政局大楼和路易斯安那州 · 查看更多 »

麦迪逊广场花园

麥迪遜廣場花園(Madison Square Garden),常簡稱為MSG,是美國紐約州紐約市的一座著名体育场馆,位于賓夕法尼亞車站的建址之上,是许多大型体育比赛、演唱会和政治活动的举办地。亦同是NBA紐約尼克和國家冰球聯盟(NHL)紐約遊騎兵隊之主場。 麦迪逊广场花园始建于1879年,因原址位于麦迪逊广场而得名,其后虽然于1925年和1968年两次迁往新址,但是名称并未改变。 目前的麥迪遜廣場花園是1986年2月11日開幕,被認同是紐約大都會區最悠久也是最活躍的運動場地之一。 麥迪遜同時也是國家冰球聯盟最悠久的主場館,以及國家籃球協會第二悠久的主場館,另外由售票紀錄來看,也是世界第三大的娛樂表演場地,僅次於英格蘭的曼城體育館與O2體育館。 在2013年,由售票紀錄來看麥迪遜為世界第23名的娛樂表演場地.

新!!: 詹姆斯·A·法利邮政局大楼和麦迪逊广场花园 · 查看更多 »

開始郵政

《開始郵政》(Going Postal)是英國作家泰瑞·普萊契寫的第33本系列小說,出版於2004年9月25日。跟以往碟形世界系列小說不同,《開始郵政》分成許多章節,這種方式以往只出現在童書跟碟形世界的科學(Science of Discworld)系列中。每章前面都有一段哲學梗概,類似維多利亞時代文學的小說,尤其是儒勒·凡爾納的作品。 這本書同時入圍星雲獎跟軌跡獎的最佳奇幻小說。 原本有機會入圍雨果獎,由於普萊契擔心得獎壓力會影響他參加 的樂趣,所以選擇退出。.

新!!: 詹姆斯·A·法利邮政局大楼和開始郵政 · 查看更多 »

艾尔弗雷德·E·史密斯

艾尔弗雷德·伊曼纽尔·“阿尔”·史密斯(Alfred Emanuel "Al" Smith,),美國政治家,民主黨成員。 他曾經兩度出任紐約州州長,並且是民主黨1928年美國總統選舉候選人。他也是美國民主黨首個信奉天主教的總統候選人。.

新!!: 詹姆斯·A·法利邮政局大楼和艾尔弗雷德·E·史密斯 · 查看更多 »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新!!: 詹姆斯·A·法利邮政局大楼和英国 · 查看更多 »

歷史 (希羅多德)

由希羅多德編撰的《歷史》(希臘語:Ἱστορίαι),又稱《希臘波斯戰爭史》,古希臘史書,成書年代約在公元前5世紀下半葉,原書用伊奧尼亞方言書寫,內容包括古希臘城邦、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近東、中東等地的歷史文化與風土人情,以及敍述著名的希波戰爭,是西方史學裡首部較為完備的歷史著作。.

新!!: 詹姆斯·A·法利邮政局大楼和歷史 (希羅多德) · 查看更多 »

比利时

比利時王國(Koninkrijk België;法語:Royaume de Belgique;德語:Königreich Belgien),是一個西歐國家。它是歐洲聯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首都布魯塞爾是歐盟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等大型國際組織的總部所在地。比利時自北起順時針分別與荷蘭、德國、盧森堡和法國接壤,西面則濱臨北海。 比利時的名稱,源自羅馬時代,當時此地稱為比利時高盧(Gallia Belgica),字面意為貝爾蓋人的高盧。「比利時」這個中文譯名,源自1849年徐繼畬所編纂的《瀛寰志略》。.

新!!: 詹姆斯·A·法利邮政局大楼和比利时 · 查看更多 »

泰瑞·普萊契

泰倫斯·大衛·約翰·普萊契爵士,OBE(Terence David John Pratchett,),暱稱泰瑞·普萊契(Terry Pratchett),英國知名作家,擅長文學作品為奇幻文學。至今他共寫過65本書,其作品除了英語外,也翻譯成其他33種語言。其作品總銷量已達5500萬冊。.

新!!: 詹姆斯·A·法利邮政局大楼和泰瑞·普萊契 · 查看更多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语:La Troisième République)是在1870年至1940年统治法國的政权,是首个穩固建立的共和政府。共和國採用議會制民主模式並在1870年9月4日成立,在第二帝國因普法战争的失败而倒台、巴黎公社被成功鎮壓后而建立。一直到1940年时,因为纳粹德国入侵法国而滅亡。第三共和虽然从未被认为能长期执政,但它正是法国经历八十多年的政权更替及动乱后,第一个长久而稳定的共和政权,并赢得法国人对共和政体的支持。.

新!!: 詹姆斯·A·法利邮政局大楼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洛克菲勒中心

#重定向 洛克斐勒中心.

新!!: 詹姆斯·A·法利邮政局大楼和洛克菲勒中心 · 查看更多 »

湯姆克蘭西:全境封鎖

《湯姆克蘭西:全境封鎖》(Tom Clancy's The Division)是一款第三人稱战术射击動作角色扮演遊戲,由Ubisoft Massive、Ubisoft Reflections和Ubisoft Red Storm共同開發,屬於湯姆·克蘭西系列品牌遊戲,支援Microsoft Windows、PlayStation 4和Xbox One平台。遊戲最初是在2013年E3的Ubisoft記者會上公佈並同時播放一段7分鐘長的遊戲影片,在2016年3月8日与全球范围内发售。 續集《》安排於2019年3月發售。.

新!!: 詹姆斯·A·法利邮政局大楼和湯姆克蘭西:全境封鎖 · 查看更多 »

意大利王國

#重定向 意大利王国.

新!!: 詹姆斯·A·法利邮政局大楼和意大利王國 · 查看更多 »

曼哈頓中城

中城(英文:Midtown)是位於美國紐約曼哈頓的一個區域。此區為曼哈頓島最擁擠、最繁華的地區,也是世界上摩天大樓密度最高的地區,區內不僅有洛克菲勒中心、無線電廣播城音樂大廳以及帝國大廈等世界知名的辦公大樓,許多如大中央車站、賓夕法尼亞車站、紐新航港局客運總站等重要的交通樞紐也都位於此區。.

新!!: 詹姆斯·A·法利邮政局大楼和曼哈頓中城 · 查看更多 »

34街的奇蹟

《34街的奇蹟》(Miracle on 34th Street,最初在英國上映時叫《溫暖的心》(The Big Heart))是1947年的美國聖誕喜劇電影,由撰寫和執導,故事依據瓦倫泰·戴維斯的小說改編而成。電影主演是瑪琳·奧哈拉、約翰·佩恩、娜妲麗·華和。故事發生在感恩節和聖誕節之間的紐約市,情節主要聚焦在百貨公司聲稱他們家的聖誕老人是不是真的聖誕老人。這部電影已經成為常年來大家喜愛的聖誕電影。 本片贏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最佳故事(瓦倫泰·戴維斯)、最佳改編劇本獎、最佳影片獎,以及獲得最佳影片提名,但輸給《君子協定》。2005年,這部電影由美國國會圖書館因為這部片「文化、歷史和美學上顯著」的原因,選為國家影片登記表。2009年,Academy FIle Archive收錄《34街的奇蹟》。 截維斯撰寫短篇小說版本的故事,由哈考特出版社隨著電影上映時出版。.

新!!: 詹姆斯·A·法利邮政局大楼和34街的奇蹟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