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布哈拉汗国

指数 布哈拉汗国

布哈拉汗国(Buxoro Xonligi,Χоноти Бухоро)是1500年至1920年间位于中亚河中地区的伊斯兰教封建国家,国名因16世纪中叶迁都至布哈拉而得名。布哈拉汗国共分为三个王朝:昔班尼王朝(1500年—1599年)、阿斯特拉罕王朝(又称札尼王朝,1599年-1785年)和曼吉特王朝(又称海达尔王朝、布哈拉酋长国,1785年-1920年)。1920年,被苏维埃俄罗斯所吞并。.

64 关系: 埃米爾印度古兰经可汗君主制塔吉克人塔吉克斯坦塔什干奥马尔巴布尔中亚希瓦汗国布哈拉布哈拉酋长国布哈拉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帖木儿帖木儿帝国乌兹别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历史亚洲伊斯兰教伊斯玛仪一世伊斯蘭教法侯赛因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土库曼斯坦喀布尔呼罗珊和卓商务印书馆勒內·格魯塞四川辞书出版社穆罕默德·阿利姆穆罕默德·昔班尼紅軍纳迪尔沙烏茲別克語花剌子模莫卧儿帝国遜尼派聖訓草原帝国萨非王朝费尔干纳贵州师范大学麻札阿夫沙尔王朝阿富汗阿斯特拉罕王朝蘇俄...赫拉特锡尔河苏菲派河中地区沙皇俄国波斯語泽拉夫尚河法国昔班尼王朝昔班王朝浩罕浩罕汗国撒馬爾罕政教合一 扩展索引 (14 更多) »

埃米爾

埃米尔又譯艾米爾或阿米爾(阿拉伯語:,拉丁化:Amīr)是阿拉伯國家的貴族头衔,此封號用於中東地區和北非的阿拉伯國家,突厥在歷史上亦曾使用過這個封號。 一般從音譯為埃米爾(又譯艾米爾或阿米爾),亦有從其意思統帥意譯為總督,或從者功能意譯為國王、酋長、首長、頭人、頭目、首領、信眾的長官等等,亦見有人以其作為貴族最高爵位之功能意譯為親王、大公等等,旧译作异密。 其名稱源自阿拉伯文的「amir」,意思是指「統率他人的人」或「國王」。其最初本意有軍事統帥的意思,最早用於哈里發派駐在外的軍事統帥及各地總督,亦有作為最高級貴族稱號。 隨著阿拉伯帝國的內亂,各地總督與哈里發之關係越發疏離,最後不少地方的埃米爾與哈里發均成為一種象徵式之從屬關係,埃米爾遂在此權力交替中取得一地之軍政大權,並成為當地之君王,隨著阿拉伯世界政權分裂之延續,埃米爾廣泛地成為由北非到中東的君主稱號。.

新!!: 布哈拉汗国和埃米爾 · 查看更多 »

印度

印度共和国(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Republic of India),通称印度(भारत;India),是位于南亚印度次大陆上的国家,印度面积位列世界第七,印度人口众多,位列世界第二,截至2018年1月印度拥有人口13.4亿,仅次于中国人口的13.8亿,人口成長速度比中國還快,预计近年将交叉。是亚洲第二大也是南亚最大的国家,面积328万平方公里(实际管辖),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购买力平价/PPP)经济体。 印度并非单一民族及文化的国家。印度的民族和种族非常之多,有“民族大熔炉”之称,其中印度斯坦族占印度总人口的大约一半,是印度最大的民族。印度各个民族都拥有各自的语言,仅宪法承认的官方语言就有22种之多,其中印地语和英语被定为印度共和国的联邦官方语言,并且法院裁定印度没有国语。英语在印度非常流行,尤其在南印地位甚至高于印地语,但受限于教育水平,普通民众普遍不精通英语。另外,印度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世界4大宗教其中的佛教和印度教都源自印度。大部分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伊斯兰教在印度也有大量信徒,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信教者约占印度的14.6%(截至2011年,共有约1亿7千7百万人)。伊斯兰教是在公元8世纪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而传播到印度的。公元10世纪后,北印的大多数王朝统治者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特别是莫卧儿王朝。印度也是众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多边国际组织的成员,包括世界贸易组织、英联邦、金砖五国、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和不结盟运动等。 以耕种农业、城市手工业、服务业以及其支撑产业为主的部分行业已经相对取得了进展。除了民族文化与北方地形的丰富使印度旅游业颇受欢迎之外,由于时差,大批能说英语的人才也投入外包行业(即是外国企业把客户咨询,电话答录等等服务转移到印度)。另一方面,宝莱坞电影的文化输出在英语圈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不亚于世界主流。同时印度还是很多专利过期药物的生产地,以低价格提供可靠的医疗。近年来,印度政府还大力投资本国高等教育,以利于在科学上与国际接轨,例如自主太空研究、南亚半岛生态研究等等。印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新!!: 布哈拉汗国和印度 · 查看更多 »

古兰经

《古蘭經》(,,字面上解作「誦讀」)是伊斯蘭教的最重要的經典,又稱《--》。穆斯林相信《古蘭經》是真主阿拉的啟示,它被廣泛認為是最優秀的阿拉伯語書寫文學作品,《古蘭經》的篇章被稱為蘇拉,節句則被稱為阿亞。 穆斯林相信《古蘭經》的內容是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列(賈布里勒)口頭傳授給先知穆罕默德,始自公元609年,直至穆罕默德在632年逝世為止,歷時23年。穆斯林認為《古蘭經》是輔助穆罕默德奉行使命的奇跡,證明他的先知身份,而他亦是自亞當以來最後一位接收啟示的先知。 根據傳統的說法,穆罕默德的多位同伴充當抄寫員,負責把真主的啟示記錄下來。這些同伴在穆罕默德逝世後不久根據這些記錄及他們的記憶進行編撰整理。由於出現各種不同的版本,哈里發奧斯曼於是制訂了一個被稱為「奧斯曼本」的範本,一般都被認為是當今《古蘭經》的原型。不過,鑑於《古蘭經》有不同的讀法,大部分讀法相互之間有細微的差異,而有些讀法則與其他的讀法有頗大的差異,加上早期的阿拉伯文本根本就無法發音,故此奧斯曼本與當今的《古蘭經》及當初穆罕默德所得的啟示之間的關聯性仍然不明確。 《古蘭經》的內容與猶太教及基督教經典記載的主要故事有相似之處,但有些只是概括論述,有些則加以引申詳述,有時會提供額外的資料及對事件加以解讀。《古蘭經》把自身定位為一部指導性的典籍,很少詳盡地記載具體的歷史事件,而是經常強調事件當中的道德價值觀念,而不是本身的故事性。《古蘭經》及聖訓都是制訂伊斯蘭教法的依據。在禮拜期間只能以阿拉伯語誦讀古蘭經。 能夠背誦整部古蘭經的人被稱為哈菲茲,有些穆斯林用朗誦的方式閱讀古蘭經的經文,這種方式被稱為泰吉威德。在賴買丹月,穆斯林按照慣例在泰拉威禮拜誦讀整部古蘭經。大部分穆斯林在理解經文意義的時候會用上塔夫細爾(《古蘭經》的注釋)。.

新!!: 布哈拉汗国和古兰经 · 查看更多 »

可汗

可汗((叶音);古突厥語:𐰴𐰍𐰣 ;;z;高句麗語:皆,key)或大汗,又譯為可寒、合罕,通黑汗,統治者頭銜,為部落最高領袖或皇帝之意,廣泛使用於蒙古與中亞地區。古代北亚遊牧民族鲜卑、回纥、柔然、高车、突厥、吐谷浑、铁勒、女真等建立的汗国,其君主或最高政治首领皆称可汗或大汗。.

新!!: 布哈拉汗国和可汗 · 查看更多 »

君主制

君主制(Monarchy)是指君主为国家元首,并由其名义上或实质上执掌政府权力的政权组织形式。君主的擔任與政權掌控,會依各個國家的制度而不同;縱使是同一個國家,在不同时期也各不相同。.

新!!: 布哈拉汗国和君主制 · 查看更多 »

塔吉克人

#重定向塔吉克族.

新!!: 布哈拉汗国和塔吉克人 · 查看更多 »

塔吉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共和国(Ҷумҳурии Тоҷикистон;Республики Таджикистан),简称--,中亚国家之一,位於阿富汗、烏茲別克、吉尔吉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間,在中亞國家之中國土面積最小。.

新!!: 布哈拉汗国和塔吉克斯坦 · 查看更多 »

塔什干

塔什干(Toshkent,Тошкент;Ташкент)是乌兹别克斯坦首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研中心,也是塔什干州的首府(分为11个部分,但不包括塔什干)。塔什干市面积334.8km²,2013年共有人口2,340,900人,就其人口而言是独联体国家中第5大城市。 在1596年,烏茲別克人與哈薩克汗國作戰失利,簽約把塔什干城與附近草原交給哈薩克汗國240年,城中也有很多哈薩克人定居,後來於18世紀,浩罕汗國成立,由一位名為羽奴思的和卓奪回塔什干,再回到烏茲別克人手中(之前哈薩克中玉茲汗阿布賚曾經出兵奪回此地)。.

新!!: 布哈拉汗国和塔什干 · 查看更多 »

奥马尔

奥马尔可以指:.

新!!: 布哈拉汗国和奥马尔 · 查看更多 »

巴布尔

查希尔丁·穆罕默德·巴布尔(ज़हिर उद-दिन मुहम्मद बाबर;ظہیر الدین محمد بابر;ظهیرالدین محمد بابُر;),统治印度次大陆的莫卧儿帝国的开国君主。其名字“巴布尔”在波斯语中意思是“老虎”。.

新!!: 布哈拉汗国和巴布尔 · 查看更多 »

中亚

中亚(Central Asia;Средняя Азия / Центральная Азия),即亚洲中部,在地理上是指西至里海,东到中国,南到阿富汗,北到俄罗斯的广大区域。而根据长期占据这片区域大部分领土的苏联官方定义,中亚仅指其四个加盟共和国: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乌兹别克。苏联解体后,中亚成了亚洲中部现已独立的五个以“斯坦”命名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哈萨克斯坦(人口1660万)、吉尔吉斯斯坦(人口550万)、塔吉克斯坦(人口760万)、土库曼斯坦(人口510万)以及乌兹别克斯坦(人口2950万)的总称。而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中亚地区还包括阿富汗、伊朗东部的呼罗珊地区、巴基斯坦北部、蒙古等地,有时还包括中国西部的新疆和西藏以及西伯利亚南部。 上述关于中亚的定义没有一项得到全世界范围的认可。然而,虽然中亚地区的边界并不确定,但这一地区有着一些显著特征。例如,在历史上,中亚地区的主要居民是游牧民族,而这块区域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这个原因,这一区域成了东亚、西亚、南亚和欧洲各个民族、各种宗教以及各种思想的交汇之地。 在伊斯兰化之前以及伊斯兰化早期,中亚地区的主要居民是操伊朗语支各语言的民族Encyclopædia Iranica, "CENTRAL ASIA: The Islamic period up to the Mongols", C. Edmund Bosworth: "In early Islamic times Persians tended to identify all the lands to the northeast of Khorasan and lying beyond the Oxus with the region of Turan, which in the Shahnama of Ferdowsi is regarded as the land allotted to Fereydun's son Tur.

新!!: 布哈拉汗国和中亚 · 查看更多 »

希瓦汗国

希瓦汗国(خانات خیوه;خیوه خانلیگ), 為16世纪至1920年存在于中亚地区的封建国家。由于其领土位于古代花剌子模王朝的疆域内,因此也称花剌子模汗国。.

新!!: 布哈拉汗国和希瓦汗国 · 查看更多 »

布哈拉

布哈拉(乌兹别克语:Buxoro)是位于乌兹别克斯坦西南部的一座城市,也是该国第五大城市和布哈拉州的首府,人口237,900(1999年)。 布哈拉在唐代称为捕喝、安国,王姓昭武,为昭武九姓之一。布哈拉在梵文是指修道院與學術中心。 與乌兹别克斯坦的另一座大城市撒馬爾罕一样,布哈拉的塔吉克人佔多數人口,伊朗文化佔優勢。在蘇聯把布哈拉劃給烏茲別克後,塔吉克斯坦有收回布哈拉的企图。.

新!!: 布哈拉汗国和布哈拉 · 查看更多 »

布哈拉酋长国

#重定向 布哈拉汗国.

新!!: 布哈拉汗国和布哈拉酋长国 · 查看更多 »

布哈拉苏维埃人民共和国

#重定向 布哈拉人民苏维埃共和国.

新!!: 布哈拉汗国和布哈拉苏维埃人民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帖木儿

帖木兒(波斯-阿拉伯文:تیمور,拉丁转写:,突厥化蒙古人,或譯帖木耳,帖木兒汗國的創始可汗,為察合臺語「鐵」之意,),1362年,他與忽辛合作,在故鄉附近地區起事時,被打伤,從此跛腳,因此人称跛子帖木儿。因為他娶了東察合台汗國後王黑的儿火者的女儿为妻,所以又被稱為駙馬帖木儿。據說,他出身於蒙古巴魯剌思氏部落。打敗了西亞、南亞和中亞的其他國家,是帖木兒帝國的奠基人。他的孫子烏魯伯格在1411至1449年統治中亞,曾孫巴卑爾建立了莫卧儿帝国,此帝國在1526至1857年統治南亞,約有四個世紀的時間"Tīmūr Lang" entry from 。.

新!!: 布哈拉汗国和帖木儿 · 查看更多 »

帖木儿帝国

帖木兒帝國(1370年-1506年)是渴石地区的突厥化蒙古人巴鲁剌思氏之貴族帖木兒(1370年-1405年在位)所創之帝國,帖木兒為渴石地区的突厥巴鲁剌思氏的埃米尔后裔,后来迎娶了东察合台汗国王室黑的儿火者的女儿为妃。由於是黑的兒火者是成吉思汗的後裔,所以帖木兒获得了政权的合法性,而後發動侵略戰爭,帖木儿征战在亞洲大陸總共造成1,700万人死亡。 帖木兒帝國征服了东察合台汗国、河中地区、花剌子模、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高加索和大伊朗地区,並與奧斯曼帝國交戰,企圖復興蒙古帝国,但最後因帖木儿於東征中国明朝的期間(1404年11月27日-1405年2月18日)逝世而被迫中斷。帝國的鼎盛時期橫亙從小亚细亚到印度德里的西亞、中亞和南亞和费尔干纳盆地,北起锡尔河和咸海,南及阿拉伯海和波斯湾的大帝国。首都原為撒馬爾罕,其子沙哈鲁即位后遷都到今阿富汗西北部的赫拉特。 帖木兒家族信仰伊斯蘭教,除武功顯赫,還特別注重文教建設。在首都撒馬爾罕創立大學,漸取代巴格達的文化地位,成為穆斯林的學術中心。 1506年,帝國亡於突厥烏茲別克人部落。其後裔巴卑尔轉而去印度次大陆開創了蒙兀兒帝国,至第六代皇帝奧朗则布去世后开始衰敗。1857年,末任皇帝巴哈杜爾沙二世被東印度公司罷黜,蒙兀兒帝國滅亡。帖木兒帝國和蒙兀兒帝国皆由帖木儿王朝统治。.

新!!: 布哈拉汗国和帖木儿帝国 · 查看更多 »

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烏茲別克語名稱為拉丁文字的「O'zbekiston Respublikasi」和西--爾文字的「Ўзбекистон Республикаси」),通稱--,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內陸國家,1991年从原苏联独立。是世上兩個雙重內陸國之一(另一個為列支敦斯登)。.

新!!: 布哈拉汗国和乌兹别克斯坦 · 查看更多 »

乌兹别克斯坦历史

-zh-hans:乌兹别克斯坦; zh-hant:烏茲別克-位於中亞的心臟,地處阿姆河、錫爾河之間,具有悠久且多彩多姿歷史傳承。古代貫通歐、亞文明的絲綢之路上,幾個重要的歷史名城都在烏茲別克境內,包括撒馬爾罕、布哈拉,以及希瓦。當俄羅斯在19世紀下半葉將其帝國邊界拓展至中亞時,烏茲別克落入帝俄手中,其後也變成蘇聯的一部分。直到1991年,烏茲別克才脫離控制,成為獨立國家。.

新!!: 布哈拉汗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历史 · 查看更多 »

亚洲

亞细亚洲(Ασία;Asia),简称亚洲,面积4457.9万平方公里,覆蓋地球總面積的8.6%(或者總陸地面積的29.4%);人口總數約為40億,佔世界總人口約60.5%(2010年);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 亞洲絕大部分土地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烏拉爾山脈、乌拉尔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峡。烏拉爾山脈以東及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以南為亞洲。大陸東至白令海峽的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度40分,北緯60度5分),南至丹绒比亚(東經103度31分,北緯1度16分),西至巴巴角(東經26度3分,北緯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度18分,北緯77度43分),最高峰為-zh-hans:珠穆朗玛峰;zh-hant:聖母峰;-。跨越經緯度十分廣,東西時差達11小時。西部與歐洲相連,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陸塊歐亞大陸。 亞洲東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面則瀕臨印度洋,西面以烏拉山脈、烏拉河、裏海、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及愛琴海與歐洲分界,西南面隔亞丁灣、曼德海峽、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北面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亞細亞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名稱,希臘人稱呼他們的東方(一說為太陽升起的地方)為亞細亞,可能是來源於亞述人的名稱,亞述一詞在亞述的語言中也代表東方,原來只指希臘東方的小亞細亞半島,後來擴展到包括所有東方地區。 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

新!!: 布哈拉汗国和亚洲 · 查看更多 »

伊斯兰教

伊斯蘭教(الإسلام, al-’islām;)--、清真教、回回--教、天方教、大食法、大食教度,是以《古蘭經》和聖訓為教導的一神教宗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古蘭經》被伊斯蘭信徒(穆斯林)視為造物主安拉命天使給其使者逐字逐句的啟示,而聖訓为造物主最后的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錄(由同伴們轉述收集)。伊斯蘭这一名称來自《古兰经》,源自閃语字根S-L-M,意為「顺从(造物主)」;实际上穆斯林(伊斯兰教徒)的名字也來自這個字根,意為「順從者」。 穆斯林信仰獨一且無與倫比的安拉,并认为人生的唯一目的是崇拜或顺从安拉;伊斯兰教认为阿拉在人类历史长河派遣了众多先知給全人類,历代各个民族都有先知,包括易卜拉欣(亞伯拉罕)、穆薩(摩西)、爾撒(耶穌)等,先知穆罕默德是最後一位,古兰经載有他所得的訊息。伊斯蘭教的基本功修包括五功,是為「念、礼、齋、課、朝」,五功是穆斯林需要奉行的五個義務。伊斯兰教还拥有自己的一套宗教法律,该法律實際觸及生活及社會的每一個層面,由飲食、金融到戰事以及福利等各方面。 在先知穆罕默德逝世後,伊斯蘭帝國持續擴張,佔據着大片的地區,促使哈里發國的誕生,傳教活動亦刺激更多人改信伊斯蘭教。早期哈里發的宗教政策、穆斯林的經濟及商貿開拓及後來奧斯曼帝國的擴張都使伊斯蘭教從麥加向大西洋及太平洋的方向擴散,形成穆斯林世界。 絕大多數的穆斯林屬於遜尼派(75%-90%)及什叶派(10%-20%)两大派别,另外两派中均有人同时信仰伊斯兰神秘主义。伊斯蘭教是中东、中亚、东南亚主要部分及非洲的大部分的主流宗教。在法国、德国、中国西北部、俄罗斯西南部及加勒比地區都可找到龐大的穆斯林社群。穆斯林最多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亚,這裡居住著全球穆斯林總數的15%。南亞、中東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穆斯林分別佔全球總數的25%、20%及15%。皈依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幾乎可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都可找到。截至2010年,全球約有16億穆斯林,佔23.4%人口。在信徒人數上,伊斯蘭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被認為是世上增長得最快的宗教。.

新!!: 布哈拉汗国和伊斯兰教 · 查看更多 »

伊斯玛仪一世

伊斯邁爾一世()伊朗萨非王朝的创立者,沙阿(1502年—1524年在位)。库尔德人萨菲派首领海达尔之子,母系血统来自特拉布宗科穆宁家族的阿莱克修斯四世。 伊斯邁爾一世建立国家的主要支柱是突厥语族游牧部落(奇茲爾巴什)。他大约于1500年—1501年在奇茲爾巴什人的武力帮助下,在阿塞拜疆起兵反对土库曼人建立的白羊王朝。1502年伊斯邁爾攻克白羊王朝首都大不里士,定都于此,自立为沙阿。从此开始了萨非王朝在伊朗的统治(1502年—1736年)。 伊斯邁爾一世自登基之日起就致力于武力统一伊朗和向外拓展疆土。1503年—1508年经广泛战争几乎征服整个波斯、亚美尼亚和伊拉克大部。1510年,伊斯邁爾一世与另一位和伊斯邁爾一世共同滅亡了帖木兒王朝的中亚征服者,乌兹别克汗国汗昔班尼而激战于呼罗珊,伊斯邁爾一世靠著與帖木兒王朝的遺脈巴布爾結盟而获胜(昔班尼于是役阵亡)。伊斯邁爾一世向西推进的行为终于导致他与奥斯曼帝国的冲突。1514年在查尔迪兰战役中,伊斯邁爾一世被奥斯曼帝国苏丹塞利姆一世击败,他兩個妻子被塞利姆抓獲。对土耳其军事力量的共同担心使他向一些欧洲国家伸出橄榄枝(包括威尼斯、西班牙和匈牙利)。 伊斯邁爾一世宣布伊斯兰教什叶派为国教,并自任什叶派的领袖。他还是一位有学问、有教养的人,能够写诗。 Category:萨非王朝君主 Category:開國君主.

新!!: 布哈拉汗国和伊斯玛仪一世 · 查看更多 »

伊斯蘭教法

伊斯兰教法,音译为沙里亞(شريعة,,),意为“道路”,是一套以伊斯蘭教教義為準則的法律,根據《古蘭經》和可靠聖訓的內容,對人民日常生活和行為作出法律規定,因此又被稱為伊斯蘭法律(Islamic law)。.

新!!: 布哈拉汗国和伊斯蘭教法 · 查看更多 »

侯赛因

侯赛因(阿拉伯語:)是阿拉伯语的常用人名。意思包括善和帅。侯赛因可以指以下的人物:.

新!!: 布哈拉汗国和侯赛因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Россий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Федеративн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縮寫為РСФСР;Russian SFSR);舊譯為全俄社会主义劳农委员会联邦共和国,简称蘇俄,是苏联的第一個加盟共和国。 蘇維埃俄罗斯联邦是蘇聯面積最大的一級行政區,面积占苏联總面積的75%,人口约是苏联的三分之二;作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其首府莫斯科也是苏联的首都。.

新!!: 布哈拉汗国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土库曼斯坦

--(Türkmenistan/Түркменистан/تۆركمنيستآن)是一個中亞國家,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蘇聯時期的名稱為土库曼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91年從蘇聯獨立。.

新!!: 布哈拉汗国和土库曼斯坦 · 查看更多 »

喀布尔

喀布尔(کابل,کابل), 是阿富汗的首都,喀布尔省省会和阿富汗的最大城市。它是一座有3000多年历史的名城,1773年以后成为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在信德语中是“贸易中枢”的意思。根据2012年的统计,喀布尔城市总人口达到3,289,000人。喀布尔在世界城市规模中排名第64位,也是世界上第五大发展最快的城市。.

新!!: 布哈拉汗国和喀布尔 · 查看更多 »

呼罗珊

呼羅珊(波斯語:خراسان)源于波斯语,意思是“太阳初升的地方”。可以指:.

新!!: 布哈拉汗国和呼罗珊 · 查看更多 »

和卓

和卓(خواجە khawāja, خوجا),元、明時期譯作火者,清代以後譯作和卓、霍加、和加。和卓原為波斯语“圣裔”之意,指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後裔。後來在一些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中被用作頭銜、人名。在中亚与南亚的一些地方,和卓被用作伊斯兰教中宗教长者的尊称。 和卓在維吾爾語中又稱作和卓木(خوجام,Xojam),意为“我的和卓”,表示尊重。漢語將蒙古察合台王族統治西域時期的圣裔頭銜譯作“火者”;“和卓”則指17世紀至19世紀新疆的和卓家族。民國以後,新疆人名中的和卓一詞,一般被譯作“和加”,如和加尼牙孜。.

新!!: 布哈拉汗国和和卓 · 查看更多 »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机构,由原美北长老会美华书馆工人夏瑞芳、鲍咸恩、鲍咸昌、高凤池四人得到长老会美國籍牧师费启鸿的帮助,于1897年2月11日始创于上海,秉承“倡明教育,开启民智”之宗旨,为中国现代出版业巨擘,在上百年的漫长岁月中,对中国现代的文化与教育事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商務印書館初期承印商业簿记表冊、帳本、教會圖書等印務,故得名商务。.

新!!: 布哈拉汗国和商务印书馆 · 查看更多 »

勒內·格魯塞

勒内·格魯塞(René Grousset,),法國歷史學家,以研究中亚和远东著名。其代表作为《草原帝国》(L'Empire des Steppes)。 格魯塞生於法國加尔省奥拜,畢業於蒙彼利埃大學歷史系。其后长期就职于法国美术部,一战时曾短暂从军。1925年出任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助理监管人及雜誌 Asiatique 的秘書。1933年任塞努奇博物馆馆长及其亞洲藝術藏品的負責人。 1930年代,格魯塞發表了他最重要的兩部著作:《十字军东征史》(Histoire des Croisades,1934-36年)和《草原帝国》(1939年)。二战期间,他被维希法国政府解职,但仍秘密繼續研究工作,在戰爭期間出版了三本有關中國和蒙古的作品。 战后,他被重新任命为塞努奇博物馆馆长兼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监管人。1946年,格鲁塞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946至49年間出版了四部最後的作品,主題圍繞小亞細亞和近東。1952年病逝于巴黎。.

新!!: 布哈拉汗国和勒內·格魯塞 · 查看更多 »

四川辞书出版社

四川辞书出版社 (Sichuan Lexicographical Press) 是一个位于四川成都的出版社,其前身是《汉语大字典》编纂处。現在是新華文軒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汉语大字典》也是该社(与湖北辞书出版社一起)出版的第一部书。四川辞书出版社正式成立于1985年。近来该出版社出版了一些非常受欢迎的科普图书,如《新世纪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等。ISBN代码7-80543、7-80682。.

新!!: 布哈拉汗国和四川辞书出版社 · 查看更多 »

穆罕默德·阿利姆

#重定向 穆罕默德·阿里木.

新!!: 布哈拉汗国和穆罕默德·阿利姆 · 查看更多 »

穆罕默德·昔班尼

穆罕默德·昔班尼(Muhammad Shayboniy,)是河中地区布哈拉汗国的開國之君。他继续巩固各乌兹别克部族和奠定基础。 昔班尼是蒙古黄金家族成员昔班的后代。他是乌兹别克首领阿布海兒之孫、謝赫布達克之子。1468年,昔班尼的父、祖二人在反哈薩克人的戰役中被殺。乌兹别克部落陷入分裂,他与阿布海儿的其他子孙一样,辗转哈萨克汗国各地,过着流亡生活。 昔班尼後來投奔了帖木儿帝国的苏丹阿赫马德米儿咱,成为率领3000人的一名将领。在帖木儿帝国同西察合台汗国发生战争的时候,昔班尼秘密投靠了西察合台的速檀馬哈木,在1488年的中,他帮助速檀马哈木击败了帖木儿帝国,得到突厥斯坦城為封地。1500年,攻下帖木兒帝國的首都撒馬爾罕。此后,又经过一系列戰役,驱逐了帖木儿帝国的将领巴卑爾,迫使其前往印度建立莫卧儿帝国。1506年,昔班尼率军攻占布哈拉,建立布哈拉汗国。1507年攻取赫拉特,帖木儿帝国灭亡。1508年至1509年间,多次北上襲擊哈薩克汗國。又远征哈扎拉族,失败。 1510年,昔班尼被哈萨克汗哈斯木大败,逃亡到与波斯萨非王朝交界处。自赫拉特被乌兹别克人占领以后,薩非王朝的伊斯邁爾一世意识到乌兹别克人的扩张是一个重大威胁。得知昔班尼战败后,伊斯邁爾一世亲自率军至呼羅珊攻击昔班尼。在梅爾夫戰役中,昔班尼兵敗试图逃跑,但被殺。他的首级被砍了下来,贴上金箔,制成了骷髅杯,送给了奧斯曼帝國蘇丹巴耶塞特二世。他的尸体则切成数块,送往波斯各地展览。 昔班尼在攻占撒马尔罕之后,娶巴卑尔的姐姐汗扎達·別姬为妻。昔班尼被杀后,他的妻儿被送往莫卧儿帝国。因此布哈拉汗国的继承人是他的一个堂兄弟。他的一支後人後來成立了希瓦汗国。 Category:烏茲別克斯坦人.

新!!: 布哈拉汗国和穆罕默德·昔班尼 · 查看更多 »

紅軍

紅軍可以指:.

新!!: 布哈拉汗国和紅軍 · 查看更多 »

纳迪尔沙

纳迪尔沙阿·阿夫沙尔(1688年10月22日-1747年6月20日,中文常譯為纳迪尔沙)是一位伊朗沙阿(即国王;1736年-1747年在位),阿夫沙尔王朝开国君主。 纳迪尔出生于呼罗珊的一个土庫曼阿夫沙爾部落农民家庭,在童年时被卖为奴隶,后来成功逃亡并成为一群英勇善战的亡命之徒的首领。他加入了东安纳托利亚的突厥语族武装部落“阿夫沙尔”(即“红头”部落),地位迅速升高,逐渐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 1726年,纳迪尔率军支持被入侵伊朗的阿富汗人废黜的萨非王朝沙阿太美斯普二世,后者给他赐名为太美斯普-古里汗。纳迪尔成功地赶走了阿富汗人,于1729年反击到阿富汗境内。他又击退了奥斯曼帝国的军事行动,在国内树立起超过沙阿本人的权威。他随即在1732年废黜了太美斯普二世,将其放逐到呼罗珊。纳迪尔扶立太美斯普二世之子阿拔斯三世为傀儡沙阿;1736年,在结束了与奥斯曼帝国的长期战争之后,阿拔斯三世的死为纳迪尔登上王位打开了道路,他于是自立为沙阿,建立阿夫沙尔王朝(1736-1796)。 纳迪尔沙是一个杰出的统帅和无情的征服者。他依靠红头部落和库尔德人的战斗力推行侵略政策,结果在中亚建立起庞大的帝国。他征服了阿富汗,击退了乌兹别克人的入侵,强迫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达吉斯坦、阿富汗、希瓦汗国和布哈拉汗国的王公们向沙阿的权力称臣(有一些地区被直接合并)。 1737年-1738年,纳迪尔沙在对印度的远征中蹂躏了印度西北部诸省,并且攻占和洗劫了德里。他還偷走了蒙兀兒帝國沙賈漢的孔雀寶座。利用从远征中掠夺来的财富,他在伊朗大兴土木,鼓励文化,使伊朗又呈现出其在萨珊王朝统治的黄金时期的繁荣景象。 纳迪尔沙在其统治后期变成了一个暴君。他的政府征收各种苛捐杂税,导致国内的叛乱层出不穷。纳迪尔沙于1747年在呼罗珊被一伙密谋叛变的封建主刺杀。由他建立的王朝阿夫沙尔王朝也称“红头王朝”。 Category:波斯国王 N N.

新!!: 布哈拉汗国和纳迪尔沙 · 查看更多 »

烏茲別克語

#重定向 乌兹别克语.

新!!: 布哈拉汗国和烏茲別克語 · 查看更多 »

花剌子模

花剌子模(Xorazm;Хорезм;خوارزم,Khwārizm;خوارزم,Khwārazm;Khwarezmia 或 Chorasmia),是一个位于中亚西部阿姆河三角洲地区的大型绿洲。它的南部为卡拉库姆沙漠,北部是曾经的咸海,西部为乌斯秋尔特高原,东部是克孜勒库姆沙漠。在中世纪曾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花剌子模帝国。现今为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一部分。.

新!!: 布哈拉汗国和花剌子模 · 查看更多 »

莫卧儿帝国

--帝国、又称为莫卧--儿王朝、蒙兀--兒王朝(شاهان گورکانی ;;英文:Mughal Empire,),是成吉思汗和帖木儿的后裔──巴卑尔,自阿富汗南下入侵印度建立的帝国。“蒙兀兒”即波斯语中“蒙古”一词的转音。在帝國的全盛时期,领土几乎囊括整个印度次大陸,以及中亚的阿富汗等地。帝国的官方语言是波斯语,但是统治者是信奉伊斯兰教、有察合台汗国贵族血统、波斯化的蒙古人。莫卧儿帝国的统治者属于帖木儿王朝。帝国是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波斯语是宫廷、公众事务、外交、文学和上流社会的语言。而基層则信仰婆羅門教,使用梵文等各種印度語言。 政權在第二代胡马雍时期曾一度衰落,后在第三代皇帝阿克巴时期进入全盛时期。自第三任皇帝阿克巴一直到第六任奥朗则布统治时期是莫卧儿帝国的全盛时期,帝国的疆域经过逐步的扩张而达顶峰,经济繁荣。奥朗则布去世后,莫卧儿帝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逐步缓慢,处于不断衰退之中。1857年,印度民族起义爆发之后,英国击败西帕衣团,并彻底廢除已经有名無實的帝国,直接統治印度。.

新!!: 布哈拉汗国和莫卧儿帝国 · 查看更多 »

遜尼派

逊尼派(Sunni,أهل السنة والجماعة,,简称 ),又譯素尼派,原意為遵循聖訓者,為伊斯兰教中的最大派别,自稱「正統派」,與什叶派對立。一般認為,全世界大約有85至91%穆斯林隸屬此派別See.

新!!: 布哈拉汗国和遜尼派 · 查看更多 »

聖訓

聖訓(al-ḥadīth或aḥadīth(複數)),意為“敘述”,是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錄,由後人所編。圣训形成于8至9世纪,其主要内容是先知对教义、律例、制度、礼仪及日常生活各种问题的意见主张。也包括他的行为准则和道德风范。圣门弟子谈论宗教、经训和实践教理等的言行,凡经他认可和赞许的也被列为圣训的范围,但有的属于伪托。伊斯蘭傳統的教法學派皆認為聖訓是用來落實遜奈(或譯聖行,即穆罕默德的言行)的重要工具。圣训是伊斯兰教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

新!!: 布哈拉汗国和聖訓 · 查看更多 »

草原帝国

《草原帝国》(L'Empire des Steppes)是法国历史学家雷纳·格鲁塞于1938年发表的中亚通史著作。书中将活跃于欧亚草原的匈奴、鲜卑、突厥、蒙古等民族合并为一个草原帝国进行研究。上至人类文明产生初期,下至清朝乾隆年间平定大小和卓之亂。该书中文版有商务印书馆“汉译名著”本、青海人民出版社译本。.

新!!: 布哈拉汗国和草原帝国 · 查看更多 »

萨非王朝

萨非王朝,因为翻译的不同又称萨法维帝国、萨菲帝国、波斯第三帝国或波斯第四帝国,中国明朝称之为巴喇西,是从1501年至1736年统治伊朗的王朝。这个王朝将伊斯兰教什叶派正式定为伊朗国教,统一了伊朗的各个省份,由此重新激起了古代波斯帝国的遗产,是伊朗从中世纪向现代时期过渡的中间时期。.

新!!: 布哈拉汗国和萨非王朝 · 查看更多 »

费尔干纳

费尔干纳,位于乌兹别克斯坦东部,距塔什干以东420公里。费尔干纳为费尔干纳州首府。总人口21.4万。费尔干纳奈位于费尔干纳盆地南部。经济以纺织、化工、食品工业、能源业为主。.

新!!: 布哈拉汗国和费尔干纳 · 查看更多 »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英文: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为中国贵州省贵阳市的一所公立大学。学校是贵州省属重点大学、贵州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高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3.6万人,其中研究生3000余人。学校有三个校区,分别坐落在云岩区、白云区和花溪区。.

新!!: 布哈拉汗国和贵州师范大学 · 查看更多 »

麻札

麻札,是中世紀伊斯蘭世界的一些陵墓或神壇,通常是聖人或著名的宗教領袖。中世紀的阿拉伯文本也可能用mašhad,maqām或ḍarīḥ來表示相同的概念。 這些陵寢其實是出自前伊斯蘭教時期的信仰和伊斯蘭教、對聖徒的崇拜的融合。在蘇非派中十分普遍。 最有名的麻札是伊拉克的伊玛目侯赛因圣陵和吉爾吉斯斯坦的瑪納斯斡耳朵、新疆喀什噶爾的阿巴和加麻札。.

新!!: 布哈拉汗国和麻札 · 查看更多 »

阿夫沙尔王朝

阿夫沙尔王朝(سلسله افشار)是18世纪统治伊朗高原的一个土库曼人王朝。.

新!!: 布哈拉汗国和阿夫沙尔王朝 · 查看更多 »

阿富汗

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افغانستان;افغانستان;简称阿富汗)乃是一个位于亚洲中南部的内陆国家,坐落在亚洲的心脏地区。阿富汗的位置有不同的定义,有时候会被认为处在中亚或者南亚,甚至被归类于中东地区(西亚)。阿富汗与大部分毗邻的国家有着宗教上、语言上、地理上相当程度的关联。阿富汗的北部和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以及塔吉克斯坦接壤,东部与中国以及部分巴基斯坦控制查謨-克什米爾地区(有争议)接壤,南部与巴基斯坦接壤,西部与伊朗接壤。 “阿富汗斯坦”在普什圖語的意思就是阿富汗人的地方。普什圖人又稱阿富汗人,亦是現時國內最多人口的族群。作為內陸国,加上長年戰事,领土中的五分之三交通不便。近年阿富汗經濟主要倚賴外國援助,其中來自歐盟的援助佔阿富汗国内生产总值的40%。农业是另一主要的经济支柱,但可耕地还不足农用地的2/3。人口為3000多万,因為戰亂導致的經濟困難延續,是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

新!!: 布哈拉汗国和阿富汗 · 查看更多 »

阿斯特拉罕王朝

阿斯特拉罕王朝,由1599-1785,由阿斯特拉罕汗國的札尼家族統治布哈拉汗國。 1554年,俄羅斯合併阿斯特拉罕汗國後,布一名王子名為雅爾穆罕默德帶他的兒子札尼前往布哈拉伊斯坎德爾汗處避難,布哈拉汗嫁女兒給他。1599年,昔班家族絕嗣。汗位轉手札尼家族。其間浩罕在1700年代獨立。 1740年,波斯納迪爾沙阿入侵布哈拉。強制他承認阿姆河是兩國疆界。在札尼王朝時代,北方曼吉特部影響愈來愈大,後來宮廷侍長穆拉德沙與末代可汗女兒結婚。因為札尼家族無嗣,汗國轉手諾蓋人中的曼吉特人。.

新!!: 布哈拉汗国和阿斯特拉罕王朝 · 查看更多 »

蘇俄

蘇俄可以指:.

新!!: 布哈拉汗国和蘇俄 · 查看更多 »

赫拉特

赫拉特(هرات),中亚古城,又称哈烈、黑鲁、海里、哈利,是阿富汗西部哈里河流域赫拉特省的一个城市。位于赫里河中游右岸。人口约35万,居民以波斯人、塔吉克人为主。在11世纪—1220年之间,赫拉特发展成为中西亚的金属品制造业的中心,尤以镶金银的铜器闻名;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现为赫拉特省首府。是中亚与西南亚、南亚交流的重要枢纽。.

新!!: 布哈拉汗国和赫拉特 · 查看更多 »

锡尔河

錫爾河畔,於塔吉克苦盞 锡尔河(英語: Syr Darya,Сырдария,Sirdaryo,سیردریا,Сирдарё),中国古称药杀水,也即叶河,中、下游流经沙漠地区,是中亚著名内流河。 锡尔河发源于天山山脉,分两源,右源纳伦河和左源卡拉达里亚河,纳伦河为正源,发源于吉尔吉斯斯坦。两河在纳曼干附近汇合后向西流入费尔干纳谷地,在塔吉克斯坦苦盏出谷,流至别卡巴德后转而向西北,流经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后,注入咸海。 全长2212公里,流域面积21.9万平方公里,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060立方米/秒,年均径流量336亿立方米。 锡尔河主要支流有阿汉加兰河、奇尔奇克河、克列斯河和阿雷西河。.

新!!: 布哈拉汗国和锡尔河 · 查看更多 »

苏菲派

#重定向 蘇非主義.

新!!: 布哈拉汗国和苏菲派 · 查看更多 »

河中地区

河中(英語:Transoxiana),指中亚锡尔河和阿姆河流域以及泽拉夫尚河流域,包括今乌兹别克斯坦全境和哈萨克斯坦西南部。河中为古代欧亚陆路主商道丝绸之路重要通道;自波斯帝国(前559—前336年)時期開始,该地区先后被希腊、突厥、唐朝、阿拉伯帝国、萨曼王朝、喀喇汗王朝、西遼、察合台汗国、帖木儿帝国等统治。.

新!!: 布哈拉汗国和河中地区 · 查看更多 »

沙皇俄国

沙皇俄国或沙俄可以指:.

新!!: 布哈拉汗国和沙皇俄国 · 查看更多 »

波斯語

#重定向 波斯语.

新!!: 布哈拉汗国和波斯語 · 查看更多 »

泽拉夫尚河

泽拉夫尚河(Дарёи Зарафшон;Zarafshon;زرافشان)位于中亚河中地区,流经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起源于塔吉克斯坦的帕米尔高原边缘,向西流经塔吉克和乌兹别克东南部,注入阿姆河,全长877公里,该流域是中亚的人口稠密区.

新!!: 布哈拉汗国和泽拉夫尚河 · 查看更多 »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新!!: 布哈拉汗国和法国 · 查看更多 »

昔班尼王朝

#重定向 昔班王朝.

新!!: 布哈拉汗国和昔班尼王朝 · 查看更多 »

昔班王朝

昔班王朝,是一個波斯化的中亞突厥-蒙古王朝,始祖是朮赤第五子昔班。直到14世紀中葉,他們承認拔都和斡兒答的權威。 由於拔都和斡兒答家在14世紀中期絕後,昔班家的阿布海兒宣稱他是朮赤家唯一合法繼承者,並欲控制全金帳汗國,他的對手是朮赤十三子禿花帖木兒。.

新!!: 布哈拉汗国和昔班王朝 · 查看更多 »

浩罕

浩罕可以指:.

新!!: 布哈拉汗国和浩罕 · 查看更多 »

浩罕汗国

浩罕汗国(Qo`qon Xonligi;خانات خوقند),中亚一古国,18世纪初由乌兹别克明格部落建立,於1876年为俄羅斯帝國灭亡。版图包括今日的哈萨克南部部分地区、烏兹別克東部以及塔吉克与吉尔吉斯部分领土。.

新!!: 布哈拉汗国和浩罕汗国 · 查看更多 »

撒馬爾罕

撒马尔罕(Samarqand Самарқанд;سمرقند;Самарканд)是中亞地區的歷史名城,也是伊斯蘭學術中心,現在是乌兹别克斯坦的舊都兼第二大城市、撒马尔罕州的首府,首任總統伊斯拉木·卡里莫夫生於此城。“撒马尔罕”一词在粟特语中意为“石城”或“石要塞”、“石堡垒”;另根据耶律楚材说:“寻思干者西人云肥也,以地土肥饶故名之。”.

新!!: 布哈拉汗国和撒馬爾罕 · 查看更多 »

政教合一

政教合一是指政治領袖同時兼為宗教領袖,或者宗教領袖同時兼為政治領袖的政體。.

新!!: 布哈拉汗国和政教合一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布哈拉汗國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