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河姆渡遗址

指数 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遗址是浙江省余姚市1973年发现的一处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遗址位于余姚市河姆渡镇芦山寺村的姚江北岸。遗址发现于1973年夏,此后的两次发掘发现了4个叠压地层,揭露了干栏式建筑等遗迹,出土了夹炭黑陶等遗物和大量动植物遗存和栽培稻谷,一时轰动学术界,其代表的考古文化被命名为“河姆渡文化”。1982年,河姆渡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考古》杂志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发现地建有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和遗址展示区。.

63 关系: 南酸枣叶蜡石双鸟朝阳纹牙雕名山后遗址塔山遗址姚江小葫芦尺骨崧泽文化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干栏式建筑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余姚市北京大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字桥遗址国家文物局犀牛玉蟾岩遗址童家岙遗址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籼稻田螺山遗址菱角萤石马家浜文化豆 (器皿)鲻山遗址麋鹿长江文明蕈類酸枣苏秉琦考古文化探方枫香杨鸿勋 (建筑史学家)松科樟科橡子氧化铁...河姆渡出土陶灶河姆渡出土朱漆碗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河姆渡镇河姆渡文化浙江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省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省省级考古遗址公园新石器时代放射性碳定年法318省道 (浙江) 扩展索引 (13 更多) »

南酸枣

南酸枣(学名:Choerospondias axillaris)是漆树科南酸枣属的植物。.

新!!: 河姆渡遗址和南酸枣 · 查看更多 »

叶蜡石

叶蜡石是种重要的非金属矿物原料。工业用途广泛,如耐火材料、陶瓷、电瓷、坩埚、玻璃纤维、橡胶、造纸、颜料、制药、制糖、化妆品、塑料制品的辅助材料。 少部分材质好的叶蜡石在中国作为篆刻的石料。中国著名四大印石矿是:寿山石、青田石、巴林石、昌化石。.

新!!: 河姆渡遗址和叶蜡石 · 查看更多 »

双鸟朝阳纹牙雕

双鸟朝阳纹牙雕是一件新石器时代的牙雕艺术品,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双鸟朝阳纹牙雕出土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第二期文化层第226号探方。牙雕长16.6,残宽6.3,厚1.2厘米,以阴线雕刻,由圆锥浅钻而成。中部为一组同心圆,与外侧的火焰状纹形成太阳形象,两侧为对称的双鸟纹,边缘有线条衬托。图像两侧设有6个捆绑或悬挂用的小圆孔,上四下二,均为对称钻而成。 1996年5月12日中国邮政发行的“河姆渡遗址”特种邮票第四张“崇鸟敬日”主题即为双鸟朝阳纹牙雕。.

新!!: 河姆渡遗址和双鸟朝阳纹牙雕 · 查看更多 »

名山后遗址

名山后遗址是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相叠加的一处古文明遗迹,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江口街道名山后村,其中心区域由于砖瓦厂取土而遭到破坏。首次发掘于1989年。经考古证实,遗址年代约为距今5600年。.

新!!: 河姆渡遗址和名山后遗址 · 查看更多 »

塔山遗址

塔山遗址是浙江省象山县境内的一处古文化遗址,位于丹东街道塔山东南坡。1990年和1993年发掘的结果显示,塔山遗址共分为9层,其中3至4层为商周遗存,5至6层为良渚文化遗存,7至9层为河姆渡文化遗存,分属于河姆渡文化一至三期。最为重要的发现为河姆渡文化晚期的公共墓地。1997年8月,塔山遗址被列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新!!: 河姆渡遗址和塔山遗址 · 查看更多 »

姚江

姚江,古名舜江,又名余姚江,是中国浙江省的一条河流,因流经余姚而得名。姚江是甬江的一条支流甬江的正源历来有不同说法,详见甬江条目。,发源于余姚市境内的四明山,此后此后流经四明湖水库,向东分成三支,穿过余姚城区后合流,进入宁波城区,在宁波市三江口与奉化江交汇始称甬江。姚江从源头至三江口全长104.5公里,流域面积1934平方公里。 姚江航运的历史悠久,是浙东运河的组成部分,曾在漕粮河海联运中起到过重要作用,也曾是沟通内陆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途径。文化上,姚江畔以王守仁、黄宗羲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也曾经形成以姚江命名的姚江学派。.

新!!: 河姆渡遗址和姚江 · 查看更多 »

小葫芦

小葫芦(学名:Lagenaria siceraria var.)为葫芦科葫芦属下的一个变种。.

新!!: 河姆渡遗址和小葫芦 · 查看更多 »

尺骨

尺骨(Ulna)是位在人體上肢中前臂內側的骨頭,即在尾指側的骨,在橈骨之旁。在靠近上臂處有一半月形的關節面,稱為滑車切跡,與肱骨滑車共同形成關節。切跡上方有兩個突起,分別稱為鷹嘴和冠突。.

新!!: 河姆渡遗址和尺骨 · 查看更多 »

崧泽文化

#重定向 崧澤文化.

新!!: 河姆渡遗址和崧泽文化 · 查看更多 »

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

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评选,2001年3月29日在北京评出,参加了这次评选的专家学者来自8个国家级的文物考古机构、28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文物考古机构以及11所权威大学的考古文博院系。100项考古大发现中,旧石器时代7项,新石器时代30项,夏商周时期23项,秦汉魏晋南北朝有24项,隋唐及以后有16项。 名单按时代先后排列如下:.

新!!: 河姆渡遗址和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 · 查看更多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下属的研究所之一。.

新!!: 河姆渡遗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查看更多 »

干栏式建筑

#重定向 干欄式建築.

新!!: 河姆渡遗址和干栏式建筑 · 查看更多 »

仙人洞、吊桶环遗址

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位于中国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大源镇,是新石器时代古人类活动遗址,1995年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1年3月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2001年6月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 河姆渡遗址和仙人洞、吊桶环遗址 · 查看更多 »

余姚市

余姚市为中国浙江省宁波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余姚市经济发达,为全国最具竞争力的县市之一。该市位于宁波市域西北部,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1°09′、北纬30°03′;全市总面积1500.80平方千米,户籍人口83.46万人(2011年)。政府驻兰江街道北兰江路,邮编:315400。行政区划代码:330281。区号:0574。境内现存古代文物遗存与名胜一千余处,有“文献名邦”之称。.

新!!: 河姆渡遗址和余姚市 · 查看更多 »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简称北大,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成立之初为中国最高学府,同时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中华民国建立后,校名改为北京大学校,后又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1916年至192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期,“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推行改革,把北大办成以文、理两科为重点的综合性大学,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大与清华、南开合并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日本战败后,北京大学回到北平。1952年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聚集了原北大、清华、燕大三校的自然科学、人文学者,奠定了北大文理两科长期领先的地位。2000年,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如今北京大学是一所兼具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医学以及新型工科的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现有六个校区。北京大学校址原本在沙滩红楼、公主府等地,1952年院系调整后迁入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原燕京大学校园(燕园)。燕园兼收中国古典韵味和西方规划理念,主要景观有未名湖、博雅塔等。.

新!!: 河姆渡遗址和北京大学 · 查看更多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不可移动文物所核定的最高保护级别——即中国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根据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在省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中,选择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者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或者直接确定,并报国务院核定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记录档案,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文物行政部门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备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得拆除,需要迁移的,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

新!!: 河姆渡遗址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查看更多 »

八字桥遗址

八字桥遗址是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境内的一座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位于江北区慈城镇妙山八字村西侧,发现于1976年3月,发掘出陶片、木桩、石器、稻谷、红烧土、兽骨等遗物,其时代大致相当于河姆渡文化第一、二层。1981年,八字桥遗址被列入宁波市文物保护单位。.

新!!: 河姆渡遗址和八字桥遗址 · 查看更多 »

国家文物局

国家文物局(官方英语译名:State Administr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缩写为SACH),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下设的一个副部级国家局,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管理。.

新!!: 河姆渡遗址和国家文物局 · 查看更多 »

犀牛

牛是犀科(学名:Rhinocerotidae)动物的總稱,属哺乳纲奇蹄目,主要分佈於非洲和東南亞。是最大的奇蹄目动物,也是体型仅次于大象的大型陆地动物。所有的犀牛基本上都是腿短和身体粗壮。体肥笨拙,体长2.2~4.5米,肩高1.2~2米;体重2800~3000公斤,皮厚粗糙,并于肩腰等处成褶皱排列;毛被稀少而硬,甚至大部无毛;耳呈卵圆形,头大而长,颈短粗,长唇延长伸出;头部有实心的独角或双角(有的雌性无角),起源于真皮,角脱落仍能复生;无犬齿;尾细短,身体呈黄褐、褐、黑或灰色。 現存的4属5种的犀牛除白犀牛外,都瀕臨絕種,其中以爪哇犀牛的數目最少,約50頭左右;而黑犀牛也只有约1萬到3萬頭。這些居住於亞洲與非洲的犀牛面臨原生棲地破壞,東亞的犀牛角買家與歐美狩獵觀光者的威脅。.

新!!: 河姆渡遗址和犀牛 · 查看更多 »

玉蟾岩遗址

玉蟾岩遗址位于中国湖南省道县寿雁镇白石寨,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蟾岩是一个石灰岩溶洞,俗称“蛤蟆洞”,洞口朝向东南方,高于洞外地面约5米。遗址于1980年被发现,1993年和1995年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洞内最重要的发现是四枚水稻谷,这是目前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

新!!: 河姆渡遗址和玉蟾岩遗址 · 查看更多 »

、爐灶、廚灶或灶頭是一種固定的烹飪的設施,透過加熱炊具來達到將食物變熟的目的。中文語境中有時也以灶來指窯,例如佛山的南風古灶。 早期的灶多是粘土制灶的,用最原始的火來加熱。中國在春秋戰國已經有灶君出現,孔子即有“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之說。古希臘時也有用來烤麵包的火灶。 中國和中世紀的歐洲很早之前就使用磚砌、石製的爐灶來做飯。Montagne, Prosper New Larousse Gastronomique Hamlin Publishing Group 1977.

新!!: 河姆渡遗址和灶 · 查看更多 »

童家岙遗址

童家岙遗址是属于河姆渡文化的一处古遗址,位于浙江省慈溪市横河镇童岙村北部、大埠头自然村东北部,发现于1955年。1979年发掘时出土一系列磨制石器和陶器,判定为河姆渡文化第四文化层遗址,距今年代6000至7000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的2009年3月,慈溪市文物部门对此地进行钻探,发现此遗址与余姚鲻山遗址、宁波傅家山遗址同属于河姆渡文化早期,且保存较为完好。2011年1月,童家岙遗址成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新!!: 河姆渡遗址和童家岙遗址 · 查看更多 »

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1982年2月23日由国务院公布,共62处。.

新!!: 河姆渡遗址和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查看更多 »

籼稻

稻()(学名:Oryza sativa subsp.)或秈米,亦有稱絲苗米(港澳)或在來米(台灣),是稻米的一個亞種。秈稻,又稱旱稻,生長適合長日照,比粳稻耐熱耐旱,米粒長但粘性差,与粳稻相比,米粒中蛋白質和直链澱粉含量均较高。生長期短,可以輪作,產量高。傳統上,華中、華南、台灣、印度及中南半島出產的米為秈米,而中國淮河以北、西南高海拔地區及日本、朝鮮等地所種植的稻米品種為粳米。在長江流域可進行稻麥輪作,在華南地區可實行一年兩熟甚至三熟。著名的有泰國茉莉香米和增城絲苗。 早期台灣原住民栽種的稻米是以小米為主,直到明鄭鄭成功來到台灣、發現台灣很適合栽種水稻,才開始由中國大陸引進台灣大量栽種,因此開啟台灣稻米王國的開始。但是台灣稻米的基礎工程奠定在日治時代,當時日本政府以「工業日本、農業台灣」的殖民策略投入經營台灣的蔗糖與稻米產業,大力建設嘉南平原的水利工程,並將所生產的蔗糖及稻米運回日本,但是當時台灣所種植的稻米品種為米粒較長的秈米,日本人稱之為「在來米」意指台灣在地本來就有的米,口感比日本人習慣的粳米差,因此日本人育種出了適合台灣耕種的粳米品種蓬萊米。 近來台灣育種出台中10號,其為秈稻品種,口感卻接近粳米。.

新!!: 河姆渡遗址和籼稻 · 查看更多 »

田螺山遗址

螺山遗址是属于河姆渡文化的一处古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三七市镇相岙村,发现于2001年,曾入选“2008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选名单。经考古证实,遗址年代约为距今7000年-5500年。由于其地面环境、地下遗存保存较为完好,被称为“第二河姆渡”。.

新!!: 河姆渡遗址和田螺山遗址 · 查看更多 »

盉(粵音和普通話音皆同「禾」)是中国商朝和周朝时期用于盛酒和盛水的器皿,基本形状为圆腹,上有盖子,有三到四个足。 商朝到西周时期,盉的口比较大,腹深,流直,足多为分档式袋足,或呈柱状,商朝时足还多为空心。东周时期,盉口渐小,腹扁圆,流多呈鸟头或兽头状,足则多为蹄形。很多盉还有弯曲提梁,盉盖和提梁间还有环索相连。 Category:中國古代禮器 Category:青铜水器.

新!!: 河姆渡遗址和盉 · 查看更多 »

芡(学名:Euryale ferox),又名䓈,民间俗称“鸡头莲”,是属于睡莲科芡属的水生植物,芡属是个单型属,只有这一物种。芡的种子称为“芡实”或“芡米”、“鸡头米”。。產於广东省肇庆的芡实可被標記為“肇实”,如同山藥中“淮山”。.

新!!: 河姆渡遗址和芡 · 查看更多 »

菱角

菱角(学名:Trapa),是多種千屈菜科菱亞科菱屬的水生植物,食物的一種。英语中俗称Water chestnut,将荸荠也称为(Chinese Water chestnut),但二者根本是完全无关的两种植物。.

新!!: 河姆渡遗址和菱角 · 查看更多 »

萤石

螢石(Fluorite),又称氟石,是一种矿物,其主要成分是氟化钙(CaF2),含杂质较多。其中的鈣常被釔和鈰等稀土元素替代,此外还含有少量的Fe2O3、SiO2和微量的Cl、O3和He等。自然界中的萤石常显鲜艳的颜色,硬度比小刀低。螢石可以用于制备氟化氢:CaF2 + H2SO4 → CaSO4+ 2HF;它的折射率和色散极低,对红外线、紫外线的透过性能高,适合做光学元件。但天然萤石晶体往往不纯,混有杂质,而且体积不足以制造大型光学元件,所以人工结晶萤石成为了製造鏡頭所用低色散光學元件的材料之一。.

新!!: 河姆渡遗址和萤石 · 查看更多 »

马家浜文化

家浜文化為中國的一种新石器文化类型,分布地點在長江下游的太湖地區,其中心在浙江省嘉兴市马家浜。位于嘉兴市区西南7.5公里。 1959年初春,嘉兴南湖乡天带桥马家浜地方在沤肥挖坑中发现大量兽骨和古代遗物, 马家浜遗址被发.

新!!: 河姆渡遗址和马家浜文化 · 查看更多 »

象通称大象,是象科(学名:Elephantidae)动物的通称,为目前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屬於长鼻目,现仅存两属三种,即非洲象屬和亞洲象屬,非洲象有两种:普通非洲象(也叫热带草原象或灌木象)和非洲森林象,亞洲象屬只有亚洲象一种(也叫印度象)。广泛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和南亚及东南亚以至中国南部边境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象的妊娠期为22个月,刚出生的小象就有100千克重,需要8-14岁才能达到性成熟,而它的陰莖有120公分。 象皮厚毛少,鼻与上唇愈合成圆筒状长鼻,两个上颌门齿大而长,就是所谓的“象牙”,口中一般每侧有三个前磨牙和三个后磨牙,食用高纤维的食品,树叶、草类等,磨牙并不是同时长出,现存的磨牙磨损后,新的磨牙才长出来,所以如果最后一颗(第六颗)磨牙大约在60岁以后磨损后,老象可能死于营养不良,如果继续饲--磨碎的食品,它有可能继续活下去。.

新!!: 河姆渡遗址和象 · 查看更多 »

豆 (器皿)

豆是中国先秦时期的食器和礼器。大汶口遗址已有陶豆出土,流行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时用于盛放黍、稷等谷物,后用于盛放腌菜、肉酱等调味品。.

新!!: 河姆渡遗址和豆 (器皿) · 查看更多 »

鲻山遗址

鲻山遗址,部分文献中也称朱山遗址,是浙江省余姚市境内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丈亭镇西岙村境内,面积约5000平方米,考古文化为河姆渡文化,面积、堆积、文化面貌与河姆渡遗址相近。1981年和1996年,鲻山遗址经过两次发掘,发现了之前浙江省内从未大量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打制石器,出土的陶器证实了河姆渡遗址各文化层的整体性。2013年3月,鲻山遗址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 河姆渡遗址和鲻山遗址 · 查看更多 »

麋鹿

麋鹿(學名:Elaphurus davidianus)是一種鹿科麋鹿屬的動物,中國古代稱之為麈,別稱四不像,西方也稱之為大衛神父鹿()。其体长达两米,重300--。常和馴鹿混淆。 麋鹿原生于中国长江中下游的沼泽地带,以青草或水草为食,有时也到海中衔食海藻。曾经广布于东亚地区。后来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在汉朝末年就近乎绝种。元朝时,为供游猎,残余的麋鹿被捕捉运到皇家猎苑内饲养。到19世纪时,只剩下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内一群。在西方发现后不久被八国联军捕捉并从此在中国消失。之后由于饲养的失败,麋鹿数量曾一度减至18头,直到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被英国购买并繁殖到255头,并在1983年将部分个体送回中国。之后有更多的麋鹿回归家乡,并有部分被放生野外。目前世界麋鹿总数在大约5000头,其中中国约有3000头。.

新!!: 河姆渡遗址和麋鹿 · 查看更多 »

鼎,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煮食器,材质以青铜或陶为主。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先民就开始使用陶鼎,到金石并用时代,青铜鼎开始出现,经过夏商两代的发展,青铜鼎的使用在周代达到鼎盛。青铜鼎是中国青铜器最重要的器形之一。除了作为食器,也有鼎是被用作承放食物或佐料的盛器,祭祀神明和祖先的礼器,陪葬的明器,甚至还有的被用作刑具。周代之后,随着铁器和灶台的普及,鼎逐渐被其他器形所取代。宋朝以后,随着金石学的兴起,又有一些鼎作为装饰品出现,除仿古的铜鼎,还有一些是金银器、玉器或者瓷器。 作为西周礼乐制度的一部分,列鼎制度规定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九个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元士用三鼎,鼎成为等级和权力的象征。相传为夏代铸造的九鼎也成为周天子王权的象征。虽然有些鼎仅有十几厘米高,几千克重,但作为礼器的铜鼎却往往非常巨大,已发现最大的后母戊鼎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 鼎由足、腹、耳、盖等部分组成。一般圆鼎为三足,方鼎为四足,但也存在四足的圆鼎。鼎一般无耳或有两耳,根据耳的位置立于腹壁上方,还是附于腹壁侧面,又可分为立耳和附耳。部分鼎还带有鼎盖,鼎盖上一般带有盖钮。鼎腹部一般带有精美的纹饰,足部、耳部和鼎盖也有饰有纹饰的。鼎上常见纹饰有兽面纹、乳钉纹、云雷纹等。.

新!!: 河姆渡遗址和鼎 · 查看更多 »

镞,或称箭头、箭镞,是箭的组成部分之一。.

新!!: 河姆渡遗址和镞 · 查看更多 »

长江文明

长江文明是长江流域各区域文明的总称,是汉文化的一部分,与黄河文明并列为汉文化的两大源泉。长江文明区域之广、文化遗址数量之多、密度之大,都堪称世界之最,包括有江蘇和上海大部分的湖熟文化,浙江中部的河姆渡文化。 长江文明,特别是长江文明中的“稻作文明”,给东亚及世界很大的影響。.

新!!: 河姆渡遗址和长江文明 · 查看更多 »

蕈類

蕈類(注音:ㄒㄩㄣˋㄌㄟˋ;拼音:xùn lèi),通稱蘑菇、菇類,是大型、高等的真菌,子實體通常肉眼可見。菌絲具橫隔壁,將菌絲分隔成多細胞。 不过蘑菇一词通常是对蘑菇属(Agaricus)部分食用菌的总称,常见的包括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大肥菇(Agaricus bitorquis)、蘑菇(Agaricus campestris)等。一般栽培的蘑菇是指双孢蘑菇。此外,蘑菇也是对真菌有性生殖阶段的真菌子实体的俗称。.

新!!: 河姆渡遗址和蕈類 · 查看更多 »

酸枣

酸枣可能是指:.

新!!: 河姆渡遗址和酸枣 · 查看更多 »

苏秉琦

苏秉琦(),河北高阳人,是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对中华文明起源很有研究。.

新!!: 河姆渡遗址和苏秉琦 · 查看更多 »

耜,一种中国先秦时代的主要农具,用于翻土,常与耒并称。耜和耒一样,传说是神农氏发明的,不仅在文献资料中多有记载,也常见于从古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易·系辞下》记载:“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管子·海王》篇云:“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从目前出土的情况来看,史前时期的耜多为骨制或木制,大量见于河姆渡遗址、慈湖遺址等河姆渡文化遗址。大约殷商时期出现了青铜制的耜,但木耜仍很常见,例如在江西新干大洋洲遗址同时出土了一件青铜耜和一件木耜。在战国时耜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一是头部加宽加厚并起中脊,刃的中部锐出呈等腰三角形,向犁发展,以适应牛耕的需要。一是变薄加宽,向臿发展,以适应松软土地上的作业。同时出现了铁制的刃口套于木制的主体上面。战国时臿的实物目前未见,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木臿上面套有铁刃,可推测战国时的臿应当与此不会有太大差别。 东汉的许慎认为耒、耜是同一种农具的不同部分:“耒,手耕曲木也。”;“耜,耒端木也”,而后世多沿其所说。但是现代观点认为它们其实是不同的两种农具,如徐中舒考证说:“耒下歧头,耜下一刃,耒为仿效树枝式的农具,耜为仿效木棒式的农具”。出土的实物也多支持这种观点。.

新!!: 河姆渡遗址和耜 · 查看更多 »

考古文化

#重定向 考古学文化.

新!!: 河姆渡遗址和考古文化 · 查看更多 »

探方

探方(代号为T)为田野考古发掘的一种基本发掘单位,将发掘区分割为若干相等的方格,以此为单位分工发掘,这些方格即探方,此类发掘方法称为探方法或探方(沟)法,具有开掘面积大、操作方便、有充足的剖面便于观察文化现象等优点。 探方由主体、隔梁和关键柱三部分组成,为便于测量和后续发掘,探方方向一般取正方向(即磁针指向北),并以西南角为测量的坐标基点,东边和北边各留宽1米的隔梁,东北角两个隔梁的相交处即关键柱(1米×1米),隔梁主要用于记录和分析地层信息,并可兼顾方便运输,在清理过程中可能会被打掉(如较为重要的遗迹现象位于或部分位于隔梁之下时),关键柱则通常会作为坐标点保留。 探方的面积大小依据发掘区规模、地层结构的复杂程度和文化层的堆积情况而定,通常为5米×5米,最小不小于2米×2米,最大不超过10米×10米,亦可将探方分作更小的探方进行发掘,如将10米×10米(除去隔梁为9米×9米)的大探方分为4米×4米的4个小探方,中间仍留出宽1米的隔梁。 探方的编号方法有顺序法和坐标法等,图中所示为坐标法,由四位数组成,分别用两位数表示由南向北和由西向东的座标顺序,其编号能够体现出探方在遗址中的位置,且空间分布具有连贯性,适用于大型遗址的规划。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田野考古工作规程》(2012年版),最终的发掘记录中每个探方的资料汇总包括探方总记录、探方日记、探方总平面图、四壁剖面图,各层下开口遗迹平面图,单位地层关系系络图,影像、测绘、采样登记表及其他形式的记录等。.

新!!: 河姆渡遗址和探方 · 查看更多 »

枫香

楓香樹(學名:'''''Liquidambar formosana'''''.),別稱台灣香膠樹、楓樹、楓子樹、楓仔樹、楓仔、香楓、白楓、白膠香、雞楓樹、雞爪楓、靈楓、大葉楓、香菇木、路路通等,為楓香科楓香樹屬植物,種加詞意為formosana「臺灣的 」。.

新!!: 河姆渡遗址和枫香 · 查看更多 »

杨鸿勋 (建筑史学家)

杨鸿勋(),中国河北蠡县人,建筑史学家,建筑考古学家,俄罗斯建筑遗产科学院院士,中国建筑考古学奠基人。曾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大学兼职教授。.

新!!: 河姆渡遗址和杨鸿勋 (建筑史学家) · 查看更多 »

松科

松科(学名:Pinaceae)是松柏纲松柏目的一科,常统称为松、松树,儘管在漢語中,其中不少種類被稱作“杉”,一般特點乃葉的形狀像針,防止水分大量被蒸發。而在一些氣候較不炎熱,約北緯40多度至60度的地方(如歐洲等),這類型植物亦為常見。松科有11屬約220-250種,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新!!: 河姆渡遗址和松科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 榆屬.

新!!: 河姆渡遗址和榆 · 查看更多 »

樟科

樟科(学名:Lauraceae)是木兰类植物樟目的一科,现存50属2500-3000种,中国有24属400多种。.

新!!: 河姆渡遗址和樟科 · 查看更多 »

橡子

橡子(团栗),广义为山毛榉科栎属的樟、橡、栎、槲等果实(而不是种子)的总称,狭义指栎树的果实,富含淀粉。 “团”有“圆”的意义,因此团栗意为“圆的栗子”。.

新!!: 河姆渡遗址和橡子 · 查看更多 »

氧化铁

氧化铁,或称三氧化二铁,化学式Fe2O3,是铁锈和赤铁矿的主要成分。铁锈的主要成因是鐵金屬在杂质碳的存在下,與環境中的水份和氧氣反应,鐵金屬便會生鏽。.

新!!: 河姆渡遗址和氧化铁 · 查看更多 »

河姆渡出土陶灶

河姆渡出土陶灶是中国64件禁止出国展览文物之一,于1977年在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陶灶通长55厘米、口宽37厘米、通高25厘米,为夹砂灰陶。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Category:宁波文物 Category:河姆渡文化 Category:余姚市 Category:浙江省博物館藏品 Category:中国一级文物.

新!!: 河姆渡遗址和河姆渡出土陶灶 · 查看更多 »

河姆渡出土朱漆碗

河姆渡出土朱漆碗是中国64件禁止出国展览文物之一,于1977年在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期文化层231号探方出土。材质为木质,碗口径10.6×9.2厘米、高5.7厘米、底径7.6×7.2厘米。外壁均有一层朱红色涂料(大部剥落),经鉴定为该涂料生漆。此发现说明在史前时期河姆渡先民已用天然漆装饰生活器具。朱漆碗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新!!: 河姆渡遗址和河姆渡出土朱漆碗 · 查看更多 »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是浙江省余姚市一座以河姆渡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博物馆位于河姆渡镇,河姆渡遗址所在地,馆名由江泽民题写。博物馆1993年5月开馆,为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年参观人数50万人次。.

新!!: 河姆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 查看更多 »

河姆渡镇

河姆渡镇,是中国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下属的一个镇,位于余姚市东部,距宁波35公里。河姆渡镇总面积65平方公里,下辖9个行政村和3个居委会,全镇人口约2.3万人。河姆渡遗址位于河姆渡镇内。河姆渡镇的主要出产为茭白和不锈钢。.

新!!: 河姆渡遗址和河姆渡镇 · 查看更多 »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是分布於中國浙江杭州灣南岸平原地區至舟山群島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其年代大約在距今6000年到7000年之前,因以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發掘最早,故稱作河姆渡文化。 該文化最早在1973年被發現,在1973-74和1977-78年兩次對河姆渡遺址作發掘並有資料。在建築方面,遺址中發現大量干欄式建築的遺跡,在食物方面,植物遇存有水稻的大量發現,被斷定是人工栽培的水稻,此外植物殘存尚有葫蘆、橡子、菱角、枣子等,動物方面有豬、狗、水牛等家養的牲畜。 在人工製品上,石器數量較少,主要是斧等打獵工具,亦有裝飾品。多的是木器和骨器,其中發現中國最早的木製飾品「木雕魚」,其他包括木柄骨製的耕田用具耜、和刀鏟等切割器具,亦有大量紡織工具。在河姆渡並出土了中國境內所發現最早的漆器,其陶器製作有一定的水準,估計最高燒成溫度達1000摄氏度。河姆渡陶器為手工製作,十分厚實,呈灰黑色,表面常打磨,常有繩紋,或雕刻植物、動物圖案。其他的河姆渡手工藝品,包括粗陶動物及人偶,以及鳥類圖案的木雕及象牙雕,其中以「雙火鳥」紋雕刻最為知名。.

新!!: 河姆渡遗址和河姆渡文化 · 查看更多 »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英语:Zhejiang University,缩写为ZJU),通常简称浙大,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现有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紫金港、舟山、海宁七个校区。其前身是成立于光緒23年(1897年)的求是书院。作为中国综合型、研究型大学,名列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以及双一流大学(A类)建设名单中,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 誉为“东方剑桥”。在武书连版中国大学排行榜中,自2011年开始连续三年位居榜首。2017年,在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发布的项目“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浙江大学位于中国大学第3至6名区间,位于世界大学第101至105名区间。.

新!!: 河姆渡遗址和浙江大学 · 查看更多 »

浙江农业大学

浙江农业大学,是中国最早的农学院校之一,目前已经不存在。.

新!!: 河姆渡遗址和浙江农业大学 · 查看更多 »

浙江省

浙江省,是一个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省份。东临东海,北连长江三角洲,与江苏省接壤,太湖位于两省之间,东北一角邻上海市,西接江蘇省和江西省,南连福建省。境内最大的河流為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省会为杭州市。 浙江是吴越文化、江南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活动,境内有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是典型的山水江南、鱼米之乡,被称为“丝绸之府”、“鱼米之乡”。 浙江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尤以發達的民营经济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浙江经济”,至2013年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连续21年位居中国第一。浙江与江苏、安徽、上海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地區生產總值位居中國第四位。.

新!!: 河姆渡遗址和浙江省 · 查看更多 »

浙江省博物馆

浙江省博物馆,始建于1929年11月,曾名“浙江省西湖博物馆”、“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南麓,是浙江省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

新!!: 河姆渡遗址和浙江省博物馆 · 查看更多 »

浙江省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浙江省省级考古遗址公园是根據《浙江省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浙江省省級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文件要求,由浙江省文物局评定的。已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不再重复列入。第一批于2013年6月9日公布。第二批于2018年6月公布。.

新!!: 河姆渡遗址和浙江省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 查看更多 »

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時代(Neolithic),在考古學上是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以磨製石器和製作陶器為主,大約從1萬年前開始,結束時間從距今7400多年至2200多年不等。不過,在有些地區,如中美洲,在西元後仍停在新石器时代,不過仍出現高度文明,如馬雅文化。 新石器時代結束後,人類進入銅器時代(金屬器時代的最早期),也開始進入信史時代。.

新!!: 河姆渡遗址和新石器时代 · 查看更多 »

放射性碳定年法

放射性碳定年法(Radiocarbon dating),又稱碳測年(carbon dating)、碳十四定年法(carbon-14 dating),是利用自然存在的碳-14同位素的放射性定年法,用以确定原先存活的动物和植物的年龄的一种方法,可測定早至五萬年前含碳有機物質(也可以來測無機物質,只是大部分不會)的年代。對於考古學與晚第四紀地質研究来讲,這是一個準確的定年法技術。.

新!!: 河姆渡遗址和放射性碳定年法 · 查看更多 »

318省道 (浙江)

318省道又名甬梁线,原编号59,是浙江省东部的一条省道,全线位于宁波市境内,北起海曙区西成桥,此后途经望春街道、高桥、大隐、陆埠至梨洲街道(原梁辉镇),全长46.55公里。.

新!!: 河姆渡遗址和318省道 (浙江)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河姆渡文化遗址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