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约翰·格奥尔格一世

指数 约翰·格奥尔格一世

约翰·格奥尔格一世(Johann Georg I,),萨克森选侯(1611年-1656年在位)。选侯克里斯蒂安一世的次子,生于德累斯顿。 约翰·格奥尔格一世执政时期是欧洲历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三十年战争时期。他为人犹豫不决,在三十年战争中,德意志诸邦中最强盛的萨克森的立场对皇帝和新教联盟双方来说都是至关重要,而约翰·格奥尔格一世在支持哪一方的问题上拿不定主意。 当强悍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为支持新教诸侯进入德意志后,约翰·格奥尔格一世拒绝让瑞典军队通过萨克森的领土。这部分导致了正被帝国军队重重围困的马格德堡未能及时解围,该城最终被迫投降。然而不久,约翰·格奥尔格一世即察觉到萨克森可能会在帝国军队的继续推进中遭殃,急忙与瑞典结成了同盟。 1635年,约翰·格奥尔格一世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签署了布拉格和约。在该和约中,他几乎放弃了萨克森对宗教信仰自由的一切要求。约翰·格奥尔格一世因驯服而得到的奖励是获得对劳济茨地区的统治权。在1648年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中,萨克森最终一无所获。 Category:萨克森选侯 Category:韦廷王朝.

12 关系: 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三十年戰爭德累斯顿神圣罗马帝国瑞典萨克森统治者列表萨克森自由州马格德堡欧洲斐迪南二世 (神圣罗马帝国)新教联盟

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

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Gustav II Adolf,),瑞典瓦薩王朝國王,生於斯德哥爾摩,即位後,與神聖羅馬帝國相爭,節節獲勝,卻於呂岑會戰不幸陣亡。他是歷代瑞典國王中惟一被國會封為「大帝」(den store)者,另外,清教徒称之為「北方雄狮」。斯德哥爾摩和哥德堡都有古斯塔夫·阿道夫廣場,以紀念這位君主。.

新!!: 约翰·格奥尔格一世和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 · 查看更多 »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Westfälischer Friede,Peace of Westphalia)是指于1648年10月24日分別在神聖羅馬帝國明斯特市和奥斯纳布吕克市(威斯特伐利亚區)簽定的一系列和約,標誌著三十年战争的结束。簽約方包括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斐迪南三世、西班牙王國、法蘭西王國、瑞典帝國、荷蘭共和國、以及帝國自由城市。和約由《明斯特和約》(簽約雙方為神聖羅馬帝國和法蘭西王國以及各自盟友)和《奧斯納布魯克條約》(簽約雙方為神聖羅馬帝國和瑞典帝國以及各自盟友)組成。和約象徵三十年战争和八十年戰爭结束,政治学者一般将该条约的签订视为“民族国家的开始”。 一般史學家會視1635年的《》和1659年的《比利牛斯條約》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系列之一。.

新!!: 约翰·格奥尔格一世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 查看更多 »

三十年戰爭

三十年戰爭(1618年-1648年),是由神聖羅馬帝國的內戰演變而成的一場大規模戰爭。战争以波希米亞人反抗哈布斯堡家族統治為肇始,最後以哈布斯堡家族戰敗並簽訂《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結束。這場戰爭使日耳曼各邦國大約被消灭了25至40個百分比的人口;路德城維滕貝格四分之三人口陣亡,波美拉尼亚百分之六十五的人口陣亡,西里西亚四分之一的人口陣亡,日耳曼各邦國男性有將近一半陣亡。.

新!!: 约翰·格奥尔格一世和三十年戰爭 · 查看更多 »

德累斯顿

德累斯顿(德语:Dresden;Drážďany;索布语:Drježdźany,意为河边森林的人们),是德國萨克森自由州的首府,德国东部重要的文化、政治和经济中心。它位於德國的東南方,易北河谷地,南面離捷克邊界僅30公里,距捷克首都布拉格150公里,北面距離德國首都柏林200公里,离西北方萨克森州另一个大城市莱比锡100公里。 德累斯顿的城市人口超过56万(2016年),都会区人口共有125万,而德累斯顿所在的萨克森三角城市聚集区共有320万人,被列为德国主要大城市之一。 殘留的考古學上的踪跡可以證明,後來成為城市區域的地區在石器時代已有人類定居。在可考的文字記錄中,德累斯頓最早於1206年被提及,並被發展為選帝侯以及後來的皇家領地,之後更成為歷史上的薩克森王國的首都,拥有数百年的繁荣史、灿烂的文化艺术,和无数精美的巴洛克建筑(德累斯顿的巴洛克风格),被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作为重要的文化中心,德累斯顿又被称为“易北河上的佛罗伦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德累斯顿也是德国照相机、钟表制造和高级食品的生产中心,是德国最发达的工商业城市之一。根据某些标准,德累斯顿是欧洲消费水平最高的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该市遭到盟军的大规模空襲,城市面貌已经面目全非。不过自1990年德国重新统一后,德累斯顿再度成为德国东部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的中心,再度成為一个擁有豐富旅游資源的城市,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观光。 德累斯顿还是一个重要的科學研究中心,拥有许多研究人员。该市经常被称为“德国硅谷”。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科技大学之一,2012年位列德国11所精英大学之一。 由于地处狭窄的河谷,德累斯顿的气候类似于德国南部,比德国东部大部分地方温暖。2002年德累斯顿列为欧洲绿化最好的大城市:三分之一地区被森林覆盖。“大花园”(Großer Garten)是该市最大的城市公园。.

新!!: 约翰·格奥尔格一世和德累斯顿 · 查看更多 »

神圣罗马帝国

圣罗马帝国,亦被稱為德意志第一帝國,1512年以后的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一个封建君主制帝国。帝国的版图以德意志地区为核心,包括一些周边地区,在巅峰时期包括了意大利王国和勃艮第王国。在帝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它由数百个更小的附属单位组成,其中有侯国、公国、郡县,帝国自由城市和其他区域。神圣罗马帝国早期是由擁有實際權力的皇帝統治的封建君主制国,中世纪時演变成承认皇帝為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帝国自由城市的政治联合体。.

新!!: 约翰·格奥尔格一世和神圣罗马帝国 · 查看更多 »

瑞典

典王国(Konungariket Sverige)是一个位于斯堪地纳维亚半岛的北歐国家,首都为斯德哥尔摩。西鄰挪威,东北与芬兰接壤,西南濒临斯卡格拉克海峡和卡特加特海峡,東邊為波罗的海與波的尼亞灣。即瑞典和與丹麦、德国、波兰、俄罗斯、立陶宛、拉脫維亞和爱沙尼亚隔海相望,於西南通过厄勒海峽大桥与丹麦相连。瑞典於1995年加入欧洲联盟。 瑞典面积为449,964平方公里,为北歐第一大国家,人口1000万,第三页 - 于2007年7月10日查阅。。64%的國土由森林覆蓋,人口密度低,只有都會地區人口密度較高,84%的人口居住在只佔国土面积1.3%的城市裡。瑞典是一个現代、自由與民主的高度发达国家,其公民享有高质的生活,政府亦非常注重环保。 瑞典是传统的铁、铜和木材出口国,其水资源也很丰富,但是石油和煤矿十分匮乏。隨著運輸以及通訊的進步,這些自然資源也能夠更大規模地從各地開採,尤其是木材與鐵礦。經濟自由與教育普及而讓瑞典開始歷經快速的工業化,並從1890年代開始發展製造業。20世紀瑞典成為一個福利國家。 1397年,瑞典與丹麦和挪威一起所組成了卡爾馬聯合(芬兰此時還是瑞典王國的一部分)。瑞典於16世纪初脫離卡爾馬聯合,並且與鄰國進行了多年的戰爭,尤其是與俄羅斯以及從未完全承認瑞典已經離開了卡爾瑪聯合的丹麥-挪威聯合。17世纪時瑞典藉由戰爭擴張領土,成為了強權國家,其領土面积為目前的兩倍之大。1809年瑞典失去了芬蘭,也不再具有強權地位。之后,瑞典沒有再參與過戰爭。 現今,瑞典被視為極力追求人权和平等的国家之一。瑞典二戰後設立許多社會福利的制度,並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人类发展指数中通常名列前茅。.

新!!: 约翰·格奥尔格一世和瑞典 · 查看更多 »

萨克森统治者列表

以下是1918年君主制覆灭前萨克森公爵、选侯与国王的名单。1356年1月10日的“1356年金玺诏书”将萨克森-维滕贝格公爵升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七大选帝侯之一。.

新!!: 约翰·格奥尔格一世和萨克森统治者列表 · 查看更多 »

萨克森自由州

萨克森自由州(Freistaat Sachsen,上索布語:Swobodny stat Sakska)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一个联邦州,位于德国东部。它是1990年新成立的。从1919年到1933年在该领域上曾经有过一个名为“自由州”的魏玛共和国的联邦州(Freistaat,是德语中共和国的一个旧称)。 其北部是勃兰登堡州,西北是萨克森-安哈尔特州,西部是图林根州和巴伐利亚州。南方有捷克共和国,东方是波兰。首府为德累斯顿。目前州长是斯塔尼斯拉夫·提里希(Stanislaw Tillich)。萨克森州在德国统一后于1990年恢复联邦州建制。.

新!!: 约翰·格奥尔格一世和萨克森自由州 · 查看更多 »

马格德堡

格德堡(Magdeburg)位于易北河畔,是德国萨克森-安哈尔特州的首府,它是本州仅次于哈雷的第二大城市,也是三个直轄市之一。马格德堡还是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主教教区首邑,拥有两所高等学府,马格德堡奥托·馮·格里克大學和马格德堡-斯腾达应用科学大学。 这个城市因曾经作为奥托一世的皇宫所在地而著名。奥托一世很有可能是962年建立的神圣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皇帝。2005,马格德堡举办了建市1200周年庆典。 从语言学上讲,“Magdeburg”这个名字可以上溯到“Magadoburg”这个单词,意思可能是“Mächtige Burg”(中文:强大的城堡)。.

新!!: 约翰·格奥尔格一世和马格德堡 · 查看更多 »

欧洲

欧罗巴洲(Ευρώπη),简称欧洲,字源於希臘神话的「欧罗巴」(Ευρώπης),是世界第六大洲,面积,人口742,452,000(2013年),是世界人口第三多的洲,僅次於亚洲和非洲,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70人,共有50個已獨立的主權國家。 欧洲东以烏拉山脈、烏拉河,东南以裏海、高加索山脉和黑海與亞洲為界,西、西北隔大西洋、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北接北極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歐陸最北端是挪威的北角,最南端是西班牙的马罗基角,欧洲是世界上第二小的洲、大陆,僅比大洋洲大一些,其與亞洲合稱為亚欧大陆,而與亞洲、非洲合稱為歐亞非大陸。 通常,根据政治、经济、文化或实际考虑,欧洲的边界线并不总是一样的。这就使得人们产生了几个不同“欧洲”的观念。.

新!!: 约翰·格奥尔格一世和欧洲 · 查看更多 »

斐迪南二世 (神圣罗马帝国)

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哈布斯堡王朝施蒂里亚支系的代表人物,曾任施蒂里亚大公(1590年—1637年在位)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620年—1637年在位)。他也是匈牙利国王(1618年—1625年,1620年被叛乱打断)和波希米亚国王(1617年—1619年,1620年—1637年)。由于他的不明智的宗教政策(狂热支持天主教,压制新教),导致了神聖羅馬帝國诸侯的公开反抗,从而引发了对欧洲历史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三十年战争。.

新!!: 约翰·格奥尔格一世和斐迪南二世 (神圣罗马帝国) · 查看更多 »

新教联盟

新教联盟是信奉新教的德意志诸国在普法尔茨选帝侯腓特烈四世的号召下于1608年成立的,用于保护盟国的主权,土地,和人民。联盟于1621年解散。两个导火索事件决定了联盟的形成。其一,神圣罗马皇帝鲁道夫二世和巴伐利亚公爵馬克西米利安一世于1607年在多瑙沃特恢复了天主教的影响。 其二,帝国会议于1608年决定,1555年奧格斯堡和约是否有效取决于之前被占有的教会土地的归还情况。为了回应天主教势力的反扑,以腓特烈四世为首的新教诸侯于1608年5月14日组成新教联盟。天主教联盟也于第二年在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率领下成立。 联盟的盟国包括普法尔茨,纽因堡,符腾堡,巴登,安斯巴赫,拜罗伊特,安哈尔特,茨维布吕肯,黑森-卡塞尔,勃兰登堡,以及自由市乌尔姆,斯特拉斯堡,纽伦堡,罗滕堡,巴特温茨海姆,施韦因富特,魏森堡,讷德林根,施韦比施哈尔市,海尔布隆,梅明根,肯普滕,兰道,沃尔姆斯,施派尔,阿伦,金根。 尽管如此,萨克森选帝侯和其他几个重要的新教诸侯的缺席让联盟从诞生之初就缺少权威性。路德派和加尔文派的内斗也进一步削弱其实力。 普法尔茨选帝侯腓特烈五世(腓特烈四世的继承者)于1619年在神圣罗马皇帝斐迪南二世的反对下接受了波希米亚王位,但新教联盟在1620年签订乌尔姆条约拒绝给予其支持。斐迪南二世于1621年一月动用帝国禁令取消了他的选帝权。普法尔茨被迫将上普法尔茨割让给巴伐利亚。联盟于二月在海尔布隆的会议上正式向皇帝抗议其行径,但他将抗议置之脑后并命令联盟解散其军队。经共同商议后,联盟盟国最终决定服从斐迪南二世并于1621年五月十四日正式宣告解散。.

新!!: 约翰·格奥尔格一世和新教联盟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约翰·乔治一世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