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

指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簡稱新華社香港分社或香港新華,是新華通訊社的香港分部兼亞太總分社。香港回歸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派駐香港的官方代表機構。.

67 关系: 加拿分道南京市台港關係双十暴动姬鹏飞姜恩柱孙勇尖沙咀上海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部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中國國民黨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中共中央南方局中共中央香港工作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员会中国领土中華民國外交部东江纵队九龍乔冠华亞太亞歷克·道格拉斯-休姆廖承志张铁生張國良張浚生区梦觉國民政府周南 (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恩来六四事件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勞工大廈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皇后大道王匡第七艦隊 (美國海軍)第二次国共内战美国遠東發展香港香港中國旅行社香港回歸香港灣仔帝盛酒店香港總督...解放区许家屯谭天度跑馬地麥理浩黃作梅龚澎酒店苏中英国MK酒店李冲梁威林毛泽东新华社新華通訊社澳門分社文汇报 (香港) 扩展索引 (17 更多) »

加拿分道

加拿分道(Carnarvon Road,舊譯加拿芬道)是香港九龍半島市中心區內的一條街道,位於尖沙咀彌敦道以東,街道形狀近似拉丁字母「J」。 加拿分道是以威爾士 圭內斯 郡 卡那封城(Caernarfon, 見卡那封城堡)來命名。.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加拿分道 · 查看更多 »

南京市

南京市(英文:Nanjing,邮政式拼音:Nanking),简称「宁」,别称金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省会、副省級城市和特大城市,華東地區區域中心城市暨第二大城市。地處長江下游沿岸,位於江蘇省西南部。是長江下游和長三角地區重要產業城市、長三角的副中心城市和江蘇省的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信息中心,也是全國綜合性交通和通信枢纽城市以及科教中心城市之一。 全市下轄11個區,总面积6582.31平方公里,2016年底常住人口827.05万,其中城镇人口678.14万人。 南京有2500多年建城史和前后近500年建都史,先後有東吳、東晉、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國、中華民國等十個朝代及政权定都南京,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历史上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亦被視為中华之正朔所在,是國家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是全國重要科教文化中心,有八所大學列入全國百所重點建設大學,居各大城市第三位。根據自然出版集团发布的2016年自然指數,位居國內科研領先城市前三。技術研發經費支出、發明專利數量名列前茅。新興產業蓬勃,例如,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居全國第四,新型顯示產業居全國第二,智慧電網產業居全國首位,設有南京軟件谷、智慧電網谷、生物醫藥谷、衛星應用產業園等多个產業園區。有中國三大圖書館之一的南京圖書館、三大博物館之一的南京博物院等。.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南京市 · 查看更多 »

台港關係

#重定向 台灣與香港關係.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台港關係 · 查看更多 »

双十暴动

#重定向 1956年雙十九龍暴動.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双十暴动 · 查看更多 »

姬鹏飞

姬鹏飞()战争时期使用“吉洛”之名,山西省临晋县(今临猗县)东张镇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家、外交家。.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姬鹏飞 · 查看更多 »

姜恩柱

姜恩柱(),江苏高邮三垛镇人;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毕业,职业外交官。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第十五届中央委员。曾任中国驻英国大使,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职。.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姜恩柱 · 查看更多 »

孙勇

孙勇(),河北满城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1990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曾任总参谋部警卫局副局长兼中央警卫团团长。.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孙勇 · 查看更多 »

尖沙咀

尖沙咀(Tsim Sha Tsui),古称尖沙头,旧名香埗头,亦作尖沙嘴,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的一部份,位於九龍半島最南端,隔維多利亞港與香港島對望,是進行商業、娛樂、文藝、旅遊及購物活動的地方,亦是香港著名的商業中心之一,終日人流熙來攘往。這裏設有多座不同主題的展覽館,當中包括太空館、歷史博物館、科學館和文化中心等。此外,這裏有不少高級酒店,其中包括著名的半島酒店,同時亦有著名景點、古蹟和特色建築如星光大道、尖沙咀鐘樓、1881(前水警總部)和柏麗購物大道。.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尖沙咀 · 查看更多 »

上海市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直辖市,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其港口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主要产业包括商贸流通、金融、信息、制造等。上海位於中国东部弧形海岸线的正中间,长江三角洲最东部,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北端的崇明岛处于长江入海口中,佔地面積6,340平方公里。上海市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截至2016年,人口2419.70万,其中本地户籍人口占59%,达1439.50万;近年来,上海市也与周围的江苏、浙江两省高速发展的多个城市共同构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几大城市群之一。2017年生产总值為30,133.86億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4463.09億美元或8587.59億國際元,為世界一大經濟區域;人均生产总值則為124,571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18,450美元或35,500國際元,接近先進经济体20,000美元的标准。2017年上海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8,988元人民幣,位居全国首位。2017年上海居民的税后月收入為1,336美元,比較其他國內一線城市為高,但較香港的2,715美元、倫敦的2,776美元、東京的2,897美元、排名第九新加坡的3,077美元、排名第二旧金山的4,817美元,以及排名第一瑞士苏黎世的5,876美元為低。 晋代,上海初步发展为一个渔港、盐产地和商贸集镇。唐代到元代,上海地区归华亭县、松江府管辖。明清两朝,上海已较为繁荣,棉纺织业发达。1843年,根据《南京条约》,上海作为通商五口之一正式开埠,由此开始上海租界的历史。上海凭借独特的政治环境,经济迅速发展,吸引了苏、浙、粤、皖、鲁等周边省份及外国的移民,成为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最大的都会之一。江南地区传统的吴越文化与各地移民带入的多样文化(包括開埠後的西方近现代文化)融合,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在民国时期,上海是亚洲最大的城市,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被蒋中正评价为“中外观瞻之所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实行计划经济,主要发展内陆的重工业等,西方国家也对中華人民共和國经济封锁,上海大量支援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发展。改革开放后,1990年,上海迎来浦东开发开放政策,经济成长速度加快;2005年设立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3年批准的上海自贸区,也令上海经济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世界级大都市,更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和中国财政收入的支柱城市,但目前上海正面临外地来沪人员所導致的犯罪率上升,同時人才外流、上海话及海派文化消失等问题也為上海的前景帶來隱憂。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典范,因此也拥有不少著名地标景观,包括豫园-城隍庙、南京路-外滩、陆家嘴摩天大楼天际线等。.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上海市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称「中国」,是位於东亚的社会主义国家,首都位于北京。中国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纯陸地面積第二大、陸地面積第三大、總面積第三大或第四大的國家,當中劃分為23個省份、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中國地势西高东低而呈現三级阶梯分布,大部分地区属于溫帶、副熱帶季风气候,地理景致與氣候型態丰富多樣,有冰川、丹霞、黃土、沙漠、喀斯特等多种地貌杜蕙.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内主管外交事務的组成部门,負責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與世界其他国家政府及政府間国际组织的外交事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成立于1954年9月,其前身是1949年10月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缩写为MPS)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主管全国公共安全工作的组成部门。現職責為犯罪防治、警務及入出境管理。 2017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共中央关于调整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领导指挥体制的决定》,自2018年1月1日起,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回歸中央軍委領導。2018年3月,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安部的消防管理职责將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接手。 公安部前身是1949年10月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1954年9月改为国家公安部。.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部(Ministry of State Securit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缩写为 MSS),简称国家安全部、国安部,官方简称安全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主管国家安全的组成部门,垂直领导全国国家安全机关。主要职能包括情报收集分析、反间谍、政治保卫等,是中国最大和最活跃的对外情报机构,也部分参与国内安全事务。 1983年7月由原中共中央调查部(整体)、公安部政治保卫局以及中共中央統戰部的部分单位、国防科工委的部分单位合并而成。总部设在北京。由於国家安全机关的特殊性,不设对外官方网站。.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部 · 查看更多 »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簡稱香港中聯辦或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代表機構,与中共中央香港工作委员会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中聯辦大樓正式名稱為西港中心,位於西營盤干諾道西160號,與西區警署相隔一街。因為此機構位處西環,故部分香港媒體以「西環」借代之,而被中聯辦扶植的香港非傳統親北京陣營人士則被稱為「西環契仔契女」。另外,中聯辦在上環信德中心、九龍觀塘宏基資本大廈22樓及沙田小瀝源都會廣場分別設有香港島、九龍和新界工作部。 中聯辦是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的三個機構之一,2000年成立,前身為「新华通讯社香港分社」。另外分別是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負責香港对外事務)和解放軍駐香港部隊(負責香港防務)。中聯辦在國內設有三個辦事處,分別是廣東聯絡部(地點位於廣州)、深圳辦事處及北京辦事處。.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 · 查看更多 »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簡稱國民黨,是中華民國肇建者孫中山及其革命黨同志所創建的政黨。其前身最早為1894年11月24日成立於夏威夷檀香山的革命團體興中會,而後分別改組為中國同盟會、國民黨及中華革命黨,1919年經孫中山改組後轉用現名。現今總部位於臺北中崙,現任黨主席為吳敦義。 從1928年國民政府完成北伐並統一中國起,該黨一直是中華民國的執政黨。2000年總統選舉敗選後首次成為在野黨。2008年總統選舉中,前黨主席馬英九得到765萬多票,創下中華民國總統直選史上最高得票數,使國民黨重新執政,並在2012年總統選舉中連任。2016年總統選舉失利後再次成為在野黨,不過仍是立法院第二大黨。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與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國民黨是目前唯一曾在中國大陸與台灣執政、以及迄今唯一曾經同時統治臺海兩岸的政黨。.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中國國民黨 · 查看更多 »

中共中央华南分局

中共中央华南分局,是中国共产党负责华南地区的领导机构,为中共中央地方局.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中共中央华南分局 · 查看更多 »

中共中央南方局

中共中央南方局是1939年1月至1946年5月间中国共产党派驻时为陪都重庆的代表机关。驻地为重庆市红岩嘴13号大有农场,今渝中区红岩村14号。中共南方局领导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江苏、港澳和东南亚等地区的中共地方组织,以及华南、西南地区的抗日武装。.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中共中央南方局 · 查看更多 »

中共中央香港工作委员会

中共中央香港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央香港工委),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香港的派出机构,与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香港中联办)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中共中央香港工作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簡稱中共中央,在中共党内和中国境内也简称“黨中央”或“中央”)是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产生的中共核心权力机构。该机构自1927年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起设置,取代此前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现有委員204人,中央委員主要身份有: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共中央直属机构主要负责人;国务院组成部门正部级主要负责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大军区级主要领导;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書記及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各人民团体主要负责人等。 中央委員都有權提名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的成員。另外尚有候補委員172人,他們也可参与中央委員會,但只有發言權而無表決權。當中央委員因故出缺時,候補委員可以依得票數的高低來遞補中央委員。.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员会(简称中共广东省委)成立于1955年7月1日,前身是中共中央华南分局,是中国共产党在广东省的领导机关,由中国共产党广东省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指示和中国共产党广东省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广东省的工作,定期向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现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希兼任。.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中国领土

#重定向 中国疆域史.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中国领土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外交部

外交部為中華民國有關涉外事務之最高主理機構。《中華民國憲法》第一百四十一條明定:「中華民國之外交,應本獨立自主之精神,平等互惠之原則,敦睦邦交,尊重條約及聯合國憲章,以保護僑民權益,促進國際合作,提倡國際正義,確保世界和平」明確指出中華民國之外交政策方針之基本精神與原則,外交部據以做為爭取並維護國家最高利益之圭臬。.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中華民國外交部 · 查看更多 »

东江纵队

东江纵队,全称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主要活动在广东东江下游的惠阳、东莞、宝安一带,以及香港和广州的周边地区,抗日战争后期还把游击区扩展到粤北山区和韩江流域。东江纵队最初起源于1938年成立的多支游击队,包括由曾生等人创立的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由王作尧等人创立的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等。这些队伍在1939年4月至5月间接受国民革命军的番号,被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战区东江游击指挥所下辖的两个大队。1940年9月这两个大队整编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1942年1月整编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1943年12月2日部队番号改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并发表宣言正式公开东江纵队是由中共领导的军队。抗日战争结束之后,1946年6月30日,根据国共两党重庆谈判达成的协议,东江纵队北撤到山东,扩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的序列。.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东江纵队 · 查看更多 »

九龍

九龍(Kowloon),與香港島及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九龍位於香港境內的地理中心,與南面的香港島隔維多利亞港相望。香港十八區中的五區屬於九龍,分別是油尖旺區、深水埗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觀塘區。九龍東、南和西面則被維多利亞港包圍,三面環海,因此地理上九龍亦稱為九龍半島。 1937年,九龍群山以南成為「新九龍」,但一般香港市民在生活中都不會刻意區分,統一稱為九龍;1968年5月起,兩者並與香港島一起重新分為十區。歷年來的填海工程,使九龍的面積不斷擴展,但仍是香港城市規劃之三大主要部份中最小的,截至2010年,九龍的面積約47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港約有30%人口居於九龍。.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九龍 · 查看更多 »

乔冠华

乔冠华(),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庆丰镇东乔村人。曾用笔名乔木、--怀。中国政治家、外交家,清华大学哲学系毕业,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博士。1939年经廖承志等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第十届中央委员。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顾问等职务。.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乔冠华 · 查看更多 »

亞太

#重定向 亚太地区.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亞太 · 查看更多 »

亞歷克·道格拉斯-休姆

亞歷山大·腓特烈·道格拉斯-休姆,夏塞爾的休姆男爵,KT,PC(Alexander Frederick Douglas-Home, Baron Home of the Hirsel,又譯作何謨,),早年曾先後名叫鄧格拉斯勳爵(Lord Dunglass)和第十四代休姆伯爵(14th Earl of Home),英國保守黨政治家,早於二戰前已開始參政,戰後自1960年至1963年任外相,1963年10月至1964年10月出任英國首相一職。在英國歷史上,他是迄今最後一位出身自上議院的首相、最後一位由英國君主指定委任的首相,首位在20世紀出生的首相,以及唯一一位透過放棄貴族爵位,再以補選途徑進入下議院的首相。他為出任首相而在1963年10月放棄包括伯爵爵位在內的六個貴族爵位,成為庶民,名稱亦改為亞歷克·道格拉斯-休姆爵士(Sir Alec Douglas-Home)。 儘管如此,道格拉斯-休姆爵士任內未能有所作為,其任期僅僅維持約一年,就在1964年10月的大選中,以些微差距敗於工黨韋爾遜而下野。他隨後在1965年卸任黨魁一位,後於1970年至1974年返回內閣,第二度出任外相一職。退任外相及下院議員後,他獲封終身貴族,成為夏塞爾的休姆勳爵(Lord Home of the Hirsel),得以第二度晉身上議院議政。 除了政治活動外,道格拉斯-休姆早年曾活躍參與木球運動,並多次代表瑪麗勒本木球會(MCC)等會作賽,更是唯一一位參加過一級木球比賽的英國首相。.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亞歷克·道格拉斯-休姆 · 查看更多 »

廖承志

廖承志(),曾用名何柳华,中國廣東惠陽人。廖仲恺与何香凝之子,中國共產黨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家。 1949年前多數时间在国统区工作,曾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宣傳部長、全国海员总工会中国共产党党团书记、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秘書長、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新华社社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長等职,参与长征,曾七次被捕,七次獲釋;1949年後,历任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总会主席、政务院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主席、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侨办主任,港办主任等职。長期是中国共产党海外統戰工作負責人。廖承志是中國战后中日关系、人民外交及对港澳、對臺、僑務工作的主要領導者之一。.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廖承志 · 查看更多 »

张铁生

张铁生本姓刘,中華人民共和國辽宁省兴城县人,因在高考的物理化学考试中,几乎交了白卷并在试卷背面写信,成为“文化大革命”后期著名人物,被封為“白卷英雄”。文革结束后被判处有期徒刑,出狱后成为企业家。.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张铁生 · 查看更多 »

張國良

張國良,資深香港傳媒工作者,全國政協香港委員,曾擔任香港傳統左派報紙《香港文匯報》社長,現時是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的主席。 曾擔任《香港文匯報》社長一職,至2009年12月由王樹成接任。。 現任全國政協香港委員,曾與另外兩位政協黃楚標、身兼中聯辦副主任的黎桂康聯合撰寫《港深合作建立「深圳前後海創新自貿區」》提案書,並且發起政協聯署,積極推動加強深港合作。.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張國良 · 查看更多 »

張浚生

張浚生(),福建長汀人,1956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8年8月進入職場。浙江大學發展委員會主席。曾任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浙江大學黨委書記。.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張浚生 · 查看更多 »

区梦觉

区梦觉(),又名白霜,广东南海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区梦觉 · 查看更多 »

國民政府

國民政府,簡稱國府,是中華民國在訓政時期的中央政府與最高行政機關,成立於1925年7月1日,由廣州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改組而來,故早期稱「廣東革命政府」,但隨著革命由南方往北推展,行政中心曾遷移至武漢、南京等地,結束於1948年5月20日。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後,7月1日廣州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改組為國民政府。在1925年成立後至1928年之間,其與北京的北洋政府相互對峙。 隨着北伐戰爭開始,1927年1月國民政府遷至武漢,稱「武漢國民政府」。同年4月12日蔣介石於上海發動清黨,4月18日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稱「南京國民政府」;7月15日汪精衛武漢政府宣布反共,與南京國民政府合併。1928年北伐統一全國後,成為唯一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造就黃金十年。 1937年,因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全面爆發中日戰爭,中國進入為期8年(1937~1945年)的抗日戰爭,史稱「八年抗戰」,而美國於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後開始與同盟國共同對抗軸心國。1948年5月20日,依循《中華民國憲法》選出的第一任總統蔣介石、副總統李宗仁正式就職,國民政府即改組為中華民國政府(共設一府五院),國民政府主席一職也改為總統,與訓政時期一起走入歷史。現今的中華民國總統府為其機關法人的延續。 國民政府是中國國民黨依據孫文所著《國民政府建國大綱》建立之政府機構,由中國國民黨一黨專政,主要職位均由中國國民黨黨員擔任,但亦接納中國國民黨以外之人士參與。其存在期間,中國國民黨內部發生多次衝突與分裂,導致部分出走黨員自行成立不同的「國民政府」。此外在行憲後,中國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也經常在眾多場合稱為「國民政府」。.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國民政府 · 查看更多 »

周南 (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

周南(),原名高慶鏈,後改名高慶琮。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周南 (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 · 查看更多 »

周恩来

没有描述。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周恩来 · 查看更多 »

六四事件

六四事件狹義上指六四清場,又稱「六四天安門事件」,即1989年6月3日晚間至6月4日凌晨,中國共產黨派遣解放軍至北京天安門廣場对学生集会清场的行动;廣義上指八九民運,即自1989年4月開始,由大學生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發起,持续近2個月的全國示威運動。 1989年4月15日,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因心脏病猝逝,許多北京大學生與市民便在天安門廣場舉辦悼念活動。在部分大學生主導下,原本单纯悼念的活動轉向要求政府控制通貨膨脹、處理失業問題、解決官员貪腐、政府問責、新聞自由、民主政治與结社自由等。期间,最多有一百萬人聚集在天安門廣場示威。以时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赵紫阳为首的温和派希望與示威群眾展開談判达成和解。 在5月中旬,學生發起激進絕食行動,促使中國各地四百多個城市陸續集結抗議,表態支持。一連串遊行後,以中共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及國務院總理李鵬為首的强硬派決定以武力解決示威,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陳雲、時任國家主席楊尚昆和前任國家主席李先念等多位中共元老亦支持出兵。5月20日,李鵬代表國務院宣布北京市實施戒嚴,並調動解放军三十萬兵力前往首都北京。最终解放军在6月4日控制天安門廣場并实施清场。 之後,中國共产党大規模逮捕示威民眾和支持者,並鎮壓其他地区進行的抗議活動;還嚴格控制國內新聞媒體對事件之報導,並禁止外國記者將相關照片和採訪影像發送至國外。國際社會则譴責中华人民共和國政府以武力驅離示威群眾,許多西方國家亦一度實施經濟制裁,並至今實行武器禁運。 六四事件導致时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被免去所有職務,包括政治局常委胡啟立在內,許多同情抗議活动的中共官員也被降級或免職,中共上海市委書記江澤民被提拔為新任黨總書記和第三代領導核心。許多參與八九民運的人士則流亡海外,並被政府禁止返回中國大陸。這次風波後,中共党内强硬派抬头,改革開放政策停滞,直到1992年鄧小平南巡後才重新恢復;原先在1980年代逐漸開放的人權、民主政策等政治改革也暫止進行。中共中央机关报在运动中期譴責其為「反革命暴亂」,而今日六四事件在中國大陸仍為敏感話題被禁止討論或悼念,不過仍有許多人主張平反六四。由於中共拒絕提供更多事件資料,导致六四事件数据模糊,出现多种版本,單是死亡人數的估計便從百余人至上万人都有。.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六四事件 · 查看更多 »

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

克什米尔公主号(Kashmir Princess),印度航空的一架洛歇民航機,註冊編號VT-DEP。1955年4月11日,克什米尔公主号執行包機任務,從北京經香港飛往印尼耶加達,原定乘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團前往萬隆參加亞非會議。在香港啟德機場停留期間,一名被中华民国情报部门收买的启德机场清洁工将炸药安上飞机。飛機在接近印尼海岸時爆炸,機上除3名機員生還外,11名乘客及5名機組人員罹難。由于周恩来臨時改变路线,所以此次刺杀行动失败。事後國民政府檢討該事件,認為是情報洩漏導致。.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 · 查看更多 »

勞工大廈

勞工大廈(俗稱國民黨大廈)是香港一座已拆卸重建的大廈,位於九龍旺角長沙街11號,為昔日中國國民黨駐港最高層官員的辦公地方,亦是國民黨員在本港成立的工會組織「港九工團聯合總會」會址所在。 勞工大廈建於1972年,樓面總面積約3萬平方呎。1970至1980年代,是中國國民黨港澳總支部的所在,而總支部書記長亦會在此辦公,主要負責台灣與港澳地區的聯絡工作。每逢中華民國國慶,大廈外牆定會看見中華民國國旗。但由於地方不大,國民黨活動大多不會在勞工大廈舉行。 國民黨於1997年重建大廈,落成後名為「悅旺商業大廈」;2001年底轉售後,再易名「創業城」,於2003年SARS經濟低潮時結業;2005年再改建為漢普頓酒店至2009年12月;2010年,MK酒店開業。 2007年9月,勞工大廈(MK酒店的前業主)牽及一宗國民黨窗口公司與東亞銀行的官司。.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勞工大廈 · 查看更多 »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简称国务院港澳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办事机构,与中央港澳工作协调小组的办事机构中央港澳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协助国务院总理办理港澳事務。中央纪委驻港澳办纪检组同時兼管港澳两个中央政府聯絡辦的紀律檢查工作。.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 查看更多 »

皇后大道

皇后大道(Queen's Road)是香港開埠之後的第一條建築的主要道路,位於香港島。分为皇后大道西、皇后大道中及皇后大道東(可簡稱為大道西、大道中及大道東),由中西區的石塘咀,一直延伸至灣仔區的跑馬地,全長約5公里。.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皇后大道 · 查看更多 »

王匡

中国历史上有数个名为王匡的人:.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王匡 · 查看更多 »

第七艦隊 (美國海軍)

美国第七舰队(United States Seventh Fleet)是美國海軍旗下的遠洋艦隊之一,隶属于美國印太司令部属下的太平洋舰队。第七艦隊司令部设在日本的横须贺港,驻地包括日本佐世保基地、冲绳和韩国釜山、浦项、镇海基地、新加坡及菲律賓等地,是目前美国最大的海外前線投送部队。第七艦隊的主要任務包括威嚇敵國、與盟國合作保护海上通道、协防美國友邦領土以及在必要时动用武力,也经常充当美国对外進行军事行動時的機動艦隊,被盟国誉为“西太平洋自由之盾”。.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第七艦隊 (美國海軍)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国共内战

二次国共內战發生於1945年至1949年間 ,是中国国民党领导的中华民国国军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之间为争夺中国统治权而进行的内战。 抗日戰爭結束后,摩擦不斷的國共雙方開始在重慶展開談判並召開政治協商會議,然而谈判很快破裂,内战全面爆发。在戰爭初期,國軍一度取得全面優勢,佔領中共所控制的張家口和延安等戰略要地。然而到1947年初,在土地改革等一系列成功政策幫助下,解放军逐步取得戰爭主動權,開始局部反攻以對抗國軍的重點進攻。及至1947年中,在挺進大別山後,中共更完全取得整場戰爭的主動權,戰局至此逆轉。解放軍在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中以摧枯拉朽之勢迅速擊敗國軍,渡過長江,並在控制中国大部分地区後,於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政府则退往臺灣,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相隔台灣海峽对峙,並長期在中國大陸(尤其是福建省)沿海爆發衝突,互有勝負。1979年後,海峽两岸关系才開始缓和,至此兩岸雙方再未發生戰事。迄今,内战戰火虽已停止,然而随着两岸政治情勢的变化,军事紧张局面亦时有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交戰雙方至今從未有正式的停戰協定或和約,因此廣義的來說,目前海峽兩岸仍然處於戰爭狀態。.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第二次国共内战 · 查看更多 »

美国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为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縮寫为 U.S.A.、U.S.),通稱美國,是由其下轄50个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国。美國本土48州和联邦特区位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接壤,本土位於溫帶、副熱帶地區。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大陸西北方,東部為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峽和俄羅斯相望;夏威夷州則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島。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還擁有多處境外領土和島嶼地區。此外,美國还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着374個海外軍事基地。 美国拥有982萬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依陆地面積定義为第四大国);同时拥有接近超过3.3億人口,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为有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它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國家之一Adams, J.Q.; Strother-Adams, Pearlie (2001).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美国 · 查看更多 »

遠東發展

遠東發展有限公司()(簡稱遠發或遠展)1972年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集團憑藉地區團隊的專業知識,在各區建立穩固基礎,於過去十載迅速擴充,並成為地區性大型綜合企業,在房地產、酒店和停車場及設施管理業務上彰顯卓越成就。 遠東發展採取“華人足跡”及多元化地域的發展策略,主要業務包括物業發展及投資、酒店營運及管理、停車場營運及物業管理管理,業務遍佈香港、中國內地、澳洲、馬來西亞、新加坡、英國及紐西蘭。 誠如遠東發展截至2015年3月31日止十二個月的年度業績所述,公司於香港、中國內地、澳洲、馬來西亞及英國均擁有龐大的住宅項目組合。於2014年底,遠東發展與周大福企業有限公司及Echo Entertainment Group Limited簽訂一份聯合競投協議,出標競投位於布里斯本的娛樂區域及綜合度假村發展項目,地盤面積約9.4公頃。於2015年7月,該集團已獲選為發展布里斯本QUEEN'S WHARF之首選中標者。.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遠東發展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中國旅行社

香港中國旅行社有限公司(China Travel Service (Hong Kong) Limited;香港旅行社牌照號碼:350273)成立於1928年,是香港第一家由中國人開辦的旅行社,經過八十多年的發展,目前已成為香港規模最大的綜合性旅遊運營商。現在是ASTA、PATA、HKTA、IATA等多個國際旅遊組織的會員,年接待旅客逾500萬人次。 並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委託辦理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之業務,簽發代碼為B。 香港中旅社在港島、九龍、新界設有36間分社和辦事處,在澳門、廣州設有附屬公司,在海外14個國家地區共設有21間分社。.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香港中國旅行社 · 查看更多 »

香港回歸

香港回歸(Hong Kong reunification),又称為香港主权移交(Transfer of sovereignty over Hong Kong)、「香港政權移交」(Transfer of government over Hong Kong)、「香港交接」(Handover of Hong Kong)、「九七回歸」,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透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作出承諾,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於1997年7月1日對香港(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恢復行使主權,聯合王國政府於同日將香港交還给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事件。1997年7月1日0時0分,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結束近153年的英治時期,並按照《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落實「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港人治港」,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為政府首長。大部分香港永久居民不論意願自動獲得中國國籍,可申領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每年7月1日公眾假期名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香港回歸 · 查看更多 »

香港灣仔帝盛酒店

香港灣仔帝盛酒店(Dorsett Wanchai Hong Kong),前稱香港麗都酒店(Cosmopolitan Hotel Hong Kong)為香港的一間四星級酒店,位於香港島灣仔皇后大道東387-397號,於2004年開幕。酒店共提供454間客房,當中包括19間豪華套房。大部份客房可俯瞰銅鑼灣市景或跑馬地馬場景色,而酒店的特色主題套房包括海洋公園套房、SONY 3D影音娛樂套房、玩具套房及OSIM套房。酒店由遠東發展其下帝盛酒店集團所管理。.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香港灣仔帝盛酒店 · 查看更多 »

香港總督

香港總督(簡稱港督,民間俗稱“督爺”,尊稱督憲或督憲閣下),前身職位是香港行政官(共有3任),是香港殖民地時期(1841-1997),由英國派駐香港的英国君主代表,共歷28任。 早期港督都是由英國殖民地部(後稱「外交及聯邦事務部」)的官員出任,1971年以後港督大多是外交官出身,麥理浩勳爵是第一位;而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則是國會議員出身,曾任保守黨主席。 香港在英治時期共28位總督中,除第1至2、3至4任以外,其餘每個正任總督的交接時間皆不是完美交接,而是中間隔著一至兩位署理總督。署理總督早期則由香港副總督暫代,該職位是由香港駐軍司令擔任;1870年代香港戰略地位減退,故此於1870年至1902年該職位為非常設職位,1902年後香港副總督的職位正式被撤銷。自此,署理總督多由輔政司(1976年改名為布政司)擔任。.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香港總督 · 查看更多 »

解放区

解放区,是在抗日战争和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控制区域的称呼,在。这些地区与外地往往设置关卡,并独立发行货币,且拥有自主的地方武装。 相對的,中華民國政府或國民政府称其地区为「淪陷地区」或「共匪地区」,簡稱「匪区」。 对于解放区的性质,中国国民党及國民政府认为解放区是武装割据地方,新时期的军阀。 在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因解放军连连击退国军,使得解放区的范围逐渐扩大,而中国国民党/國民政府所统制的區域(簡稱「国统区」)逐漸縮小。直至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撤退到台湾地区,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正式成立,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被撤退到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称为「匪偽政府」。至此「解放区」一词与「国统区」共同退出历史舞台。.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解放区 · 查看更多 »

许家屯

许家屯(),原名許元文,祖籍江蘇如皋,前中國共產黨黨员,曾任中共江蘇省委第一書記、中共港澳工作委員會書記、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當時相當於香港中聯辦主任)。1990年六四事件後出走美國。.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许家屯 · 查看更多 »

谭天度

谭天度,广东省高明区明城镇人,为高明三谭(谭平山、谭天度、谭植棠)之一,是广东省党龄最长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谭天度 · 查看更多 »

跑馬地

跑馬地(Happy Valley),舊稱快活谷、愉園,原地名黃泥涌谷(Wong Nai Chung Valley,亦作Wong Nai Chung Kuk)或黃泥涌(Wong Nai Chung),位於香港香港島灣仔區中南部,是香港早期開發的地區之一,因為毗鄰跑馬地馬場得名。跑馬地的交通不及銅鑼灣便利,但香港電車設有跑馬地支線,乘搭電車可直接抵達銅鑼灣及灣仔。跑馬地環境比較隱蔽,吸引不少名人入住。.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跑馬地 · 查看更多 »

麥理浩

伯克的麥理浩男爵,KT,GBE,KCMG,KCVO,(Crawford Murray MacLehose, Baron MacLehose of Beoch,),英國資深外交官及殖民地官員,1971年至1982年出任第25任香港總督,他的任期前後長達10年半,先後獲四度續任,是香港歷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港督。 外交官出身的麥理浩雖然缺少殖民地的行政管理經驗,但沒有殖民地包袱的他,反而被普遍認為是歷史上最傑出和最受市民愛戴的港督之一,輿論更以「麥理浩時代」(MacLehose Years)形容他在任港督的日子。麥理浩任內推動大刀闊斧的改革,使香港的社會面貌出現深刻的改變。他的改革涉及房屋、廉政、教育、醫療、福利、基礎建設、交通、經濟和社會各個範疇,十年建屋計劃、開發新市鎮、創立廉政公署、九年免費教育、設立郊野公園、興建地下鐵路和地方行政改革等重要的政策和建設,紛紛在他任內推出。這些政策不單直接改善市民的生活水平,還進一步為殖民地政府在市民心目中建立起正面形象,同時也增強了香港人對香港的歸屬感。 麥理浩見證了香港的經濟起飛,任內經濟增長之強勁為開埠以來所未有。在他的協助下,香港由原本以輕工業為主導,逐步轉型以電子工業、金融業和商業為重心,一躍而成「亞洲四小龍」之一,為香港的繁榮穩定和日後成為亞洲國際金融中心及國際大都會,奠定重要基石。此外,財政司夏鼎基爵士在麥理浩任內提出的「積極不干預主義」,也成為港府的理財哲學、以及麥理浩在施政上的依歸。 不過,外界也有意見批評麥理浩始終未能完全解決房屋不足、大學學位不足、教育質素參差、貧富不均和交通擠塞等核心問題,不少輿論也認為他未能快速應對任內接二連三的社會運動;至於在處理中國大陸非法入境者及越南難民來港的問題上,也引起不少爭論。 在中港關係方面,麥理浩改善了雙方自六七暴動以來的關係,他在1979年應邀訪問北京等地,成為二戰後首位官式訪問中國的港督。訪華期間,他會見了中共領導人鄧小平,席間得悉鄧小平堅決要在1997年或之前收回香港,結果這次會面為後來的香港前途談判揭開序幕。麥理浩返港後擔心引起恐慌,隻字不提鄧小平堅持收回香港的言論,只引述鄧小平「叫香港投資者放心」,但為免觸動中方神經,他放棄原擬推動民主政制改革的計劃。 麥理浩未及香港前途談判召開,便先行卸任港督,但他卸任返英後,繼續透過上議院議員的身份參與香港事務。他在晚年参与制定「居英權計劃」,又多次批評末任港督彭定康為立法局引入的民主改革。在1997年,年近80歲的麥理浩特意返回香港,在6月30日晚出席香港主權交接儀式;縱使英政府杯葛在7月1日舉行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暨特別行政區政府宣誓就職儀式,但他仍堅持出席。 無論如何,麥理浩對香港的貢獻深受各方肯定,他除了多次獲英廷授勳外,更在1982年獲封為終身貴族,而香港的麥理浩徑和麥理浩夫人度假村,也是為了紀念他的貢獻而以他命名。.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麥理浩 · 查看更多 »

黃作梅

黃作梅(Raymond Wong Chok-mui,),笔名黃傲霜、黃中流等,原籍福建世居廣州人,新华社香港分社第二任社长(1949年10月-1955年4月),唯一一位以公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身份获得英国MBE勋章的人士。 黄作梅出生后不久即随全家移居香港,1935年毕业于皇仁書院,并获得进入香港大學的资格,但因家贫辍学,次年1月考入湾仔政府仓库工作。1937年开始参与左派活动,一度遭到逮捕。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于同年底占领香港。1942年2月,黃作梅被任命为中共领导下的东江纵队港九大队国际小组负责人,负责配合英軍服務團的活动,并营救在香港的盟军人员。由于其配合英军作战有功,1947年获得英国颁发的MBE勋章。 1947年2月,黃作梅受命前往伦敦,以新华通讯社记者身份创建新华社伦敦分社。1949年,黃作梅调回香港,同年10月接替乔冠华出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1955年4月11日,在前往印尼出席萬隆會議的途中,搭乘的專機克什米爾公主號被中華民國情報機構安裝炸彈炸毀,黃作梅罹難。.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黃作梅 · 查看更多 »

龚澎

龚澎()女,原名龚维航,安徽合肥人。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家。.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龚澎 · 查看更多 »

酒店

酒店,又稱旅店,是提供安全、舒適,令利用者得到短期的休息或睡眠空間之商业机构。現在的飯店,除主要為遊客提供住宿服務外,亦提供生活的服务及设施(寢前服務)、餐饮、游戏、娛樂、购物、商務中心、宴會及會議等设施。 与餐馆类似,最早的旅舍存在于各地古代政府建立的驿站体系中。.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酒店 · 查看更多 »

苏中

苏中地区是指江苏省中部扬州、南通和泰州三市。廣義上的蘇中(屬於蘇北的一部份),是指長江以北,淮河以南地區,今天的崇明、六合、江浦 、揚中都是曾經的蘇北地區,或者說蘇中地區。揚中市也是曾經的蘇北地區,後備劃入鎮江,才歸入蘇南梯隊。崇明是在1958年底劃入上海。 江蘇省總體被分為兩個部分,蘇南和蘇北,蘇南指長江以南江蘇省地區,蘇北指長江以北江蘇省地區,由於蘇北地域廣闊,有時候又在蘇北地區進行細分為蘇北和蘇中地區。.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苏中 · 查看更多 »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英国 · 查看更多 »

MK酒店

MK酒店(英文:Hotel MK),香港旅館之一,座落於九龍旺角區旺角長沙街,是一所給旅客較為經濟選擇的非星級酒店。毗鄰砵蘭街與彌敦道之間,近信和中心對面。.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MK酒店 · 查看更多 »

李冲

李冲可以指:.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李冲 · 查看更多 »

梁威林

梁威林(),原名梁泽晋,广西博白县沙陂镇八壁村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早年就读于广西师范学校,后进入日本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1939年,任中共西江特委宣传部部长。1946年,奔赴泰国,任中共泰国工委秘书。1947年回国,担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中共粤赣湘边区党委副书记。1949年,担任粤赣湘边纵队副政委兼东江支前司令部司令员。1951年,任中共粤东区党委宣传部部长。1953年,任广东省教育厅厅长。1959年-1978年,任香港新華社社長,實質身份為港澳工委書記;在這二十年內為中共在香港最高領導。其間於1967年,倣效澳門一二三事件的奪權行為,在香港發動六七暴動,以圖使大英帝國投降。1979年,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1983年,任广东省政协主席兼白天鹅宾馆董事长。.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梁威林 · 查看更多 »

毛泽东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亦是中國現代史上的重要政治家、战略家和思想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终身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被尊称为毛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先后兼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暨国防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暨名誉主席等职。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之一。他将马克思列宁主义运用于中国的实践过程中,早先曾借鑑斯大林主義探索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具体道路,後來其运用經驗和總結的成果被发展称作毛泽东思想,被後繼無產革命參考成為蘇共以外的另一重要左派思想。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他所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游击战十六字诀和运动战战略、三个世界理论、矛盾论、实践论等,其核心内容为新民主主义和無產階級专政理论。此外,毛泽东在文學和书法方面也有一定造诣。然而,他的专政統治和階級鬥爭備受批評,因主导或发动的反右运动、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等各类政治运动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而使後世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毛泽东 · 查看更多 »

新华社

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国家通讯社(另有中国新闻社),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一个正部级直属事业单位,也受权行使一定的政府行政职能。新华社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汉语通讯社,也是世界主要通讯社之一,提供实时文字新闻、经济信息、新闻图片图表等。 新华社在世界各地有一百多个分社,在中国大陆的各省、自治区、直轄市和军队都设有分社,有的省、直轄市、自治区还设有支社。新华社是中文媒体的主要新闻来源之一,同时使用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阿拉伯文、葡萄牙文和日文发稿。.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新华社 · 查看更多 »

新華通訊社澳門分社

新華通訊社澳門分社(簡稱新華社澳門分社或澳門分社),是指新華通訊社在澳門的分支机构,成立於1987年9月21日。.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新華通訊社澳門分社 · 查看更多 »

文汇报 (香港)

《文匯报》香港版於1948年9月9日創刊,該報原是中國上海一份歷史悠久的報紙,經歷多番轉變后落户香港。文匯報被視為大陸在港植根的媒體報章,言論一向緊貼中共的政策;而中國大陸未開放前,外界就往往憑其報導或言論而揣測北京某些政策動向,由於報章親中共的鮮明政治立場,《文匯報》、《大公報》、《香港商報》,被香港市民稱為「左報」。 2018年4月9日,《文匯報》使用《香港仔》的名義,進軍免費報紙的行列,其發行量暫時為每日十萬份。.

新!!: 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和文汇报 (香港)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新华社香港分社新华通讯社香港分社新華社香港分社香港新華社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