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指数 笛

笛是一種管樂器,是屬於无簧片的木管樂器,由通過樂器開口的空氣來發聲。依照霍恩博斯特爾-薩克斯分類法,笛屬於边棱音气鸣乐器(edge-blown aerophones)。 常見的笛為直身長管,除了吹奏用的吹口外,還有幾個調整音高的開口,各開口的打開或閉合會產生不同的音高。各地方有不同的笛,有些笛(如直笛)是豎笛,吹口在笛的末端,吹奏時笛和嘴唇垂直。有些笛(如長笛)是橫笛,吹口在笛的側面,吹奏時笛和嘴唇平行。 笛是除了人聲之外最古老的樂器,在考古研究中,發現最早的笛是用動物的尺骨鋸去兩端關節鑽孔而成的骨笛,在德國施瓦本阿尔比發現許多,距今約43000年至35000前,這些笛子表示了當時歐洲的人類已有演奏樂器的傳統。而中國也有發現距今約9000年至7700年的賈湖骨笛。.

42 关系: 基本頻率口笛大琴小琴尺八尺骨中央C中琴中音長笛一節切人聲伯努利定律低音長笛德国哨子 (器物)八度短笛笛子筚篥管樂器篠笛簧片直笛音高音色頻率风箱高麗笛賈湖骨笛鼻笛鼻笛-口腔驅動型龍笛霍恩博斯特爾-薩克斯分類法能管长笛陶笛排笛木管乐器施瓦本阿尔比

基本頻率

基本頻率(或簡稱 基頻、fundamental frequency),当发声体由于振动而发出声音时,声音一般可以分解为许多单纯的正弦波,也就是说所有的自然声音基本都是由许多频率不同的正弦波组成的,其中频率最低的正弦波即为基音,而其他频率较高的正弦波则为泛音。 音乐演奏或歌唱中,基音是区别音高的主要元素,决定旋律。而泛音则决定乐器或人声的音色。.

新!!: 笛和基本頻率 · 查看更多 »

埙(xūn 廣東話:hyun1,音同「喧」)是一種吹奏乐器,中国民族乐器古老乐器,作为一种非常古老的吹奏乐器,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史记》称埙乐是“德者之音”。起源可能是先民用于模仿鳥獸叫聲以诱捕猎物,并随着文化的進步而发展为乐器。 埙的大小、颜色、纹饰、音域各异,部份埙的形状与陶笛类似,但没有陶笛的哨口,演奏者可转动埙以改變音调。  埙是土质乐器典范,音乐感染力极为强烈,即便只有几个乐句、五六个音符也足以让人肝肠为动、泪奔不止。埙声来自史前,携着土壤的气息,带着秋风的味道,浊而喧喧然,数千年来在灼灼的日光或皎洁的月光之下,洞穿人们的魂灵。她的音色幽深、悲戚、哀婉、绵绵不绝,具有一种独特的音乐品质。也许正是埙这种特殊音色,古人在长期的艺术感受与比较中,就赋予了埙和埙的演奏一种神圣、高贵的精神气质。闻埙音,仿佛是在瞬间掏空了心肺的胸腔中旋转回荡,天地之间,一切成空,只剩听者的一缕幽魂,随着这呜咽之声荡漾。  贾平凹曾说:“埙是泥捏的东西,发出的是土声地气。现代文明产生的种种新式乐器,可以演奏华丽的东西,但绝没有埙那样蕴含着一种魔怪。上帝用泥捏泥人的时候,也捏了这埙,人凿七孔有了灵魂,埙凿七孔便有了神韵。”       黄河泥埙同时又是黄河文化的符号、载体,它演奏的是抑扬顿挫波澜壮阔的黄河音乐,传播的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黄河泥埙演奏出来的音乐原始古朴、浑厚悠远、深沉苍凉、大气凝重,黄河泥埙演奏的乐曲韵味袅袅,直抵人心,猎人魂魄,耐人寻味,回味无穷,给人以历史沧桑、人生厚重、意犹未尽、丰富多彩的美感。   黄河泥埙是用首个中国黄河文化之乡武陟县黄河岸边的黄河泥精心制作的优秀民族乐器、高级工艺品。黄河泥埙选材自黄河边的胶泥,母亲河水滋养的黄河泥品质细腻、柔滑、粘连、杂质少、可塑性强而又不过于软塌。做出来的埙,造型各异、音准规范、音色优美、音域宽广、色泽自然、古朴淡雅、手感温润细腻,散发着黄河泥独特的幽幽远古气息。再配以精美典雅的绘画、古朴的文字,精心烧制后再涂漆上色,使黄河泥埙显得更加可人。精心烧制的黄河泥埙轻巧坚固,精致脱俗,集工艺品、民族乐器、旅游商品、玩具、纪念品于一体,凝聚着厚重大气、深沉悠远的黄河文化气息。  2013年5月,在焦作市武陟县荣获首个“中国黄河文化之乡”称号的过程中,黄河泥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黄河文化传播的载体,是黄河文化传播的桥梁。未经精雕细刻和包装的黄河泥埙在2015年10月中旬在加拿大举行的中加文化节上初露头角,即荣获银奖。.

新!!: 笛和埙 · 查看更多 »

口笛

口笛是一种极为小巧的中国竹笛,由俞逊发於1971年发明。 最为著名的口笛曲為《云雀》(Ciocârlia)。中国民族交响乐《飛天》也使用过此乐器。.

新!!: 笛和口笛 · 查看更多 »

大琴

#重定向 大笒.

新!!: 笛和大琴 · 查看更多 »

小琴

#重定向 小笒.

新!!: 笛和小琴 · 查看更多 »

尺八

尺八是吴地的一种木管乐器尺八,中国吴地传统乐器,后传入日本。竹制,外切口,五孔(前四后一),属边棱振动气鸣吹管乐器,以管长一尺八寸(约55公分)而得名,其音色苍凉辽阔,又能表现空灵、恬静的意境。由中國唐朝(日本的奈良时代)時开始傳入日本。尺八是竖吹樂器,用于宫廷雅乐的尺八被称为雅乐尺八,而现在所说的尺八一般都指代普化尺八。.

新!!: 笛和尺八 · 查看更多 »

尺骨

尺骨(Ulna)是位在人體上肢中前臂內側的骨頭,即在尾指側的骨,在橈骨之旁。在靠近上臂處有一半月形的關節面,稱為滑車切跡,與肱骨滑車共同形成關節。切跡上方有兩個突起,分別稱為鷹嘴和冠突。.

新!!: 笛和尺骨 · 查看更多 »

中央C

#重定向 C (音名).

新!!: 笛和中央C · 查看更多 »

中琴

#重定向 中笒.

新!!: 笛和中琴 · 查看更多 »

中音長笛

中音長笛 中音長笛是木管樂器,屬於長笛的一種變種。它填補了長笛低音區域較弱和欠缺的音域。它的聲音圓潤豐厚,特別在低音及中音區域上。由於它的出現時間比其他變種長笛較早,因此在現代的樂團中,漸漸開始成為常規樂器之一,由1名長笛手兼任。.

新!!: 笛和中音長笛 · 查看更多 »

一節切

一節切是日本的一种传统木管乐器,可能是日本尺八的前身乐器,名字源於制作樂器的竹子的年齡為一節分(十五日)。 《解体新書》的作者之一前野良澤是一名一節切演奏者。 Category:木管乐器 Category:日本傳統樂器 Category:東亞管樂器.

新!!: 笛和一節切 · 查看更多 »

人聲

人聲是通過人類呼吸器官振動產生的聲音。關鍵器官為聲帶的此種人類行為,通過空氣介質傳播,並能被人類聽覺器官而感知。除此,人聲亦與其他聲音相同,也是一種波動現象。 複雜的人聲可構成語言、歌曲,並表達複雜的情緒與符號。.

新!!: 笛和人聲 · 查看更多 »

伯努利定律

伯努利原理(Bernoulli's principle),又稱柏努利定律、白努利定律(Bernoulli's Law),是流體力學中的一個定律,由瑞士流體物理學家丹尼尔·伯努利於1738年出版他的理論《Hydrodynamica》,描述流體沿著一條穩定、非黏性、不可壓縮的流線移動行為。 在流體動力學,伯努利原理指出,無黏性的流體的速度增加時,流體的壓力能或位能(勢能)總和將減少。 伯努利原理可以應用到不同類型的流體流動,從而是可廣泛套用的伯努利方程表示式。事實上,有不同類型的流的伯努利方程的不同形式的。伯努利原理的簡單形式是有效的不可壓縮流動(如最液體流動),也為移動可壓縮流體(如氣體)在低馬赫數(通常小於0.3)。更先進的形式可被應用到在某些情況 ​​下,在更高的馬赫數(見伯努利方程的推導)可壓縮流。 伯努利定律可以從能量守恆定律來推演。說明如下:在一個穩定的水流,沿著直線流向的所有點上,各種形式的流體機械能總和必定相同。也就是說,動能,位能,與內能的總和保持不變。換言之,任何的流體速度增加,即代表動態壓力和單位體積動能的增加,而在同時會導致其靜態壓力,單位體積流體的位能、內能等三者總和的減少。如果液體流出水庫,在各方向的流線上,各種形式的能量的總和是相同的;因為每單位體積能量的總和(即壓力和單位體積流體的重力位能 \rho g h的總和)在水庫內的任何位置都相同。 伯努利原理,也可以直接由牛頓第二定律推演。說明如下:如果從高壓區域往低壓區域,有一小體積流體沿水平方向流動,小體積區域後方的壓力自然比前方區域的壓力更大。所以,此區域的力量總和必然是沿著流線方向向前。在此假設,前後方區域面積相等,如此便提供了一個正方向淨力施於原先設定的流體小體積區域,其加速度與力量同方向。此假想環境中,流體粒子僅受到壓力和自己質量的重力之影響。先假設如果流體沿著流線方向作水平流動,並與流體流線的截面積垂直,因為流體從高壓區域朝低壓區域移動,流體速度因此增加;如果該小體積區域的流速降低,其唯一的可能性必定是因為它從低壓區朝高壓區移動。因此,任一水平流動流體之內,壓力最低處有最高流速,壓力最高處有最低流速。.

新!!: 笛和伯努利定律 · 查看更多 »

低音長笛

一名手持直立式的低音長笛的樂手。 低音長笛是木管樂器,屬於長笛的一種變種。它是1920年代才發明的新變種樂器,,於爵士音樂上開創無簧片類木管器樂的低音區域,但現時普及度不高,通常只限於長笛合奏團才會使用。而在管樂團中,低音長笛的音色很容易就被單簧管類的樂器所蓋過,因此亦同樣罕見。 樂器的英文名稱「Bass Flute」,在20世紀初曾被英國作曲家視為「中音長笛」(Alto Flute),例如霍爾斯特的《行星組曲》標示為「Bass Flute in G」,現時已經再沒有類似的情況發生。 低音長笛為移調樂器,採用高音譜號,實際音比記譜音低1個八度,它可吹奏音域和長笛相同,但一般而然,低音長笛不會吹奏吹過譜記音A6,原因是它的高音並不準確,一般以長笛代替便可。.

新!!: 笛和低音長笛 · 查看更多 »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其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从北部的北海与波罗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气候温和,季节分明。德国人口约8,180万,为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在50万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和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国家元首为联邦总统,政府首脑則为联邦总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内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德国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申根区一部分,并于1999年推动欧元区的建立。德国亦为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20国集团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其军事开支总额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内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新!!: 笛和德国 · 查看更多 »

哨子 (器物)

哨子是一種小型的氣鳴樂器,利用氣流讓樂器內器件振動而發出尖銳的聲音。哨子可能是用嘴吹動而發聲,或是由其他方式讓氣流吹動而發聲。 哨子的歷史很久,自從早期人類雕刻葫蘆或樹枝,發現可以發音,就開始有類似的樂器了。古埃及人用小的貝殼作為哨子。許多現在的管樂器和哨子的發聲原理相近。 哨子除了作為樂器外,在運動比賽中也常用到哨子,例如表示比賽的開始或是結束,或是裁判表示選手犯規。.

新!!: 笛和哨子 (器物) · 查看更多 »

八度

八度(Octave,亦稱為Perfect octave)是音程的一種,它的組成是由2個相同音名但來自不同音域所組成。兩音的距離為12個半音,而頻率的比例是2:1,換而言之,較高音的頻率為較低音的兩倍。而這個比例,不論是運用平分律、純律或是畢氏音程都是相同的。 在古代中國音樂理論中,八度譜記稱為均。 純八度是和聲學中第二簡單的音程關係(最簡單的是純一度)。亦被喻為是「音樂上最常用的音程」 在泛音列中,第1音和第2音的音程關係便是純八度。純八度音程往往給人一種非常舒暢的感覺,這和兩音的頻率重疊有關係,由於兩者成倍數關係,因此其正弦波的疊加波型並不會出現不協調音程中起伏不平的波段,反而能達至互補的作用,因而製造出一份和諧感。又因人耳在聽到純八度和聲時,會有將兩個音當成同一個音的傾向,因此,這樣的關係又可被稱為等價八度(octave equivalence)。另一方面,又由於音程所產生的共鳴感,令聽者感覺以八度音程行進的旋律,音色會比單旋律的彈奏更為豐富。.

新!!: 笛和八度 · 查看更多 »

短笛

短笛(piccolo),是長笛家族的一種變種樂器,名稱源自意大利文“flauto piccolo”,長度為普通長笛的一半。音域則比長笛高1個八度,所以部份意大利作曲家亦會以“ottavino”稱呼短笛。.

新!!: 笛和短笛 · 查看更多 »

笛是一種管樂器,是屬於无簧片的木管樂器,由通過樂器開口的空氣來發聲。依照霍恩博斯特爾-薩克斯分類法,笛屬於边棱音气鸣乐器(edge-blown aerophones)。 常見的笛為直身長管,除了吹奏用的吹口外,還有幾個調整音高的開口,各開口的打開或閉合會產生不同的音高。各地方有不同的笛,有些笛(如直笛)是豎笛,吹口在笛的末端,吹奏時笛和嘴唇垂直。有些笛(如長笛)是橫笛,吹口在笛的側面,吹奏時笛和嘴唇平行。 笛是除了人聲之外最古老的樂器,在考古研究中,發現最早的笛是用動物的尺骨鋸去兩端關節鑽孔而成的骨笛,在德國施瓦本阿尔比發現許多,距今約43000年至35000前,這些笛子表示了當時歐洲的人類已有演奏樂器的傳統。而中國也有發現距今約9000年至7700年的賈湖骨笛。.

新!!: 笛和笛 · 查看更多 »

笛子

笛子,又称竹笛,中國传统乐器。最早被發現的笛為賈湖文化遺址出土的7孔骨笛,約有7000年歷史。笛子在民間音樂、戲曲、民族樂團、交响乐团和现代音乐中运用,一般分為南方的曲笛和北方的梆笛。笛子多為竹製作,主要為苦竹與紫竹,也有以木、玉等材料製笛。.

新!!: 笛和笛子 · 查看更多 »

筚篥

筚篥,也写做“觱篥”,(音ㄅㄧˋㄌㄧˋ)名称可能是由突厥语或匈奴语直接音译过来。以竹或木做管,顶端有用芦苇或麦秸做的簧片,管身开洞,竖吹。声音高亢凄厉。 古代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经常使用的一种乐器,传入中国后,经过改造,而管和唢呐可能都是筚篥改造的产物。 筚篥是日本雅乐的传统乐器。 Category:雙簧樂器 Category:東亞管樂器.

新!!: 笛和筚篥 · 查看更多 »

管樂器

管樂器是泛指以管作為共鳴體的樂器。由吹奏者吹氣或振唇,借由吹口裝置帶動管內空氣震動發聲。音的高低取決於管身的長度控制。.

新!!: 笛和管樂器 · 查看更多 »

箫又稱洞簫,是中國古老的吹管樂器,特徵為單管、豎吹、開管、邊稜音發聲。「簫」字在唐代以前本指排簫,唐宋以來,由於單管豎吹的簫日漸流行,便稱編管簫爲排簫,以示區別。至於「洞簫」之名,則來自於箫管底端之開孔。 其音色圓潤輕柔,幽靜典雅,常用於獨奏、琴簫合奏或絲竹樂演奏。.

新!!: 笛和箫 · 查看更多 »

篠笛

笛是日本的一种传统木管乐器,由川竹(又称苦竹、篠竹)制成,上开有吹口和指孔,内面涂有漆与合成樹脂。日本传统艺能中常略称为笛或称为竹笛。篠笛与尺八和长笛都是无簧片的笛类乐器。 本文所述均以西洋音乐的音名提及,符号记述按英美习惯(德国用H代替B、用B代替Bb)。参见音名条目。.

新!!: 笛和篠笛 · 查看更多 »

簧片

簧片是一片置于乐器吹口或通气口中具弹性的片狀物,它的一端被固定在吹口或通气口上,另一端可上下活动,随着气流振动或彈奏而发声,一些樂器的簧片中會使用尼龍線或綿線為纏繞物。.

新!!: 笛和簧片 · 查看更多 »

直笛

木笛是一種木管樂器,直身長管,以邊稜發聲,是哨笛的一種。笛端有1個吹孔,吹孔以下有尖板開口,笛身有8至10個音孔,其中2個為半音孔,由口吹氣至吹口的窄管,窄管的氣撞到尖板,令空氣震盪。直笛音色優美圓潤,是巴洛克時代的標準獨奏樂器。值得一提的是木笛一詞並非因為歷史上直笛大多以木製成,而是因為直笛的德文名字為Blockflöte,意指笛頭內用塞木(block)做出以引導空氣的管道,故命名為木笛。 标准直笛有8个音孔,通过按孔的不同组合可以得到2个至2个半八度以内的所有半音。现在的直笛是十二平均律乐器,可以吹奏包括大調、小調的24个调。因为音孔較少,在吹奏远关系调时,指法极为复杂。.

新!!: 笛和直笛 · 查看更多 »

音高

音高(pitch)在音樂領域裡指的是人類心理對音符基頻之感受。.

新!!: 笛和音高 · 查看更多 »

音色

音色是声音的特色。不同音色的声音,即使在同一音高和同一响度的情况下,也能让人区分开来。同样的音高和响度配上不同的音色就好比同样色度和明度配上不同的色相一样。.

新!!: 笛和音色 · 查看更多 »

頻率

频率(Frequency)是单位时间内某事件重复发生的次数,在物理学中通常以符号f 或\nu表示。采用国际单位制,其单位为赫兹(英語:Hertz,简写为Hz)。设\tau时间内某事件重复发生n次,则此事件发生的频率为f.

新!!: 笛和頻率 · 查看更多 »

风箱

风箱即空氣泵,是用來治鐵高炉的設備,風箱的皮橐內充滿空氣,而且並不塌縮,拉動其體能夠將其內的空氣壓出,空氣通過輸風管,可以進入熔煉爐爐中。.

新!!: 笛和风箱 · 查看更多 »

高麗笛

麗笛是日本雅樂中使用的一种横吹管樂器,用於高麗樂、国風歌舞和東遊。 竹制,6孔,长36厘米,内径9厘米,音域为F♯5~E7。.

新!!: 笛和高麗笛 · 查看更多 »

賈湖骨笛

賈湖骨笛又稱「賈湖骨管」,出土於賈湖遺址,距今約9000年至7700年,位於中國河南漯河市舞陽縣北舞渡鎮西南1.5公里的賈湖村,面積約55000平方米。1979年秋,賈湖村民修築護村堤期間,該村小學師生在取土坑內開荒種地時發現。是中國出土年代最早、保存最為完整、出土個數最多,而且可供演奏的樂器實物。 賈湖骨笛以水鳥的尺骨鋸去兩端關節鑽孔而成,長22.7釐米。笛身有小孔,估計制笛人運用打小孔的方法調整個別音孔的音差,反映出賈湖人有音階與音距的基本概念。 贾湖骨笛发现于1986年5月初,首次在编号为M78的墓葬中清理出二支完整骨笛。同年秋,又于4座墓葬中发现多支。1987年又发现数支。M282出土的1支七孔骨笛保存十分完整。张居中等带着这只完整的七孔笛赴北京鉴定。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民族民间音乐研究室主任萧兴华首肯它是吹奏乐器骨笛,中央民族乐团笛子演奏家宁保生进行了吹试。11月,黄翔鹏、萧兴华、徐桃英、顾伯宝、童忠良等音乐专家,携带仪器到郑州对编号为M282:20的这支骨笛再次进行测试。试吹采用斜出45度角方法竖吹,测后的结论认为,这支骨笛的音阶阶构至少是清商音阶六声,也有可能是七声音阶具备的下徵调音阶,并给它定了一个自然、简单的名字“笛”。 根据骨笛出土的地层和形制,研究者把它分为三期: 早期:公元前9000多年~公元前8600年左右,笛上刻孔多五孔、六孔,能奏出四声音阶和完备的五声音阶。 中期:公元前8600~公元前8200年左右,笛上皆刻七孔,能奏出六声和七声音阶。 晚期:公元前8200~公元前7800年左右,多七孔,个别有八孔,能奏出完整的七声音阶及七音阶以外的变化音。 贾湖骨笛的出土将中国音乐文化上推至9000年。改写了中国历史原先对先秦音乐史只有五阶音域的史考,贾湖骨笛有七阶高低阶音域。其形制固定,制作十分规范,极具表现力,多数可达2个八度音域以上。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出土个数最多,且能演奏的乐器实物。从而改写了中国乃至世界音乐史,在世界音乐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新!!: 笛和賈湖骨笛 · 查看更多 »

鼻笛

鼻笛 鼻笛泛指各種以鼻吹奏的樂器,通常具有以鼻吹氣的吹口,以及用以改變音高的指孔,亦有以控制氣息改變音高。 常見在於東南亞、大洋洲、歐洲、非洲的部族。東南亞傳統文化中,認為鼻笛灌注的是生命的氣息,不如嘴巴會說謊、飲食(象徵污穢),代表著生命、誠實、純粹。.

新!!: 笛和鼻笛 · 查看更多 »

鼻笛-口腔驅動型

鼻笛-口腔驅動型(Nose flute/ ),又作鼻哨笛。結構單純、體型小巧,以「邊棱效應」發聲。口腔驅動型鼻笛由鼻腔吹奏,主要特色為藉由改變口腔容積以演奏各音高與旋律,有別於多數民族傳統鼻笛須以指法改變音高。.

新!!: 笛和鼻笛-口腔驅動型 · 查看更多 »

龍笛

龍笛是一种可能成型於唐代的传统横吹木管乐器,今日僅見於日本。由唐竹制成,常用於演奏日本雅樂。龍笛通过遣唐使传入日本,可能是由中亞的橫吹演变而来,并與能管、篠笛一起被认为是其他和樂器中所有横笛的原型和祖先。.

新!!: 笛和龍笛 · 查看更多 »

霍恩博斯特爾-薩克斯分類法

霍恩博斯特爾-薩克斯分類法(Hornbostel-Sachs,簡稱H-S分類法)是一種系統式的,由研究音樂學的德國學者及研究民族音樂學的奧地利學者所創立,1914年於《民族學雜誌》(Zeitschrift für Ethnologie)中首先發表,不過要等待至1961年才被翻譯成英文,於音樂期刊刊載。現時此方法已廣泛應用於民族音樂學和上。2011年7月,透過「網上國際樂器博物館」的協助,進行了最新一次的版本更新。 薩克斯與霍恩博斯特爾以19世紀於任職樂器館長的的想法為藍本。馬依隆把樂器按它們的發聲體分為四大類:氣柱、弦線、膜及樂器自身。不過,馬依隆本身不想將這個系統弄得太複雜,因此只限於在歐洲找到的樂器為主,薩克斯與霍恩博斯特爾則認為馬依隆的構想可以擴展至世界上的所有樂器,因而開展了這個大規模的計劃。 H-S分類法參照了杜威圖書分類法的模式,將樂器分為五大類,並且再細分為多個子類及分類,整個系統共涵蓋超過300個分類。.

新!!: 笛和霍恩博斯特爾-薩克斯分類法 · 查看更多 »

能管

能管是日本的一种传统高音横吹笛类木管乐器,由竹制成。能管是由觀阿彌与其子世阿弥於15世纪创造,其时二人正致力於改良能剧形式田樂和猿樂。能管不仅被应用在能剧中,还被应用於歌舞伎、寄席囃子和祇園囃子。明显的特征是具有“喉”(のど)这一结构。.

新!!: 笛和能管 · 查看更多 »

长笛

没有描述。

新!!: 笛和长笛 · 查看更多 »

陶笛

陶笛(),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吹管樂器。現代陶笛的雛型曾在不同文化中出現。 在中國有一種近似陶笛的古老樂器:塤。至於中國的「塤」跟陶笛有沒有共同源頭,已無從稽考,但是,在中国除了“埙”之外,还有很多陶土乐器,例如1200年历史,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泥哇呜”、源于湖北春秋战国时期的“呜嘟”却与现代陶笛的基本特征完全一致,不但在外形上区别不大,而且都具备陶笛哨口,甚至连孔数都完全一致;另外的共通點則是都是主要以陶泥燒製的閉管式樂器。 而在南美的瑪雅人和阿茲特克人亦於六世紀出現一種用於裝飾和祭祀的仿鳥鳴的彩繪樂器,也被認為可能是現代陶笛的雛型。.

新!!: 笛和陶笛 · 查看更多 »

排笛

排笛,又称潘笛,是一类古老的乐器,在中国、南美洲、欧洲、非洲古代都有发现,用若干长短不同的木管或竹管连接起来,直接用口吹,每个管发出一个音,通过连续吹不同的管展现旋律。 古希腊神话中牧神潘把由绪任克斯變成的蘆葦編成樂器,他经常都在吹奏,因此称这种乐器为“潘笛”(Pan flute)。中国古代的排箫共有两排,每个音有两个同样长短的管子,排列顺序为低-高-低,因此如同两个翅膀、或燕子的尾巴,所以也被称为“凤尾箫”。 Category:木管乐器.

新!!: 笛和排笛 · 查看更多 »

木管乐器

木管樂器大多數由堅實耐用的木材製作。木管樂器的歷史很久遠,大致上古代人類在動物的腿骨上打洞製造出來的原始笛子就是木管樂器的祖先。現代木管樂器是從各國民間音樂中使用的類似蘆笛、笛和簫之類的樂器發展而來。 木管樂器大致有兩種外形,一種是圓柱型,比如長笛和單簧管。另一種是圓錐型,比如雙簧管和大管。從發音原理來講,木管樂器分三類:.

新!!: 笛和木管乐器 · 查看更多 »

施瓦本阿尔比

#重定向 施瓦本汝拉山.

新!!: 笛和施瓦本阿尔比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骨笛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