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戏剧

指数 戏剧

戏剧是演員將某個故事或情境,以對話、歌唱或動作等方式所表演出來的藝術。戏剧有四個元素,包括了「演員」、「故事(情境)」、「舞台(表演場地)」和「觀眾」。「演員」是四者當中最重要的元素,他是角色的代言人,必須具備扮演的能力,戲劇與其他藝術類最大的不同之處便在於扮演了,透過演員的扮演,劇本中的角色才得以伸張,如果拋棄了演員的扮演,那麼所演出的便不再是戲劇。 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别,不同文化所产生戏剧形式往往拥有独特的传统和程式,比如西方戏剧、中国戏曲、印度梵剧、日本能乐、歌舞伎等。 戏剧的起源實不可考,目前有多种假说。比较主流的看法有二:一為原始宗教的巫术仪式。比如在上古汉语中,“巫”、“舞”、“武”三字可能同源(上古汉语拟音分别为:/*ma/,/*maʔ/,/*maʔ/)。其有可能是对一种乞求战斗胜利的巫术活动的合称,即戏剧的原始形态。另一為劳动或庆祝丰收时的即兴歌舞表演,这种说法主要依据是古希腊戏剧被认为起源于酒神祭祀。 现代的戏剧观念强调舞台上下所有演出元素统一表现以实现綜合的艺术效果。演出元素包括演员、舞台、道具、燈光、音效、服裝、化妆,以及劇本、導演等的一切總稱,也包括台上演出與台下互動的關係(一般称为“观演关系”)。 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或稱之為剧本。.

79 关系: 劇場 (建築)劇場 (藝術)城邦埃斯库罗斯南宋南戏南戲古希腊戏剧古希腊文学古希腊悲剧复线铁路威廉·莎士比亚娛樂宋朝导演上古汉语中國希臘化時期希腊布袋戲京剧伊底帕斯王优伶弗里德里希·尼采作家德国地方戏化妆喜劇哲学元朝剧本勾欄神祇神諭神话競賽符號學粵劇罗马电影音乐音效道具類型 (藝術)表演話劇鬧劇话剧课本剧...默劇舞台舞蹈閱聽人自由意志镜框式舞台艺术電視劇雜技雅典杂剧案头戏武術歌唱歌剧歌舞伎法国演員服装戏曲戲曲昆曲文學悲劇悲喜剧悲剧的诞生故事曲艺曾永義 扩展索引 (29 更多) »

劇場 (建築)

劇場,有時又稱劇院,意指特定的、由永久性的建築體構成的表演場所,亦可作為表演場所的總稱。劇院通常指室內的表演場所,而劇場則同時適用於戶外廣場及室內建築。古代稱為「勾欄」、「瓦棚」、「瓦舍」。 中文裡本無劇場一詞,係近代學者為翻譯西方著作,借用日文的日製漢語而來,用以對應英文的theatre(或作theater)一字;theatre一字原為theatron,乃是古希臘劇場的階梯觀眾席區域,意為「看的場所」,後來轉變為整個表演場所的意思。 劇場的基本要素就是表演處與觀看處,即舞台與觀眾席。有些古代的劇場屬於露天建築,但現代的劇場以室內建築為多。觀眾席、大廳、售票口等觀眾可以進入的區域稱為前台。而以舞台為中心,所有表演者及劇場技術部門工作、休息的空間稱為後台;廣義的後台與前台相對,包含舞台區域以及控制室;狹義的後台意為舞台後方,指觀眾在演出期間所不會看到的舞台工作區域,例如舞台兩側、演員休息室等。 觀眾任意進入舞台及後台區域,在正常情況下是不被鼓勵甚至是禁止的;由於一般觀眾對於後台環境不熟悉、對於劇場的各種機電設備不了解,很有可能因擅闖造成自身或他人的身體傷害;然而在管理不嚴格的劇場,或是非職業性的演出活動中,這項禮節經常遭到遺忘。 鏡框式舞台是現代劇場最常出現的舞台型式;而電氣化的舞台設備,例如--及燈光迴路等,已成為現代劇場不可或缺的配置。.

新!!: 戏剧和劇場 (建築) · 查看更多 »

劇場 (藝術)

#重定向 劇場藝術.

新!!: 戏剧和劇場 (藝術) · 查看更多 »

城邦

城邦或城國、都市國家(City state),是指城市範圍同國家範圍幾乎完全相同的一種國家型態,而政府主權或自治權也呈範圍相同。現時的代表國家即為新加坡、梵蒂岡等。 歷史上的城邦通常是大文化圈的一部份,如古希臘城邦(如雅典、斯巴達)、迦南的腓尼基城邦(如推羅、西頓)、中部美洲的瑪雅城邦、絲綢之路上的小國(如撒馬爾罕、布哈拉)、东非城邦(如基尔瓦、马林迪)和意大利城邦(如佛羅倫萨、威尼斯)。 歐洲歷史上有兩個重要的城邦時期—古希臘的城邦和文藝復興時的意大利城邦,現時歐洲的文明都發源自這些時期。然而,這些文明的城邦通常只存活很短時間,因為它們的土地和實力都不足以抵抗周圍的外敵。此外,這些小區域組織在鬆散的地理和文化個體中互存,成為大國建立穩固勢力的障礙。故此,他們大多融入於更大的社會體系、以至民族國家。.

新!!: 戏剧和城邦 · 查看更多 »

埃斯库罗斯

埃斯库罗斯(Αισχύλος,前525年-前456年),古希腊悲剧诗人,与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一起被称为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悲剧作家,有“悲剧之父”的美誉。.

新!!: 戏剧和埃斯库罗斯 · 查看更多 »

南宋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中国宋朝的其中一个時期,與北宋合稱「兩宋」。北宋以开封被金人攻入及佔領而结束,1127年6月12日,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宋高宗,改元建炎。因宋朝的五行德運為「火」,改元「建炎」意味著重建王朝的火德。 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為都城,史称南宋,以别于北宋。绍兴和议后,大部分時間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与金朝、西辽、大理国、西夏、吐蕃及13世纪初兴起的蒙古帝国/元朝为并存政权,直至1279年亡于元朝,共152年。 南宋由于军事实力始终不敌金国,统治范围被迫限于秦岭淮河線以南地区,與金国长期军事对峙,但是亦刺激了南宋發展经济、手工业、航運贸易、武器制造及科技。.

新!!: 戏剧和南宋 · 查看更多 »

南戏

#重定向 南戲.

新!!: 戏剧和南戏 · 查看更多 »

南戲

南戲是中國戲曲史上最早成熟的戲劇類型,北宋末年至明朝初年(12世紀~14世紀)流行於中國南方,為區別同時代的「北曲雜劇」,後人稱之為南曲戲文、溫州南戲或戲文。.

新!!: 戏剧和南戲 · 查看更多 »

古希腊戏剧

古希臘戲劇是指大致繁榮於公元前6世纪末至前4世纪初之間的古希臘世界的戲劇。当时古希臘的政治和軍事中心雅典城同時也是古希臘戲劇的中心。雅典的悲劇和喜劇也包括在全世界範圍內出現最早的戲劇形式之中。古希臘的劇場和劇作對西方戲劇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持續而深遠的影響。.

新!!: 戏剧和古希腊戏剧 · 查看更多 »

古希腊文学

subst:subst/leftUnreferenced/auto 自动产生。 --> 古希腊文学是指古代希腊世界的文学。广义的古希腊文学涵盖了从氏族制希腊社会到希腊化时代的文学,持续时间近1000年。古希腊文学是整个西方文学的源头,也是欧洲文学的第一个高峰。 古希腊文学反映了欧洲从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现实生活,特别体现了古代世界的人们对战争与和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古希腊时代显赫的英雄行为和社会历史的重大变迁都在文学作品中得以深刻的体现。这些文学作品不仅为整个西方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调,也为人们研究古希腊世界的历史与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

新!!: 戏剧和古希腊文学 · 查看更多 »

古希腊悲剧

古希腊悲剧的真正起源已经不可參究。现在一般认为起源于酒神祭祀。在祭祀中,合唱队会表演歌舞祭祀酒神戴歐尼修斯,这种歌舞被称为“酒神颂”。“酒神颂”发展到后来,逐渐扩大到神话和英雄传说的范围——悲剧的形式逐步发展和完善,成为一种固定的叙事体。西方的哲學性格传统根源於古希腊悲剧。.

新!!: 戏剧和古希腊悲剧 · 查看更多 »

复线铁路

复线铁路,或双线铁路,是指在同一时间,两个相对的通行方向的列车互不干扰的铁路。有别于单线铁路,单线铁路通常每隔一段距离就设置一个会车时使用的车站,称为“会让站”,用于相对行驶的列车停车避让。 复线铁路有点类似于“分道行驶”的公路,通过合理的设置,没有正面相撞的危险,可以大大提高运输的效率。但是复线铁路显然需要更宽的路基,在山区等地形困难的地段,有时不得不仍然只建设单线铁路,甚至部分仅供会车使用的车站不得不建在隧道中和桥梁上。 复线铁路解决了单线铁路的会车的问题,但并未解决同方向不同速度的列车的超车问题。快速列车要超越慢速列车有两个方式:.

新!!: 戏剧和复线铁路 · 查看更多 »

威廉·莎士比亚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6日(受洗日)-儒略曆1616年4月23日;華人社會常尊稱為莎翁,清末民初鲁迅在《摩羅詩力說》(1908年2月)稱莎翁為「狹斯丕爾」)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西方文艺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他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8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和其他诗歌。他的戏剧有各種主要语言的譯本,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戏剧家的作品。 莎士比亚在雅芳河畔斯特拉特福出生长大,18岁时与安妮·哈瑟维结婚,两人共生育了三个孩子:苏珊娜、双胞胎哈姆内特和朱迪思。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20多年期间莎士比亚在伦敦开始了成功的职业生涯,他不仅是演员、剧作家,还是宫内大臣剧团的合伙人之一,后来改名为国王剧团。1613年左右,莎士比亚退休回到雅芳河畔斯特拉特福,3年后逝世。有关莎士比亚私人生活的记录流传下来很少,关于他的性取向、宗教信仰、以及他的著作是否出自他人之手都依然是谜,有人认为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接下来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亞崇尚高尚情操,常常描写犧牲與復仇,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并与其他剧作家合作。在他有生之年,他的很多作品就以多种版本出版,质素和准确性参差不齐。1623年,他所在剧团两位同事出版了《第一对开本》,除两部作品外,目前已经被认可的莎士比亚作品均收录其中。 莎士比亚在世时被尊为诗人和剧作家,但直到19世纪他的声望才达到今日的高度。并在20世纪盛名传至亚,非,拉丁美洲三大地區,使更多人了解其盛名。浪漫主义时期赞颂莎士比亚的才华,维多利亚时代像英雄一样地尊敬他,被萧伯纳称为莎士比亚崇拜。20世纪,他的作品常常被新学术运动改编并重新发现价值。他的作品直至今日依旧广受欢迎,在全球以不同文化和政治形式演出和诠释。.

新!!: 戏剧和威廉·莎士比亚 · 查看更多 »

娛樂

娱乐是一项能吸引受众的注意与兴趣并让受众感到愉悦与满足的活动。它既可以是一个想法,也可以是一项任务。如今,人类的娱乐已发展上千年,已成为专为吸引观众注意力的一项活动。 虽然因为个人喜好差异,不同娱乐具有不同吸引力,但大多数娱乐活动都被认为具有普遍吸引力。就比如讲故事、音乐、戏剧、舞蹈和各式表演,一般娱乐几乎流行于所有文化中,它们大多出于宫闱,发展出精妙多样的技巧,终闻于市井平民。当代娱乐产业主要依靠娱乐产品的制作和销售,而这一产业的发展更加速了娱乐的大众化。为适应不同规模,娱乐发展出各种形式:可以是私人音乐服务中的自选曲库,也可以适合两个人的二人宴会,更可以是不分国别肤色、包容万千观众、舞乐恢弘的国际化视听盛宴。 娱乐总是与紧密相连。尽管很多娱乐形式的目的是严肃的,就如仪式、庆典、宗教节日、或讽喻等,但人们往往可以能从中汲取欢乐,报以欢笑。因而這些嚴肅活動的娛樂背後也存在这样一种可能,即這些娱乐或可增进人的或智力。 娛樂的受众是娱乐的一个重要方面,受众是可以将自己的餘暇投入娱乐活动中的人。受众在观看比赛、歌剧、或电影的过程中,扮演了被动接受者的角色;而在参与者身份经常互换的活动中(如游戏),受众又可以是主动的。现实生活中有公共娱乐,也有个人的自娱自乐;既有劇場藝術和音樂會这类正式的、内容固定的娱乐,也有一样内容不固定的、自发的娱乐。大多数娱乐有逾几百年的历史,并且随着文化、科技和潮流的变迁而不断发展,比如舞台魔术。尽管电影和电子游戏使用了新的媒介,却可以回溯到讲故事、近代戏剧、和演奏音乐的传统。音乐、电影和舞蹈可以营造节日气氛,即便在节后也令人心情愉悦。 譬如公开處刑,有些活动在過去曾被认为是一种娱乐,但如今早已远离公众。击剑或射箭之类原本对一些人而言是生存必需的技能,如今已发展成为一种专业性、職業性的体育运动,同时發展出影响更大、更具广泛吸引力的娱乐形式。烹饪等生活行为在过去也是生存技能,现在也成为一些专业人士参加的公开表演,有些還登上舞台、成为国际赛事,以娱乐的形式传播出去。因此某些群体或个人的娱乐活动可能会是另外一些人的正式工作。 娱乐的常见形式可以跨越不同媒体,通过创意再融合展现出无限潜能。这也確保了众多娛樂主题、形象和结构可以保持一致性和持久性。.

新!!: 戏剧和娛樂 · 查看更多 »

宋朝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國祚共319年。因国君姓赵,又为區别于南北朝时期之南朝宋,故亦称“赵宋”。又因五德終始說,宋朝为火德,故又别称“火宋”、“炎宋”。北方政權辽国和金国以宋朝位处其南方,称其为“南朝”,并自诩为“北朝”,西夏又因宋朝位于其东南,特称其为“东朝”。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後周帝位而改元自立,是為宋太祖,史稱北宋。建國之初,太祖由陈桥兵变意识到武人操政之危险,为防止他人效仿自己兵变夺取皇权,通过杯酒释兵权將兵權歸於中央,并置转运使将地方财富集中至中央,又命诸州县各选所部兵士,才力武力殊绝者送都下,其老弱者始留州,地方兵力亦收归中央,采取重文抑武的國策,採取調將指揮制。這一國策影響所及深遠,导致北宋自初立之後頻頻不敵北方外患,对辽朝、西夏用兵屢遭挫敗。 公元1127年,金兵侵略北宋,发生靖康之難,徽、欽宗二帝皆被金兵掳去,北宋滅亡。其後,宋室赵構南下稱帝,是為宋高宗,經過一連串戰爭後,定都杭州临安,史称“南宋”。南宋在公元1141年與金達成紹興和議,以秦岭淮河为界,此後維持至江南偏安統治的局面。公元1276年,都城临安陷落,南宋大部分領土落入元朝手中。惟残余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陆续拥立端宗赵昰、帝昺继续抵抗元朝。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全军覆灭,宋末帝赵昺随大臣陆秀夫跳海殉国,南宋正式灭亡。 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干政和地方割据,大部分時期皇帝均控制政局,沒有出現唐朝中晚期時皇帝被宦官控制的局面。史學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西方與日本史學界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艺复兴與經濟革命的時代。 宋朝經濟高度發達,中國歷史學家邓广铭和漆侠認為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唐宋八大家六位出自宋朝,儒學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道之风;商業經濟發達,科技發展非常進步(詳見宋朝科技),四大發明在宋代也得到了改良;在政治上相对开明,對忤旨或黨爭失勢的刑罰極少;宋太祖立下祖訓要求其子孫不得殺害文人及上書諫議之人,文人的地位在宋代得到提升,有說法認為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時代。.

新!!: 戏剧和宋朝 · 查看更多 »

导演

导演,狹义指在戏剧演出、影视制作团队中,整合全部艺术元素的艺术生产负责人。.

新!!: 戏剧和导演 · 查看更多 »

上古汉语

上古汉语指的是先秦至漢朝时期的汉语,其語音依照演進又可細分先秦音系與漢代音系。因為上古汉语的构拟不建立在歷史比較語言學的基础上,因漢字非拼音文字,故不能從據於不同時代的「拼法」來推斷古讀音。此一原则和印欧语不同。 上古音研究的基本方法是从中古汉语(《切韵》音系)倒推上古音。在中古音的基础上,可以用《诗经》的韵部和谐声系列(形聲字)来推测古代的发音,还可以用汉语方言的存古特征和一些外部证据(汉藏语系、壮侗语系、苗瑶语系等语言中的汉语同源词和借词)。.

新!!: 戏剧和上古汉语 · 查看更多 »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新!!: 戏剧和中國 · 查看更多 »

希臘化時期

#重定向 希臘化時代.

新!!: 戏剧和希臘化時期 · 查看更多 »

希腊

希腊(Ελλάδα,),官方名称为希腊共和国(希腊语:Ελληνική Δημοκρατία,),位于欧洲东南部的跨大洲国家。2015年其人口约为1,090万。雅典为希腊首都及最大城市,塞萨洛尼基为第二大城市。 希腊位于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十字路口,战略地位重要。其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西北邻阿尔巴尼亚,北部邻马其顿共和国和保加利亚,东北邻土耳其。希腊分为九个地区:马其顿、中希腊、伯罗奔尼撒、色萨利、伊庇鲁斯、爱琴海诸岛(包括十二群岛及基克拉泽斯)、色雷斯、克里特和伊奥尼亚群岛。爱琴海位于希腊本土东侧,爱奥尼亚海位于西侧,克里特海和地中海位于南侧。希腊海岸线长达,为地中海盆地国家中最长,世界第11长。希腊拥有大量岛屿,其中227个岛屿有人居住。其百分之八十区域为山地,奥林波斯山为全境最高峰,海拔。 希腊为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自公元前270,000年起即有人居住。其被称作西方文明的摇篮,为民主制度、西方哲学、奥林匹克运动会、西方文学、史学、政治学、重要科学及数学原理、西方戏剧(悲剧及喜剧)的发源地。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腓力二世首先统一了希腊。其子亚历山大大帝迅速征服了古代世界的大片地区,将希腊文化和科学自东地中海地区传播至印度河流域。公元前2世纪希腊为罗马所吞并,成为罗马帝国及其继承国拜占庭帝国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中后者为希腊语言及文化所主导。公元1世纪希腊正教会建立起来,塑造了现代希腊的文化认同,并将希腊传统传播至正教世界。15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夺取了希腊地区。1830年,在经历独立战争后,希腊作为现代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希腊的文化遗产由其18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数可见一斑,这一数目在欧洲及世界均居前列。 希腊为民主制国家,发达国家及高收入经济体,其生活质量较高,及人类发展指数为极高。希腊为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为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前身)第十个成员国,并自2001年以来为欧元区成员国。其亦为诸多国际组织的成员国,包括欧洲委员会、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及法语圈国际组织。希腊的独特文化地位、旅游业、船运业及战略地位使其被归为一中等强国。其为巴尔干地区最大规模经济体,并为这一区域重要的投资者之一。.

新!!: 戏剧和希腊 · 查看更多 »

布袋戲

布袋戲又稱作布袋木偶戲、手操傀儡戲、手袋傀儡戲、掌中戲、小籠、指花戏,是一種起源于17世紀中國福建泉州,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廣東潮州與臺灣等地流傳的一種用布偶來表演的地方戲劇,此外在福建宁德福鼎市亦有流传,当地人称之为大拇指戏。布偶的頭是用木頭雕刻成中空的人頭,除出偶頭、戲偶手掌與人偶足部外,布袋戲偶身之軀幹與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裝;演出時,將手套入戲偶的服裝中進行操偶表演。而正因為早期此類型演出的戲偶偶身極像「用布料所做的袋子」,因此有了布袋戲之通稱。 布袋戲在華人地區,以台灣的發展最為蓬勃。布袋戲在臺灣所扮演的角色,與宗教信仰、天地神人關係、經濟時令、文化價值的傳承與維繫既定社會階層的穩定性有相當緊密的關聯性。.

新!!: 戏剧和布袋戲 · 查看更多 »

京剧

京劇又称京戲,在中华民国大陆时期以及现在的臺灣又稱为平劇、國劇,是中国戏曲劇种之一。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布全国。京劇是十九世纪中期,融合了徽劇 和漢劇,并吸收了秦腔、昆曲、梆子、弋阳腔等艺术的优点,在北京形成的。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京劇的腔调以西皮和二黄为主,主要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 京劇於2010年,獲選進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新!!: 戏剧和京剧 · 查看更多 »

伊底帕斯王

《伊底帕斯王》為古希臘悲劇作家索福克勒斯於西元前427年根據希臘神話中伊底帕斯的故事所創作的一齣希臘悲劇,為希臘悲劇中的代表之作。《伊底帕斯在柯隆納斯》為《伊底帕斯王》的續集。.

新!!: 戏剧和伊底帕斯王 · 查看更多 »

优伶

優伶,或稱伶人,所指的是具有身段本事突出的演藝人員。古漢語裡優和伶都是演員的意思。現在伶人或伶多指戲曲演員,有時中文裡也會把外國傳統戲劇演員稱為「伶」,如日本能劇、歌舞伎演員,以及西方歌劇演員等。「優」很少在現代漢語中指演員,但日語到現在還是把演員稱為「優」,如俳優(演員,中文「俳優」本意為滑稽演員)、男優(男演員)、女優(女演員)、聲優(配音員)等。.

新!!: 戏剧和优伶 · 查看更多 »

弗里德里希·尼采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著名德國語言學家、哲学家、、詩人、作曲家,他的著作對於宗教、道德、現代文化、哲學、以及科學等領域提出廣泛的批判和討論。他的寫作風格獨特,經常使用格言和悖論的技巧。尼采對於後代哲學的發展影響極大,尤其是在存在主義與後現代主義上。 在開始研究哲學前,尼采是文字學家。24歲時尼采成為瑞士巴塞爾大學的德语区古典语文学教授,专攻古希腊语,拉丁文献。但在1879年由於健康問題而辭職,之後飽受精神疾病煎熬。1889年尼采精神崩潰,從此再也沒有恢復,在母親和妹妹的照料下活到1900年去世。.

新!!: 戏剧和弗里德里希·尼采 · 查看更多 »

作家

作家特指文學創作上有盛名或成就的人,近代已泛指以写作為職業的人。相對於「作者」一詞而言,「作家」一詞比較廣義,包括網上寫手、自由撰稿人、任何種類出書的作者都可以被稱為或自稱為作家。 傅柯在其著名的論文《作者是什麼?》(What is an author?, 1969)提到:“所有的作者都是作家,但並非所有的作家都是(某作品的)作者。”(all authors are writers,but not all writers are authors.).

新!!: 戏剧和作家 · 查看更多 »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其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从北部的北海与波罗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气候温和,季节分明。德国人口约8,180万,为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在50万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和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国家元首为联邦总统,政府首脑則为联邦总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内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德国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申根区一部分,并于1999年推动欧元区的建立。德国亦为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20国集团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其军事开支总额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内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新!!: 戏剧和德国 · 查看更多 »

地方戏

#重定向 中國戲曲.

新!!: 戏剧和地方戏 · 查看更多 »

化妆

化妆是美容的手段之一,出于礼仪、令愛美者更有自信。而一些表演活動也會運用到化妝,甚至還包含服裝上的扮裝,如、、Cosplay等。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审美觀,因而导致了不同的妆容。例如在东南亚,日本女性崇尚浓妆,日本人认为:“15-55岁的日本女人,早上没化妆就像没洗脸一样,不能出门。”而崇尚自然之美的華人女性日常不化妆者甚多,即使化妆也只是简单修饰。一般人會根據工作需要和場合作相應之化妝,例如藝人和表演者需經常化濃妝,出席飲宴者亦需化淡妝以示尊重。.

新!!: 戏剧和化妆 · 查看更多 »

喜劇

喜劇是戲劇的一種類型,大眾一般解作笑劇或趣剧,以誇張的手法、巧妙的結構、詼諧的台詞及對喜劇性格的刻畫,從而引人對醜的、滑稽的予以嘲笑,對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基於描寫對象和手法的不同,可分為諷刺喜劇、抒情喜劇、荒誕喜劇和鬧劇等樣式。內容可為帶有諷刺及政治機智或才智的社會批判,或為純粹的鬧劇或滑稽劇。喜劇衝突的解決一般比較輕快,往往以代表進步力量的主人公獲得勝利或如願以償為結局。 欧洲最早的喜剧是古希腊喜剧,代表作家是阿里斯托芬;16、17世纪以莎士比亚、莫里哀为代表;18世纪意大利的哥尔多尼及法国的博马舍是欧洲启蒙运动时期喜剧的代表;19世纪以俄国的果戈理为代表。 喜劇可以略分為兩種:浪漫喜劇與諷刺喜劇。西方的幽默文化传统根源於古希腊喜剧。.

新!!: 戏剧和喜劇 · 查看更多 »

哲学

哲學(philosophy)是研究普遍的、根本的问题的学科,包括存在、知识、价值、理智、心灵、语言等领域。哲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同是其批判的方式、通常是系统化的方法,并以理性论证為基礎。在日常用语中,其也可被引申为个人或团体的最基本信仰、概念或态度。.

新!!: 戏剧和哲学 · 查看更多 »

元朝

元朝(中古蒙古語:;現代蒙古語:《蒙漢詞典》,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院蒙古語文研究所編,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243頁。;1271年-1368年),蒙古語國號全稱大元大蒙古國(中古蒙古語:),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人建立的大一統的朝代。西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為第五任大蒙古國大汗,後於1271年改国号大蒙古兀魯思為大元大蒙古兀魯思,但蒙語稱呼不變,定都於漢地大都(今北京市),建立元朝。1279年元軍攻灭南宋,全面佔領漢族地區,一統中國並結束南宋與金朝南北政權对峙之局面。雖然傳統以南宋為正統王朝,元朝繼承金朝正統,並選取根據五行相生順序生自金朝「土」德的「金」德為王朝德運,同時選取與金德對應的白色為王朝正色。 元朝的基础為乞颜部族的首领铁木真于1206年统一漠北诸部族后建立的'''大蒙古國''',铁木真被称为“成吉思汗”。當時蒙古诸部受金朝统辖,然而由於金朝與西夏均走向衰落,成吉思汗先後攻打西夏與金朝,並於西元1227年8月攻滅西夏、1234年3月攻滅金朝,取得中国華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同一时间,大蒙古国在西方不断扩张,先後發動三次西征,形成稱霸歐亞大陸的国家,被欧洲称为蒙古帝國(Mongol Empire)《中國文明史 元代》〈第一章 雙重體制的政治〉: 第3頁-第10頁.

新!!: 戏剧和元朝 · 查看更多 »

剧本

剧本是一种文学形式,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編導與演員根據劇本進行演出。與劇本類似的詞彙還包括腳本等等。 剧本的写作,最重要的是能够被舞台上搬演,戏剧文本不算是艺术的完成,只能說完成了一半,用於舞台演出才是最终艺术的呈现,稱為「腳本」(即「演出文本」或「演出本」)。历代文人中,也有人创作过不适合舞台演出,甚至根本不能演出的剧本,这类的戏剧文本则称为「案头戏」(也叫「书斋剧」)。而好的劇本,能夠具備適合閱讀,也可能創造傑出舞台表演的雙重價值。 一部可以在舞台上搬演的劇本原著,還是需要在每一次不同舞台、不同表演者的需求下,做適度的修改,以符合實際的需要,因此,舞台工作者會修改出一份不同於原著,有著詳細註記、標出在劇本中某個段落應該如何演出的工作用的劇本,這樣的劇本叫做「提詞簿」或「演出本」、「台本」(promptbook)。此外,劇本是完整的演出腳本,有另外一種簡單的舞台演出腳本只有簡短的劇情大綱,實際的對白與演出,多靠演員在場上臨場發揮,而這一種腳本則稱為是「幕表」。.

新!!: 戏剧和剧本 · 查看更多 »

勾欄

勾欄,又作勾闌或構欄,是宋元戲曲在城市中的主要表演場所。 原意欄杆的勾欄在唐代已經與歌舞有關。由於古代的妓院也是表演歌舞的地方,藝妓如歌妓、舞妓等不一定提供性服務, 宋朝的大城市內的勾欄,可供藝人演出雜劇及講史、諸宮調、傀儡戲、影戲、雜技等等,可容納觀眾數千人。根據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其實勾欄的外型與方形木箱無異,四周圍以板壁。為了宣傳,有些勾欄門首會懸掛“旗牌、帳額、神幀、靠背”等裝飾物。勾欄內部則設有戲台和觀眾席。戲台是三面敞開的,而三面的觀眾席則是階梯式,防止前排的觀眾遮擋後排觀眾的視線。 由於臨時的勾欄容易損壞,元朝的《南村輟耕錄》曾記載倒塌、壓死觀眾的不幸事情,所以以磚木結構的廟台慢慢開始取代了勾欄。.

新!!: 戏剧和勾欄 · 查看更多 »

神祇

#重定向 神.

新!!: 戏剧和神祇 · 查看更多 »

神諭

諭(Oracle),即神示,一種占卜的形式。在經由神明啟示後,經過某個中介者(祭司),傳達神明的意旨,對未來做出預言,回答詢問,以預知未來。中國的降乩、扶鸞、乞夢,或者擲杯、求籤也是神諭的形式。 在古希臘,最著名的神諭是德尔斐神諭。.

新!!: 戏剧和神諭 · 查看更多 »

神话

在民俗学上,神话是指关于人类和世界变迁的神圣故事。Dundes, Introduction, p. 1在广义上,“神话”可以指任何古老传说, 藉由故事的形式來表達民族的意识形态。 神话来源于原始社会时期,人类通过推理和想象对自然现象作出解释。但是由于这时的知識水準非常低下,因此经常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 神话是人们借助于幻想企图征服自然的表现。神话中神的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原始人类的认识和愿望的理想化。 许多民族的原始社会的历史,都是从神话故事开头的。神话中的人物大多来自原始人类的自身形象。狩猎比较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大多与狩猎有关;农耕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多与农业有关。神话中的英雄也以刀斧、弓箭为武器。从神话中,可以看到先民的一些事迹。 不论是世界文明发生最早地区的原始社会民族,还是当今世界上还处在原始社会的民族,他们流传的许多神话故事都大同小异。 神话也是文学的先河,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例如《庄子·應帝王》中说:“泰氏,其卧徐徐,具觉于于,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 神话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区域性,不同的文明或者民族都有自己所理解的神话含义。.

新!!: 戏剧和神话 · 查看更多 »

競賽

賽是由一群相關的競爭者參與的比賽項目,絕大部分會有2場以上的賽程在相同時段舉行。勝負原則一般是汰弱留強,重視智慧、美貌、智商與記憶力,也有些只著重運氣。.

新!!: 戏剧和競賽 · 查看更多 »

符號學

號學廣義上是研究符號傳意的人文科學,當中涵蓋所有涉文字符、訊號符、密碼、古文明記號、手語的科學。由於含蓋的範圍過於廣闊,在西方世界的人文科學中並未得到重視,直至結構主義在二十世紀下半期興起,以《Tel Quel》雜誌為號召的哲學家,為了反對讓-保羅·薩特的存在主義,則大量引用俄羅斯在共產革命前的一系列,有關符號在文化上的再現過程的研究,故此,正式出現當今所指的符號學,要算到一九六零年代(李維史陀)。 現代符號學另一個強大的源頭是上世紀初瑞士語言學泰斗索緒爾的教學講稿《普通語言學教程》(1916),索緒爾將符號分成意符(Signifier)和意指(Signified)兩個互為表裡的聯結之後,真正確立了符號學的基本理論,影響了後來李維史陀和羅蘭·巴特等法國結構主義的學者,被譽為現代符號學之父。.

新!!: 戏剧和符號學 · 查看更多 »

粵劇

粵劇,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源自南戲,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糅合唱做唸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2009年9月30日,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粵劇是省港澳地區的艺术瑰宝,隨著華人的移民及其對粵劇的喜愛和傳唱,被傳播到世界各地。.

新!!: 戏剧和粵劇 · 查看更多 »

罗马

羅馬(Roma)是意大利首都及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文明的發祥地,因建城歷史悠久並保存大量古蹟而被暱稱為「永恆之城」。其位於意大利半島中西部,台伯河下游平原地的七座小山丘上,市中心面積有1200多平方公里。羅馬同時是全世界天主教會的中樞,擁有700多座教堂與修道院、7所天主教大學,市內的梵蒂岡城是罗马主教即天主教会教宗及聖座的駐地。羅馬與佛羅倫斯同為義大利文藝復興中心,現今仍保存有相當豐富的文藝復興與巴洛克風貌;1980年,羅馬的歷史城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新!!: 戏剧和罗马 · 查看更多 »

电影

電影是一種表演藝術、視覺藝術及聽覺藝術,利用膠卷、錄影帶或數位媒體將影像和聲音捕捉起來,再加上後期的編輯工作而成。電影中看起來連續的畫面,是由一幀幀單獨的照片構成的,至於關於電影中運動的感知,是因為人們因為視覺上的飛現象(Phi phenomenon),使得對一連串靜態圖片卻會造成移動的錯覺。傳統對電影中運動感知的理解是因為視覺暫留,使得圖像離開後,仍能在眼睛保留「視像」約十分之一秒。因此大腦感覺到圖像是「運動」的。但在1916年出版的德國心理學家(Hugo Münsterberg)的《電影:一次心理學研究》中第三章《深度感和運動感》中,雨果·明斯特伯格證明了外觀運動絕不是影像滯留(即視覺暫留)的結果,而是(但不僅僅是)對運動的連續階段的感知。 電影製作本身是藝術也是。電影可以由電影攝影機拍攝真實影像再製作而成,也可以利用傳統的動畫技巧繪製圖畫再拍攝圖畫而成,甚至可以利用電腦成像及计算机动画製作電影,也可以在電影中利用上述所有的技術及其他視覺效果。電影技術發展初期有各種不同的放映速度,但現時電影都多以每秒二十四格圖像作放映標準。 路易斯·普林斯于1888年10月14日,使用改进版的单镜头摄影机(即MkII)拍摄了电影《朗德海花园场景》。他在利兹的汉斯莱特区的惠特利工厂以及惠特利位于朗德海的家--奥克伍德农庄展出了他这第一部电影。 电影成为第七艺术的来由是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Ricciotto Canudo),他在于1911年发表的一篇《第六艺术的誕生》(Birth of the 6th art),將電影放在建築、雕塑、繪畫、音樂、詩之後,他後來又加入了早在電影之前就有的舞蹈,因此电影就成為第七藝術。也有一些說法是將早在電影問世前就有的戲劇放在电影之前,以此方法來算,電影就成為第八藝術。 如今,許多電影仍然用能把影像記錄到膠捲上的攝影機來拍攝。膠卷經過沖洗之後,再用放映機來運行膠卷。放映機可以發出光線,透過膠卷,這樣影像就在銀幕上顯示出了。自從有聲電影發明以來,大多數的電影都是有聲電影。最近許多電影都用數碼攝像機來拍攝,放映的時候,可以用數位放映機,也可以把數位影像轉置到傳統的膠片上。这种方法可避免膠片長時間存放的失真。.

新!!: 戏剧和电影 · 查看更多 »

音乐

音樂,廣義而言,就是指任何以聲音組成的藝術。英文Music一詞源於古希臘語的μουσική(mousike),意即缪斯(muse)女神的藝術。而中文的音樂二字,許慎《說文解字》解釋為「音,聲也。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認為音樂和聲音的區別,在於音樂需要透過人心去想像和創造。音樂可分為創作、演奏、聆聽三個過程,在不同文化和社會,對於音樂的過程及其重要性都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在西非鼓樂里,每個人皆是參與者,人們不會區分作曲者、演奏者和聆聽者的身份。 至於何謂聲音、噪音和音樂的區別,沒有公認的標準。因為音樂和數學、物理相關,歐洲自古希臘時代開始,有人論述樂理。在西方樂理中,音樂的主要元素有音高(或聲音的頻率)、節奏和音色。不同的音高重疊形成和聲,音高依據節奏進行成為旋律,常用的音高形成音階和調性,規律性的強拍和弱拍形成節拍,拍子的快慢構成速度。但近代有不少音樂家不認同傳統的理解,例如二十世紀美國作曲家約翰·凱吉認為任何聲音和靜默皆是音樂。音樂可以分為不同種類,但每種種類的區別常常是含糊和具爭議的。 音樂可以用樂譜描述,依據樂譜演奏,但也有不少音樂類型如民歌或爵士樂是由演奏者即興創作的。樂譜作為一種符號的語言,只能描述聲音的屬性或指示演奏所需的技巧,卻無法記錄聲音本身。因此在錄音技術出現之前,欣賞音樂必需現場聆聽,或自己親身參與演奏。傳統上欣賞音樂有特定的場所,從古時的宮庭、教堂、廟宇到今天的音樂廳、酒吧等等。十九世紀末,留聲機的發明令聲音可以记录和複製,改變了欣賞音樂的模式,一般認為錄音技術和大眾媒體是流行音樂形成的主要因素。現在人們可以在家中聆聽唱片和音樂錄像,透過無線電以收音機和電視接收聲音的訊號,也可以携帶隨身聽在任何一個地方聆聽音樂。 演奏音樂需要透過歌唱或樂器。廣義的樂器包括一切可以發出聲音的工具,在石器時代人們已經開始製作原始的樂器。今天電腦和不少電子音樂產品可以透過MIDI製作音樂。 音樂是一种需要學習的技能,而在不少國家的基礎教育中包括有音樂課,而一些音樂學院則提供專業的音樂教育。音乐学是一個歷史的科学的研究音乐的广阔领域,其中包括音乐理论和音乐史。另外自十九世紀末開始有民族音樂學,研究各地不同的音樂文化。.

新!!: 戏剧和音乐 · 查看更多 »

音效

音效或声效(Sound effects或Audio effects)是人工制造或加强的声音,用来增强对电影、电子游戏、音乐或其他媒体的艺术或其他内容的声音处理。 在电影和电视制作中,一个音效是录制和展示的一个声音,用于不通过对话或音乐来给出特定的剧情或创意。这个术语经常用来指代用于录制的处理过程,而不用指代该录音本身。在专业影视制作中,对话、音乐和音效录制的分离是很严重的,必须理解在这个上下文中,录制下来的对话和音乐是从来不作为音效,而应用在它们上的处理过程常常是音效,例如混响(Reverberation)或者镶边(flanging,或称“飞行”声)。.

新!!: 戏剧和音效 · 查看更多 »

道具

道具是表演藝術的表達用具,出現於電影、電視、舞台劇中。至於化妝、服裝、劇本、樂器、音響、演員、燈光、佈景等,與道具組合成劇場環境。 道具與實物有異,道具未必如實物般有完全相同的功能及價值,例如道具槍、道具子彈、道具錢。 道具製作是一種藝術,無論顏色、質感、成本計算、製作工序、戲劇效果也可以是有一番考究。例如一個悲劇故事中,出現一個喜劇的道具,會產生不可預期的化學效果,令人大笑。 示威遊行也是一種表演藝術,所以常有利用道具,來表達一些抽象的意念,例如道具民主女神、國殤之柱、慰安婦銅像、棺材等,都是一種表達集體情緒的道具。.

新!!: 戏剧和道具 · 查看更多 »

類型 (藝術)

#重定向 藝術類型.

新!!: 戏剧和類型 (藝術) · 查看更多 »

表演

表演有多種不同的意思。.

新!!: 戏剧和表演 · 查看更多 »

話劇

#重定向 中国话剧.

新!!: 戏剧和話劇 · 查看更多 »

鬧劇

鬧劇,是一種為舞台、或電影所編寫的喜劇。其目的在於用誇張的手段娛樂觀眾,通常是情境上的誇張,扮演替身與身分上的錯置;大家熟悉的語言上的幽默笑話,包括雙關俏皮話、或甚至黃色性笑話。劇情進展通常較為快速,且越到劇終,劇情跳躍的時間序會越來越快,通常還包含了追逐場面;大量的肢體語言笑料;傳遞給觀眾愚蠢不需大腦、荒謬怪旦的喜劇效果。此種戲劇源出於古希臘的羊人劇。十五世紀開始流行於歐洲,特別是法國。其特點是運用滑稽和誇張的手法表現戲劇、反映生活。對後世的喜劇創作有明顯的影響 Category:戲劇 Category:幽默.

新!!: 戏剧和鬧劇 · 查看更多 »

话剧

#重定向 中国话剧.

新!!: 戏剧和话剧 · 查看更多 »

课本剧

课本剧多出现于学校中,是一种主要以学校教科书中的课文为题材的戏剧,戏剧剧本通常与教科书内的课文类似。课本剧常被学校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Category:戲劇類型 Category:學校教育 Category:教科书.

新!!: 戏剧和课本剧 · 查看更多 »

默劇

劇(Mime artist),模仿劇的意思。 法國現代默劇(Modern Mime)大師Etienne Decroux 定義默劇為「靜默的藝術(the Art of Silent) 」。 默劇是界乎舞蹈與戲劇之間的一種表演藝術。演出者基本不用文字語言,只以自己身體的形體動作,表現出不同的情緒、情節與故事。在很多現代默劇表演中,演出者甚至不用任何道具,只以動作讓觀眾感受幻想中的無形道具。有些默劇藝術家為令觀眾注意力集中在其身體而非面部表情,會戴上素白的面具演出。70年開始,後現代默劇(Post-Modern Mime)在表演時大多加入說唱、道具、電腦投影等。.

新!!: 戏剧和默劇 · 查看更多 »

舞台

舞臺是在剧院中为演员表演提供的空间,也指进行某种活动的场所,它可以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于演员的表演并获得理想的观赏效果。舞臺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平臺构成,它们有的可以升降。.

新!!: 戏剧和舞台 · 查看更多 »

舞蹈

舞蹈是八大艺术之一,是於三度空間中以身體為語言作「心智交流」現象之人体的运动表达艺术,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它一般借助音乐,也借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會意義及作用,包括運動、社交/求偶、祭祀、禮儀等。.

新!!: 戏剧和舞蹈 · 查看更多 »

閱聽人

閱聽人(audience),又名傳媒受眾,觀眾, - 國家教育研究院即由傳播媒體接收訊息的人,訊息的來源可以是任何傳播媒介,如文字、電影、 印刷媒體、電視和廣播等。「閱聽人」一詞較常出現於臺灣學術用途,理論學者和媒介工作人員較常使用該詞,而媒介使用者對其認知即是自己本身。.

新!!: 戏剧和閱聽人 · 查看更多 »

自由意志

自由意志(Free will)是能在各種可能的方案中進行選擇和決定行動的能力。這是一個複雜的主題,無一個為各方所認可的定義。哲學界對「自由意志」的定義並不統一;而日常人們所講的「自由意志」又不同於司法界和心理學界所理解之「自由意志」。.

新!!: 戏剧和自由意志 · 查看更多 »

镜框式舞台

框式舞台(Proscenium-arch Stage)是劇場結構的一種,一般是指在觀眾席與舞台台口建有拱形結構、將觀眾區與表演區分隔開的一種盒型式封閉舞台。觀眾透過鏡框似的台口,觀看舞台上的演出,故名之。 舞台台口的一方在舞台上看來就彷彿成為了「第四面牆」,此牆對觀眾而言是透明的,但對演員來說則是不透明的,致使舞台上所發生的一切,與觀眾席的現實存有一段相當距離。.

新!!: 戏剧和镜框式舞台 · 查看更多 »

艺术

艺术(Ars;法語、Art;西班牙語、Arte;Kunst)指憑藉技巧、意願、想象力、經驗等綜合人為因素的融合與平衡,以創作隱含美學的器物、環境、影像、動作或聲音的表達模式,以指和他人分享美的感覺或有深意的情感與意識的人類用以表達既有感知且將個人或群體體驗沉澱與展現的過程。.

新!!: 戏剧和艺术 · 查看更多 »

電視劇

#重定向 电视剧.

新!!: 戏剧和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雜技

耍是多种高難度表演形式的通稱,其中包括用手抛扔道具的丟擲技、平衡技巧、空中技巧、跳跃技巧、柔身术等等。传统行走江湖卖艺的表演,常是雜技、武术、魔术、马戏(驯兽)等表演形式的综合体。今天的雜技表演也常常和魔术、马戏表演一起进行。 雜耍演出所操控的物件稱為道具,其中馬戲技藝使用扯鈴、惡魔棍、雪茄盒操控、吞火和接觸技等等。這類的雜耍表演也會使用如晃板、疊板凳、平衡杆、高蹺、單輪車等平衡類道具,以增加表演難度。西方的雜耍表演中比較純粹是道具操控,而東方雜耍雜技表演偶爾也會被納入雜技的範圍中,這些項目包括轉筆、立骰和非魔術的紙牌特技等等。 最為人所知的雜耍型式為丟擲技,以手部技巧連續性地將不同物件投、擲、拋至空中,並且接住,創造出視覺上華麗的效果。在丟擲技中,最普遍的道具為特製的波、環、樽、帽子 有些表演者也會使用危險的物件如電鋸、飛刀和火把。 英文中,物件操控雜耍「juggling」一詞是由中古英文的「jogelen」而來,即以戲法娛樂觀眾;而那又源自法文的「jongleur」、古法文的「jogler」一直到拉丁文的「ioculr(戲弄)」和「iocus(玩笑)」。.

新!!: 戏剧和雜技 · 查看更多 »

雅典

雅典(Αθήνα,,;Άθῆναι|Athēnai)是希腊首都,也是希腊最大的城市。雅典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三面环山,一面傍海,西南距爱琴海法利龙湾8公里,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基菲索斯河和伊利索斯河穿城而过。市内多小山。 雅典是世界上最老的城市之一,有记载的历史就长达3000多年。现在雅典是欧洲第八大城市。雅典是希腊经济、财政、工业、政治和文化中心。雅典也是欧盟商业中心之一。市区人口330万,加上郊区人口共有380万人口。城市的面积为39平方公里,加上郊区为412平方公里。 古雅典是一个强大的城邦,是驰名世界的文化古城。希腊是西方哲学的搖籃,是柏拉图学院和亚里士多德的讲学场所的所在地。苏格拉底、希罗多德、伯里克利、索福克勒斯、阿里斯托芬、欧里庇得斯、埃斯库罗斯和其他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文学家都在雅典诞生或居住过南方网, - 于2007年7月2日查阅,雅典也因此被称作“西方文明的摇篮”和民主的起源地。公元前5世纪和4世纪在文化和政治上的成就对欧洲及世界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雅典至今仍保留了很多历史遗迹和大量的艺术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雅典卫城的帕提农神庙,是西方文化的象征。 雅典是現代奥运会起源的地方。1896年曾举办过第一届夏季奥运会。2004年,第二十八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举行。CNN,,发表日期1997年9月5日,于2007年7月3日查阅.

新!!: 戏剧和雅典 · 查看更多 »

杂剧

劇是中國戲曲體製的一種,盛行於元代。.

新!!: 戏剧和杂剧 · 查看更多 »

案头戏

案头戏意指只適宜放在案头阅读,不适合舞台演出,甚至根本不能演出的戏剧文本。有時又叫做書房戲或书斋剧。 戏剧文本(即“剧本”)是一齣戏剧的基本要素,是一台戏的先决条件。剧本的写作,最重要的是能够被舞台上搬演,戏剧文本不算是艺术的完成,只能說完成了一半,直到舞台演出之后(即「演出文本」)才是最终艺术的呈现。好的劇本,能夠具備適合閱讀,也可能創造傑出舞台表演的雙重價值。不過历代文人中,也有人创作过不适合舞台演出,甚至根本不能演出的剧本。比较著名的有王尔德的《莎乐美》。 戏剧的文学本,在不演出的状态下,也可以作为单独的文学样式欣赏。.

新!!: 戏剧和案头戏 · 查看更多 »

武術

武術,亦称搏擊術、格鬥術、格鬥技,是指以肢體或冷兵器、武器互相競技的技術。前者之內容為鍛鍊身體各部位以攻擊對手,種類分為踢打拿摔四大類;後者則以刀、槍、棍、劍、鞭、鏢、鎚、矛、鈀、弓等冷兵器為主。武術雖是互相格斗的技術,但學習武術除了作格鬥用外,學習的原因也可能是為了防衛、競技。現代武器(火炮、電子形式)廣泛運用後,冷兵器逐漸被淘汰,間接導致以冷兵器與肉體為武器的攻擊技術在戰場上式微。 武術一詞一般會直接聯想到東亞,不過世界許多地方都有其特別的武術。歐洲最早是在1550年開始使用倾向于武術现代意义的英文“martial arts”。1639年英國一本击剑的書也提到此一詞語,特別用來強調击剑的「科學和藝術」。.

新!!: 戏剧和武術 · 查看更多 »

歌唱

歌唱,或唱歌,是指人類透過發聲器官產生音樂的過程。進行歌唱的人、或是以歌唱為職業的人稱為歌手。歌唱可以作為在正式場合的一種表演藝術、可以是有宗教、教育、營利等目的、也可以是日常生活的娛樂;歌唱可以是經過準備及練習的,也可以是即興的。如同其它技術,純熟的歌唱技巧需要經過持續且充份的練習。 美好的歌唱可以帶給人信心、愉悅、滿足感。情感。.

新!!: 戏剧和歌唱 · 查看更多 »

歌剧

歌剧(opera,opere為複數形)是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簡單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乐來交代和表達劇情的戏剧(是唱出来而不是说出来的戲劇)。 歌劇在17世紀,即1600年前后才出现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它源自古希臘戲劇的劇場音樂。歌劇的演出和戏剧的所需一樣,都要凭借剧场的典型元素,如背景、戏服以及表演等。一般而言,较之其他戲劇不同的是,歌剧演出更看重歌唱和歌手的傳統聲樂技巧等音乐元素。歌手和合唱團常有一隊樂器手負責伴奏,有的歌劇只需一隊小樂隊,有的則需要一團完整的管弦樂團。有些歌劇中都會穿插有舞蹈表演,如不少法語歌劇都有一場芭蕾舞表演。歌劇被視為西方古典音樂傳統的一部分,因此和經典音樂一樣,流行程度不及當代流行音樂,而近代的音樂劇被視為歌劇的現代版本。 歌劇最早出現在17世紀的意大利,既而傳播到歐洲各國,而德國的海因里希·許茨、法國的让-巴普蒂斯特·吕利和英格蘭的亨利·珀賽爾分別在他們自己的國家,開創了17世紀歌劇的先河。一直到18世紀,意大利歌劇依然是歐洲的主流,縱然巴黎吸引了不少外國作曲家到法國謀生,而韓德爾最終落腳英倫。 而意大利歌劇的主流一直是正歌劇,直至格魯克在1760年代推出的「革新歌劇」,以對抗正歌劇的矯揉造作。而今天依然著名的18世紀歌劇巨匠,顯然是莫札特。莫札特少年時先以正歌劇起家,既而以意大利語喜歌劇,風行各地,尤以《費加羅的婚禮》、《唐·喬望尼》和《女人皆如此》為人稱頌。而莫氏倒數第二部歌劇《魔笛》(最後一部為狄多王的仁慈),更是德語歌劇的指標性作品。 19世紀初期是美聲(bel canto)風格歌劇的高峰期,風行當時的羅西尼、多尼采蒂和貝利尼等人的歌劇,時至今日,依然常見於舞台。與此同時,賈科莫·梅耶貝尔的歌劇作品則成為了法式大歌劇(Grand Opera)的典範,並風行全法。 19世紀中後葉則被譽為歌劇的「黃金時期」,其中理查德·瓦格纳和朱塞佩·威尔第在德國和義大利各領風騷。而黃金時期過後的20世紀初,西歐歌劇繼續演變出不同風格,如義大利的寫實主義(verismo)和法國的當代歌劇,和及後贾科莫·普契尼和理查德·施特劳斯的作品。而在整個19世紀,在中東歐地區,尤其是俄羅斯和波希米亞,國民樂派的崛起造就了當地和西歐平行發展的歌劇作品。 整個20世紀,現代風格元素常被嘗試混入歌劇當中,如阿诺德·勋伯格和阿尔班·贝尔格的無調性手法和十二音階作曲法,以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為代表的新古典主義音樂和菲利普·格拉斯和約翰·亞當斯的簡約音樂。隨著錄音技術的改善,像恩里科·卡鲁索等歌手成為歌劇圈外人士所知的名字。隨著20世紀科技的進步,歌劇也會在電台和電視上播放,也出現了為廣播媒體而寫的歌劇。.

新!!: 戏剧和歌剧 · 查看更多 »

歌舞伎

歌舞伎()是日本独有的剧场艺术,同时也是日本的传统文化之一。它于1965年4月20日指定为日本的。同日文化財保護委員会告示第18号「無形文化財を重要無形文化財に指定する等の件」 而由传统风格表演的歌舞伎于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杰作”, 2009年9月正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目录。.

新!!: 戏剧和歌舞伎 · 查看更多 »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新!!: 戏剧和法国 · 查看更多 »

演員

演員,是指專職演出或在表演藝術作品扮演某個角色的人物或动物,广义上分为演技、杂技、特技、歌唱、舞蹈、戏曲、乐器几大流派,狭义上在電影、電視、劇場、廣播等大众媒體當中专指演技演员。有時也用在街頭藝人的身上。通常演員可藉由所有才艺表现方式塑造角色,或只是在廣播中做聲音演出戲劇角色。 在中國,女演員的傳統稱呼有女優、女伶、坤伶、坤角等,現代女伶、坤伶、坤角等則多指戲曲女演員,或引申至其他國家傳統戲劇的女演員。現在日本仍然把女演員通稱為女優。 中國早期多稱演員為優伶,後又有戲子的稱呼,這些稱呼多帶有貶義,表現了傳統中國演員地位的低下。到了晚清、民國以來,一些名演員的社會地位逐漸提昇,且經常成為一個戲班的實際經營者,因此他們常被尊稱為先生。如知名的京劇演員程砚秋,就常被稱為程先生。.

新!!: 戏剧和演員 · 查看更多 »

服装

服裝(亦稱為衣物、衣服、衣著)最廣義的定義,除了指軀幹與四肢的遮蔽物之外,還包括了手部(手套)、腳部(襪子、鞋子、涼鞋、靴子)與頭部(帽子)的遮蔽物,以及延伸出来的服装配饰。幾乎所有的人類都有穿著衣物的文化。人類穿戴衣物有社會性的理由。服裝中的許多物件都帶有某種文化、宗教與社會意義。某些色彩也和性別有關,例如自第一次世界大戰起,美國社會就習慣將藍色連結到男孩,讓粉紅色連結到女孩,而在戰前的情況則剛好相反。 衣物能夠保護脆弱的人體免於天氣與環境的傷害,在一些有潛在危害的活動(像遠足或烹飪時)可以提高安全的程度。衣物可以在人的皮膚和環境中間有一個阻隔,因此不容易受到昆蟲叮咬或是植物刺的傷害。衣物可以使身體維持在較舒適的溫度,避免過冷或過熱。在健康上,衣物也可以減少毒性物質或感染原進入體內,並避免紫外線傷害人體。 除了人類以外,人類也為動物設計了服裝。有些是作為寵物的飾品,有些則出於戰爭或特定需求。.

新!!: 戏剧和服装 · 查看更多 »

戏曲

#重定向 中國戲曲.

新!!: 戏剧和戏曲 · 查看更多 »

戲曲

#重定向 中國戲曲.

新!!: 戏剧和戲曲 · 查看更多 »

昆曲

昆曲是中國戲曲的劇種之一,发源於元末明初的苏州府崑山縣(今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起初流行於江南一帶,而後風靡全國;盛清時,上至宮廷貴族、下至販夫走卒皆熱愛崑曲。有俗諺云:「家家『收拾起』,戶戶『不提防』」,即反映當時崑曲廣為普及且深入人心的程度。 昆曲以曲唱為中心,唱念使用之語音為「中州韻」,主要以曲笛、鼓、板等樂器伴奏,風格纏綿婉轉,如石磨中的流水一般細膩,故又有「水磨腔」之雅稱。其舞臺演出形式亦稱「崑劇」,因表演手段豐富、身段具備高度舞蹈性,與唱腔、曲詞扣合得嚴絲合縫,形成精緻的藝術規範,影響所有後出之地方劇種,故素有「百戲之母」之美譽。.

新!!: 戏剧和昆曲 · 查看更多 »

文學

文學(literature),在最廣泛的意義上,是任何單一的書面作品。更嚴格地說,文學寫作被認為是一種藝術形式,或被認為具有藝術或智力價值的任何單一作品,通常是由於以不同於普通用途的方式部署語言。它的拉丁詞根literatura/litteratura(本身起源於littera:letter或handwriting)被用來指代所有的書面記錄,儘管當代定義將術語擴展到包括口頭或唱歌的文本(口頭文學)。文學可以根據是虛構作品還是非虛構作品進行分類,也可以根據是韻文還是散文進行分類;可以根據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等主要形式進一步區分;作品往往根據歷史時期或者遵守某些美學特徵或期望(藝術類型)進行分類。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現實的藝術,包括韻文、散文、劇本、小说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流派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生活。 這個概念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了意義:現在它可以擴大到非書面的口頭藝術形式,可以與語言或文字本身配合,因此很難就其起源達成一致。印刷技術的發展使得書面作品的分佈和擴散成為可能,最終導致了網絡文學。 文學並不一定是客觀的,一名成功的文學家能在自己的文學作品中,展現自己對於文學的主觀看法,抒發自己的情緒和感觸,但藉由嘗試建立一個「客觀的標準」,有時對能幫助作家了解「讀者的感受」以求將內心之情感與藝術表現完整的體現在讀者心中。有時也能藉作家主觀想法帶給社會不同面相去省思現況,例如女性文學的興起。.

新!!: 戏剧和文學 · 查看更多 »

悲劇

悲剧是最古老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戏剧题材。悲劇是包括死、痛苦等内容,且主要以一個意味深長的結尾传达哀傷和哀痛的戲曲或文學类型。 悲剧的经典题材是男女相恋却不能结合,英雄的悲壮人生,家庭破碎,社會问题和國家覆灭等。 以时间为序,悲剧大概经历了如下时期的演变:.

新!!: 戏剧和悲劇 · 查看更多 »

悲喜剧

悲喜剧是一種悲剧和喜剧交融并延伸的文學體裁,兼有悲剧和喜剧成分,通常具有喜剧的圆满结局。英國文學裡,威廉·莎士比亞晚期偏好寫悲喜劇的劇本(又稱『傳奇劇』),在此之後直到19世紀這段期間是悲喜劇最盛行的時候。亞里士多德的《詩學》中討論到關於悲劇和喜劇重複的問題。.

新!!: 戏剧和悲喜剧 · 查看更多 »

悲剧的诞生

《悲劇的誕生》(德語:Die Geburt der Tragödie aus dem Geiste der Musik)是德国哲學家尼采於1872年出版的作品,是尼采的處女作。在1886的再版中,尼采又添加了一篇序言,名為《自我批判的嘗試》。 這本書原本是尼采拿來獻給當時仍為他所崇拜的華格納的美學著作,此書中尼采未完全擺脫華格納及叔本華的影響,但有許多個人的創見,這些創見也成為尼采日後思想的起源。 此書表面上是探討悲劇的起源,實際上是討論現代社會過度重視理性所帶來的文化價值危機。尼采在書中強調要重新推崇古希臘時代的藝術精神,以挽救現代的理性至上造成的頹廢。他又在這本書中提出了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來超克叔本華悲觀厭世的哲學。日神阿波羅代表的精神是訴諸美的表象,酒神狄俄倪索斯代表的精神則是訴諸悲劇或音樂的。又分別代表沉靜及陶醉、激情,尼采尤其推崇後者。 尼采在後來的自傳《瞧!這個人》中,指出此書最偉大的兩個洞見:一是發現酒神精神做為人生救贖的力量;二是指出蘇格拉底的出現實為古希臘文化衰微的原因。 Category:1872年 Category:哲学书籍 Category:弗里德里希·尼采.

新!!: 戏剧和悲剧的诞生 · 查看更多 »

故事

故事是指過往發生的事,包含真實發生過歷史,如史書,也包含了從未發生過的虛擬故事,例如電影或小說。有很多種媒介可以乘載故事,例如:文字、聲音、及影像等。故事透過叙述的方式闡述幾個情節,对于研究历史上文化的传播与分布具有很大作用。 電影、電視劇、小說、遊戲、漫畫中的故事通常稱為劇情.

新!!: 戏剧和故事 · 查看更多 »

曲艺

曲艺,也称“说唱艺术”,是表演艺术中的一大门类。所有以口头语言的“说唱”方式进行表演的艺术形式,总称为“曲艺”,曲艺的基本特点是使用第三人称口吻,以口语“说唱”进行叙述。广义的“说唱艺术”包括全世界的众多艺术形式,如日本的落语、朝鲜半島的盘索里、美國的饒舌,還有英語世界的单口喜剧等,狭义的“曲艺”则多指中国的曲艺形式。.

新!!: 戏剧和曲艺 · 查看更多 »

曾永義

曾永義(),臺灣臺南人,知名戲曲、俗文學、詩歌、民俗藝術學者,致力推廣崑曲。臺灣大學中文系畢業,臺灣大學中文系碩士、博士。.

新!!: 戏剧和曾永義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中国戏剧史古老戏剧文化演出演戲戲劇表演劇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