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叶海亚·汗

指数 叶海亚·汗

阿迦·穆罕默德·叶海亚·汗(烏爾都語:آغا محمد یحیی خان; ,Agha Mohammad Yahya Khan ,),巴基斯坦政治人物,巴基斯坦政治家,曾任总统。1969年-1971年出任巴基斯坦總統。.

19 关系: 孟加拉族尼古拉·齐奥塞斯库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人民党巴基斯坦总统乌尔都语亨利·基辛格伊斯兰教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周恩来傑格瓦爾理查德·尼克松美国总统谢赫·穆吉布·拉赫曼阿尤布·汗政變政治人物拉瓦尔品第1971年印巴战争

孟加拉族

孟加拉族是孟加拉地区的主要居民。.

新!!: 叶海亚·汗和孟加拉族 · 查看更多 »

尼古拉·齐奥塞斯库

尼古拉·齐奥塞斯库(罗马尼亚语:Nicolae Ceauşescu,),罗马尼亚共产党政治家、罗马尼亚獨裁者。1965年至1989年任罗马尼亚共产党总书记,1967年至1989年间任国务委员会主席,1974年起兼任羅馬尼亞總統,為該國首任總統。 在齐奥塞斯库当政的第一个十年间,与冷战期间其他华约国家不同,罗马尼亚对西欧和美国实行了开放的政策。罗马尼亚前任领导人格奥尔基·乔治乌-德治于1958年成功使苏联军队撤出罗马尼亚。而齐奥塞斯库则继承了前任领导人的策略。 在齐奥塞斯库统治的第二个十年,其獨裁政权变得愈发残酷和压迫,是东欧集团中斯大林体制最为严重的国家。其统治个人崇拜、民族主义泛滥,与西方国家和苏联关系恶化。齐奥塞斯库政权于1989年国内爆发革命被推翻,其本人及其妻子则被枪决。罗马尼亚政府在处决了齐奥塞斯库夫妇后立即宣布废除死刑。.

新!!: 叶海亚·汗和尼古拉·齐奥塞斯库 · 查看更多 »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اسلامی جمہوریہ پاکستان;英语: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通称巴基斯坦,位于南亚,面积796,095平方公里 (307,374 平方英里)(不包括巴控克什米尔地区),东与印度比邻,南面是印度洋,西与伊朗锡斯坦接壤,西北和阿富汗相连,东北面可通往中国新疆。除南部属热带气候外,其余属亚热带气候。南部湿热,受季风影响,雨季较长;北部地区干燥寒冷,有的地方终年积雪。 在乌尔都语,“巴基斯坦”源自波斯语,意思为“圣洁的土地”。巴基斯坦原为英属印度一部分,1858年随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1947年8月14日宣告独立,成为英联邦的自治领。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成立。1971年孟加拉人民共和国从巴基斯坦独立。巴基斯坦从前的首都在卡拉奇(Karachi),现在首都位于伊斯兰堡。总统马姆努恩·侯赛因于2013年9月就职。巴基斯坦是英联邦成员国。 巴基斯坦人口1.97亿,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国教),少数信奉基督教、印度教和锡克教等。.

新!!: 叶海亚·汗和巴基斯坦 · 查看更多 »

巴基斯坦人民党

巴基斯坦人民党(乌尔都语:پاکستان پیپلز پارٹی;Pakistan People's Party,缩写为PPP)是巴基斯坦主要政党之一,由已故巴基斯坦总统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于1967年11月30日创建,总部位于伊斯兰堡。另一大政黨為巴基斯坦穆斯林聯盟(謝里夫派)。 巴基斯坦人民黨由中央執行委員會及聯邦議會所組成。現時中央執行委員會的成員有阿里·布托的妻子努斯拉特·布托 (Begum Nusrat Bhutto)、副主席馬赫杜姆(Makhdoom Amin Fahim)、副主席优素福·拉扎·吉拉尼、總書記賈漢吉爾·巴達爾、副總書記綿拉扎·拉巴尼、馬赫杜姆·庫雷希等。 1971-1977年,1988-1990年,1993-1996年,2008-2013年是巴基斯坦的執政黨。其中2008-2013年的政府是首個民選的政府完成五年任期。.

新!!: 叶海亚·汗和巴基斯坦人民党 · 查看更多 »

巴基斯坦总统

“巴基斯坦”源自波斯文,意为“圣洁的土地”或“清真之国”。1947年6月,印巴根据《蒙巴顿方案》实行分治。同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布独立。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正式成立。现任总统是马姆努恩·侯赛因,他自2013年9月9日就任。.

新!!: 叶海亚·汗和巴基斯坦总统 · 查看更多 »

乌尔都语

烏爾都語(,)是属于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的印度-雅利安语支。從使用人數來看,乌尔都语大约排名世界第20名,是巴基斯坦的国语,也是印度的24种规定语言之一。如果从宏观角度来看,乌尔都语可看成是印度斯坦语的一部分,所有印度斯坦语言构成世界上第四大的语言。 在1200年到1800年,南亚在德里蘇丹國和-zh-cn:莫卧儿帝国; zh-tw:蒙兀兒帝國-的统治下,乌尔都语的受到波斯语、突厥语和阿拉伯语的影响。.

新!!: 叶海亚·汗和乌尔都语 · 查看更多 »

亨利·基辛格

亨利·阿尔弗雷德·基辛格(Henry Alfred Kissinger),本名海因茨·阿尔弗雷德·基辛尔(Heinz Alfred Kissinger),) ,是一位出生於德國的美國猶太裔外交官,与越南政治家黎德寿一同为1973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原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后担任尼克松政府的国务卿並在水门事件之后继续在福特政府中担任此职。作为一位现实政治的支持者,基辛格在1969年到1977年之间在美国外交政策中发挥了中心作用。在这段时期内,他倡导缓和政策,使美苏之间紧张的关系得到缓解,並在1972年和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会谈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促成了中国的开放和新的战略性的反苏中美联盟的形成。 基辛格被公认为是国际政治学均势理论大师,其理论重点关注在美苏两级对抗的国际环境下如何运用国家外交手段,建立政治联盟,对抗苏联一极的压力;即在美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联合各种力量遏制苏联的强势状态,从而达到两极力量的相对的平衡。基辛格理论为西方在冷战中取得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后来被广泛运用于国家外交活动中、作为国家对外关系的理论来源;典型的表现在美国总统尼克松和里根的外交政策之中。.

新!!: 叶海亚·汗和亨利·基辛格 · 查看更多 »

伊斯兰教

伊斯蘭教(الإسلام, al-’islām;)--、清真教、回回--教、天方教、大食法、大食教度,是以《古蘭經》和聖訓為教導的一神教宗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古蘭經》被伊斯蘭信徒(穆斯林)視為造物主安拉命天使給其使者逐字逐句的啟示,而聖訓为造物主最后的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錄(由同伴們轉述收集)。伊斯蘭这一名称來自《古兰经》,源自閃语字根S-L-M,意為「顺从(造物主)」;实际上穆斯林(伊斯兰教徒)的名字也來自這個字根,意為「順從者」。 穆斯林信仰獨一且無與倫比的安拉,并认为人生的唯一目的是崇拜或顺从安拉;伊斯兰教认为阿拉在人类历史长河派遣了众多先知給全人類,历代各个民族都有先知,包括易卜拉欣(亞伯拉罕)、穆薩(摩西)、爾撒(耶穌)等,先知穆罕默德是最後一位,古兰经載有他所得的訊息。伊斯蘭教的基本功修包括五功,是為「念、礼、齋、課、朝」,五功是穆斯林需要奉行的五個義務。伊斯兰教还拥有自己的一套宗教法律,该法律實際觸及生活及社會的每一個層面,由飲食、金融到戰事以及福利等各方面。 在先知穆罕默德逝世後,伊斯蘭帝國持續擴張,佔據着大片的地區,促使哈里發國的誕生,傳教活動亦刺激更多人改信伊斯蘭教。早期哈里發的宗教政策、穆斯林的經濟及商貿開拓及後來奧斯曼帝國的擴張都使伊斯蘭教從麥加向大西洋及太平洋的方向擴散,形成穆斯林世界。 絕大多數的穆斯林屬於遜尼派(75%-90%)及什叶派(10%-20%)两大派别,另外两派中均有人同时信仰伊斯兰神秘主义。伊斯蘭教是中东、中亚、东南亚主要部分及非洲的大部分的主流宗教。在法国、德国、中国西北部、俄罗斯西南部及加勒比地區都可找到龐大的穆斯林社群。穆斯林最多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亚,這裡居住著全球穆斯林總數的15%。南亞、中東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穆斯林分別佔全球總數的25%、20%及15%。皈依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幾乎可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都可找到。截至2010年,全球約有16億穆斯林,佔23.4%人口。在信徒人數上,伊斯蘭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被認為是世上增長得最快的宗教。.

新!!: 叶海亚·汗和伊斯兰教 · 查看更多 »

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

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烏爾都語:ذوالفقار علی بھٹو,Zulfikar Ali Bhutto,),巴基斯坦政治人物,巴基斯坦政治家,曾任总理及总统。巴基斯坦人民黨的創黨領袖。.

新!!: 叶海亚·汗和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 · 查看更多 »

周恩来

没有描述。

新!!: 叶海亚·汗和周恩来 · 查看更多 »

傑格瓦爾

傑格瓦爾(چکوال、ਚਕਵਾਲ)是巴基斯坦的城市,由旁遮普省負責管轄,位於該國北部,距離首都伊斯蘭堡90公里,始建於1525年,海拔高度498米,受半乾旱氣候影響,2010年人口117,221。 Category:巴基斯坦城市.

新!!: 叶海亚·汗和傑格瓦爾 · 查看更多 »

理查德·尼克松

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Richard Milhous Nixon;)是美国政治家,曾于1969年至1974年担任第37任美国总统,1974年时成为该国历史上首位在任期内辞职的总统,也是至今唯一辞职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曾于1953至1961年担任第36任美国副总统,还曾任加利福尼亚州联邦众议员和联邦参议员。 尼克松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的约巴林达。他于1934年从惠提尔学院毕业,1937年从杜克大学法学院毕业,然后回到加利福尼亚州从事法律工作。1942年,他和夫人帕特·尼克松搬到哥伦比亚特区为联邦政府工作,随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应征加入美国海军服役。1946年,尼克松获选成为代表加利福尼亚州第十二国会选区的联邦众议员,又于1950年当选该州联邦参议员。阿尔杰·希斯伪证案让他成为反共主义的领导人物,也成为全国知名的政治家。尼克松在1952年美国总统选举中成为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的竞选搭挡,获胜后当了8年副总统。1960年他参选总统,但以微弱劣势不敌约翰·F·肯尼迪,1962年竞选加利福尼亚州州长仍然落败。1968年,他再度参选总统并胜出。 尼克松起初加大美国对越南战争的参与力度,不过之后还是在1973年中止美国介入。1972年他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给两国外交关系打开新的篇章,同年还与苏联签订反弹道导弹条约并实施缓和政策。国内政策方面,他领导的行政部门普遍重视州权,侧重将权力发放各州而不是向中央集中。尼克松还发起倡议向癌症和非法药物开战,实行工资和价格管制,在南方州学校中强制废除种族隔离,推行环境改革,还提出法案对医疗保险社会福利加以改革。他主持阿波罗11号登月计划,之后以航天飞机任务取代载人太空探索。1972年,他在总统选举中以压倒性优势获得连任。 尼克松的第二个总统任期期间,中东爆发赎罪日战争,导致石油禁运和中东和平进程的重启。国内政治方面,水门事件不断发酵,导致他失去大部分的政治支持。1974年8月9日,面临国会弹劾罪名几乎必然会成立导致撤职压力的尼克松宣布辞职。杰拉尔德·福特继任总统职位后宣布赦免尼克松的一切刑事责任。辞职后,尼克松编写九部著作,走访多个国家,一定程度上恢复自己的公众形象。1994年,尼克松因中风陷入昏迷,于4天後逝世,享年81岁。.

新!!: 叶海亚·汗和理查德·尼克松 · 查看更多 »

美国总统

美利坚合众国总统(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缩写为POTUS;中文簡稱美國總統)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裝最高總司令,根据1787年通过的美国宪法而设立,行使宪法赋予的行政权,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于1789年4月30日就职,之后至1933的历任总统均为3月4日就职,而其後則於1月20日就職。1951年开始生效的美国宪法第二十二修正案规定总统每届任期4年,连选连任不得多于2次,也不能担任总统或执行总统职责超过2年后再當选为总统多于1次。 身为当今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元首,美国总统亦号称“自由世界”的領導者及“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美国总统的妻子称为“第一夫人”,家庭称为“第一家庭”。美国建国以来,43位总统均为白人男性(主要为英格兰裔,爱尔兰裔6人、荷兰裔3人、德裔3人),第44任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是首位非裔男性。 美国总统官邸为位于哥伦比亚特区的白宫。总统专用客机称为“空军一号”,专用直升机称为“海军陆战队一号”,官方的进行曲是《向统帅致敬》。 根据《美国宪法》,总统须年滿35岁,在美国居住14年以上,也一定要是“自然出生的美国公民”或者是在宪法通过时為美国公民(参见:美国宪法)。美国公职只有总统、副总统必须“出生时为合众国公民”。 現任總統為共和黨籍的唐納·川普。.

新!!: 叶海亚·汗和美国总统 · 查看更多 »

谢赫·穆吉布·拉赫曼

谢赫·穆吉布·拉赫曼(শেখ মুজিবুর রহমান,Sheikh Mujibur Rahman,,生於汤基帕拉乌帕齐拉),东巴基斯坦政治领袖、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创建者之一,孟加拉國父,孟加拉國人民聯盟(Bangladesh Awami League,簡稱BAL)領袖,1971-1975年間曾任孟加拉总统和孟加拉总理。.

新!!: 叶海亚·汗和谢赫·穆吉布·拉赫曼 · 查看更多 »

阿尤布·汗

罕默德·阿尤布·汗(乌尔都语:,),巴基斯坦普什圖族軍事強人,獨裁者,第二任巴基斯坦總統。早年留學英國並成為印度陸軍高級軍官的他始終致力巴基斯坦脫離英属印度獨立,並且巴基斯坦建國後的1958年至1969年間統治巴基斯坦。 因為他對鄰國印度的強硬作風,讓他頗受巴基斯坦國內人民的擁戴,不過也因與印度的交惡,在他任內,南亞始終呈現緊張的態勢。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爆發。 1962年中印邊界戰爭後,他促使巴基斯坦加強和中國的關係,成為中國在當時少數的堅定盟友。 1969年,被政變推翻;3月25日陆军总司令叶海亚·汗接替阿尤布·汗任军法首席执行官,3月31日就任总统。.

新!!: 叶海亚·汗和阿尤布·汗 · 查看更多 »

政變

政變(法語:coup d'État,,亦音译为“苦跌打”、“苦迭打”),是指一個國家之中有一部份人通过密谋策划,采取軍事叛亂或政治行动,夺取国家政权的行为。如果能成功完成政變,則會造成权力的转移、政府的更迭、或政体的改变。.

新!!: 叶海亚·汗和政變 · 查看更多 »

政治人物

政治人物(politician),是指以政治為職業,或積極投入政治活動或公共事務的人,無論其動機是私人利益、黨派利益或國家利益。在現代民主政體中,職業政治人物常通過組織或加入政黨、參與選舉,以爭取在政府中擔任職務;這些人在英文中稱為「politician」,指的是一種社會角色。廣義的「政治人物」還包括其他各種政體的政府首腦、政黨或軍事領袖,或其他政權中的主要人物。一般來說,曾從事主要公職的人都會被視為政治人物。.

新!!: 叶海亚·汗和政治人物 · 查看更多 »

拉瓦尔品第

拉瓦尔品第(乌尔都语:راولپنڈی)位于巴基斯坦博德瓦尔高原(Potwar),是旁遮普省的一座城市,隶属于拉瓦尔品第县,人口3,252,123人(2008年資料),为巴基斯坦主要工商业城市。该城市毗邻首都伊斯兰堡,距拉合爾275公里,现为巴武装部队总部所在地。2007年12月27日,巴基斯坦前總理贝·布托在拉瓦爾品第出席完一個支持者集會後遭兇徒開槍及引爆炸彈,送院後不治。.

新!!: 叶海亚·汗和拉瓦尔品第 · 查看更多 »

1971年印巴战争

1971年印巴战争,也被称为第三次印巴战争,是1971年12月印度与巴基斯坦两国之间的战争。该战争与孟加拉国独立战争密切相关。 印度、孟加拉及國際上一般認為巴基斯坦在1971年12月3日空襲11個印度空軍基地的「成吉思汗行動」是這次戰爭的開始。 戰爭期間,印度與巴基斯坦的軍隊在東部和西部戰場交戰。當東巴基斯坦(今孟加拉國)的巴基斯坦軍隊在1971年12月16日投降時,戰爭在實質上結束,东巴基斯坦亦脫離巴基斯坦成為一個獨立主权國家。在東巴基斯坦,約9萬名巴國武裝部隊人員,包括準軍事人員成為戰俘。, Chapter 3, pp 87.

新!!: 叶海亚·汗和1971年印巴战争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