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安娜·弗洛伊德

指数 安娜·弗洛伊德

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是一位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马撒的第6个、也是最年幼的孩子。1895年出生在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追随父亲,对新开辟的心理分析领域做出贡献。与她父亲相比,安娜·弗洛伊德的工作强调自我的重要性,其能力可以通过社会的训练。.

16 关系: 安娜 (消歧義)安娜·佛洛伊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博物馆心力内投心理学心理学家列表玛丽莲·梦露精神分析学罗纳德·费尔贝恩青少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雅各·拉岡LGBT迴轉治療投射12月3日

安娜 (消歧義)

安娜可以指:.

新!!: 安娜·弗洛伊德和安娜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安娜·佛洛伊德

#重定向 安娜·弗洛伊德.

新!!: 安娜·弗洛伊德和安娜·佛洛伊德 · 查看更多 »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可以指:.

新!!: 安娜·弗洛伊德和弗洛伊德 · 查看更多 »

弗洛伊德博物馆

弗洛伊德博物馆位于伦敦北部汉普斯特德20 Maresfield Gardens。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晚年在此居住。1938年德奥合并后,弗洛伊德逃亡伦敦,完成著作《摩西与一神教》,并在此接待精神分析患者。虽然一年后去世,但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在此居住直到1982年去世。1986年改为博物馆,向公众开放。 另外的两座弗洛伊德博物馆,一座位于维也纳Berggasse 19,另一座位于弗洛伊德出生地捷克普日博尔,由捷克总统瓦茨拉夫·克劳斯和弗洛伊德的四位曾孙剪彩。.

新!!: 安娜·弗洛伊德和弗洛伊德博物馆 · 查看更多 »

心力内投

心力內投(Introjection)是一種心理防卫机制,指把我們所欣賞的外部的或是他人的特質,品格等,結合到自身的行為,觀念上來。 例子:有些神經症患者會通過模仿他人來減輕自身的焦慮。生活中,這種機制在群體中體現得比較廣泛,群體人員之間互相模仿以更好地融入群體;朋友、夫妻之間相處久了也會越來越像。 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學理論中認為,人的自我能夠控制本我的力量,兒時父母或教師的期望,要求,理想會在兒童的內心發生心力內投,這時形成超我。 X Category:心理防卫机制.

新!!: 安娜·弗洛伊德和心力内投 · 查看更多 »

心理学

--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類以及其他动物的內在心理歷程、精神功能和外在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心理學研究涉及意識、感覺、知覺、認知、動機、情绪、人格、行為和人際關係等眾多領域,影響其他學科的發展,例如:教育學、管理學、傳播學、社會學、經濟學、精神病學、統計學、計算機科學以及文學等等。心理學一方面嘗試用大腦運作來解釋個体基本的行為與心理機能,同時,心理學也嘗試解釋個體心理機能在社會行為與社會動力中的角色。心理學家從事基礎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釋、預測和控制行為。應用心理學家還有第五個目的——提高人類生活的質量。這些目標構成了心理學事業的基礎。.

新!!: 安娜·弗洛伊德和心理学 · 查看更多 »

心理学家列表

本条目按字母順序列举显著的心理学家。.

新!!: 安娜·弗洛伊德和心理学家列表 · 查看更多 »

玛丽莲·梦露

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本名诺玛·简·莫泰森(Norma Jeane Mortenson),美国女演员、模特。梦露以饰演“”角色而闻名,是20世纪50年代最流行的性感象征之一,象征着那个时代对于性的态度。虽然梦露成为头牌女演员只有十年,但她的电影票房收入到1962年她意外死亡时达2亿美元。她仍然被视为一个主要的流行文化偶像。 梦露出生并成长于洛杉矶,童年的大部分时光在寄养家庭和孤儿院中度过,并在16岁那年结婚。1944年,梦露投身战争工作,进入一家工厂。在那她遇到了一位摄影师,并开始了自己成功的海报模特生涯。这份工作促成了与二十世纪福斯(1946-1947)和哥伦比亚影业(1948)的两个短期电影合约。在饰演了一系列小角色后,她在1951年与福斯签署一份新合约。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她出演了《》、《》、《》、《》等电影并成为当红女星。在梦露走红后,其早年拍摄的裸照遭到曝光,但这并没有损害她的事业,相反这一轶闻增加了人们对她电影的兴趣。 1953年时,梦露凭借主演的三部电影成为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好莱坞明星之一,其中黑色影片《飛瀑怒潮》表现出她的性感;喜剧《绅士爱美人》与《》则将她的明星形象塑造为“金发傻妞”。虽然她在职业生涯中对创建和管理公众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她仍对工作室将她模式化与报酬过低感到失望。1954年初,她拒绝了一个电影项目,事业短暂中止,而回归后她主演的《七年之痒》(1955)成为其生涯中票房最成功的电影之一。因工作室仍然不愿更改合约,梦露于1954年末成立了一家电影制作公司——玛丽莲·梦露制作(MMP)。1955年,梦露致力于打造她的公司并在学习方法演技。同年末,福斯给了她一份新合约,使她有了更大的控制权和更高的薪水。之后她出演了广受好评的《巴士站》(1956)和MMP首部独立制作的影片《》(1957),并凭《热情如火》(1959)摘得金球奖最佳女主角桂冠。她最后完成的电影是剧情片《》(1961)。 梦露混乱的私生活受到了广泛关注。她挣扎于吸毒成瘾、抑郁和焦虑当中。她与棒球运动员乔·迪马乔和剧作家亚瑟·米勒有两段大力宣传的婚姻,但都以离婚告终。1962年8月5日,梦露因服用过量的巴比妥类药物死于洛杉矶的家中,终年36岁。虽然她的死因被断定为可能自杀,但在她死后几十年内仍有许多阴谋论传出。.

新!!: 安娜·弗洛伊德和玛丽莲·梦露 · 查看更多 »

精神分析学

精神分析学(英文:Psychoanalysis)或稱心理分析學,是於19世纪末期由奧地利神经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創立的一门学科。當時精神病學普遍受生物學的影响,對於心理現象的構成、發展及治療,以工業革命時代流行的機械主義的方式進行,弗洛伊德於1885年到巴黎拜著名精神及人腦科學家Charcot為師,並受到Charcot研究歇斯底里的影响,開始了他關於早期或童年創傷經歷和情緒病的研究。其首個研究個案是聯同Josef Breuer完成,病者化名Anna O的病患記錄,他們初期利用催眠和,心理病患者提供了解心靈困擾的技術,後來鑑於弗洛伊德認為催眠雖然可以發現病患者的過去創傷經歷的片斷,但却沒法為病者帶來治療的方法,弗洛伊德因而開始建立另一套潛意識理論。 精神分析学的基本原则如下:.

新!!: 安娜·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学 · 查看更多 »

罗纳德·费尔贝恩

罗纳德·费尔贝恩(William Ronald Dodds Fairbairn,)是一位英国心理学家,1889年出生在苏格兰爱丁堡。费尔贝恩就读于爱丁堡大学,攻读了3年神学和希腊文。他在巴勒斯坦战役中服务于Allenby将军,回国后接受医学训练。他还教心理学和实践分析。由于他的著作,他成为英国心理分析学会会员。费尔贝恩一直都留在爱丁堡,虽然有点与世隔离,但是对于英国客体关系学派还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费尔贝恩是中间团体(现在称为独立团体)心理分析学的理论构建者之一。独立团体包括那些既不认同梅兰妮·克莱因也不认同安娜·弗洛伊德的分析家。他们更关心人际关系,而不是个体内部的“驱力”。 费尔贝恩的作品包括:《人格的心理分析研究》(1952)、《从本能到自我:罗纳德·费尔贝恩研究论文选集》(1994)。还有一本关于他的传记:《费尔贝恩的Journey into the Interior》(约翰·萨瑟兰,1989),对其作品的研究:《费尔贝恩和客体关系的起源》(James Grotstein、R.

新!!: 安娜·弗洛伊德和罗纳德·费尔贝恩 · 查看更多 »

青少年

青少年(adolescence,為拉丁文「adolescere」的變體,意指成長。)是身體和心理發展的過渡階段,此一階段通常發生在青春期到法定成年期間Macmillan Dictionary for Students Macmillan, Pan Ltd.

新!!: 安娜·弗洛伊德和青少年 · 查看更多 »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出生名:Sigismund Schlomo Freud,),奥地利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家,哲學家,犹太人。生於奥地利弗萊堡(今屬捷克),後因躲避納粹,遷居英國倫敦。精神分析学的創始人,被稱為「維也納第一精神分析學派」(以別於後來发展出的第二及第三學派)。 1881年,弗洛伊德获取了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后,进入一家维也纳医院工作,期间仍未放弃在脑性麻痹,失语症以及微观精神解剖学方面的研究。这些临床经验为他将来对潜意识以及精神抑制机制的深刻理解和精神分析学(一种提倡通过精神分析学家与病人的沟通来治疗精神病例的学说)的提出奠定了基础。Ford & Urban 1965, p. 109 尽管他提出的精神分析学后来有部份人认为并非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但激发了后人提出各式各样的精神病理学理论,在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著有《夢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圖騰與禁忌》等。提出“潛意識”、“自我”、“本我”、“超我”、“伊底帕斯情结”、“利比多”(Libido)、“心理防衛機制”等概念,认为人类男性天生具有弑父娶母的欲望和恋母情结(即伊底帕斯情结),女性天生具有弑母嫁父的欲望和恋父情结(又叫厄勒克特拉情结),以及儿童性行为等理论。如今其理论的大部分细节已经被心理学界抛弃,但理论的框架和研究方式深深影响了后来的心理学发展,而且对哲学、美学、社会学、文學、流行文化等都有深刻的影响,被世人譽為「精神分析之父」,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

新!!: 安娜·弗洛伊德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 查看更多 »

雅各·拉岡

雅各-馬利-艾彌爾·拉岡(Jacques-Marie-Émile Lacan,),法國精神分析學大師。.

新!!: 安娜·弗洛伊德和雅各·拉岡 · 查看更多 »

LGBT迴轉治療

迴轉治療(Conversion therapy,或稱扭轉療法、轉化療法、性傾向治療、性傾向矯正療法、性傾向迴轉治療、拗直治療)是指試圖透過心理或靈性介入來使人從雙性戀或同性戀轉化至異性戀的嘗試,屬於偽科學的一種。沒有可靠的證據表明性傾向是能夠改變的,且醫療機構警告稱轉換療法是无效的,並可能帶來嚴重有害的後果,但仍有一些轉換療法的支持者聲稱轉換療法在使同性戀成為異性戀(脫離同性戀)上取得部分成功。美國、英國的醫學機構及政府機構均認為轉換療法有潛在危害。亞洲、歐洲和美洲的一些地方皆已立法禁止轉換療法的實施。 美國精神醫學學會(APA)反對任何「基於同性戀本身就是一种精神障礙的假設,並先驗地假設當事人應改變其同性戀傾向」的療法,並指企圖將性傾向改變的專業人士違反道德。它還指關於「平等對待同性戀者」的爭論正反方都會質疑對方的動機甚至人格,使得科學證據被相關質疑所掩蓋;而轉換療法的推廣則可能會危害社會,因為這會傳播關於性傾向的非科學觀點。美國軍醫署的時任署長大衛·薩切爾在2001年發表了一份報告,當中指出「沒有有效的科學證據表明性傾向是能夠改變的」。 目前最知名的轉換療法提倡者為基要主義派基督教團體等組織。與將同性戀稱為「疾病」相比,它們現時較傾向以宗教理由來支持該套療法的合理性。同性戀研究及治療全國協會(NARTH)為提倡世俗化的轉換療法的最大組織,它在很多時候會跟宗教團體存有合作關係。 1981年前美國和西歐的轉換療法常會用到的方法包括冰锥脑白质切除术、伴有激素治療的化學閹割、厌恶疗法(例子包括对手和生殖器官進行電擊、在同性性刺激物出現的同時喂食催吐劑)、自慰再制約法。在較近期,美國会使用的臨床技術則僅限於諮詢、想象、社交技能訓練、精神分析療法,以及像「祈禱、團體支援和壓力」般的靈性介入措施,儘管在20世紀90年代时亦見一些消息指還有一些無執照的人士会施行轉換療法。修復療法(reparative therapy)此一用詞一般為轉換療法的同義詞,但也有說法嚴格地認為它是用於特指跟和兩人有关的一種特定療法。.

新!!: 安娜·弗洛伊德和LGBT迴轉治療 · 查看更多 »

投射

投射(英語:projection)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一个人下意识地否认自身不良的思绪、动机、欲望、或情感,而将其赋予外部世界,通常是其他人。因此,投射包含想象。 这种行为的一个例子可能是因为自己失败而去指责他人。 由于投射允许表达那些得不到意识承认的不必要的无意识冲动或欲望,因此它能降低焦虑水平。 这一理论是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他写给威廉佛里斯的信中提出 - 并由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进一步细化;因此,有时称为弗洛伊德投射。.

新!!: 安娜·弗洛伊德和投射 · 查看更多 »

12月3日

12月3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37天(闰年第338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8天。.

新!!: 安娜·弗洛伊德和12月3日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