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後柏原天皇

指数 後柏原天皇

後柏原天皇(;),日本室町時代天皇,為第104代天皇。1500年11月16日-1526年5月19日在位。諱勝仁()。 他是後土御門天皇第一皇子,母親為庭田長賢之女庭田朝子。1480年親王宣下,1500年因為--崩御而登基。當時因應仁之亂造成了許多後遺症,朝廷在經濟上有困難就是其中之一,不但後柏原天皇的登基儀式無力舉行,連--過世四十三天後都未舉行葬禮。為了節約經費的關係,將一些朝廷儀式都停辦,一直等到本願寺實如與室町幕府兩方捐出獻金,後柏原天皇才在登基的第二十二年(1521年)舉辦了登基儀式。 天皇皈依佛教,擅長書法,曾以賣字畫為生。在流行疱瘡時,曾經分贈般若心經於各個寺廟,也曾在伊勢神宮祈福過。1526年過世,葬在深草北陵。.

22 关系: 大永天台座主室町幕府室町时代尊鎮法親王书法京都京都御所庭田朝子应仁之乱仁和寺伊势神宫佛教後奈良天皇後土御門天皇勸修寺藤子四天王寺般若心經永正战国时代 (日本)明應文龜

大永

大永為日本年號之一。在永正之後,享祿之前。指1521年到1527年的期間。就任天皇是後柏原天皇及後奈良天皇。室町幕府的將軍是足利義稙、足利義晴。.

新!!: 後柏原天皇和大永 · 查看更多 »

天台座主

天台座主(てんだいざす)是日本天台宗的總本山比叡山延曆寺的貫主(住持),總監天台宗的諸末寺的役職。也稱作「山之座主」。但是,不居住在比叡山,僅在重要的修法、儀式之時入山的座主相當多。.

新!!: 後柏原天皇和天台座主 · 查看更多 »

室町幕府

室町幕府,也称足利幕府,是日本历史上第二个幕府政权,由足利尊氏于1338年开设,终于1573年,其间共经历16代室町征夷大将军(由於第10和12代將軍是同一人,所以有說是15代)。室町幕府雖然長達二百多年,但有一半時間國家處於戰亂之中,幕府並無能力去控制擁兵自重的大名,日本步入長達一個半世紀的战国时代。.

新!!: 後柏原天皇和室町幕府 · 查看更多 »

室町时代

室町时代(1336年-1573年),是日本史中世时代的一个划分,名稱源自於幕府設在京都的室町。.

新!!: 後柏原天皇和室町时代 · 查看更多 »

尊鎮法親王

尊鎮法親王(),俗名清彥,是日本戰國時代的法親王,生父母是後柏原天皇及勸修寺藤子,後奈良天皇的同母弟。他也是天台宗青蓮院的門跡和天台座主。.

新!!: 後柏原天皇和尊鎮法親王 · 查看更多 »

书法

書法是一種書寫的藝術。書法縱向穿透兩個層面:「使用」與「審美」;橫向跨越文字兩個層面:「文字」、「繪畫」。書法也是一種研究書寫者心理與性格的工具。當代對實踐書法的定義有:.

新!!: 後柏原天皇和书法 · 查看更多 »

京都

京都()是日本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城市,於794年起被定為日本的首都,當時名為「平安京」,此後多次成為日本首都,成為日本的政治及文化的中心。「首都」在日本當時稱為「京都」,後來成為了此城市的專有名詞。 在平安時代之前,飞鸟京和恭仁京等故都称为京都。而平安京的都城京都,则是在平安时代后期才定为都城,曾同时被称为“京”或“京都”。此后,曾依次被称为“京之都”(きょうのみやこ)、“京”(きょう)。京都最后成为平安京的固有名称被沿用下来。建都之时曾被称为“北京”、“北都”,奈良則当时被称为“南都”。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南都”也成为奈良的代名词。.

新!!: 後柏原天皇和京都 · 查看更多 »

京都御所

京都御所(),又名京都皇宮(),是位於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上京區的宮殿建築,也曾是日本天皇的居所(皇居),自北朝存在期間、到1869年遷都東京前的歷代天皇皆居住於此。名稱中的「御所」在日語是指天皇或皇室主要成員之住所,現亦被京都市民做為該宮殿的簡稱。.

新!!: 後柏原天皇和京都御所 · 查看更多 »

庭田朝子

庭田朝子(にわた あさこ、源朝子,),室町時代女性。後土御門天皇的典侍,父权大納言庭田長賢(政賢・重賢)。後柏原天皇、尊传入道亲王的生母。後花園天皇生母敷政門院(庭田幸子)是她的叔祖母。 永享九年(1437年)庭田朝子出生,原称「近衛局」,仕于足利将軍家,当時为親王的後土御門天皇寵愛她,以後柏原天皇为皇儲。甘露寺親長《親長卿記》记载文明五年(1473年)八月五日条,典侍宣下。 延德四年七月二十(1492年8月13日)急逝,死因为中風(《親長卿記》延德4年7月19日条)。後柏原天皇即位後,永正元年(1504年)七月十七日贈皇太后宮之称号。.

新!!: 後柏原天皇和庭田朝子 · 查看更多 »

应仁之乱

应仁之乱(1467年─1477年,應仁元年—文明9年)發生於日本室町幕府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在任時的一次内乱。主要是幕府三管领中的细川胜元與四職中的山名持丰(山名宗全)等守护大名的争斗。其范围除九州等部分地方以外,戰火遍及其他日本國土,由於此一動亂使日本進入將近一個世紀長的战国时代。.

新!!: 後柏原天皇和应仁之乱 · 查看更多 »

仁和寺

仁和寺()是一座位於日本京都府京都市右京區的佛教寺院,是真言宗御室派的總本山,由宇多天皇在仁和4年(888年)開基(創建)。山號大內山的仁和寺主要奉祀的是阿彌陀如來,1994年時與多座京都地區的古蹟一同以「古都京都的文化財」名義,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單之列。 通常是由皇室或貴族擔任住持的仁和寺,是所謂的門跡寺院之一,宇多天皇在卸位出家後於此以法皇的身份居住修行,因此獲得御室御所的別稱。直到近代明治維新之後不再由皇族擔任住持,才改稱為「舊御室御所」。 除了宗教與歷史上的重要性外,仁和寺也以其境內的櫻花聞名,境內約有200棵被稱為「御室櫻」的櫻花樹。這些櫻花樹除了樹高比一般的櫻花樹低、枝幹低伸給人一種像是在低頭請安的視覺印象,而有「多福櫻」(お多福桜)的別稱外,由於它們約在每年4月20日過後才會盛開,是京都各地的賞櫻勝地中花期最晚的,因此到此處賞櫻常被認為是花季的完結收尾。1990年時,仁和寺的御室櫻獲選為日本櫻名所100選之一。.

新!!: 後柏原天皇和仁和寺 · 查看更多 »

伊势神宫

伊勢神宮是位於日本三重縣伊勢市的神社,被定為之本宗,即神社本廳所屬所有神社的中心。正式名稱為神宮,在與其餘神宮區別時才會冠上地名。無神階,于明治時代至戰前為止,在之近代社格制度中,被視為特別的存在,而不定社格。.

新!!: 後柏原天皇和伊势神宫 · 查看更多 »

佛教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河流域迦毗羅衛國(现在的尼泊尔和印度邊界中間,較為靠近尼泊爾)的太子悉達多·喬答摩(古譯:瞿曇)(佛號屎嘎懶覺泥)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於佛弟子所開示的教導,後发展为宗教。全世界约有5億佛教徒.

新!!: 後柏原天皇和佛教 · 查看更多 »

後奈良天皇

後奈良天皇(;),日本室町時代、戰國時代的天皇,為日本第105代天皇。1526年6月9日-1557年9月27日在位。諱知仁()。 後柏原天皇第二皇子,母親是勸修寺教秀之女勸修寺藤子。1512年親王宣下,1526年因為後柏原天皇崩御而即位。但是因為皇室財政極度困難,無力舉辦即位儀式,因此一直到十年後的1536年,經過後北條氏、大內氏、今川氏等戰國大名集合資金,才舉辦了即位的儀式。皇室財政困難到曾出售天皇親筆字來增加收入,因此在當時天皇的親筆字非常容易就可以得到。據傳後奈良天皇相當的有慈悲心,在發生瘟疫、洪水與饑荒時,都會祈禱人民平安。1557年崩御,葬於深草北陵。.

新!!: 後柏原天皇和後奈良天皇 · 查看更多 »

後土御門天皇

後土御門天皇(;),1464年8月21日-1500年10月21日在位。諱成仁()。 後花園天皇第一皇子,母親是藤原孝長之女藤原信子(嘉樂門院)。1457年親王宣下,1464年因為父親讓位而登基。但即位不久即在1467年,開啟戰國亂世的應仁之亂爆發,這個戰亂造成京都一帶皇室與公卿貴族的領土被掠奪,不但幕府地位一落千丈,皇室也開始發生財政拮据的問題,往後影響了連續後幾任天皇連即位儀式的舉辦都有困難,皇室逐漸走向衰微。不但原本朝廷的儀式活動被迫暫停,連天皇也逃難到當時將軍足利義政的室町第,一住就是十年,一直等到土御門殿修好才回宮去。 戰亂暫告平息後,天皇得到關白一條兼良等人的協助,希望恢復朝廷的儀式,雖然天皇對這此非常熱心,但是最後還是難以如願以償。1500年,後土御門天皇在失意中過世,身後還因為皇室經濟狀況十分困窘,遺體停放在宮中一個多月,都還無力下葬。最後葬於深草北陵,而在般舟院陵也安置了部份骨灰。.

新!!: 後柏原天皇和後土御門天皇 · 查看更多 »

勸修寺藤子

勸修寺藤子(出生于寬正5年八月廿六日(1464年9月27日),逝世于天文4年正月十一(1535年2月13日))為後柏原天皇的典侍、後奈良天皇生母。女院豐樂門院。.

新!!: 後柏原天皇和勸修寺藤子 · 查看更多 »

四天王寺

四天王寺(してんのうじ)是位在日本大阪府大阪市天王寺區的寺院,和宗總本山。山號「荒陵山」(あらはかさん)。本尊救世觀音菩薩、配祀四大天王,開基(創立者)為聖德太子。別稱「金光明四天王大護國寺」。聖德太子建立七大寺之一。.

新!!: 後柏原天皇和四天王寺 · 查看更多 »

般若心經

#重定向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新!!: 後柏原天皇和般若心經 · 查看更多 »

永正

永正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在文龜之後,大永之前。指1504年到1520年的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後柏原天皇。室町幕府的將軍是足利義澄、足利義稙。.

新!!: 後柏原天皇和永正 · 查看更多 »

战国时代 (日本)

日本的戰國時代,簡稱戰國,是日本历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一般是指1467年足利義政時期的應仁之亂开始的长达一百五十多年的政局紛亂及群雄割據的一段時期。最終,歷經一個半世紀的混戰,德川家康在1603年建立了江戶幕府,1615年滅豐臣氏,正式統一全國。.

新!!: 後柏原天皇和战国时代 (日本) · 查看更多 »

明應

明應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在延德之後,文龜之前。指1492年到1500年的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後土御門天皇、後柏原天皇。室町幕府的將軍是足利義材、足利義澄。.

新!!: 後柏原天皇和明應 · 查看更多 »

文龜

文龜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在明應之後,永正之前。指1501年到1503年的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後柏原天皇。室町幕府的將軍是足利義澄。.

新!!: 後柏原天皇和文龜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后柏原天皇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