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弗拉基米尔·安东诺维奇·伊瓦什科

指数 弗拉基米尔·安东诺维奇·伊瓦什科

弗拉基米尔·安东诺维奇·伊瓦什科(Влади́мир Анто́нович Ива́шко,Володимир Антонович Івашко,)曾于1991年8月24日至29日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辞职后短暂担任苏共中央代理总书记一职。伊瓦什科于1990年7月12日当选为戈尔巴乔夫的副总书记,这一职位是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上建立的。 Category:蘇聯共產黨總書記 Category:蘇聯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 Category:蘇聯政治人物 Category: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政治人物.

13 关系: 中央委员会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最高拉达俄罗斯列昂尼德·克拉夫丘克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莫斯科苏联苏联共产党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共产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波尔塔瓦无神论

中央委员会

中央委员会或中央执行委员会,是部分社會團體設置的中央行政機構,多由政黨採用,尤其是共产党與社会民主党,一般多以「黨中央」、「中央黨部」或「中央」稱之,且不管其執政與否,例如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就一直被简称为“中共中央”。在政党内部,中央委员会由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在执政的共产党中,中央委员会在代表大会间歇期间决定党的事务,有时负责选举中央政治局成员。而非执政的共产党,一旦民主集中制的程序导致意见一致的情形,中央委员会通常被党员理解为决策中最终权力部门。 共产党以外的其他组织也可能有中央委员会,例如门诺派和匿名戒酒會,以及“为良心拒服兵役中央委员会”。在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有中央委员会,他们担当着领导国家组织/行政层面组织的职责,如同各郡和州当地民主党或共和党政府内,個別的地区委员会一样的地位。或莱茵河航运中央委员会此类机构。 在中華民國政黨當中,受到長期執政的列寧式政黨中國國民黨影響,主要政黨皆以中央委員會或中央黨部做為最高行政機構。而「黨中央」一詞除了指中央委員會外,有時也指各政黨的「中央常務委員會」(簡稱「中常會」),由中央委員會成員中選出數名中央常務委員(簡稱「中常委」)組成,參與政黨內部的核心事務,功能類似共產黨的政治局。.

新!!: 弗拉基米尔·安东诺维奇·伊瓦什科和中央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Українська Радянська Соціалістична Республіка;Украин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苏联的第三個加盟共和国。乌克兰在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中,人口仅次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面积也居第三位,居俄罗斯联邦和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之后,是苏联经济较为发达的加盟共和国。共和国首都开始为哈尔科夫(1918-1934),后迁至基辅。.

新!!: 弗拉基米尔·安东诺维奇·伊瓦什科和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乌克兰最高拉达

乌克兰最高拉达(Верховна Рада України),也可按照苏联旧称译为乌克兰最高苏维埃(Верховный Совет Украины),是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38-1991)和独立后的乌克兰(1991年-)的议会,实行一院制,目前的主席为。.

新!!: 弗拉基米尔·安东诺维奇·伊瓦什科和乌克兰最高拉达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a,缩写为РФ),簡稱俄罗斯(a),是位於欧亚大陆北部的聯邦共和國,國土横跨欧亞两大洲,为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超过17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八分之一;它也是世界上第九大人口国家,拥有1.47亿人口,77%居住于其较为发达的欧洲部分。俄罗斯国土覆盖整个亚洲北部及东欧大部,横跨11个时区,涵盖广泛的环境和地形。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森林储备和含有约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的湖泊。俄罗斯有十四個陸上鄰國(從西北方向起逆时针序):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蘭、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和朝鲜(其中立陶宛和波蘭僅與俄羅斯外飛地加里寧格勒州接壤),另外與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兩個只有俄羅斯承認的非聯合國會員國接壤。同時,俄羅斯還與日本、美国、加拿大、格陵蘭(丹麥)、冰島、瑞典、土耳其隔海相望。俄羅斯北部和東部分別為北冰洋和太平洋包圍,西北和西南則分別可經由波羅的海和黑海通往大西洋。 俄罗斯历史始于欧洲的东斯拉夫民族,聚集区域自公元3世纪至8世纪逐渐扩大。在9世纪,源自北欧的瓦良格人武士精英建立了基辅罗斯这个中世纪国家并开始统治。公元988年,国家从拜占庭帝国采纳了东正教会,随后由此开始,千年拜占庭与斯拉夫文化的融合成为了今日的俄罗斯文化。基辅罗斯最终解散分化为众多公国,被蒙古人逐一击破,并均在13世纪成为了金帐汗国的一部份。莫斯科大公自14世纪起逐渐崛起并统一周边俄罗斯诸侯国,在15世纪成功从金帐汗国独立,且成为了基辅罗斯文化和政治的继承者。16世纪起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自詡「第三羅馬」。在18世纪,俄罗斯沙皇国通过征服、吞并和探索而擴張。彼得一世稱帝成立了俄罗斯帝国,最終成為史上領土第三大帝国,疆域最大曾自中欧的波兰连绵至北美的阿拉斯加。 1917年俄国革命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宪法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成为随后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体和其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二战时期,苏联为同盟国的胜利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在战后其崛起成为公认的超级大国,并在冷战时期与美国互相竞争。苏联时期产生了20世纪的许多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其中包括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及首次将人类送入太空。在1990年,苏联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常备军人以及最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库存。1991年苏联解体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5个共和国从原苏联独立;身為原蘇聯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羅斯通过修宪改制为俄罗斯联邦,成为原苏联的唯一法理继承国家,政體採用聯邦制、民主共和制及半总统制。 截至2015年,俄罗斯根据国民生产总值为世界第13大经济体,根据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

新!!: 弗拉基米尔·安东诺维奇·伊瓦什科和俄罗斯 · 查看更多 »

列昂尼德·克拉夫丘克

列昂尼德·马卡罗维奇·克拉夫丘克(Леонід Макарович Кравчук,),乌克兰第一任总统,任期为1991年12月5日至1994年7月19日。.

新!!: 弗拉基米尔·安东诺维奇·伊瓦什科和列昂尼德·克拉夫丘克 · 查看更多 »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Mihail Sergeyevich Gorbachov,),前苏联政治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1985年上台,出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1990至1991年间出任唯一一任的苏联总统,也是唯一一位在十月革命后出生的苏联领导人。 戈尔巴乔夫在其总书记任内推行開放政策,1987年和1989年两度当选美国時代年度風雲人物,199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截至目前,他是继埃贡·克伦茨(东德)、汉斯·莫德罗(东德)、洛塔尔·德迈齐尔(东德)、尼古拉·伊萬諾維奇·雷日科夫(蘇聯)、伊萬·斯捷潘諾維奇·西拉耶夫(蘇聯)、(匈牙利)之后,少数还健在的前东方集团的领导人之一。 戈尔巴乔夫的头上有一个显著的胎记,为其广为人知的外貌特征,被中國网友戏称为“地图头”。.

新!!: 弗拉基米尔·安东诺维奇·伊瓦什科和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 查看更多 »

莫斯科

莫斯科(a)是俄羅斯首都與最大都市、以及莫斯科州首府,為俄羅斯全國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及交通的中心。面積2,510平方公里,與莫斯科州和卡盧加州接壤。城区人口约1200万,是欧洲人口第二多的城市,仅次于伊斯坦布尔,佔俄羅斯總人口的1/10。 莫斯科沿莫斯科河而建,由1147年的莫斯科大公時代開始,在沙皇俄国、蘇聯及今日的俄羅斯聯邦時代,都一直擔任著國家首都的角色。它是歷史悠久的克里姆林宮所在地,並做為上述政權的總部,是俄羅斯數個被列入世界遺產的建築群之一。.

新!!: 弗拉基米尔·安东诺维奇·伊瓦什科和莫斯科 · 查看更多 »

苏联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简称苏联(),是一個存在於1922年至1991年的聯邦制社會主義國家,也是當時世界上土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佔有東歐的大部分,以及幾乎整個中亞和北亞;陸地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及朝鮮接壤;而與瑞典、日本、美國及加拿大隔海相望。 蘇聯起源自1917年的俄國革命,俄羅斯帝國的沙皇政府被推翻後,臨時政府成立,但僅執政了不到8個月,布爾什維克便很快從臨時政府手中奪取政權並於選舉後武力解散俄國立憲會議,史稱十月革命及一月劇變;之後俄國發生內戰,布尔什维克党領導的紅軍擊敗了白軍以及協約國的武裝干涉。1922年12月,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外高加索等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併,成立首個以社會主義為理念的國家——蘇聯。 第一任蘇聯領導人弗拉基米尔·列宁於1924年去世後,约瑟夫·斯大林從一連串的權力鬥爭中勝出,取得了領導權。斯大林以計劃經濟作保障,在歐美經濟危機期間推行驚人的大規模重工業化,但也進行多次大清洗,導致逾百萬人在政治鬥爭中被整肅或被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先是与纳粹德国结盟,於1939年和德國共同瓜分了波蘭、将波罗的海国家纳入版图、割占罗马尼亚领土,将流亡苏联的德国政治难民交还纳粹判決。不過很快兩者關係破裂,1941年6月22日,苏联遭到德國等軸心國入侵,歷經了4年激烈的戰事後取得了勝利,與美國一同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被稱為超級大國,同時因出兵击退入侵德军,并得以控制了東歐大部分國家。 蘇聯而後與衛星國組成的華沙条約組織(華約),與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對峙,這兩大軍事集團在冷戰時期於全世界展開意識形態的對立和政治鬥爭,但在1980年代初期,石油以及初級資源價格回落,此時的蘇聯大力施行福利國家政策,致经济增长速度变慢,加上政治欠乏改革,基本的人民自由也陷入壓抑,苏联的国力已经落后于美国。 在1980年代末,蘇聯領導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試圖進行改革政策,將國家自由化和民主化,放寬對東歐等其他衛星國的控制,却导致蘇聯在1991年解體,在政治斗争中获胜的葉爾欽所領導的俄羅斯聯邦繼承了蘇聯主要的軍事、經濟和國際地位,但人口損失近半的情況下,蘇聯建立的紅色秩序已經不復存在。 儘管苏联宪法規範苏联是一個联邦制国家,由15个平等权利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但其联邦特性不高,因為中央政府權力高度集中,並奉行世界上第一個完全的社會主義制度及計劃經濟政策,由蘇聯共產黨一黨執政。在1945年苏联16个加盟共和国中应有2个(乌克兰、白俄罗斯)应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因为苏联是联邦制国家,所以苏联在联合国历史上是唯一一个“一国三票”的主权国家。.

新!!: 弗拉基米尔·安东诺维奇·伊瓦什科和苏联 · 查看更多 »

苏联共产党

苏联共产党(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缩写为КПСС;拉丁化:)是原苏联的唯一合法执政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共产主义政党之一。 该党的前身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部形成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两派,但此时两派都没有建立自己独立的组织。1912年,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各自建立了自己的组织机构,但并未正式决裂。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正式独立建党,取名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1918年,布尔什维克党改称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俄共(布);1925年改称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联共(布);1952年改称苏联共产党,简称苏共。 苏联共产党的历任实际最高领导人分别为:列宁、斯大林、马林科夫、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和戈尔巴乔夫。 1991年八一九事件后,时任俄羅斯總統叶利钦下令停止该党活动,并没收其在俄罗斯境内的全部党产;在这以前,它一直是苏联的执政党。苏联解体之后,由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及独立後的加盟共和國共产党所继承。.

新!!: 弗拉基米尔·安东诺维奇·伊瓦什科和苏联共产党 · 查看更多 »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重定向 苏共中央主要负责人列表.

新!!: 弗拉基米尔·安东诺维奇·伊瓦什科和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 查看更多 »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XXVIII съезд 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ой партии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简称苏共二十八大(XXVIII съезд КПСС),于1990年7月2日至7月13日在莫斯科举行。苏共中央总书记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作题为《苏共中央委员会对苏共二十八大的政治报告和党的任务》的报告。报告内容分为三部分:一、关于当前形势;二、改革政策:经验和前景;三、党的改革。 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尼古拉·雷日科夫、、亚历山大·雅科夫列夫和八名苏共中央政治局成员作个人工作报告。立陶宛共产党第一、第二书记作发言。大会分“党的革新”、“意识形态工作”、“苏共经济政策”、“苏共农业政策”、“党、苏维埃和社会政治组织”、“民族问题”和“国际问题”七个小组进行专题讨论。苏共三个纲领派,“民主纲领派”、“马克思主义纲领派”、“俄罗斯共产党人倡议代表大会纲领派”在大会上作发言。鲍里斯·叶利钦在大会上作发言。苏共中央政治局成员回答代表质询。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章。戈尔巴乔夫再次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他在大会上就政治报告的讨论结果作长篇总結發言。大会通过了纲领性声明《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大会还通过了关于苏共预算和财产的决议、关于苏共社会经济政策的决议和关于苏共农业政策的决议。弗拉基米尔·伊瓦什科当选苏共中央副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大会审议苏共章程草案时作说明。叶利钦在大会上宣布退出苏联共产党。 会议闭幕时,戈尔巴乔夫致闭幕词。 大会通过新党章、关于经济改革的决议、关于苏共舆论工具的决议、关于苏共青年政策的决议、关于苏共民族政策的决议和关于苏共在教育、科学和文化领域政策的决议等文件。决定成立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新党纲起草委员会。大会选举产生新的中央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会。同时资格审查委员会决定取消叶利钦代表资格。 此次会议召开一年后,苏联共产党瓦解,苏联也随后宣告解体,这次大会因此成为苏共在蘇聯解體前的最后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Category: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 Category:莫斯科政治会议 Category:1990年苏联 Category:1990年政治事件 Category:1990年7月.

新!!: 弗拉基米尔·安东诺维奇·伊瓦什科和苏联共产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 · 查看更多 »

波尔塔瓦

波尔塔瓦(Полтава)是乌克兰波尔塔瓦州的首府,人口约为313,400人(2004年)。.

新!!: 弗拉基米尔·安东诺维奇·伊瓦什科和波尔塔瓦 · 查看更多 »

无神论

无神论(Atheism),在廣義上,是指一種不相信神存在的觀念Most dictionaries (see the OneLook query for) first list one of the more narrow definitions.

新!!: 弗拉基米尔·安东诺维奇·伊瓦什科和无神论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