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理查·克里斯多福·卡林頓

指数 理查·克里斯多福·卡林頓

查·克里斯多福·卡林頓(Richard Christopher Carrington,1826年5月26日-1875年11月27日)是一位英國的業餘天文學家,他在1859年的天文觀測証明太陽閃焰的存在,並且建議對地球的極光和電器有所影響;而他在1863年的觀測記錄的太陽黑子顯示太陽的較差自轉。.

22 关系: 劍橋天文台卡靈頓自轉史波勒定律天文學天文觀測太陽太陽黑子地球切爾西 (倫敦)喬城天文台皇家天文學會月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較差自轉薩里郡英國皇家天文學會英國皇家天文學會金質獎章英国耀斑极光業餘天文學海因利希·史瓦貝1859年太陽風暴

劍橋天文台

劍橋天文台是位於英國東部的劍橋大學的天文台。他創建於1823年,而現在是天文研究所 場所的一部分。古老的天文台建築是天文研究所的圖書館,蒐集了迷人的現代與歷史性的天文學書籍。 在劍橋西部馬丁利海路的場所有一套光學望遠鏡。以現代的標準,它們都太小且受到光汙染。然而,36吋的望遠鏡仍繼續用於恆星徑向速度的研究,並且有歷史的諾森伯蘭和索羅古特望遠鏡仍用於機關公眾推廣活動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於1957年在西南方數公里建立了馬拉德電波天文學天文台。 從1990年至1998年,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就以天文台北邊的劍橋格林尼治屋為基地。.

新!!: 理查·克里斯多福·卡林頓和劍橋天文台 · 查看更多 »

卡靈頓自轉

卡靈頓自轉(Carrington rotation)是太陽表面的黑子或爆發位置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再出現的時間間隔定出的系統。 因為太陽的自轉會隨著緯度、深度和時間變化,而任何一種這樣的系統必須要一個任意的、可以作為比較,且有意義的適當週期作為比較。較差自轉是不同緯度以不同速率自轉的現象,適用於所有表面是流體的恆星和巨大的氣體行星。 卡靈頓自轉就是為了這個目的被專斷的定為27.2753天,並以1853年11月9日做為單一的卡靈頓自轉序數起算的時間點。 理查·克里斯多福·卡林頓在1850年代以低緯度的太陽黑子測量太陽自轉的速率,導出相對於恆星的自轉週期為25.38天。恆星週期是相對於恆星測量的,但是因為地球繞著太陽公轉,所以我們看見的週期是27.2753天。 以黑子的緯度做縱軸,時間做橫軸來繪圖來繪圖是可行的。黑子的經度則依據通過中央子午線的時間計算卡靈頓自轉序數。在每一次的自轉,與前一次的圖比較,多數的黑子都會在與早先相同的位置上再出現。但經過更長的時間,這些黑子都會略微向左或右偏移。.

新!!: 理查·克里斯多福·卡林頓和卡靈頓自轉 · 查看更多 »

史波勒定律

史波勒定律可以預測太陽黑子在太陽週期中的緯度變化。這個定律大約在1861年被英國天文學家理查德·卡靈頓發現,然後獲得德國天文學家古斯塔夫·史波勒的確認。 在太陽黑子週期開始時,太陽黑子傾向於出現在太陽表面30°至45°的緯度上,隨著週期的進展,黑子出現的緯度越來越低。當平均位置在15°時,太陽黑子達到極大期。太陽黑子的平均緯度仍會繼續降低,當週期要結束時老週期的黑子大約出現在7°,而新週期的太陽黑子開始在高緯度出現。.

新!!: 理查·克里斯多福·卡林頓和史波勒定律 · 查看更多 »

天文學

天文學是一門自然科學,它運用數學、物理和化學等方法來解釋宇宙間的天體,包括行星、衛星、彗星、恆星、星系等等,以及各種現象,如超新星爆炸、伽瑪射線暴、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等等。廣義地來說,任何源自地球大氣層以外的現象都屬於天文學的研究範圍。物理宇宙學與天文學密切相關,但它把宇宙視為一個整體來研究。 天文學有著遠古的歷史。自有文字記載起,巴比倫、古希臘、印度、古埃及、努比亞、伊朗、中國、瑪雅以及許多古代美洲文明就有對夜空做詳盡的觀測記錄。天文學在歷史上還涉及到天體測量學、天文航海、觀測天文學和曆法的制訂,今天則一般與天體物理學同義。 到了20世紀,天文學逐漸分為觀測天文學與理論天文學兩個分支。觀測天文學以取得天體的觀測數據為主,再以基本物理原理加以分析;理論天文學則開發用於分析天體現象的電腦模型和分析模型。兩者相輔相成,理論可解釋觀測結果,觀測結果可證實理論。 與不少現代科學範疇不同的是,天文學仍舊有比較活躍的業餘社群。業餘天文學家對天文學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發現和觀察彗星等短暫的天文現象上。 http://www.sydneyobservatory.com.au/ Official Web Site of the Sydney Observatory Astronomy (from the Greek ἀστρονομία from ἄστρον astron, "star" and -νομία -nomia from νόμος nomos, "law" or "culture") means "law of the stars" (or "culture of the stars" depending on the translation).

新!!: 理查·克里斯多福·卡林頓和天文學 · 查看更多 »

天文觀測

天文觀測是以各類儀器以各種波段接收來自宇宙各類目標天體的輻射與電磁輻射,具體觀測其可見光或特殊波長影像、光譜影像等,借此研究其狀態、變化、距離、化學組成等的一種重要途徑,而實地採樣分析也屬天文觀測的範疇內。.

新!!: 理查·克里斯多福·卡林頓和天文觀測 · 查看更多 »

太陽

#重定向 太阳.

新!!: 理查·克里斯多福·卡林頓和太陽 · 查看更多 »

太陽黑子

#重定向 太阳黑子.

新!!: 理查·克里斯多福·卡林頓和太陽黑子 · 查看更多 »

地球

地球是太阳系中由內及外的第三顆行星,距离太阳约1.5亿公里。地球是人類已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也是人類居住的星球,共有74.9億人口。地球质量约为5.97×1024公斤,半径约6,371公里,密度是太阳系中最高。地球同时进行自转和公转运动,分别产生了昼夜及四季的变化更替,一太陽日自转一周,一太陽年公转一周。自转轨道面称为赤道面,公转轨道面称为黄道面,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地球仅擁有一顆自然卫星,即月球。 地球表面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称为海洋或可以成为湖或河流,其余是陆地板块組成的大洲和岛屿,表面分布河流和湖泊等水源。南极的冰盖及北极存有冰。主體包括岩石圈、地幔、熔融态金属的外地核以及固态金属的內地核。擁有由外地核產生的地磁场。外部被氣體包圍,称为大氣層,主要成分為氮、氧、氬。 地球诞生于约45.4亿年前,42億年前開始形成海洋。并在35亿年前的海洋中出现生命,之后逐步涉足地表和大气,并分化为好氧生物和厌氧生物。早期生命迹象产生的具體证据包括格陵兰岛西南部中拥有约37亿年的历史的石墨,以及澳大利亚大陆西部岩石中约41亿年前的 Early edition, 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此后除去数次生物集群灭绝事件,生物种类不断增多。根据学界测定,地球曾存在过的50亿种物种中,已经绝灭者占约99%,据统计,现今存活的物种大约有1,200至1,400万个,其中有记录证实存活的物种120万个,而余下的86%尚未被正式发现。2016年5月,有科学家认为现今地球上大概共出现过1--种物种,其中人类正式发现的仅占十万分之一。2016年7月,科学家称现存的生物共祖中共存在有355种基因。地球上有约74亿人口,分成了约200个国家和地区,藉由外交、旅游、贸易、传媒或战争相互联系。.

新!!: 理查·克里斯多福·卡林頓和地球 · 查看更多 »

切爾西 (倫敦)

#重定向 車路士 (倫敦).

新!!: 理查·克里斯多福·卡林頓和切爾西 (倫敦) · 查看更多 »

喬城天文台

喬城天文台,也稱為國王的天文台,是天文和地磁的天文台 ,由英王喬治三世 (1760年至1820年) 於1769年創建,位於薩里里士滿里士滿宮的老鹿園,現在的大倫敦區內。據以命名的喬城皇家莊園就在北邊的前面。天文台的地基覆蓋在國王亨利五世於1414年建立的卡爾特教團光輝修道院的南側。 在過去,喬城天文台參加了瑞士錶芯準確性的評鑑和分級。海上航行的導航設備通過機械鐘錶的使用,使鐘錶的準確性變得越來越重要。由於這種需要,天文台開發各種不同的方法以測量鐘錶的精確度。在歐洲,納沙泰爾天文臺、日內瓦天文臺、貝桑松天文臺和喬城天文台都是測試錶芯準確性很傑出的例子。 測試過程都要持續很多天,通常是45天。每個機械裝置都要在5個不同地點,以兩種溫度,每次4或5天經歷10個系列的測試。容許的誤差要遠小於任何其他的標準,包括現代的標準。通國嚴格測試的機械裝置經由天文台的台長簽署認證於德瑪律凱公報發布。德瑪律凱公報會說明測試的準則及機械裝置的實際表現。經由德瑪律凱公報認証的機械裝置稱為天文台時計,並且會由天文台頒布參考編號。 天文台評定機械裝置精度的作用驅動了機械錶製做行業向更高的精度邁進。因此,今天高品質機械錶的動作有極高的準確性。然而,沒有機械裝置的石英錶機芯在比較下最終可能有比機械錶更高的準確性。因此,這種精密計時器的認證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隨著石英錶的發展就停止了。 歷任的天文台台長 (管理人) 包括Stephen Demainbray、約翰·威爾士、鮑爾弗·斯圖爾特、G.M.惠普、法蘭西斯·約翰·威爾士惠普、查理斯·克利和喬治·克拉克·辛普森。.

新!!: 理查·克里斯多福·卡林頓和喬城天文台 · 查看更多 »

皇家天文學會月報

皇家天文學會月報(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MNRAS)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天文學和天文物理學領域同行評審的學術期刊之一。出刊於1827年,發表作為天文等相關領域原創研究的論文或事件通報。另外,該期刊實際上並非每月出刊,所發表的文章也不僅限於英國皇家天文學會的訊息 。.

新!!: 理查·克里斯多福·卡林頓和皇家天文學會月報 · 查看更多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縮寫为NASA)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个独立机构,负责制定、实施美国的民用太空计划、與开展航空科學暨太空科學的研究。1958年7月29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签署了《美国公共法案85-568》,创立了國家NASA航空和太空管理局,取代了其前身美國國家航空諮詢委員會(NACA)。於1958年10月開始運作。自此,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負責了美國的太空探索,例如登月的阿波羅計劃,太空實驗室,以及隨後的航天飞机。自2006年2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愿景是“開拓未來的太空探索,科學發現及航空研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使命是“理解并保护我们依賴生存的行星;探索宇宙,找到地球外的生命;启示我们的下一代去探索宇宙”。在太空计划之外,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还进行长期的民用以及军用航空航天研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被广泛认为是世界范围内太空机构中執牛耳者。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透過地球觀測系統提升對地球的了解,透過太陽科學研究計劃精進太陽科學。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注重於利用先進的機械任務探索太陽系中的的所有天體並利用天文觀測台及相關計劃研究天體物理學中的主題,例如大爆炸理論。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與許多美國國內及國際的組織分享其研究數據。.

新!!: 理查·克里斯多福·卡林頓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查看更多 »

較差自轉

較差自轉,又名差動自轉。是指一个天体在自转时不同部位的角速度互不相同的现象。較差自轉在大多数非固体的天体中存在,比如星系、恒星、巨型气体行星等等;太陽系內則在太陽、木星和土星的表面出現。.

新!!: 理查·克里斯多福·卡林頓和較差自轉 · 查看更多 »

薩里郡

萨里郡(Surrey),英格蘭東南部的郡。泰晤士河流經萨里後,向東北流向大倫敦。以人口計算,吉爾福德是第1大鎮,沃金是第2大鎮,尤厄爾是第3大鎮,坎伯利是第4大鎮;古爾福德是第1大自治市鎮(Borough)。萨里郡政府所在地并不在萨里,而是在附近伦敦的金士顿。 萨里郡沒有包含單一管理區,無論把它看待成非都市郡還是名譽郡,其面積都是1,663平方公里,人口都是1,085,400。.

新!!: 理查·克里斯多福·卡林頓和薩里郡 · 查看更多 »

英國皇家天文學會

英國皇家天文學會(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RAS),是由英國天文學家組成的天文研究團體。總部位於倫敦。目的是為了增進天文學、行星科學、地球物理學及其他與天文相關學科的研究。在國際天文聯會中代表英國,也是國際科學理事會的成員。.

新!!: 理查·克里斯多福·卡林頓和英國皇家天文學會 · 查看更多 »

英國皇家天文學會金質獎章

英國皇家天文學會金質獎章(Gold Medal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是英國皇家天文學會的最高獎項,于1824年首次頒發。.

新!!: 理查·克里斯多福·卡林頓和英國皇家天文學會金質獎章 · 查看更多 »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新!!: 理查·克里斯多福·卡林頓和英国 · 查看更多 »

耀斑

閃焰是在太陽的盤面或邊緣觀測到的突發的閃光現象,它會釋放出高達6 × 1025焦耳的巨大能量(大約是太陽每秒鐘釋放總能量的六倍,或相當於160,000,000,000百萬噸TNT,超過舒梅克-李維九號彗星撞木星能量的25,000倍)。它們通常,但並非總是,伴隨著發生日冕大量拋射的事件。閃焰會從太陽日冕拋射出電子、離子、和原子的雲進入太空。通常,在事件發生後的一兩天,這些雲就可能會到達地球。這個名詞也適用在發生類似現象的恆星,但通常會使用「恆星閃焰」來稱呼。 閃焰會影響到太陽所有的大氣層(光球、色球和日冕)。當電漿物質被加熱至數千萬K的溫度時,電子、質子和更重的離子都會被加速至接近光速。它們產生電磁頻譜中所有波長的電磁輻射,從無線電波到伽瑪射線,然而絕大部分的能量都在視覺範圍之外,因此絕大碩的閃焰都是肉眼看不見的,必須要用特別的儀器觀測不同的頻率。閃焰發生在圍繞著太陽黑子的活動區,強烈的磁場從那兒穿透光球聯接日冕和太陽內部的磁場。 閃焰會突然(時間的尺度在幾分鐘至幾十分鐘)釋放儲藏在日冕中的磁場能量;日冕大量拋射(CME)也可以釋放出相等的能量,但是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尚不明確。 閃焰發射的X射線和紫外線輻射會影響地球的電離層,擾亂遠距離的無線電通訊。在分米波長的電波輻射會直接干擾雷達和使用這些波長的儀器和設備的操作。 對太陽閃焰的首度觀測是理查·卡靈頓和理查·霍奇森在1859年獨立完成的"",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v20, pp13+, 1859,在黑子群當中看見一個小範圍的明亮區域。觀察望遠鏡或衛星觀測到的恆星光度變化曲線,可以推斷其他恆星是否產生恆星閃焰。 太陽閃焰發的頻率隨著平均11年的活動週期,從太陽位於活躍期的一天數個,到寧靜期的一星期不到一個,有很大的變化(參見太陽週期)。大的閃焰出現的頻率遠低於小的閃焰。 根據NASA的觀測,在2012年7月23日,一個有著巨大和潛在破壞力的太陽超級風暴(閃焰、日冕大量拋射、和)與地球擦身而過。估計在2012年至2022年之間,有12%的機率會發生類似的事件.

新!!: 理查·克里斯多福·卡林頓和耀斑 · 查看更多 »

极光

極光(Aurora)是在高緯度(北極和南極)的天空中,帶電的高能粒子和高層大氣(熱層)中的原子碰撞造成的發光現象。帶電粒子來自磁層和太陽風,在地球上,它們被地球的磁場帶進大氣層。大多數的極光發生在所謂的“極光帶”,在觀察上,這是在所有的經度上距離地磁極10°至20°,緯度寬約3°至6°的帶狀區域。太陽風受到地球的磁場導引直接進入大氣層。當磁暴發生時,在較低的緯度也會出現極光。极光不只在地球上出现,太阳系内的其他一些具有磁场的行星上也有极光。 在英、法等许多西方语言中,人们遵照伽利略的习惯,直接用奥罗拉(Aurora)女神的名字来称呼极光现象。.

新!!: 理查·克里斯多福·卡林頓和极光 · 查看更多 »

業餘天文學

業餘天文學,是對觀察天體有興趣且樂在其中的人所從事的行為。也就是通常意義上的天文愛好者所從事的夜空或白天觀測目標或攝影活動,通常使用可移動式望遠鏡、雙筒望遠鏡和肉眼進行觀察。 一些天文愛好者常進行大型的集體觀星活動(連續數天),借此互相觀摩經驗和聚會,使用望遠鏡心得等;這樣的集體活動被稱爲交流會(star party),尤以美、日較流行,中國亦已興起此活動。.

新!!: 理查·克里斯多福·卡林頓和業餘天文學 · 查看更多 »

海因利希·史瓦貝

塞繆爾·海因利希·史瓦貝(Samuel Heinrich Schwabe,),德國天文學家,因對太陽黑子的研究而知名。.

新!!: 理查·克里斯多福·卡林頓和海因利希·史瓦貝 · 查看更多 »

1859年太陽風暴

1859年太陽風暴,是所謂的太陽超級風暴,或是卡靈頓事件,是在有歷史紀錄以來最強大的太陽風暴,它發生在第10太陽週期。.

新!!: 理查·克里斯多福·卡林頓和1859年太陽風暴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理查·卡靈頓理查德·卡靈頓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