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圣玛利亚临时主教座堂

指数 圣玛利亚临时主教座堂

圣玛利亚临时主教座堂(St Mary's Pro-Cathedral,Leas-Ardeaglais Naomh Muire),亦稱聖瑪利亞堂(St Mary's Church),是位於愛爾蘭首都都柏林的天主教會教堂,為天主教都柏林總教區的,但自1825年啟用起便實際上執行主教座堂的功能。及的主教座设此。.

33 关系: 基督教会座堂 (都柏林)埃蒙·德·瓦莱拉厄斯金·漢美頓·奇爾德斯卡羅爾·奧德利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天主教天主教都柏林總教區天主教會奥康内尔街宗教改革主教座主教座堂主教座位帕特里克·希勒里亨利八世建筑师弥撒循道宗国葬羅馬教廷爱尔兰共和国De facto聖公宗聖派屈克大教堂 (都柏林)迈克尔·柯林斯都柏林都柏林城堡長老宗英国下议院梅林广场斯恩·奧凱利教堂教宗

基督教会座堂 (都柏林)

基督教会座堂(Christ Church Cathedral),正式名称为圣三一座堂(The Cathedral of the Holy Trinity),是爱尔兰圣公会都柏林和格兰达洛教区以及都柏林和卡舍尔教省的主教座堂,位于爱尔兰共和国首都都柏林,是愛爾蘭聖公會在该市的两座中世纪主教座堂中较老的一座,另一座是聖派屈克座堂。1980年代,教堂進行了翻新。 圣公会和天主教會都正式宣称基督教会座堂是其主教座堂,但是自从宗教改革以来,该堂实际上一直归圣公会所有。天主教會的总主教只是在名义上以此为主教座堂,实际上使用马尔伯勒街的圣玛利亚堂做為。20世纪70年代前,计划梅林广场中心的公园作为建立新主教座堂的地点,但该地点长期租赁给都柏林市议会。从1974至2010年,它以赠送者德莫特·瑞安总主教命名为“瑞安总主教公园”。 基督教会座堂坐落在都柏林中世纪的市中心,位于一片迷宫般的小房子和小街道的中心,毗邻爱德华勋爵街尽头的木码头(Wood Quay)。但是由于修建一条双线道路,拆除旧住宅区,其原有的中世纪的街道格局和建筑环境丧失。 基督教会座堂是的三个主教座堂中唯一一个可以从利菲河清楚地看到的。.

新!!: 圣玛利亚临时主教座堂和基督教会座堂 (都柏林) · 查看更多 »

埃蒙·德·瓦莱拉

埃蒙·德·瓦莱拉(英文:Edward de Valer,,愛爾蘭文:Éamonn de Valera,原名乔治·德·瓦莱拉(英文:George de Valera;)是愛爾蘭共和國第1任總理和第3任總統。 他的父親是西班牙裔的古巴人,母親是愛爾蘭裔的美國人,在美國出生。 |width.

新!!: 圣玛利亚临时主教座堂和埃蒙·德·瓦莱拉 · 查看更多 »

厄斯金·漢美頓·奇爾德斯

厄斯金·漢美頓·奇爾德斯 (英語: Erskine Hamilton Childers)是愛爾蘭共和國第4任總統, 在任內病逝。 |width.

新!!: 圣玛利亚临时主教座堂和厄斯金·漢美頓·奇爾德斯 · 查看更多 »

卡羅爾·奧德利

卡羅爾·奧德利(英語:Carroll O'Daly,愛爾蘭語:Cearbhall Ó Dálaigh,)是愛爾蘭共和國第5任總統,在任內辭職下臺。.

新!!: 圣玛利亚临时主教座堂和卡羅爾·奧德利 · 查看更多 »

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

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在1801年1月1日成立,由大不列颠王国(在1707年由苏格兰王国与英格兰王国组成)与爱尔兰王国组成。联合王国随着1922年12月6日《英爱条约》的签订与爱尔兰自由邦成立而结束,但英国在1927年才正式改號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新!!: 圣玛利亚临时主教座堂和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

天主教(Catholicismus)是對罗马公教會(天主教會)發展而來的一系列基督教之神学、哲學理論、禮儀傳統、倫理纲常等信仰體系之總括,為基督教最大宗派。其拉丁文本意為「普世的」,因此又譯為公教會。另一個經常並用的名稱是「大公教會」,通常用來概括基督教會的普遍特徵,以用來區別狹義的、與聖座共融的公教會,即天主教會。在大多數情況中,天主教是天主教會的代稱。 天主教的中文名稱源自明朝萬曆年間耶稣会將基督信仰传入中国,經当朝礼部尚书之徐光启与利瑪竇等耶稣会士讨论,取儒家古话「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称其信仰之獨一神灵为「天主」,故稱之。天主教在與新教並提時亦被稱為「舊教」,全國宗教資訊網,兩者分別代表著第一個千禧年開始的「傳承式信仰」、以及16世紀宗教改革開始的「書面式信仰」。這一概念曾在恢復公教傳統的牛津運動提出。.

新!!: 圣玛利亚临时主教座堂和天主教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都柏林總教區

天主教都柏林總教區(Archidioecesis Dublinensis、Ard-Deoise Bhaile Átha Cliath)是羅馬天主教在愛爾蘭的一個教省總教區,座堂位於都柏林的聖母無原罪代座堂。1152年升為總教區。。.

新!!: 圣玛利亚临时主教座堂和天主教都柏林總教區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會

天主教會(Ecclesia Catholica;καθολικην εκκλησίαν;意為“大公教会”)是基督教各教派中人數最多的教會,其以羅馬主教(即教宗)為領袖,故又称羅馬天主教、羅馬天主教會、羅馬公教會或羅馬大公教會,對西方文明有重大的影響。在沒有歧義的情況下,天主教會可等同於天主教,後者為基督教三大宗派之一。 根據《宗座年鑑》的統計,全球天主教會約有12.54億信徒,約佔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

新!!: 圣玛利亚临时主教座堂和天主教會 · 查看更多 »

奥康内尔街

#重定向 奥康奈尔街.

新!!: 圣玛利亚临时主教座堂和奥康内尔街 · 查看更多 »

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Protestant Reformation)是指基督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的教派分裂及改革運動,也是新教形成的開端,由馬丁·路德、喀爾文、慈運理等神學家,以及其他早期新教徒发起。1517年,路德发表的《九十五条论纲》引发了宗教改革的开始,即德意志宗教改革。改革者反对当时天主教會的教条、仪式、领导和教会组织结构。在他们的努力下,成立了新的国家性的改革派教會。早期的一些发生在欧洲的事件(如黑死病的蔓延和天主教會大分裂)侵蚀了人们对天主教会和教宗的信仰,但教義上的歧見才是引发宗教改革的關鍵。其他一些因素(如文艺复兴思想的传播、印刷术的传播、东罗马帝国的灭亡)也都促成了新教的创立。虽然先于路德就已经有一些较大的改革运动,但大多数人认为宗教改革开始于1517年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结束于1648年签订西發里亚和约结束三十年戰爭。 早先批評天主教會的有識之士為約翰·威克里夫、扬·胡斯等先驅,第一个新教教会是15世纪扬·胡斯创立的弟兄合一会(或波西米亚弟兄会)。最大的新教教会是路德会(主要在德国、波罗的海国家和斯堪的纳维亚)和加尔文的跟隨者(主要在德国,法国,瑞士,荷兰和苏格兰)。除这两大陣營外,还有一些较小的改革團體存在。 天主教會在特倫托會議召開後发起了被後世稱為「反宗教改革」的自省運動,做為對宗教改革的回應及自省,而在這時期成立的耶穌會更是此自省运动的先锋。一般而言,北欧国家转为新教,南欧国家仍旧信仰天主教,教廷联合法國、西班牙及奥地利王室加以壓制新教徒,中欧则成为双方激烈冲突的场所,甚至升级为全面的宗教战争。.

新!!: 圣玛利亚临时主教座堂和宗教改革 · 查看更多 »

主教座

主教座(episcopalis sedes)是指主教的駐地,在原意上是「主教的正式座位」。這個座位,也被稱為主教座位,擺在教區的主要教堂,因此被稱為主教的座堂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978-0-19-280290-3), s.v. see。座位也被稱為主教的「寶座」,特別是正教會。 主教座也用於位於主教座堂的城市或地方,也引起了表示如「直布羅陀主教座」。 主教的座位是最早主教權威的象徵,因此「教座」經常被應用在主教行使權力的地區。通常對應於教區,例如在表達「在埃布斯菲特主教內」和「建在伍斯特主教的教座內」。但它有時會得到更廣泛的意義,指的在宗主教實施教權地區的實例。 英语中,“聖座”一詞通常指羅馬主教的主教座。.

新!!: 圣玛利亚临时主教座堂和主教座 · 查看更多 »

主教座堂

主教座堂(cathédrale;cathedra;καθέδρα kathedra),或稱座堂,是指在主教制的基督教会(正教會、天主教、聖公宗,以及信義宗部份团体等)中,設有主教座位的教堂,為教區主教的正式駐地,因而被視為教區的中心。 由於是教區擁有首席地位的教堂,主教座堂的建築大多較堂區的教堂宏美。在蘇格蘭,有一些蘇格蘭國教會的教堂,在宗教改革後仍然被叫作座堂,儘管身為長老宗一員的蘇格蘭國教會並不採用主教制。由於主教座堂通常是所在地的重要地標,在中文環境中常譯為「大教堂」,例如著名的「科隆大教堂」,正確全名應是「科隆教區聖伯多祿暨聖母主教座堂」。.

新!!: 圣玛利亚临时主教座堂和主教座堂 · 查看更多 »

主教座位

主教座位(cathedra,源出古希臘語「καθέδρα」),簡稱教座,是主教專用的座椅,是天主教和東正教實行訓導權威的象徵,而且在聖公宗和實行主教制的信義宗教會某程度仍然保有這種意義。拉丁文的「Cathedra」是指有手靠的椅子,原來是羅馬皇帝的象徵,在4世紀時候為基督教会所模仿,故又可稱主教寶座。設有此座的教堂稱為座堂——地方教會的中心。.

新!!: 圣玛利亚临时主教座堂和主教座位 · 查看更多 »

帕特里克·希勒里

帕特里克·約翰·希勒里醫生(英語:Dr.

新!!: 圣玛利亚临时主教座堂和帕特里克·希勒里 · 查看更多 »

亨利八世

亨利八世(Henry VIII;),是英格蘭亨利七世次子,都铎王朝第二任国王,1509年4月22日繼位。他也是愛爾蘭領主,後來更成為愛爾蘭國王。亨利八世為了休妻而另娶新皇后而與當時的羅馬教皇反目,推行英格兰宗教改革,並通过一些重要法案,容許自己另娶,並将當時英國主教立為英國國教會大主教,使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自己成为英格蘭最高宗教领袖,並解散罗马教廷在國內的修道院,使英國王室的权力因此达到顶峰。他在位期間,把威尔士并入英格兰。雖然有說亨利八世在離世前成為英國國教徒,但是他一生都提倡天主教儀式及教條。他的後裔愛德華六世,以及伊麗莎白一世都繼續推行改革。但是,他的女兒瑪麗一世在位期間曾恢復天主教的地位。亨利八世曾經有六次婚姻,其中有兩個妻子被其下令斬首。 他在位期间,除了推行宗教改革外,更積極鼓励人文主义研究。亨利八世还合并了英格兰和威尔士,使英国皇室的权力达到顶峰。国家的权力扩大了,而中产阶级对政治的参与度也加强了;亨利成功的参与了欧洲大陆上的政治外交,然而却为此耗尽了国库,给以后继位的英国君主带来了麻烦。.

新!!: 圣玛利亚临时主教座堂和亨利八世 · 查看更多 »

建筑师

建筑师,或稱畫則師、圖則師、則師,是負責設計建築物平面圖的專業人士。建筑师通过与工程投资方和施工方的合作,在技术、经济、功能和造型上实现建筑物的营造。 在逐步复杂的建筑营造领域,建筑师越来越多的扮演一种在建筑投资方和专业施工方之间的沟通角色,同时也对结构, 水电,暖通进行总体协调。建筑师通常为建筑投资者所雇佣并对其负责而不是建筑施工者。 建筑师需要兼備艺术家的審美眼光和工程师的力學知識,作品需要从力学角度计算,选取合适的工程材料才能实现,如果过于超出现實的材料能力限制(例如市場供應、價格等),则无法实现为真实的建筑。建筑师的设计也必须能说服投资方的赞成,才能付诸实现。历史上有许多非常有才华的设计,因为不能完全满足上述两个条件而没有能成为真正的建筑。.

新!!: 圣玛利亚临时主教座堂和建筑师 · 查看更多 »

弥撒

彌撒(Missa),又稱感恩祭(Eucharistia, Synaxis),是天主教會拉丁禮的祭祀仪式。舊天主教會、聖公會及大部份的路德會高派教會的禮儀也跟彌撒大同小異。在東方教會中,是指與羅馬教廷完全共融的聖餐禮。「彌撒」的拉丁文原文「missa」(解散之意),是由彌撒中的最後一句話:「Ite, missa est」(拉丁文),即「儀式結束,你們離開吧」而來。.

新!!: 圣玛利亚临时主教座堂和弥撒 · 查看更多 »

循道宗

循道宗(Methodism),又稱卫斯理宗(Wesleyans)、監理宗,現代亦以衛理宗、衛理公會之名而著稱。是基督教新教主要宗派之一,現傳佈於英國、美國、中國,和世界各地。世界最大的循道宗教會是聯合循道宗。.

新!!: 圣玛利亚临时主教座堂和循道宗 · 查看更多 »

国葬

国葬是一种葬礼的规格,以国家名义为逝者举行的葬礼仪式,代表国家对逝者的高度尊崇。国葬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存在,如中国、日本、美国、俄羅斯等。.

新!!: 圣玛利亚临时主教座堂和国葬 · 查看更多 »

羅馬教廷

羅馬教廷(Curia Romana;中文常直稱為教廷)是聖座的行政机构。它是輔助教宗處理整個天主教會的事務,也与教宗一起构成了天主教会的中央领导机构。其為天主教會的日常運作與達成目標提供必要的中樞組織。現今多以其所在地「梵蒂冈」代稱。.

新!!: 圣玛利亚临时主教座堂和羅馬教廷 · 查看更多 »

爱尔兰共和国

#重定向 爱尔兰.

新!!: 圣玛利亚临时主教座堂和爱尔兰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De facto

de facto(,),為拉丁語法學詞彙,意思指「事實上」或者「執行上」,而法律上並未宣告。 De facto與拉丁語的de jure相對。De jure意指「法律上」,即由法律、政府干預、技術性的手段(例如規格、標準、協議等)等明文規定的方法;而de facto的意義則著重於該方法是由通俗的經驗所構成,不由規範所構成,甚至方法本身亦與規範互相違反。 當發生於法律上的情況時,de jure表明法律上的明文規定,而de facto則表明實際運作上的方法和行為。 De facto一詞亦可用於無法律或標準可跟從、有一套習以為常、但又非萬能或廣為人知的實作情況或共識。.

新!!: 圣玛利亚临时主教座堂和De facto · 查看更多 »

聖公宗

聖公宗(Anglicanism,音譯安立甘宗),是源自英國(英格蘭)的英格蘭國教會和愛爾蘭教會及其於世界各地衍伸出來的教會之總稱。目前世界上的聖公宗教徒約有7300萬人(2008年)。 聖公宗,英文原名「Anglican」,意譯是英式教會,形容制度、教會、禮儀傳統和神學思想,是從英格蘭的國教——英格蘭教會所衍生而来的教会,成為普世聖公宗。這個詞語亦可形容其他採用聖公宗的其他教會,他們因為與坎特伯里大主教共融而成為普世聖公宗的一員。由於「Anglican」一詞與盎格鲁人一詞詞型較為相近,有時會被誤認為是民族名稱而非宗派名稱,因此在美國及蘇格蘭等的強調聖公會非英格蘭人特性的地區,改以「The Episcopal Church」自稱,用「Episcopalian」稱呼其成員。「Episcopal」意思為主教制的。普世華人、台灣、韓國及日本基督徒都使用「聖公會」為公用名稱。 普世聖公宗團契是神聖、大公及使徒所傳的教會的一部分,是與坎特伯里大主教共融的成員教會構成的一个教會,是既大公又經過改革的教會。托馬斯·克蘭麥、理查德·霍克和奧卡姆的威廉等是聖公宗的代表人物,一如其他教派的馬丁·路德、克爾文、諾克斯、慈運理和約翰衛斯理等神學家。.

新!!: 圣玛利亚临时主教座堂和聖公宗 · 查看更多 »

聖派屈克大教堂 (都柏林)

聖派屈克大教堂(St.,Ard-Eaglais Naomh Pádraig),全稱為都柏林聖派屈克國家大教堂暨學院教堂(The National Cathedral and Collegiate Church of Saint Patrick, Dublin),是愛爾蘭首都都柏林市兩座愛爾蘭聖公會(Church of Ireland)教堂之一。起造於1191年,採英國哥德式設計風格的聖派屈克大教堂雖然是都柏林境內最大的教堂,但因為都柏林的愛爾蘭教會大主教設座於另一座基督教會座堂(Christ Church Cathedral),因此一般來說聖派屈克並不被視為是都柏林的主教座堂。相對的,聖派屈克通常被視為是愛爾蘭的國家大教堂,統轄愛爾蘭國教會底下的12個教區之分會信眾。.

新!!: 圣玛利亚临时主教座堂和聖派屈克大教堂 (都柏林) · 查看更多 »

迈克尔·柯林斯

迈克尔·约翰·“米克”·柯林斯(英语:Michael John "Mick" Collins,爱尔兰语名:Mícheál Seán Ó Coileáin;1890年10月16日—1922年8月22日)是爱尔兰革命领导人,爱尔兰共和国财政部长,爱尔兰共和军情报首長,英爱条约谈判爱尔兰代表团成员,爱尔兰临时政府主席和爱尔兰国民军总司令。他在1922年8月于爱尔兰内战中被枪击身亡。大多数爱尔兰政治党派都承认他对现代爱尔兰国家的建立做出的贡献,政治党派“爱尔兰统一党”(Fine Gael)的成员和支持者们特别将其作为运动的创始人来纪念;该党原名“盖尔联盟”(Cumann na nGaedhael))。.

新!!: 圣玛利亚临时主教座堂和迈克尔·柯林斯 · 查看更多 »

都柏林

都柏林(Dublin;Baile Átha Cliath)是愛爾蘭共和國的首都以及最大的城市,靠近愛爾蘭島東岸的中心點,位處都柏林郡的利菲河(River Liffey)河口、都柏林地區的中心。都柏林自中世紀以來一直是愛爾蘭首都城市,也是愛爾蘭島上最大的城市。由於很多高技術企業聚集,所以有歐洲的硅谷之稱。 Dublin這個字起源於愛爾蘭語的Dubh Linn(意為「黑色池塘」)。都柏林的現代愛爾蘭名Baile Átha Cliath(意為「蘆葦障礙做成的淺灘之城」)則是指在黑色池塘旁邊的定居地。 最早關於都柏林的文獻是托勒密的手稿,大約寫於140年,他稱之為埃布拉納(Eblana)。 都柏林在官方城市邊界內的人口是大約495,000人(愛爾蘭中央統計處2002年人口調查),然而這種統計已經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因為都柏林的市郊地區和衛星城鎮已經大幅地發展與擴張。都柏林市和都柏林郡的人口加起來已經超過了1,100,000人(愛爾蘭中央統計處2002年人口調查)。雖然對於「大都柏林都會區」的定義沒有一個確切的共識,但是普遍而言大家可以接受這個地區包括了都柏林市和郡,以及部份的威克婁郡、基爾代爾郡和米斯郡,因為通勤帶可以延伸到很遠的地方。.

新!!: 圣玛利亚临时主教座堂和都柏林 · 查看更多 »

都柏林城堡

都柏林城堡 (Caisleán Bhaile Átha Cliath) 位於愛爾蘭 都柏林的聖母街,直至1922年前是英國統治愛爾蘭的政治中心,現在作為愛爾蘭的綜合博物館群。其中城堡建築可以追溯到18世紀前,城堡於1204年愛爾蘭領地時期由約翰王建造。城堡作為歷任統治者的所在地,不列顛治理下的貴族愛爾蘭(1171年至1541年),愛爾蘭王國(1541年至1800年),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1800年至1922年)。1922年於愛爾蘭自由邦成立後,交接給邁克爾·柯林斯成立的臨時政府。.

新!!: 圣玛利亚临时主教座堂和都柏林城堡 · 查看更多 »

長老宗

長老宗(Presbyterianism),其教会称长老教会(Presbyterian church,簡稱長老會),是西方基督教新教的一個流派,他們的根源是從十六世紀的苏格兰改革運動開始。 长老教会持守加尔文主义,尤其是苏格兰的长老教会基本完全延续着加爾文及其学生的教义。20世纪,长老会对普世教会合一运动有相当的参与。.

新!!: 圣玛利亚临时主教座堂和長老宗 · 查看更多 »

英国下议院

英國下議院(House of Commons of the United Kingdom),直譯為平民院或庶民院,是英國國會的下議院。 英國國會由三大部份組成,它們分別是君主、作為上院的上議院,以及作為下院的下議院,當中又以下議院最具影響力。下議院是一個透過民主選舉產生的機構,目前內有650名成員,稱為國會議員,常用的英文簡寫則是「MP」(Members of Parliament)。下議院議員是經由多數制選出,國會每屆不可長於5年,5年之內就要宣佈解散,而國會解散之時,也就是下議院議員任期的終結。自1950年來每一位下議院議員都是由一個選區的選民選出,議員當選後,也就在議會代表該選區。現今聯合王國政府的內閣閣臣,絕大部份皆來自下院,而自1902年起,歷任的首相也同樣是下議院議員。惟在1963年的時候,來自上議院的亞歷克·道格拉斯-休姆伯爵獲任命為英國首相,不過,他在任命後不久,即放棄了貴族爵位,並成功以亞歷克·道格拉斯-休姆爵士之身份選入下議院。 下議院大約在14世紀出現,並且一直延續至今。在歷史上,下議院的權力曾遠遜於上議院,時至今日,下議院在兩院中佔主導地位。現時下議院的立法權力能夠超越上議院,而根據《1911年國會法令》(Parliament Act 1911),上院駁回大部份法案的權力被削減為僅僅拖延法案通過。此外,英國政府亦需要向下議院負責,首相如果失去了下議院的支持,就要下野。 下議院之官式全稱為「尊貴的與會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下議院議員」(The Honourable the Commons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in Parliament assembled)。坊間一直以為,下議院的英文「House of Commons」中,「Commons」一字乃來自英文「commoners」(解為庶民),反映下議院議員盡皆庶民出身,以區別由貴族所掌的上議院。不過,這種解釋背後沒有史實支持,其實「Commons」一字語出諾曼法語的「communes」,意指議員們所代表的地區,具地理意味。上、下兩議院皆設於倫敦西敏市西敏宮內,而每次會議時,議事廳內必置有一權杖,以彰顯王權。 下議院的有關資料現存放於下議院圖書館。.

新!!: 圣玛利亚临时主教座堂和英国下议院 · 查看更多 »

梅林广场

#重定向 梅瑞恩广场.

新!!: 圣玛利亚临时主教座堂和梅林广场 · 查看更多 »

斯恩·奧凱利

斯恩·托馬斯·奧凱利(愛爾蘭文:Seán Tomás Ó Ceallaigh,英文:Sean Thomas O'Kelly)是愛爾蘭第2任總統。 category:爱尔兰总统 A A.

新!!: 圣玛利亚临时主教座堂和斯恩·奧凱利 · 查看更多 »

教堂

教堂是进行宗教仪式的场所,一般特指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東正教、新教等;天主教的教堂又可稱為「天主堂」;伊斯蘭教进行宗教仪式的场所一般称为清真寺,猶太教从事宗教仪式和其它活动的场所中文亦称犹太教堂或猶太會堂。.

新!!: 圣玛利亚临时主教座堂和教堂 · 查看更多 »

教宗

教宗(Papa)是羅馬主教,同時為普世天主教會領袖與梵蒂岡城國国家元首,傳統上被認為是聖伯多祿宗徒之位的後繼者。天主教會使用「教--宗」为中文譯名,部分華語圈教外人士、日本、韓國、越南則譯為「教--皇」。現任(第266任)教宗為方濟各,於2013年3月13日當選。.

新!!: 圣玛利亚临时主教座堂和教宗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