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博尔戈

指数 博尔戈

博尔戈,又译波尔哥(Borgo)是罗马的第14区,位于台伯河西岸,呈梯形,其区徽是一只狮子,躺在三座山和一颗星星前面。这个纹章也是西斯都五世的徽章,是他将博尔戈并入罗马。 博尔戈西邻梵蒂冈的圣伯多禄广场,东到台伯河,北面毗邻普拉蒂区,南面毗邻特拉斯提弗列。 博尔戈的一部分是平坦的台伯河冲积沙土平原,和粘土丘陵区。 东西向的主要道路(除了协和大街)不称为“街”(Vie),而称为“村”(Borghi)。 博尔戈在20世纪上半叶经历了重大变化,但是作为圣伯多禄大殿和梵蒂冈宫的前院,仍保持其历史意义。 本笃十六世在被选为教宗之前,曾经生活在博尔戈超过20年时间。 Passetto以南,该区显出完全不同的另一面:现在只有一些办公室(主要属于梵蒂冈),一座会堂,和庞大的圣神医院建筑群(已开业800多年)。唯一与过去的联系是协和街上的纪念品商店。 2000年,千禧年大庆引起朝圣者的侵入和房地产繁荣。一些公寓成为游客的住处,许多工匠被迫离开该区,作坊改为快餐店和纪念品商店。 2005年,在若望保禄二世去世和本笃十六世当选的几周内,该区受到来到罗马纪念已故教宗数百万朝圣者的冲击。.

10 关系: 协和大道纹章学特拉斯提弗列聖伯多祿大殿聖伯多祿廣場西斯都五世黏土梵蒂冈本篤十六世普拉蒂

协和大道

协和大道(Via della Conciliazione)是意大利罗马的一条街道,长约500米。它西到圣伯多禄广场,东到台伯河西岸的圣天使城堡。 这条道路修筑于1936年到1950年,是进入广场的主要路线。除了商店和住宅以外,道路两侧有许多历史和宗教建筑 – 包括托洛尼亚宫(Palazzo Torlonia)、Palazzo dei Penitenzieri和Palazzo dei Convertendi,和教堂如Santa Maria in Traspontina和萨西亚的圣神堂(Santo Spirito in Sassia)。虽然这是罗马为数不多的少数几条能够应付大量交通而不拥堵的主要干道,但是由于其地下的情况,修筑这条路引起罗马社会和历史学者的愤怒Kirk, T, "", The Art Bulletin, December 2006, p. 1。 教堂周围地区在每次罗马被洗劫之后,曾经重建数次,14世纪因教廷搬迁到阿维尼翁丧失繁荣而再次恶化。虽然经过这些改建,圣伯多禄大殿庭院前仍然是一个布满了密集复杂的窄街小巷的区域。.

新!!: 博尔戈和协和大道 · 查看更多 »

纹章学

纹章学(法文:Héraldique;德文:Heraldik;英文:Heraldry)是西方一門研究紋章的設計與應用的學問。紋章學一詞源自「傳令官」(古法語:heraut, hiraut),據說在中世紀的馬上比武大會上,騎士全身披掛,全靠盾牌上的紋章才搞得清誰是誰,大會上的傳令官就憑紋章而向觀眾報告騎士的比武情況(有點像今日的體育旁白),漸漸「傳令官」成了「紋章專家」的代名詞,紋章學一詞也就由此衍生。紋章的構圖、用色都有嚴格的規定,其研究除了作為文化史的一部分,還有助於歷史考證,例如用於斷定宗譜及鑑定藝術品、文物的年分。.

新!!: 博尔戈和纹章学 · 查看更多 »

特拉斯提弗列

特拉斯提弗列(Trastevere)是罗马的第13区,位于台伯河西岸,梵蒂冈以南,得名于拉丁文“trans Tiberim”,意为“台伯河外”。读音為/trasˈtevere/,第二个音节重读。其区徽是红色背景上金色的狮子头。特拉斯提弗列的北面毗邻14区博尔戈。.

新!!: 博尔戈和特拉斯提弗列 · 查看更多 »

聖伯多祿大殿

聖伯多祿大殿(Basilica Sancti Petri;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是位於梵蒂岡的天主教宗座聖殿,建於1506年至1626年,為天主教會重要的象徵之一。作為最傑出的文艺复兴建筑Banister Fletcher, the renowned architectural historian calls it "the greatest creation of the Renaissance" and "...the greatest of all churches of Christendom" in.

新!!: 博尔戈和聖伯多祿大殿 · 查看更多 »

聖伯多祿廣場

聖伯多祿廣場(Piazza San Pietro),亦譯聖彼得廣場,位於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前,長340公尺,寬240公尺,由貝爾尼尼設計,是羅馬最著名的廣場。整個廣場有兩重的巴洛克式柱廊圍繞。.

新!!: 博尔戈和聖伯多祿廣場 · 查看更多 »

西斯都五世

教宗西斯都五世(Sixtus PP.,),原名Felice Peretti di Montalto,於1585年4月24日—1590年8月27日岀任教宗。在位期间恢复了教宗国的治安,着力恢复罗马教廷的财政,并慷慨投资公共事业,使罗马的面貌接近现在的样子。他虽然受到了诸多批评,但其业绩确是历代教宗中数一数二的。.

新!!: 博尔戈和西斯都五世 · 查看更多 »

黏土

黏土,俗作粘土,英語clay(均讀作--),是有黏性的泥土,一般指颗粒小於2微米且可塑的多种含水硅酸铝盐矿物混合体。除了铝外,黏土还包含少量镁、铁、钠、钾和钙等元素。 黏土一般由硅酸盐矿物在地球表面风化后形成。但是有些成岩作用也会产生黏土。在这些过程中黏土的出现可以作为成岩作用进展的指示。.

新!!: 博尔戈和黏土 · 查看更多 »

梵蒂冈

梵蒂岡城國(Status Civitatis Vaticanae;Stato della Città del Vaticano),通稱梵蒂岡,是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高地的內陸城邦國家(國中國),為天主教會最高權力機構聖座的所在地、天主教會最高領袖教宗的駐地、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亦為世界領土面積最小的國家。其前身為教宗國,自1929年起以《拉特蘭條約》確定為主權國家,接受聖座(也是一个国际公认主权实体)的直接統治,實施政教合一的政治體制。城內建物於198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由於聖座的行政機構——羅馬教廷大部分機關、以及教宗的主要居所均座落於梵蒂岡城內,故人們在使用「梵蒂岡」一詞時,可能指梵蒂岡城國、「梵蒂岡」地區、聖座、或教宗的居所,视其使用的場合而定。雖然梵蒂岡並未制定任何有關官方語言的法律,但以義大利語最為常用。在2002年以前,梵蒂岡常以義大利里拉及梵蒂岡里拉作為其境內的通用貨幣。義大利加入歐元區後,梵蒂岡與歐盟簽訂特別協議,發行小量鑄造的屬於梵蒂岡的硬幣,作流通和收藏之用。雖然梵蒂岡在地理上是一個小國,但因天主教會在全球信仰人口眾多,现有十多亿天主教教徒,使其在政治和文化等領域對世界擁有重大的影響力。.

新!!: 博尔戈和梵蒂冈 · 查看更多 »

本篤十六世

本笃十六世(Benedictus XVI;Benedetto XVI;Benedikt XVI;)是罗马天主教会第265任教宗,本名若瑟·类思·拉辛格(Joseph Aloisius Ratzinger;Iosephus Aloisius Ratzinger),2005年4月19日当选教宗,2005年4月24日正式就任,2013年2月28日辞职。通曉十種語言,就任教宗前为德國籍樞機,由保祿六世冊封,是第八位德國籍教宗。2005年選舉教宗時,有教宗選舉權的樞機中,連他在內有三位並非由若望·保祿二世冊封的樞機,故參與了前兩次相隔僅數月的教宗選舉,而這三位中他和另一位這次也參與了,因此參與這次教宗選舉的樞機中,僅他們兩位有經驗。2013年2月11日,聖座宣佈,本篤十六世因健康和年老等因素決定辭職,歐洲中部時間2月28日晚上8時生效,成為繼1415年額我略十二世退位後,近600年來首位請辭的教宗,而他的請辭引起德國及天主教国家各地民眾和領袖的廣大反響。2013年2月28日辭職後保留「本篤十六世」之稱號,職務名稱改為「榮休教宗」(Pope Emeritus)。.

新!!: 博尔戈和本篤十六世 · 查看更多 »

普拉蒂

普拉蒂(Prati)是罗马市的第22区。其标志为哈德良陵墓。但是哈德良陵墓(现在的圣天使城堡)并不在该区,而是在毗邻的博尔戈区。 普拉蒂是罗马最富裕的区之一。1900年1月,拉齐奥足球俱乐部在自由广场(Piazza Della Libertà)成立。 Via Cola di Rienzo 是罗马最有名的商店和咖啡馆集中的街道之一。 Category:罗马分区.

新!!: 博尔戈和普拉蒂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