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赤銅鍱部

指数 赤銅鍱部

赤銅鍱部或銅鍱部(梵語:,巴利語:),也叫做紅衣部(梵語:),是傳至僧伽羅國的分別說部佛教支派。因斯里蘭卡古稱「銅鍱洲」或「赤銅鍱」故得名。.

78 关系: 十八界印順增支部大唐西域記大眾部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契經小部 (佛經)尼柯耶巴利文大藏經上座部佛教帝須中部 (佛經)中有布薩世亲人施設論五分律佛说譬喻经律藏心臟分別說部分別論善見律毘婆沙八十九心犍度玄奘窺基经藏真諦眾聖點記結生甘吉布勒姆異部宗輪論界論目犍連相應部發趣論道宣菩提伽耶解脫道論說假部論事論藏迦多衍尼子舍利弗阿毘曇論阿賴耶識阿育王阿毘達磨法蘊足論阿毘曇...自說經金克木長部 (佛經)長阿含經雜阿含經雜藏雙論附隨梁 (南朝)梵網經 (上座部)正量部毘目智仙毗奈耶水野弘元法句經法藏部法集論法显传涅槃本生經有分房玄龄斯里蘭卡摩哂陀摄大乘论慧沼扶南智周 扩展索引 (28 更多) »

十八界

十八界(Astādaśa dhātavah),佛教術語,是一種界(dhātavah)的分類法,最為佛教論師所重視。將有情眾生的世間法界分成三大類別:六內界、六外界、六識界,代表世間法中最重要的十八種境界或者不同的功能。.

新!!: 赤銅鍱部和十八界 · 查看更多 »

印順

#重定向 释印顺.

新!!: 赤銅鍱部和印順 · 查看更多 »

增支部

《增支部》(Aṅguttaranikāya)、又称《增一尼迦耶》,为《巴利文大藏经》中经藏的组成部分,南传上座部佛教典籍。為第一次結集所集結的經典, 但經數在佛滅後有所增減。 增支部收有三千八百一十三篇经文,分为十一集。每一集和数字有关,以数字的递增排定十一集的次序,其目的是便于记诵。 其对应的北传佛教经典为《增一阿含经》。.

新!!: 赤銅鍱部和增支部 · 查看更多 »

大唐西域記

《'''大唐西域記'''》書影 《大唐西域記》,簡稱《西域記》,為唐代著名高僧玄奘口述,門人辯機筆受編集而成。《大唐西域記》共十二卷,成書於唐貞觀二十年(646年),為玄奘遊歷印度、西域旅途19年間之遊歷見聞錄,其中包括了新疆至南印度一百四十多個國家的風土人情,提供大量印度史料,在四庫全書之中為史部地理外紀類。.

新!!: 赤銅鍱部和大唐西域記 · 查看更多 »

大眾部

大眾部(梵文:),音譯摩訶僧祇部,略稱僧祇部,又稱聖大眾部,為部派佛教十八部或二十部之一。 學術界一般認為大眾部與上座部的根本分裂是部派佛教的開端,而大乘佛教《文殊師利問經》稱「根本二部從大乘出」。學術界曾普遍認為大乘佛教從大眾部演變而來,現代則傾向認為大乘佛教是從原始佛教演變而來。.

新!!: 赤銅鍱部和大眾部 · 查看更多 »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簡稱慈恩傳,是玄奘的一部傳記,詳細記載了玄奘的生平事跡。玄奘的弟子慧立(664年以後)撰,彥悰箋,成書于武周垂拱四年(688年)。全書共十卷,前五卷主要記述玄奘西行的經歷,后五卷講的是玄奘回國以後翻譯佛經的事情。 回鶻佛教僧人詳古舍利於10世紀將本書翻譯成回鶻文。20世紀初在新疆出土手抄殘卷。中國國家圖書館藏248片,法國吉美博物館藏123片。.

新!!: 赤銅鍱部和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 查看更多 »

契經

契經(梵語天城體:सूत्र;IAST:sūtra),又稱線經,音譯修多羅、素怛纜,簡稱經。原義為線,原是古代印度的一種散文文體。印度教與佛教,都有被稱為契經的經典。 印度教中一般是指格言性質的短文。佛教中是指三藏十二部經典的一種。表示佛陀所說的法如同絲線,能貫穿一切義。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謂之契;貫穿諸法深義,攝持所化眾生,謂之經。在九分教與十二分教中,修多羅包括經與律,後世則專指三藏中的經藏。.

新!!: 赤銅鍱部和契經 · 查看更多 »

小部 (佛經)

《小部》(巴利文:Khuddakanikāya),也称《小尼柯耶》,为《巴利文大藏经》中经藏的组成部分,南传上座部佛教典籍。 其编订一般认为晚于前四部尼柯耶,具有补遗性质。其他部派或稱此為雜藏。鍚蘭及泰國傳的巴利經藏中的小部有十五部經,而緬甸共有十八部經。 小部雖被認為是晚於前四部尼柯耶集出,但其中有貼近佛世的古老經文如《法句經》、《自說經》、《如是語》、《經集》、《長老偈》、《長老尼偈》等六部古老的經典。同時也收集了接近部派佛教阿毘達磨的過渡典籍,如小誦、天宮事、餓鬼事、義釋、無礙解道、譬喻、佛種姓、所行藏,這些都被認為是屬於較為後期的經典。.

新!!: 赤銅鍱部和小部 (佛經) · 查看更多 »

尼柯耶

尼柯耶(巴利文與Nikāya),原義是收集、集合、分類、群體等。在上座部佛教中,用來稱巴利藏中的經藏部份,相當於漢傳佛教中的阿含經。在部派佛教中,上座部佛教所屬的派別,也被稱為尼柯耶派,相當於分別說部中的赤銅鍱部。.

新!!: 赤銅鍱部和尼柯耶 · 查看更多 »

巴利文大藏經

#重定向 巴利三藏.

新!!: 赤銅鍱部和巴利文大藏經 · 查看更多 »

上座部佛教

上座部佛教(थेरवाद,IAST:;स्थविरवाद ;僧伽羅文:ථෙරවාද ),佛教宗派,現今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還有一些古印度傳承殘存在孟加拉吉大港山區、尼泊爾連同印度米佐拉姆邦、中國雲南傣族聚居區;與大乘佛教並列為現存佛教最基本的兩大派別。 因其尊奉巴利三藏,以巴利語為聖典語言,因此又稱巴利語系佛教、巴利佛教。因其由印度南傳至錫蘭與東南亞一帶,又稱南傳佛教;與北傳至中亞、東亞、藏區的北傳佛教(包括漢傳、藏傳)相對。現今上座部佛教,源自斯里蘭卡上座部分別說系赤铜鍱部傳承。.

新!!: 赤銅鍱部和上座部佛教 · 查看更多 »

帝須

帝須·目犍連子(),生於華氏城,印度佛教高僧。屬於上座部分別說系,為阿育王尊崇的上座長老,曾召集第三次結集。.

新!!: 赤銅鍱部和帝須 · 查看更多 »

中部 (佛經)

《中部》(巴利文:Majjhima Nikaya)、《中尼迦耶》,为《巴利文大藏经》中经藏的组成部分,南传上座部佛教典籍。 其一共有152部佛经,分为三编:《根本五十经编》、《中分五十经编》和《后五十经编》,这些经文涉及佛教的所有基本教义,包括四圣谛、业报、无我、禅定、涅槃等,还有驳斥婆罗门教和耆那教等外道思想。 其对应的北传佛教经典为《中阿含经》。.

新!!: 赤銅鍱部和中部 (佛經) · 查看更多 »

中有

中有(梵文:antarābhava,藏文:bardo),又稱称作中陰、中蘊、中有身、中陰身,佛教術語,意指生命在死亡之後,到下一期生命開始之前的中間存在狀態。是生命輪迴的一部份,類似於一般所說的靈魂、鬼魂、魂魄、元神、細微身等,但佛教對它有自己的理論解說。 在佛教中,不同部派對中有的概念有所爭論,說一切有部支持中有學說,但大眾部與分別說部則不支持。上座部佛教否定中有理論,但漢傳佛教及藏傳佛教則普遍接受中有的想法。.

新!!: 赤銅鍱部和中有 · 查看更多 »

布薩

布薩(posatha、,Upavasatha),佛教節日的名稱,也是在這個節日中舉行的儀式名稱。在每個月的新月及滿月時舉行,佛教出家眾在那天會舉行誦波羅提木叉戒的儀式,因此又被譯為誦戒、誦戒日。在家眾則會接受八關齋戒,俗稱六齋日。源自於印度吠陀時代,是印度教中的節日,後被佛教所吸收。.

新!!: 赤銅鍱部和布薩 · 查看更多 »

世亲

世親菩薩(梵文:वसुबन्दु ),舊曰天親菩薩,音譯婆藪盤豆、筏蘇盤豆、伐蘇畔度、筏蘇畔徒、婆藪槃陀。 佛教4世紀瑜伽行唯識學派論師,生於北印度健馱邏國富婁沙富羅城,在說一切有部中出家,為無著之弟,和無著同為古印度瑜伽行唯識學派創始人。.

新!!: 赤銅鍱部和世亲 · 查看更多 »

人施設論

《人施設論》(巴利文:Puggalapannatti),为《巴利文大藏经》中论藏的组成部分,南传上座部佛教典籍。 人施設論,分为十品,论述各种具体的補特伽羅。.

新!!: 赤銅鍱部和人施設論 · 查看更多 »

五分律

《彌沙塞部和酼五分律》(Mahīsasakavinaya),簡稱《五分律》,佛教戒律經典,屬於化地部。本書梵文原本現已失傳,現存漢譯本由法顯自錫蘭攜回,由罽賓律師佛大什(Buddhajīva)與沙門智嚴漢譯。此部經典傳入後,在關中一帶有少數僧人在弘傳,但是相較於其他律部經典,在中國歷史上較不受重視。.

新!!: 赤銅鍱部和五分律 · 查看更多 »

佛说譬喻经

佛說譬喻經由義淨所譯。講述釋迦牟尼佛為勝光王說法,以獵人入井比喻人生。 於大正藏中歸類為本緣部。.

新!!: 赤銅鍱部和佛说譬喻经 · 查看更多 »

律藏

律藏(巴利语:-,梵語:),又稱毘奈耶藏,佛教術語,為三藏之一,是毗奈耶的集合,內容是有關佛教戒律的規定與討論。《律藏》被認為是僧伽的依怙。《律藏》講述制定戒律的原因及意義, 亦記載了從佛教創建之初逐漸發展的歷史, 佛陀的一生及教化情況。它間接地提供了古印度歷史、風俗習慣、古老藝術及科學等資料。.

新!!: 赤銅鍱部和律藏 · 查看更多 »

心臟

心臟(英語:heart)是一種在人類和其他動物都有的肌造器官,它的功用是推動循環系統中血管的血液。血液提供身體氧氣以及養分,同時也協助身體移除。心臟位於胸部縱隔腔的中間部位 。 人類、其他哺乳類、鸟類的心臟可分為四個腔室:左右心房(上半部)、左右心室(下半部)。通常右心室以及右心房會被合稱為右心,而左邊的心房與心室則被合稱為左心,兩者又合稱為心臟。另一方面,魚類則有兩個腔室——一個心房、一個心室;而兩棲類、爬蟲類則有三個腔室。 健康的心臟會透過心瓣使血液維持單一方向的流動,並藉此避免發生的問題。心臟被一種稱為心包的保護性袋狀物所圍繞,在心膜中有包含少量的心包液。心膜是由三層所構成:心外膜、心肌層、以及心內膜。 心臟負責了全身的血液循環,循環又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兩種。體循環負責身體大部分的血液運輸,身體的缺氧血會先由上腔和下腔靜脈回流到心臟右心房,之後再進入右心室。右心室會將缺氧血泵入肺臟進行氣體交換,這部分與肺臟相關的循環系統稱為肺循環。缺氧血在肺臟得到氧氣並排出二氧化碳後變成顏色較鮮艷的充氧血。接下來,充氧血會回到左心房,經過左心室後由主動脈輸送至全身,再次回到了體循環系統,而在肺臟獲得的氧氣將會被用來供全身進行新陳代謝成為二氧化碳再經心臟流入肺臟排除。通常每一次心跳,右心室會輸出到肺部與左心室輸出到主動脈相等的血液量。靜脈運輸血液到心臟,而動脈則運輸血液離開心臟。靜脈通常血壓會比動脈血壓來得低。心臟壓縮的速率在人休息時,大約是每分鐘72次。運動會短暫的增加心跳速度,但長期而言會降低靜止心率,同時也對心臟健康有幫助。 2008年,心血管疾病成為全球最常見的死因,大約佔了30%的死亡人數。而在這些死亡的案例當中,有超過四分之三是因為冠狀動脈疾病和中風而死亡。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包含:抽煙、體重過重、運動不足、高膽固醇血症、高血壓、以及缺乏控制的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診斷通常會以聽診器進行聽診確認心音的狀況、也有用心電圖、或是心臟超音波。心臟相關疾病通常由心臟病學專家來治療,不過也有可能會有其他的醫學領域專家一齊合作醫治。.

新!!: 赤銅鍱部和心臟 · 查看更多 »

分別說部

分別說部(巴利語: ,梵語: ),部派佛教的部派之一,源於本上座部,與大眾部、可住子部和說一切有部並列為佛教的最初四大派系。在《大毘婆沙論》中據宗義而歸結其下各部派為分別論者。.

新!!: 赤銅鍱部和分別說部 · 查看更多 »

分別論

《分别论》(巴利文:Vibhaṅga),为《巴利文大藏经》中论藏的组成部分,南传上座部佛教典籍。 分别论,分为十八品,论述蕴、处、界、谛和根等十八种佛教概念。它經常與說一切有部的《法蘊論》相提併論。.

新!!: 赤銅鍱部和分別論 · 查看更多 »

善見律毘婆沙

《善見律毘婆沙》,即《善見律註》,全名《一切善見律毘婆沙》(巴利語:),佛教巴利律藏的註釋,體現了在斯里蘭卡流傳的分別說部(史稱赤銅鍱部)的悠久歷史傳統,絕非一人一時之著作。此書在南齊永明7年(公元489年)時由僧伽跋陀羅與僧猗漢譯,共十八卷,是漢傳佛教經典中少見由巴利文譯出的著作。.

新!!: 赤銅鍱部和善見律毘婆沙 · 查看更多 »

八十九心

八十九心,佛教阿毘達摩術語,為巴利佛教特有的理論,現仍傳承於上座部佛教中。將一切剎那心區分為八十九種類型,這是巴利論書中最常見的分類,但是也有分為一百二十一心的說法,也有將八十九心再細分為更多類的說法。.

新!!: 赤銅鍱部和八十九心 · 查看更多 »

犍度

《犍度》(Khandhaka),集結佛教戒律的匯編書籍,律藏的组成部分。現今《巴利文大藏经》中仍然保留了以犍度為名的經典。.

新!!: 赤銅鍱部和犍度 · 查看更多 »

玄奘

奘()。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人,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譯經師之一,也是中国佛教法相唯識宗创始人,師承那蘭陀寺的戒賢大師,並靠雙腳行遍古老印度。他是中國著名古典小說《西游记》中心人物唐三藏(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師是中國四大翻譯家之一,其弟子將其口述之《大唐西域記》,書寫為書,呈給唐朝之唐太宗。.

新!!: 赤銅鍱部和玄奘 · 查看更多 »

窺基

釋窺基法師(),俗姓尉遲,字洪道,讳窺基,别名慈恩大师、三车法师,京兆長安人,唐朝法相宗大師,為玄奘大師之徒。.

新!!: 赤銅鍱部和窺基 · 查看更多 »

经藏

经藏(Sutta Pitaka,सूत्र पिटक,),又譯為修多羅藏、素怛纜藏,是三藏之一,指释迦牟尼诸弟子所传述的释迦在世时的说教,以及其后佛教徒称为释迦牟尼言行的著作。南傳佛教的經藏相當於阿含經。大乘佛教的經藏包括更多典籍。.

新!!: 赤銅鍱部和经藏 · 查看更多 »

真諦

真諦(परमार्थ Paramārtha,),音譯波羅瑪訶陀,中國佛教四大譯經家之一,其他三位是鳩摩羅什、玄奘和不空。 唐道宣《續高僧傳》卷一說他“景行澄明,器宇清肅,風神爽拔,悠然自遠。群藏廣部,罔不厝懷。藝術異能,偏素諳練。雖遵融佛理,而以通道知名。……歷遊諸國,隨機利見。”.

新!!: 赤銅鍱部和真諦 · 查看更多 »

眾聖點記

聖點記是對佛陀釋迦牟尼入滅時間的一項歷史記載,從南齊永明7年(公元489年)上推975年,推定佛陀入滅於公元前486年。.

新!!: 赤銅鍱部和眾聖點記 · 查看更多 »

結生

結生(pratisaṃdhi,paṭisandhi),佛教阿毗達摩術語,指有情在前一期生命結束之後,識入母胎,而開始下一期生命。.

新!!: 赤銅鍱部和結生 · 查看更多 »

甘吉布勒姆

吉布勒姆(泰米尔语:Kanchipuram காஞ்சிபுரம்英语:Kanchipuram, Kanchi, or Kanchīpuram )也称香至位于印度泰米尔纳德邦,曾是跋羅婆王朝 (Pallava) 的首都,是梵文研究的重要中心之一。.

新!!: 赤銅鍱部和甘吉布勒姆 · 查看更多 »

異部宗輪論

《異部宗輪論》,是記載部派佛教時期各派教義異同點的論書,題為世友菩薩撰。.

新!!: 赤銅鍱部和異部宗輪論 · 查看更多 »

界論

《界论》(巴利文:Dhātukathā),为《巴利文大藏经》中论藏的组成部分,南传上座部佛教典籍。 界论分为十四品,论述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念住、四谛、四禅和五力等佛教概念。.

新!!: 赤銅鍱部和界論 · 查看更多 »

目犍連

犍連(梵語:;巴利語:Moggallāna)也稱「大目犍連」、又譯作沒特伽羅、目犍蓮。簡稱為「目連」、「目蓮」。中國道教及民間傳說的創作故事 - 「目連救母」中的「目連」正是指此人。普遍認為說一切有部所傳《阿毘達磨法蘊足論》是其作品。.

新!!: 赤銅鍱部和目犍連 · 查看更多 »

相應部

《相應部》(巴利文:Saṃyutta Nikāya)、又称《相应尼迦耶》,为《巴利文大藏经》中经藏的组成部分,南传上座部佛教典籍。 相應部有二八九八经文,而雜阿含經則有一三六二經。相應部共五十六相應, 分为五品: 1.

新!!: 赤銅鍱部和相應部 · 查看更多 »

發趣論

《发趣论》(巴利文:Paṭṭhāna),又名《大論》(Mahāpakaraṇa),为《巴利文大藏经》中论藏的组成部分,南传上座部佛教典籍。有人認為本論體例與主題類似於《發智論》。 发趣论内容主要运用二十四缘分析诸法的关系。.

新!!: 赤銅鍱部和發趣論 · 查看更多 »

道宣

道宣(),俗姓錢,唐朝吳興(今浙江湖州市)人。一說丹徒(今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人,生於長安。為漢傳佛教律宗南山宗初祖,初依智首律師聽習律藏。纔得一遍、便欲歸山坐禪。和尚教曰:「戒淨定明、慧方有據;始聽未閑、持犯焉識。」又往聽律十遍、復欲坐禪。和尚曰:「更聽十遍、可遂汝心。」又往律筵、依位伏業。時首律師命令覆講、始不敢受、辭不獲已、方乃覆文。聽二十遍、時經六載。道宣律師居終南山、後世因稱其撰述曰南山律。南山以法華涅槃諸義、而釋通四分律。貫攝兩乘、囊包三藏、遺編雜集、攢聚成宗。其撰述最著者、為《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四分律含註戒本疏》、《四分律隨機羯磨疏》,世稱為「南山三大部」。與玄奘大師(602年-664年)同期聖僧。.

新!!: 赤銅鍱部和道宣 · 查看更多 »

菩提伽耶

菩提伽耶(梵文:Buddha-gayā;बोधगया,Bodh-gayā),又稱佛陀伽耶,位于今印度比哈爾邦巴特那(PATNA)城南约150公里处,是释迦牟尼的悟道成佛处。已成为佛教徒心中的圣地,也是佛教四大圣地之一。中国古代高僧法显和玄奘先后记载了菩提伽耶的历史。菩提伽耶的摩訶菩提寺2002年被列为世界遗产。 释迦牟尼的诞生地蓝毗尼园、悟道之处菩提伽耶、第一次五比丘讲说佛法的鹿野苑以及涅槃之地的拘尸那羅合称为四大圣地。菩提伽耶是四大圣地中最具重要意义的圣地,位于印度巴特那城南150公里处,由寺和塔组成。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此修行获得觉悟,故该地被佛教徒尊为朝拜圣地。 菩提伽耶金刚宝座塔的主塔高约50米,形如金字塔,底部为边长15米的正方形,向上逐渐收缩,顶部呈圆柱形,上立一铜制螺旋形圆顶。塔底一层四角竖有4个与大塔营式相同的小金字塔。大塔东门两旁辟有佛龛,立贴金佛像数座。其余三面为高2米的石栏杆,共60根,係公元前5-公元2世纪的作品,现藏于各地博物馆,只有复制品放在野外、塔西侧是著名的大菩提树,据说佛陀即在此树下得道成佛,故受到佛教徒敬仰,其枝也曾多次被折,代表佛陀送往世界各地的佛寺供养,繁衍滋生。原树已在1870年被大风刮倒,现在的树据说是原树的「曾孙」。现树下立有红砂石板金刚座,以指示佛陀成道处和表示佛的智慧。围绕大塔还有百塔、牧女善生供奉乳糜和释迦牟尼影窟等遗址,以及各国僧侣在此修建的泰国寺、缅甸寺、斯里兰卡寺、日本寺、中国汉式和藏式等不同风格的寺院,展现了各国建筑艺术的风姿,是世界佛教建筑的苦学之地。.

新!!: 赤銅鍱部和菩提伽耶 · 查看更多 »

解脫道論

《解脫道論》(Vimutti-magga),阿羅漢優波底沙(Upatissa)造,學者考證可能是於斯里蘭卡傳承的上座分別說部分支赤銅鍱部無畏山派的作品。.

新!!: 赤銅鍱部和解脫道論 · 查看更多 »

說假部

說假部(),音譯為波羅若底婆拖部真諦譯《部執異論》:「又出一部,名分別說部。」「舊所出經論中,亦有十八部名,但音多訛異,不復如本;今謹別存天竺本名,仍以論初大眾等名,次第相對翻之。……又出一部,名波羅若(然闍反)底(張履反)婆拖部。」、鉢蠟若帝婆耶那部,亦譯為「分別說部」、「假名部」、「施設部」、「假設部」,為佛教部派之一,源起於大眾部,尊迦旃延為其鼻祖。.

新!!: 赤銅鍱部和說假部 · 查看更多 »

論事

《论事》(巴利文:Kathāvatthu),为《巴利文大藏经》中论藏的组成部分,南传上座部佛教典籍。 论事,分为二十三品,为二百一十七论,記載了南傳上座部佛教之外的其他佛教部派的不同學說。.

新!!: 赤銅鍱部和論事 · 查看更多 »

論藏

阿毘達磨藏(abhidharmapiṭaka)又稱論藏,是佛教三藏經典之一,諸阿毘達磨論書的集成。.

新!!: 赤銅鍱部和論藏 · 查看更多 »

迦多衍尼子

迦旃延尼子(梵語:),又譯為迦旃子,迦旃延子,迦多衍尼子,迦多演尼子,迦氎延尼子等,古印度佛教僧侶,相傳證阿羅漢果。他造《發智論》,創立了不同於舍利弗阿毘達磨的新阿毘達磨體系,被譽為是使說一切有部從上座部分立而出的開宗論師,他是很多重要佛教理論的最早提出者,對部派佛教發展演變施加過極其深刻的影響。.

新!!: 赤銅鍱部和迦多衍尼子 · 查看更多 »

舍利弗阿毘曇論

《舍利弗阿毘曇論》(Śāriputrābhidharma-śāstra),三十卷,由分別論者(可能為法藏部)所傳承弘揚的論書,型式上保有阿毘達磨論書的古型。由姚秦曇摩耶舍、曇摩崛多等,於415年譯出,僅有漢譯本流傳下來。從翻譯過程看來,《舍利弗阿毘曇論》在當時並不被重視。譯本問世1600年來,在中國佛教界,與其他經論相比,相對受到冷落。.

新!!: 赤銅鍱部和舍利弗阿毘曇論 · 查看更多 »

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आलयविज्ञान,) 北魏佛陀扇多譯無著《攝大乘論》:「如來經中說,謂阿犁耶識,以阿犁耶識語故,作阿犁耶識語說。如來於《大乘阿毘曇經》偈中說:『無始已來性。一切法所依。有彼諸道差。及令得涅槃。』還彼經所說:『一切諸法家。彼識一切種。故說為家識。聰明者乘此。』」 陳朝真諦譯無著《攝大乘論》:「世尊於何處說此識,及說此識名阿黎耶,如佛世尊《阿毘達磨略本》偈中說:『此界無始時。一切法依止。若有諸道有。及有得涅槃。』《阿毘達磨》中復說偈云:『諸法依藏住。一切種子識。故名阿黎耶。我為勝人說。』」 隋朝達磨笈多譯世親《攝大乘論釋論》:「論曰。世尊於何處說此阿梨耶識,名阿梨耶識。世尊於《阿毘達磨經》偈中說:『界體無始時。諸法共依止。由此有諸趣。及涅槃勝得。』……即彼經復說偈:『諸法所依住。一切種子識。故名梨耶識。我為勝人說。』」 唐朝玄奘譯無著《攝大乘論本》:「世尊何處說阿賴耶識,名阿賴耶識,謂薄伽梵於《阿毘達磨大乘經》伽他中說:『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即於此中,復說頌曰:『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故名阿賴耶。勝者我開示。』」 《瑜伽師地論·攝抉擇分》:「問何等是界義。答因義。種子義。本性義。種性義。微細義。任持義。是界義。」 玄奘譯世親《攝大乘論釋》:「此中能證阿賴耶識,其體定是阿賴耶識。……今界者,謂因,是一切法等所依止,現見世間於金鑛等說界名故。由此是因故,一切法等所依止因,體即是所依止義。由此有者,由一切法等所依有。諸趣者,於生死中所有諸趣。趣者,謂異熟果。由此果故,或是頑愚瘖瘂種類,或有勢力能了善說惡說法義,或能證得上勝證得。又為煩惱所依止性,由此故有猛利煩惱長時煩惱,如是四種異熟差別所依止故,無有堪能,應知翻此名有堪能,非唯諸趣由此而有。亦由此故證得涅槃,要由有雜染方得涅槃故。」 無性《攝大乘論無性釋》:「此引阿笈摩,證阿賴耶識名所知依。無始時者,初際無故。界者,因也,即種子也。是誰因種,謂一切法,此唯雜染,非是清淨故。後當言:多聞熏習所依,非阿賴耶識所攝,如阿賴耶識成種子,如理作意所攝,似法似義所起等。彼一切法等所依者,能任持故,非因性故,能任持義,是所依義,非因性義,所依能依性各異故。若不爾者,界聲已了無假依言。」玄奘譯世親《攝大乘論釋》:「多聞熏習所依者,謂大乘法所熏自體。非阿賴耶識所攝者,謂能對治阿賴耶識故。如阿賴耶識成種子者,謂如阿賴耶識為一切雜染法因,此為一切清淨法因亦爾。如理作意所攝者,謂如理作意為自性。似法似義而生者,謂似法義相而生起時。」 北魏佛陀扇多譯《攝大乘論》:「然復彼何故,名阿犁耶識。有生法者依彼,一切諸染法作果於彼,彼亦依諸識作因故,說為阿犁耶識。或復眾生依彼為我故,名阿犁耶識。」 陳朝真諦譯《攝大乘論》:「云何佛說此識,名阿黎耶。一切有生不淨品法,於中隱藏為果故,此識於諸法中隱藏為因故。復次諸眾生藏此識中,由取我相故。名阿黎耶識。」真諦譯世親《攝大乘論釋》:「論曰。一切有生不淨品法,於中隱藏為果故。釋曰。一切謂三世。三世中取正生能生不淨品法。謂翻五種淨品,名不淨品。論曰。此識於諸法中隱藏為因故。釋曰。諸法謂阿黎耶識果,即不淨品等。阿黎耶識藏住此果中為因。論曰。復次諸眾生,藏此識中,由取我相故,是故名阿黎耶識。釋曰。藏者以執義,約阿陀那識及意識,說眾生名,何以故,一切眾生無無我執。我執若起,緣何境,緣本識起,微細一類相續不斷故。」 隋朝達磨笈多譯世親《攝大乘論釋論》:「論曰。……然此識何因緣故,說名阿梨耶。一切有生染法,依住為果,此識亦依彼法為因故,名阿梨耶識。又眾生依住以為自我故。名阿梨耶識。釋曰。此識名阿梨耶者,謂諸法依住故。依住者,共轉故。有生者,謂有生起類皆名有生故。染法者,謂異於淨法故。眾生依住為自我者,執取故。」 唐朝玄奘譯無著《攝大乘論本》:「復何緣故,此識說名阿賴耶識。一切有生雜染品法,於此攝藏為果性故,又即此識,於彼攝藏為因性故,是故說名阿賴耶識。或諸有情攝藏此識為自我故,是故說名阿賴耶識。」玄奘譯世親《攝大乘論釋》:「今訓此識阿賴耶名。一切有生者,諸有生類皆名有生。雜染品法者,是遮清淨義。於中轉故,名為攝藏。或諸有情攝藏此識為自我者,是執取義。」 無性《攝大乘論無性釋》:「能攝藏諸法者,謂是所熏,是習氣義。非如大等顯了法性,藏最勝中;阿賴耶識攝藏諸法,亦復如是;為簡彼義,是故復言,一切種子識,與一切種子俱生俱滅故,阿賴耶識與諸轉識互為緣故,展轉攝藏,是故說名阿賴耶識。非如最勝即顯了性,顯自簡劣故。……一切雜染,庫藏所治,種子體性之所攝藏,能治彼故,非互相違為因果性,是正道理,然得為所依,若處有所治,亦有能治故。於此攝藏者,顯能持習氣,由非唯習氣名阿賴耶識,要能持習氣,如彼說意識。」「且有爾所熏習異計:或說六識展轉相熏。或說前念熏於後念。或說熏識剎那種類。如是一切皆不應理,是故唯說阿賴耶識是所熏習,非餘識者。」 玄奘《成唯識論》:「由此本識具諸種子故,能攝藏諸雜染法,依斯建立阿賴耶名。非如勝性轉為大等,種子與果體非一故,能依所依俱生滅故。與雜染法互相攝藏,亦為有情執藏為我,故說此識名阿賴耶。」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此正述阿賴耶名義,次簡外執,外執云:三德冥性將起轉變,名為勝性。轉為大等二十三諦,具如前敘。彼雖計有因果,而體定一是常。……此遮僧佉計為勝性,即自性體起用,名勝性。」「梵云僧佉,此翻為數,即智惠數,數度諸法根本。立名從數起論,名為數論,論能生數,亦名數論。其造數論及學數論,名數論者。此師所造《金七十論》,謂有外道入金耳國,以鐵鍱腹、頂戴火盆,擊王論鼓求僧論議,因諍世界初有後無,謗僧不如外道。遂造七十行頌申數論宗,王意朋彼以金賜之,外道欲彰己令譽,遂以所造名金七十論。彼論長行天親菩薩之所造也。……依金七十論立二十五諦。總略為三,次中為四,廣為二十五。彼論云:略為三者:謂變易、自性、我知。變易者,謂中間二十三諦,自性所作,名為變易。自性者,冥性也,今名自性,古名冥性。今亦名勝性,未生大等,但住自分名為自性,若生大等,便名勝性,用增勝故。我知者,神我也。中為四者:一本而非變易,謂即自性,能生大等故,名為本,不從他生故,非變易。二變易而非本,一說謂十六諦,即十一根及五大,總十六諦;又說但十一根,唯從他生名為變易,不能生他,是故非本。三亦本亦變易,一說謂七諦,即大、我慢及五唯量;又說并五大合十二法,謂從他生,復生他故。四非本非變易,謂神我諦。廣為二十五諦者,一自性、二大、三我慢、四五唯、五五大、六五知根、七五作業根、八心平等根、九我知者,於此九位開為二十五諦。問:自性云何能與諸法為生因也。答:三德合故,能生諸諦。三德者:梵云薩埵,此云有情,亦言勇健,今取勇義;梵云剌闍,此名為微,牛毛塵等皆名剌闍,亦名塵坌,今取塵義;梵云答摩,此名為闇,鈍闇之闇。三德應名勇、塵、闇也;若傍義翻:舊名染、麁、黑,今云黃、赤、黑;舊名喜、憂、闇,今名貪、嗔、癡;舊名樂、苦、癡,今言樂、苦、捨。外人問曰:此我知者,作受者耶?答是受者,三德作故。問:既非作者,用我何為?答曰:為領義故,義之言境,證於境也,我是知者,餘不能知。又從冥性既轉變已,我受用故。次第生者:自性本有,無為常住,唯能生他,非從他生。由我起思受用境界,從自性先生大,大者,增長之義,自性相增故,名為大,或名覺,亦名想、名遍滿、名智、名惠。從大生我執,我執者,自性起用觀察於我,知我須境,故名我執,初亦名轉異,亦名脂膩。」《金七十論》:「故知自性中有大。……故知因中有果。」 ,又譯為阿梨耶識,也稱為一切種子識() 無著《攝大乘論》:「阿賴耶識中諸雜染品法種子,為別異住?為無別異?非彼種子有別實物於此中住,亦非不異。然阿賴耶識如是而生,有能生彼功能差別,名一切種子識。」 世親《攝大乘論釋》:「阿賴耶識中雜染法種子,為異?為不異?若爾何失?若有異者,彼諸種子應分分別,阿賴耶識剎那滅義,亦不應成,有別異故,由善、不善熏習力故,種子應成善、不善性,然許無記;若不異者,云何有多,此不應理。是故二說俱有過失。非彼種子有別實物於此中住,亦非不異,乃至名一切種子識者,為避如前所說過失,故不定取異及不異。如是而生者,謂由如是品類而生。有能生彼功能差別者,謂有能生雜染品法功能差別相應道理。由與生彼功能相應故,名一切種子識。於此義中有現譬喻,如大麥子於生自芽有功能,故有種子性。若時陳久或火相應,此大麥果功能損壞,爾時麥相雖住如本,勢力壞故無種子性。阿賴耶識亦復如是,有生雜染諸法功能,由此功能相應故,說名一切種子識。」「剎那滅者,謂(內外)二種子皆生,無間定滅壞故。所以者何,不應常法為種子體,以一切時其性如本無差別故。」 、異熟識() 無著《攝大乘論》:「阿賴耶識用異熟識一切種子為其自性,能攝三界一切自體一切趣等。」「何因緣故,善、不善法能感異熟,其異熟果無覆無記。由異熟果無覆無記,與善、不善互不相違,善與不善互相違故。若異熟果善、不善性,雜染還滅應不得成。是故異熟識唯無覆無記。」 世親《攝大乘論釋》:「『阿賴耶識用異熟識一切種子為自性』者。謂得自體異類熟故,諸法種子熏在中故。一切趣等者,謂五趣等。一切自體者,謂趣趣中,同分異分,種種差別。」 世親《大乘成業論》:「能續後有能執持身故。說此名阿陀那識。攝藏一切諸法種子故。復說名阿賴耶識。前生所引業異熟故。即此亦名異熟果識。」、阿陀那識() 無著《攝大乘論》:「復次此識亦名阿陀那識。此中阿笈摩者,如《解深密經》說:『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何緣此識亦復說名阿陀那識,執受一切有色根故,一切自體取所依故。所以者何,有色諸根由此執受無有失壞,盡壽隨轉。又於相續正結生時,取彼生故,執受自體。是故此識亦復說名阿陀那識。」世親《攝大乘論釋》:「執受一切有色諸根故者,『所以者何,有色諸根由此執受,盡壽隨轉。』用此為釋,謂由眼等有色諸根,阿賴耶識所攝受故,非如死身青瘀等位。一切自體取所依故者,『又於相續正結生時,取彼生故,執受自體。』用此為釋,謂由此識是相續識故,於相續正結生時,能攝受生,一期自體亦為此識之所攝受。由阿賴耶識中,一期自體熏習住故,彼體起故,說名彼生。受彼生故,名取彼生。由能取故,執受自體。以是義故,阿賴耶識亦復說名阿陀那識。」 (即「持身識」之義),即是第八識()、丈夫識。「阿賴耶識」是瑜伽行唯識學派主要依據《解深密經》而提出的學說,是這個學派的基本理論基礎之一。如來藏學派進而認為,阿賴耶識是三乘佛法的唯一所依之如來藏,即真如的因地別名之一。.

新!!: 赤銅鍱部和阿賴耶識 · 查看更多 »

阿育王

阿輸柯·孔雀(,IAST:,约),常被簡稱為阿育王(अशोक,,音译阿输迦,意译无忧,故又称无忧王)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是频头娑罗王之子。他是一位佛教徒,也帶來佛教的繁榮,后世稱为佛教护法。 阿育王是印度偉大的國王之一。在100次的戰爭之後,阿育王在西元前269年至232年的期間統治了印度次大陸大部份的土地。王朝的版图擴張到現在的阿富汗及今天的孟加拉,也可能達到伊朗的東部,東邊則到印度的阿萨姆邦,南方則到喀拉拉邦及安得拉邦的北部。王國的首都是塔克西拉、鄔闍衍那及巴連弗邑。.

新!!: 赤銅鍱部和阿育王 · 查看更多 »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Dharmaskandha),又稱《法蘊足論》、《法身經》或《法蘊論》(Dharmaskandha-sastra),佛教論書,屬說一切有部。漢傳佛教中,相傳作者為大目犍連;根據藏傳佛教及梵文資料,傳說其作者为舍利弗。在說一切有部之中極受重視,被稱為六足論之一。它與分別說部《舍利弗阿毘曇論》和赤銅鍱部《分別論》的地位相當,它們都本源於更為早期的佛教論書。.

新!!: 赤銅鍱部和阿毘達磨法蘊足論 · 查看更多 »

阿毘曇

#重定向 阿毘達磨.

新!!: 赤銅鍱部和阿毘曇 · 查看更多 »

自說經

《自說经》(巴利文:Udana),為佛教典籍,收入《巴利大藏经》小部十五尼柯耶第三部。该经主要是叙述释迦牟尼從證得緣起法至入涅槃的一生游行教化。著名的盲人摸象就出於自說經。.

新!!: 赤銅鍱部和自說經 · 查看更多 »

金克木

金克木(),生於中國江西,祖籍安徽寿县。诗人、散文家、翻译家、学者。九三学社前中央常务委员、宣传部长,全国政协第三至第七届委员会委员。.

新!!: 赤銅鍱部和金克木 · 查看更多 »

長部 (佛經)

《长部》(巴利文:),又称《长尼伽耶》,为《巴利文大藏经》中经藏的组成部分,南传上座部佛教典籍。 其分为三品:《戒蕴品》、《大品》和《波梨品》,共有34部佛经。 与其对应的北传佛教典籍内容为《长阿含经》。.

新!!: 赤銅鍱部和長部 (佛經) · 查看更多 »

長阿含經

《長阿含經》(梵語:),初期佛教的基本經典「四阿含」之一。因所集各經篇幅較長,說久遠事,故稱“長阿含”。《薩婆多毘尼毘婆沙·總序》稱《長阿含》破諸外道,側重在迴轉外道改宗佛教。 漢譯《長阿含經》四分四誦三十經,共二十二卷,在後秦弘始十五年(413年)於長安由罽賓三藏沙門佛陀耶舍口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為漢文,秦國道士道含筆錄,收錄於《大正藏》第一冊。現代學者認為漢譯《長阿含經》收有《世記經》,可能為法藏部的誦本。.

新!!: 赤銅鍱部和長阿含經 · 查看更多 »

雜阿含經

《雜阿含經》(梵語:),初期佛教的基本經典「四阿含」之一。在四阿含中,雜阿含是依佛法教類五蘊、六入處、界、因緣、四諦、三十七道品等,將眾多相應的短經編成集,而匯為一部。漢譯《雜阿含經》推定為根本說一切有部傳本,與對應的巴利本《相應部》一起,被認為是接近原始佛教原貌的佛陀言論集之一。.

新!!: 赤銅鍱部和雜阿含經 · 查看更多 »

雜藏

藏,佛教術語,產生於部派佛教早期,在法藏部、化地部和大眾部的律藏記載中,雜藏是指三藏中經藏內除四《阿含經》外的其他經典,南傳佛教稱之為《小部》、《小尼柯耶》。《增壹阿含經·序品》的記載中稱三藏之外的其他教典為雜藏。.

新!!: 赤銅鍱部和雜藏 · 查看更多 »

雙論

《双论》(巴利文:यमक Yamaka),为《巴利文大藏经》中论藏的组成部分,南传上座部佛教典籍。 双论分为十品,论述诸法的关系。.

新!!: 赤銅鍱部和雙論 · 查看更多 »

附隨

《附随》,为《巴利文大藏经》中律藏的附录部分,南传上座部佛教典籍。 其主要提供《经分别》和《犍度》的概要,或分类叙述有关戒律。.

新!!: 赤銅鍱部和附隨 · 查看更多 »

梁 (南朝)

梁(502年-557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三个朝代,由南齐宗室蕭衍称帝,改國號為梁,都建康(今江苏南京)。以蕭衍封地在古梁郡,故国号为梁。因为皇帝姓萧,又称萧梁。.

新!!: 赤銅鍱部和梁 (南朝) · 查看更多 »

梵網經 (上座部)

梵网经(巴利語:)是《巴利三藏·长部》的第一部经,这部经对于生起正信,了解邪见,具备佛法正确知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被集结为巴利三藏的第一部经。 在漢傳佛教《大正藏》中對應經典為《長阿含經》第二十一經《梵動經》,和三國月支優婆塞支謙譯《佛說梵網六十二見經》。.

新!!: 赤銅鍱部和梵網經 (上座部) · 查看更多 »

正量部

正量部(梵語:)是佛教部派之一,上座部體系中犢子部的主要分支。繼承了犢子部“補特伽羅自體實有”的學説,發展了關於業報的理論。.

新!!: 赤銅鍱部和正量部 · 查看更多 »

毘目智仙

毘目智仙(梵文:),又名毘目仙人,六世紀北印度烏萇國人,為釋迦族之後裔。北魏時,與瞿曇般若流支來華,於鄴城金華寺共譯《迴諍論》、《業成就論》、《轉法輪經憂波提舍》、《寶髻經四法憂波提舍》、《三具足經優波提舍》等五部論,與《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其他譯著亦多,惜今已不傳。復為利益眾生而越沙險,遊化諸方。後不知所終。.

新!!: 赤銅鍱部和毘目智仙 · 查看更多 »

毗奈耶

毗奈耶(梵語:Vinaya),也譯為鼻那夜、毘那耶、毗尼、毘尼、鞞尼迦,意譯為律,佛教術語,即是佛教戒律之意,為學處與軌則的制立。 記錄、收集僧團戒律的經典,也因此被稱為毗奈耶。毗奈耶的總集,或稱為「毘奈耶藏」,即是律藏,三藏之一。在漢傳佛教中,特指以研讀毗奈耶經典為主的宗派,稱為律宗。 它主要是佛教僧團共同生活的規定,具有強制力,相當於僧團中的法律。不能遵守這些規定的出家人,將依情節處罰,處罰的範圍可能是從要求懺悔到強制破門,逐出僧團。.

新!!: 赤銅鍱部和毗奈耶 · 查看更多 »

水野弘元

水野 弘元(),生於日本佐賀縣,佛教研究者,專長於巴利文文獻。他也是日本曹洞宗僧侶,曾任駒澤大學總長。.

新!!: 赤銅鍱部和水野弘元 · 查看更多 »

法句經

法句經(Dharmapada;印度俗語、-pi धम्मपद ),又譯為曇鉢經、曇鉢偈,為佛教重要典籍;是佛陀所說偈頌的合集,也是傳播廣泛,相當知名的佛教經典。根據傳統說法,這些是佛陀在不同場合中所說的偈頌,其內容涉及有關佛教戒律和修行的清淨生活,為教導佛法戒、定、慧的言說,後來再經由佛教僧侶編定而成。 上座部佛教巴利三藏的《小部》保有 Dhammapada 的早期版本,計有26品423頌,由了參法師在1953年時譯成中文。漢文大藏經則收有從說一切有部譬喻師所編輯的33品梵語 Dharmapada 譯出的《法集要頌經》,以及支謙等人所譯,混編巴利語系和梵語系等不同版本的《法句經》,計有39品758頌。另外,還有穿插故事的《法句譬喻經》以及《出曜經》。.

新!!: 赤銅鍱部和法句經 · 查看更多 »

法藏部

法藏部(梵語:),又稱曇無德部、法護部、法密部,是早期部派佛教的部派之一。公元前1世紀時十分興盛。法藏部的戒律四分律對漢傳佛教有重要影響。.

新!!: 赤銅鍱部和法藏部 · 查看更多 »

法集論

《法集论》(Dhammasaṅgaṇi),为《巴利文大藏经》中七论藏之一,又作《法聚論》,南传上座部佛教典籍。是整理經典中的法数名目。本論被覺音尊者(Buddhaghosa)列為南傳巴利七論的首位,可視為阿毗達磨論書的先驅,和《分別論》都是阿毗達磨的基礎著作。書中所列舉的論本母屢被其他論書引用,如《分別論》、《界論》、《雙論》及《發趣論》等。同時覺音尊者的《清凈道論》曾詳細解說書中的主要論目。 法集论,分为四品,为对诸法进行分类阐述,其概要如下︰ 一、心生起品︰說明三界和出世間的八十九心、與之相應的心所法。 二、色品: 將一切色法分類為一種色聚至十一種色聚,再逐一廣說。 三、總說品: 列舉諸法,並依據論母、經母以解說一切法。 四、義釋品: 說明論母的法數名目。.

新!!: 赤銅鍱部和法集論 · 查看更多 »

法显传

《法显传》是东晋高僧法显所著的游记。法显在弘始二年(400年),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僧人,从长安出发,西渡流沙,到天竺寻求戒律。法显于义熙八年(412年)归国,前后14年。法显归国后著《佛国记》一书,记录西行见闻。《法显传》又名《佛国记》、《历游天竺记传》,《佛游天竺记传》、《释法明游天竺记》,是佛教史和中外交通史的重要文献。.

新!!: 赤銅鍱部和法显传 · 查看更多 »

涅槃

涅槃(Nibbāna;Nirvāṇa),佛教術语,合文作,又譯為泥洹、般泥洹、般涅槃、涅槃那、涅盤那、泥盤那、波利暱縛男,意譯為圓寂、滅度、寂滅、無為、解脫、自在、安樂、不生不滅等。佛教教義認為涅槃是將世間所有一切法都滅盡的狀態,所以涅槃中永遠沒有生命中的種種煩惱、痛苦,從此不再受後有,也就是不再有下一世的六道輪迴。這個術語最早源自於古印度婆羅門教,當時眾說紛紜。佛教認為外道無法實證何謂涅槃,在無佛教的時代只有佛和辟支佛可以親證涅槃。釋迦牟尼菩薩降生後,出家成佛轉法輪,教導弟子佛法,才開始有聲聞聖弟子實證涅槃,聲聞四果阿羅漢捨壽後,會取證無餘涅槃,進入不生不死狀態。時至今日,當有佛教上師、沙門、比丘、比丘尼等修行者過世時,許多人會尊稱他們涅槃了。.

新!!: 赤銅鍱部和涅槃 · 查看更多 »

本生經

#重定向 本生 (佛教).

新!!: 赤銅鍱部和本生經 · 查看更多 »

有分

有分(bhavānga,bhavaṅga),佛教阿毘達摩術語,心識的一種形態,是生命存在的基本要素。由赤銅鍱部提出,現仍傳承於巴利佛教中。巴利佛教的有分識學說,主要祖述於《發趣論》與《清淨道論》,將有分視為是心的14种作用之一,执行有分作用的心称为有分心(bhavaṅga-citta)、有分識(bhavaṅga-viññāṇa)。 有分識學說,與大乘佛教中的阿賴耶識學說與如來藏學說之間有許多共同點,但因為歷史文獻不足,現代佛教研究者尚無法確定這些學說之間的關連。.

新!!: 赤銅鍱部和有分 · 查看更多 »

房玄龄

房玄龄(),名乔,字玄龄,以字行,其神道碑则作名玄龄,齐州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北)人,房彦謙之子。唐朝初年名相、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新!!: 赤銅鍱部和房玄龄 · 查看更多 »

斯里蘭卡

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ශ්‍රී ලංකා ප්‍රජාතාන්ත්‍රික සමාජවාදී ජනරජය;இலங்கை சனநாயக சோஷலிசக் குடியரசு),通称斯里兰卡(ශ්‍රී ලංකාව;இலங்கை),1972年之前称锡兰,是位於亞洲南部印度次大陸東南方外海的島國。古代中国曾經稱之為已程不、獅子國、師子國、僧伽羅、楞伽島。 斯里蘭卡是單一制共和國,首都位於斯里賈亞瓦德納普拉科特。.

新!!: 赤銅鍱部和斯里蘭卡 · 查看更多 »

摩哂陀

摩哂陀(梵語:,巴利語:,生卒年不詳),又譯作摩醯因陁羅、摩呻提,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時代佛教長老,將分別說部引入斯里蘭卡,被認為是南傳上座部佛教的起源。.

新!!: 赤銅鍱部和摩哂陀 · 查看更多 »

摄大乘论

《攝大乘論》(梵語:),簡稱《攝論》。印度無著菩薩所造,是對《阿毘達磨大乘經·攝大乘品》的詮釋。此論是大乘佛教瑜伽行唯識學派最為重要的論典之一。印度无著撰。梵文原本已佚。.

新!!: 赤銅鍱部和摄大乘论 · 查看更多 »

慧沼

慧沼(),山东淄川人,唐朝法相宗高僧。 其初从学于玄奘,后转依窥基学习唯识。窥基圆寂后,其以《唯识论了义灯》争论圆测的《唯识论疏》。此后他参与义净、菩提流志的译场;并著有《能显中边慧日论》、《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因明入正理论义断》、《金光明最胜王经疏》、《法华玄赞义决》等论著。与窥基、智周合称唯识三祖。.

新!!: 赤銅鍱部和慧沼 · 查看更多 »

扶南

扶南國(នគរភ្នំ ;越南语:Phù Nam)也称夫南、跋南,是中南半岛的一个印度化古国,建国于公元1世紀,《汉书》中称为“究不事”,遗址在今柬埔寨境内,奉印度教為國教,受印度文化影響甚深。扶南王國国都在公元五世纪在毗耶陀补罗城(Vyadhapura,梵文:猎人城),在今波羅勉省(Prey Veng)附近,有湄公河西北流东入海。高棉語中扶南国王叫“山帝”(Kurung bnam),Kurung(帝) bnam(山)。扶南是高棉語bnam(山)的对音。 《梁书》:“扶南国,在日南郡之南海西大湾中,去日南可七千里,在林邑西南三千余里。城去海五百里。有大江广十里,西北流,东入于海。其国轮广三千余里,土地洿下而平博,气候风俗大较与林邑同。出金、银、铜、锡、沉木香、象牙、孔翠、五色鹦鹉。其南其南界三千余里有顿逊国,……羁属扶南。顿逊之外,大海洲中,又有毘骞国,去扶南八千里。……扶南王数遣使与书相报答,常遗扶南王纯金五十人食器,形如圆盘,又如瓦塸,名为多罗,受五升,又如碗者,受一升。……扶南东界即大涨海,海中有大洲,洲上有诸薄国。……扶南国俗本裸体,文身被髮,不制衣裳。”.

新!!: 赤銅鍱部和扶南 · 查看更多 »

智周

智周(668年~723年),江苏泗州人,唐朝佛教法相宗高僧。 其19岁受具足戒,师承慧沼,钻研法相。后住濮阳报城寺。唐武后长安三年(703年),新罗僧智凤、智鸾、智雄入唐学习法相宗要义,为其门下。玄宗开元五年(717年),日僧玄昉进入中国,并拜于其门下,智周亲受法相教义。其著作有《成唯识论演秘》、《梵网菩萨戒本疏》、《法华经玄赞摄释》、《大乘法苑义林章决择记》、《因明入正理论疏》等。.

新!!: 赤銅鍱部和智周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銅鍱部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