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沙吒忠义

指数 沙吒忠义

沙吒忠义()是唐朝武则天时期的百济族将领。参与重俊之变,败死。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首领松漠都督李尽忠与其妻兄归诚州刺史孙万荣杀死营州都督赵文翙,占据营州,自号可汗,举兵反叛武周,侵略河北,并多次大败武周军队。697年四月,武则天以右金吾卫大将军武懿宗为神兵道行军大总管,与右豹韬卫将军何迦密将兵再次征讨契丹。五月,又以娄师德为清边道副大总管,右武威卫将军沙吒忠义为前军总管,将兵二十万击契丹。同时沙吒忠义以宾山郡开国公进封为郕国公,后改任右金吾卫将军。六月,后突厥默啜可汗应武周之邀进攻契丹,孙万荣兵败被杀,契丹之乱平定。 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突厥默啜可汗入侵灵州鸣沙县,时任灵武军大总管的沙吒忠义与其交战,被击败,官军战死者六千余人,忠义因此被免职。 神龙三年七月,沙吒忠义因参与太子李重俊的宫廷政变,被倒戈的千骑所杀。 Category:武周将军 Category:武周总管 Category:唐朝大总管 Category:唐朝被殺害人物 Category:武周国公 Category:百濟人.

17 关系: 可汗后突厥汗国娄师德孙万荣唐中宗灵州百济萬歲通天默啜赵文翙重俊之變李尽忠李重俊武则天武周武懿宗河北省

可汗

可汗((叶音);古突厥語:𐰴𐰍𐰣 ;;z;高句麗語:皆,key)或大汗,又譯為可寒、合罕,通黑汗,統治者頭銜,為部落最高領袖或皇帝之意,廣泛使用於蒙古與中亞地區。古代北亚遊牧民族鲜卑、回纥、柔然、高车、突厥、吐谷浑、铁勒、女真等建立的汗国,其君主或最高政治首领皆称可汗或大汗。.

新!!: 沙吒忠义和可汗 · 查看更多 »

后突厥汗国

后突厥汗国(682年~745年),是东突厥灭亡半个世纪后突厥阿史那家族在蒙古高原重新建立的政权,被视为东突厥之复国,直到8世纪为回纥所灭。.

新!!: 沙吒忠义和后突厥汗国 · 查看更多 »

娄师德

娄师德(),字宗仁,郑州原武(今河南原阳县)人。唐高宗、武则天两代大臣。 早年以进士及第授江都县尉,揚州長史盧承業很看重他,曰:“子,台輔器也,當以子孫相諉,詎論僚吏哉?”累次迁官至监察御史。高宗上元初年,朝廷召「猛士」以防御吐蕃,他以文官应募,从军向西讨伐,并屡有战功,迁官殿中侍御史兼河源军(今青海乐都西南)司马,知营田事。 武周天授初,升为左金吾将军、检校丰州都督,仍旧知营田事。娄师德主管营田十余年,取得了积谷数百万斛的巨大成就,获得武则天的嘉奖。长寿元年(692年),拜夏官侍郎判尚书事。次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但是不久,武则天认为营田事关重要,又任之为河源、积石(今青海贵德西部)、怀远等地军队及河、兰、鄯、廓等州(今甘肃兰州以西、青海湟源以东地带)的检校营田大使。後又内迁秋官尚书,转左肃政台御史大夫。证圣元年(695年),吐蕃进犯洮州(今甘肃临潭),娄师德统军迎战,兵败,遂被贬为原州员外司马。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复官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聖曆元年(698年),迁陇右诸军大使,仍检校河西营田。次年,官为天兵军副大总管,依旧充陇右诸军大使,专掌招抚吐蕃事。同年八月卒于会州(今甘肃靖远)。 娄师德前后在边疆总共驻扎了三十余年,以谨慎忍让而闻名,「唾面自乾」的典故即來自师德。 子娄思潁,介休令;娄思潁子娄志學,千乗令。娄师德有曾孙娄圖南。 他曾推崇狄仁傑獲取臣位。.

新!!: 沙吒忠义和娄师德 · 查看更多 »

孙万荣

孫萬榮()是7世纪末契丹族的首领。696年,跟随他的妹夫契丹松漠都督李尽忠杀营州都督赵文翙反抗武周,侵略河北。武则天把他的名字改为孫萬斩。李尽忠不久后病死,孫萬榮接替了他的位置,多次大败武周军队。697年三月,清边道总管王孝杰、苏宏晖等将兵十七万与孙万荣战于东硖石谷,即东硖石谷之战,武周兵大败,王孝杰坠崖而死。四月,武则天以右金吾卫大将军武懿宗为神兵道行军大总管,与右豹韬卫将军何迦密将兵击契丹。五月,又以娄师德为清边道副大总管,右武威卫将军沙吒忠义为前军总管,将兵二十万击契丹。六月,后突厥默啜可汗应武周之邀进攻契丹,孙万荣兵败被杀,契丹之乱平定。 S S Category:唐朝右领军卫将军 Category:契丹萧氏.

新!!: 沙吒忠义和孙万荣 · 查看更多 »

唐中宗

唐中宗李顯(),后改名李哲,是唐朝的第四和第六任皇帝,两次在位:第一次在位时间为684年1月3日-684年2月26日,第二次在位时间为705年2月23日-710年7月3日。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病逝,终年55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葬于定陵。.

新!!: 沙吒忠义和唐中宗 · 查看更多 »

灵州

灵州,中国古代的一個州。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灵州城为西北著名古城。.

新!!: 沙吒忠义和灵州 · 查看更多 »

百济

濟(前18年-660年)(又称南扶餘)是古代朝鮮半岛西南部的国家。532年新羅兼併伽倻后,在朝鲜半岛上百濟与高句麗,新羅三足鼎立,这段时间被历史学家称为朝鮮三國时代。 据《三国史记》记载,百济传说是高句丽创始者朱蒙的第三个儿子温祚王于公元前18年在汉江南岸(今韩国河南市)创建。《隋书/卷81》也载“百济之先,出自高丽国”。百济的鼎盛时期疆土涵括西朝鲜(除了平安北道和平安南道)的绝大部分。最北曾到平壤。百济曾是海上的强国,通过海路与古代中国和日本各政权进行政治和贸易往来。据《隋书/卷81》记载百济人口混杂有新罗、高丽、倭等,也有中国人。 公元660年,百濟被新羅和唐朝的联军灭亡。.

新!!: 沙吒忠义和百济 · 查看更多 »

萬歲通天

萬歲通天(696年三月-697年九月)是武則天的年号,共计一年余。.

新!!: 沙吒忠义和萬歲通天 · 查看更多 »

默啜

啜(),阿史那氏,名环。默啜是他的封号,后突厥可汗,骨咄禄之弟。.

新!!: 沙吒忠义和默啜 · 查看更多 »

赵文翙

赵文翙,武周时代营州(今辽宁朝阳)都督,管理奚和契丹。赵文翙傲慢固执,他瞧不起契丹和奚族,把他们的首领看做奴仆。在契丹饥荒时,他不赈济灾民。这引起了契丹人的怨恨。松漠都督李尽忠和他的内兄孙万荣利用这种怨恨,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五月十二壬子日,李尽忠、孙万荣起兵反周,杀死了赵文翙,攻陷了营州。.

新!!: 沙吒忠义和赵文翙 · 查看更多 »

重俊之變

重俊之變,又稱景龍之變。是唐中宗時代的一場兵變。景龍元年(707年),太子李重俊等人起兵殺了權臣武三思、武崇訓等,後因士卒倒戈,事敗,李重俊被殺。.

新!!: 沙吒忠义和重俊之變 · 查看更多 »

李尽忠

李盡忠(),是7世纪末契丹族的首领,大贺窟哥的孙子,袭封松漠都督府都督。696年五月,他和他的妻兄契丹孫萬榮杀营州都督赵文翙反抗武周,自称「無上可汗」,侵略河北,武则天把他的名字改为李盡灭。遣左鹰扬卫将军曹仁师、右金吾卫大将军张玄遇、左威卫大将军李多祚、司农少卿麻仁节等二十八将讨伐契丹。七月,以春官尚书梁王武三思为榆关道安抚大使,姚璹为榆关道安抚副使,以备契丹。八月,曹仁师、张玄遇、麻仁节与契丹战于硖石谷,即黄獐谷之战,几乎全军覆没。9月23日,李尽忠病死,孫萬榮接替了他的位置。 Category:松漠都督府都督 Category:唐朝詔改姓名者 Category:唐朝右武卫大将军 Category:唐朝契丹人 Category:大贺氏.

新!!: 沙吒忠义和李尽忠 · 查看更多 »

李重俊

李重俊(),中國唐朝唐中宗第三子,母不详。遭到韋皇后、安樂公主、武三思等迫害,707年以羽林軍發動重俊之變,殺了武三思、武崇訓父子,後因士卒倒戈,被斬殺。唐睿宗以唐隆之變重祚後,追贈重俊為節愍太子。.

新!!: 沙吒忠义和李重俊 · 查看更多 »

武则天

武曌《全唐文·卷九十六》○改元载初赦文......朕又闻之,人必有名者,所以吐情自纪,尊事天人......朕宜以曌为名。自卦演龙图......(),唐高宗的皇后、武周開國皇帝,當代稱則天順聖皇后,或武后(遺詔退稱皇后),後代通称武则天,并州文水县人,中国历史上唯一因執掌君權因而得到正史追認的女性皇帝。十四歲入宮為唐太宗才人,十二年不得遷。唐高宗时復为昭儀,謀廢得到唐太宗託付于重臣褚遂良的“佳兒佳婦”元后與淑妃,得立为皇后(655年-683年)。一時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天皇李治并称“二圣”。由于唐高宗患风眩病,無力聽政,660年11月开始臨朝,史载“自此内辅国政数十年,威势与帝无异”,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利用酷吏集團屢次屠殺唐室諸王大臣以求立威,殺害嫌疑對象遍及子、女、媳、婿、孫、孫女、孫婿、庶子、嫡兄、親姊、親甥女、夫之伯叔姑嫂、堂兄,終於自立为武周皇帝(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1日在位),在位時間共14年4個月又5天,705年退位以後,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晚年惑于內寵,不知當立侄或立子,705年元月,被宰相狄仁傑舉薦的後任張柬之與禁衛軍背叛,被迫還位。同年崩于洛陽上陽宮仙居殿。若从660年算起掌权前后45年,从683年算起掌权前后22年,统治掌权时长仅次于清朝慈禧太后。武則天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第三长的皇帝(终年82岁),僅次於清高宗(87歲)和梁武帝(86歲)。 武氏本名无记载,为唐开国勳舊武士彠次女,母亲杨氏為隋朝宗室楊達之女是武士彠繼室,不見禮于正室諸子。祖籍并州文水县(今山西省文水县),十四岁時(貞觀11年)因貌美而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高宗时为昭仪,后封为皇后,又上尊号为“天后”。高宗崩,中宗即位,武氏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后改名曌。武氏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於称帝后上尊号“聖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武氏遗制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武氏另有废除的尊号“圣母神皇、圣神皇帝、金轮圣神皇帝、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天册金轮圣神皇帝”等。在位期間喜土木作造,尤喜造國字改年號,一年一號。傳說洛陽龍門石窟的奉先寺大佛是模仿其面容而作。.

新!!: 沙吒忠义和武则天 · 查看更多 »

武周

武周(684年或690年-705年),是武則天建立的王朝。武則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獲普遍承認的女皇帝,前后正式掌权二十一年,也是武周朝唯一的皇帝。 武周仍然袭用唐制,武则天既是唐高宗的皇后,又是两个唐朝皇帝的生母,死前讓其三子廬陵王唐中宗復辟(继承其父唐高宗的皇位),恢复唐朝,並自詔去帝號,以唐朝皇后身份 (則天大聖皇后) 葬于乾陵,故此历史上一般把武周不會視作獨立的朝代,惯例上把武周计入唐朝帝系,武周时期计入唐朝统治年数。.

新!!: 沙吒忠义和武周 · 查看更多 »

武懿宗

武懿宗,武则天伯父武士逸的孙子,武元忠之子。 武则天建立武周,封武懿宗司农卿,爵为河内郡王。历怀州、洛州刺史。审理刘思礼之案时,诬杀宰相李元素、孙元亨等36家数千人。他的残酷甚至比周兴、来俊臣更甚之。神功元年,契丹孙万荣大败王孝杰之兵,武懿宗为神兵道大总管讨伐契丹,娄师德、沙吒忠义并为总管,兵马二十万,到达赵州。武懿宗听说契丹兵至,害怕想弃军逃走,有人劝他:“契丹贼虽众,无辎载,以劫掠为目的,若按兵以逸待劳,攻击他的归途,可成大功。”武懿宗不采纳,退保相州,契丹遂进屠赵州。后来孙万荣死,武懿宗再与娄师德安抚河北,有人从契丹军中逃归,全被他杀死,先剔取胆,再杀死。开始孙万荣德别帅何阿小攻陷冀州,杀人不留,武懿宗的残暴与他相似,所以号称“两何”,百姓说:“唯此两何,杀人最多。”张元一有《嘲武懿宗》詩:“长弓短度箭,蜀马临阶骗。去贼七百里,隈墙独自战。忽然逢著贼,骑猪向南趣。” 神龙初年,唐中宗复辟李唐,由郡王降为耿国公,迁太子詹事,怀州刺史。神龙二年六月十八日,在长安死去。有子武履贞等八人。.

新!!: 沙吒忠义和武懿宗 · 查看更多 »

河北省

河北省,简称冀,因其地处华北平原,黄河下游北岸而名。面积为18.88万平方公里。 地处华北、东临渤海,渤海之滨,地理上包围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是京城通往外地的门户,自金朝开始即是京畿要地。与北京市、天津市、辽宁、山西、河南、山东和内蒙古等省市區接壤。全省最高峰是小五台山的主峰北台(海拔2882米),全省面积43%的平原海拔不到100米。省会是石家庄市。因省境于《禹貢》为冀州之地,故简称冀。.

新!!: 沙吒忠义和河北省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