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

指数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Stavropolsky krai)位於前高加索西部、大高加索北麓,是俄羅斯聯邦主體之一,成立於1924年2月13日,屬北高加索聯邦管區。面積66,500平方公里,人口2,735,139(2002年),首府斯塔夫罗波尔。.

30 关系: 卡尔梅克共和国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卡巴爾達人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卡拉恰伊人大高加索乌克兰族庫梅克人俄罗斯联邦主体土庫曼人土耳其人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北高加索聯邦管區列茲金人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前高加索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罗姆人罗斯托夫州鞑靼人達爾金人諾蓋人车臣共和国达吉斯坦共和国阿塞拜疆族阿巴扎人阿瓦尔人朝鲜族斯塔夫罗波尔日耳曼人

卡尔梅克共和国

卡尔梅克共和国(Respublika Kalmykiya、卡爾梅克語:Хальмг Таңһч)是俄羅斯聯邦主體之一,屬南部聯邦管區。東鄰裡海及阿斯特拉罕州,南部與達吉斯坦共和國接壤,西鄰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和羅斯托夫州,北接伏爾加格勒州,卡尔梅克共和国面積76,100平方公里,人口292,410(2002年),首府埃利斯塔。 卡尔梅克共和国人口中信奉藏傳佛教的卡爾梅克人佔人口53.3%,俄羅斯人佔33.5%。是歐洲大陸唯一以佛教為主的地區。 卡爾梅克人就是蒙古族的一支———西部卫拉特蒙古的土尔扈特部,在伏尔加河下游因饱受沙俄压迫而大部分历尽艰苦迁移东归到清政府辖内,既今日之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留下的少部分民众即是今日俄罗斯境内的卡爾梅克人。.

新!!: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和卡尔梅克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

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Kabardino-Balkarskaya Respublika;卡巴爾達語:;Къабарты-Малкъар Республика)位於大高加索北麓,南面與格魯吉亞接壤,是俄羅斯聯邦主體之一,也是俄罗斯的自治共和国,屬北高加索聯邦管區。面積12,500平方公里,人口901,494(2002年)。首府納爾奇克。 歐洲最高峰厄爾布魯士峰位於本共和國。.

新!!: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和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卡巴爾達人

卡巴爾達人,北高加索民族。他們是半游牧民,與阿迪格人有關(是阿迪格人東部分支)。他們操卡巴尔达语。.

新!!: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和卡巴爾達人 · 查看更多 »

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

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Карача́ево-Черке́с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 Karachayevo-Cherkesskaya Respublika; 卡拉恰伊-巴尔卡尔语: Къарачай-Черкес Республика, Qaraçay-Çerkes Respublika; 卡巴尔达语: Къэрэшей-Шэрджэс Республикэ, Ķêrêšei-Šêrdžês Respublikê, 诺盖语: Карашай-Шеркеш Республикасы, Qaraşay-Şerkeş Respublikası)是俄羅斯聯邦主體之一,屬北高加索聯邦管區。面積14,100平方公里,人口439,470(2002年)。首府切爾克斯克,成立於1922年2月13日,現任首腦是。 位於大高加索北麓,南鄰格魯吉亞,北鄰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西鄰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東鄰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 官方語言有俄語、卡拉恰伊-巴爾卡爾語、卡巴爾達語(又稱切爾克斯語)、阿巴札語和諾蓋語。切尔克斯人是組成後期馬木留克軍團的重要部分,他們的女奴也是土耳其蘇丹後宮的最愛。.

新!!: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和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卡拉恰伊人

卡拉恰伊人(卡拉恰伊語:Къарачайлыла,Карача́евцы)是突厥語民族的一支,主要居住在俄羅斯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少数分布在哈萨克斯坦、土耳其等地。他们是钦察人与高加索人混血。.

新!!: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和卡拉恰伊人 · 查看更多 »

大高加索

#重定向 大高加索山脈.

新!!: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和大高加索 · 查看更多 »

乌克兰族

乌克兰族(українці,拉丁化:ukrayintsi)是东斯拉夫人的一个分支,乌克兰的主体民族。有时候乌克兰族也会被称作乌克兰卢森尼亚人或是哥萨克等现已不常使用的名字。而根据乌克兰宪法的定义,“乌克兰人”一词不论民族指所有乌克兰公民。 乌克兰族母语为乌克兰语,分西南、东南和北方3大方言。.

新!!: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和乌克兰族 · 查看更多 »

庫梅克人

庫梅克人 (庫梅克語: Къумукълар,Кумыки)是一個說突厥語的族群,主要居住在里海西北沿岸,俄羅斯聯邦达吉斯坦共和国的北部平原和部分山区,在印古什共和国、车臣共和国和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也有分布,2002年人口約42萬,信仰遜尼派伊斯蘭教。.

新!!: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和庫梅克人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联邦主体

俄罗斯联邦是由联邦主体(субъе́кт(ы))组成的一个联邦制国家。但其中有2个联邦主体(均位于克里米亚半岛上)未被国际普遍承认为俄罗斯领土。 每個主體在聯邦內的權利是均等的:它們在聯邦委員會(即上院)的議席數目都一樣,但它們享有的自治權卻有差異。.

新!!: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和俄罗斯联邦主体 · 查看更多 »

土庫曼人

土庫曼族(土庫曼語:Türkmenler Түркменлер)是一个中亚突厥语民族,土库曼斯坦主要民族,也分布於阿富汗、伊朗東北部(呼羅珊)、敘利亞、伊拉克和北高加索(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以及巴基斯坦北部等地,其民族總人口數約為九百萬人。 他们本来生活在阿爾泰山脈,七世纪來到锡尔河以北,其中塞尔柱部前進至巴格達,被哈里發封為蘇丹,十三世纪卡耶部前往安納托利亞,成立了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有人說他們的祖先來自回紇汗國的烏護(烏古斯人),與當地伊朗人混血而成。在伊朗与阿塞拜疆的多是什叶派。他们屬烏古斯语支,与土耳其人、撒拉族、加告兹人、卡什加人、阿塞拜疆人有关。 史集,突厥语大词典說土庫曼即是像突厥,因為烏古斯人本来长得眼睛小,長期與河中塔吉克人生活,已經像伊朗人,但不全是伊朗人又有似突厥的地方。.

新!!: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和土庫曼人 · 查看更多 »

土耳其人

土耳其人是土耳其共和国的主体民族,绝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源自是奥斯曼帝国时期。该民族主要分布于土耳其、德国、法國、及其他一些国家如伊拉克、阿塞拜疆、北塞浦路斯、希腊、俄罗斯、保加利亚、格鲁吉亚、马其顿、科索沃、波斯尼亚、羅馬尼亞、奧地利、英國、荷兰、比利时、列支敦士登、澳大利亞、中亚、北美地区等地。而土耳其人祖先最早可追溯至突厥人。 他們使用的語言為土耳其語。他們的主要族源是安納托利亞的希臘人、亞美尼亞人、庫爾德人、阿拉伯人與波斯人,以及古代的赫梯、吕底亚人与後來的高加索和巴尔干半岛的居民。但在文化心理认同上,土耳其人普遍接受自己是突厥人。 土耳其人最早是由拜占廷希腊人与阿拉伯人混合而成,1071年之後,烏古斯人開始在安納托利亞建國,蒙古伊尔汗國时代大量乌古斯人因躲避蒙古人进入安納托利亞,逐渐融入當地居民中(同時傳入伊斯蘭教)。.

新!!: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和土耳其人 · 查看更多 »

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

北奥塞梯共和国,全稱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国(Respublika Severnaya Osetiya-Alaniya;奧塞梯語:официалон ном Республикæ Цæгат Ирыстон—Алани)位於高加索,曾爲蘇聯時期的一個自治共和國。现为俄罗斯联邦主体,俄罗斯自治共和国。是一個位於俄羅斯聯邦的北高加索地区,与印古什共和国、车臣共和国、南奧塞提亞共和國及格鲁吉亚毗邻而居,面积接近8000平方公里,首府为弗拉季高加索,总人口50多万人。 由于与车臣共和国接壤,这个地区近年来曾多次发生车臣恐怖份子发动的恐怖袭击事件。最为著名的是2004年别斯兰人质事件。.

新!!: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和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北高加索聯邦管區

北高加索联邦管区(Severo-Kavkazsky federalny okrug),位於俄羅斯西南部的北高加索地區,是目前俄羅斯的联邦管区之一,总面积171,100平方公里,总人口9,038,928(2002)。2010年1月19日自南部聯邦管區獨立而成一聯邦管區。由當時的總統梅德維傑夫簽暑命令,成立俄羅斯的第8個聯邦管區。成立該區的目的,根據梅德偉傑夫的說法是為解決經濟領域犯罪和嚴重的行賄問題。現任總統駐北高加索聯邦區全權代表為亚历山大·赫洛波宁。梅德偉傑夫在認命赫洛波寧時,也同時任命其為政府副總理,他不僅擁有經濟權限,而且擁有在人事與強力機構工作等法律部門的權限。.

新!!: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和北高加索聯邦管區 · 查看更多 »

列茲金人

列茲金人(列茲金語:Лезгияр,ləzgilər,лезгины),又譯“列茲根人”,是南高加索地區的一個民族,主要生活在俄羅斯聯邦達吉斯坦共和國南部和阿塞拜疆東北部。人口約60萬,其中俄羅斯境內41.2萬(2002年),阿塞拜疆境內約17.8萬(1999年)。 列茲金語屬于高加索語系。列茲金人主要信仰遜尼派伊斯蘭教。.

新!!: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和列茲金人 · 查看更多 »

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

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Krasnodarskiy kray),位於前高加索西部、大高加索北麓,亞速海—黑海東岸,與克里米亞隔刻赤海峽相望。南面與阿布哈茲接壤。是俄羅斯聯邦主體之一,屬南部聯邦管區。面積76,000平方公里,人口5,337,700 (2013年)。首府克拉斯諾達爾。 其他城市有索契和新羅西斯克。.

新!!: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和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 · 查看更多 »

前高加索

前高加索(俄语:Предкавка́зье)是高加索山脉前麓地带的称呼,它包括从頓河和伏尔加河以南至高加索山脚的地区。在行政管理方面这个地区包括至北高加索各共和国边境的所有地区。北高加索与前高加索一起构成南部聯邦管區。 Category:俄罗斯地理.

新!!: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和前高加索 · 查看更多 »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Mihail Sergeyevich Gorbachov,),前苏联政治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1985年上台,出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1990至1991年间出任唯一一任的苏联总统,也是唯一一位在十月革命后出生的苏联领导人。 戈尔巴乔夫在其总书记任内推行開放政策,1987年和1989年两度当选美国時代年度風雲人物,199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截至目前,他是继埃贡·克伦茨(东德)、汉斯·莫德罗(东德)、洛塔尔·德迈齐尔(东德)、尼古拉·伊萬諾維奇·雷日科夫(蘇聯)、伊萬·斯捷潘諾維奇·西拉耶夫(蘇聯)、(匈牙利)之后,少数还健在的前东方集团的领导人之一。 戈尔巴乔夫的头上有一个显著的胎记,为其广为人知的外貌特征,被中國网友戏称为“地图头”。.

新!!: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和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 查看更多 »

罗姆人

罗姆人(Roma)(常訛稱為吉普賽人或吉卜賽人)为起源于印度北部,散居全世界的流浪民族。不過,“吉普赛”一词源于欧洲人对罗姆人起源的误解,当时欧洲人认为罗姆人来自埃及,于是称之为“埃及人”,而“吉普赛”是“埃及”的音变。而大多数罗姆人也认为“吉普赛人”這個名称有歧视意义,所以並不使用。 其他地区对包括了:波希米亚人(法国)、黑塔诺(黑塔娜)(西班牙)、茨冈人(俄罗斯)、埃弗吉特人(阿尔巴尼亚)、罗里人(伊朗)、阿金加诺人(Atsinganoi,希腊)、阿什卡利人與。羅姆人称自己为罗姆(Rom),敘利亞和波斯吉卜賽人的「多姆人」(Dorn),在梵文中對應是「Doma」,現代印地語是「Dom」,意思是「靠歌舞為生的下等人」。在歐洲羅姆语中,“罗姆”的原意是“人”。 罗姆人以其神秘的形象著称,历史上多从事占卜、歌舞等职业。但罗姆人也因為流浪與貧窮的生活所演化出的特殊生活方式與求生方法而長期遭受歧视和迫害。羅姆人犯罪率的確較高,至今有许多人对罗姆人仍保有极其反面的印象,认为罗姆人是乞丐、扒手、小偷或人贩子。.

新!!: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和罗姆人 · 查看更多 »

罗斯托夫州

罗斯托夫州(Rostovskaya oblast)是俄羅斯聯邦主體之一,屬南部聯邦管區。位於東歐平原和前高加索之間,庫馬-馬內奇窪地從中穿過,亞速海從西南伸入。面積100,800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4,404,013,首府頓河畔羅斯托夫。 成立於1937年9月13日。.

新!!: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和罗斯托夫州 · 查看更多 »

鞑靼人

--人,也音译为“达--”、“达旦”、“达达”、“达靼”等,是多个族群共享的名称,包括以蒙古族为族源之一的游牧民族、在欧洲曾经被金帐汗国统治的部份突厥民族及其后裔。其遊牧區域在歐洲人繪制的地圖裡稱之為鞑靼利亚。 中国今天的少数民族之一塔塔尔族和俄罗斯等地的鞑靼族都源自古代蒙古草原上的鞑靼人。.

新!!: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和鞑靼人 · 查看更多 »

達爾金人

達爾金人(達爾金語:Дарганти,Даргинцы)是東北高加索地區的一個民族,主要分布在俄羅斯聯邦達吉斯坦共和國境內,根據2002年的普查,人口約51萬。本民族語言達爾金語屬于高加索語系。.

新!!: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和達爾金人 · 查看更多 »

諾蓋人

諾蓋人,又稱為高加索蒙古人,已完全突厥化。分佈在達吉斯坦共和國及烏拉爾河一帶,曾經在金帳汗國分裂後有自己的汗國,有大小之分。一部分遷往俄羅斯波多里亚,留在東歐平原即是欽察草原,接受脫脫宗主權的,稱小諾蓋;一部分留下在里海以北烏拉爾河區的,稱大諾蓋。全世界的諾蓋人有221000人。廣義上的諾蓋人有103萬,在阿斯特拉罕韃靼人、高加索韃靼人、西伯利亞韃靼人、哈薩克人弘吉剌,吉爾吉斯人也有諾蓋部落,立陶宛也有,分4部落:ak nogay、kara nogai、astarkan nogai、achikulak nogay,下有若干小部落,除NOGAYBAK,全部信仰伊斯蘭教。.

新!!: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和諾蓋人 · 查看更多 »

车臣共和国

车臣共和国(Chechenskaya Respublika;Нохчийн Республика,羅馬化:Noxçiyn Respublika)是俄罗斯联邦北高加索联邦管区下轄的一个自治共和国。西接印古什共和国和北奥塞梯共和国,西北與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接壤,东连达吉斯坦共和国,南部与格鲁吉亚分享一段边界,首府格羅茲尼。 歷史上,車臣地區由周邊各大國統治,也曾分裂成大大小小的公國和城鎮。車臣作為一個獨立國家,是由伊瑪目在高加索戰爭中為了抵抗俄國,所組成的,此為車臣民族國家之始。在伊玛目沙米勒帶領伊瑪目國抗俄二十多年後,1858年被俄羅斯帝國征服,並被軍事管治。1860年成立捷列克州,車臣成為俄羅斯帝國的一部分。1877年車臣及達吉斯坦起義遭到鎮壓後,車臣地區開始工業化。 在蘇聯時代,車臣人與印古什人合併,組成車臣-印古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在二次大戰爆發1940至1944年車臣起義。後因扁豆行動、、1951年東哈薩克車臣人大屠殺事件爆發大規模抗俄活動。蘇聯解體後,車臣共和國成立,但因車臣獨立組織領袖焦哈爾·杜達耶夫奪取政權,成立伊奇克里亞車臣共和國並宣告從俄羅斯獨立。 因車臣共和國接連不斷引起北高加索的軍事衝突,印古什共和國因此從車臣地區分出,最終引發第一次車臣戰爭,車臣地區事實上獨立。在第二次車臣戰爭中,俄羅斯收復車臣,並開始了北高加索叛亂的平定。两次战争中,车臣地区惨遭蹂躏,首府格罗兹尼前后发生四次战役,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基础设施毁坏严重。战后,普京政府开始重建车臣。如今的车臣共和国基本上从战争中恢复了过来,目前由拉姆赞·卡德罗夫當選车臣共和国總統。.

新!!: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和车臣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达吉斯坦共和国

達吉斯坦共和國(Respublika Dagestan)位於俄羅斯最南部,東鄰裡海,北鄰卡爾梅克共和國,西鄰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車臣共和國,西南毗鄰格魯吉亞,南部與阿塞拜疆接壤。是俄羅斯聯邦主體之一,屬北高加索聯邦管區,成立於1921年1月30日。這裡是可薩汗國發源地。这里也是俄国最早信仰伊斯兰教的地方。这里今天还有阿拉伯人的后人。 面積50,300平方公里,人口2,576,531(2002年)。首府馬哈奇卡拉。人口最多的民族是阿瓦尔人,現任首腦是。 達吉斯坦近來曾多次發生恐怖份子的襲擊事件。.

新!!: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和达吉斯坦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阿塞拜疆族

阿塞拜疆族(Azərilər آذریلر 或 Azəri türkləri,آذری ها 或 آذربایجانیStephan Thernstrom、Ann Orlov、Oscar Handlin。,引言:「在他們的家鄉,阿塞拜疆族被稱做『Azerbaijanis』或『Azeri Turks』……」)是阿塞拜疆共和國的主體民族。主要分布於阿塞拜疆共和國與伊朗西北部,從高加索至伊朗高原的四周國家,如吉爾吉斯、塔吉克、格魯吉亞共和国、伊朗、阿富汗等,也有零星分布。絕大多數的阿塞拜疆族信奉伊斯蘭教什葉派,其文化傳統融合了伊朗、高加索民族與突厥等周边诸多元素。 尽管自1813年《古利斯坦条约》和1828年《土库曼恰伊条约》签订后分居于国境线两边,但是伊朗还是将自己北部的来自阿塞拜疆一单一民族的领土割让给了俄罗斯帝国,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新!!: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和阿塞拜疆族 · 查看更多 »

阿巴扎人

阿巴扎人(abazins or abazinia;Абази́ны;切爾克斯語: Абазэхэр;Abazalar;أباظة),又譯“阿巴札人”或“阿巴茲人”,是主要分布於俄羅斯聯邦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和阿迪格共和国境內的一個民族,信仰遜尼派伊斯蘭教。根據2010年俄羅斯人口普查,有43,341阿巴扎人居住在俄羅斯。国外則分布在土耳其、埃及 、叙利亚、约旦、亞美尼亞及烏克蘭。.

新!!: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和阿巴扎人 · 查看更多 »

阿瓦尔人

阿瓦尔人在古代是欧亚大陆的一个游牧民族的名称。他们约在6世纪时迁徙到欧洲中部和东部。到9世纪初以前,一直统治潘諾尼亞平原。因与高加索地区的阿瓦尔人进行区别也称潘诺尼亚平原阿瓦尔人。 阿瓦尔人起源,一说他们就是中国典籍中记载的古代游牧民族柔然殘部。阿瓦爾一名在蒙古語中作abarga,有虫與蛇的意義。.

新!!: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和阿瓦尔人 · 查看更多 »

朝鲜族

朝鮮族(),又稱韓民族()、高麗人()等。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及临近的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等地区,乃-zh-hans:朝鲜; zh-hant:朝鮮;-和-zh-hans:韩国; zh-hant:韓國-的主体民族,两国共有七千多万人口的朝鲜族人。 朝鲜族人口过百万的国家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国,人口均在两百万以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是中國官方认定的一個少數民族,也被称为中国朝鲜族。在美國境內的朝鲜族属于美國亚裔少數民族,被称为韩裔美国人。.

新!!: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和朝鲜族 · 查看更多 »

斯塔夫罗波尔

斯塔夫罗波尔(俄语:Ста́врополь,俄语拉丁字母拼写:Stavropol')是俄罗斯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的首府。 建于1777年。城名是「十字之城」的意思,来自建城時士兵发现的石制十字架。1843年成为教区。.

新!!: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和斯塔夫罗波尔 · 查看更多 »

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是一些语言、文化和习俗相近的民族(部落社會)的总称。这些民族从西元前2千年到约4世纪生活在欧洲北部和中部。在五世紀時的民族大迁徙使日耳曼人各自生活,分別成為現今的斯堪的纳维亚民族、盎格魯薩克遜人、弗里斯兰人和德意志人、奥地利人、东普鲁士人。奥地利同样属于德意志的一部份,二次世界大战時曾經被納粹德國以大日耳曼主義為由而併吞。其他日耳曼人的後裔還包括荷兰人、瑞士的德意志人、加拿大、美国、紐西蘭、澳大利亚和南非的许多白人等,現今这些新的民族很多都是与其它民族混合而成的。 自古日耳曼人是羅馬人等其他族群對他們的稱呼,在他们的漫长历史中,可能也没有将自己看作是同一个民族。在某方面來說可以將日耳曼人視為現今的德國人。.

新!!: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和日耳曼人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