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蘋婆屬

指数 蘋婆屬

蘋婆屬(學名:Sterculia)是锦葵科下的一屬,全球約有300種,產自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特別是在亞洲等地的熱帶雨林內。中國有23種及1變種。蘋婆屬也是部分鱗翅目昆蟲幼蟲的寄主植物。.

44 关系: 基苹婆假蘋婆卡尔·林奈双子叶植物大叶苹婆大围山苹婆學名家麻树宿主小花苹婆屏边苹婆中國亚热带亚洲信宜苹婆北越苹婆凹脉苹婆短柄苹婆粉苹婆绿花苹婆绒毛苹婆罗浮苹婆真核生物热带热带雨林物种被子植物西蜀苹婆香苹婆鱗翅目胖大海蘭嶼蘋婆蘋婆蒙自苹婆锦葵科锦葵目膜萼苹婆梧桐亚科植物樟叶苹婆河口苹婆昆虫海南苹婆

基苹婆

基苹婆(学名:Sterculia principis)为梧桐科苹婆属的植物。分布在缅甸、老挝、泰国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1,600米至1,700米的地区,多生于山坡上,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蘋婆屬和基苹婆 · 查看更多 »

假蘋婆

假蘋婆 (學名:Sterculia lanceolata ),別稱七姐果樹木谷、雞冠皮 植物通、雞冠木中國科學園華南植物園 2008年6月30日、山羊角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紅郎傘、賽蘋婆' 泉州教科研網及山木棉等,為梧桐科蘋婆屬半落葉喬木植物。由於假蘋婆結果的期間與中國七姐誕相近,故稱為七姐果。亦有人用蘋婆和假蘋婆的果實作為七姐誕的祭品。花期4-5月香港植物標本室。.

新!!: 蘋婆屬和假蘋婆 · 查看更多 »

卡尔·林奈

卡尔·冯·林奈(Carl von Linné,),也譯為--,受封貴族前名为卡尔·林奈乌斯(Carl Linnaeus),由于瑞典学者阶层的姓常拉丁化,又作卡罗卢斯·--烏斯(Carolus Linnaeus),瑞典植物学家、动物学家和医生,瑞典科学院创始人之一,並且担任第一任主席。他奠定了现代生物学命名法二名法的基础,是现代生物分类学之父,也被认为是现代生态学之父之一。他的很多著作使用拉丁文撰写,他的名字在拉丁语中是Carolus Linnæus(在1761年之后为Carolus a Linné)。 1707年,林奈出生于瑞典南部斯莫蘭的一个小乡村里。林奈在烏普薩拉大學接受了大部分的高等教育,并在1730年开始教授植物学。1735年至1738年之间,他居住在国外和做研究。他在荷兰出版了第一版的《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之后,他回到瑞典的乌普萨拉,担任了医学和植物学教授。在1740年代,他旅行遍及瑞典各地,搜集和分类各种植物和动物。在1750年代和1760年代,他继续搜集和分类各种动植物,并将成果出版了好几卷。当他逝世的时候,他已经是欧洲最受赞誉的科学家之一。 瑞士哲学家卢梭在给林奈的信中写到“告诉他我知道地球上没有人比他更伟大”。德国学者歌德写过:“除了莎士比亚和斯賓諾莎,再没有其他的先人对我的影响比林奈更强。”瑞典作家斯特林堡说过:“林奈实际上是个诗人,只不过碰巧成为了一个博物学家。”除了这些赞誉,林奈还被称为“植物学王子”,“北方的博物志”,以及“第二个亚当”。Broberg (2006), p. 7.

新!!: 蘋婆屬和卡尔·林奈 · 查看更多 »

双子叶植物

雙子葉植物(Dicotyledons,简称dicots),又稱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木--蘭綱(Magnoliopsida),是指一般其種子有兩個子葉之開花植物的總稱,約有199350個物種。非雙子葉植物的開花植物則稱為單子葉植物,一般只有一個子葉。 雙子葉植物不再被視為是一個恰当的類群名称,且此一名稱亦至少不被使用在分類的意涵上。但前述之雙子葉植物的絕大部份可以分至一名為真雙子葉植物分支的單系群。此一單系統可以以其花粉的結構於其他的開花植物所區隔。其他的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的花粉都是單溝或單溝衍生的樣式;而真雙子葉植物分支的花粉則為三溝或三溝衍生的樣式,其花粉的溝上會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細孔。.

新!!: 蘋婆屬和双子叶植物 · 查看更多 »

大叶苹婆

大叶苹婆(学名:Sterculia kingtungensis)为梧桐科苹婆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1,600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河边,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蘋婆屬和大叶苹婆 · 查看更多 »

大围山苹婆

大围山苹婆(学名:Sterculia henryi var.)是梧桐科苹婆属蒙自苹婆的变种。分布于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800米至1,000米的地区,常生于山坡上疏林中和山谷溪旁密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蘋婆屬和大围山苹婆 · 查看更多 »

學名

在生物分类学中,學名按字面即為科學名,名词组合基于拉丁文文法。它在科學,特別是生物學上使用的名稱。例如,廣為人所接受的植物 (生物)名稱;它也受到國際植物命名法規(ICBN)之規範。:「Scientific name: A formal, universally accepted name,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which (for plants, algae, fungi and organisms traditionally treated as such) are provid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 學名的第一個字需大寫。而習慣上,在科學文獻的印刷出版時,學名之引用常以斜體表示,或是於正排体學名下加底線表示。學名内所指的有可能是一種生物、一屬的生物或一科的生物。这可因為不同的國際命名法規,有不同的變化。原則上,一種生物的學名只有一個,而這一個學名也只會用來稱呼這一種生物,但目前命名法規各自獨立,因此有可能出現同種動物、植物用同樣的學名。相對的親屬生物可能還有許多不同的名字,學名以外的名字均為俗名。學名使用拉丁化文字,而俗名沒有限制。除拉丁学名外的其他任何名称都是俗名。 目前已知最長的學名為雙翅目的,由42個字母組成,意思是「擁有近似黃蜂飛行姿態而接近水虻的」。最短的學名則分別為南蝠的 Ia io 和奇翼龍的 Yi qi,都僅有4個字母。.

新!!: 蘋婆屬和學名 · 查看更多 »

家麻树

家麻树(学名:Sterculia pexa)是梧桐科苹婆属的植物。分布在老挝、泰国、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广西等地,生长于海拔300米至1,6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阳光充足的干旱坡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蘋婆屬和家麻树 · 查看更多 »

宿主

宿主(Host),也稱為寄主,是指為寄生物包括寄生蟲、病毒等提供生存環境的生物。.

新!!: 蘋婆屬和宿主 · 查看更多 »

小花苹婆

小花苹婆(学名:Sterculia micrantha)是梧桐科苹婆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1,400米的地区,多生于疏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蘋婆屬和小花苹婆 · 查看更多 »

屏边苹婆

屏边苹婆(学名:Sterculia pinbienensis)是梧桐科苹婆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广西、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1,000米至1,05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山谷中或山顶密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蘋婆屬和屏边苹婆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 属.

新!!: 蘋婆屬和屬 · 查看更多 »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新!!: 蘋婆屬和中國 · 查看更多 »

亚热带

亚热带,又稱副热带,是地球上的一种气候地带。一般亚热带位于温带靠近热带的地区(大約23.5°N~40°N、23.5°S~40°S之间)。亚热带的气候特点是其夏季与热带相似,有时亚热带地区的夏天比热带地区更热更高温;但冬季受大陸高压影响,氣温明显比热帶寒冷。最冷月均温在摄氏0度到18度之間。.

新!!: 蘋婆屬和亚热带 · 查看更多 »

亚洲

亞细亚洲(Ασία;Asia),简称亚洲,面积4457.9万平方公里,覆蓋地球總面積的8.6%(或者總陸地面積的29.4%);人口總數約為40億,佔世界總人口約60.5%(2010年);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 亞洲絕大部分土地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烏拉爾山脈、乌拉尔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峡。烏拉爾山脈以東及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以南為亞洲。大陸東至白令海峽的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度40分,北緯60度5分),南至丹绒比亚(東經103度31分,北緯1度16分),西至巴巴角(東經26度3分,北緯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度18分,北緯77度43分),最高峰為-zh-hans:珠穆朗玛峰;zh-hant:聖母峰;-。跨越經緯度十分廣,東西時差達11小時。西部與歐洲相連,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陸塊歐亞大陸。 亞洲東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面則瀕臨印度洋,西面以烏拉山脈、烏拉河、裏海、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及愛琴海與歐洲分界,西南面隔亞丁灣、曼德海峽、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北面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亞細亞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名稱,希臘人稱呼他們的東方(一說為太陽升起的地方)為亞細亞,可能是來源於亞述人的名稱,亞述一詞在亞述的語言中也代表東方,原來只指希臘東方的小亞細亞半島,後來擴展到包括所有東方地區。 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

新!!: 蘋婆屬和亚洲 · 查看更多 »

信宜苹婆

信宜苹婆(学名:Sterculia subracemosa)是梧桐科苹婆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广东、广西等地,生长于海拔550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山谷和山坡密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蘋婆屬和信宜苹婆 · 查看更多 »

北越苹婆

北越苹婆(学名:Sterculia tonkinensis)是梧桐科苹婆属的植物。分布于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蘋婆屬和北越苹婆 · 查看更多 »

凹脉苹婆

凹脉苹婆(学名:Sterculia impressinervis)为梧桐科苹婆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蘋婆屬和凹脉苹婆 · 查看更多 »

短柄苹婆

短柄苹婆(学名:Sterculia brevissima)为梧桐科苹婆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540米至1,30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山坡的混交林中、山谷和沟谷雨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蘋婆屬和短柄苹婆 · 查看更多 »

粉苹婆

粉苹婆(学名:Sterculia euosma)为梧桐科苹婆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云南、广西等地,生长于海拔2,0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石山山坡疏林中或密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蘋婆屬和粉苹婆 · 查看更多 »

绿花苹婆

绿花苹婆(学名:Sterculia gengmaensis)是梧桐科苹婆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1,67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森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蘋婆屬和绿花苹婆 · 查看更多 »

绒毛苹婆

绒毛苹婆(学名:Sterculia villosa)是梧桐科苹婆属的植物。分布于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540米至1,500米的地区,常生于山谷杂木林中及村边,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蘋婆屬和绒毛苹婆 · 查看更多 »

罗浮苹婆

罗浮苹婆(学名:Sterculia subnobilis)是梧桐科苹婆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广东、广西等地,生长于海拔1,025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山坡上,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蘋婆屬和罗浮苹婆 · 查看更多 »

真核生物

真核生物(学名:Eukaryota)是其细胞具有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总称,它包括所有动物、植物、真菌和其他具有由膜包裹着的复杂亚细胞结构的生物。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根本性区别是前者的细胞内含有细胞核,因此以真核来命名这一类细胞。许多真核细胞中还含有其它细胞器,如粒線體、叶绿体、高尔基体等。 由于具有细胞核,因此真核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与没有细胞核的原核生物也大不相同。 真核生物在进化上是单源性的,都属于三域系统中的真核生物域,另外两个域为同属于原核生物的细菌和古菌。但由于真核生物与古菌在一些生化性质和基因相关性上具有一定相似性,因此有时也将这两者共同归于新壁總域演化支。 科學家相信,從基因證據來看,真核生物是細菌與古菌的基因融合體,它是某種古菌與細菌共生,異種結合的產物。.

新!!: 蘋婆屬和真核生物 · 查看更多 »

热带

热带,(Tropics)是地球上南、北回归线(南、北纬23度26分)之间的地区的总称,无极昼极夜现象。.

新!!: 蘋婆屬和热带 · 查看更多 »

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一种常见于约北纬10度、南纬10度之间热带地区的生物群系,主要分布于东南亚、澳大利亚、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中美洲、墨西哥和众多太平洋島嶼。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对各种生物群落的分类,热带雨林,或熱帶濕潤闊葉林(Tropical moist broadleaf forest),亦可被归类为赤道低地常綠雨林(lowland equatorial evergreen rainforest),因此热带雨林又称赤道雨林。 热带雨林地區長年氣候炎熱,雨水充足,正常年雨量大约为1,750毫米至2,000毫米,全年每月平均气温超过26℃,季节差异极不明显,生物群落演替速度极快,是地球上过半数动物、植物物种的栖息居所。由于现时有超过四分之一的现代药物是由热带雨林植物所提炼,所以热带雨林也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药房”。 虽然热带雨林树木茂密且品種繁雜,形成了庞大的层状结构,但实际上由于阳光难以穿透层状结构而到达地面,所以底層灌木叢并不多,这也为人类及动物徒步穿越树林提供了便利。由于热带雨林提供了植物优异的生长条件,阳光的照射将使地表很快地被密集而糾纏的藤蔓、灌木丛、树苗占据,从而形成了叢林。.

新!!: 蘋婆屬和热带雨林 · 查看更多 »

物种

种(Species)或稱物种,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位于生物分类法中最後一级,在属之下。較為籠統的概念,是指一群或多或少与其它这样的群体形态相同,並能够交配繁殖出具生殖能力後代的相关生物群体。以演化生物學家恩斯特·麥爾的定义来说,物种是:「能够(或可能)相互配育的自然种群的类群,这些类群与其它这样的类群在生殖上相互隔离着。」昆虫学家陈世骧(1978)对物种所下定义为:「物种是繁殖单元,由又连续又间断的居群所组成;物种是进化单元,是生物系统线上的基本环节,是分类的基本单元。」。 在分类学中,一个物种被赋予一个拉丁化的雙名法名称。该名称使用斜体印刷,手写时则加上底線;属名首字母大写,屬名之後紧跟一个唯一的形容词,這個詞稱為種小名或種加詞,其首字母不可大寫。只有完整的双名制名称才称为「种名」,而非仅仅是双名制名称的第二个部分。例如人的种名叫Homo sapiens(智人),而不是sapiens。 物种也是演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单元。.

新!!: 蘋婆屬和物种 · 查看更多 »

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又名開花植物或有花植物,生物學分類稱被--子植--物門,是有胚植物中為數最多且最為人所知的一種,是植物界最多樣化的種類,约有304000種。同時開花植物是現時地球上演化最先進及優勢的植物種類。開花植物和裸子植物一起合稱為種子植物。開花植物可以由一系列的衍徵將其與其他的種子植物相區隔開來。.

新!!: 蘋婆屬和被子植物 · 查看更多 »

西蜀苹婆

西蜀苹婆(学名:Sterculia lanceaefolia)为梧桐科苹婆属的植物。分布在印度、锡金、孟加拉以及中国大陆的贵州、四川、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800米至2,0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山坡密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蘋婆屬和西蜀苹婆 · 查看更多 »

香苹婆

香苹婆(学名:Sterculia foetida),别名掌葉蘋婆,为梧桐科苹婆属的植物。學名中的屬名Sterculia拉丁文是糞便的意思,而種名foetida意思是臭的,意指香苹婆是會發出臭味的樹。分布于非洲、缅甸、越南、澳大利亚、柬埔寨、泰国、斯里兰卡、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广州、广西、海南等地。已引進台灣作為行道樹,但因3-4月盛花期間花朵所散發的惡臭,使與香苹婆為鄰的居民難以忍受,紛紛要求移植或砍除。 俗名:西伯利亞精子樹.

新!!: 蘋婆屬和香苹婆 · 查看更多 »

鱗翅目

L * Category:卡尔·林奈命名的生物分类 鱗翅目(學名:Lepidoptera),又名蝶蛾目、螟蛉目,是昆蟲綱中第二大的目,包括各種蝴蝶和蛾類(并系群)。鱗翅目昆蟲是完全變態生物(卵、幼蟲、蛹、成蟲)。成蟲有兩對翅膀,上面覆滿鱗粉,口器則呈吸管狀。中國古統稱鱗翅目昆蟲為螟蛉。鱗翅目有46個總科、126個科及超過18萬个已被描述的物种,是昆虫纲中僅次於鞘翅目的第二大目,占到了全部已描述物种中的10%以上 。鳞翅目是世界上最广泛分布和最广为人知的昆虫目之一。鳞翅目昆虫的身体结构展现出了许多变化,有利于它们的生存和传播。最新的研究表明,鳞翅目的实际物种数量可能比先前预计的要更多,与膜翅目,双翅目和鞘翅目并为物种数量最丰富的目。 鳞翅目主要有三大衍征,最明显的是覆盖在身上和翅上的鳞片以及长长的喙。它们鳞片实际上是一种变态的、扁平的「毛发」,这些鳞片赋予了鳞翅目昆虫在颜色和图案方面显著的多样性。绝大部分物种具有膜状的翅,少数物种有不同程度的退化,甚至完全消失。鳞翅目是完全变态的,成虫进行交配和产卵的过程一般在幼虫的寄主植物附近或寄主上进行。鳞翅目的幼虫俗称毛毛虫,在外观上与成虫完全不同,具有圆柱形身体,完全发育的头部和口器,三对前足以及从无到最多五对伪足。随着它们的成长,这些幼虫会在外观上发生变化,并经历一系列称为「龄期」的阶段。一旦完全成熟,幼虫就会化蛹。一部分物种会吐丝结茧,而另一些则不会。蝶蛹具有坚硬的外壳,通常没有茧。一旦蛹完成了变态,性成熟的成虫就会羽化形成。 鳞翅目拥有数百万年的历史,演变出各种各样的翅膀图案和颜色。 因此,鳞翅目是昆虫中最受到人们关注的一个类群,许多人参与了这些昆虫的观察,研究,收集,饲养和买卖。 鳞翅目在生物圈中作为传粉者和食物链中的一环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它们的幼虫在农业中是危害作物的一大害虫,因为幼虫的主要食物来源往往是活的植物。许多鳞翅目的雌性可一产下 200 至 600 个蛋,更有甚者,这个数字可能会接近 30000 个。 从这些蛋孵化的毛毛虫可能会对大量农作物造成损害。 许多蛾类和蝴蝶物种因其作为传粉媒介、丝绸的生产者或作为害虫而在人类的经济活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新!!: 蘋婆屬和鱗翅目 · 查看更多 »

胖大海

胖大海(学名:Sterculia lychnophora、Malva nut tree),又称作澎大海、胡大海、通大海、大海子、大洞果、安南子、大發,是梧桐科的一种植物。生长于越南、印度、马来西亚等地。.

新!!: 蘋婆屬和胖大海 · 查看更多 »

蘭嶼蘋婆

蘭嶼蘋婆(學名:Sterculia ceramica),又稱呂宋蘋婆,是蘋婆屬的一個成員,分佈於臺灣蘭嶼、綠島、菲律賓呂宋島、西里伯斯、马六甲,台灣原生於蘭嶼、綠島。蘭嶼蘋婆是一種多年生的常綠喬木,其果實為紅色,黑色種子可食用。.

新!!: 蘋婆屬和蘭嶼蘋婆 · 查看更多 »

蘋婆

苹婆(学名:Sterculia monosperma),属錦葵科的一种植物。又称凤眼果。.

新!!: 蘋婆屬和蘋婆 · 查看更多 »

蒙自苹婆

蒙自苹婆(学名:Sterculia henryi)是梧桐科苹婆属的植物。分布于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1,50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森林,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蘋婆屬和蒙自苹婆 · 查看更多 »

锦葵科

锦葵科(學名:Malvaceae)是锦葵目的一个科。锦葵科大约有75属,1000-1500种,分布于温带及热带。中国有16属,81种,36变种或变型。.

新!!: 蘋婆屬和锦葵科 · 查看更多 »

锦葵目

锦葵目(学名:Malvales)是真双子叶植物蔷薇类植物的一目,其中最重要的植物包括棉花、秋葵、蜀葵、木槿、木棉、猴面包树、筏木、可可树、可乐果等。.

新!!: 蘋婆屬和锦葵目 · 查看更多 »

膜萼苹婆

膜萼苹婆(学名:Sterculia hymenocalyx)为梧桐科苹婆属的植物。分布于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180米至270米的地区,见于山腰上,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蘋婆屬和膜萼苹婆 · 查看更多 »

梧桐亚科

梧桐亞科(學名:Sterculioideae),又名碧梧桐亞科,是锦葵目錦葵科的一個亞科,包括有常綠樹跟落葉喬木和灌木。 本亞科是APG 分类法和修订后的APG II 分类法中的一個分類元,包括在原來的梧桐科中但不屬於刺果藤属、非洲芙蓉属、山芝麻属的所有其他植物。在傳統分類中,梧桐科原是锦葵目的一科。 根據一份2006年的分子生物學研究報告,梧桐亞科是一個單系群的可能非常高,主要有四個支族,但支族間的關係仍然未清楚。.

新!!: 蘋婆屬和梧桐亚科 · 查看更多 »

植物

植物(Plantae)是生命的主要形態之一,並包含了如乔木、灌木、藤類、青草、蕨類及綠藻等熟悉的生物。種子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擬蕨類等植物,據估計現存大約有350000個物種。直至2004年,其中的287655個物種已被確認,有258650種開花植物15000種苔蘚植物(参见条目中表格)。綠色植物大部份的能源是經由光合作用從太陽光中得到的。.

新!!: 蘋婆屬和植物 · 查看更多 »

樟叶苹婆

樟叶苹婆(学名:Sterculia cinnanmomifolia)是梧桐科苹婆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900米的地区,见于疏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蘋婆屬和樟叶苹婆 · 查看更多 »

河口苹婆

河口苹婆(学名:Sterculia scandens)是梧桐科苹婆属的植物。分布于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120米的地区,常生于山谷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蘋婆屬和河口苹婆 · 查看更多 »

昆虫

昆虫在分类学上属于昆虫纲(学名:Insecta),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动物,已发现超過100万种。其中單鞘翅目(Coleoptera)中所含的種數就比其它所有動物界中的種數還多。昆字原作。 昆虫的构造有异于脊椎动物,它们的身体并没有内骨骼的支持,外裹一层由几丁质(英文 chitin)构成的壳。这层壳会分节以利于运动,犹如骑士的甲胄。昆虫的身體會分為頭、胸、腹三節,有六隻腿,複眼及一對觸角。昆虫有脂肪體,成分類似脊椎動物的脂肪組織,但作用不同,主要為代謝功能,類似脊椎動物的肝。 昆虫對生態扮演着很非常重要的角色。虫媒花需要得到昆虫的帮助,才能传播花粉。而蜜蜂采集的蜂蜜,也是人们喜欢的食品之一。昆蟲是蜥蜴、青蛙、小型鳥類的重要食物來源。在东南亚和南美的一些地方,昆虫本身就是当地人的食品。 但昆虫也可能對人類產生威脅,如蝗虫會破壞農作物,白蟻破壞木材及建築物。而有一些昆虫,例如蚊子,还是疾病的传播者。 有一些昆蟲能夠藉由毒液或是叮咬會對人類造成傷害,例如虎頭蜂在有人入侵地盤時會以螫針注入毒液等。紅火蟻會分泌有毒物質使接觸動物及人類出現敏感症狀甚至致命。.

新!!: 蘋婆屬和昆虫 · 查看更多 »

海南苹婆

海南苹婆(学名:Sterculia hainanensis)为梧桐科苹婆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常生长在山谷密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新!!: 蘋婆屬和海南苹婆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苹婆属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