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布鲁诺·罗西奖

指数 布鲁诺·罗西奖

布鲁诺·罗西奖(Bruno Rossi Prize)是由美国天文学会高能天体物理分会颁发的年度奖项,奖励对高能天体物理学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尤其强调近期的、原创的工作。奖项以天体物理学家 布鲁诺·罗西的名字命名,包含证书和500美元奖金。.

13 关系: 安德鲁·费边布鲁诺·罗西BeppoSAX卫星玻丹·帕琴斯基美國天文學會马丁·里斯高能立體視野望遠鏡费米伽玛射线空间望远镜超级神冈探测器赫里萨·库韦利奥图雨燕卫星杰拉尔德·菲什曼拉希德·苏尼亚耶夫

安德鲁·费边

安德鲁·克里斯托弗·费边,OBE (Andrew Christopher Fabian,),英国天文学家、天文物理学家。费边曾担任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会长。.

新!!: 布鲁诺·罗西奖和安德鲁·费边 · 查看更多 »

布鲁诺·罗西

布鲁诺·贝内代托·罗西(Bruno Benedetto Rossi,,,),意大利实验物理学家。他对粒子物理学和宇宙射线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新!!: 布鲁诺·罗西奖和布鲁诺·罗西 · 查看更多 »

BeppoSAX卫星

BeppoSAX是一颗意大利和荷兰合作研制的X射线天文学人造衛星。这颗卫星的结构和控制系统是由多个意大利和荷兰公司制造的,其科学仪器则由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的研究所研制。BeppoSAX卫星以意大利天文学家朱塞佩·奥基亚利尼的昵称Beppo命名,SAX是X射线天文卫星(Satellite per Astronomia i raggi X)的缩写。 BeppoSAX的一个重要成就是辨认了许多与伽玛射线暴相关联的银河系外天体。 BeppoSAX是1996年发射的,本来计划运行两年,但是实际上一直运行到2002年4月30日,此后该卫星的轨道跌落太快,一些亚系统开始失灵。最后于2003年脱离轨道,坠入太平洋。.

新!!: 布鲁诺·罗西奖和BeppoSAX卫星 · 查看更多 »

玻丹·帕琴斯基

玻丹·帕琴斯基(Bohdan Paczyński,Bohdan Paczynski,或翻譯為帕欽斯基,),波蘭天文學家,是恆星演化、吸積盤以及伽玛射线暴理論中居領導地位的科學家。.

新!!: 布鲁诺·罗西奖和玻丹·帕琴斯基 · 查看更多 »

美國天文學會

美國天文學會(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縮寫為AAS)是由美國專業的天文學家和有興趣的個人組成的天文團體,總部設在華盛頓特區。美國天文學會成立的首要目標是要將天文學和其他領域的科學緊密結合,其次是要經由政治上的遊說,讓成員在國會殿堂上發聲,和基層的活動提升天文教育。.

新!!: 布鲁诺·罗西奖和美國天文學會 · 查看更多 »

马丁·里斯

丁·约翰·里斯,勒德洛的里斯男爵,OM,FRS(Martin John Rees, Baron Rees of Ludlow,又譯作“马丁·芮斯”,),英国理论天文学家、数学家,前英国皇家学会会长。.

新!!: 布鲁诺·罗西奖和马丁·里斯 · 查看更多 »

高能立體視野望遠鏡

能立體視野望遠鏡(High Energy Stereoscopic System 或 H.E.S.S.)是新世代的大氣契倫可夫影像望遠鏡(IACT)系統,用來研究能量從100G至1TeV,來自宇宙的γ射線。縮寫被選擇用來紀念開啟宇宙線觀測的維克托·赫斯。 這個名稱也強調望遠鏡的兩個主要特點,一是用幾架望遠鏡在不同的視角下同時觀測大氣簇射,二是望遠鏡的組合可以成為一個大的系統,可以有效的增加觀測γ射線的面積。H.E.S.S.允許在探索蟹狀星雲的γ射線時,可以分辨出數千個不同流量的強度。 H.E.S.S.座落在西南菲納米比亞,靠近Gamsberg的Cranz家族農場,是一個光學品質絕佳的場所。H.E.S.S.計畫第一階段有4架望遠鏡,在2002年開始運作,在2003年12月4架望遠鏡都開始運作。 在2004年,H.E.S.S.是首先嘗試IACT解析出空間中來自宇宙的γ射線來源。 在2005年,H.E.S.S.宣布找到了8個新的高能γ射線源,使已知的來源數量加倍。有兩個這樣的來源不能與已知的超新星殘骸或波霎對應,增加了新物理和存在一些"暗天體"的可能性。.

新!!: 布鲁诺·罗西奖和高能立體視野望遠鏡 · 查看更多 »

费米伽玛射线空间望远镜

費米伽瑪射線太空望遠鏡(Fermi Gamma-ray Space Telescope,原名Gamma-ray Large Area Space Telescope, GLAST,大面積伽瑪射線太空望遠鏡)是在地球低軌道的伽馬射線天文學太空望遠鏡。此望遠鏡是用來進行大面積巡天以研究天文物理或宇宙論現象,如活躍星系核、脈衝星、其他高能輻射來源和暗物質。另外,該衛星搭載的伽瑪射線爆監視系統(Gamma-ray Burst Monitor, GBM)可用來研究伽瑪射線暴。 GLAST在格林尼治標準時間2008年6月11日16:05由Delta II 7920-H火箭發射。本任務是由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美國能源部、德國、法國、義大利、日本、瑞典政府機關聯合執行。NASA宣布2008年8月2日公開徵求GLAST一個可以「讓大眾注意與喚起對伽馬射線天文學和高能天文學重視」的新名字。.

新!!: 布鲁诺·罗西奖和费米伽玛射线空间望远镜 · 查看更多 »

超级神冈探测器

超级神冈探测器(Super-Kamiokande,可縮寫為Super-K或SK;スーパーカミオカンデ),全名為超級神岡中微子探測實驗(Super-Kamioka Neutrino Detection Experiment),是日本東京大學在岐阜縣飛驒市神岡町的茂住礦山一个深达1000米的废弃砷矿中建造的大型中微子探测器。其目标是探测质子衰变以及被设计来寻找太阳、地球大气的中微子,并观测銀河系內超新星爆发。.

新!!: 布鲁诺·罗西奖和超级神冈探测器 · 查看更多 »

赫里萨·库韦利奥图

赫里萨·库韦利奥图(Χρύσα Κουβελιώτου,Chryssa Kouveliotou,),希腊天体物理学家。她是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曾担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亚拉巴马州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的高能天体物理高级技术专家。.

新!!: 布鲁诺·罗西奖和赫里萨·库韦利奥图 · 查看更多 »

雨燕卫星

燕卫星(Swift Gamma-Ray Burst Mission),全称为伽玛暴快速反应探测器,是美国宇航局2004年发射的一颗专门用于观测伽玛射线暴的天文卫星,工作在伽玛射线、X射线、紫外线以及可见光多个波段。 雨燕卫星由美国、英国、意大利共同研制,于2004年11月20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搭载德尔塔Ⅱ型火箭发射升空,运行在高度约600公里的近圆形轨道上,周期为90分钟。雨燕卫星重1500千克,主要仪器有:.

新!!: 布鲁诺·罗西奖和雨燕卫星 · 查看更多 »

杰拉尔德·菲什曼

杰拉尔德·菲什曼(Gerald J. Fishman,),美國天文學家,1965年於美國密蘇里大學物理系畢業,其後在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的太空科學系修讀碩士及博士學位。他專門研究太空中的伽瑪射線。2011年9月28日,與意大利的恩里科·科斯塔博士(Enrico Costa)一起獲頒授2011年度邵逸夫天文學獎,以表彰他們領導天文衛星,證明了宇宙中最大能量的爆發 ─ 伽瑪射線暴 ─來自宇宙學距離。.

新!!: 布鲁诺·罗西奖和杰拉尔德·菲什曼 · 查看更多 »

拉希德·苏尼亚耶夫

拉希德·阿利耶维奇·苏尼亚耶夫(Рашид Алиевич Сюняев,),俄国天体物理学家,韃靼人,吸积盘理论的开拓者,并在1972年和雅可夫·泽尔多维奇一起提出了苏尼亚耶夫-泽尔多维奇效应。 苏尼亚耶夫1943年出生于塔什干(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曾就读于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以及莫斯科大学。.

新!!: 布鲁诺·罗西奖和拉希德·苏尼亚耶夫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