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肯·弗里曼 (天文学家)

指数 肯·弗里曼 (天文学家)

肯尼思·查尔斯·弗里曼,AC FAA FRS(Kenneth Charles Freeman,),澳大利亚天体物理学家,目前担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斯特朗洛山天文台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研究学院的杜菲尔德天文学教授。.

14 关系: 堪培拉天体物理学天文學丹尼·海因曼天文物理學獎唐纳德·林登-贝尔剑桥大学皇家学会皇家学会会士珀斯美国国家科学院西澳大学澳大利亚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斯特朗洛山天文台

堪培拉

坎培拉(Canberra),或譯--,是澳大利亞聯邦首都。它是澳洲最大的內陸城市,人口超過36.7萬人,在澳洲所有城市裡排名第八。它座落於澳大利亞首都領地北端,距離澳洲東岸兩大都會城市悉尼和墨爾本分別為280公里和660公里。 澳大利亞聯邦1908年決定在悉尼和墨爾本兩大城市之間的折中地理位置定都,即今天的堪培拉。它是澳洲少數全城規劃興建的規劃城市,1913年動工,總體規劃由美國芝加哥建築師和夫婦設計。格里芬夫婦的設計在當時的全球設計競賽中脫穎而出,結合圓形、六邊形、三角形等幾何圖案,並以以首都領地的地形特色為主軸打造而成。城市的設計受到花園城市運動影響,拋掉以公園作為點綴的舊有觀念,將許多重要區域直接融入天然植被,因而享有「天然首都」美譽。然而,堪培拉的發展之初便面臨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經濟大恐慌,計畫歧見劇增、都市發展速度大幅下滑。二次大戰結束後,在總理羅伯特·孟席斯倡議下,國家首都發展委員會成立,統籌堪培拉的發展,堪培拉開始以新興首都之姿蓬勃發展。澳大利亞首都領地現屬自治領地,同時兼負州級政府和堪培拉地方政府的職責,但部分權力仍由聯邦政府的國家首都局掌控。 作為澳大利亞政治中心,堪培拉城內建有澳洲國會大廈、澳洲高等法院和眾多其他政府部門與外交機關。它也是許多全國性社會和文化機構的所在地,例如澳洲戰爭紀念館、澳洲國立大學、、澳洲國立美術館、澳洲國立博物館及澳洲國家圖書館。澳大利亞軍隊總部,以及主要軍事教育機構和澳洲國防學院也設在堪培拉。 堪培拉居民人口以公務人員居冠,失業率、平均收入皆優於國家平均值,物價也相對偏高,其部分原因是由於相對受限的發展規定。聯邦政府是堪培拉最大的單一雇主,同時在領地生產總值佔了最高貢獻比例。堪培拉的高等教育水平較高,境內人口結構也較年輕。.

新!!: 肯·弗里曼 (天文学家)和堪培拉 · 查看更多 »

天体物理学

天體物理學,又稱「天文物理學」,是研究宇宙的物理學,這包括星體的物理性質(光度,密度,溫度,化學成分等等)和星體與星體彼此之間的交互作用。應用物理理論與方法,天體物理學探討恆星結構、恆星演化、太陽系的起源和許多跟宇宙學相關的問題。由於天體物理學是一門很廣泛的學問,天文物理學家通常應用很多不同的學術領域,包括力學、電磁學、統計力學、量子力學、相對論、粒子物理學等等。由於近代跨學科的發展,與化學、生物、歷史、計算機、工程、古生物學、考古學、氣象學等學科的混合,天體物理學目前大小分支大約三百到五百門主要專業分支,成為物理學當中最前沿的龐大領導學科,是引領近代科學及科技重大發展的前導科學,同時也是歷史最悠久的古老傳統科學。 天體物理實驗數據大多數是依賴觀測電磁輻射獲得。比較冷的星體,像星際物質或星際雲會發射無線電波。大爆炸後,經過紅移,遺留下來的微波,稱為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研究這些微波需要非常大的無線電望遠鏡。 太空探索大大地擴展了天文學的疆界。太空中的觀測可讓觀測結果避免受到地球大氣層的干擾,科學家常透過使用人造衛星在地球大氣層外進行紅外線、紫外線、伽瑪射線和X射線天文學等電磁波波段的觀測實驗,以獲得更佳的觀測結果。 光學天文學通常使用加裝電荷耦合元件和光譜儀的望遠鏡來做觀測。由於大氣層的擾動會干涉觀測數據的品質,故於地球上的觀測儀器通常必須配備調適光學系統,或改由大氣層外的太空望遠鏡來觀測,才能得到最優良的影像。在這頻域裏,恆星的可見度非常高。藉著觀測化學頻譜,可以分析恆星、星系和星雲的化學成份。 理論天體物理學家的工具包括分析模型和計算機模擬。天文過程的分析模型時常能使學者更深刻地理解箇中奧妙;計算機模擬可以顯現出一些非常複雜的現象或效應其背後的機制。 大爆炸模型的兩個理論棟樑是廣義相對論和宇宙學原理。由於太初核合成理論的成功和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實驗證實,科學家確定大爆炸模型是正確無誤。最近,學者又創立了ΛCDM模型來解釋宇宙的演化,這模型涵蓋了宇宙暴胀(cosmic inflation)、暗能量、暗物質等等概念。 理論天體物理學家及實測天體物理學家分別扮演這門學科當中的兩大主力研究者,兩者專業分工。理論天體物理學家通常扮演大膽假設的研究者,理論不斷推陳出新,對於數據的驗證關心程度較低,假設程度太高時,經常會演變成偽科學,一般都是天體物理學研究者當中的激進人士。實測天體物理學家通常本身精通理論天體物理,在相當程度上來說也有能力自行發展理論,扮演小心求證的研究者,通常是物理實證主義的奉行者,只相信觀測數據,經常對理論天體物理學所提出的假說進行證偽或證實的活動,一般都是天體物理學研究者當中的保守人士。.

新!!: 肯·弗里曼 (天文学家)和天体物理学 · 查看更多 »

天文學

天文學是一門自然科學,它運用數學、物理和化學等方法來解釋宇宙間的天體,包括行星、衛星、彗星、恆星、星系等等,以及各種現象,如超新星爆炸、伽瑪射線暴、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等等。廣義地來說,任何源自地球大氣層以外的現象都屬於天文學的研究範圍。物理宇宙學與天文學密切相關,但它把宇宙視為一個整體來研究。 天文學有著遠古的歷史。自有文字記載起,巴比倫、古希臘、印度、古埃及、努比亞、伊朗、中國、瑪雅以及許多古代美洲文明就有對夜空做詳盡的觀測記錄。天文學在歷史上還涉及到天體測量學、天文航海、觀測天文學和曆法的制訂,今天則一般與天體物理學同義。 到了20世紀,天文學逐漸分為觀測天文學與理論天文學兩個分支。觀測天文學以取得天體的觀測數據為主,再以基本物理原理加以分析;理論天文學則開發用於分析天體現象的電腦模型和分析模型。兩者相輔相成,理論可解釋觀測結果,觀測結果可證實理論。 與不少現代科學範疇不同的是,天文學仍舊有比較活躍的業餘社群。業餘天文學家對天文學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發現和觀察彗星等短暫的天文現象上。 http://www.sydneyobservatory.com.au/ Official Web Site of the Sydney Observatory Astronomy (from the Greek ἀστρονομία from ἄστρον astron, "star" and -νομία -nomia from νόμος nomos, "law" or "culture") means "law of the stars" (or "culture of the stars" depending on the translation).

新!!: 肯·弗里曼 (天文学家)和天文學 · 查看更多 »

丹尼·海因曼天文物理學獎

丹尼·海因曼天文物理學獎(Dannie Heineman Prize for Astrophysics)是每年由美国天文学会和美国物理研究所联合授予杰出天体物理学研究的奖项,由丹尼·海因曼基金会资助,紀念丹尼·海因曼(Dannie Heineman)。.

新!!: 肯·弗里曼 (天文学家)和丹尼·海因曼天文物理學獎 · 查看更多 »

唐纳德·林登-贝尔

#重定向 唐納德·林登貝爾.

新!!: 肯·弗里曼 (天文学家)和唐纳德·林登-贝尔 · 查看更多 »

剑桥大学

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勳銜:Cantab)為一所坐落於英國劍橋市的研究型書院聯邦制大學。劍橋為英語世界中歷史第二悠久的大學,前身是一個於1209年成立的學者協會。這些學者本為牛津大學的一員,但後因與牛津鎮民發生衝突而移居至此。這兩所古老的大學在辦學模式等多方面都非常相似,並經常獲合稱為「牛剑」。 劍橋大學由31所成員書院及6所學術學院組成。雖大學本身為公立性質,但享有高度自治權的書院則屬私立機構。它們有自己的管理架構、收生以及學生活動安排,工作有別於負責教研的大學中央。劍橋大學是多個學術聯盟的成員之一,亦為英國「金三角名校」及劍橋大學醫療夥伴聯盟的一部分,並與產業聚集地的發展息息相關。 除了各學系安排的課堂,劍橋的學生也需出席由書院提供的輔導課程。學校共設八間文藝及科學博物館,並有館藏逾1500萬冊的圖書館系統及全球最古老的大學出版社。除了學習,學生可加入各學會、學團及體育校隊,參與不同的課外活動。劍橋大學校友包括多位著名數學家、科學家、經濟學家、作家、哲學家。共有116位諾貝爾獲獎者、15位英國首相、10位菲爾茲獎得主、6位图灵奖得主曾為此校的師生、校友或研究人員。.

新!!: 肯·弗里曼 (天文学家)和剑桥大学 · 查看更多 »

皇家学会

倫敦皇家自然知識促進學會的會長、理事会及追隨者們(The President, Council, and Fellow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for Improving Natural Knowledge),簡稱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是英国资助科学发展的组织,成立于1660年,并于1662年、1663年、1669年领到皇家的各种特許狀。学会宗旨是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它是世界上历史最长而又从未中断过的科学学会,在英国起着国家科学院的作用。英國君主是学会的保护人。.

新!!: 肯·弗里曼 (天文学家)和皇家学会 · 查看更多 »

皇家学会会士

#重定向 皇家学会院士.

新!!: 肯·弗里曼 (天文学家)和皇家学会会士 · 查看更多 »

珀斯

斯(Perth)是西澳大利亞州的首府,也是澳大利亞第四大城市。根據2008年6月的人口統計,珀斯都會區的人口共有202萬人,是澳洲第四大城市,人口增长率高於國家統計的平均水平。 由於地處澳洲大陸西岸地中海氣候地區,擁有溫和的氣候與天鵝河岸的別緻景色,使珀斯得以成為非常受歡迎的觀光旅遊目的地。 珀斯擁有廣闊的居住空間及高水準的生活質素,於每年的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評選中都是名列前茅,反映出珀斯無論居住環境,生活質素及社會福利等都是极佳的城市。珀斯人的友善态度世界公认,曾於2003年獲得世界最友善城市称号,得到世界性的讚賞及認同。.

新!!: 肯·弗里曼 (天文学家)和珀斯 · 查看更多 »

美国国家科学院

美国国家科学院(United State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缩写:NAS), 是由美国著名科学家组成的组织,其成员在任期内无偿地作为“全国科学、工程和医药的顾问”。 美国国家科学院是在1863年3月3日由林肯总统签署法案创立的。截至到2014年4月29日美国国家科学院有2214名国家科学院院士以及444名外国国籍院士。其中有170多名院士曾获诺贝尔奖。现任院士每年选举产生新的院士,外籍院士没有投票权。.

新!!: 肯·弗里曼 (天文学家)和美国国家科学院 · 查看更多 »

西澳大学

西澳大学(英語: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1911年創校,位於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亞州的首府珀斯,在澳洲被歸為6所砂岩學府(Sandstone universities)之一。西澳大学自創校以來,一直是澳洲的最具歷史,代表性和實力的頂尖研究型學府之一,在眾多權威的澳洲大學排名中名列前茅。同時也是澳大利亞最享有盛譽的澳洲八大名校(Group of Eight)的聯盟成員之一。它在各個領域中對西澳大利亞州和國家發展與繁榮皆有巨大貢獻。 最新的2012年度,QS世界大學排名將西澳大学列為全球排名第79名。在2007年,西澳大学全球排名為64。在2018年,西澳洲大學在QS排名為93名,仍在百強之內。 2008年學生總數有17,436人,研究生人數達4,199。西澳大學早期位於珀斯的商業中心區,1930年代遷往現時南區卞羅尼(Crawley)的校址。 2007年度,西澳大學的研究經費排名澳洲第七,達澳幣$13,215,813,而在學習及教學表現基金(Learning and Teaching Performance Fund)方面則有澳幣$4,226,105。.

新!!: 肯·弗里曼 (天文学家)和西澳大学 · 查看更多 »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联邦(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通称澳大--利亚(Australia,缩写为 AU、AUS),中文环境下(尤其是臺灣、香港等地)常使用「澳--洲」代替“--”,是全球面积第六大的国家,大洋洲最大的国家和南半球第二大的国家。澳大利亚国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曼尼亚岛及数个海外的岛屿,面积和美國本土相似,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国土覆盖整个大陆的国家。與隔海相望的东南近邻是紐西蘭,西北是印度尼西亚,北边是巴布亚新几内亚、西巴布亚及东帝汶。澳大利亚的首都位于堪培拉,最大城市为悉尼。 澳大利亞一詞源於拉丁語,意思為“未知的南方大陸”(terra australis incognita)。其所在的地理位置通常稱作澳洲大陆,是地球上最小的大陆板塊。澳大利亚人均擁有國土面積0.353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廣闊的國家之一。有多樣的自然景觀,包括熱帶雨林、別稱為“紅色中心”的沙漠、吸引很多旅客的海濱及馳名遐邇的自然遺產大堡礁及烏魯汝Davison, Hirst and Macintyre, pp.

新!!: 肯·弗里曼 (天文学家)和澳大利亚 · 查看更多 »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澳洲國立大學(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又譯澳洲國家大學,簡稱ANU),於1946年創立,是一所位於澳洲首都特區坎培拉的研究型國立大學。它同時也是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IARU)、澳洲八大名校(Go8)、大學天文研究協會(AURA)以及環太平洋大學聯盟(APRU)的盟校之一。是澳大利亞由澳洲國會立法創建的大學,也是澳洲唯一國立的公立大學(其它澳洲公立大學均為州立)。 澳洲國家級學術研究單位有四座位於ANU校園內:澳大利亞科學院(AAS)、澳洲人文科學院(AAH)、澳洲社會科學院(ASSA)和澳洲法律科學院(AAL)。校園四周還坐落著澳大利亞國立博物館、澳洲最大的國家級科研機構CSIRO。校內學者獲選為澳洲聯邦院士人數更超過270名,居所有澳洲大學之冠;而英國皇家學會的成員人數亦是澳洲第一。傑出校友包括了六名諾貝爾獎得主、四十九名羅德獎學金得主、兩名澳洲總理、十二名現任聯邦部長與三十名現任大使等。 澳洲國立大學總體學術排名位列大洋洲第一,在2018年的QS世界大學排名為全球前20名,澳洲第1,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為全球第47名(澳洲第2),並被評選為全球前25大最國際化的頂尖學府的第7名(澳洲第1)。而在世界大學畢業生就業力排行榜中,ANU名列世界第22(澳洲第1)。.

新!!: 肯·弗里曼 (天文学家)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 查看更多 »

斯特朗洛山天文台

#重定向 斯壯羅山天文台.

新!!: 肯·弗里曼 (天文学家)和斯特朗洛山天文台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