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甘肅省 (中華民國)

指数 甘肅省 (中華民國)

肅省,為中華民國的一省,延續清朝制度所設置的22省之一,為華北六省之一。簡稱為「甘」。.

100 关系: 劉郁芬同盟會夏河县天水市孫連仲宁夏回族自治区安定区 (定西市)安化县安西直隸州寧夏省寧州岷州崆峒区丁宜中两当县中国人民解放军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临夏县临夏回族自治州临泽县临洮县临潭县专区平涼府广河县于學忠康县康樂設治局庆城县会川镇伏羌縣張廣建彭德怀北伐戰爭國民軍國民政府冯玉祥兰州市固原直隸州四川省 (中華民國)皋兰县王治岐礼县秦安县秦州区秦州直隸州第四次河湟事变甘州府甘肃省...狄道州階州階州直隸州隆德县靖远县青海省青海省 (中華民國)静宁县袁世凯西吉县西安市西和县西固縣馬鴻逵马仲英马鸿宾谷正伦賀耀組趙惟熙黄钺郭寄嶠薛篤弼邵力子肅州直隸州肅北設治局蔡成勳臨洮府至元臺灣地區金县金塔县長庚镇原县酒泉县 (义宁)通渭县陝西省 (中華民國)陸洪濤陇西县陕甘总督陕西省李鳴鐘武威市武昌起义民勤县河州泾源县涇州直隸州潘齡皋朱紹良文县 扩展索引 (50 更多) »

劉郁芬

劉郁芬()字蘭江,直隷省保定府清苑县,北洋政府、国民軍、汪精卫政权高级军事及政治人物。馮玉祥手下的「五虎将」之一(其他四人为張之江、鹿鍾麟、宋哲元、鄭金声).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劉郁芬 · 查看更多 »

同盟會

#重定向 中国同盟会.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同盟會 · 查看更多 »

夏河县

夏河县(བསུང་ཆུ་རྫོ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下属的一个县。东经102°31',北纬35°12'。与之接壤的县市有:东边合作市,南边碌曲县,北边临夏县、青海省循化县、同仁县,西边青海省泽库县。面积6674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8万,藏族约占78%。邮政编码为747100,县政府驻拉卜楞镇。.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夏河县 · 查看更多 »

天水市

天水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自古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人称“西北小江南”。全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新欧亚大陆桥横贯全境。现辖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五县和秦州、麦积两区,总人口331.17万人。境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是华夏文明和漢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享有“羲皇故里”的荣誉。伏羲文化、轩辕文化、大地湾文化、先秦文化、三国文化、石窟文化交相辉映。境内文化古迹甚多,现有国家和省、市级重点保护文物296处,其中麦积山石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天水市 · 查看更多 »

孫連仲

孫連仲(),字仿魯,直隶省雄縣(今河北省雄县)人。中华民国陆军二級上將。馮玉祥手下「十三太保」之一。抗日战争知名将领。.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孫連仲 · 查看更多 »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是中国西北的民族自治区,位于黄河中游、蒙古高原南部。大部分地区因黄河缓慢穿流而为河套的一部分。宁夏下辖五个地级市,首府银川。.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宁夏回族自治区 · 查看更多 »

安定区 (定西市)

安定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定西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东经104°12'-105°01',北纬35°17'-36°02',面积3638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49万。邮政编码 743000,区政府驻公园路。 2003年4月以前为定西县。.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安定区 (定西市) · 查看更多 »

安化县

安化县在中国湖南省中部偏北,是益阳市下辖的一个县。自古屬於梅山文化的核心區域。以產黑茶而聞名。.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安化县 · 查看更多 »

安西直隸州

安西直隸州,清朝时设置的直隸州。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改安西府为直隶州,治所在今甘肃省瓜州县。属甘肃省。辖境相当今甘肃省敦煌、瓜州、肃北等市县地。1913年改为安西县。.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安西直隸州 · 查看更多 »

寧夏省

寧夏省作为一个行政区划,按不同历史时期可以指:.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寧夏省 · 查看更多 »

寧州

寧州,中國古代州名。西晉置。刺史鎮建寧郡。初置時領四郡,其地大致相當於今雲南省除迪慶、昭通以外的大部份地區。東晉、南朝宋、齊時轄有今雲南省全境、貴州省中西部地區。梁中期以後廢。北周置南寧州。隋初置南寧州總管府,後廢,其地入濮部、六詔。.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寧州 · 查看更多 »

岷州

岷州,中国古代的州,在今甘肃省境。 北朝西魏文帝元宝炬于大统十年(544年)始置,治所在溢乐县(原临洮县),因县南一里有岷山,故名。辖今岷县、宕昌一带。其后时废时设,至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年)改临洮郡置岷州,复溢乐县名并为州治。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吐蕃攻陷岷州,直至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熙河之役”期间复归中原王朝统属。南宋初曾改名西和州。元代设岷州,为脱思麻路治所。明代设岷州卫辖于陕西都司。岷州为今岷县一带的行政区划名称沿用至1913年,后改称岷县。 Category:西魏的州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宋朝的州 Category:元朝的州 Category:明朝的州 Category:清朝的州 Category:甘肃的州 Category:定西行政区划史 Category:陇南行政区划史 Category:1913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岷州 · 查看更多 »

崆峒区

崆峒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平凉市的主要市辖区。东经106°25′-107°21′,北纬35°12’-35°45′。与之接壤的县市有:东边泾川县,南边华亭县、崇信县,西边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泾源县、固原市,北边彭阳县、镇原县。面积1936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48万。邮政编码 744000,区政府驻西大街。 2002年6月设立。.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崆峒区 · 查看更多 »

丁宜中

丁宜中()字照普,贵州贵阳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丁宜中 · 查看更多 »

两当县

两当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陇南市下属的一个县。面积1374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5万。邮政编码 742400,县政府驻城关镇。.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两当县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的国家武装力量,由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五大军种组成。解放军由中国共产党建立,自成立起坚持“党指挥枪”原则,由中央军事委员会所领导,中央军委主席统率全军。 从其前身中国工农红军成立之时起,该军队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就发挥了重要影响,并在抗日战争、国共内战、朝鲜战争、中越战争等历次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当前,中國人民解放軍共有兩百萬名现役軍人,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正规军队。同时,中国是世界上国防预算第二高的国家,年度官方軍事預算總額達1520億美元,僅次於美國,約為美國的四分之一。此外,解放军还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陆军,军舰数量世界第一、吨位总数世界第三的海军以及规模庞大的空军,并拥有洲際彈道飛彈、彈道飛彈潛艇、战略轰炸机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2018年4月中旬其综合军事实力也位居世界第二超越俄罗斯,仅次於美国。.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中国人民解放军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

#重定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临夏县

临夏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西部下辖的一个县。.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临夏县 · 查看更多 »

临夏回族自治州

臨夏回族自治州,简称临夏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下辖的自治州,位于甘肃省中部,黄河上游,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界。首府临夏市是古代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重镇,明代四大茶马司之一,有“河湟雄镇”之称。临夏州汉族人口比例约40%,回族人口比例约32%。.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临夏回族自治州 · 查看更多 »

临泽县

临泽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张掖市下属的一个县。东经99°51'-100°30',北纬38°57'-39°42’。与之接壤的县市有:东边张掖市甘州区,西边高台县,南边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北边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面积2777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15万。邮政编码 734200,县政府驻沙河镇。 本县人士李正合先生,于台灣光復後,赴台从事教育,乃昆山科技大学前身的创始人。.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临泽县 · 查看更多 »

临洮县

临洮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定西市下属的一个县,毗邻首府兰州市。县城北距兰州市100千米。由于黄河主要支流洮河穿境而过,注入刘家峡水库而得名。面积2851平方公里,多为黄土高山之地,2004年人口53万,主要有汉、回、藏等民族杂居。邮政编码730500。.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临洮县 · 查看更多 »

临潭县

临潭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下属的一个县。面积1557平方公里。2000年普查人口141,030。2010年普查人口137,001。当地信仰基督教的有2300多人,而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分别有1.6万人和2.7万人的信仰者。.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临潭县 · 查看更多 »

专区

专区,在中国大陆,指省(第一级行政区)和县(第二级行政区)之间的一种准区划形式,中文字面原意即行政督察区,源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指导工作的区域,并以“专区”作为固定的区划术语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直至1970年改称地区为止。中文对南亚地区的印度介于邦与县或巴基斯坦介于省与县之间一种行政区划形式亦译作“专区”。.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专区 · 查看更多 »

平涼府

平涼府,金朝时设置的府。 宋朝时为泾原路。金朝置平凉府,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归属凤翔路,治所在平凉县,下领:五县(平凉县、潘原县、崇信县、华亭县、化平县),五镇,一寨元朝元朝初年,潘原县并入平凉县,化平县并入华亭县,属于巩昌总帅府,下领导三县:平凉县、崇信县、华亭县 明朝洪武三年五月,直隶行省。下辖三个州,七个县:平凉县、崇信县、华亭县、镇原县、隆德县、泾州(领灵台县)、静宁州(领庄浪县)、固原州。隶属陝西承宣布政使司。辛亥革命后,全国废府州厅改县,故废。.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平涼府 · 查看更多 »

广河县

广河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下属的一个县,位于甘肃中部。 1919年由导河县析设宁定县;1953年设广通回族自治区,1955年改广通回族自治县;1956年改广通县,以洮河支流广通河得名;1957年改为广河县。.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广河县 · 查看更多 »

于學忠

--學忠(),字孝侯,中華民國軍人,本發跡於吳佩孚,後轉於張作霖與張學良麾下,二戰期間為國民革命軍。父于文孚是北洋毅军宋庆部马三元帮统,曾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收留杀人犯事逃窜的張作霖并提拔他为哨长。.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于學忠 · 查看更多 »

康县

康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陇南市下属的一个县。面积2958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20万。邮政编码 746500,县政府驻城关镇。.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康县 · 查看更多 »

康樂設治局

康乐设治局,民國時設置於甘肃省的設治局,位于甘肃东南,今甘肃省康乐县。.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康樂設治局 · 查看更多 »

庆城县

庆城县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东北部,是庆阳市下辖的一个县。.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庆城县 · 查看更多 »

会川镇

会川镇,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会川镇 · 查看更多 »

伏羌縣

伏羌縣,中国古旧县名。 唐朝时改冀城县置,屬隴右道秦州,後沒吐蕃;宋朝改置伏羌城,屬陝西秦鳳路秦州;金朝因之,屬鳳翔路秦州。元朝时,復升縣,屬陝西省鞏昌府;明因之;清屬甘肅省鞏昌府;民國劃屬甘肅省渭川道,十七年(1928年)三月,改名甘谷縣。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元朝县份 Category:明朝县份 Category:清朝县份 Category:中华民国甘肃省县份 Category:天水行政区划史 Category:甘谷县 Category:1928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伏羌縣 · 查看更多 »

張廣建

張廣建(),字勳伯。安徽廬州府合肥縣人。清末民初政治家。.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張廣建 · 查看更多 »

彭德怀

彭德怀(),名清宗,后改德怀,字得華,號石穿,小名鍾伢子、石穿,湖南湘潭人,湖南陸軍軍官講武堂畢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彭德怀早年供职于湘军,于1928年发动平江起义,建立红五军,任军长。此后,彭德怀与毛泽东、朱德等共同开辟江西根据地,并担任红三军团军团长,参与长征。长征结束后,任红一方面军司令员。抗日战争中,彭德怀任八路军副总司令,发动百团大战。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彭德怀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兼西北野战军(后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攻占西北五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彭德怀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1950年,彭德怀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领导抗美援朝。1954年,彭德怀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第一任國防部部長、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任内主持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大制度(征兵制、薪金制、军衔制、勋章奖章制度)的确立。彭德怀於1959年庐山会议上致函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道出大跃进中的问题和弊病及根源,而被打擊为“彭、黄、张、周反党集团”之首,后被撤销国防部长等职务,移居北京郊外吴家花园。1965年被任命为西南“三线”建委第三副主任。“文革”爆发后被押送回北京,遭到残酷迫害。身患结肠癌,于1974年11月29日14时52分含恨辞世。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宣布,为彭德怀平反,并恢复其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切名誉。.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彭德怀 · 查看更多 »

北伐戰爭

#重定向 國民革命軍北伐.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北伐戰爭 · 查看更多 »

國民軍

國民軍可以指:.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國民軍 · 查看更多 »

國民政府

國民政府,簡稱國府,是中華民國在訓政時期的中央政府與最高行政機關,成立於1925年7月1日,由廣州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改組而來,故早期稱「廣東革命政府」,但隨著革命由南方往北推展,行政中心曾遷移至武漢、南京等地,結束於1948年5月20日。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後,7月1日廣州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改組為國民政府。在1925年成立後至1928年之間,其與北京的北洋政府相互對峙。 隨着北伐戰爭開始,1927年1月國民政府遷至武漢,稱「武漢國民政府」。同年4月12日蔣介石於上海發動清黨,4月18日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稱「南京國民政府」;7月15日汪精衛武漢政府宣布反共,與南京國民政府合併。1928年北伐統一全國後,成為唯一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造就黃金十年。 1937年,因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全面爆發中日戰爭,中國進入為期8年(1937~1945年)的抗日戰爭,史稱「八年抗戰」,而美國於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後開始與同盟國共同對抗軸心國。1948年5月20日,依循《中華民國憲法》選出的第一任總統蔣介石、副總統李宗仁正式就職,國民政府即改組為中華民國政府(共設一府五院),國民政府主席一職也改為總統,與訓政時期一起走入歷史。現今的中華民國總統府為其機關法人的延續。 國民政府是中國國民黨依據孫文所著《國民政府建國大綱》建立之政府機構,由中國國民黨一黨專政,主要職位均由中國國民黨黨員擔任,但亦接納中國國民黨以外之人士參與。其存在期間,中國國民黨內部發生多次衝突與分裂,導致部分出走黨員自行成立不同的「國民政府」。此外在行憲後,中國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也經常在眾多場合稱為「國民政府」。.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國民政府 · 查看更多 »

冯玉祥

冯玉祥(),譜名基善,表字焕章,安徽巢县(今巢湖市夏阁镇竹柯村)人,生長於直隸省保定府(今河北省保定市)。民国军阀,本屬直系軍閥,第二次直奉戰爭中倒戈,改所部為國民軍,後敗退西北,自成勢力。唐德剛著、張學良口述:《張學良口述歷史》,台北:遠流出版,2009年3月1日初版西北军领袖。1935年,晉任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馮玉祥軍旅一生,擅长见风使舵,八次临阵倒戈。故民間有“倒戈將軍”之稱。.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冯玉祥 · 查看更多 »

兰州市

兰州市,简称兰,别称金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省会,是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中国重要铁路枢纽之一,有包兰铁路、兰新铁路、兰青铁路、陇海铁路、兰渝铁路交汇于此。.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兰州市 · 查看更多 »

固原直隸州

固原直隸州:明朝時隸屬於陝西省平涼府的散州。到清朝,本直隸州編制上是「衝,繁,難」三字要缺,隸屬於甘肅省平慶涇固化道,另外。陝西提督也駐防在此。到了同治十二年(1873年),固原州升格為直隸州,管轄平遠縣(今同心縣)、海城縣二縣。 民國時期初年,全國實施「廢州改縣」,固原被改為甘肅省的固原縣。演變到今日,成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的一个地級市固原市。.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固原直隸州 · 查看更多 »

四川省 (中華民國)

四川省為中華民國下轄的一個省級行政區,簡稱為「川」。是延續清代所設置的22省之一,華中七省之一。現行的四川省、重慶市比當時中華民國法定省區範圍略大。.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四川省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皋兰县

皋兰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兰州市下属的一个县。东经103°32’-104°14′,北纬36°05′-36°50′。与之接壤的县市有:东边白银市、榆中县,南边兰州市 市区,西边永登县,北边景泰县。面积2556平方公里,2003年人口17万。邮政编码 730200,县政府驻石洞镇。.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皋兰县 · 查看更多 »

王治岐

王治岐()字凤山,甘肃天水人,中华民国中将、甘肃省政府主席。后任民革甘肃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革中央委员 。.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王治岐 · 查看更多 »

礼县

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陇南市下属的一个县,位于甘肃东部,西汉水上游。与之接壤的县市有:东边天水市、西和县,西边宕昌县、岷县,南边武都区,北边武山县、甘谷县。面积4299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51万。邮政编码 742200,县政府驻城关镇。.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礼县 · 查看更多 »

秦安县

安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天水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甘肃东南部。面积1601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60万。邮政编码 741600,县政府驻兴国镇。.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秦安县 · 查看更多 »

秦州区

州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天水市下属的一个市辖区。面积2442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65万。 2004年9月以前称为秦城区。.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秦州区 · 查看更多 »

秦州直隸州

州直隸州,清代設置的甘肅省直隸州。 雍正七年(1729年),升秦州為直隸州,降巩昌府屬之徽州為縣,與所領兩當縣來屬。領縣五:秦安縣、清水縣、禮縣、徽縣、兩當縣。.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秦州直隸州 · 查看更多 »

第四次河湟事变

四次河湟事变或称河州事变是1928年春,马仲英在甘肃河州引发的叛乱,数十万人伤亡。共波及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省。是甘肃民国时期最大的一次动乱。河湟事变与同一年发生的凉州事变,近一步加剧甘肃汉、回关系紧张。.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第四次河湟事变 · 查看更多 »

甘州府

州府,本是漢朝時期的張掖郡,到了隋唐時改制為甘州,又到了明朝時則隸屬於陝西行都指揮使司管轄的「甘州諸衛」,所以在明朝當時,「甘州諸衛」是屬於军政区划。 到了清朝初年,新設立甘肅省,而在雍正二年時,成立甘肅省甘州府,管轄了張掖、山丹、高臺等三個縣。到了雍正七年,因為甘肅省在甘州府西北鄰近地區另設「肅州直隸州」。按清朝制度,直隸州須管縣份,所以又割甘州府之高臺縣給「肅州直隸州」管轄,所以此後甘州府只剩張掖縣、山丹縣。但到了乾隆年間,甘州府又另外增置撫彝廳(編制上屬散廳,今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所以清朝乾隆以後的甘肅省甘州府,共管了兩縣一廳。 根據《清史稿》相關記載:甘州府,編制是「衝,繁,疲」,同時也是甘肅省甘涼道的治所。 到了民國時期,全國普遍「廢府改縣」,甘州府於是被改為張掖縣。今日,則成為甘肅省張掖市。.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甘州府 · 查看更多 »

甘肃省

肃省,简称甘或陇,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於中国西北地区、黄河上游,省会为兰州市。“甘肃”()因甘州(今张掖)与肃州(今酒泉)而得名。.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甘肃省 · 查看更多 »

狄道州

道州,清朝乾隆时设置的散州。评价:繁,疲,难。 乾隆三年(1738年)临洮府移治,改为兰州府。同时,升狄道县为狄道州,属兰州府。民国初年,全国废府州厅改县,于1913年废。.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狄道州 · 查看更多 »

階州

#重定向 阶州.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階州 · 查看更多 »

階州直隸州

階州直隸州,清代設置的直隸州。 明隸鞏昌府,領文縣。順治初,因明制。雍正七年(1729),升直隸州,割鞏昌府之成縣來屬。領縣二:文縣、成縣。评价:疲。隸鞏甘肅省秦階道。.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階州直隸州 · 查看更多 »

隆德县

隆德县是中國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宁夏南部。隆德县得名于羊牧隆城及德顺军两名之尾首二字。.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隆德县 · 查看更多 »

靖远县

靖远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白银市下属的一个县。面积5809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46万。邮政编码 730600,县政府驻乌兰镇。.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靖远县 · 查看更多 »

青海省

青海省,简称青,为中国一级行政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因境内有全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省会是西宁市。.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青海省 · 查看更多 »

青海省 (中華民國)

青海省,是中華民國華西地區三省之一。.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青海省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静宁县

静宁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平凉市下属的一个县。面积2193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47万。邮政编码 743400,县政府驻城关镇。.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静宁县 · 查看更多 »

袁世凯

袁世凱(),字慰廷(又作慰庭、慰亭),號容庵,汉族,河南省陈州府项城县人,故又稱袁項城。清末民初重要的軍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北洋新军領袖,对近代中国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的现代化以及漢族传统文化的恢复作出过重要贡献,是中国警政、中国司法现代化的奠基人,对中华民国的成立起到关键作用。曾任清朝內閣總理大臣、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和中華民國大總統等职。 袁世凱出身官宦家族,於清末投身行伍,后随军赴朝鲜参与平定壬午军乱,又在朝鲜甲申政变中指挥军队击溃日軍,被清廷委以重任,回国组建新军,襄贊洋務運動及清末新政,自道員、巡撫、總督累升,至入值軍機處,甚至內閣總理大臣,成為清末頭號權臣。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孙文于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袁世凯逼迫大清皇帝逊位,袁世凯组建临时政府。 成为民國首任大總統后,袁世凯进行改革,发展经济,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但其施政引发争议,国内爆发二次革命。中国签署廿一條事件引发国内民众不满。1915年袁世凯称帝,建立中華帝國,年号洪宪,由于国内反对,袁世凯宣布退位,登基83天便以失敗收場并于1916年6月6日逝世,葬于河南安阳。.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袁世凯 · 查看更多 »

西吉县

西吉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轄下的一個縣。面積3985平方公里,人口約為46萬。.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西吉县 · 查看更多 »

西安市

西安市,古称長安、京兆、镐京,位於中华人民共和国中部,紧邻中华人民共和国幾何中心,现为国家中心城市、陕西省省會,是陕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医疗、教育中心。西安拥有3000余年的文明史、建城史和1077年的建都史,历史上曾有包括周、秦、汉、隋、唐等在内的共13個中原朝代在此建都,也是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的起點。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强盛的统一王朝建都最多的古都,在西安定都的周、秦、汉、唐,代表了中国帝王时期开放、外向、尚武、繁荣的顶峰。从文明曙光的半坡到西周礼乐;从大秦一统到汉唐盛世;西安曾经在两千年的时间跨度中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的世界历史名城之一,以及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西安目前有两项六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居于全国前列。2011年,国务院发布《全国主体功能规划》,西安规划为中国唯一的“历史文化基地”。 西安位於關中平原的中部,渭水東南岸,地处中国中心,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通往西北和西南的门户城市与重要交通枢纽,位於隴海鐵路上,区位显著,交通畅达。在地理环境上,西安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并有八水环绕。 西安是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之一,丝绸之路经济带、新亚欧大陆桥及黄河流域重要城市,关中城市群的经济、科技、教育、能源、金融、文化、商贸中心,中国大飞机的制造基地之一,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辖11区2县,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505平方公里(2013年),常住人口1200万人,户籍人口905.68万人。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将西安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以及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2013年国务院批复成立西咸新区,成为中国第七个国家级新区。2017年成立的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管辖的大部分片区位于西安市境内。2018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支持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西安市 · 查看更多 »

西和县

西和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陇南市下属的一个县。面积1861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39万。邮政编码 742100,县政府驻汉源镇。.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西和县 · 查看更多 »

西固縣

西固縣,在甘肅省武都縣西北二百二十里。漢代置羌道縣;東漢因之;晉代廢;北魏為石門縣地;隋代以後為將利縣地;元代置漢番千戶所;明代改名西固千戶所;清代為西固堡,屬階州;民國二年(1913年)四月,析置縣,三年(1914年)6月,劃屬甘肅渭川道;國民政府成立,廢道,直屬甘肅省政府。.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西固縣 · 查看更多 »

馬鴻逵

鴻逵(),字少雲,擁有回族血統,但其本人認為回族是漢族的一部分,拒絕承認自己的回族身份,但後又認為回回與漢人有別,生於甘肅蘭州府河州。國民革命軍中將。加上將銜。中華民國初期寧夏的控制者,寧夏馬家軍領袖。他繼承其父馬福祥統率寧夏新軍,人稱「寧夏王」。.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馬鴻逵 · 查看更多 »

马仲英

仲英(约1912年—约1937年),中国甘肃临夏人,回族军阀。其生卒年份均不詳。 原名马步英,其父马宝与马步芳、马步青的父亲青海省主席马麒为堂兄弟。后因为和马步芳交恶改名马仲英。 .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马仲英 · 查看更多 »

马鸿宾

鴻賓(),字子寅,回族,中国甘肃河州人,马家军主要将领之一,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馬鴻賓與马步芳、马鸿逵合稱西北三馬。刘国铭主编,中国国民党九千将领,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1993年.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马鸿宾 · 查看更多 »

谷正伦

谷正伦(),字纪常,贵州安顺人。中華民国国军軍事将领,官拜憲兵中將。被譽為「現代中國憲兵之父」,並揭示:「不說謊,不作假,守本分,盡職責。」為中華民國憲兵官兵座右銘。 兩位胞弟谷正綱、谷正鼎,皆中華民國與國民黨的黨員。 目前安葬於五指山國軍公墓,與夫人同葬。.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谷正伦 · 查看更多 »

賀耀組

贺耀组()号貴严,湖南省長沙府宁乡县人,中華民国、中華人民共和国軍事将领、政治家、外交官。.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賀耀組 · 查看更多 »

趙惟熙

趙惟熙(),字芝珊。江西南丰人,清末民初政治家。中華民國初代甘肅都督。.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趙惟熙 · 查看更多 »

黄钺

钺可以指:.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黄钺 · 查看更多 »

郭寄嶠

郭寄嶠(),原名光霱,安徽合肥人,保定軍校第九期砲兵科畢業。陆军二级上将军衔。.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郭寄嶠 · 查看更多 »

薛篤弼

薛篤弼(),字子良,山西省解州人,中華民国、中華人民共和国政治家。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人物,曾为馮玉祥属下。.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薛篤弼 · 查看更多 »

邵力子

邵力子(),原名邵景泰,字仲辉,号凤寿。浙江绍兴人,中国共产党发起人之一,曾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邵力子 · 查看更多 »

肅州直隸州

肅州直隸州,清朝时设置的直隶州。 肅州,本是漢朝時期的酒泉郡,到了隋唐時改制為肅州,又到了明朝時隸屬於陝西行都指揮使司管轄的肅州衛,是洪武二十七年十一月所設置的衞。所以在明朝當時,肅州衛是屬於军政区划。 清朝初年,新設立甘肅省,雍正二年(1724年)時,將肅州衛改制為肅州(散州),併入甘州府。到了雍正七年(1729年),肅州又獨立出來成為肅州直隸州。按清朝制度,直隸州須管縣份,所以又割甘州府之高臺縣來給「肅州直隸州」管轄 肅州直隸州,編制是:「衝,繁,疲」,同時也是甘肅省安肅道的治所。又,肅州直隸州,除了自己原有的肅州直轄地之外,也只管了高臺縣一個縣。到了民國時期,天下普遍「廢州改縣」,肅州於是被改為酒泉縣。今日,則成為甘肅省酒泉市。.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肅州直隸州 · 查看更多 »

肅北設治局

肃北设治局,民國時設置於甘肃省的設治局,位于甘肃西部,今肃北蒙古族自治县。.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肅北設治局 · 查看更多 »

蔡成勳

蔡成勳(),字虎臣,天津人。清朝及中华民国军事人物。.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蔡成勳 · 查看更多 »

臨洮府

临洮府,金朝至清朝乾隆初年的府。 金朝皇统二年(1142年),改熙州为临洮府。元朝,属巩昌总帅府,下领两县:狄道县、渭源县。泰定元年(1324年)九月改为临兆路。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改为府,治所在狄道县,下辖两州(兰州、河州)、三县(狄道县、渭源县、金县)。清朝乾隆三年(1738年),临洮府移治,改为兰州府。.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臨洮府 · 查看更多 »

至元

至元可以指:.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至元 · 查看更多 »

臺灣地區

臺灣地區,《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歷次版本中稱為自由地區,亦称臺澎金馬地區、臺澎金馬、臺閩地區,是指自1955年大陳島撤退之後迄今,中華民國有效管理的領土,與1949年國共內戰後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際統治的「大陸地區」相對。涵蓋範圍包括臺灣及附屬島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嶼、東沙群島、南沙群島之太平島與中洲礁、以及存有主權爭議的釣魚臺列嶼,全由島嶼構成。由於臺灣為最主要的組成領土,因此得名。.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臺灣地區 · 查看更多 »

金县

金县,可以指:.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金县 · 查看更多 »

金塔县

金塔县在中国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黑河下游,是酒泉市下属的一个县,邻接内蒙古自治区。 位于东经97°58′-100°20′,北纬39°47′-40°59′。面积14663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14万。邮政编码 735300,县政府驻金塔镇。 金塔县與內蒙古長期存在畫界領土糾紛,曾發生過2015年額濟納旗檢查站砸毀事件。.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金塔县 · 查看更多 »

長庚

長庚可能指:.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長庚 · 查看更多 »

镇原县

镇原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庆阳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甘肃东北部,庆阳西南,泾河支流茹水河流域。北纬35°27′-36°16′,东经106°44′-107°36′之间。与之接壤的县市有:东边庆城县、西峰区,西边宁夏彭阳县,南边平凉市泾川县、崆峒区,北边环县。面积3500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51万。邮政编码 744500,县政府驻城关镇。 汉置临泾县,元入镇原州,明改镇原县。.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镇原县 · 查看更多 »

酒泉县 (义宁)

酒泉县,中国古旧县名。 隋朝义宁元年(617年)改福禄县置,治所在今甘肃省酒泉市城关镇。属张掖郡。唐朝武德二年(619年)分张掖郡置肃州治此。大历元年(766年)地入吐蕃。1913年废肃州改酒泉县。1958年与金塔县合并,改设酒泉市。1964年撤市复县。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中华民国甘肃省县份 Category:已撤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县份 Category:酒泉行政区划史 Category:617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85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酒泉县 (义宁) · 查看更多 »

通渭县

通渭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定西市下属的一个县,位于甘肅省中部,定西市東側,介於東經104°57′~105°38′、北緯34°55′~35°29′之間。東南、南分別與天水市秦安縣和甘穀縣接壤,西南、西分別與天水市武山縣和定西市隴西縣相鄰,西北、北、東北分別與定西市安定區、白銀市會寧縣和平涼市靜寧縣毗鄰。 通渭縣共轄6鎮12鄉,總面積2908.5平方公里,43.14萬人(2012年)。2012年,通渭縣全年實現生產總值249060萬元。.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通渭县 · 查看更多 »

陝西省 (中華民國)

陝西省,為中華民國下轄的一個省級行政區,是延續清代所設置的22省之一,為華北六省之一。簡稱為「陝」。.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陝西省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陸洪濤

洪濤(),字仙槎。江蘇省徐州府銅山县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及政治人物。.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陸洪濤 · 查看更多 »

陇西县

陇西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的一个县。与之接壤的县市有:东边通渭县,西边渭源县,南边漳县、武山县,北边定西市。面积2408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49万。县政府驻巩昌镇。.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陇西县 · 查看更多 »

陕甘总督

陝甘總督(v),正式官銜為總督陝甘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管理茶馬、兼巡撫事,始设于中國明朝时期,總管陝西和甘肅兩省的軍民政務,至清朝成为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陕甘总督 · 查看更多 »

陕西省

陕西,简称陕或秦,又称三秦,是中国西北地区的省份,现为西北地区工农业最发达的省份,处于黄河中游,是现今中国地理版图的中心。省会是中国著名古都西安。.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陕西省 · 查看更多 »

李鳴鐘

李鳴鐘(),字曉東,河南省项城县(今项城市)官会镇蔡庄村人,中华民国军事人物。.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李鳴鐘 · 查看更多 »

武威市

武威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的东端,东临省会兰州,西通金昌,南依祁连山,北接腾格里沙漠。古称凉州,历史上曾经是著名的“丝绸之路”要冲,河西四郡之一。 武威市区位优越,东接兰州、南靠西宁、北临银川和内蒙、西通新疆,处于亚欧大陆桥的咽喉地位和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的中心地段,兰新、干武铁路、G30、G312国道贯穿全境。 武威市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国家4A级景区4处、省级自然保护区3处。 武威是“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对外开放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葡萄酒城” 、享有“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中国葡萄酒的故乡”、“世界白牦牛唯一产地”和“中国人参果之乡”等美誉。.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武威市 · 查看更多 »

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是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清朝新军等力量在中國武汉武昌发生的兵变:旨在推翻清朝统治,也是辛亥革命的開端。 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一部分革命党人(共進會和文學社)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再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在清廷將部分湖北新軍調往四川平定保路運動之際,留守湖北之新軍中的革命黨人遂計畫在1911年10月16日發動革命。但10月9日事跡敗露,導致革命黨人遭搜捕殺害,於是10月10日晚間黨人先發制人,齊集猛攻湖廣督署,湖廣總督出逃後督署陷落,至12日攻陷武漢三鎮,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 武昌起义的成功发动,使中國各地陸續響應革命黨人推翻清朝的訴求,最終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帝制政體,建立了中國史上第一个共和國,就是中华民国,是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开端,在中国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武昌起义 · 查看更多 »

民勤县

民勤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武威市下属的一个县。东、西、北三面与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接壤,南边临武威市凉州区,西边临金昌市。面积16016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29万。邮政编码733399,县政府驻三雷镇。.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民勤县 · 查看更多 »

河州

河州,可以指.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河州 · 查看更多 »

泾源县

泾源县是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下辖的一個县,位于宁夏最南端,六盘山南,面積961平方公里,人口約為12萬。 泾源县為涇河發源地,該區為農業縣,以小麥為主,近年也發展蔬菜。县政府驻香水镇,郵政編碼為756400。.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泾源县 · 查看更多 »

涇州直隸州

涇州直隸州:本直隸州在清朝編制上是「要,衝,疲。難」四字要缺,可見當時地位之重要。 明朝時,涇州隸屬於陝西省平涼府管轄的散州,領有靈臺縣,清代時新設甘肅省,涇州屬於該省的平慶涇固化道。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涇州升格為直隸州,又割崇信縣、鎮原縣來屬。所以涇州直隸州總共管轄靈臺縣、崇信縣、鎮原縣等三縣。 民國時期,全國實施「廢州改縣」,涇州被改為甘肅省的涇縣,但因為與安徽省泾县重名,民国三年(1914年)改为泾川县。演變到今日,成為甘肅省平涼市所屬的一個縣。.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涇州直隸州 · 查看更多 »

潘齡皋

潘龄皋(),字锡九,号葛城居士,直隶安新县人。中国书法家、政治人物。.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潘齡皋 · 查看更多 »

朱紹良

朱绍良(),字一民,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福建省福州市人.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朱紹良 · 查看更多 »

文县

文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陇南市下属的一个县,位于甘肃东南部,白龙江流域。面积4994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24万;邮政编码746400,县政府驻城关镇。.

新!!: 甘肅省 (中華民國)和文县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