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英國海外領土公民

指数 英國海外領土公民

英國海外領土公民(British Overseas Territories citizen),舊稱英國屬土公民(British Dependent Territories citizen),是指憑藉與英國海外領土之關係取得英國國籍之人士。.

24 关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內務大臣福克兰群岛直布罗陀直轄殖民地百慕大聖克里斯多福與尼維斯聖海倫娜島香港主權移交香港殖民地時期賽普勒斯英屬基地區英國國籍法英國國籍法與香港英國國民(海外)護照英國海外公民英國海外領土英国英語法国海峡群岛曼島1981年英國國籍法案2002年英國海外領土法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

#重定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 英國海外領土公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以下简称《國籍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该法對中华人民共和国國籍的取得、喪失和恢復作出了法律規範管理。《國籍法》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令第八號公佈,自1980年9月10日施行。根據《國籍法》取得中国國籍的人,即為中國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中国国籍法采取血统主义为主并辅之以出生地主义的混合方式。.

新!!: 英國海外領土公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 · 查看更多 »

內務大臣

內務大臣,指的可能是:.

新!!: 英國海外領土公民和內務大臣 · 查看更多 »

福克兰群岛

福克--兰群岛(Falkland Islands),阿根廷称之为马尔维--纳斯群岛(Islas Malvinas),是一个位于南大西洋巴塔哥尼亚大陆架上的群岛。主岛地处南美洲巴塔哥尼亚南部海岸以东约500公里,南纬52°左右海域。整个群岛包括东福克兰岛、西福克兰岛和776个小岛,总面积12,200平方公里。福克兰群岛是英国海外领土,拥有内部自治权,英国负责其国防和外交事务。群岛首府是斯坦利,位于东福克兰岛。 福克兰群岛的发现及其后欧洲人殖民统治的历史均存在争议。法国、英国、西班牙和阿根廷都曾在岛上设立定居点。英国于1833年重申了其殖民统治,但阿根廷仍宣称拥有岛上主权。1982年,阿根廷对岛上实施军事占领,福克蘭戰爭由此爆发,之后阿根廷战败撤军,英国再次拥有群岛主权。 根据2012年的人口普查结果,除卻服役军人及其家眷,福克兰群岛一共有2,932位居民,其中大部分都是具英国血统的福克兰群岛人。其他种族包括法国人、直布罗陀人和斯堪的纳维亚人。来自英国、南大西洋圣赫勒拿岛和智利的移民已经扭转岛上人口数量下降的趋势。群岛的主要和官方语言都是英语,根据,福克兰群岛人都是合法的英国公民。 群岛坐落在亚寒带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区边界,两个主要岛屿上都拥有海拔高度达到700米的山脉。岛上有大量鸟类种群,但由于有外来物种的竞争,有许多种鸟类已经不再在主岛繁衍。群岛的主要经济活动包括渔业、旅游业和以高品质羊毛出口为重心的绵羊养殖业。由于与阿根廷存在海上争端,由福克兰群岛政府许可的石油勘探仍然存在争议。.

新!!: 英國海外領土公民和福克兰群岛 · 查看更多 »

直布罗陀

布罗陀(Gibraltar)是14個英國海外領土之一,也是最小的一個,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末端,是通往地中海的入口。 直布罗陀面积約为6平方公里,北接西班牙安達魯西亞加的斯省。直布罗陀巨岩是直布罗陀主要的地标之一。直布罗陀的人口集中在该区域的南部,容纳了直布罗陀人和其他民族共三万多人。居民人数包括常住的直布罗陀人,一些常驻的英国人(包括英国军人的妻子和家人,未包括军人本身)和非英国居民。没有包括参观的游客和短暂停留的人士。 2009年,本地出生的人数达到23,907人,含3,129名英国移民居住者和其余民族2,395人,总人口数达到31,623人。.

新!!: 英國海外領土公民和直布罗陀 · 查看更多 »

直轄殖民地

轄殖民地(英文:Crown colony)是昔日大英帝國轄下的一種殖民地制度。 直轄殖民地由君主任命的總督統治。19世紀中葉以前,君主聽從殖民地部大臣的建議任命總督。大英帝國首個直轄殖民地(當時稱為皇家殖民地)是維珍尼亞殖民地;英格蘭王國於1624年撤維珍尼亞公司的皇家特許狀,直接管轄該地。 19世紀中葉以先,「直轄殖民地」主要用於稱呼英國以戰爭奪得的殖民地,例如千里達和多巴哥、英屬圭亞那;後來,除了英屬印度諸省和拓殖地以外,「直轄殖民地」這名字也廣泛用於其他殖民地,例如上下加拿大、紐芬蘭、英屬哥倫比亞、新南威爾斯、昆士蘭、南澳洲、塔斯曼尼亞、維多利亞、西澳洲、紐西蘭,這些殖民地後來成為自治領。 直轄殖民地於《1981年英國國籍法案》頒佈後被英國屬土(英文:British dependent territory,又譯英國屬地)取代,2002年改稱英國海外領土至今。 現時的皇家屬地從來未被視作直轄殖民地。萌島的主權由官方於1765年購入,而海峽群島是諾曼底公國的殘餘領土。皇家屬地的政府奉行君主立憲制,並自願與英國政府在某些範疇合作。.

新!!: 英國海外領土公民和直轄殖民地 · 查看更多 »

百慕大

慕達(Bermuda),法律文件中也作百慕大群岛或薩默斯群岛,位於北大西洋属北美,是英國的自治海外領地。位于北纬32度14分至32度25分,西经64度38分至64度53分,距北美洲约900多公里、美國東岸佛羅里達州邁阿密東北約1,100海里及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東南約840海里。 最接近的地標是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Cape Hatteras),西北約640海里(1,030公里)。百慕達是歷史最悠久的英國海外領地,早於英格蘭殖民《1707年聯合法案》(Acts of Union 1707)頒佈及英國建立前的一、兩個世紀。聯合國非殖民化委員會自1945年起將其列為全球16個非自治領地之一。 「百慕達」一般指單一的群島,由約138個島嶼和许多岩礁组成。百慕達的一些島嶼擁有多個名稱(整個群島,連同兩個正式名稱,歷史上曾稱為「La Garza」、「Virgineola」及「魔鬼島」)。雖然地標不多,但地方重名的情況十分普遍;例如,有兩個島嶼名為「長島」,兩個海灣名為「長灣」,而聖喬治鎮位於聖喬治島的聖喬治政區。另外,百慕達的首府──哈密尔顿,位於主島中部,漢密爾頓港北岸。百慕達經濟繁榮,依靠金融業和旅遊業,以「避稅天堂」和「公司天堂」聞名,是世界著名的離岸金融中心。當地有暖和的熱帶氣候、風景優美的海灘,更常以粉紅色細沙和藍綠色海洋自詡。.

新!!: 英國海外領土公民和百慕大 · 查看更多 »

聖克里斯多福與尼維斯

圣基茨和尼维斯聯邦,又称--联邦(Federation of Saint Kitts and Nevis或Federation of Saint Christopher and Nevis)位於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區小安地列斯群島北部背風群島,是一個由聖基茨島和尼維斯島組成的聯邦制島國,在1983年9月19日獨立,成為一個英聯邦王國。 首都巴斯特爾位於較大的聖基茨島上,較小的尼維斯島位於聖島東南3公里處,兩者相隔纳罗斯海峡(The Narrows,意为“窄堑”)。.

新!!: 英國海外領土公民和聖克里斯多福與尼維斯 · 查看更多 »

聖海倫娜島

#重定向 圣赫勒拿.

新!!: 英國海外領土公民和聖海倫娜島 · 查看更多 »

香港主權移交

#重定向 香港回歸.

新!!: 英國海外領土公民和香港主權移交 · 查看更多 »

香港殖民地時期

#重定向 英屬香港.

新!!: 英國海外領土公民和香港殖民地時期 · 查看更多 »

賽普勒斯英屬基地區

#重定向 亞克羅提利與德凱利亞.

新!!: 英國海外領土公民和賽普勒斯英屬基地區 · 查看更多 »

英國國籍法

英國國籍法是英國有關公民身份及其他類別英國國籍的法律。作為一個昔日殖民地遍佈全球的帝國,其漫長的歷史有不少遺留下來的問題,所以英國的國籍法十分複雜。.

新!!: 英國海外領土公民和英國國籍法 · 查看更多 »

英國國籍法與香港

英國國籍法與香港的關係始自香港在1842年成為英國殖民地,延續至香港主權移交後的時代。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之初,凡在香港出生者皆英籍人士,但隨着殖民地移民湧入英國,以及香港主權問題進入議程,英國國籍法曾經歷多番變動,其中不少影響到香港,使香港人的公民身份問題變得獨特和複雜。1980年代,英國因應香港主權問題而推出英國國民(海外)身份,並不賦予持有人任何地區的居留權,惟可使其在主權移交後仍然與英國保持某種關係。.

新!!: 英國海外領土公民和英國國籍法與香港 · 查看更多 »

英國國民(海外)護照

#重定向 英國國民(海外)護照.

新!!: 英國海外領土公民和英國國民(海外)護照 · 查看更多 »

英國海外公民

英国海外公民(英語:British Overseas Citizen,簡稱 BOC)是一种英国国籍。英国海外公民是1981年英国国籍法所产生出来其中的一种英国国籍,于1983年1月1号之后开始生效。 1983年1月1号以前,英国国籍只有一种,全称为英国及殖民地公民(Citizen of the United Kingdom and Colonies,简称CUKC)。1981年英国国籍法将英国国籍分为三种,即英国公民、英国属土公民(后来改称英国海外领土公民)以及英国海外公民。英国海外公民是不合资格取得英国公民或英国属土公民身份的前英国及殖民地公民,多数是因着和前英国殖民地的连系而取得英国及殖民地公民身份的人。 英国海外公民身份一般是给予居住在前英国殖民地、该殖民地脱离英国管治后未获得新国籍的人士(也有例外的情况,如马来西亚及香港)。现今具有英国海外公民资格人数最多的国家地区为马来西亚的槟城和马六甲以及非洲国家肯亚。 英国海外公民基于被认为与英国本土只有「薄弱」的关系,这类人士不能自动获得英国居留权。自2002年7月起,英国海外公民在没有其他国籍的情况下,可申请具有英国居留权的英国公民身份,但已有其他国籍者不得放弃已擁有的国籍、以无国籍为由提出申请。英国海外公民身份一经放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恢复。英国海外公民如取得他国国籍者,亦不会丧失英国海外公民身份,不过就会失去登记成为英国公民身份的权利。.

新!!: 英國海外領土公民和英國海外公民 · 查看更多 »

英國海外領土

英國海外領土(British Overseas Territories)是主权归于英国,但并不属于联合王国建制的14块海外領土。它们是大英帝国的残余部分,部分领土经投票表决继续成为英国领土,其余领土则尚未取得完全独立,更有一處領土的原居民全部被驅逐出境。 这14块领土包括安圭拉、英属南极领地、百慕大、英属印度洋领地、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福克兰群岛、直布罗陀、蒙特塞拉特、圣赫勒拿、阿森松和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皮特凯恩群岛、南乔治亚和南桑威奇群岛和阿克罗蒂里和德凯利亚。其中在南极洲声称的英属领地并不被其他国家所承认。这14块领土的总面积共约1,728,000平方公里(其中不被其他国家承认的南极洲英属领地170万9400平方公里),人口共约260,000人。 “英国海外领土”一詞源於《2002年英国海外领土法案》,取代了《1981年英國國籍法案》使用的稱呼「英國屬土」或「英国属地」(British dependent territory)。1981年前,这些领地被称为「殖民地」(colonies)或「直辖殖民地」(Crown colonies)。英国海外领土也会被称为联合王国的海外领土,若上下文意明顯,更可以直稱海外領土。 根西岛和泽西岛(合称海峡群岛)以及马恩岛,都被称为王权属地,虽然也属于英国王室主权之下,但是其与联合王国的宪政关系与海外领土完全不同,英國的14塊海外領土只單純是海外領土,並不是英國的屬地。英国海外领土和皇家属地也与英联邦国家地位不同,后者是由于与大英帝国的关系而加入英联邦的主权国家。.

新!!: 英國海外領土公民和英國海外領土 · 查看更多 »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新!!: 英國海外領土公民和英国 · 查看更多 »

英語

#重定向 英语.

新!!: 英國海外領土公民和英語 · 查看更多 »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新!!: 英國海外領土公民和法国 · 查看更多 »

海峡群岛

海峽群島(Îles de la Manche,Channel Islands),又称盎格鲁-诺曼底群岛(Îles Anglo-Normandes),是位於英吉利海峽中的群岛,群島距離法國北部諾曼第只有大約10海里。整個群島被劃為兩個行政區——根息(Bailiwick of Guernsey)和澤西(Bailiwick of Jersey)。雖然經常被誤會是英國(聯合王國)的屬地,但海峽群島實際上是英國皇家屬地(Crown Dependencies),其宗主權直屬於英國皇室而非聯合王國的一部分。海峽群島的皇家屬地淵源可回溯至10至12世紀時,當時諾曼地公國曾經統治法國北部,並在1066年征服英格蘭。1204年諾曼地公國被法國趕出了歐洲大陸之後,海峽群島的主權並沒有被法國收回,反而由英王繼續掌控,因此海峽群島可說是見證這段歷史僅存的遺跡。.

新!!: 英國海外領土公民和海峡群岛 · 查看更多 »

曼島

恩岛(Isle of Man,Ellan Vannin,簡稱「Mann」)位於英格蘭與愛爾蘭之間的海上島嶼,而從更精確的地理角度來看,曼島正地處於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和愛爾蘭共和國的中心點。马恩岛是英國皇家屬地,嚴格來說在法律上並不是英國的一部分。該島的自治政府歷史悠久,早在10世纪就已經有自己的國會,首府為道格拉斯(Douglas)。 對於國際場合來說,該島最著名的活動是毎年都會在這裡舉辦的(Isle of Man TT),是一種屬於世界超級機車錦標賽(World Superbike Championship,SBK)等級的公路機車賽。除此之外,無尾的曼島貓(Manx)也是另一種源於該島的知名生物,在原本應該長尾處只有一個凹痕。曼島貓的脊椎較短,是曼島特有的貓種,也引進到全球不同地區成為寵物貓。.

新!!: 英國海外領土公民和曼島 · 查看更多 »

1981年英國國籍法案

#重定向 1981年英國國籍法令.

新!!: 英國海外領土公民和1981年英國國籍法案 · 查看更多 »

2002年英國海外領土法案

#重定向 2002年英國海外領土法令.

新!!: 英國海外領土公民和2002年英國海外領土法案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BDTCBOTCBtdp英國屬土公民英國屬土公民護照英國海外屬土公民護照英國海外領土公民護照英国海外领土公民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