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

指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

普世牧首(Οικουμενικός Πατριάρχης;俗稱君士坦丁堡牧首)是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堡)的宗主教,亦被承认为正教会名义上地位最高的神职人员。他是正教会的精神领袖和主要发言人,但是并无任何凌驾于其他牧首或另外14个自主教会之上的权威。 普世牧首的正式職位是君士坦丁堡正教會(正教会的15个自主教会之一)的牧首,该牧首职位是正教会4个最早的牧首职位之一。作为君士坦丁堡正教会的领袖,他还拥有另一个头衔:尊榮的君士坦丁堡總主教,新羅馬和普世牧首(Η Αυτού Θειοτάτη Παναγιότης, ο Αρχιεπίσκοπος Κωνσταντινουπόλεως, Νέας Ρώμης και Οικουμενικός Πατριάρχης)除了東方正教會的君士坦丁堡牧首外,天主教會也曾經任命過拉丁禮的君士坦丁堡宗主教。.

45 关系: 埃雷利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宗主教君士坦丁堡正教會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列表君士坦丁大帝大公會議大公教會天主教會奥斯曼帝国宦官宗主教安得烈安那托利亞巴爾多祿茂 (普世牧首)中世纪主教东正教自主教会东正教自治教会伊斯坦堡俄罗斯正教会土耳其圣索菲亚大教堂公民神职人员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總主教罗马羅馬帝國羅馬教廷達瑪穌一世迦克墩公會議都主教色雷斯苏丹 (称谓)法纳尔清真寺教宗教宗額我略一世教宗良一世教会会议拜占庭拜占庭帝国拉丁禮君士坦丁堡宗主教列表

埃雷利

埃雷利是土耳其的城鎮,位於該國南部托魯斯山脈山腳,由泰基爾達省負責管轄,距離科尼亞147公里,海拔高度1,043米,主要經濟活動有農業和畜牧業,2009年人口95,056。.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埃雷利 · 查看更多 »

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Κωνσταντινούπολις、Κωνσταντινούπολη;Constantinopolis;قسطنطینیه;现代İstanbul)又譯康斯坦丁堡,是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的舊名,現在則指伊斯坦堡金角湾與马尔马拉海之間的地區。它曾经是羅馬帝国、拜占庭帝国、拉丁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首都。 公元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拜占庭建立新都,命名為新羅馬(Nova Roma;Νέα Ρώμη),但该城普遍被以建立者之名称作君士坦丁堡。在公元12世纪时Rosenberg, Matt.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君士坦丁堡 · 查看更多 »

君士坦丁堡宗主教

#重定向 拉丁禮君士坦丁堡宗主教列表.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君士坦丁堡宗主教 · 查看更多 »

君士坦丁堡正教會

#重定向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区.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君士坦丁堡正教會 · 查看更多 »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列表

# '''聖安德烈'''、安德肋、安得烈、安得魯(傳統上的創始者).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列表 · 查看更多 »

君士坦丁大帝

弗拉维·瓦莱里乌斯·奥勒里乌斯·君士坦丁(Flavius Valerius Aurelius Constantinus,),常被稱為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us I)、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us Magnus,Κωνσταντῖνος ὁ Μέγας,Constantine the Great),或聖君士坦丁(Saint Constantine),羅馬帝國皇帝,306年至337年在位。他是第一位信仰基督宗教的罗马皇帝,在313年与李锡尼共同頒佈《米蘭詔書》,承認在帝国轄境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 君士坦丁在内战中,击败马克森提乌斯和李锡尼,巩固皇位。统治期間,他对法兰克人、阿拉曼人、西哥特人和萨尔马提亚人的战役均取得勝利,并成功夺回在前一个世纪丧失的达基亚地区。他在拜占庭建立新皇宫 ,并将之命名为新罗马,但人们为尊君士坦丁之名,将此地称作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在此后一千年均为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因此君士坦丁也被认为是拜占庭帝国的创立者。.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君士坦丁大帝 · 查看更多 »

大公會議

大公會議(Ecumenical Synods,或稱公會議、普世公会议、普教會議)是傳統基督教中有普遍代表意义的的世界性主教會議,咨审表决重要教务和教理争端。大公會議的英文“Ecumenical Councils” 源自希臘文“Οικουμένη”,意为“普世性的”。對基督教教義有深遠影響的基督教早期会议是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和以弗所公會議。在公元1054年,東西方教會大分裂。自此之後,東正教(希臘正教)只信守首七次大公會議所確立之大公會議信條。雖然第四次君士坦丁堡會議是在教會大分裂之前舉行,卻不獲東正教承認。故此,今日的東正教只承認七次大公會議,而羅馬天主教則認為是八次。而教會大分裂之後的大公會議由羅馬天主教單方面舉行,所以內容不為東正教所承認。 儘管如此,部分東正教徒認為第四次君士坦丁堡大公會議(公元879-880年)、第五次君士坦丁堡大公會議(公元1341–1351年)和耶路撒冷會議(公元1672年)是大公會議。 天主教和東正教公認的會議如下:.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大公會議 · 查看更多 »

大公教會

大公教會」的「大公」原文起源自希臘语单词καθολικός,意为「普遍的」,汉譯作「公」乃取同於「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公」,因為大公教會教徒認為只有大公教會才是「全世界的」、「一般的」、「大眾的」教會。他們選擇這個名字,是由於他們認為最開始的教會是開放給全部的人,而不是特定的種族、階級,或者特定宗派的。 「大公教會」一詞最早出現在《使徒信經》中之「聖而公教會(sancta ecclesia catholica)」。.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大公教會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會

天主教會(Ecclesia Catholica;καθολικην εκκλησίαν;意為“大公教会”)是基督教各教派中人數最多的教會,其以羅馬主教(即教宗)為領袖,故又称羅馬天主教、羅馬天主教會、羅馬公教會或羅馬大公教會,對西方文明有重大的影響。在沒有歧義的情況下,天主教會可等同於天主教,後者為基督教三大宗派之一。 根據《宗座年鑑》的統計,全球天主教會約有12.54億信徒,約佔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天主教會 · 查看更多 »

奥斯曼帝国

鄂圖曼帝國(دولت عالیه عثمانیه,Osmanlı İmparatorluğu)為鄂圖曼人建立的帝国,创立者為--鄂圖曼一世。鄂圖曼人初居中亞,後遷至小亞細亞,日漸興盛。極盛時勢力達亞歐非三大洲,領有南歐、巴爾幹半島、西亞及北非之大部份領土,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今之奧地利和斯洛文尼亞,南及今之蘇丹與葉門。自消滅東羅馬帝國後,定都於君士坦丁堡,且以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居。故鄂圖曼帝國的君主苏丹以自封的形式,視自己為天下之主,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基督教文化及伊斯蘭文化,因而東西文明在其得以統合。 鄂圖曼帝國位處東西文明交匯處,並掌握東西文明的陸上交通线達六个世紀之久,直接大英帝國在18世紀通過直布羅舵打通地中海航線為止。在其存在期间,不止一次實行伊斯蘭化与現代化改革,使得東西文明的界限日趨模糊。鄂圖曼帝國對西方文明影響舉足輕重,其建築師希南名留至今。16世紀,蘇萊曼大帝在位之時,日趨鼎盛,其領土在17世紀更達最高峰,控制今日中東歐不少國家。在巴巴羅薩的帶領下,其海軍更掌控地中海。 鄂圖曼帝國是15世紀至19世紀唯一能挑战崛起的歐洲基督教國家的伊斯蘭教勢力,但鄂圖曼帝國终不能抵挡近代化欧洲列強的冲击,於19世紀初趨於沒落,淪為英國、法國等列強的棋子,但其卓越的戰略地理位置使英國、法國得以利用鄂圖曼帝國阻止俄羅斯帝國對外向歐洲擴張,並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成功阻止,最終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裡敗於協約國之手,鄂圖曼帝國因而分裂。之後凱末爾領導土耳其国民运动,放弃了大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疆域,建立了主權獨立但面积较小、僅控制色雷斯及小亞細亞的土耳其共和國,鄂圖曼帝國至此滅亡。.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奥斯曼帝国 · 查看更多 »

宦官

宦官是古代被閹割後在宮廷中為皇室服務的男性。在中国也稱內臣、內官、內璫、太監、公公、寺人、閹人、內侍、內豎、璫官、中官、中涓、涓人及中貴人等。 宦官作為宫廷內侍見諸世界多個地區。古代東亞世界各国,包括中國、朝鮮、越南的皇室也喜歡使用宦官作為內侍。歐洲的古希臘、羅馬帝國與拜占庭帝國的宮廷中都有宦官,拜占庭法院裡甚至有大量的宦官職員,也有一些被重用當大官。埃及、波斯、印度,土耳其等古文明都曾經有相同的做法。《新約聖經》中亦有向來自非洲埃塞俄比亞的宦官傳福音的記述。英文中宦官(eunuch)一字即由希臘文“守護床的人”轉變而成,可見宦官在本來都是為了保護後宮貞節、皇族血統而設。土耳其人使用的是黑人宦官,名為諸女領班,也有白人宦官,但黑人人數多,勢力也較大。另外,在古代並非所有的國家的皇宮內院都會有所謂的宦官,例如日本天皇的後宮一切事務都由女官負責。.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宦官 · 查看更多 »

宗主教

宗主教(Πατριάρχης;Patriarcha),东正教在中文传统上习惯翻译为牧首,是實施主教制度的基督教宗派的一種神職人員職稱。 最初,宗主教是一位作为家父(pater familias)对某个扩展家庭行使专制的权力的男人。该种由年长男性对家庭进行支配的体系被称为父权(patriarchy)(Πατριάρχης)。这是一个希腊文词汇,由πατήρ (pater,意为“父亲”)和ἄρχων (archon,意为领导leader,首领chief,统治者ruler,国王king,等等) 亚伯拉罕,以撒,以及雅格被提及为三位以色列人的族长(patriarch,天主教中文译译法,或为“圣祖”),而他们生活的时期即被称为“族长时代”(Patriarchal Age)。它最初是在圣经的七十士譯本中获得了其宗教上的含义。 该词主要具有特殊的教会的多种含义。特别是,東方正教會、罗马天主教会(高于大总主教(Major Archbishop)和首席主教(primate))、东方亚述教会中最高等级的主教均称为“patriarchs”。此位patriarch的办公地以及教会的征役(由一个或更多的教省组成,尽管在他自己的(总)教区之外他经常没有可实施之司法权)被称为“宗主教区”(patriarchate)。从历史上说,宗主教可能经常是一个充当行政长官(Ethnarch)的合理人选,后者可在一个信奉其他教义的国家或帝国内代表由其宗教团体所形成的社区(如在奥斯曼帝国内的基督徒)。 宗主教是早期基督教在一些主要城市的主教的称号,他们的威望和权力比一般的主教要高;其中罗马、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港、安条克、耶路撒冷等五個首要主教所領導的教會,又合稱為「五大宗主教區」(Pentarchy;亦稱為「五牧首聯合治理教會」)。当罗马天主教会和东方正教会分裂时,罗马的宗主教成为天主教的教宗,而君士坦丁堡的宗主教成为东正教普世大牧首。现今在世界许多地方都可以发现一至数名宗主教/牧首,特别是在历史形成的宗教中心更是如此,比如亚历山大宗主教。.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宗主教 · 查看更多 »

安得烈

安得烈(天主教译作安德肋,亦称作安德;正教会译作安德列),是耶稣基督第一个门徒。被普世教会称为首召者。也是耶稣的十二使徒之一,伯多祿的哥哥;相传在希腊被钉X型十字架而死。为俄罗斯、罗马尼亚和苏格兰的主保圣人。相传为第一任拜占庭主教,即后来的普世牧首。在正教会中被称为Πρωτόκλητος,意为第一个受召者,第一门徒。 在天主教和东正教以及新教圣公会其纪念庆日为每年11月30日。.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安得烈 · 查看更多 »

安那托利亞

安那托利亞(Anadolu;希腊语:ανατολή;阿拉米语:ܐܢܛܘܠܝܐ;亚美尼亚语:Անատոլիա),又名小亞細亞(Küçük Asya;Asia Minor),是亞洲西南部的一個半島,位於黑海和地中海之間。 現時安那托利亞的全境屬於土耳其的控制下,也是土耳其大部分的領土疆域。但爭取獨立的庫爾德斯坦宣稱擁有該半島的部份主權。.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安那托利亞 · 查看更多 »

巴爾多祿茂 (普世牧首)

巴爾多祿茂(Πατριάρχης Βαρθολομαῖος Α', Patrik I. Bartolomeos,),自1991年9月2日起擔任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堡)的宗主教(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為正教會名義上地位最高的神職人員。.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巴爾多祿茂 (普世牧首) · 查看更多 »

中世纪

在欧洲历史上,一般来说,「中世纪」指公元5世纪到15世纪,自西罗马帝国的崩溃到文艺复兴运动和大航海时代之间的时期。按照西方传统,欧洲历史可以分为“古典時代”、“中世纪”和“近现代”三个阶段。而中世纪历史自身也可分为前、中、後期三段。 人口减少、城市衰落、外敌入侵、大众迁移的进程,自古代晚期就开始了,并在中世纪前期得以继续。日耳曼的蛮族们入侵,并在曾是西罗马帝国的领土上建立了各个民族的国家。在7世纪,曾是东罗马帝国领地的北非和中东被伊斯兰化的阿拉伯帝国所占领。尽管此时在社会与政治结构上有着显著的变化,但中世纪与古代时期的分别尚未完全形成。广阔的拜占庭帝国此时依然存活,并且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1070年,拜占庭帝国的查士丁尼法典在北意大利被重新发现,并且后来在西方广受赞誉。西方的诸多王国还依然保留着罗马时代的习俗。同时,人们广泛建立修道院,意在使欧洲基督教化。在卡洛林王朝统治下的法兰克王国控制了西欧的大部分地区,然而到了8世纪末9世纪初,在内忧和外患(维京人、马扎尔人和撒拉森人入侵)的压力下,卡洛林帝国还是崩溃了。 到了中世纪中期,亦即公元1000年以后,由农业科技的改进带来的繁荣贸易,以及中世纪温暖时期到来所造成的增产,使得当时的欧洲人口大量增长。由农民向贵族支付地租和承担劳役的生产组织——庄园,成了中世纪中期主要的社会组织结构。1095年开始的十字军东征,旨在从穆斯林手中夺取中东的控制权。国王逐渐成为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的领袖,这一方面减少了无序带来的犯罪和暴力行为,但另一方面又使得离建造一个统一基督教世界的理想越来越远。经院哲学此时在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托马斯·阿奎纳的神学理论、乔托·迪·邦多纳的绘画、但丁和杰弗里·乔叟的诗歌、马可波罗的游记和哥特式教堂都是这一时期各自领域的杰出作品。 后期的中世纪饱受饥荒、瘟疫和战争的威胁,因此此时欧洲的人口开始减少。在1347年和1350年间爆发的黑死病夺取了三分之一欧洲人的生命。宗教上的争论和对立也对应着国家间的冲突以及农民的反抗。这一时期文化和科技的发展使得欧洲的社会转型,也预示着欧洲近代史的开端。.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中世纪 · 查看更多 »

主教

主教是基督宗教的高級聖職人員職稱,為天主教、東正教與圣公会採用,詞源自希臘文「episkopos」(επίσκοπος),即「epi」(由上往下)及「skopos」(觀察者),意為監督(overseer)。依據初期教會的傳統,祝聖主教代表授予聖職聖事的圓滿性。主教即是藉著聖靈/聖神被祝聖為教會中的牧人及管理者,也是教義的導師及聖職敬禮的司祭。在一般基督宗教主流教會,指耶穌基督派遣使徒/宗徒繼續實行祂的使命,到了第一世紀末至第二世紀初就形成了主教的制度。.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主教 · 查看更多 »

东正教自主教会

自主教会是东正教最高级别的独立教会,所有自主教会均不受其他教会的管辖。 东正教最早的四个自主教会位于罗马帝国的四个重要的东方城市,即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耶路撒冷和安提阿。后来,俄罗斯正教会也取得了与它们同等的地位。比自主教会低一级的是東正教自治教會,它们由某一自主教会的领袖管辖。现在东正教共有15个自主教会。.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东正教自主教会 · 查看更多 »

东正教自治教会

在東正教15個自主教會之下,又劃分自治教會。主要自治教會列表如下: 君士坦丁堡正教会下設:.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东正教自治教会 · 查看更多 »

伊斯坦堡

伊斯坦堡(İstanbul )是土耳其最大城市,亦是该国的经济、文化和历史中心。它坐落于土耳其西北部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之滨,位于马尔马拉海和黑海之间,横跨欧亚大陆,经济和历史中心位于欧洲一侧,有三分之一人口居住于亚洲一侧。其人口达到1440万,为全欧洲最大的城市群,亦是中东最大和全球第六大城市。伊斯坦布爾全市辖区面积,其覆盖范围同伊斯坦堡省相同,亦是该省的行政中心。亦是世界上唯一横跨兩大洲的城市。 公元前660年左右,该市以“拜占庭”之名建立于萨拉基里奥角,并在此后逐渐发展为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城市之一。公元330年该市重建为君士坦丁堡(Κωνσταντινούπολις Konstantinoúpolis;Constantinopolis)或新罗马(Νέα Ῥώμη, Nea Romē;Nova Roma),并在此后的近十六个世纪内先后成为罗马帝国(330年–1204年及1261年–1453年)、拉丁帝国(1204年–1261年)和鄂圖曼帝国(1453年–1922年)的帝国首都。在罗马和拜占庭帝国时代,它对基督教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在1453年鄂圖曼帝国征服该城之后,它成为了伊斯兰教的中心和鄂圖曼帝国哈里发的驻地。 伊斯坦堡是古丝绸之路的途经地,也是欧洲和中东的铁路网络之间、黑海和地中海间海路的必经之地,使得伊斯坦堡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由此也哺育了兼收并蓄的人口和文化,虽然在1923年共和国成立之后这一状况略不如前。在战间期伊斯坦堡 未能成为新首都,受到忽视,但此后其影响力逐步恢复。自1950年代以来,该市的人口已翻了十倍,来自安那托利亚各地的人口涌入,城市的界限也为此逐渐扩张。20世纪末艺术节开始得到兴办,而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复杂的交通网络也由此建立起来。 2012年,在当选欧洲文化之都两年之后,近1160万外国游客造访伊斯坦堡 ,使其成为世界第五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该市最重要的景点仍是其历史城区,部分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而位于贝伊奥卢区的天然港金角湾则是其文化和娱乐的中心。伊斯坦堡还被认为是一个全球城市,亦是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都市经济区之一。诸多土耳其公司及媒体将总部设于此,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全国的四分之一。伊斯坦堡希望借助其复苏和快速扩张的契机,在二十年内五次申请举办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伊斯坦堡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正教会

俄罗斯正教会(Русская Православная Церковь),又称“莫斯科宗主教区”(Московский Патриархат/Moscow Patriarchate)。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正教會自主教會。在東正教各自治教會的排名中僅次於君士坦丁堡、亞歷山大、安條克及耶路撒冷四大古教會。列第五。 公元988年的羅斯受洗普遍被視為羅斯正教會的開端。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其後管轄了羅斯教會六個世紀。基輔及全羅斯都主教的職位處於普世牧首的管轄下直到1686年。 與俄正教會頗有淵源的美國正教會不是俄正教會的一部分,雖然其教會的建立源自18世紀俄正教會傳教團在阿拉斯加的傳教。但美國正教會已经於1970年成為東正教自治教會(儘管并沒有受到完全承認)。 在外俄羅斯正教會是俄羅斯正教會一個特殊的組成部分,總部位於紐約,於1920年由當時在蘇聯控制以外的俄羅斯正教信徒組成。其拒絕了俄羅斯正教會谢尔盖一世領導。直到2007年5月17日,雙方正式和解。目前該教會為俄羅斯正教會下的半自治教會。俄羅斯正教會下還有白俄羅斯正教會、乌克兰正教会 (莫斯科宗主教圣统)、中國正教會、日本正教會等。.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俄罗斯正教会 · 查看更多 »

土耳其

土耳其共和国(Türkiye Cumhuriyeti)是一個橫跨欧亚两洲的国家,國土包括西亞的安納托利亞半島、以及巴尔干半岛的东色雷斯地區。北臨黑海,南临地中海,东南与叙利亚、伊拉克接壤,西临爱琴海,並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格鲁吉亚、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和伊朗接壤。在安納托利亞半島和東色雷斯地區之間的,是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屬黑海海峽,別稱土耳其海峽,是連接黑海以及地中海的唯一航道。伊斯坦堡是最大城市,但其首都是位處安納托利亞高原正中央的安卡拉。 目前正申請加入歐盟,但是歐盟因北塞浦路斯、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人權及新聞自由等問題暫時拒絕土耳其加入。土耳其由2009年起为突厥議會成员国。 其氣候屬地中海氣候,南部和西部氣候溫和,夏季乾熱,冬季多雨:黑海沿岸,涼爽濕潤;內陸、東北、東南則冬季寒冷,夏季乾熱。.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土耳其 · 查看更多 »

圣索菲亚大教堂

聖索菲亞大教堂(;;)是位于现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宗教建筑,有近一千五百年的漫長歷史,因其巨大的圓頂而闻名于世,是一幢「改變了建築史」的拜占庭式建築典範。 索菲亞在希腊语裡的意思是神聖智慧。其拉丁语名称则为,希臘語全名是「」,解作「上帝聖智教堂」,教堂供奉在正教神學裡的耶稣。大教堂稱為「聖索菲亞」(),是特別獻給天主聖智的那一位,即聖三中的聖言。這種對耶穌的稱呼可能源自保祿(保羅)對基督的描繪,格前1:24 「基督卻是天主的德能和天主的聖智()」。 在该教堂伫立的地点曾经存在过两座被暴乱摧毁的教堂,公元532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建造第三所教堂。在拜占庭雄厚的国力支持之下,由物理學家米利都的伊西多爾(Isidore of Miletus)及數學家特拉勒斯的安提莫斯设计的这所教堂在公元537年便完成了其建造。刚竣工时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正教會牧首巴西利卡形制的大教堂,在1519年被塞維亞主教座堂取代之前聖索菲亞大教堂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聖索菲亞大教堂由360年落成直至1453年期間都是君士坦丁堡的大教堂 奧斯曼土耳其人在1453年征服君士坦丁堡,蘇丹穆罕默德二世下令將大教堂轉變為清真寺,还将鐘鈴、祭壇、聖幛、祭典用的器皿移去,用灰泥覆蓋基督教鑲嵌畫。日后又逐渐加上了一些伊斯蘭建築,如米哈拉布、敏拜爾及外面的四座叫拜樓。 随着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1934年该教堂失去了其宗教意义。1935年2月1日,这座见证了数个帝国兴盛衰亡的建筑以博物館的身份重新对世人开放。 大教堂藏有大量聖物,當中以一個15公尺(49英尺)高的銀聖幛最具特色,聖索菲亞大教堂是君士坦丁堡牧首的聖座,在将近千年的时间里都是正教會的焦點。1054年,樞機宏伯特到聖索菲亞大教堂的祭壇將牧首米恰爾一世·色路拉里烏逐出教會,該事件被視為東西教會分裂的開端。 作為接近500年來伊斯坦堡最重要的清真寺,聖索菲亞大教堂是眾多奧斯曼帝國時期清真寺如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藍色清真寺)、塞札特清真寺、蘇萊曼尼耶清真寺、魯斯坦帕夏清真寺、奇力克阿里帕夏清真寺的模范。.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圣索菲亚大教堂 · 查看更多 »

公民

公民(英文:Citizen)是在一个政治实体如国家或城市中,拥有公民身份并根据该地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公民身份或公民權(英文:Citizenship)是一種認同或身份的形式,使個人在政治社群中取得相關的社會權利和義務,和国籍概念不同,擁有國籍如未成年的國民可能沒有行使公民權的權利及義務,在宪法学及政治學則指由法律规范及政治社群中的個人和群體的权利及义务關係。 近代公民權或公民資格的擴張或縮減與封建、專制、民主等制度的關係有不少的政治及學術討論 。 對民主國家及專制國家的公民權教育和保障的跨國比較仍是政策制定及學術研究的重要議題之一。 在各國培養公民素養的學校教育方面,全球規模最大的公民素養及公民教育的研究計劃國際公民及素養調查研究調查各國如何解決下一代公民積極參與社會的挑戰,評估各國青少年對未來公民身分之準備教育,對學生的公民素養的概念知識與能力進行測驗評量,其測驗及調查的範圍包括:公民認知、政治組織、公民概念(如人權)、以及負責任公民的作為及態度等等 。.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公民 · 查看更多 »

神职人员

#重定向 圣职者.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神职人员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

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是於公元381年在君士坦丁堡舉行的第二次基督教大公會議。此會議繼續討論聖父(即天父)及聖子(即耶穌)本質的教義。結果,此大公會議修訂了《尼西亞信經》的內容,做並獲得一致通過。進一步奠下三位一體的神学教義。.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 · 查看更多 »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

四次十字军东征(1202年—1204年)由教皇英诺森三世发动,法兰西王国香槟伯爵提奥波德三世率领。目的本是要通过进攻穆斯林阿尤布王朝的埃及,作日後行動的基地,来解救被穆斯林控制的耶路撒冷。十字軍主要由法国和北意大利城邦组成,在沒有足夠的金錢付给威尼斯人以便渡海到埃及的情况下,十字軍按威尼斯共和国贵族将领的建议轉去攻打扎拉城(现克罗地亚的札达尔)。 當時,威尼斯的總督名為恩里科·丹多洛,為一名失明的人,根據史學家記載那時他已逾八十,但丹多洛精明的頭腦和統帥的能力是十字軍無法想像的,他帶著威尼斯的商船隊跟著十字軍一起前進,他向十字軍保證可以幫忙解決錢糧的問題,但另一方面,他也利用十字軍佔領匈牙利的札拉,此時,一個轉機徹底改變了這次十字軍東征的命運,一位名為小阿列克修斯的东罗马王子要求丹多洛羅總督幫他奪回东罗马帝國王位,並換取幫忙付給十字軍欠威尼斯商人的糧錢的承諾,於是,丹多洛利用這东罗马國內的糾紛转而进攻君士坦丁堡,最终在1204年4月13日攻陷君士坦丁堡后对城中居民抢劫和破坏后血腥屠杀三天。 大戰过后,威尼斯共和国占去原东罗马帝国八分之三的领土(包括爱琴海,亚得里亚海沿岸许多港口和克里特岛)。而十字军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建立了拉丁帝国和两个附庸于君士坦丁堡的拉丁帝国的国家,分別是雅典公国和亚该亚侯国。1261年,拉丁帝国被推翻,东罗马帝国复国。 第四次十字军东--结束8年后(1212年),传说有30,000名儿童组成了一支儿童十字军(Children's Crusade,也稱童子軍)。不过现在学界普遍认为这支队伍实际上并不是由儿童,而是由流浪汉组成的。这些人基本上没有人成功到达圣地,其中有一些人没能回家而被贩卖为奴。.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第四次十字军东征 · 查看更多 »

總主教

总主教,也翻譯為大主教,是基督教传统教会的一种高階聖職人員,根据天主教及聖公會的制度,数个教区组成一个教省,其中會設有一個總教區,總教區的正權主教則稱為總主教;而教省總主教在省属教区中有某些权限。通常兼任省屬教區主教組成的主教團團長。不過這一職銜在聖秩聖事三階級的分類上和一般的主教是同等的。頭銜簡稱為『abp.』.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總主教 · 查看更多 »

罗马

羅馬(Roma)是意大利首都及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文明的發祥地,因建城歷史悠久並保存大量古蹟而被暱稱為「永恆之城」。其位於意大利半島中西部,台伯河下游平原地的七座小山丘上,市中心面積有1200多平方公里。羅馬同時是全世界天主教會的中樞,擁有700多座教堂與修道院、7所天主教大學,市內的梵蒂岡城是罗马主教即天主教会教宗及聖座的駐地。羅馬與佛羅倫斯同為義大利文藝復興中心,現今仍保存有相當豐富的文藝復興與巴洛克風貌;1980年,羅馬的歷史城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罗马 · 查看更多 »

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Imperium Rōmānum,;通用希腊语和中古希腊语:Βασιλεία τῶν Ῥωμαίων, 转写:)是上古時期的一個文明帝國,承接着先前的羅馬共和國。中國史書稱為「大秦」或「扶菻」。 前44年,羅馬共和國將領凯撒成爲終身獨裁官,象征着共和制的結束;至前27年,屋大維成爲奧古斯都,象征着羅馬帝國的開端。其首府羅馬城在公元前100年至公元400年這段時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直至公元500年其遷都至拜占庭(又稱君士坦丁堡、新羅馬),該城才隨之取代羅馬城成爲世界最大城市,帝國人口亦增長到五千至九千萬,大約是當時世界總人口的约20% 罗马帝国可分为前期(前27年—200年)、中期(200年—395年)和後期〔395年—1204年/1453年〕三个阶段。 羅馬共和國末年,政局由于一連串的內戰和政治角力變得非常不穩定。公元前44年,共和國將領凯撒被元老院封爲終身獨裁官後不久,便遭到刺殺身亡。直至公元前31年,屋大維在亚克兴角战役擊敗對手马克·安东尼和女王克娄巴特拉七世,吞并埃及托勒密王国後,共和國的政局仍然不明朗。至公元前27年,元老院放棄共和制,賜君權及奧古斯都頭銜予屋大維,這象征着羅馬共和國的終結。這時元老院仍然存在,但大權已掌握在屋大維手中。最初幾位皇帝都以「第一公民」自居。 屋大維征战的勝利擴張了帝国的領土。立國之初的兩個世紀,帝國的政局有着前所未見的穩定,這段時期被稱爲「羅馬治世」。直到公元41年,帝国第三位皇帝卡里古拉被刺身亡後,元老院曾经考虑恢復共和政制,但罗马禁卫军架空元老院,遂立克劳狄一世爲帝。克劳狄一世在位期間,帝国繼屋大維後首次征战不列颠尼亞。公元68年,克劳狄一世的繼位者尼祿在兵變中自殺身亡,帝国遭遇一連串短暫的內戰,同時猶太地區更爆发第一次起義,這段時期曾经有四位軍團將領稱帝。維斯帕先在公元69年戰勝其他將領,建立弗拉维王朝。其繼位者提图斯,在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发後開放斗兽场。提图斯只短暫在位两年,便由其兄弟图密善繼位爲帝国第11位皇帝。图密善最后亦遭到刺殺身亡。元老院後來封涅尔瓦爲皇帝,這亦是羅馬五贤帝之首,開辟一段長達八十多年的政局穩定時期。罗马第13位皇帝图拉真是羅馬五贤帝之中的第二位,他在位時見證帝國的最大版圖。 康茂德在位時,帝国開始出现衰退之兆。公元192年康茂德被刺殺身亡,觸發五帝之年,有五人同時稱帝,分别是佩蒂纳克斯、尤利安努斯、奈哲尔、阿尔拜努斯和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事件最後由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取得勝利。公元235年皇帝亚历山大·塞维鲁被刺殺身亡,導致三世纪危机,這段時期短短50年之內有26人被元老院封爲皇帝。直至戴克里先在位時創立四帝共治,帝國才全面恢复穩定,這段時期一共有四位皇帝共同統治羅馬帝国。這種制度並不能維持下去,很快便招致內戰。內戰最終由君士坦丁一世勝出,成爲帝国的唯一統治者。後來君士坦丁一世遷都至拜占庭,並命名為新羅馬,但史家更喜歡以其名字―君士坦丁稱之爲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自此之後一直是帝國的首都,一直到其終結。君士坦丁一世亦于313年將基督教(后成為天主教会)合法化,並由狄奧西亞一世將基督教定為國教,基督教從而成爲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 這時的羅馬帝國仍然是世界上的強權,並與其東面安息帝国的繼承者波斯帝國互相抗衡,持續着一個世紀的紛爭。狄奥多西一世是最後一位統治一個完整的羅馬帝國的皇帝,隨後帝國的領土因濫權、內戰、野蛮人入侵、軍事改革和經濟衰退等負面因素被日益蚕食,這時的羅馬帝國實際上已完全分裂成東西兩部份,自此之後再没有被統一過。公元410年及公元455年,西面的羅馬城相繼被西哥德人和汪達爾人等日爾曼部族入侵,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路斯被奥多亚塞废黜,這象征着西罗马帝国的終結。但是,由於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路斯從未被東罗马帝国所承认,所以嚴格上來説,只有在西罗马帝国上一位皇帝尼波斯在公元480年去世後,才可以正式爲罗马帝国在西歐的統治劃上句號。而東罗马帝国則一直存在至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攻陷、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爲止。史学家會称东罗马帝国爲拜占庭帝国。 羅馬帝國是世界歷史上其中一個最偉大的帝國,無論經濟、文化、政治和軍事上的成就都達到很高的水平。羅馬帝國存在將近一千五百年,帝国的疆域在图拉真在位末年(117年)達到全盛,控制着大约五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統治着七千萬的人口,這相當於當時世界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一。羅馬帝國幅原遼闊,而且國祚長久,使拉丁希腊的语言、文化、宗教、發明、建築、哲學、法律及政府模式對後世的影響相當深遠。歐洲在整個中世纪時期,有數次對羅馬帝國的復辟,這包括拉丁帝國,以及神聖羅馬帝國。文艺复兴而後的歐洲帝國主義的興起,更使希腊、羅馬、猶太和基督教的文化向全世界傳播開去,對現代社會文明的發展有着重要影响。.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羅馬帝國 · 查看更多 »

羅馬教廷

羅馬教廷(Curia Romana;中文常直稱為教廷)是聖座的行政机构。它是輔助教宗處理整個天主教會的事務,也与教宗一起构成了天主教会的中央领导机构。其為天主教會的日常運作與達成目標提供必要的中樞組織。現今多以其所在地「梵蒂冈」代稱。.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羅馬教廷 · 查看更多 »

達瑪穌一世

教宗聖達甦一世(Sanctus Damasus PP.,約305年―384年12月11日),原名Damasus,於366年10月1日-384年12月11日在位為教宗。 任內致力打擊異端亞流派。因當時羅馬教廷改用拉丁文禮拜,令耶柔米修訂和翻譯拉丁文聖經,現存《武加大译本》。.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達瑪穌一世 · 查看更多 »

迦克墩公會議

加采東會議(或稱卡爾西頓會議),是於公元451年在迦克敦舉行的第四次基督教大公會議。與會的有東方教會的500位主教及教宗的數位代表。此會議産生了重要的基督論定義,界定了「基督的神人二性」。此會議將基督一性派定為異端。最後,會議制定了今天基督教著名的信經《迦克墩信經》。同時,會議法規更規定羅馬主教與君士坦丁堡主教具同等優越地位。。.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迦克墩公會議 · 查看更多 »

都主教

都主教(拉丁文、意大利文:Metropolita;希腊文:Μητροπολίτης)或稱教省首都主教,是基督教教会的一种職銜。 受到羅馬帝國的行省制度影響,各行省的行政中心都會(Metropolis)的教区主教往往會因地利而成為當地教會的領袖。由於是都會「Metropolis」的主教,因此被稱之為都主教「Metropolita」。 而在現在都主教也大多指各教省首都的主教,或是當地教會的重要領袖。在拉丁禮天主教會中被稱為總主教。而在宗主教制度形成前,都主教往往是各地東方禮教會的最高領袖,他們主持主教會議,並由教會法和聖傳授予一定的權限。.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都主教 · 查看更多 »

色雷斯

色雷斯(希腊语:Θρκη,保加利亚语:Тракия,土耳其語:Trakya)是东欧的历史学和地理学上的概念。今天的色雷斯包括了保加利亚南部(北色雷斯)、希腊北部(西色雷斯)和土耳其的欧洲部分(东色雷斯)。色雷斯濒临三个海,分别是黑海、爱琴海和马尔马拉海。在土耳其,它也被称为鲁米利亞(Rumeli)。 希腊北部西色雷斯为希腊东马其顿和色雷斯大区的一部分,称色雷斯地区,辖埃夫罗斯州、克桑西州、罗多彼州。 东色雷斯面积24,476km²,西色雷斯面积8,578km²,北色雷斯面积42,155km²。 历史上色雷斯的边界经常发生变化。古色雷斯(即古色雷斯人居住的地域)包括了现在的保加利亚、土耳其的欧洲部分、希腊东北部、塞尔维亚东北部的一部分以及马其顿共和国的东部,北至多瑙河,南濒爱琴海,东至黑海与马尔马拉海,西达瓦达河和大摩拉瓦河。而作为罗马行省的色雷斯面积则相对较小,北部边界退至了巴尔干山脉,西部边界则位于美斯塔河。.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色雷斯 · 查看更多 »

苏丹 (称谓)

苏丹(سلطان,,))指一个在伊斯兰教历史上一个类似总督的官职,作为称谓是最近才出现的翻译,它也有很多其他的译法,在古文翻译为“素檀”、“速檀”、“速鲁檀”、“锁鲁檀”(见《明史》),民间也又叫“素里檀”“唆里檀”“算端”、“层檀”等等。他是阿拉伯语中的一个尊称,历史上有好几种含义。這詞最初是阿拉伯語中的抽象名詞「力量」、「治权」、「裁决權」,后来变为权力、统治。最后,它变为对一个特殊统治者的称号等同國君的意思,被苏丹统治的地方,一般都对外号称拥有独立主权或完全主权。苏丹不会自称是哈里发,也不会表示他是实际上是受到哈里发统治的。被苏丹统治的地方,无论是王朝还是国家都可以被指为“苏丹国”(سلطنة)。 女性苏丹称为“苏丹娜”,但是在伊斯兰教历史上是很罕见的。另外,还有一种特别苏禄苏丹国,这种国家正式的统治者是男苏丹,但是他的妻子却是一个实际上的“监督者”。 苏丹一般不是世袭的,很少被称为国王。.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苏丹 (称谓) · 查看更多 »

法纳尔

#重定向 芬内尔.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法纳尔 · 查看更多 »

清真寺

--(阿拉伯语、波斯语:单数 masjid,复数مساجد masājid),又称--、礼拜寺,是供穆斯林群眾使用的宗教场所。 对于什么宗教场所可视作回教堂,遜尼派的回教法学有严格以及具体的要求,不符合规定的场所则称作musallah。正式被划定为回教堂的场地(通常是更大综合建筑物的一小部分)有严格的使用限制,而回教法规定,一旦某个场地被正式划定为回教堂,该场所将直到末日都作为回教堂用途,被非穆斯林摧毀或占用的情形是絕對不容許的。 许多回教堂都有精致的圆顶、宣礼塔和礼拜殿,各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回教堂起源于阿拉伯半岛,如今所有人类聚居的大陆均能发现其踪影,用作穆斯林(回教徒)礼拜的地方,也可以作传达信息、教育以及争议解决等用途。回教堂的会众由伊玛目带领祷告。.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清真寺 · 查看更多 »

教宗

教宗(Papa)是羅馬主教,同時為普世天主教會領袖與梵蒂岡城國国家元首,傳統上被認為是聖伯多祿宗徒之位的後繼者。天主教會使用「教--宗」为中文譯名,部分華語圈教外人士、日本、韓國、越南則譯為「教--皇」。現任(第266任)教宗為方濟各,於2013年3月13日當選。.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教宗 · 查看更多 »

教宗額我略一世

教宗聖額我略一世(Sanctus Gregorius PP.,約540年—604年3月12日),於590年9月3日至604年3月12日岀任教宗。他是以一致欢呼的方式當選教宗。.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教宗額我略一世 · 查看更多 »

教宗良一世

教宗聖良一世(Sanctus Leo PP.,),440年9月29日至461年11月10日任教宗。.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教宗良一世 · 查看更多 »

教会会议

教会会议(synod)历史上是指教会中的委员会,通常该委员会会就教训、行政、申请等问题集会进行讨论。但在当代社会,该词通常指代某一特定教会的行政团体,无论该团体内部集会与否。.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教会会议 · 查看更多 »

拜占庭

拜占庭(Βυζάντιον,Byzantium)是一個古希臘城市,也為現今土耳其伊斯坦堡(君士坦丁堡)的舊名,相傳是從墨伽拉來的殖民於公元前667年建立的。拜占庭的名字據說出自他們的王「拜占斯(Βύζας或Βύζαντας)」,直至4世纪中期,該城發展成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庭帝國)的中心,更名為君士坦丁堡,直至1453年又更名為伊斯坦堡。.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拜占庭 · 查看更多 »

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國是一個歷史上知名的帝國。羅馬帝國自东西分治後,帝國東部羅馬政權的延續被稱為東羅馬帝國(相对于帝國西部的西羅馬帝國),16世紀以後,開始有學者稱之為拜占庭帝国。其国民在其一千多年的存在期内自称为“罗马帝国”(Imperium Romanum;Βασιλεία Ρωμαίων)。帝國位于欧洲东部,领土曾包括歐亞非三大洲的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 東羅馬帝國共历经12个王朝及93位皇帝,首都为新罗马(Nova Roma;Νέα Ρώμη,即君士坦丁堡)。其疆域在11个世纪中不断变动。色雷斯、希腊和小亚细亚西部是帝国的核心地区;今日的土耳其、希腊、保加利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从4世纪至13世纪是帝国领土的主要组成部分;意大利和原南斯拉夫的大部、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利比亚、突尼斯、今阿特拉斯山脉以北的阿尔及利亚和今天摩洛哥的丹吉尔也在7世纪之前曾是帝国的國土。 关于帝國的起始纪年,历史学界仍存有争议。主流观点认为,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建立新罗马、罗马帝国政治中心东移,是東羅馬帝國成立的标志。德国东罗马学者斯坦因以戴克里先皇帝即位(284年;这位皇帝首次将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半)为東羅馬帝國的起始纪年。其他观点分别以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帝国皇权统一归于东罗马皇帝)、527年(查士丁尼一世登基)、7世纪(希腊化开始)和8世纪(希腊化完成)为東羅馬帝國起始的标志。 東羅馬帝國本为羅馬帝國的东半部,較為崇尚希臘文化,与西罗马帝国分裂后,更逐渐发展为以希腊文化、希腊语和東正教为立国基础,在620年,席哈克略皇帝首次讓希臘語取代拉丁語,成為帝國的官方語言,使得東羅馬帝國成為不同于古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的国家。在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和神聖羅馬帝國成立後,这个帝国被外人称为“东罗马帝国”,尽管其正式国号仍延续着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国号。直到1557年德意志歷史學家赫罗尼姆斯·沃尔夫為了區分其帝國的古羅馬時期及神聖羅馬帝國而引入了「拜占庭帝國」作為稱呼,並被現代史學上所使用。 東羅馬帝國的文化和宗教对于今日的东欧各國有很大的影响。此外,東羅馬帝國在其十一个世纪的悠久历史中所保存下来的古典希腊和罗马史料、著作,以及理性的哲学思想,也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最直接的动力,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 1204年4月13日,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曾被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陷和劫掠,直到1261年收复。1453年5月29日,鄂圖曼帝国攻陷了首都君士坦丁堡,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歷時一千餘年的東羅馬帝國就此灭亡,羅馬帝國也正式終結。.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拜占庭帝国 · 查看更多 »

拉丁禮君士坦丁堡宗主教列表

拉丁禮君士坦丁堡宗主教(Latin Patriarch of Constantinople)或稱為君士坦丁堡宗主教,是現在已經不存在的天主教拉丁禮教會的宗主教。君士坦丁堡宗主教與東儀天主教會的宗主教不同,他們是由教宗直接任命,而不是先由個東方禮天主教教會的總主教和主教選舉產生後,再由教宗任命。君士坦丁堡宗主教是領銜性質,並沒有宗主教之實權。而實際負責牧養君士坦丁堡(即現在稱的伊斯坦堡),是由1742年4月15日成立的伊斯坦堡宗座代牧區負責。宗主教在1964年職位被廢除。 君士坦丁堡宗主教與君士坦丁堡牧首不是同一個人,後者是東正教君士坦丁堡正教會的名義上地位最高的神職人員。.

新!!: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和拉丁禮君士坦丁堡宗主教列表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君士坦丁堡牧首君士坦丁堡,新罗马大主教和普世牧首普世牧首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