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宗教

指数 宗教

宗教(英语:Religion)是联系人与超自然神明或超验主义的文化体系,可分为多神论、泛神论、一神论和无神论等多种体系,包括个人行为、传统仪式、价值观念、世界观念、经典作品、朝拜圣地、道德规范或社会团体等形式。宗教信仰是人们对其中某个体系的共识和崇敬。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声称与神话和哲学相辅相成,宗教相当于人文社科中的一门包罗万象的“生存之道”。 不同宗教可能包含不同元素,包括但不限于神性,圣物,信仰,超自然存在(一个或多个),给予信徒规范或力量的终极性或超验性生命体验。宗教的表现形式包括仪式,讲道,纪念或崇拜神明,牺牲,节日,节庆,殡葬服务,婚姻服务,祷告,音乐,艺术,舞蹈,公共服务或其他文化形式。宗教可能通过神圣历史、叙述(可能通过神圣经文保存)、符号意义和圣地,来记录生命、宇宙或其他事物的起源、并以此表达生命的意义。传统意义上,信仰被认为是宗教信念的来源。全世界大约有10000个不同宗教 ,大约84%的人口附属于5个最大宗教之一,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或不同形式的民俗宗教。.

目录

  1. 151 关系: 基督徒基督教原始宗教卡尔·施米特印度尼西亚印度教印欧语系反宗教古罗马吳汝鈞多神論多神教天主教天道教奧古斯丁奧托套套逻辑始基威卡教威廉·詹姆士孔教宗教学宗教學宗教人类学宗教建筑宗教信仰自由宗教团体宇宙巫術巴哈伊信仰上层建筑上帝上座部佛教不可知论不信者中华人民共和国中世纪中國布莱兹·帕斯卡世俗世界三大宗教世界观一神論人类学人格化仪式什叶派伊斯兰教伦理学伯特兰·罗素... 扩展索引 (101 更多) »

  2. 主要话题条目

基督徒

基督徒(Christian)是對基督宗教信徒(教徒)的稱呼,泛指相信耶穌是基督和神的儿子及跟從其教導的人,現泛指基督宗教教會的成員,包括天主教信徒、正教會信徒、新教信徒、獨立教會信徒在內的基督教各宗派人士,部分信奉基督教但不加入任何基督教教派的信徒,亦可被稱或自稱為基督徒。因歷史發展的緣故,漢語語境所稱的「基督徒」有時指新教信徒。此名稱出自《新約聖經》,當時其著作所用的通用希臘語將基督徒稱為「」(),意思是“基督的人”。 「基督徒」一詞多次出現在《新約聖經》的書信部分,例如在與:從安提阿的教會聚集起首,他們被稱為基督徒;及後,希律·亞基帕曾對保羅表示,「保羅少許的說話,便叫亞基帕作基督徒嗎!」。《彼得前書》裡,彼得把「基督徒」與「受苦」連在一起,也指出「基督徒受苦,不是羞恥,而是榮耀上帝的事」。在保羅傳教時代,基督徒較常以「聖徒」自稱。聖經提到耶穌給基督徒的大使命,「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或作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查看 宗教和基督徒

基督教

基督教是信仰耶穌基督為神之聖子與救世主(彌賽亞)的一神教。發源於西亞的巴勒斯坦地區,以《聖經》為最高宗教經典,信徒稱為基督徒,基督徒組成的團體則稱為教會或基督教會。由於部分教義源流自猶太教,因而被認為是亞伯拉罕諸教之一,現今亦与伊斯兰教、佛教共同視為世界三大宗教。其分為天主教、正教會、新教等三大宗派,但因歷史發展的緣故,漢語所稱的「基督教」常專指新教,基督教整體則又另以「基督宗教」、「基督信仰」或「廣義基督教」稱之。 基督教的信仰核心認為三位一體的獨一神(漢語亦譯為上帝或天主)創造了世界,並按照神自己的形像造人,由人來管理世界,後來人犯罪墮落,帶來了死亡;聖父派遣其子耶稣 道成了肉身,在其在世33年的最後,為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在三天後從死裏復活而後升天,賜下聖神與信徒同在;他的死付上了罪的贖價,使一切信他的人得到拯救,並在神內有永遠的生命。 按照基督教在4世紀的歷史紀載,第一個教會在耶穌升天與聖神降臨(約公元30至33年)後由耶穌的宗徒建立,之後耶穌的宗徒及信徒們不斷向外宣教,並快速在當時管轄巴勒斯坦的羅馬帝國境內及周邊地區傳播;雖曾長期遭羅馬帝國政府迫害,但約於公元325年由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合法化,狄奧多西大帝時更定為羅馬帝國的國教,至此成為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之後因羅馬帝國分裂後西方世界東西部的差异化发展,導致11世紀發生東西教會大分裂,形成以羅馬教宗為首的公教會、以及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为首的正教會。16世纪時,西歐又爆發了反對教宗權威的宗教改革運動,马丁·路德(路德派)、约翰·喀尔文(喀尔文派)、烏里希·慈運理等神學家與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安立甘派)先後脫離天主教而自立教會,日後出現了許多教義相近的教會,這些教會即為後世所統稱的新教。 基督教雖起源於西亞,但在7世紀創立的伊斯蘭教興起後,今日在當地的信徒人口反而居於少數。由於基督教重視傳教事業(又稱為「大使命」),加上近代西方國家在世界經濟及文化上具有強勢的影響力,使得基督教的傳佈範圍遍及整個世界,基督教文化更成為世界許多文明的重要骨幹。粗估統計全球超過30%的人口信仰基督教,是當今世界信仰人口最多的宗教,三大宗派中又以天主教的信徒佔約半數最多;基督徒最多的國家則是美國及巴西,大約占人口的75%。.

查看 宗教和基督教

原始宗教

原始宗教(Prehistoric religion,或稱自然宗教或自發宗教),是史前人類宗教信仰和習俗的總稱。更具體的,包括舊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的宗教。西方殖民主義興起後,殘存於近代原始部落的原住民宗教受到嚴重衝擊,宗教之原始狀態與文明社會之接觸發生許多變形。原始宗教多表現為對大自然的崇拜。.

查看 宗教和原始宗教

卡尔·施米特

卡尔·施米特(Carl Schmitt,)是德国著名法学家和政治思想家。他的政治思想对20世纪政治哲學、神學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以決斷論為著;並提出了許多國家法學上的重要概念,例如制度性保障、實質法治國及法律與主權的關係。.

查看 宗教和卡尔·施米特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亞共和国(Republik Indonesia,IPA讀音:),简称印度尼西亞或印尼,为东南亚国家;約由17,508個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萬島之國」黃煥宗、孫福生,《中國大百科全書》-印度尼西亞歷史。。印度尼西亞人口超過2.65億,為世界上人口第四多的國家。國體屬共和國,國會代表及總統皆由選舉產生。印度尼西亞首都為雅加達。印度尼西亞國界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相接,另有新加坡、菲律賓及澳大利亚等其他鄰國。印度尼西亞為东南亚国家联盟創立國之一,且為20國集團成員國。在2016年,依國際匯率計算,印度尼西亞為世界第16大經濟體,以购买力平价計算則為世界第8大經濟體。 印度尼西亞群島自7世紀起即為重要貿易地區,古代王國三佛齐及之後的满者伯夷曾與中國和印度進行貿易。印度尼西亞當地統治者逐步吸收外國文化、宗教和政治型態,曾出現興盛的佛教和印度教王國。外國勢力因天然資源而進入印度尼西亞,穆斯林商人帶入伊斯蘭教,歐洲勢力則帶來了基督宗教,並於地理大發現後壟斷香料群島摩鹿加群岛的貿易。在350年的荷蘭殖民統治時期後,印度尼西亞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始告獨立,但獨立後仍面臨天災、貪汙、分離主義、民主化進程、經濟上劇變等挑戰。 由於島嶼遍布,印度尼西亞有數百個不同民族及語言,最大的族群為爪哇族,並在政治上居主導地位。國家語言、種族多樣性、穆斯林占多數人口、殖民歷史及反抗殖民為印度尼西亞人的共同身分。印度尼西亞國家格言「Bhinneka Tunggal Ika」(存異求同)闡明了多樣性及國家的型態。國家的天然資源豐富,但貧窮仍相當普遍,因而在世界各地有不少的印尼籍移工,但也有針對該地天然資源保育或收穫而來的西方人,國際交流程度不低。.

查看 宗教和印度尼西亚

印度教

印度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是南亞次大陸佔主導地位的宗教,並包含許多不同的傳統。基於因果報應,印度教法和社會準則的“日常道德”規範,和廣泛法律的規定範圍。印度教基於一種獨有的知識或哲學觀點。它包括了濕婆教、毗湿奴派、沙克達教及其他許多的,和以業、法和社会规范為基礎的,內容是廣泛的日常道德。印度教是一套囊括各種不同的知識或是價值觀的宗教,而不是一套剛性,共同的信仰。 印度教被稱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有些人則認為印度教是超越人類起源的「永恆的法」,“永恆的規律”或“永恆的道路”超越了人類的起源。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World Religions.

查看 宗教和印度教

印欧语系

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languages),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语系之一。欧洲、美洲、南亚和大洋洲的大部分国家都采用印欧语系的语言作为母语或官方语言。印欧语系包括約443种(SIL統計)語言和方言,使用人數大約有20億。.

查看 宗教和印欧语系

反宗教

反宗教指反對宗教的教義乃至其存在合理性的思想或行為。 反宗教者也可能是無神論者或反神論者,不過反宗教都有別於無神論、不可知論和反神論。這個詞可以用來形容反對有大型組織的宗教,或者描述一個更廣泛的反對任何形式的信仰中的超自然力量或神。.

查看 宗教和反宗教

古罗马

古羅馬文明通常是指從公元前9世紀初在意大利半島中部興起的文明,罗马共和国与罗马帝国的正式名称为“元老院与罗马人民”(Senātus Populus Que Rōmānus),缩写为SPQR。傳說在公元前754年-753年,羅穆盧斯在台伯河畔建羅馬城,開創了王政時代。公元前509年或前510年,古羅馬王政時代(羅馬王國)結束,選舉兩名執政官,建立起由羅馬貴族掌權的羅馬共和國。百人隊會議從貴族中選出兩名執政官行使最高行政權力,為期1年;管理國家的主要機構為元老院、高級長官及公民大會,而掌握國家實權的則是元老院。隨著貴族與平民之間對立的加深,貴族承認了平民所選的「保民官」,負責保護平民的權力不受貴族侵犯。前451年,頒佈了十二銅表法,明定了平民與貴族不能通婚的限制,這也標誌著羅馬法的誕生。 自公元前5世紀初開始,先後戰勝拉丁同盟中的一些城市和伊特拉斯坎人等近鄰,又征服了意大利半島南部的土著和希臘人的城邦,成為地中海西部的大國。羅馬又發動了3次布匿克戰爭,在前146年征服了迦太基並使之成為羅馬的一個行省。前215年-前168年發動3次馬其頓戰爭,征服大部分伊利里亚、馬其頓並控制了整個希臘。又通過羅馬-敘利亞戰爭和外交手段,控制了西亞的部分地區。於1世紀前後擴張成為橫跨歐洲、非洲稱霸地中海的龐大羅馬帝國。 到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西羅馬帝國亡於476年。而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庭帝國)則在1453年被鄂圖曼帝國所滅。.

查看 宗教和古罗马

吳汝鈞

吳汝鈞(Ng, Yu-Kwan,),廣東南海人,為著名哲學家,著作甚豐。主要研究領域為佛教、儒家、老莊道家哲學、京都哲學、現象學、歷程哲學,並曾構思其思想體系「純粹力動現象學」。 吳汝鈞於香港中文大學取得文學學士及碩士學位,後於加拿大麥克馬斯德大學取得哲學博士學位。曾赴日本大阪外國語大學研究日本語、京都大學研究梵文、西藏文、佛教邏輯、德國漢堡大學研究方法論。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香港能仁書院、香港浸會大學。現為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合聘教授。.

查看 宗教和吳汝鈞

多神論

多神論或多神教(來自πολυθεϊσμός,polytheism),相对于一神論或一神教而言,指崇拜或信仰许多(複數)神的信仰體系或者宗教教條。典型代表为印度教、古希臘宗教和古埃及宗教。中国的道教、日本的神道教、非洲的伏都教和新兴的威卡教都被认为是多神論的宗教。跟一神論不同,多神論是描述某種信仰體系的內容特徵,即該信仰體系中有多於一個的神;而一神論則是對某一宗教信仰的教條特徵的描述,即要求信仰獨一真神、并視為宗教義務。通常人們認為佛教不是多神論的宗教,因为佛教中没有神的概念;然而宗教学则认为佛教属于多神教。基督教虽然有三位一体之说,但是因為強調教徒對於耶和華本身的獨一性信仰,所以还是属于一神論的宗教。 多神論信仰的信徒相信有许多位神(灵)的存在,尽管可能在一定时间内或某种场合只会拜一位神。 多神論信仰體系常見於青銅時代及鐵器時代,到軸心時代才逐漸有更加教條化、哲學化的一神論、泛神論或無神論興起。歐洲古典時代遺留有眾多有關當時多神論信仰和宗教崇拜的記錄,包括古希臘宗教、古羅馬宗教等;在基督教興起并統治歐洲后,這些多神論的記錄被中東地區的西羅馬帝國、埃及和阿拉伯國家保留了下來。中國先秦時代典籍也保留了一些關於上古民族多神崇拜的記錄。.

查看 宗教和多神論

多神教

#重定向 多神論.

查看 宗教和多神教

天主教

天主教(Catholicismus)是對罗马公教會(天主教會)發展而來的一系列基督教之神学、哲學理論、禮儀傳統、倫理纲常等信仰體系之總括,為基督教最大宗派。其拉丁文本意為「普世的」,因此又譯為公教會。另一個經常並用的名稱是「大公教會」,通常用來概括基督教會的普遍特徵,以用來區別狹義的、與聖座共融的公教會,即天主教會。在大多數情況中,天主教是天主教會的代稱。 天主教的中文名稱源自明朝萬曆年間耶稣会將基督信仰传入中国,經当朝礼部尚书之徐光启与利瑪竇等耶稣会士讨论,取儒家古话「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称其信仰之獨一神灵为「天主」,故稱之。天主教在與新教並提時亦被稱為「舊教」,全國宗教資訊網,兩者分別代表著第一個千禧年開始的「傳承式信仰」、以及16世紀宗教改革開始的「書面式信仰」。這一概念曾在恢復公教傳統的牛津運動提出。.

查看 宗教和天主教

天道教

天道教是朝鲜半岛的一個新興宗教。 天道教的前身是由崔濟愚創立的東學。朝鮮王朝末期,1860年代的朝鲜王朝处于西方势力的威胁之下,崔济愚担心朝鲜传统的宗教将被天主教代替,综合了朝鲜传统宗教的重要的因素,创立了“东学”,与“西学”相对。他将儒释道三家思想融为一体,立五伦五常,居仁行义,正心诚意,修己及人,取儒教;以慈悲平等为主旨,舍身救世,洁净道场,口诵神咒,取佛教;悟玄机,蠲名利,无欲清净以持身,炼磨心神,取道教。 崔济愚的东学被朝鮮高宗视为异端邪说。光武九年(1905年),第三任教祖孙秉熙改东学教为“天道教”,以与“天主教”相对,同时为了与親日派李容九創立的做區别。孙秉熙说“天道”就是无极大道,“儒之伦理、佛之觉性、仙之养气,乃人性之自然品赋,天道之固有部分,吾道乃其无极大源也”。韩国现约有280所天道教教堂,约有113万名信徒,在首爾的21所教堂里有20万名信徒。 天道教的经文有純漢文書寫的《》以及谚文書寫的《》。 朝鲜的政党中有天道教青友党,主要由信仰天道教的农民组成。.

查看 宗教和天道教

奧古斯丁

#重定向 希波的奥古斯丁.

查看 宗教和奧古斯丁

奧托

庫斯·撒爾維烏斯·奧托(Marcus Salvius Otho,),羅馬帝國的皇帝之一。皇帝尼祿被迫自殺後,在四帝之年(69年)中的第二位皇帝。奧托殺害了伽爾巴之後,成為羅馬皇帝,不過隨即因內戰戰敗而自殺。.

查看 宗教和奧托

套套逻辑

#重定向 套套邏輯.

查看 宗教和套套逻辑

始基

始基(ἀρχή),又译作本原,是古希腊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指世界万物的来源与存在的根据。 最早探讨这一概念的是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泰勒斯,其学生阿那克西曼德则首次提出了始基的定义:“各种存在物由它产生,毁灭后又复归于它”。米利都学派的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分别认为万物始基为“水”、“”与“气”。其他古希腊哲学家对始基亦有不同观点,如赫拉克利特认为是“火”,阿那克萨哥拉认为是“种子”,恩培多克勒认为是“四根”(水、土、火、气),留基伯、德谟克利特认为是“原子”,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是“数”,认为是“存在”,柏拉图认为是“理念”等。.

查看 宗教和始基

威卡教

威卡教(英语:Wicca)是一种在英国和美国盛行的、新兴的、多神论的、以巫术为基础的宗教。 威卡教的信徒自称自己的宗教为“老宗教”(这个称呼可以追溯到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或者“老路”来表示威卡教的根源在于欧洲的魔术和原始宗教。也有些人将威卡教的仪式与巫覡宗敎的仪式等同起来,将威卡教看作是巫覡宗敎的一种。 从1994年开始,美国承认威卡教为一种宗教并允许他們對人进行灵气治疗。.

查看 宗教和威卡教

威廉·詹姆士

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美国哲学家與心理学家。他的弟弟亨利·詹姆斯是著名作家。他和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一起建立了实用主义。詹姆士舊譯哲姆士。.

查看 宗教和威廉·詹姆士

孔教

#重定向 儒教 (宗教)#.E5.85.B3.E4.BA.8E.E5.AD.94.E6.95.99.EF.BC.88.E5.84.92.E5.AE.B6.E5.AE.97.E6.95.99.E5.8C.96.EF.BC.89.

查看 宗教和孔教

宗教学

宗教学(英语Religious Studies或者Study of Religions,德语为Religionswissenschaft),一般指以研究各種宗教形成、发展、变化、成果、理论、著作的一门人文學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宗教學與神學都以宗教為研究對象,其差異在於宗教學較由從宗教外部的各種角度來觀察分析宗教,並經常與其他相關學科如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歷史學等結合。宗教學相較於神學是較新興的學科,例如在美國約在1950年代才出現宗教學相關科系。.

查看 宗教和宗教学

宗教學

#重定向 宗教学.

查看 宗教和宗教學

宗教人类学

宗教人類學(Anthropology of religion|Anthropology of religion)始於19世紀,研究處於無文字階段的原始民族中的宗教信仰及其各種因素、探索遠古時代的原始宗教。與宗教社會學不同的是,它較傾重於原始宗教。隨著西方殖民擴張和傳教活動發展,宗教學家在大洋洲、非洲等地的原始部落中進行實地考察,掌握了大量土著文化及其宗教資料加以整理,令宗教人類學得以迅速發展。宗教人類學著重傳統的田野調查、統計學及象徵體系的比較方法,與民俗學及民族學交叉。代表學說有萬物有靈論、前萬物有靈論、巫術論、原始一神論、功能論及神話結構學說等。.

查看 宗教和宗教人类学

宗教建筑

#重定向 宗教场所#宗教建筑.

查看 宗教和宗教建筑

宗教信仰自由

#重定向 宗教自由.

查看 宗教和宗教信仰自由

宗教团体

宗教团体(或宗教组织),是根据宗教信仰而產生的社会组织。 宗教團體的收入多來自贊助、會員捐款、賣物會、百萬行、公益金等活動。沒有太多信眾支持的宗教團體,可能出現入不敷支,結果破產。一些宗教團體為了廣開財源,可能利用某些宗教教義,或甚至利用非和平手段,強迫信徒捐獻。.

查看 宗教和宗教团体

宇宙

宇宙(Universe)是所有時間、空間與其包含的內容物所構成的統一體;它包含了行星、恆星、星系、星系際空間、次原子粒子以及所有的物質與能量,宇指空間,宙指時間。目前人類可觀測到的宇宙,其距離大約為;而整個宇宙的大小可能為無限大,但未有定論。物理理論的發展與對宇宙的觀察,引領著人類進行宇宙構成與演化的推論。 根據歷史記載,人類曾經提出宇宙學、天體演化學與,解釋人們對於宇宙的觀察。最早的理論為地心說,由古希臘哲學家與印度哲學家所提出。數世紀以來,逐漸精確的天文觀察,引領尼古拉斯·哥白尼提出以太陽系為主的日心說,以及經約翰內斯·克卜勒改良的橢圓軌道模型;最終艾薩克·牛頓的重力定律解釋了前述的理論。後來觀察方法逐漸改良,引領人類意識到太陽系位於數十億恆星所形成的星系,稱為銀河系;隨後更發現,銀河系只是眾多星系之一。在最大尺度範圍上,人們假定星系的分布,且各星系在各個方向之間的距離皆相同,這代表著宇宙既沒有邊緣,也沒有所謂的中心。透過星系分布與譜線的觀察,產生了許多現代物理宇宙學的理論。20世紀前期,人們發現到星系具有系統性的紅移現象,表明宇宙正在;藉由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觀察,表明宇宙具有起源。最後,1990年代後期的觀察,發現宇宙的膨脹速率正在加快,顯示有可能存在一股未知的巨大能量促使宇宙加速膨脹,稱做暗能量。而宇宙的大多數質量則以一種未知的形式存在著,稱做暗物質。 大爆炸理論是當前描述宇宙發展的宇宙學模型。目前主流模型,推測宇宙年齡為。大爆炸產生了空間與時間,充滿了定量的物質與能量;當宇宙開始膨脹時,物質與能量的密度也開始降低。在初期膨脹過後,宇宙開始大幅冷卻,引發第一波次原子粒子的組成,稍後則合成為簡單的原子。這些原始元素所組成的巨大星雲,藉由重力結合起來形成恆星。 目前有各種假說正競相描述著宇宙的終極命運。物理學家與哲學家仍不確定在大爆炸前是否存在任何事物;許多人拒絕推測與懷疑大爆炸之前的狀態是否可偵測。目前也存在各種多重宇宙的說法,其中部分科學家認為可能存在著與現今宇宙相似的眾多宇宙,而現今的宇宙只是其中之一。.

查看 宗教和宇宙

巫術

巫術、法術(witchcraft)是一種企圖以超自然、神秘方式影響世界的方法。.

查看 宗教和巫術

巴哈伊信仰

巴哈伊信仰(fa Bahá'iyyat, بهائية Bahá'iyya ;或称巴哈伊教,简称巴哈伊,旧译「大同教」),其基本教义可概括为“上帝唯一”、“宗教同源”和“人类一体”。1863年,巴哈伊信仰由巴哈欧拉创立于伊朗,并在中东地区开始传播。巴哈伊也可以指代接受巴哈伊信仰并按其准则生活的人,他们在提升和完善自身的同时也竭尽所能地促进他人及社会的福祉。巴哈伊信仰目前拥有500至700万信徒, 遍布于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在印度和伊朗的集中度最高。世界上人數最多的新興宗教是摩門教,但世界上分布最廣的新興宗教是巴哈伊教。 巴哈伊教创始人为巴哈欧拉,其名意為「上帝之榮耀」,由此产生教名。根据巴哈伊的教义,宗教的历史是神差遣先知对人类进行教化的进化过程。神派遣列代圣使亚伯拉罕、摩西、佛陀、琐罗亚斯德、基督、穆罕默德和巴孛,巴哈欧拉是其中最新的一位。 巴哈伊教是个新的独立宗教。巴哈伊教没有神职人员和地方教堂;现在每个大洲建有一个灵曦堂,分别位於美洲美国伊利诺州威尔米特、大洋洲澳大利亚悉尼、非洲乌干达坎帕拉、欧洲德国法兰克福、中美洲巴拿马、亚洲印度新德里、太平洋萨摩亚、南美洲智利圣地亚哥。每座庙宇都有九面,每面有一大门,代表可以从各方向加入巴哈伊信仰。庙宇中不出售纪念品、不接受馈赠,宗教经费只来源于教徒的捐赠。礼拜仪式非常简单,没有固定的地点,在灵曦堂中可朗诵任何天启宗教的经典作品。 巴哈伊教有自己的历法,每年19个月,每月19天,年末增加4天(闰年加5天)。每年公历3月21日(春分前後)为巴哈伊教曆新年,称为诺露兹节。每天从日落时开始。 由于巴哈伊教义的简单和普遍性,在世界各地发展很迅速,是一种生机勃勃的宗教。 1935年,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开始翻译巴哈伊教经典时,认为其社会主张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世界大同」理想相通,故将其翻译为「大同教」,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1990年代初期。1991年正式更名为「巴哈伊信仰」。.

查看 宗教和巴哈伊信仰

上层建筑

上層建築或上層結構、上部結構均譯自英語「Superstructure」,源自拉丁詞彙詞綴「super-」和「-structure」兩者的合成,有多種意思,可以指:.

查看 宗教和上层建筑

上帝

上帝,通常是指信仰系統中的至高神。 在华夏信仰中,上帝是天子、帝王、君主中的至上神,又称“帝”、“天”、“天帝”、「太一」、「皇天」、“昊天上帝”,和后土成對,並稱「皇天--土」。緯書又稱昊天上帝為天皇大帝,並增以五方上帝配屬五行及仁义礼智信。道教尊稱昊天上帝為玉皇,以五方上帝為「五方五老君」所化。受到基督教傳入的影響,上帝一詞在現代社會也用來指基督教的神。.

查看 宗教和上帝

上座部佛教

上座部佛教(थेरवाद,IAST:;स्थविरवाद ;僧伽羅文:ථෙරවාද ),佛教宗派,現今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還有一些古印度傳承殘存在孟加拉吉大港山區、尼泊爾連同印度米佐拉姆邦、中國雲南傣族聚居區;與大乘佛教並列為現存佛教最基本的兩大派別。 因其尊奉巴利三藏,以巴利語為聖典語言,因此又稱巴利語系佛教、巴利佛教。因其由印度南傳至錫蘭與東南亞一帶,又稱南傳佛教;與北傳至中亞、東亞、藏區的北傳佛教(包括漢傳、藏傳)相對。現今上座部佛教,源自斯里蘭卡上座部分別說系赤铜鍱部傳承。.

查看 宗教和上座部佛教

不可知论

不可知論(Agnosticism),或稱不可知主義,是一種哲學觀點,認為形而上學的一些問題,例如是否有來世、鬼神、天主是否存在等,是不為人知或者根本無法知道的想法或理論。不可知论包含着宗教怀疑主义,不像无神论者一样否认神的存在,只是認為人不能知道或確認其存在。不可知論者認為人類不可能得到真理,他們通常被算作非宗教的、世俗的,但是不一定沒有信仰。 不可知論者在現代工業化過程中人數顯著增加,在一些人口統計中,不可知論者常被認為是無神論者,或是沒有宗教,事實上一些有宗教信仰的人也可以是不知論者:一些人對於他的信仰未必堅定,但是受到社會風氣或自小的環境影響,他們把他們的宗教當作是常識或是信念與傳統文化等等。.

查看 宗教和不可知论

不信者

教徒(Infidel,字面意“不信者”)為基督教或伊斯蘭教對無宗教或異教人士的稱呼。在一神教世界通常為罵人詞彙。不過某些伊斯兰教学者认为伊斯蘭教中引用“異教徒”一詞為中性詞,泛指有不同信仰的人 "Infidel" in An Introductory Dictionary of Theology and Religious Studies, p.

查看 宗教和不信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称「中国」,是位於东亚的社会主义国家,首都位于北京。中国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纯陸地面積第二大、陸地面積第三大、總面積第三大或第四大的國家,當中劃分為23個省份、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中國地势西高东低而呈現三级阶梯分布,大部分地区属于溫帶、副熱帶季风气候,地理景致與氣候型態丰富多樣,有冰川、丹霞、黃土、沙漠、喀斯特等多种地貌杜蕙.

查看 宗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世纪

在欧洲历史上,一般来说,「中世纪」指公元5世纪到15世纪,自西罗马帝国的崩溃到文艺复兴运动和大航海时代之间的时期。按照西方传统,欧洲历史可以分为“古典時代”、“中世纪”和“近现代”三个阶段。而中世纪历史自身也可分为前、中、後期三段。 人口减少、城市衰落、外敌入侵、大众迁移的进程,自古代晚期就开始了,并在中世纪前期得以继续。日耳曼的蛮族们入侵,并在曾是西罗马帝国的领土上建立了各个民族的国家。在7世纪,曾是东罗马帝国领地的北非和中东被伊斯兰化的阿拉伯帝国所占领。尽管此时在社会与政治结构上有着显著的变化,但中世纪与古代时期的分别尚未完全形成。广阔的拜占庭帝国此时依然存活,并且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1070年,拜占庭帝国的查士丁尼法典在北意大利被重新发现,并且后来在西方广受赞誉。西方的诸多王国还依然保留着罗马时代的习俗。同时,人们广泛建立修道院,意在使欧洲基督教化。在卡洛林王朝统治下的法兰克王国控制了西欧的大部分地区,然而到了8世纪末9世纪初,在内忧和外患(维京人、马扎尔人和撒拉森人入侵)的压力下,卡洛林帝国还是崩溃了。 到了中世纪中期,亦即公元1000年以后,由农业科技的改进带来的繁荣贸易,以及中世纪温暖时期到来所造成的增产,使得当时的欧洲人口大量增长。由农民向贵族支付地租和承担劳役的生产组织——庄园,成了中世纪中期主要的社会组织结构。1095年开始的十字军东征,旨在从穆斯林手中夺取中东的控制权。国王逐渐成为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的领袖,这一方面减少了无序带来的犯罪和暴力行为,但另一方面又使得离建造一个统一基督教世界的理想越来越远。经院哲学此时在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托马斯·阿奎纳的神学理论、乔托·迪·邦多纳的绘画、但丁和杰弗里·乔叟的诗歌、马可波罗的游记和哥特式教堂都是这一时期各自领域的杰出作品。 后期的中世纪饱受饥荒、瘟疫和战争的威胁,因此此时欧洲的人口开始减少。在1347年和1350年间爆发的黑死病夺取了三分之一欧洲人的生命。宗教上的争论和对立也对应着国家间的冲突以及农民的反抗。这一时期文化和科技的发展使得欧洲的社会转型,也预示着欧洲近代史的开端。.

查看 宗教和中世纪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查看 宗教和中國

布莱兹·帕斯卡

布莱兹‧帕斯卡(Blaise Pascal,),法国神學家、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學家、音樂家、教育家、氣象學家。帕斯卡早期进行自然和应用科学的研究,对机械计算器的制造和流体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扩展托里切利的工作,澄清了压强和真空的概念。帕斯卡还有力地为科学方法辩护。数学上,帕斯卡促成了两个重要的新研究领域。他16岁写出一篇题为射影几何的论文,1654年开始与皮埃尔·德·费马通信,討論概率论,深刻影响了现代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 1654年末一次信仰上的神秘经历后,他离开数学和物理学,专注于沉思和神学与哲学写作。他是堅定的詹森教派信徒,人文思想大受蒙田影響。宗教論戰之作《》(Lettres provinciales)被奉為法文寫作的典範,身後其筆記本被編為《思想錄》。.

查看 宗教和布莱兹·帕斯卡

世俗

世俗或俗世(Secular)是指脱离宗教組織控制的生活状态。譬如,饮食和沐浴可被视作是世俗活动的例子,因为其日常生活大部分與宗教信仰無關。然而,在某些宗教传统中,饮食和沐浴两者都被视为圣礼,因而在这些信仰的世界观中,这两者会被视为宗教活动。而全世界大部分國家的公立學校機構,均為世俗和不受宗教組織控制的機構。.

查看 宗教和世俗

世界三大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在中文中通常指的是基督教、伊斯蘭教(也稱回教)以及佛教。这三个宗教(包括其各教派)也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三个各自被一部分国家列为国教的宗教,如基督教在欧美的一些国家、伊斯蘭教在中东的一些国家、佛教在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分别被列为国教。 上述的基督教包含基督教三大教派,即天主教、基督新教、東正教,其中東正教與前二者相比信徒較少。伊斯蘭教包括遜尼派和什葉派两大派别,其中遜尼派占多数。而佛教则有大乘佛教、上座部佛教等教派。 另外,还有说法称世界三大宗教为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再加上印度教或犹太教。不过后两者常被归类为民族性宗教,如印度教通常只侷限于印度人内部信仰等。 而犹太教也被包括于三大宗教主要是因爲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信奉獨一創造神。.

查看 宗教和世界三大宗教

世界观

世界觀意思是「著眼世界之上」。這是德國知識論中所使用的語言,指的是一個「廣泛世界的觀念」。它指涉的是一種人類知覺的基礎架構。透過它,個體可以理解這個世界並且與它互動。.

查看 宗教和世界观

一神論

一神論或一神教(翻譯自monotheism;μόνος),意指認為只存在一個囊括一切的神的宗教和思想,《大英百科全书》的定義為「相信一位神的存在,或是相信神的唯一性」。但并不否认其他天使、伊斯兰教的精灵等精神体之存在,仅承认唯一精神体的纯粹一神教是不存在的。 從宗教源流和的「創造論」基本教義觀之,埃及法老阿肯那頓所創宗教可能是最早的一神論。 目前存在的一神教主要是亞伯拉罕諸教,又称闪米特諸教,主要的包括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此外印度的錫克教也是一神教。与一神教相对的是多神教与泛神教,其特點可以分别概括為“相信世界上有不只一个的神”、或“世界上一切皆是神”。 然而二十世紀後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亂數等科學發現已證明不可能有全知全能的唯一真神存在。 婆羅門教認為創造神「婆羅門」(又稱梵天)已完成祂的創造任務,印度境內只有一座梵天廟宇。婆羅門教發展出印度教後,泛神論成為主流傾向。.

查看 宗教和一神論

人类学

人类学(anthropology)一词,起源于希腊文“ανθρωπος(anthrōpos,人)”以及“λογος(-logia,学科)”,意思是研究人的學科。這個學科名稱首次出現於德國哲學家在1501年的作品《人類學——關於人的優點、本質和特性、以及人的成分、部位和要素》(Antropologium de hominis dignitate, natura et proprietatibus, de elementis, partibus et membris humani corporis),當時人類學這個字指的是人的體質構造。Dieserud, Juul (1908) London:Open Court Publishing ISBN 978-0-8021-3943-6 當代人類學具有自然科學、人文學與社會科學的源頭。它的研究主題有兩個面向:一個是人類的生物性和文化性,一個是追溯人類今日特質的源頭與演變。民族誌同時指稱人類學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依據人類學研究而書寫的文本。從事人类学研究的专家則称为人类学家(anthropologist)。 人類學的基本關注問題是:什麼是智人的定義?誰是現代智人的祖先?人類的體質特徵是什麼?人類如何做出行為?為什麼在人類不同群體之中,有著許多變異與差異?智人在過去的演化歷程,如何影響其社會組織與文化?依此類推。 自從法蘭茲·鮑亞士與布朗尼斯勞·馬凌諾斯基在十九世紀晚期與二十世紀早期從事人類學研究後,這個學科就和其他社會科學學科區分開來,人類學強調對脈絡的深度檢視、跨文化比較(社會文化人類學本質上就是一門比較研究學科),以及對研究區域的長期、經驗上的深入了解,這往往稱為參與觀察。文化人類學格外強調文化相對性,並運用其研究發現來建構文化批判。這在美國特別風行,源於法蘭茲·鮑亞士對十九世紀種族主義的反對,經過瑪格麗特·米德倡導性別平等與性自由,到當代對於後殖民壓迫的批評,以及對多元文化主義的提倡。 在美國,當代人類學通常劃分為四大分支:文化人類學(也稱為社會人類學)、考古學、語言人類學、生物人類學/體質人類學。這個四大分支的人類學也反映在許多大學部教科書,以及許多大學的人類學課程里。在英國以及許多歐洲的大學,這些分支往往安置在不同的科系,且被視為不同的學科。 社會與文化人類學受到後現代理論嚴重影響。在1970與1980年代,有一個認識論的轉向,脫離了這個學科所熟知的實證論傳統。在這個轉向中,關於知識的本質與生產的各項議題,佔據了社會文化人類學的核心位置。相對地,考古學、生物人類學與語言人類學,很大程度上依然是實證論。由於這種認識論上的差異,甚至導致某些人類學系分家,例如史丹佛大學在1998-9學年,「科學家」與「非科學家」分成兩個科系:人類學,以及文化與社會人類學。(稍後,在2008-9學年,史丹佛大學人類學重新整合為一個科系)。.

查看 宗教和人类学

人格化

#重定向 擬人論.

查看 宗教和人格化

仪式

仪式,是对具有宗教或传统象征意义的活动的总称。仪式具有一定的时段、特定的场合,与个人或团体判断有关;可以由个体、群体或团体组织主持和组织进行; 个体的社会身份转变,如结婚,诞生,就职,毕业。 既可以在任意场合或可以面向公众、私人场合或特定人群。仪式既可以仅限于特定团体,也可以限定于宗教或社会事务。如礼拜,节日。.

查看 宗教和仪式

什叶派

什葉派(شيعة,,Shia,),來自شيعة علي(,Shia-ne-Ali)的縮寫,原意為阿里的追隨者,與遜尼派併列為伊斯蘭教的兩大主要教派之一。什葉派與遜尼派各門派中的主要不同不在於教義問題,主要在於誰是穆罕默德「真正接班人」。在历史上曾出现过“穆阿维耶什叶”、“奥斯曼什叶”和“阿里什叶”等,目前则專指認為穆罕默德的繼任者是阿里·本·阿比·塔利卜(穆罕默德堂弟及女婿)的人,遜尼派則認為穆罕默德的繼任者是他的岳父阿布·伯克爾。 什葉派是伊斯兰教的第二大教派,一般認為什葉派人口數佔全世界穆斯林人口的10至15%,然而某些什葉派人士稱有30至35%。68%至80%的什葉派伊斯兰教徒住在以下四個國家: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及印度。十二伊玛目派是什葉派中最主要的派別。2012年估計什葉派中有85%屬於十二伊玛目派。 什叶派是以古兰经及聖訓上記載,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論為基礎,也包括一些什叶派視為是聖書(Nahj al-Balagha)的書籍Esposito, John.

查看 宗教和什叶派

伊斯兰教

伊斯蘭教(الإسلام, al-’islām;)--、清真教、回回--教、天方教、大食法、大食教度,是以《古蘭經》和聖訓為教導的一神教宗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古蘭經》被伊斯蘭信徒(穆斯林)視為造物主安拉命天使給其使者逐字逐句的啟示,而聖訓为造物主最后的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錄(由同伴們轉述收集)。伊斯蘭这一名称來自《古兰经》,源自閃语字根S-L-M,意為「顺从(造物主)」;实际上穆斯林(伊斯兰教徒)的名字也來自這個字根,意為「順從者」。 穆斯林信仰獨一且無與倫比的安拉,并认为人生的唯一目的是崇拜或顺从安拉;伊斯兰教认为阿拉在人类历史长河派遣了众多先知給全人類,历代各个民族都有先知,包括易卜拉欣(亞伯拉罕)、穆薩(摩西)、爾撒(耶穌)等,先知穆罕默德是最後一位,古兰经載有他所得的訊息。伊斯蘭教的基本功修包括五功,是為「念、礼、齋、課、朝」,五功是穆斯林需要奉行的五個義務。伊斯兰教还拥有自己的一套宗教法律,该法律實際觸及生活及社會的每一個層面,由飲食、金融到戰事以及福利等各方面。 在先知穆罕默德逝世後,伊斯蘭帝國持續擴張,佔據着大片的地區,促使哈里發國的誕生,傳教活動亦刺激更多人改信伊斯蘭教。早期哈里發的宗教政策、穆斯林的經濟及商貿開拓及後來奧斯曼帝國的擴張都使伊斯蘭教從麥加向大西洋及太平洋的方向擴散,形成穆斯林世界。 絕大多數的穆斯林屬於遜尼派(75%-90%)及什叶派(10%-20%)两大派别,另外两派中均有人同时信仰伊斯兰神秘主义。伊斯蘭教是中东、中亚、东南亚主要部分及非洲的大部分的主流宗教。在法国、德国、中国西北部、俄罗斯西南部及加勒比地區都可找到龐大的穆斯林社群。穆斯林最多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亚,這裡居住著全球穆斯林總數的15%。南亞、中東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穆斯林分別佔全球總數的25%、20%及15%。皈依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幾乎可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都可找到。截至2010年,全球約有16億穆斯林,佔23.4%人口。在信徒人數上,伊斯蘭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被認為是世上增長得最快的宗教。.

查看 宗教和伊斯兰教

伦理学

伦理学(ethics)也称为道德哲学或道德学,是对人类道德生活进行系统性思考和研究的学科;在此,「道德」被定義為一群人或一種文化所認可的所有行為準則。伦理学试图从理论层面建构一种指导行为的法则体系,并且对其进行严格的评判。 伦理学是哲学的一个主要分支学科,涉及到在正確行為與錯誤行為的概念督導下,人們應該怎樣過正常生活。「倫理」对应的英文用詞「ethics」來自於希臘文「ethos」,可以翻譯為「習俗」或「道德」,又可翻譯為「信念」。甚麼是正確或錯誤?甚麼是聰明或愚蠢?研究這些問題的學問統稱為「ethica」。在哲學裏,探討價值的學問稱為價值論,主要探討的是倫理學的價值與美學的價值。 倫理學主要分為四種研究領域:.

查看 宗教和伦理学

伯特兰·罗素

伯特兰·亚瑟·威廉·罗素,第三代羅素伯爵(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 3rd Earl Russell,),OM,FRS,英国哲学家、数学家和逻辑学家,致力于哲学的大众化、普及化。 在數學哲學上採取弗雷格的邏輯主義立場,認為數學可以化約到邏輯,哲學可以像邏輯一樣形式系統化,主張逻辑原子論。 1950年,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西歐思想,言論自由最勇敢的君子,卓越的活力,勇氣,智慧與感受性,代表了諾貝爾獎的原意和精神”。 1921年罗素曾於中国讲学,对中国学术界有相当影响。.

查看 宗教和伯特兰·罗素

弗里德里希·施萊爾馬赫

弗里德里希·施萊爾馬赫(又譯為士來馬赫,Friedrich Daniel Ernst Schleiermacher;),德國19世紀神學家及哲學家,被稱為現代神學、現代詮釋之父,主張神的臨在性,也就是強調宗教「感覺」。.

查看 宗教和弗里德里希·施萊爾馬赫

作品

作品,亦稱創作、創意成品、著作,是具有创作性,并且可以通过某种形式复制的成品。著作權法保障了這些創造性活動的表現形式。作品的创作者就是作者。.

查看 宗教和作品

佛经

佛經,為記載佛語和佛陀教法的經典。主要指經藏,有時也泛指經律論三藏,以及歷代後賢著作的全部佛典,古代總稱為「眾經」、「一切經」或「大藏經」。按照佛教的傳統和記載語言,佛典可分為巴利語(南傳上座部佛教)、古漢語(漢傳佛教)、藏語(藏傳佛教)三大體系,殘存的梵語、犍陀羅語文獻,並衍生出日文、西夏文、回鶻文、蒙文、滿文、泰文、緬文、僧伽羅文、現代中文和英文等語言的再譯本。 佛教在印度一千多年的發展,誕生了為數眾多的龐大典籍。儘管有共通源頭,但經過長期抉擇、揚棄與衍生的教判過程,形成了多樣化的面貌和互異特質:.

查看 宗教和佛经

佛教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河流域迦毗羅衛國(现在的尼泊尔和印度邊界中間,較為靠近尼泊爾)的太子悉達多·喬答摩(古譯:瞿曇)(佛號屎嘎懶覺泥)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於佛弟子所開示的教導,後发展为宗教。全世界约有5億佛教徒.

查看 宗教和佛教

保羅·田立克

保羅·約拿·田立克(Paul Johannes Tillich,)田立克是一位基督教存在主義神學家、哲學家、新保羅主義者,被視為美國的存在主義代表人物。.

查看 宗教和保羅·田立克

信仰

信仰(英語:faith),從人的角度來說,是指對於人、事物、神、宗教以及各種意識形態的教條或教導、對於 那沒有經驗證據的觀點,抱有信心和信任。faith.

查看 宗教和信仰

修行

修行,本為君子修養的實踐活動,後來成為專用於佛教、道教的宗教術語,指稱其用於進行精神鍛鍊,藉以悟道的方法,如禪定、冥想、念經、打坐等等。.

查看 宗教和修行

俾格米人

俾格米人(Pygmies,單數作Pygmy)並不是一個種族,而是泛指所有全族成年男子平均高度都少於150厘米或155厘米http://www.economist.com/science/displaystory.cfm?story_id.

查看 宗教和俾格米人

地獄

地獄,被一些人認為是人死亡後靈魂會到的地方。在汉族传统宗教观念中,地獄是陰間地府的一部分。地獄的觀念广泛分布於世界各地的宗教信仰观念中,如道教、佛教、印度教、現今的猶太教和基督宗教中的一些派别、伊斯兰教等。其實陰間和地獄的性質不盡相同,陰間也稱冥界,泛指亡魂所在的空間,而地獄特指囚禁和懲罰生前罪孽深重的亡魂之地,可以說是陰間的監獄和刑場。 地狱的观念同时出现在古代东方的印度和西方的西亚,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其最初来源可能是位于两者之间的伊朗高原。早在公元前1800年古波斯的拜火教就有这样的描述:末日审判是有一个大火坑,好人在那里被牛奶和蜂蜜浇灌,而坏人则被融化的金属溶液浇灌。有人認為這是东西方所有地狱观念的共同起源,研究古波斯宗教的学者也持此观点。一種觀點認為佛教傳入前中國沒有地獄觀念。以著有《東漢生死觀》的余英時等為代表的學者認為,中國道教原本已有地獄觀念,佛教傳入後又影響後來道教的地獄概念。 不同的信仰對地獄的理解會有所不同,但一般與人死後的靈魂會到地獄受審、等待輪迴、轉世或受刑罰等事有關。地獄與痛苦的負面情緒有不可分割的聯想,佛教認為地獄道是沒有喜悅意和喜樂的地方,在六道之中最苦的境界;地獄道的是囚犯即“罪鬼”,這與鬼道中的鬼是不同的。.

查看 宗教和地獄

地球村

地球村(Global village),亦称世界村(World village),是通过电子媒介将世界紧密联系的形象表达。地球村也是一个术语,表达了世界各地经济和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这个词是由加拿大人马歇尔·麦克卢汉创造的,他在《》(1962)和《》(1964)推广了这个概念。麦克卢汉描述了如何通过电力技术将全球联系成一个村庄,以及信息从此处到彼处的瞬时移动。.

查看 宗教和地球村

僧伽

僧伽(巴利文: सन्घ ,, संघ,,),簡稱為僧,又譯為僧眾、僧團、教團、和合眾,佛教術語,意譯為大眾,源自古印度傳統,最初意指由多人所組成的團體,在各沙門傳統中,如耆那教等,聚集的弟子,皆稱為僧伽。佛教也傳承了相同傳統,將信奉佛教的弟子皆統稱為僧伽。在一般的使用上,若不做特別指定,僧伽大部份用來泛指佛教僧侶,也就是受具足戒的出家眾。.

查看 宗教和僧伽

價值觀

價值觀(value)是一種處理事情判斷對錯、做選擇時取捨的標準。有益的事物才有正價值。對有益或有害的事物評判的標準就是一個人的價值觀。 ,監控和分析:民主,對外國人和少數民族的寬容,對兩性平等的支持,宗教的作用和宗教的變化水平的支持,全球化的影響,對環境的態度,工作,家庭,政治,民族認同,文化,多樣性,不安全感和主觀幸福感。 價值觀也可以說是一種深藏於內心的準繩,在面臨抉擇時的一項依據。 價值觀會指引一個人去從事某些行為,例如:「誠信」的價值觀,會讓人坦承面對困境及對别人說明事情的真相,提昇別人對其的信任度。「紀律」的價值觀,會讓人依規定行事,產生執行力。「關懷」的價值觀,會讓人關心别人,瞭解别人的困境,对别人有同理心。「自我」的價值觀,會使人「自我中心」。 不同的價值觀會產生不同的行為模式,進而產生不同的社會文化。.

查看 宗教和價值觀

呼吸

呼吸(breathing),生物的一種生理現象,為一種生物細胞的生化作用(稱作「呼吸作用」)所呈現出來的外在生理現象,動物及植物皆有。一般人的認知,則是指高等生物,尤其是人類利用肺部吸入與呼出空氣的過程。不過也有一些動物用其他器官進行氣體交換,例如魚類的鳃以及节肢动物的氣門。 呼吸是維持生物體生存需要的生理學呼吸中的一部份。氧氣動物需要空氣供給細胞新陳代謝和製造能量的來源,能量通常是透過動物所攝取中的食物澱粉所製成的葡萄糖。而把葡萄糖轉化為能量的方法有兩種,一為有氧呼吸(大部分的動物、昆蟲、細菌)和無氧呼吸(少部分的細菌)。有氧呼吸是把氧氣分子轉化為二氧化碳,從中獲取所需的能量。 而呼吸的另一個重要的部份為循環系統把二氧化碳排放掉再把新的氧氣由血液送到需要的細胞。氣體交換是在肺的肺泡中由氣體粒子被動擴散所達成的,所以不需要使用能量。當氣體溶於血液中時,左心臟把血液打到全身體各個細胞。由於肺泡呼吸的表面需要易於空氣的穿越,所以表面並不是完全乾燥的,由所產生的液體,讓表面濕介而增加空氣的穿透力,所以呼吸會導致水分的流失,尤其是排放二氧化碳的時候。 人類的許多輔助功能也和呼吸有關,例如說話、表達情緒(笑、打哈欠)、自主 维护活动(咳嗽和打喷嚏等),而不能由皮膚排汗的動物也需要透過喘气進行體溫調節。.

查看 宗教和呼吸

哲学

哲學(philosophy)是研究普遍的、根本的问题的学科,包括存在、知识、价值、理智、心灵、语言等领域。哲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同是其批判的方式、通常是系统化的方法,并以理性论证為基礎。在日常用语中,其也可被引申为个人或团体的最基本信仰、概念或态度。.

查看 宗教和哲学

儒教

*儒家.

查看 宗教和儒教

冯友兰

冯友兰(),字芝生,河南南阳唐河县人,中国哲学家、哲学史家。他还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查看 宗教和冯友兰

公民

公民(英文:Citizen)是在一个政治实体如国家或城市中,拥有公民身份并根据该地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公民身份或公民權(英文:Citizenship)是一種認同或身份的形式,使個人在政治社群中取得相關的社會權利和義務,和国籍概念不同,擁有國籍如未成年的國民可能沒有行使公民權的權利及義務,在宪法学及政治學則指由法律规范及政治社群中的個人和群體的权利及义务關係。 近代公民權或公民資格的擴張或縮減與封建、專制、民主等制度的關係有不少的政治及學術討論 。 對民主國家及專制國家的公民權教育和保障的跨國比較仍是政策制定及學術研究的重要議題之一。 在各國培養公民素養的學校教育方面,全球規模最大的公民素養及公民教育的研究計劃國際公民及素養調查研究調查各國如何解決下一代公民積極參與社會的挑戰,評估各國青少年對未來公民身分之準備教育,對學生的公民素養的概念知識與能力進行測驗評量,其測驗及調查的範圍包括:公民認知、政治組織、公民概念(如人權)、以及負責任公民的作為及態度等等 。.

查看 宗教和公民

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communism;communismus)是一种共享經濟結合集體主義的政治思想,主張消滅生产资料私有制,並建立一個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進行集體生產),而且主张一种沒有階級制度、國家、政府和家庭的社会。在此一體系下,土地和資本財產為人民共同所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637~638页:“共产主义的最重要的不同于一切反动的社会主义的原则之一就是下面这个以研究人的本性为基础的实际信念,即人们的头脑和智力的差别,根本不应引起胃和肉体需要的差别;由此可见,‘按能力计报酬’这个以我们目前的制度为基础的不正确的原理应当——因为这个原理是仅就狭义的消费而言——变为‘按需分配’这样一个原理,换句话说:活动上,劳动上的差别不会引起在占有和消费方面的任何不平等,任何特权。”在科學共產主義(馬克思主义以及其各流派)的理論中,它在发展上分三个阶段,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即没收私有制财产为国有化并为公有制社会的起步铺垫基础;中期阶段是公有制社会战胜私有制世界的阶段,由于公有制社会体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优势,能够极大地吸引了私有制社会里的广大中下层人民,使得公有制社会能够在私有制世界的包围圈里得到蔓延与扩展,并不断的突破、战胜私有制世界后,最终公有制世界完全代替私有制世界;高级阶段是在公有制社会更加稳定、成熟的基础上开始步入自由发展的阶段,即迈入自由世界的阶段,当公有制世界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后,自由世界形成雏形,也就是世界上不再有阶级、国家和政府,政府的职能几乎被消耗到社会的各领域里。通常所说的共产主义,指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也就是共产主义的自由世界。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歷史唯物主義),资本主义必将为共產主义所取代,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因隨著工業革命後各種機械自動化生產所帶來的高生產力,長期而言經濟生產所需的人力將愈來愈少,在私有財產制度下絕大多數人口將會失業,因此社會若想繼續和平發展就必須進入共產主義,將愈來愈少的工作量分配給各工作人口,除了為興趣而自願長期工作的人之外,基本上多數人可減少許多工作時間后,每个人都有机会自我发展个人素质。共产主义思想在实行上,需要人人有高度发达的集体主义精神,而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达到充分的发展和极度的发达。.

查看 宗教和共产主义

克利福德·格爾茨

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美國文化人类学家,象徵人類學代表人物。.

查看 宗教和克利福德·格爾茨

創造論

創造論或称創世論、神創論(Creationism),常見於古代人類紀錄與「外來」智慧對話的典籍記載。創造論者普遍相信人類、生物、地球及宇宙是由超自然力量或超自然的生物創造,通常為神、上帝或造物主,亦有關於外星人的創世論。另有說法認為,只要是時間或空間上的連續實體即具有創造的可能。不同宗教典籍及民族都各有創造論的敘述。.

查看 宗教和創造論

因果

因果可以指:.

查看 宗教和因果

国家

国或国家,有時又作邦。从广义的角度,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血统、领土、政权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从狭义的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參見主權國家。 一般国家行政管理当局是国家的象徵,它是一種擁有治理一個社會的權力的国家机构,在一定的领土內擁有外部和內部的主權。.

查看 宗教和国家

国家法西斯党

国家法西斯党(Partito Nazionale Fascista;简称PNF)为一前意大利政党,由贝尼托·墨索里尼创建以通过政治形式表达法西斯主义。该政党于1922年“向罗马进军”,夺取政权,成为执政党,统治意大利直至1943年墨索里尼为法西斯大议会罢黜。 在建立国家法西斯党前,墨索里尼所创的首个政党名为“法西斯革命党”(Partito Fascista Rivoluzionario;简称PFR),据其称创立于1915年。在1919年11月选举惨败后,法西斯革命党于1921年更名为国家法西斯党。 国家法西斯党的思想基础为及收复和扩张意大利领土的欲望。法西斯主义者认为意大利必须通过这一举措以树立其国家地位,避免陷入衰败Aristotle A.

查看 宗教和国家法西斯党

犹太教

犹太教(יהדות ),中文曾俗稱挑筋教或一赐乐业教,是在公元前西亞地區的遊牧民族希伯來人中产生的,是猶太人的信仰、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犹太教是一神論的宗教,其主要經典是包括妥拉(摩西五經)在內的塔納赫(即希伯來聖經,基督教稱為舊約聖經),以及包括口傳律法(密西拿)、口傳律法註釋(革馬拉)以及聖經註釋(米德拉什)在內的塔木德,對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而言,犹太教是和以色列人立約的關係。 犹太人是一種See, for example, Deborah Dash Moore, American Jewish Identity Politic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8, p.

查看 宗教和犹太教

灵魂

魂,在從古至今的宗教、哲学和神话中,被描述为决定前生今世的无形精髓,居于人或其他物质躯体之内并对之起主宰作用,是一种非物理学现象;亦可脱离这些躯体而独立存在,也有认为灵魂是永恒不灭的。一个人肉体消失后,其灵魂是否存在,存有争议。人生哲学、宗教信仰和神话故事相辅相成,是影响人类灵魂观的三个文化范畴。 现代,一些科学家也开始用模因和量子学说探讨灵魂问题,他們也认为与生命基因类似,每一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灵魂,并主宰着思想、情感、梦境、幻觉等潜意识,随着生老病死而变化。 很少人曾經歷過失去意識的狀態,因此無法想像死亡將帶給人們什麼樣的感覺。學者通常會認為,那只不過是人們因為渴望相信「死亡並非終點」,而產生的情緒性念頭。「恐懼管理理論」主張:「心靈延續」的信念以及其他一些比較隱晦的想法、行為與心態,都是人們為了減輕對「自我不存在」的極度焦慮,因而產生的反應。其支持者認為,人的心中都存在著一套秘密防禦機制,專門用來抑制對死亡的恐懼。.

查看 宗教和灵魂

琐罗亚斯德教

瑣羅亞斯德教(波斯文:زرتشتی‌گری),伊斯兰教诞生之前中东和西亚最具影响力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因信徒在火前祷告而又得名为拜火教,在中国称为「--教」或「白頭教」。 琐罗亚斯德教的思想屬西方理論定義下的二元论,有學者認為它對犹太教以及后来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影响深远。琐罗亚斯德教的神“密特拉”也进入到罗马帝国以及印度的佛教的宗教之中,现今西方圣诞节即为密特拉节。目前此教在伊朗偏僻山区和印度孟买一带的帕西人(又譯作巴斯人)中仍有很大的影响力。 此教的创始人是琐罗亚斯德,出身于米底王国的一个贵族骑士家庭,20岁时弃家隐居,30岁时聲稱受到神的启示,破斥当时的多神教,宣说拜火教,但受到当时的多神教祭司的迫害。直到42岁时,阿契美尼德帝國的宰相娶他女儿为妻,将他引见国王,琐罗亚斯德教才在波斯迅速传播,77岁时他在一次战争中,在神庙中被杀身亡。另有說法琐罗亚斯德的生存年代要更早,瑣羅亞斯德教也非他首创,有源自更遠古的繼承。.

查看 宗教和琐罗亚斯德教

理察·斯溫伯恩

察·斯溫伯恩(Richard Swinburne,)是一位英國宗教哲學家。最主要的經歷是英國牛津大學基督教哲學系諾羅斯教席(Nolloth Professor)教授職,主要的研究興趣有兩大部分:一、所有關於哲學的核心問題。二、探索關於基督教核心論述的意義與證明。其堅定反對實證論(或是邏輯實證論)者做出的無神論結論,主張理性與信仰二者並無衝突,使用概率有神論的觀念陳述其信仰。在過去的五十年之中,他是論證上帝的存在一位非常重要的學者,而他在哲學領域的貢獻主要是在宗教哲學和科學哲學範疇。.

查看 宗教和理察·斯溫伯恩

神學

學(Θεολογια,theologia,Theology)一詞,廣泛指稱所有對神(上帝)這個主題展開的研究或學說。神學一詞的希臘文Θεολογια是由Θεος(即「神」)和λογος(即「道/話語/學說」)兩個字組合,字面上便有建立人類對上帝正確認識的學說之意。為宗教研究的一個領域。 在羅馬的君士坦丁與狄奧多西崇信基督教以後,在歐洲,神學多被用以指稱基督教神學,但在基督教神學之外,還有伊斯蘭教神學、猶太教神學等神學體系。有些科學理論家和人文主義代表由於神學受到認信傳統所規限而拒絕神學,並且主张公立大學不應該有神學系的設置。.

查看 宗教和神學

神仙

仙,是神与仙的统称,指的是拥有各种超自然能力的虛構人物。在人們的想像中,神仙都是长生不老,可以随意变化形态(一般化为人形),法力高强,存在于凡人无法抵达的異世界之中。.

查看 宗教和神仙

神化

化或神格化(ἀποθέωσις,英文為Apotheosis或deification)是指把一個人高舉至神的地位。中國民間信仰也常常將歷史人物神化,朝廷也會順應民情給予認証,例如明朝萬曆帝敕封關公為關聖帝君,清朝康熙帝冊封媽祖為天后。包括古希臘和古羅馬在內的多神信仰地區都有將傑出人物封神的傳統。 很多歷史上著名的宗教家和哲學家都不以神自居,卻長期被其弟子們把其神化.

查看 宗教和神化

神道

道是日本的原生傳統宗教,為日本人(大和民族)的,奠基於日本自古以來的民間信仰與自然崇拜,屬於泛靈多神信仰。其特色是將世間萬物中令人敬畏及崇拜的均視為神,從山、海之類的自然界物體或現象、祖靈、傳統神話中的的神祇與英雄、乃至各種幽靈等皆是,數量之多可以「八百萬神」來形容。與其他民間信仰相似,神道沒有統一的信仰組織,旗下分為數個流派。.

查看 宗教和神道

神话

在民俗学上,神话是指关于人类和世界变迁的神圣故事。Dundes, Introduction, p. 1在广义上,“神话”可以指任何古老传说, 藉由故事的形式來表達民族的意识形态。 神话来源于原始社会时期,人类通过推理和想象对自然现象作出解释。但是由于这时的知識水準非常低下,因此经常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 神话是人们借助于幻想企图征服自然的表现。神话中神的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原始人类的认识和愿望的理想化。 许多民族的原始社会的历史,都是从神话故事开头的。神话中的人物大多来自原始人类的自身形象。狩猎比较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大多与狩猎有关;农耕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多与农业有关。神话中的英雄也以刀斧、弓箭为武器。从神话中,可以看到先民的一些事迹。 不论是世界文明发生最早地区的原始社会民族,还是当今世界上还处在原始社会的民族,他们流传的许多神话故事都大同小异。 神话也是文学的先河,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例如《庄子·應帝王》中说:“泰氏,其卧徐徐,具觉于于,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 神话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区域性,不同的文明或者民族都有自己所理解的神话含义。.

查看 宗教和神话

祷告

禱告,或称祈祷,是主動和上帝(天主)、神靈或靈性的個體溝通來讚美、祈求、懺悔或者表達自己的思想或願景的行為。.

查看 宗教和祷告

祖先

先是與後代相反的概念。然而,很多時候所指的祖先,通常都是最少隔幾代,年代久遠的則稱為遠祖。在很多父系社會,狭义的祖先一词只代指父親那邊的祖先。 如果兩個人有共同的祖先,即是代表他們有血緣關係。在演化論上,幾個物種有同一演化祖先,它們便是該祖先物種的後代。 中国古代尊称去世祖先为“皇”,如皇考(对亡父的尊称)、皇姑(对丈夫亡母的尊称)、皇祖(远祖,称高祖以上的祖先)、皇舅(女子称丈夫的亡父)等。 很多文化均有敬仰祖先的傳統,不論死活也要表現恭敬。有些民族還有祖先拜祭的習俗(如清明掃墓、祭拜神主),以維繫整個家族及社會秩序。.

查看 宗教和祖先

禁忌

禁忌或忌諱是指在一些特定的文化或是在生活起居中被禁止的行為和思想;如果被禁止的是某些詞彙或物品的話,則稱為禁忌語、禁忌物或禁忌品。有關的行為或詞彙之所以會被禁止,可能是因為:.

查看 宗教和禁忌

科学

科學(Science,Επιστήμη)是通過經驗實證的方法,對現象(原來指自然現象,現泛指包括社會現象等現象)進行歸因的学科。科学活动所得的知识是条件明确的(不能模棱两可或随意解读)、能经得起检验的,而且不能与任何适用范围内的已知事实产生矛盾。科学原仅指对自然现象之规律的探索与总结,但人文学科也被越来越多地冠以“科学”之名。 人们习惯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把科学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传统的自然科学主要有生物學、物理學、化學、地球科學和天文學。逻辑学和数学的地位比较特殊,它们是其它一切科学的论证基础和工具。 科学在认识自然的不同层面上设法解决各种具体的问题,强调预测结果的具体性和可证伪性,这有别于空泛的哲学。科学也不等同于寻求绝对无误的真理,而是在现有基础上,摸索式地不断接近真理。故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偏差的纠正史。因此“科学”本身要求对理论要保持一定的怀疑性,因此它绝不是“正确”的同义词。.

查看 宗教和科学

精神哲学

心靈哲學(英語:philosophy of mind)或精神哲学是一个研究心靈、心理事件、心理功能、心理特性、意識以及它们與肉體(尤其是大腦)的關係的本质的哲學分支。雖然有很多有關心靈的課題都與肉體無關,但是大眾總認為「心靈與肉體的關係」是核心的研究對象。 Kim, J., "精神哲学的问题".

查看 宗教和精神哲学

繆勒

繆勒可以指:.

查看 宗教和繆勒

牧区

牧區可以指:.

查看 宗教和牧区

遜尼派

逊尼派(Sunni,أهل السنة والجماعة,,简称 ),又譯素尼派,原意為遵循聖訓者,為伊斯兰教中的最大派别,自稱「正統派」,與什叶派對立。一般認為,全世界大約有85至91%穆斯林隸屬此派別See.

查看 宗教和遜尼派

聖地

聖地,指被視為「神聖之地」,往往是有重大作用和歷史意義之地。儒家士人中,專指和孔子等儒家聖賢有特別關係的地方,如出生地、活動地。 聖地一詞後來被各種文化、宗教、信仰等所借用,指稱與諸神仙、聖人有密切關係的所在。在中國歷史,人們也把祭祖的神龕、宗廟等視為神聖的地方,有人也稱這種地方為聖地。;古代文獻:.

查看 宗教和聖地

聖禮

聖事(天主教汉译,Sacramentum)或聖禮(新教汉译)是基督教傳達神聖恩典的儀式。東正教與之對應的名稱是奧蹟(Holy Mysteries)。 羅馬天主教會、東正教、東方正統教會、東方亞述教會、信義宗、聖公宗及循道宗成員認為聖事不僅僅是象徵記號,而是天主使用這些被正確執行的聖事作為對忠實信徒傳播恩典的工具。西方基督教傳統定義聖事為傳遞內在精神恩典的外在標記。 500年前馬丁路德(1517年)的選擇的影響到現今仍在。到現在為此,新教仍然是只有2種聖禮:洗禮與聖餐。而所持的理據與路德的相同,也是出於兩種原則: (1)是由耶穌基督親自設立的 (2)是讓信徒藉著這看得見的禮儀去明白、了解上帝那看不見的恩典。 他以此去反對傳統又缺乏聖經根據的禮儀是絕對合理的。詳見馬丁路德聖禮觀。.

查看 宗教和聖禮

道(Taoor Dao),是天地万物的演化运行机制,中国哲学的信念之一。 认为道决定了事物“有”或“无”、以及生物“生”或“死”的存在形式; 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和周而复始的自然现象,是万事万物在道协同作用下所产生的结果;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理念 有兩種解釋,主流是當時的「自然(itself)」不是今日的「自然(Nature)」,而是「自然而然」,“道”雖是生長萬物的,卻是無目的、無意識的,它“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即不把萬物據為己有,不夸耀自己的功勞,不主宰和支配萬物,而是聽任萬物自然而然發展著。後代禪宗則解釋為「道」效法「自然」(今日用語),應為誤解。另一种解释,坚信人受地的制约、地受天的制约、天受道的制约,道受自然的制约;奉行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价值观。 此一信念,不單為哲學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視,也為宗教流派道教等所使用。另外,道家的道是非人格神,道教的神(三清-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老子。道教吸納了道家思想,並從道家思想中完善了道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神是人格神,後兩者宗教經典中英文的word也被翻譯成中文的道(英文原文:word),《聖經》里提到「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原文: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 and the Word was with God, and the Word was God.)伊斯蘭教的《古兰经》里也提到「不信道而且妨碍主道的人们,真主将使他们的善功无效。.

查看 宗教和道

道德

道德,指衡量行為正當的觀念標準,准許刺激人類。 不同的對錯標準是特定生產能力、生產關係和生活形態下自然形成的。一個社會一般有社會公認的道德規範。只涉及個人、個人之間、家庭等的私人關係的道德,稱為私德;涉及社會公共部分的道德,稱為社會公德。 道德為非正式公共機制,非正式即指無法律或權威能判定正確與否,而公共機制指所有場合都能套用的準則。 道德相对主义者认为,道德和文化有密切關係:虽然人類的道德在某些方面有共通性,但是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觀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視的道德元素及其優先性、所持的道德標準也常常有所差異;同樣一種道德,在不同文化社會背景中的外在表現形式、風俗習慣往往也相去甚遠。.

查看 宗教和道德

道教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最早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时期中国人的祭天、祭祖等崇拜活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方仙道,與道家、陰陽家的「五行」「陰陽」和等思想合併形成黃帝學派,在漢朝時融合老子的學說形成黃老道,後逐漸演變成現在的道教。 道教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在古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在現代世界的也積極發展。道家雖然從戰國時代即為諸子百家之一,道教把原為「以『道德』为核心概念」的哲學家神化了。直到漢朝中後期才有教團產生。张陵在益州(今四川省)的鹤鸣山修道,创立了天師道,信奉老子為太上老君,建立二十四治作为传教区域。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唐大潮,《中國道教簡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ISBN 7-80123-229-1。唐代尊封老子,說老子(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中原万物的本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包括道家、術士等)被认为是与儒学和佛教一起的一种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和尋求有關实践練成神仙的方法。 现在學術界所说的道教,是指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承袭了方仙道、黄老道和民间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为最高信仰。主要是奉太上老君为教主,並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修仙、修真境界主要经典,追求修炼成为神仙的一种中國的宗教,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歸納為五種,服食仙藥,外丹等,煉氣與導引,內丹修煉,並藉由道教科儀與本身法術修為等儀式來功德成仙,常見後來的神仙多為內丹修煉和功德成神者與道術的修練者。.

查看 宗教和道教

萊昂哈德·歐拉

莱昂哈德·欧拉(Leonhard Euler,台灣舊譯尤拉,)是一位瑞士数学家和物理学家,近代数学先驱之一,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在俄国和普鲁士度过。 欧拉在数学的多个领域,包括微积分和图论都做出过重大发现。他引进的许多数学术语和书写格式,例如函数的记法"f(x)",一直沿用至今。此外,他还在力学、光学和天文学等学科有突出的贡献。 欧拉是18世纪杰出的数学家,同时也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也是一位多产作者,其学术著作約有60-80冊。法国数学家皮埃爾-西蒙·拉普拉斯曾这样评价欧拉对于数学的贡献:“读欧拉的著作吧,在任何意义上,他都是我们的大师”。.

查看 宗教和萊昂哈德·歐拉

靈性

性,綜合學術與宗教解釋為「個人在各種相處關係中達到平衡的最佳狀態」,類似儒學《易传》、《中庸》所說的感通、中和(和諧)、诚等身心狀態。而這些週遭關係包含了本身個體、自然環境、神、他人等。雖說學術界多有探討該平衡關係,也多有對於靈性引申為個人生命意義的完整認知探討,但是一般說來,宗教信仰仍是靈性探討的主要內容,而講求靈性平衡及和諧的場合,也多與宗教事務相關。簡言之,今多數宗教都自詡可成就靈性平衡的信仰及實踐系統。.

查看 宗教和靈性

西塞罗

庫斯·圖利烏斯·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其名在拉丁语中读为(音译为基凯罗),西塞罗为英文音译,),是罗马共和国晚期的哲学家、政治家、律师、作家、雄辩家。他出生于騎士阶级的一个富裕家庭,青年投身法律和政治,其后曾担任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同时,因为其演说和文学作品,他被广泛地认为是古罗马最好的演说家和最好的散文作家之一。在罗马共和国晚期的政治危机中,他是共和国所代表的自由主义的忠诚辩护者,马克·安东尼的政敌。他支持古罗马的宪制,因此也被认为是三权分立学说的古代先驱,公元前63年当选为执政官,后被马克·安东尼派人杀害于福尔米亚。 西塞罗因其作品的文学成就,为拉丁语的发展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他在当时是罗马著名的文学人物,其演说风格雄伟、论文机智、散文流畅,设定了古典拉丁语的文学风格。西塞罗也是一位古希腊哲学的研究者。他通过翻译,为罗马人介绍了很多希腊哲学的作品,使得希腊哲学的研究得以在希腊被罗马征服之后得以延续。 西塞罗在古罗马时代的影响在中世纪时代渐渐衰落,但在文艺复兴时被重新振兴。彼特拉克在14世纪重新发现了西塞罗的书信,由此开始了文艺复兴学者对西塞罗的重新研究。因此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在本质上是对西塞罗的复兴。西塞罗的影响在启蒙时代达到了顶峰,受其政治哲学影响者包括洛克、休谟、孟德斯鸠等哲学家。亚当斯、汉密尔顿等人也常在其作品中引用西塞罗的作品。 西塞罗深远地影响了欧洲的哲学和政治学说,并且至今仍是罗马历史的研究对象。.

查看 宗教和西塞罗

馬克斯·繆勒

弗里德里希·馬克斯·繆勒(Friedrich Max Müller,),生於德意志邦聯德绍,是一位德國文字學家和東方學家,專長於印度學,是西方學術領域中印度研究與宗教比較等學科的奠基者之一。繆勒對印度的興趣除了以學術著作展現之外,也以小說的形式來呈現,使得英國的广大讀者能够接触并認識印度學。而他所領導翻譯多達50冊的《東方聖典》(Sacred Books of the East)更是維多利亞時代學術的永久性紀念碑。 繆勒認為,吠陀時期的文化代表著自然崇拜的一種形式。他視《梨俱吠陀》中的神明為各種自然的力量,被想像為超自然的人格性存在,但只具部份的人格性。基於此想法,繆勒演绎出他視神話為「語言之疾」的理論。意思是,神話將觀念轉型成各種存在物和故事。依繆勒之見,神明起源于用來表達抽象概念的文字,但後來轉变成各種想像出來的人格性存在。由此,印歐語中的父性神明就以幾種不同的名字出現:宙斯、邱比特、和Dyaus Pita等。對繆勒而言,這些名字都可以追溯到同一個字「Dyaus」;這字的意思依他的了解是「發光」或「光輝」,由這个字而引出了deva、deus、theos等神的統稱,以及宙斯、邱比特(引自deus-pater父神)等名字。這樣,一個隱喻就人格化和固定化了。繆勒這方面的思想與後來尼采的想法很相似。.

查看 宗教和馬克斯·繆勒

马克思主义

克思主義(Marxismus)是一種以唯物主義解釋歷史、辯證法、和對資本主義批判所發展而出的經濟、政治和社會世界觀。在19世紀中後期,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建構出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架構。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根基或方法論的寫作對現代的政治哲學和社會運動產生重大而廣泛的影響,包含了其独特的哲學、社會學、政治經濟學、以及革命意識形態。對於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並沒有一套統一的定義,也因此它在眾多的領域和題材上出現多元的發展,導致其門下包含眾多明顯對立甚至互相衝突的理論。 馬克思主義哲学以唯物主義的立場檢視社會的發展,認為人類社會是架構在其賴以为生的經濟活動上。經濟組織的架構和生產模式被視為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政治、法律、和道德關係的根本來源(或至少發揮了主要的影響),這些社會關係進而構成了馬克思所謂的上層建築。隨著生產模式的進步,既有的社會組織和關係變得沒有效率並且與經濟活動產生衝突,這種衝突進而發展為階級鬥爭Comparing Economic System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2003, by Gregory and Stuart.

查看 宗教和马克思主义

詹姆斯·弗雷澤

詹姆斯·乔治·弗雷泽爵士,OM(Sir James George Frazer,),出生于苏格兰格拉斯哥,社会人类学家、神话学和比较宗教学的先驱。曾在格拉斯哥大学和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弗雷泽在1914年获封爵士。由于长期劳作,1930年之后,他的视力大为下降。 弗雷泽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神话和宗教。除了意大利和希腊,他游历不广。他进行研究工作的主要来源是浩如烟海的史料文献,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调查表。弗雷泽在人类学上的启蒙者是人类学开创者爱德华·伯内特·泰勒,以及泰勒的名著《原始文化》(1871)。弗雷泽一生的研究尽在《金枝》(The Golden Bough)一书,第一版出版于1890年,两卷。1915年第三版出版的时候,已经扩充到十二卷。.

查看 宗教和詹姆斯·弗雷澤

高台教

#重定向 高臺教.

查看 宗教和高台教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簡稱《說文》,是一部中國東漢許慎編著的文字工具書,全書共分部首,收字9,353個,另有“重文”(即異體字)1,163個,說解共用133,441字,原書分為目錄一篇和正文14篇。原書現已失落,但其中大量內容被漢朝以後的其他書籍引用,並有北宋徐鉉於雍熙三年(986年)校訂完成的版本(稱為“大徐本”)流傳至今。宋以後的說文研究著作多以此為藍本,例如清朝的段玉裁注釋本。在四庫全書中為經部,是中國現存最早字典。.

查看 宗教和说文解字

诸子百家

诸子指的是中國先秦時期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荀子、墨子等学术思想的代表人物;百家指的是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名家等学术流派的代表家。诸子百家是后世对先秦学术思想人物和派别的总称。春秋后期已出现颇有社会影响的道家、儒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等不同学派,而至战国中期,許多学派纷呈,眾多学说丰富多彩,为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宽广的基础,中国术语上把这一时期称为诸子百家或百家争鸣时期。.

查看 宗教和诸子百家

超自然现象

超自然()又稱靈異現象,包含了超自然现象和超自然力量,即是在自然界无法见到同时无法用通常手段证实的力量或现象。一旦超自然能够被证实,则它就不再是超自然了。超自然超出科学的范畴,因为科学的研究对象必须是可证实的测量以及通过同行评审(请参见科学方法)此詞彙通常指在現存自然科學狀態下無法解釋的事件或現象,例如奧秘難解的現象及超越感知的經驗。。 超自然一般同宗教信仰和形而上学紧密联系,有时跟超常现象一词同义。.

查看 宗教和超自然现象

輪迴

#重定向 轮回.

查看 宗教和輪迴

藏傳佛教

藏傳佛教(;Төвөдийн Буддын шашин),或称藏语系佛教,或俗稱喇嘛教,是指傳入藏区的佛教分支。屬北傳佛教,与漢傳佛教、南傳佛教并称佛教三大地理体系,歸属于大乘佛教之中,但以密宗傳承為其主要特色。藏傳佛教並沒有南传佛教傳承,說一切有部及經量部對藏傳佛教的形成,雖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不過在佛教的修行方式與戒律上,兩者並不相同,也無直接必然的關係。 藏传佛教以卷帙浩繁,渊博深奥的藏文文献著称。有举世闻名的《甘珠尔》、《丹珠尔》两大佛学丛书。藏语文与记录佛教原始经典使用的梵文有紧密的传承关系,从梵文翻译的内容,不论词意,藏语是唯一可以还原梵语的语言文字。藏语文也是唯一完整地记录自释迦牟尼佛诞辰两千多年来,形成和发展的佛教教义、佛教哲学,以及佛教科学的文字,包括那烂陀传承中,所有的显、密论典。特别是因明论典的教、学传承和方式,当今惟有在藏文中有完整记载和保存。國學大師章炳麟評價西藏學術傳統:“既有文明之學,不受他熏”。然而,聖嚴法師認為藏傳佛教的發展是西藏本土的苯教等民间宗教加上印度晚期混合婆羅門教的佛教密教思想而完成的,整體而言是印藏的合璧。 藏传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佛教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汉地傳入藏区。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莲花生来到藏区,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西藏苯教等本土宗教的部分內容,逐渐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一时期称为前弘期。此后经朗达玛灭佛的波折,西藏佛教经过朗达玛時期灭佛运动的破坏后,约百年之久,到了中国宋朝初年,才又渐渐复兴起来,并逐渐形成了宁玛、噶举、噶当、萨迦、觉囊、格鲁等各派的传承,此一时期称为后弘期。 在宗喀巴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藏密大盛,又因與中國政權關係密切,在西藏出现了政教合一,由兩位固定的轉世僧侶代中國政權統治西藏,分別稱作達賴與班禪。藏傳佛教的流传地集中在中国藏区、尼泊尔、不丹、印度的喜马偕尔邦、拉达克和达兰萨拉。13世纪,开始流传于蒙古地区,至今,蒙古、土、裕固、普米等民族,仍多信奉藏传佛教。近现代,藏传佛教逐渐流传到世界各地。.

查看 宗教和藏傳佛教

蒂利希

#重定向 保羅·田立克.

查看 宗教和蒂利希

锡克教

锡克教(旁遮普语:ਸਿੱਖੀ ,意解「信徒」;英语:Sikhism)是一種萬有在神論的印度宗教,以《古魯·格蘭特·薩希卜》為經典。錫克教在15世紀末發源自旁遮普地區,是現存其中一個最年輕的宗教,目前在全世界有2500萬教徒,大部分居住在印度旁遮普邦。.

查看 宗教和锡克教

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是物理學的分支,主要描写微观的事物,与相对论一起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许多物理学理论和科学,如原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以及其它相关的學科,都是以其为基础。 19世紀末,人們發現舊有的經典理論無法解釋微观系统,於是經由物理學家的努力,在20世紀初創立量子力学,解釋了這些現象。量子力學從根本上改變人類對物質結構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解。除透过广义相对论描写的引力外,迄今所有基本相互作用均可以在量子力学的框架内描述(量子场论)。 愛因斯坦可能是在科學文獻中最先給出術語「量子力學」的物理學者。.

查看 宗教和量子力学

自然

自然(英文:Nature),是指不断运行演化的宇宙萬物,包括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两个相辅相成的体系。 人类所能理解地自然现象有:生物界的基因模因、共识主动、意识行为、社会活动和生态系统等;宇宙间的天使粒子、次原子粒子、星系星云和黑洞白洞等。 人类不能理解地宗教信仰、灵魂观念和神明信念等现象,被称为超自然现象。 从对超自然现象的探索,到对自然现象的认知,是人类逐渐理解自己、适应生存环境和丰富社会活动的过程。例如,古时,火是神明,日月星辰是超自然现象;如今,卫星、电视、电脑和手机成为了神话中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区块链成了全球共识共享的无字天书。.

查看 宗教和自然

臺灣

臺灣,舊稱福爾摩沙,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西隔臺灣海峽與中国大陆相望,周圍從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菲律賓海)、巴士海峽、南海、臺灣海峽、東海所環繞,為東亞島弧中一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38大島嶼,其中七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則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因北回歸線貫穿,氣候介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帶之間,北回歸線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與生態系資源相當豐富而多元。全島現今人口約2,331萬人,超過七成集中於西部的五大都會區,其中以行政中心臺北為核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總人口達700萬。族群構成以漢族、原住民族為兩大民族:原住民族由多個屬於南島民族的部族組成,漢族則依民系及移民年代的不同而分為河洛(閩南)、客家與外省族群,其中河洛為臺灣最大族群。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台湾原住民在17世紀中葉來自中國大陸的漢人移民潮開始前居於主體民族地位;但隨著漢族不斷移入、持續向內陸開墾、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滿清時期、日本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 隨著解嚴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泛藍與泛綠為首的政黨政治、統一與獨立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捨棄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性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兼容並蓄的面貌。.

查看 宗教和臺灣

釋淨空

釋淨空(),俗名徐業鴻,法名覺淨,字淨空,生於中國安徽省庐江县湯池鎮,漢傳佛教比丘,弘揚凈土法門,至今講經已逾五十年。目前利用網路等設備講經教學。 淨空法師特別推崇夏蓮居會集的《無量壽經》。尤其強調「佛教」是「佛陀教育」而非宗教迷信。.

查看 宗教和釋淨空

艺术

艺术(Ars;法語、Art;西班牙語、Arte;Kunst)指憑藉技巧、意願、想象力、經驗等綜合人為因素的融合與平衡,以創作隱含美學的器物、環境、影像、動作或聲音的表達模式,以指和他人分享美的感覺或有深意的情感與意識的人類用以表達既有感知且將個人或群體體驗沉澱與展現的過程。.

查看 宗教和艺术

耶和華見證人

耶和華見證人(Jehovah's Witnesses)是一個獨立的宗教團體,在1870年代末查尔斯·泰兹·罗素在美国賓夕法尼亞州的匹兹堡發起,直至1931年一次大會上,才根據聖經《以賽亞書 43:10》“耶和華說:‘你們是我的見證人,是我所揀選的僕人。’”取名為耶和華見證人。 耶和華見證人的最高機構為美國紐約布魯克林總部的中央長老團,其官方出版之守望臺聖經書社强調耶和華見證人的信仰完全基於聖經,無論是教義內容、生活準則、傳道方式都恢復了公元一世紀的基督教。一些宗教人士聲稱其為異端教派,此乃相較於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新教的信仰,但其本身並不贊同“異端教派”的說法,《耶和華見證人簡介》。 耶和華見證人認為信仰應完全依據《聖經》,強調聖經的主題-上帝的王國,只有上帝的王國能真正解決人類的難題。 對耶穌基督的理解與傳統基督教主張存在較大差别,經常強調傳道與上帝的救贖安排。.

查看 宗教和耶和華見證人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或大部分的人較熟悉的摩门教会(Latter Day Saint movement或Mormon Church 是一个信奉耶穌基督的教会,总部位于美国犹他州盐湖城,分支遍及世界。教会成員相信该教会复原了耶稣最初建立的教会。据该教会统计,该教会拥有70000所修道院, Mormon Newsroom, April 1, 2017.

查看 宗教和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

逻辑

邏輯(λογική;Logik;logique;logic;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 logica),又稱理則、論理、推理、推論,是对有效推論的哲學研究。邏輯被使用在大部份的智能活動中,但主要在哲學、心理、学习、推论统计学、脑科学、數學、語義學、 法律和電腦科學等領域內被視為一門學科。邏輯討論邏輯論證會呈現的一般形式,哪種形式是有效的,以及其中的謬論。 邏輯通常可分為三個部份:歸納推理、溯因推理和演繹推理。 在哲學裡,邏輯被應用在大多數的主要領域之中:形上學/宇宙論、本體論、知識論及倫理學。 在數學裡,邏輯是指形式逻辑和数理邏輯,形式逻辑是研究某個形式語言的有效推論。主要是演繹推理。 在辯證法中也會學習到邏輯。数理邏輯是研究抽象邏輯关系和数学基本的问题。 在心理、脑科学、語義學、 法律裡,是研究人类思想推理的处理。 在学习、推论统计学裡,是研究最大可能的结论。主要是歸納推理、溯因推理。 在電腦科學裡, 是研究各种方法的性质,可能性,和实现在机器上。主要是歸納推理、溯因推理,也有在歸納推理的研究。 从古文明开始(如古印度、中國和古希臘)都有對邏輯進行研究。在西方,亞里斯多德將邏輯建立成一門正式的學科,並在哲學中給予它一個基本的位置。.

查看 宗教和逻辑

耆那教

耆那教(जैनधर्म ;சமணம் ;Jainism),是起源于古印度的古老宗教之一 ,有其独立的信仰和哲学。創始人為伐達摩那(Vardhamana,又稱摩訶毘羅,意為大雄,Mahavira,前599年—前527年),是沙門思潮中「六師外道」之一的尼乾陀若提子,他比佛教的創始人释迦牟尼早出生,耆那教的中心教義主要由他建立。耆那教教義對現代印度的影響,大於同様起源自印度的佛教,甘地就受到耆那教的許多影響。目前耆那教有四五百萬信徒,大部分生活在印度。.

查看 宗教和耆那教

恐怖主义

賓拉登,蓋達組織的首領。 恐怖主義是指一种会造成其所有者做出,为了达成宗教,政治或其他意识形态上的目的而故意攻击非战斗人员(平民)或将他们的安危置之不理,有意制造恐慌的暴力行为之思想。各國在刑事法律上對恐怖主義的定義都不一致。 有些定義還將非法的暴力和戰爭包括在內。一般來說,犯罪組織以相似的手段來勒索保護費或執行沉默守則並不被視為恐怖主義,不過如果由具有政治動機的組織來實施這些行動也有可能被視為恐怖主義。 「恐怖主義」一詞帶有政治及情感上的含意Inside Terrorism,第32頁,其精確的定義便更難以辨識,從學術研究上可以找到上百個恐怖主義的定義。恐怖主義的概念具備爭論性,因為國家當局可用以將政敵或其他對手非法化,從而使國家武裝部隊可理直氣壯地打擊敵人(這種武力行為可能會被敵國描述為恐怖活動)。 恐怖主義由廣域的政治組織實行以達成他們的目的,這些政治組織包括左翼及右翼政黨、民族主義團體、宗教團體、革命分子及當權的政府。他們之間的共同點是他們會不惜肆意向非戰鬥人員使用暴力來為團體、思想或個人爭取注意。.

查看 宗教和恐怖主义

恩里科·费米

恩里科·费米(Enrico Fermi;),美籍意大利裔物理学家。他对量子力学、核物理、粒子物理以及统计力学都做出了杰出贡献,并参与创建了世界首个核反应堆,芝加哥1号堆。他还是原子弹的设计师和缔造者之一。 费米拥有数项核能相关专利,并在1938年因研究由中子轰击产生的感生放射以及发现超铀元素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物理学日渐专门化后少数几位在理论方面和实验方面皆能称作佼佼者的物理学家之一。 费米在统计力学领域做出了他第一个重大理论贡献。物理学家沃尔夫冈·泡利1925年提出了泡利不相容原理。费米依据这一原理对于理想气体系统进行了分析,所得到的统计形式现在通常称作费米–狄拉克统计。现在,人们将遵守不相容原理的粒子称为“费米子”。之后,泡利又对β衰变进行了分析。为使这一衰变过程能量守恒,泡利假设在产生电子时同时会产生一种电中性的粒子。这种粒子当时尚未观测到。费米对于这一粒子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它的理论模型,并将其称为“中微子”。他对β衰变进行理论分析而得到的理论模型后来被物理学家称作“”。这一理论后来发展为弱相互作用理论。弱相互作用是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之一。费米还对由中子诱发的感生放射进行了实验研究。他发现慢中子要比快中子易于俘获,并推导出来描述这一放射过程。在用慢中子对钍核以及铀核进行轰击后,他认为他得到了新的元素。尽管他因为这一发现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但这些元素后来被发现只是核裂变产物。 费米1938年逃离意大利,以避免他的夫人劳拉因为犹太裔出身而受到新通过的波及。他移民至美国,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与曼哈顿计划。费米领导了他的团队设计并建造了芝加哥1号堆。这个反应堆1942年12月2日进行了,完成了首次人工自持续链式反应。他之后着手建造位于田纳西州橡树岭的和漢福德區的。这两个反应堆先后于1943年和1944年进行了临界试验。他还领导了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F部,致力于实现爱德华·泰勒设计的利用热核反应的“”。1945年7月16日,费米参与了三位一体核试,并利用自己的方法估算了爆炸当量。 战后,费米参与了由罗伯特·奥本海默领导的一般顾问委员会,向美国原子能委员会提供核技术以及政策方面的建议。在得知苏联1949年8月完成了首次原子弹爆炸试验后,费米从道德以及技术层面都极力反对发展氢弹。他1954年在上为奥本海默作证。但奥本海默最终仍是被剥夺了。费米对于粒子物理,特别是π介子以及μ子的相关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推测宇宙射线产生于星际空间中受磁场作用加速的物质。在他身后,有许许多多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奖项、事物以及研究机构,其中包括:恩里科·費米獎、恩里科·费米研究所、费米国立加速器实验室、费米伽玛射线空间望远镜、以及元素镄。.

查看 宗教和恩里科·费米

正教會

正教會(Ορθόδοξη Εκκλησία,;pravoslavnaja tserkovʹ),也稱為東正教會,簡稱東正教,與天主教會及新教並列為基督教三大教派,信徒总人數少於天主教,但比新教最大的普世圣公宗要多出两倍,主要分佈在巴爾幹半島、東歐和西亞。.

查看 宗教和正教會

民间宗教

民间宗教(或者稱為民间信仰)也有学者称之为民俗宗教(folklore religion)或普化宗教(diffused religion)。一般是指乡土社会中植根于传统文化,經過历史練瀝并延续至今的有关神明、鬼魂、祖先、聖賢及天象的信仰和崇拜。 民间宗教活动与正式教派的教义之间通常有一种紧张关系。为要使「民间宗教」这个词有意义,必须有一个有传统有专业祭司的有组织宗教与之相对。在没有这些元素的文化中則不需將民间宗教獨立出來。 跟「有组织宗教」或「历史性宗教」相比較,制度化的宗教有創立者、教义、理论以及神職人員,而民間信仰既沒有經典,也沒有組織或系統化的教派,因此,民间宗教也可被认为是不在祭司或神学家指导下由平民进行的宗教活动, 而其信仰人士心理上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总的来说,信仰民间版宗教的人没有意识到这与正规宗教间的区分。没有人有意识地进行民间宗教活动并把之称为一种宗教。当民间宗教与正式宗教间的矛盾冲突被人们意识到时,这种民间宗教可能会不理这种阻力,或发展自己的教义并使自己正规化。.

查看 宗教和民间宗教

民族

民族,又称人,简称民、族。 在漢語中,民族一詞具有十分豐富而复杂的內涵,可以表达多种近似而不同的概念。词汇本身歧义较多,概念和用法受到政治的较大影响,这些义项之间容易相互混淆。在不同的學科中,對於民族的範疇與用法也有許多歧異。在学术上,族群比民族的概念更宽泛。而在汉语实际使用中,民族可以被表示为包括族群、国族在内的多种含义。民族一词在中英翻译时也十分容易混淆。Ethnic group和Nation经常被翻译为民族,然而更精确地应分别译为译为族群和国族。 在汉语的实际表达中,其中一种解释是,民族是血缘和文化的共同体。在中国大陆,官方一般认为民族是文化概念而不是血缘概念。然而,中华民族中的民族却较为偏向国族概念。辛亥革命之前,革命党人试图以长城为界建立一个汉民族国家,此时的中华和汉族的意义等同,为族群概念。而提出五族共和后,中华民族被升格为表示全中国内的所有族群,成为国族概念。.

查看 宗教和民族

汉传佛教

漢傳佛教,指以漢字記載經典或漢字文化圈的佛教,與南傳佛教、藏傳佛教形成世界上現存的三大佛教傳統。漢傳佛教主要流傳於中國大陸、朝鮮半島、台灣、日本與越南等地。 印度的聲聞佛教與大乘佛教經西域傳入中原地区,再經由中國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形成以漢譯經典為本的汉传佛教。漢傳佛教以大乘佛教為主流,是形塑大乘佛教面貌的主要力量之一;自唐密在汉地消亡后,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與藏傳佛教之顯密並重不同。漢傳佛教和其他各系佛教最大的差別主要是口稱南無阿彌陀佛、素食、戒疤,南傳佛教不認同「南無阿彌陀佛」之用語,素食和戒疤也是漢傳佛教獨有,並非印度佛教的戒律。.

查看 宗教和汉传佛教

汉武帝

漢武帝劉徹(),西汉第七位皇帝,其母为关陇人孝景王皇后,於7岁时被冊立为储君,16岁登基,在位達54年,其正式諡號為「孝武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武帝」,是清圣祖以前在位最長的中國皇帝。他雄才大略,文治武功都有顯赫建树,和秦始皇被後世並稱為「秦皇漢武」,被历代史学界和政治家们評價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之一。漢武帝的思想積極進取,极具前瞻性,為朝廷以至社会帶了新思維,亲政後進行了多項大刀闊斧的改革,深遠地影響著後世。 對內政策上,漢武帝用人唯才,不問出身,開創了察舉制并兴太学,以致該時期培養及出現了大量名臣良將;他又頒布《推恩令》,和平地削減了诸侯的權力及勢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另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学从此成為中國社會主流思想,另有首开丝绸之路、使用年号、设立刺史、加强内廷权力等开创性举措。 對外政策上,漢武帝一改漢高祖刘邦白登之围後世代朝廷奉行的和親傳統,以強勢態度積極地對付匈奴,發動第二階段漢匈戰爭,先後收復了西漢初年的多處領土,不过终其一世未能解除秦朝以來匈奴於中國西北部的威脅刘运动,西汉王朝对匈奴采取的民族政策,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7年第6期。《汉书·卷六》:匈奴入上谷、五原,杀略吏民。《汉书·卷六》:匈奴入五原、酒泉,杀两都尉。《汉书·卷七》:匈奴入朔方,杀略吏民。《汉书·卷九十四》:(前71年)其冬,单于自将万骑击乌孙,颇得老弱,欲还。会天大雨雪,一日深丈余,人民畜产冻死,还者不能什一。于是丁令乘弱攻其北,乌桓入其东,乌孙击其西。凡三国所杀数万级,马数万匹,牛、羊甚众。又重以饿死,人民死者什三,畜产什五,匈奴大虚弱,诸国羁属者皆瓦解,攻盗不能理。其后汉出三千余骑,为三道,并入匈奴,捕虏得数千人还。匈奴终不敢取当,兹欲乡和亲,而边境少事矣。。 漢武帝又大幅度地开疆拓土,先後在秦朝故土吞灭了东瓯国、南越國、閩越國,并远征异域,消灭衛滿朝鮮及夜郎國等等,继秦朝后再次拓展了中国疆域;同時兩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開闢丝绸之路,远征大宛,使汉帝国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远达中亚,將帝國在民生、經濟、文化和軍事上,都推上了空前的高峰,其在位期間被稱為漢武盛世,為漢朝的極盛時期。 而漢武帝晚年穷兵黩武,對人民造成了相當大的負擔。其晚年性情也變得反覆無常,而且迷信多疑,致使了巫蛊之祸的發生,為其普遍整體正面評價留下負面部份。駕崩前兩年,漢武帝在輪台下道《罪己詔》,重拾文景之治時期的與民生息的政策,為後來的昭宣中興奠定基礎。.

查看 宗教和汉武帝

泰勒

泰勒可以指:.

查看 宗教和泰勒

法律

法律(Law) 是一種由規則組成的體系,經由社會組織來施與強制力量,規範個人行為。法律是一系列的規則,通常需要經由一套制度來落實。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體系會以不同的方式來闡述人們的法律權利與義務。其中一種區分的方式便是分為歐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兩種。有些國家則會以他們的宗教法條為其法律的基礎。 學者們從許多不同的角度來研究法律,包括從法制史和哲學,或從如經濟學與社會學等社會科學的方面來探討。法律的研究來自於對何為平等、公正和正義等問題的訊問,這並不都總是簡單的。法国作家阿納托爾·法郎士於1894年說:「在其崇高的平等之下,法律同時禁止富人和窮人睡在橋下、在街上乞討和偷一塊麵包。」 在一個典型的三權分立國家中,創造和解釋法律的核心機構為政府的三大部門:公正不倚的司法、民主的立法和負責的行政。而官僚、軍事和警力則是執行法律,並且讓法律為人民服務時相當重要的部分。除此之外,若要支持整個法律系統的運作,同時帶動法律的進步,則獨立自主的法律專業人員和充滿生氣的公民社會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於西元前350年寫道:「法治比任何一個人的統治來得更好。.

查看 宗教和法律

法術

法術可以指:.

查看 宗教和法術

泛神论

泛神论(Pantheism)是一种将大自然与神等同起来,以强调大自然的至高无上的哲学观点。认为神就存在于自然界一切事物之中,并没有另外的超自然的主宰或精神力量。 这种观点自十六世纪開始盛行,並持續至今,代表人物有布鲁诺、斯宾诺莎、約翰·托蘭德等。 布鲁诺把宇宙、自然界与神等同起来,认为自然界的物质是永恒存在的,而且自身在运动变化之中。而斯宾诺莎则用「神」和「自然」两个术语表达同一概念,即表示作为万物存在的原因的最高实体。.

查看 宗教和泛神论

泛靈論

泛靈論(Animism)又名萬物有靈論,是一種認為天地萬物──動物、植物、環境、天氣,乃至言詞、圖畫、建築或其他人工產物──都有靈魂、能夠思考和獲取經驗的主體,並且能夠操縱或影響其他自然現象以及人類社會的世界觀。它亦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信仰系統,在世界各地的傳統文化中都能找到其蹤影。值得留意的是,泛靈論並不等同多神論(Polytheism)、泛心論(Panpsychism)、泛神論(Pantheism)。.

查看 宗教和泛靈論

漢語

#重定向 汉语.

查看 宗教和漢語

演化論

進化論(Theory of Evolution),Evolution字義有演變和進化兩種概念,查爾斯·達爾文演化論使用演化概念,是用來解釋生物在世代與世代之間具有發展變異現象的一套理论,從原始簡單生物進化成爲複杂有智慧的物種。從古希臘時期直到19世紀的這段時間,曾經出現一些零星的思想,認為一個物種可能是從其他物種演變而來,而不是從地球誕生以來就是今日的樣貌。當今演化學絕大部分以查爾斯·達爾文的演化論思想為主軸,是當代生物學的核心思想之一。.

查看 宗教和演化論

澳大利亚原住民

澳大利亞原住民(Indigenous Australians)是澳洲土著人和托雷斯海峽島民的總稱,是歐洲人殖民之前居住在澳洲大陸及其附近島嶼的族群的後代。 澳洲大陸最早的居民和現代澳洲原住民之間的關係在學術上尚無定論。在澳洲發現的最早的人類遺存是40,000年前的“蒙哥人”(Mungo Man),但根據线粒体DNA比較,蒙哥人與現在以及古代的澳洲原住民都沒有親屬關係。而人類到達澳洲的時間本身在學術上也沒有定論,其中最早的估計認爲可能是125,000年前。, University of Wollongong, 2004.

查看 宗教和澳大利亚原住民

新興宗教

新興宗教又譯新宗教,是一個宗教學上的分類用語,一般指近代(約19世纪末期以後)所創立的宗教派別。.

查看 宗教和新興宗教

新教

新教(Protestantism),又稱基督新教,是西方基督教中不屬於天主教體系的宗派之統稱,源於16世紀神學家馬丁·路德等人所領導的宗教改革運動,與天主教、東正教並列為基督宗教三大分支。一些既不屬於天主教,亦與歐洲宗教改革沒有歷史淵源的教會,例如無宗派教會,也被視為新教,Pew Research Center,2011。新教強調「因信稱義」,認為人要得到上帝拯救,唯獨憑藉信心曾祖漢,,全國宗教資訊網,「新教有別於天主教,可以從新教在某些教義和神學的前提上看得出來,馬丁·路德在公元1517年開始宗教改革的運動,他的神學思想起點源於個人的經歷,到底面對公義的神時,人要如何才能夠被接納呢?「因信稱義」(Justification through faith)是路德也是新教的關鍵教義,意思是因著信心的緣故,神把人當作義人(稱義),不是人本身有什麼值得討神喜悅的,而是公義的神在審判的時候不再看人的不完全,而只看到信心的對象,即耶穌基督,雖然世人都無法過一個完美的一生在神面前被稱為義,但是神的兒子耶穌基督過了完美的一生得著了「義」的地位,信徒只要藉著信靠耶穌基督,這個耶穌基督的義就被轉撥到我們身上,因此,神是因著耶穌基督的緣故,稱那些相信之人為義人。」而不是靠善行南亞路德會,《信仰立場》,頁7:「人藉著信心(相信和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便可得著這救恩。『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弗2:8-9)」WELS Topical Q&A: 。新教以《聖經》為信仰之唯一依據,反對天主教聖統制WELS Topical Q&A: Jenkins, Paul (2014), 約翰•加爾文:《基督教要義》(卷三),頁149,更相信所有信徒都具有祭司的職分。新教各宗派在聖餐觀等神學問題持不同看法,但普遍以「五個唯獨」為信仰核心思想。 對新教的稱呼,源自拉丁文「protestatio」,意為「抗議」,源於1529年神聖羅馬帝國宣布馬丁·路德為異端之後所引起的強烈抗議。其實在馬丁·路德之前已經有多位宗教改革家嘗試改革甚至脫離天主教會,但最後直至路德才獲得成功。16世紀路德宗信仰由德國傳入丹麥、挪威、瑞典、芬蘭、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冰島,另一位宗教改革家約翰·加爾文的思想亦傳入匈牙利,荷蘭,蘇格蘭,瑞士和法國。同時期,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帶領當地教會脫離天主教會獨立,亦開展了英國宗教改革運動。 新教成功發展出其獨特文化,為人類在教育、人文 、科學、政治和社會秩序、經濟、藝術等領域帶來重大貢獻。Karl Heussi, Kompendium der Kirchengeschichte, 11.

查看 宗教和新教

施密特

施密特(Schmidt或Schmitt)可以指以下人物:.

查看 宗教和施密特

施萊爾馬赫

#重定向 弗里德里希·施萊爾馬赫.

查看 宗教和施萊爾馬赫

文化

文化是由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首次使用拉丁文“cultura animi”定义,原意是“靈魂的培養”,由此衍生為生物在其發展过程中积累起跟自身生活相关的知识或經驗,使其适应自然或周围的環境,是一群共同生活在相同自然環境及經濟生產方式所形成的一種約定俗成潛意識的外在表現。 对“文化”有各種各樣的定义,其中之一的意義是「相互通過學習人類思想與行為的精華來達到完美」;广义的文化包括文字、語言、建筑、饮食、工具、技能、知识、习俗、艺术等。大致上可以用一個民族的生活形式來指稱它的文化。 在考古学上“文化”则指同一历史时期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文化和文明有时在用法上混淆不清。 現今中文裡文化一詞的意思,借自於日文和製漢語中"文化"之義,其所表達的概念、集合與意涵和華夏古籍的原義相差甚遠,應避免望文生義。 網際網路成熟的發展使原先相對疏離的個人或組織可以很容易經由社群網站,建立許多新的基於價值觀、理想、觀念、商業、友誼、血緣等等非常錯綜複雜的聯繫,由此發展出特定社群意識的網路文化,這種網路文化聯繫瞬間的爆發力,對特定議題及選舉所造成的影響已經是新興不可忽視的力量。.

查看 宗教和文化

无宗教

無宗教是指沒有固定的宗教信仰,不屬於任何一個宗教組織或無宗教信仰,但並非是無神論者,亦包含不可知論者或有神論者。.

查看 宗教和无宗教

无神论

无神论(Atheism),在廣義上,是指一種不相信神存在的觀念Most dictionaries (see the OneLook query for) first list one of the more narrow definitions.

查看 宗教和无神论

日本佛教

日本的佛教在飛鳥時代傳入,並於奈良時代與平安時代開始發展,為漢傳佛教的一支,以大乘佛教為主流。中国佛教已经消失的宗派如真言宗、三论宗等,在日本反而传承至今。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調查,日本神道教約佔日本人口比率99%,佛教徒約佔人口的80%。許多的日本人不參與任何宗教組織,只參與婚喪喜慶與祭祀等傳統上的宗教儀式,還有不少年輕人就算參加宗教儀式,但卻自認為不可知論者,甚至是無神論者。.

查看 宗教和日本佛教

摩尼教

摩尼教,又稱作牟尼教、明教,為西元三世紀中葉波斯先知摩尼所創立。這是一種將瑣羅亞斯德教(祆教)與基督教、佛教混合而成的哲學體系,屬於典型的波斯體系諾斯底二元論。摩尼教吸收了琐罗亚斯德教的善恶二元论思想、基督教的耶稣崇拜、佛教的轮回观念、马吉安主义对于旧约的否定、犹太教的天使概念,以及诺斯底主义的“灵知”思想,创造了二宗三际论体系。摩尼教徒將自己的宗教比喻為博大無垠的“世界之海”,而此前的各大宗教教派只是一條條的合流,最後它們都將匯入海中。 摩尼教認為,在太初時,存在著兩種互相對立的世界,即光明世界與黑暗世界。初際時,光明與黑暗對峙,互不侵犯。中際時,黑暗侵入光明,二者發生大戰,人類世界因此產生。後際時,恢復到初際時相互對立的狀態,但黑暗已被永遠囚禁。物質是黑暗的產物,精神則是光明的產物,因此摩尼教否定物質世界,希望利用虔诚的信仰和严格的戒律获得灵知,回归光明世界。有學者認為摩尼教是第一個現代意義上的真正宗教,更被譽為真正世界性完美宗教的唯一代表。 摩尼教在波斯本土受到琐罗亚斯德教的迫害,教主摩尼被處決,聲勢下降。其后,駐錫于巴比倫的宗教中心又受到穆斯林的強力打击,今日在波斯已经完全消失。歐洲的摩尼教因與基督教对耶稣基督的不同理解和对《旧约》的态度而被认定为异端,受到基督徒的猛攻,在10世纪后渐趋沒落。中亚地区的摩尼教势力一度较为兴盛,在唐代傳入中國,與景教、祆教並稱為“三夷教”,并藉助回鶻勢力進行傳播,後來在會昌毀佛時遭到禁斷。宋代以後,成為體系的摩尼教組織基本消失,或者混入佛教,甚至連教主摩尼的塑像都被視為釋迦牟尼佛。唯一尚存的是本土化的摩尼教“明教”。.

查看 宗教和摩尼教

政教合一

政教合一是指政治領袖同時兼為宗教領袖,或者宗教領袖同時兼為政治領袖的政體。.

查看 宗教和政教合一

政教分离

政教分離(separation of church and state),指的是國家政府權力(凱撒即世俗王權)與宗教機構權力(基督即教會)的分割;也可以是說,是指政府不支持或壓迫任何一個宗教機構,任何一個宗教機構也不可以代理政府的職權。.

查看 宗教和政教分离

意識形態

意識形態(,ἰδεολογία),意為「理念(Idee)或想像(Vorstellung)的學說」ἰδεο(形象)與λογία(學說)。中文也譯意識型態;周德偉譯作意理;中文早期曾經譯作意德沃羅基,屬音譯;林毓生主張音譯意譯合一,譯為意締牢結,以避免對意識形態望文生義的附會)有兩種具有本質性區別的涵義:.

查看 宗教和意識形態

愛國主義

爱国主义指以激發愛國情緒來進行 或的意識型態,和國際主義(internationalism)及世界主義(globalism)對立。 它常和國族主義意識型態一起討論,19世紀後國族主義的歷史發展使18世紀啟蒙思想的古典爱国主义意義產生轉變,爱国主义也與以單一民族為基礎的民族主义相似。.

查看 宗教和愛國主義

敬畏

敬畏(awe),意指在面對權威、莊嚴或崇高事物時所產生的情緒,帶有恐懼、尊敬及驚奇的感受。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朱熹说:“然敬有甚物,只如畏字相似,不是块然兀坐,耳无闻目无见,全不省事之谓,只收敛身心,整齐纯一,不恁地放纵,便是敬。”(《朱子语类》卷12,“持守”) 汉语《辞源》没有收录“敬畏”一词,疑似现代复合词。《简明汉英词典》与“敬畏”相对应的英文词汇是“awe”、“fear”、“revere”、“reverence”四个词汇。 英文钦定版圣经箴言9:10说:“The fear of the LORD is the beginning of wisdom。”和合本《圣经》中译文:“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 英文钦定版圣经希伯來書12:28说:“Wherefore we receiving a kingdom which cannot be moved, let us have grace, whereby we may serve God acceptably with reverence and godly fear。”和合本《圣经》中译文:“所以我們既得了不能震動的國、就當感恩、照 神所喜悅的、用虔誠敬畏的心事奉 神。”.

查看 宗教和敬畏

教会

教会是指基督教的團體,一方面指指所有基督徒的整體(普世教會);另一方面是有形的基督徒组织(個別性的教會)。一般人常將教會與“教堂”(指的是教会建築)混為一談,因为教会的组成並不需要固定建築。 教會是由一群與耶穌基督有生命連結的基督徒,並以耶穌基督為磐石和房角石,且建立在使徒和先知所立真理的根基上,聚集連結而成的生命見證體。.

查看 宗教和教会

教義

#重定向 宗教教義.

查看 宗教和教義

教育

教育,通常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廣義的教育泛指一切傳播和學習人類文明成果,即各種知識、技能和社會生活經驗,以促進個體社會化和社會個性化的社會實踐活動,產生於人類社會初始階段;狹義的教育專指學校教育,即制度化教育。廣義的教育則包含社會待人處事的方方面面,例如家教、禮儀等文明與社會的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直接向学生教授一系列课程,包括阅读、写作、数学、科学、历史等。与之相对地,职业教育中只教授单一的职业技能。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得非正式的教育,如博物馆、图书馆、互联网,以及生活中的经验。其他一些新的教育方式也逐渐出现。 迄今,受教育权已被认为是一项基本人权,1952年发表的《欧洲人权公约》和联合国1966年发表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均承认此项权利。.

查看 宗教和教育

普世聖公宗

普世聖公宗(Anglican Communion)的誕生是英國和爱尔兰的聖公會在世界各地传教的成果,所以這教會也可以稱為聖公會(Anglican Church)。從歷史的角度來說,普世聖公宗的發展有兩個階段。.

查看 宗教和普世聖公宗

另见

主要话题条目

亦称为 信仰系统,宗教界,对宗教的批评。

弗里德里希·施萊爾馬赫作品佛经佛教保羅·田立克信仰修行俾格米人地獄地球村僧伽價值觀呼吸哲学儒教冯友兰公民共产主义克利福德·格爾茨創造論因果国家国家法西斯党犹太教灵魂琐罗亚斯德教理察·斯溫伯恩神學神仙神化神道神话祷告祖先禁忌科学精神哲学繆勒牧区遜尼派聖地聖禮道德道教萊昂哈德·歐拉靈性西塞罗馬克斯·繆勒马克思主义詹姆斯·弗雷澤高台教说文解字诸子百家超自然现象輪迴藏傳佛教蒂利希锡克教量子力学自然臺灣釋淨空艺术耶和華見證人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逻辑耆那教恐怖主义恩里科·费米正教會民间宗教民族汉传佛教汉武帝泰勒法律法術泛神论泛靈論漢語演化論澳大利亚原住民新興宗教新教施密特施萊爾馬赫文化无宗教无神论日本佛教摩尼教政教合一政教分离意識形態愛國主義敬畏教会教義教育普世聖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