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安汶

指数 安汶

安汶或安波那(印尼语:Ambon;荷兰语: Amboyna;西班牙语: Amboina;葡萄牙语: Nossa Senhora de Anunicada 阿努尼卡达圣母城)是安汶岛上的主要海港城市,是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省的首府。城市也被叫做“Ambon Manise”,意为美丽的安汶。安汶地处马鲁古群岛中部,是马鲁古群岛的最大城市。如今,安汶市已成为马鲁古群岛航运、旅游和教育的中心。2010年时,安汶有人口330,335。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安汶被列为印尼东部的主要城市。1996 - 2002年间,这一地区因种族仇视而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但是现今的安汶已经发展成了印尼东部最发达的城市之一。 安汶是座多元化的城市,居民包括摩鹿加人、爪哇人、巴厘人、布顿人、布吉人、望加锡人、巴布亚人、、米南加保人,还有弗洛勒斯、松巴、阿洛和帝汶等地的部落民族。此外还有许多外国血统居民,如华人、阿拉伯人、西班牙人、德意志人、葡萄牙人和荷兰人。安汶是基督教在此地区的传教中心,城市和周边岛屿有许多基督徒,以及在印度尼西亚大部分地区属于多数人的穆斯林。.

86 关系: 基督徒印尼华人印尼空軍印尼盾印尼语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行政区划印度教南马鲁古共和国古邦台湾壳牌公司天主教天主教安汶教区婆罗洲宗座公報宗座監牧安汶岛安汶机场峇里人巫金巴厘巴板巴布亚人巴布亚省巴蒂穆拉巴蒂穆拉国际机场帝力帝汶中央情报局中马鲁古县东帝汶东爪哇省布吉人万鸦老乔治市以色列建制市弗利辛恩弗洛勒斯岛佛教德国德意志人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地区生产总值北苏拉威西省周淑贞气候分类法图阿尔 (印尼)C-47運輸機穆斯林米南佳保人...红白大桥美国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海洋性气候爪哇岛爪哇族荷兰荷兰东印度公司荷蘭語西班牙人西班牙语马索希马鲁古省马来西亚达尔文阿拉伯人蘇哈托葡萄牙葡萄牙人葡萄牙語雅加达P-51戰鬥機查亚普拉柯本气候分类法掩护机构東加里曼丹省槟城州槟岛泽兰省泗水 (印尼)澳大利亚海法海法区新加坡新教摩鹿加人 扩展索引 (36 更多) »

基督徒

基督徒(Christian)是對基督宗教信徒(教徒)的稱呼,泛指相信耶穌是基督和神的儿子及跟從其教導的人,現泛指基督宗教教會的成員,包括天主教信徒、正教會信徒、新教信徒、獨立教會信徒在內的基督教各宗派人士,部分信奉基督教但不加入任何基督教教派的信徒,亦可被稱或自稱為基督徒。因歷史發展的緣故,漢語語境所稱的「基督徒」有時指新教信徒。此名稱出自《新約聖經》,當時其著作所用的通用希臘語將基督徒稱為「」(),意思是“基督的人”。 「基督徒」一詞多次出現在《新約聖經》的書信部分,例如在與:從安提阿的教會聚集起首,他們被稱為基督徒;及後,希律·亞基帕曾對保羅表示,「保羅少許的說話,便叫亞基帕作基督徒嗎!」。《彼得前書》裡,彼得把「基督徒」與「受苦」連在一起,也指出「基督徒受苦,不是羞恥,而是榮耀上帝的事」。在保羅傳教時代,基督徒較常以「聖徒」自稱。聖經提到耶穌給基督徒的大使命,「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或作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新!!: 安汶和基督徒 · 查看更多 »

印尼华人

#重定向 印度尼西亞華人.

新!!: 安汶和印尼华人 · 查看更多 »

印尼空軍

没有描述。

新!!: 安汶和印尼空軍 · 查看更多 »

印尼盾

卢比(Rupiah,简作Rp)是印度尼西亚的法定货币,当地华人习称--,由印度尼西亚银行发行和控制。印尼卢比的ISO 4217代碼為“IDR”。每卢比可分为100分(sen),但由于通货膨胀,印尼盾所有的纸币和硬币都已经不以“分”为单位了。 廖内群岛以及新几内亚岛的印尼部分(西伊里安)曾分别拥有自己的卢比货币,即和,但分别在1964年和1971年被纳入了国家卢比。.

新!!: 安汶和印尼盾 · 查看更多 »

印尼语

印尼语(Bahasa Indonesia),即印尼化的马来语廖内方言,是印度尼西亚的官方语言。属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全世界大约有4280万人使用这种语言,还有1.55亿人将印尼语作为第二语言。印尼語和馬來語非常相似。這兩種語言的祖先本來是東南亞的非官方通用語。因此,有關地區的人在加以學習之下,都很容易掌握這種語言。此外,隨着印尼移民四散,以及到國外工作的傭工,不少說印尼語的人都散播到其他地區去。 大多數印尼人能夠流利地把印尼語當第二語言使用。這些人在家裡或是當地社區使用當地語言(例如米南加保語、爪哇語等等),而在正式的教育機構、全國性媒體及其他種類的溝通傳播上使用印尼語。一些東帝汶人也會說印尼語。.

新!!: 安汶和印尼语 · 查看更多 »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亞共和国(Republik Indonesia,IPA讀音:),简称印度尼西亞或印尼,为东南亚国家;約由17,508個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萬島之國」黃煥宗、孫福生,《中國大百科全書》-印度尼西亞歷史。。印度尼西亞人口超過2.65億,為世界上人口第四多的國家。國體屬共和國,國會代表及總統皆由選舉產生。印度尼西亞首都為雅加達。印度尼西亞國界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相接,另有新加坡、菲律賓及澳大利亚等其他鄰國。印度尼西亞為东南亚国家联盟創立國之一,且為20國集團成員國。在2016年,依國際匯率計算,印度尼西亞為世界第16大經濟體,以购买力平价計算則為世界第8大經濟體。 印度尼西亞群島自7世紀起即為重要貿易地區,古代王國三佛齐及之後的满者伯夷曾與中國和印度進行貿易。印度尼西亞當地統治者逐步吸收外國文化、宗教和政治型態,曾出現興盛的佛教和印度教王國。外國勢力因天然資源而進入印度尼西亞,穆斯林商人帶入伊斯蘭教,歐洲勢力則帶來了基督宗教,並於地理大發現後壟斷香料群島摩鹿加群岛的貿易。在350年的荷蘭殖民統治時期後,印度尼西亞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始告獨立,但獨立後仍面臨天災、貪汙、分離主義、民主化進程、經濟上劇變等挑戰。 由於島嶼遍布,印度尼西亞有數百個不同民族及語言,最大的族群為爪哇族,並在政治上居主導地位。國家語言、種族多樣性、穆斯林占多數人口、殖民歷史及反抗殖民為印度尼西亞人的共同身分。印度尼西亞國家格言「Bhinneka Tunggal Ika」(存異求同)闡明了多樣性及國家的型態。國家的天然資源豐富,但貧窮仍相當普遍,因而在世界各地有不少的印尼籍移工,但也有針對該地天然資源保育或收穫而來的西方人,國際交流程度不低。.

新!!: 安汶和印度尼西亚 · 查看更多 »

印度尼西亚行政区划

印度尼西亚的一级行政区是省(Provinsi),省由市和县组成。省、县和市有自己的地方政府和议会机构。 自1999年颁布了关于地方政府的1999年第22号法开始(该法令由2004年第32号法令再次修订),现在地方政府在管理地区方面拥有更大的权限。外交、防务(包括军队和)、和货币政策仍由控制。2005年开始,地方政府的首脑(省长、县长和市长)已由民众直接产生。.

新!!: 安汶和印度尼西亚行政区划 · 查看更多 »

印度教

印度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是南亞次大陸佔主導地位的宗教,並包含許多不同的傳統。基於因果報應,印度教法和社會準則的“日常道德”規範,和廣泛法律的規定範圍。印度教基於一種獨有的知識或哲學觀點。它包括了濕婆教、毗湿奴派、沙克達教及其他許多的,和以業、法和社会规范為基礎的,內容是廣泛的日常道德。印度教是一套囊括各種不同的知識或是價值觀的宗教,而不是一套剛性,共同的信仰。 印度教被稱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有些人則認為印度教是超越人類起源的「永恆的法」,“永恆的規律”或“永恆的道路”超越了人類的起源。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World Religions.

新!!: 安汶和印度教 · 查看更多 »

南马鲁古共和国

南马鲁古共和国,又译南摩鹿加共和国(印尼: Republik Maluku Selatan, RMS),为一在马来群岛南马鲁古地区建立的国家,成立于1950年4月25日。1950年11月,该国被印尼军队攻占。其流亡政府一直存续至今。.

新!!: 安汶和南马鲁古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古邦

古邦(Kupang)為印尼東努沙登加拉省的首府,位於帝汶島西部。 在葡萄牙和荷兰殖民者统治时期,古邦是一个重要的商业港口,20世纪初,这里是从欧洲到澳大利亚航班的中转加油地点,在东帝汶因为争取独立和印尼发生纠纷时期,这里也是印尼军队的主要驻扎地。 古邦还是一年一度的印尼國際帆船賽第一段的终点站,2006年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00余艘帆船参加,参赛帆船从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港出发,到达古邦后在前往印尼各指定岛屿,最终到达新加坡。.

新!!: 安汶和古邦 · 查看更多 »

台湾

#重定向 臺灣.

新!!: 安汶和台湾 · 查看更多 »

壳牌公司

#重定向 荷兰皇家壳牌.

新!!: 安汶和壳牌公司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

天主教(Catholicismus)是對罗马公教會(天主教會)發展而來的一系列基督教之神学、哲學理論、禮儀傳統、倫理纲常等信仰體系之總括,為基督教最大宗派。其拉丁文本意為「普世的」,因此又譯為公教會。另一個經常並用的名稱是「大公教會」,通常用來概括基督教會的普遍特徵,以用來區別狹義的、與聖座共融的公教會,即天主教會。在大多數情況中,天主教是天主教會的代稱。 天主教的中文名稱源自明朝萬曆年間耶稣会將基督信仰传入中国,經当朝礼部尚书之徐光启与利瑪竇等耶稣会士讨论,取儒家古话「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称其信仰之獨一神灵为「天主」,故稱之。天主教在與新教並提時亦被稱為「舊教」,全國宗教資訊網,兩者分別代表著第一個千禧年開始的「傳承式信仰」、以及16世紀宗教改革開始的「書面式信仰」。這一概念曾在恢復公教傳統的牛津運動提出。.

新!!: 安汶和天主教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安汶教区

天主教安汶教區(Dioecesis Amboinaënsis、Keuskupan Sufragan Amboina)是印度尼西亞一個羅馬天主教教區,包括北馬魯古省和馬魯古省,屬望加錫總教區。2006年有教友148,212人、34個堂區、73名司鐸。現任主教為伯多祿·卡尼修斯·曼達吉。 1902年12月22日建荷屬新幾內亞監牧區,1920年8月20日升為代牧區。1961年1月3日升為教區。.

新!!: 安汶和天主教安汶教区 · 查看更多 »

婆罗洲

婆罗洲(Borneo),印尼稱之為加里曼丹岛(Kalimantan)是世界第三大岛,亞洲第一大島,面积736,000平方公里,僅次於格陵蘭及新幾內亞。現全境由印尼、馬來西亞及汶萊三國管轄,而菲律賓曾宣稱有沙巴部分的主權。.

新!!: 安汶和婆罗洲 · 查看更多 »

宗座公報

《宗座公報》(Acta Apostolicae Sedis,缩写为 AAS)是天主教会圣座和梵蒂冈城国的憲報,由梵蒂岡出版社發行。一般每月一刊。 主要刊登教宗發出的公開文件(無論是直接或者經行政機關發出的)以及各項任命。前身是1865年出版的《聖座公報》,以目前名稱首發於1904年5月23日,當時庇護十世在位。.

新!!: 安汶和宗座公報 · 查看更多 »

宗座監牧

宗座監牧(Praefectura Apostolica)是天主教會的一個職務,某些地区因特殊环境或教友稀少而尚未成立教区,羅馬教廷因而在這些地方設置「宗座監牧區」,委託宗座監牧以教宗名义治理之,通常由神父担任。宗座監牧區可能因整體的發展,升格為宗座代牧區(Vicariatus Apostolicus,宗座署理由主教擔任),之後有可能再進一步發展成正式教區。 監牧一職最早出現在19世紀,大多在西方國家以外天主教的未發達的地區。至2006年,全球有45個監牧區,大多數位在中國大陸。.

新!!: 安汶和宗座監牧 · 查看更多 »

安汶岛

安汶岛(Ambon Island),是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群岛的主要岛屿之一和政治中心,位于班达海北岸,面积约775平方公里。该岛属马鲁古省管辖,岛上最大城市是安汶市,该市是马鲁古省首府。.

新!!: 安汶和安汶岛 · 查看更多 »

安汶机场

#重定向巴蒂穆拉国际机场.

新!!: 安汶和安汶机场 · 查看更多 »

峇里人

峇里人(Suku Bali)是一群住在印度尼西亞群島中的峇里島上的原住民族。大部分住在峇里島上,他們佔了峇里島上89%的人口。峇里人也分布在龍目島以及東端的爪哇島(如巴紐旺宣市)。.

新!!: 安汶和峇里人 · 查看更多 »

巫金

巫金(Mukim)是一個衍生自阿拉伯語的馬來語詞彙,原意為「穆斯林周五祈祷集中點的周圍區域」,現指巫語系大型國家的三級行政區劃或一個巫語系城邦的二級政區,一般在傳統的「甘榜」(Kampung)或「村」之上。 巫金的「行政領袖」被稱作「彭古魯」(Penghulu),源自馬來語特殊稱謂,在星馬華語中也常被譯為「鄉長」一詞。.

新!!: 安汶和巫金 · 查看更多 »

巴厘巴板

巴厘巴板(Balikpapan)或稱巴里巴伴,印度尼西亚东加里曼丹省的城市,位于加里曼丹岛东岸,临望加锡海峡,城市面积503平方公里,人口约50万(2005年)。 巴厘巴板原为一个小渔村,1897年附近发现石油后兴起,成为加里曼丹岛矿业中心和主要输出港。二战期间,在该港附近爆发巴厘巴板海战,导致当地工业设施被毁坏殆尽。战后,荷兰壳牌公司在当地进行了大规模重建,使得该城迅速恢复元气。 2018年4月2日,因早前当地附近水域发生油污溢漏,3月31日曾以燃烧来清理油污时引发夺命大火,而进入紧急状态。.

新!!: 安汶和巴厘巴板 · 查看更多 »

巴布亚人

巴布亚人是大洋洲新几内亚岛及附近地区的土著民族,为美拉尼西亚人的一支。巴布亚人人口200多万。巴布亚人头发卷曲,身材中等,皮肤呈棕色。有700多种语言及方言,称作巴布亚诸语言。部分人信基督教。1975年,新几内亚岛东部独立为巴布亚新几内亚。“巴布亚”一词来源于马来语,意为“卷发的人”。 Category:巴布亚新几内亚.

新!!: 安汶和巴布亚人 · 查看更多 »

巴布亚省

巴布亚省(Provinsi Papua)位於西新几內亚,是印度尼西亚最东边的省份,包括大部分的西新几内亚和周围小岛,是印度尼西亚的四个特区(Daerah khusus)之一。旧称伊里安查亚省,首府位于查亚普拉。在文化方面,巴布亞省與鄰近的西巴布亞省同屬於基督徒佔絕大多數的省份,當地教會林立,較大部分印尼省份不同。.

新!!: 安汶和巴布亚省 · 查看更多 »

巴蒂穆拉

#重定向帕提穆拉.

新!!: 安汶和巴蒂穆拉 · 查看更多 »

巴蒂穆拉国际机场

巴蒂穆拉国际机场(印尼语:Bandar Udara Internasional Pattimura)()是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省首府安汶的机场,坐落于安汶岛西部安汶湾口北岸的拉哈(Laha),距离安汶市区20千米。机场设施完善,有条长达2,500米沥青铺装的跑道,齐备移民、检疫、清关、货运、餐饮、公共通讯和邮政等设施。机场在马鲁古群岛中部,覆盖区域广,战略地位重要。2017年2月,巴蒂穆拉国际机场的报告表示该机场是印尼财政亏损的六个机场之一。 机场以1817年因抗击荷兰殖民者而被绞死的印度尼西亞民族英雄巴蒂穆拉为名。.

新!!: 安汶和巴蒂穆拉国际机场 · 查看更多 »

帝力

帝力(德頓語:Dili、Díli)是东帝汶的首都,位于帝汶岛的北岸。帝力是东帝汶的主要港口和商业中心,其机场同时为民航及军方所用。.

新!!: 安汶和帝力 · 查看更多 »

帝汶

帝汶為馬來群島南端的島嶼,東部為獨立國家東帝汶,西部為印度尼西亞東努沙登加拉省的一部份(又稱西帝汶)。 帝汶岛是檀香的重要产地,很早就被中国古籍提到。《诸番志》称其为“底勿”,《岛夷志略》作“古里地闷”(“古”为“吉”之误,“吉里”意为“山”),《星槎胜览》作“吉里地闷”,《东西洋考》译作“迟闷”和“池闷”,《海岛逸志》译作“知汶”,《海录》译作“地问”。.

新!!: 安汶和帝汶 · 查看更多 »

中央情报局

中央情報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簡稱CIA,中文方面簡稱中情局)是美國主要的情報機構之一,主要任务是公開和秘密地收集和分析關於國外政府、公司和個人;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情報,協調其他國内情報機構的活動,并把這些情報報告分享到美國政府各個部門的工作。它也持有大量特殊用途的軍事武器及設備,這些設備在美蘇冷戰時期用於干擾共產國家政府,例如前苏联,此外也會針对推翻政府的組織進行資助,或刺殺美国海外利益构成威胁反對者,例如瓜地馬拉的阿本斯和智利的阿連德。中央情報局總部設在 維吉尼亞州的-zh-hans:兰利; zh-hant:蘭利;-。中央情報局是美國情報體系中,唯一一個獨立的情報部門,其地位和功能與英国秘密情報局(俗稱軍情六處,MI6)和以色列情報特務局(俗稱摩薩德)等情報組織並稱。.

新!!: 安汶和中央情报局 · 查看更多 »

中马鲁古县

中马鲁古县(印尼语:Kabupaten Maluku Tengah)是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省的一个县,位于马鲁古群岛的斯兰岛中部,还辖班达海上的一些小岛:利亚瑟群岛(包括哈鲁库岛、萨帕鲁阿岛、努沙劳特岛)、班达群岛、马努克岛、尼拉岛等小岛。县治位于马索希。.

新!!: 安汶和中马鲁古县 · 查看更多 »

东帝汶

東帝汶民主共和國(德頓語:Repúblika Demokrátika Timor-Leste),通称东帝汶(德頓語:Timor Lorosa'e;葡萄牙語:Timor-Leste),是位於東南亞地區帝汶島東端的國家,曾是葡萄牙在远东仅有的两块海外殖民地。1999年8月底在澳洲等國家的支持下通過公投決定獨立,2002年5月20日零时獨立,2002年9月27日正式加入聯合國,成為第191個聯合國會員國。 東帝汶政府採用“Timor-Leste”同時作為其葡萄牙語的國名。leste是葡語「東」的意思;而Timor本來是印尼語timur,也是「東」的意思。所以東帝汶這個國號是一個恆真式名稱。而在印尼統治時期的東帝汶,採用“Timor Timur”作為地名,並簡稱東帝汶為“Tim-tim”。“Lorosa'e”則是德頓語的「東」,意思是日出的太陽。.

新!!: 安汶和东帝汶 · 查看更多 »

东爪哇省

東爪哇省(印尼语:Jawa Timur)是印度尼西亚省份之一。它的省府是泗水。該省面積共47,922平方公里,西部與中爪哇省相連,管轄島嶼有馬都拉島、卡里摩爪哇群島、巴韦安島、康厄安群島;卡里摩爪哇群島面积约110.117平方公里。.

新!!: 安汶和东爪哇省 · 查看更多 »

布吉人

右 布吉人又译作武吉斯人(Orang Bugis),是生活在印度尼西亚南蘇拉威西原始區域的民族,該地區3个主要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15世紀時,馬來人和米南佳保人等移民開始遷移到蘇拉威西島並擔任Gowa王國的行政管理階層或是從事商業貿易,然後漸漸被布吉文化影響而改變,最後也被歸類是布吉人。 许多布吉人居住在望加锡、Pare-pare这样的港口城市,但更多布吉人居住在Maros的低地平原上,从事农业。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布吉语。在欧洲的文献中,布吉人以勤劳勇敢闻名。马来西亚的雪兰莪州也有少量布吉人分布。.

新!!: 安汶和布吉人 · 查看更多 »

万鸦老

萬鴉老(印度尼西亚语:Kota Manado)或譯萬雅老,位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北端的海灣,是北苏拉威西省的首府。1658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於此建立軍事基地,因此本地居民以信仰天主教為多。萬鴉老發展至今,乃蘇拉威西的第二大城市,人口近42万(2005年),共有9個市轄區,為群山所環繞,素以海岸美景著稱。。.

新!!: 安汶和万鸦老 · 查看更多 »

乔治市

乔治市(George Town;槟城福建话:『坡底』,意为市中心),为马来西亚槟城州的首府,位于槟岛东北角。槟岛是2010年马来西亚第二大城市及第一大岛城。在2010年共有708,127人。而以乔治市为中心的大槟城都会区方面则有约两百五十万人,也是全国第二大的组合城市。乔治市也是国内古老城镇之一,并在2008年7月7日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形成了现今的古迹区。乔治市是槟城州乃至整个北马区的政治、金融、旅游、文化和高等教育中心。 乔治市是由英国东印度公司船长弗朗西斯·莱特(Francis Light)于1786年作为转口港创立,也是英国在东南亚的早期殖民地之一。乔治市在1867年和新加坡马六甲组成海峡殖民地,之后被大日本帝国占领,二战结束后大英帝国成功收回槟城,并在1957年马来亚独立前被伊丽莎白二世女王颁布为马来西亚第一个大城市,过后在70年代被剥夺城市资格并重组成为(MPPP)。在2015年,乔治市以『槟岛』的名义再次取得大城市资格。 由于全盛时期时许多不同种族及宗教的人抵达并在这里居住,使乔治市的建筑风格以殖民地和亚洲风格为主。由于其独特且无处不在的街头小吃,使乔治市获得了『马来西亚美食之都』的美誉。还有,乔治市也拥有许多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土生华人(Peranakan,为早期华人先辈与当地土著的后代)就拥有自己的建筑风格和饮食习惯。 今天,乔治市也是马来西亚最重要的医疗旅游中心,接待国内约一半的医疗游客,也有一些来自临近国家。乔治市也是数家马来西亚和国际银行在北马的金融中心。乔治市也是一个交通发达的城市,位于乔治市南部的槟城国际机场提供飞行至亚洲主要城市的航班,和槟威大桥则连接至对岸的马来西亚半岛。槟城港口将乔治市与全球200多个港口连接起来,并吸引豪华邮轮在此停靠。.

新!!: 安汶和乔治市 · 查看更多 »

以色列

以色列(יִשְׂרָאֵל;),正式名称是以色列国(help;دَوْلَة إِسْرَائِيل),是位於西亚的主权国家,坐落於地中海东南岸及红海亚喀巴湾北岸,北靠黎巴嫩,东北邻叙利亚,东与约旦接壤,巴勒斯坦领土(巴勒斯坦国对其宣称主权,但局部为以色列所控制)的约旦河西岸地区和加沙地带各居东西,西南则为埃及。其领土范围不大,但地形和气候相当多样。以色列的金融及科技创新中心為特拉维夫,而耶路撒冷則为其法定首都(美國承認)、各政府机构所在地(国防部除外)及其轄下的第一大城市(特拉维夫都会圈人口最多)。以色列对耶路撒冷的主权在国际上有爭議。美国東岸时间2017年12月6日下午1時,特朗普正式在白宫外交厅宣布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 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建議在巴勒斯坦托管地推行分治方案。這一方案規定了新的阿拉伯和猶太國家的國界,並指定耶路撒冷及其周邊地區將為聯合國進行國際管理Harris, J. (1998) The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Textual Reasoning, Vol.

新!!: 安汶和以色列 · 查看更多 »

建制市

#重定向 市.

新!!: 安汶和建制市 · 查看更多 »

弗利辛恩

弗利辛恩(Vlissingen;菲士蘭語:Flissingen;Flessingue)是荷蘭的城市,位於該國西南部瓦爾赫倫島,是重要的港口,由澤蘭省負責管轄,面積344.98平方公里,2007年人口45,015,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319人。.

新!!: 安汶和弗利辛恩 · 查看更多 »

弗洛勒斯岛

弗洛勒斯(葡萄牙语:Flores,“花”的意思)是印尼小巽他群岛中的一个岛屿,人口约150万, 最大城市是毛梅里。 弗洛勒斯位於松巴哇岛和科莫多岛以东,阿洛群岛以西;其东南方则是帝汶岛,南面越过松巴海峡则是松巴岛,北隔弗洛勒斯海和苏拉威西岛相望。 島上曾有已绝种人屬中存活最久的佛羅勒斯人居住,直到約12000年前滅絕。 1992年12月12日,弗洛勒斯島發生規模7.8的地震,並引發25米高的海嘯,災情嚴重。.

新!!: 安汶和弗洛勒斯岛 · 查看更多 »

佛教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河流域迦毗羅衛國(现在的尼泊尔和印度邊界中間,較為靠近尼泊爾)的太子悉達多·喬答摩(古譯:瞿曇)(佛號屎嘎懶覺泥)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於佛弟子所開示的教導,後发展为宗教。全世界约有5億佛教徒.

新!!: 安汶和佛教 · 查看更多 »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其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从北部的北海与波罗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气候温和,季节分明。德国人口约8,180万,为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在50万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和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国家元首为联邦总统,政府首脑則为联邦总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内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德国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申根区一部分,并于1999年推动欧元区的建立。德国亦为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20国集团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其军事开支总额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内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新!!: 安汶和德国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人

德意志人,或中譯德國人(die Deutschen)這個術語在使用中可能有多種含義。.

新!!: 安汶和德意志人 · 查看更多 »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德怀特·大卫·艾森豪威尔(/ˈaɪzənˌhaʊ.ər/ EYE-zən-how-ər,Dwight David Eisenhower,),美國政治人物和陸軍將領。他曾在1953至1961年間任美國第34位總統,亦是美國歷史上的九位五星上將之一。 艾森豪威尔生於美國德克萨斯州丹尼森的一個德國移民後裔家庭,本名大卫·德怀特·艾森豪威尔(David Dwight Eisenhower),後來才改名為德怀特·大卫·艾森豪威尔(Dwight David Eisenhower)。 艾森豪威尔曾經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軍在歐洲的最高指揮官、以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部隊最高司令(195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擔任盟軍在歐洲的最高指揮官,軍中的士兵都稱呼他為艾克(Ike)。負責計劃和執行監督1944年至1945年間對维希法国和纳粹德国的進攻行動。1951年又出任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部隊最高司令。.

新!!: 安汶和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 查看更多 »

地区生产总值

地区生产总值(gross regional product,简称GRP,或者Gross regional domestic product简称GRDP)为一个特定区域(常为一个国家的行政区域)经济产出的指标,指区域内各个产业增加值的总和。一个国家的生产总值,称作国内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互相对应,二者仅区域对象不同而已,常统称为“国内生产总值”,简称为“GDP”。 世界各国对地区生产总值的称呼不尽相同,依行政区的名称不同给予不同冠名。以中国内地为例,各省市区、地市州盟、县市区乃至乡镇等各个层次的区划单位,对辖区内的生产总值常统称为“地区生产总值”,自治区也有称之为“区内生产总值”,县则称之为“县内生产总值”等等称呼差异。美国各州,常称之为“gross state product”意即“州内生产总值”。印度各邦,则称之为“gross state domestic product”意即“邦内地区生产总值”或“邦内生产总值”;日本都道府县则称之为“县内生产总值”。世界各国对政区内生产总值的称呼均依行政区名称的不同给予不同的称呼。 Category:国内生产总值.

新!!: 安汶和地区生产总值 · 查看更多 »

北苏拉威西省

北苏拉威西省(印度尼西亚语:Sulawesi Utara)位于印度尼西亚中部,由苏拉威西岛北部、桑义赫群岛和塔劳群岛及周边海域组成,首府万鸦老,人口约215万(2006年)。.

新!!: 安汶和北苏拉威西省 · 查看更多 »

周淑贞气候分类法

周淑贞气候分类法是中國科學家周淑贞在斯查勒气候分类法的基础上,兼顾气候典型特征提出的一种气候分类法。.

新!!: 安汶和周淑贞气候分类法 · 查看更多 »

图阿尔 (印尼)

图阿尔(Tual)是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省的一个城市,位于卡伊群岛的卡伊杜拉岛(Kai Dulah)上。西与东南马鲁古县的县治城镇朗古尔隔狭窄海峡相望,有公路桥连接二城。 根据2007年印尼议会第37号法令,图阿尔从东南马鲁古县分离出来设置直属于马鲁古省的图阿尔市(印尼语:Kota Tual)。.

新!!: 安汶和图阿尔 (印尼) · 查看更多 »

C-47運輸機

道格拉斯C-47空中火車(Skytrain,或稱空中列車,英文又名Dakota(達科塔))是由DC-3民用客機衍生而成的軍用運輸機,為二戰盟軍廣泛採用的機种之一,並一直採用至1950年代,時至今日仍然服役於少數國家。.

新!!: 安汶和C-47運輸機 · 查看更多 »

穆斯林

斯林(مسلم),即信仰伊斯兰教者,也是伊斯兰信徒的自称。“穆斯林”一词音译自阿拉伯语“مسلم”,其原意为“顺从(信仰)者”。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当代发展最快的國際性的宗教之一,属亚伯拉罕系一神教。全世界大約有16億穆斯林,大約佔全地球人口的25%。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穆斯林佔當地人口比率各有不同,如在北非、西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很多国家均是多數,而在東亞、歐洲、美洲、大洋洲則是少數。 由于伊斯蘭教在中国长期被教外人士稱為回教,故穆斯林也被稱為回教徒。.

新!!: 安汶和穆斯林 · 查看更多 »

米南佳保人

米南佳保人(Minangkabau)也稱「米南人」(Minang)或「巴東人」(Padang),是印度尼西亞西蘇門答臘省高地的原住民。他們的文化是母系繼嗣的,財產與土地是由母親傳給女兒,然而宗教與政治事務由男性掌理(即使某些女性也在這些領域扮演重要角色)。如今有四百萬人居住在西蘇門答臘省,有其他三百萬人散居在印度尼西亞與馬來半島的許多都市與城鎮之中。 米南人具有堅定的伊斯蘭教信仰,但依然依循著他們族群的傳統,或稱「」(adat)。米南人的「習慣法」源自於伊斯蘭教來到此地之前的泛靈論信仰,而且這種信仰依然殘存於某些穆斯林之中。伊斯蘭教與「習慣法」之間的關係,被描寫在這段諺語中:「傳統習慣法立基於伊斯蘭教法,伊斯蘭教法立基於可蘭經」(adat basandi syara', syara' basandi Kitabullah)。 他們在西蘇門答臘的故土,曾在1821年到1837年間發生信仰習慣法的派系與回教改革派(Padri)之間的戰爭(Padri War)。.

新!!: 安汶和米南佳保人 · 查看更多 »

红白大桥

红白大桥(Jembatan Merah Putih)是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省安汶市的一座斜拉桥。桥梁位于安汶岛,跨越安汶湾连接南北的安汶城区,桥北端位于Rumah Tiga村,南端位于Galala村。红白大桥是印尼东部地区最长的大桥,也是安汶的地标。 红白大桥于2011年7月17日开始建造,造价为7792亿印尼盾(合5952万美元)。2016年4月4日,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为大桥主持启用仪式。 这座桥是为了减少从安汶湾西北的巴蒂穆拉国际机场到安汶湾南面安汶主城区的时间而建。以前,红白大桥尚未完工时,从巴蒂穆拉国际机场到安汶市中心的距离达35公里,从市区开车到机场必须绕过安汶湾,时间长达一小时;大桥修好后,车程缩短到20公里。.

新!!: 安汶和红白大桥 · 查看更多 »

美国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为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縮寫为 U.S.A.、U.S.),通稱美國,是由其下轄50个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国。美國本土48州和联邦特区位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接壤,本土位於溫帶、副熱帶地區。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大陸西北方,東部為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峽和俄羅斯相望;夏威夷州則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島。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還擁有多處境外領土和島嶼地區。此外,美國还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着374個海外軍事基地。 美国拥有982萬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依陆地面積定義为第四大国);同时拥有接近超过3.3億人口,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为有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它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國家之一Adams, J.Q.; Strother-Adams, Pearlie (2001).

新!!: 安汶和美国 · 查看更多 »

热带雨林气候

#重定向 熱帶雨林氣候.

新!!: 安汶和热带雨林气候 · 查看更多 »

热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海洋性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是一种分布在赤道周围的热带雨林气候。.

新!!: 安汶和热带海洋性气候 · 查看更多 »

爪哇岛

哇岛的地图(18世纪初) 爪哇島(Jawa;爪哇字母:ꦗꦮ;巽他语:ᮏᮝ;Java),位於印度尼西亚,南临印度洋,北面爪哇海,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則位于爪哇西北。 爪哇岛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也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全島面積126,700平方公里,人口1億4100萬(2015年),行政區人口1億4500萬,比日本全國人口多出約1700萬,而且還在上升中,密度則高達每平方公里1,121人,是世界前十密度最高的地方。.

新!!: 安汶和爪哇岛 · 查看更多 »

爪哇族

哇族 (爪哇語:Wong Jawa,印尼語:Suku Jawa)是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一个民族。他们主要分布在岛的中部和东部。以8500万人(截至2009年)成为岛上最大的族群,也是印度尼西亚的最大族群。经过几百年的迁移,他们现在居住在印度尼西亚的大部分省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南美洲苏里南。.

新!!: 安汶和爪哇族 · 查看更多 »

荷兰

荷蘭(Nederland,),直譯尼德蘭,是主權國家荷蘭王國()下的主要構成國,与美洲加勒比地区的阿鲁巴、库拉索和荷屬圣马丁等四個主體,共同组成這個主權國家。 荷兰的領土可分為歐洲區與加勒比區兩個部份。歐洲區領土位于欧洲西北部,濒临北海,与德国、比利时接壤,並與英國為鄰。加勒比海區,位於美洲加勒比海地區,包括博奈爾島、聖尤斯特歇斯島和薩巴島三個小島。荷蘭最大的三個城市分別為阿姆斯特丹、鹿特丹與海牙。阿姆斯特丹是宪法确定的正式首都,然而,政府、國王的王宫和大多数使馆都位于海牙。此外,国际法庭也设在海牙。鹿特丹港,位於鹿特丹,為全世界進出量第八的大型港口。 「尼德蘭」的字面意義,為低地國家,這個名稱來自於它國內平坦而低濕的地形。其國土中,只有約50%的土地高於海拔1公尺。其國土中,低於海平面的土地,絕大多數是人造的。從16世紀開始,荷蘭人,利用風車及堤防排乾積水,逐步由海中及湖中製造出圩田。現今荷蘭國土總面積中,有17%是人造的。荷蘭是一個人口非常稠密的國家,其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06人,若不計入水域面積則是每平方公里497人。在全世界上,也只有孟加拉、台灣、韓國的總人口數與人口密度,同時高於尼德蘭。儘管如此,尼德蘭是世界第二大的糧食與農產品出口國,僅次於美國http://www.government.nl/news/2014/01/17/agricultural-exports-reach-record-levels.htmlhttp://www.hollandtrade.com/sector-information/agriculture-and-food/?bstnum.

新!!: 安汶和荷兰 · 查看更多 »

荷兰东印度公司

荷蘭東印度公司,正式名稱為聯合東印度公司(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簡稱VOC),是荷蘭歷史上為向亞洲發展而成立的特許公司,成立於1602年3月20日,1798年解散,是世界第一家跨國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指公開而非特權股份)。 其標幟以V串連O和C(上方的A為荷蘭阿姆斯特丹的縮寫,代表該船隻或設備是阿姆斯特丹所派出,若為米德爾堡市派出者則加註M字,依此類推。)。在其成立將近200年間,總共向海外派出1,772艘船,約有100萬人次的歐洲人搭乘4789航次的船班從荷蘭前往亞洲地區。平均每個海外據點有25,000名員工、12,000名船員。.

新!!: 安汶和荷兰东印度公司 · 查看更多 »

荷蘭語

荷兰語(Nederlands),又稱尼德蘭語,属於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下的西日耳曼语支,主要通行於荷蘭,在比利時與蘇利南有六成人口使用它,這三個國家共同組成荷蘭語聯盟。是荷蘭、比利時、苏里南和荷属安的列斯群岛的官方語言。在荷兰全境和比利时北部的佛兰德斯地区通用。欧洲约有2300万人以荷兰语为第一语言,還有曾經被荷蘭統治了四個世紀的印度尼西亞也有日常的使用。 "1% of the EU population claims to speak Dutch well enough in order to have a conversation." (page 153) 荷兰语字母表由26或27個拉丁字母组成,除A至Z外,在Y后面有一个 IJ 。荷兰语有时用 IJ 代替Y。 荷兰语与英语和德语接近,同属西日耳曼语支。荷兰语是由古代低地德语诸方言演变而来,最早的荷兰语文献可追溯到12世纪的佛兰德斯。当代荷兰语是五种方言群体的集合:中西部方言(包括南、北荷兰省,乌德勒支,海尔德兰的大部和西兰的岛屿等地区使用的方言),东北方言(格罗宁根、德伦特、上埃塞尔和海尔德兰东部使用的方言),中南部方言(北博拉班特及其周边的林堡地区,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博拉班特和东弗兰德斯),西南部方言(西弗兰德斯)和东南部方言(荷兰的林堡地区大部和比利时的同名地区)。东北方言通常被称为萨克森方言,东南方言被称为东部低地法兰科方言,其他的三个群体则被称为西部低地法兰科方言。荷兰的弗里斯兰省的语言通常单独列为一种语言:弗里斯兰语。南非荷兰语是17世紀殖民者所說的荷蘭語的變種,有相當數量的馬來、班圖諸語言的借詞和語法散佈其中,南非白人的祖先名為布爾人,其名稱的由來是來自荷蘭語中boer(農夫)這個單詞。 荷蘭語的舌後音較德語、俄語等多,除了ch發舌後音外,連g也是發舌後音的。.

新!!: 安汶和荷蘭語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人

西班牙人(Españoles)是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國家西班牙之主體民族,母語是西班牙語,而西班牙語則是 一種從拉丁方言發展而來的語言,歷史悠久。大部分西班牙人信奉天主教。 隨著西班牙帝國的興起,西班牙人也散居各個殖民地。西班牙人和這些殖民地的原住民通婚,使得殖民地擁有大量的西班牙后裔,這以拉丁美洲為甚。.

新!!: 安汶和西班牙人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语

西班牙语(Español),也称卡斯提亞語(Castellano),简称西语,是起源於西班牙卡斯提亞地方的語言,為罗曼语族的分支。除了發源地西班牙之外,使用者主要集中在拉丁美洲国家,约有4亿人使用。按照第一语言使用者数量排名,西班牙语为全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現代標準漢語,總使用人数排名則為世界第三,僅次於漢語及英語。 西班牙语是除英語、法語和阿拉伯語之外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同時為聯合國官方語言之一。全世界有超過五億人的母語或第二語言是西班牙語,另外有二千萬的學生將西班牙語當作外語學習。.

新!!: 安汶和西班牙语 · 查看更多 »

马索希

索希(Masohi)是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省的一个城镇,位于斯兰岛南部海岸,是中马鲁古县的县治所在。2010年统计,马索希区(印尼语:Kecamatan Masohi)人口共38,735。城镇使用的机场阿马哈伊机场位于马索希以南的另一个城镇阿马哈伊。 20世纪70年代这里曾是政治犯的拘留地。在城镇以北。 1999年底2000年初时,这里曾爆发。2008年马索希发生新的暴力事件,几十间房屋被烧,5人受伤。.

新!!: 安汶和马索希 · 查看更多 »

马鲁古省

鲁古省或摩鹿加省(Provinsi Maluku;英语:Moluccas Province)是印度尼西亚东部的一个省,辖境包括马鲁古群岛的中部和南部。首府和主要城市是位于安汶岛上的安汶。2010年普查,马鲁古省有人口,于2014年的最近一次估计为1,708,190人。 整个马鲁古群岛在1950到1999年间是一个单独的省,1999年时位于马鲁古省北部的北马鲁古县、中哈马黑拉县和特尔纳特市被拆成一个单独的省 - 北马鲁古省(印尼语:Provinsi Maluku Utara)。.

新!!: 安汶和马鲁古省 · 查看更多 »

马来西亚

來西亞(Malaysia;Malaysia;簡稱大馬)是一個位於東南亞的國家,由前馬來亞聯合邦、沙巴、砂拉越及新加坡於1963年9月16日所組成的聯邦制、议会民主制、选举君主制和君主立宪制國家,新加坡後來在1965年8月9日从聯邦中被除名,並獨立建國。目前全國共十三個州,包括馬來半島十一州及位於婆羅洲北部的沙巴、砂拉越兩州,另有三個聯邦直轄區(吉隆坡、布城及納閩),全國面積共330,345平方公里 。馬來西亞隔南中国海分為東西兩大部分,間隔南中国海:西半部位於馬來半島,常稱為「西馬」,北接泰國,南部隔著柔佛海峽,以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與新加坡連接;東半部常被稱為「東馬」,位於婆羅洲島(Borneo Island)上的北部,南鄰印度尼西亞的加里曼丹,而汶萊國則地處納閩、沙巴和砂拉越之間,人口較不密集。由於馬來西亞的地理位置接近赤道,其氣候屬於亞洲熱帶型雨林氣候CIA.

新!!: 安汶和马来西亚 · 查看更多 »

达尔文

达尔文可以指:.

新!!: 安汶和达尔文 · 查看更多 »

阿拉伯人

有三种方式可以判断一个人多大程度上是阿拉伯人。.

新!!: 安汶和阿拉伯人 · 查看更多 »

蘇哈托

蘇哈托(Suharto,,民間常用“Soeharto”,),印尼獨裁者。印尼自獨立以來的第二任總統,執政超過32年。 蘇哈托生於荷屬東印度日惹市附近一個名叫奇姆薩克(Kemusuk)的小村莊,出身寒微。父母為爪哇族穆斯林,在他出生後不久即離婚,因此他大部份的童年都是在輪換的寄養家庭下度過。日佔印尼期間,蘇哈托加入了日軍組成的印尼保安部隊。但他後來加入了印尼獨立武裝部隊,並在印尼獨立之後升上了少校的位置。 1965年9月30日,印尼發生一次流產政變——九三零事件。一批左翼军官被指联同共产党试图夺权,政變被時任總統蘇卡諾鎮壓后,蘇哈托领导陆军战略指挥部趁機獨攬大權。蘇哈托反指政變是由蘇卡諾親信發動的,乘機推翻了親共親蘇的蘇加諾政權,掌握實際權力。除肃清左翼人士,他还在全国掀起大规模排华浪潮,並且奪取印尼建國總統蘇卡諾的權力,並在1967年被任命為代總統,並在隔年成為正式總統。 1970年代到1980年代,蘇哈托的權力達到鼎盛,但在1997年遭逢到金融危機之後引發的黑色五月暴動造成蘇哈托於1998年5月後。 蘇哈托統治的32年間所造成的影響相當有爭議性。在他所宣稱的「新秩序」下,蘇哈托建立了一個中央集權、軍事主導且強大的政府。由於他有能力使紛亂的印尼維持穩定,且建立一個反共的政府,讓他在外交上和經濟上在冷戰期間得到西方的支持。在他總統任期內,印尼在經濟、衛生、教育和生活水平上有顯著的進步,且帶領國家進入了工業化 。 蘇哈托還強行吞併了東帝汶,造成了至少100,000人死亡。到了1990年代,蘇哈托政府的獨裁主義和嚴重的貪污情形,讓他招致了人民的不滿。於是,在他下台之後,他任內的不法行徑,以及針對華人的種族屠殺事件讓他在下台之後遭到起訴,但因為他日漸惡化的身體狀況,和國內輿論的興起,讓此追訴行動最後作罷,並在2008年去世。.

新!!: 安汶和蘇哈托 · 查看更多 »

葡萄牙

葡萄牙共和国(República Portuguesa),简稱葡萄牙(Portugal)、葡國。明朝《坤輿萬國全圖》称之爲波爾杜瓦爾(或波爾杜曷爾)、拂朗機(或拂朗幾、佛朗機);亦有蒲都麗家等稱謂,清朝時稱博都雅,或者澳門也有譯作葡萄牙民國。 葡萄牙是欧洲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一个国家,西部和南部瀕臨大西洋,北部和东部則與西班牙相接;首都-里-斯本以西的罗卡角是歐洲大陸的最西端。除了欧洲大陆的本土之外,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和马德拉群岛也是葡萄牙的领土。 現今葡萄牙邊界內的疆土,自古代開始就屢屢易主。葡萄牙曾是羅馬帝國版圖下的一員,期間曾被西哥特人和苏维汇人入侵,多方勢力相互角鬥;八世紀時,摩尔人征服了大部分的伊比利亚半岛,出現了較為一統的政權,也因而開啟了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收復失地運動。長達數世紀的戰爭當中,葡萄牙以今天西班牙的加里西亞地區為基地,於1139年成立葡萄牙王國,由北而南逐步完成征服。 16世纪起,葡萄牙在大航海时代中扮演活躍角色,成為重要的海上強國。全盛時期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共同簽署了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旨在將世界瓜分為兩半。現存歐洲國家當中,葡萄牙是為殖民歷史最悠久的一國,自從1415年攻占北非休达到1999年澳門政權移交(亦有一種算法為到2002年的東帝汶獨立為止),殖民活動長達幾近六百年。昔日龐大的殖民帝國,曾包括世界五十三個國家的部分領土,也使其官方語言葡萄牙語成為兩億四千萬人的共同母語,和世界第六大語言。但十九世紀開始,隨著最大殖民地巴西的獨立,葡萄牙的國勢快速地衰落。1910年10月5日革命推翻了葡萄牙王室,而成立不穩定的民主政權——葡萄牙第一共和国;卻在不久後又被保守派軍官領導的軍事政變推翻,是為新政時期,即葡萄牙第二共和国。直到1974年葡萄牙殖民地戰爭結束,反戰的康乃馨革命爆發,葡萄牙才重新成為自由民主國家。.

新!!: 安汶和葡萄牙 · 查看更多 »

葡萄牙人

葡萄牙人(葡萄牙語:os portugueses)是歐洲的一個民族。主要居住在歐洲西南部伊比利亞半島西端的葡萄牙。以葡萄牙語為母語。多信奉天主教。葡萄牙人是葡萄牙的主體民族,在葡萄牙居住的葡萄牙人約有1000萬。此外有大量的葡萄牙人移民到歐洲的其他國家及葡萄牙的殖民地如巴西。在歐洲國家中,以法國的葡萄牙人移民最多。此外葡萄牙人占了盧森堡人口的13%。在美國,約有140多萬人出生於葡萄牙家庭或擁有葡萄牙血統;而葡萄牙移民多居住於新英格蘭地區、新澤西州和加州。 Category:歐洲民族.

新!!: 安汶和葡萄牙人 · 查看更多 »

葡萄牙語

葡萄牙語(葡语:Português,簡稱:葡語),是羅曼語族的一種語言。葡語以使用國家數量來算是世界排名第七的語言,使用地區包括葡萄牙、巴西、安哥拉、莫桑比克、佛得角、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幾內亞比索、東帝汶和澳门,共計九個國家或地區。超過兩億人口以葡萄牙语为母語。 由於葡萄牙從15世紀和16世紀開始向外進行殖民擴張,建立了包括美洲的巴西、亞洲的澳門的殖民統治,葡萄牙語也成為某些地區最常用的第二外語,如西印度的達曼-第烏聯邦區,以及馬來西亞的马六甲州。 最古早的葡萄牙語,源於中世紀的加里西亞王國所使用的一支通俗拉丁語變體。今日的母語人口約為2.1億左右,若包含第二語言使用者則約為2.4億人,通常被列為母語人口世界第6或第7多的語言。葡萄牙語使用區域佔地相當廣泛,同時主要因為巴西眾多的人口,葡萄牙語也是南半球最多人使用的語言,和拉丁美洲僅次於西班牙語的第二大語言。 西班牙作家米格尔·德·塞万提斯曾把葡萄牙语称作“甜蜜的语言”,巴西诗人奥拉沃·比拉克则把葡萄牙语比作“última flor do Lácio, inculta e bela”,意即“拉齐奥最后一朵绚烂的野花”。 葡語界目前唯一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若澤·薩拉馬戈曾說:「世上沒有葡萄牙語這種語言,而是有很多語言使用葡語。.

新!!: 安汶和葡萄牙語 · 查看更多 »

雅加达

雅加達(Jakarta),全稱雅加達特別首都地域(Daerah Khusus Ibukota Jakarta),是印度尼西亞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爪哇島的西北海岸。雅加達是印尼的經濟、文化和政治中心,現有人口10,187,595(截至2011年11月).

新!!: 安汶和雅加达 · 查看更多 »

P-51戰鬥機

P-51野馬式戰鬥機(P-51 Mustang),是美國陸軍航空軍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最有名的戰鬥機之一,也是美國海陸兩軍所使用的單引擎戰鬥機當中航程最長,對於歐洲與太平洋戰區戰略轟炸護航最重要的機種,並且一直使用到-zh-hans:朝鲜战争;zh-hant:韓戰;-為止。 Discovery節目《軍武科技排行榜-十大戰機》將P-51選為歷史上十大戰鬥機第一名。。.

新!!: 安汶和P-51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查亚普拉

查亚普拉(Jayapura)是印尼巴布亞省的首府,是巴布亚省以及西新几内亚的最大城市。位於新幾內亞島北岸,2002年時約有20萬人口,2010年人口普查中有256,705人口; 最新的官方估计(截至2014年1月)为315872。行政区划为查亚普拉市(印尼语:Kota Jayapura)。 現在的查亚普拉的居民裡,大約有80%是從印尼其他地方移入的,巴布亞人則佔了約20%左右。1962年起,查亚普拉設有Cenderawasih大學(印尼語:Universitas Cenderawasih, UNCEN)。該大學是巴布亞省重要的教育機構。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在查亚普拉设有总领事馆。.

新!!: 安汶和查亚普拉 · 查看更多 »

柯本气候分类法

柯本氣候分類法(Effektive Klimaklassifikation,意為「有效氣候分類法」),最被廣泛被使用的氣候分類法,由德國氣候學家弗拉迪米爾·彼得·柯本所發展出來的氣候分類法,1918年發表分類法的第一個完整版本,1936年發表最後修訂版。 柯本氣候分類法是基於認為自然植被的生成,乃源自氣候的特性,故描述氣候的最佳方式為自然植被。.

新!!: 安汶和柯本气候分类法 · 查看更多 »

掩护机构

掩护机构或傀儡组织(front organization)是指由另一个组织设立并控制的实体。设立掩护机构的组织包括情报机构、有组织犯罪集团、受法律禁止的组织、宗教或政治组织、倡导团体以及商业公司。掩护机构可代替其上级组织实施行动,而不使这些行动与其上级组织联系起来。 以独立自愿结社或慈善机构名义出现的掩护机构被称作掩护团体。 在商业界,诸如掩护公司(front company)或空壳公司之类的机构被用于隐藏母公司的身份,使其得以逃避法律责任。 在国际关系中,傀儡政权(puppet state)指为另一政权充当掩护(或代理)的政权。 Category:情報機構 Category:组织 Category:间谍技术.

新!!: 安汶和掩护机构 · 查看更多 »

東加里曼丹省

東加里曼丹是印尼在婆羅洲島加里曼丹地區的四個省份之一。省会為沙马林达。東加里曼丹省面積約220,400平方公里,是印尼第二大省,在加里曼丹四個省中面積最大,面積包括西里伯斯海中的各島嶼,其中有石巴迪島的南半部、布紐島、打拉根島、Panjang、德拉旺群島和Bilangbilangan等島嶼。人口约275万。2012年10月,该省北部打拉根市和4个县分出,新设北加里曼丹省。.

新!!: 安汶和東加里曼丹省 · 查看更多 »

槟城州

#重定向 槟城.

新!!: 安汶和槟城州 · 查看更多 »

槟岛

槟岛(Pulau Pinang、Penang Island,也称槟榔屿),马来西亚的海岛市,英國人曾命名為「威爾斯親王島」(英太子島,Prince of Wales Island),是马来西亚西北部的一个岛屿,是槟城州的组成部分。该岛面积295平方公里,是马来西亚大岛城,东隔槟威海峡与马来半岛相望,由槟威大桥与半岛及光大大楼相连,全岛人口约67.8万人,并于2015年同乔治市列为槟岛市。 而岛内華裔当中以闽南人居多,每年年初會舉辦盛大的八天宫诞,當地通用福建话(闽南语)。中秋节也有在乔治市中央擺攤庆祝的習俗。台湾和香港现在已有直通这里的航班。.

新!!: 安汶和槟岛 · 查看更多 »

泽兰省

泽兰省(Zeeland,其他译名:西兰(为英语的中文译名)或熱蘭(为荷兰语的台语中文译名))是荷兰的一个省份。该省位于该国的西南部,主要由岛屿组成,与其邻近的省份北有南荷兰省,东连北布拉班特省,西面靠海,南与比利时接壤。其省会为米德尔堡,人口约380,000,省域面积约2930 km²,几乎有1140 km²是水域面积。 該省大部分地区在水平面以下,最近的一次大洪水发生在1953年。旅游业是該省的支柱产业。阳光充足的沙滩使這裡成了人们度假的好去处,游客主要来自德国。一些地区在旅游旺季时人口达到了平时的四倍。.

新!!: 安汶和泽兰省 · 查看更多 »

泗水 (印尼)

泗水(印尼语:Surabaya),音译苏腊巴亚,是印尼第二大城市,位於爪哇島东北角,臨馬都拉海峽和泗水海峡,与马都拉岛相望,也是東爪哇省首府。泗水,爪哇语苏腊巴亚(Surabaya),原意是鯊魚鳄鱼,因此地原为荒凉的沼泽而名。华人感其拗口,先谐成“泗里木”,再进一步雅化便成道地的汉名“泗水”。.

新!!: 安汶和泗水 (印尼) · 查看更多 »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联邦(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通称澳大--利亚(Australia,缩写为 AU、AUS),中文环境下(尤其是臺灣、香港等地)常使用「澳--洲」代替“--”,是全球面积第六大的国家,大洋洲最大的国家和南半球第二大的国家。澳大利亚国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曼尼亚岛及数个海外的岛屿,面积和美國本土相似,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国土覆盖整个大陆的国家。與隔海相望的东南近邻是紐西蘭,西北是印度尼西亚,北边是巴布亚新几内亚、西巴布亚及东帝汶。澳大利亚的首都位于堪培拉,最大城市为悉尼。 澳大利亞一詞源於拉丁語,意思為“未知的南方大陸”(terra australis incognita)。其所在的地理位置通常稱作澳洲大陆,是地球上最小的大陆板塊。澳大利亚人均擁有國土面積0.353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廣闊的國家之一。有多樣的自然景觀,包括熱帶雨林、別稱為“紅色中心”的沙漠、吸引很多旅客的海濱及馳名遐邇的自然遺產大堡礁及烏魯汝Davison, Hirst and Macintyre, pp.

新!!: 安汶和澳大利亚 · 查看更多 »

海法

海法(希伯來語: Ḥeifa;阿拉伯語:حَيْفَا,Ḥayfā,是以色列北部港口城市,西瀕地中海,背倚迦密山。1948年以色列建國。目前海法是以色列第三大城市,仅次于西耶路撒冷和特拉维夫。该市面积为60平方公里,人口267,800(2006年6月),都市区人口达到1,039,000人。.

新!!: 安汶和海法 · 查看更多 »

海法区

海法区(希伯来语:)是以色列六个行政区(不計約旦河西岸)之一,面积864平方公里,首府海法。 2011年人口926,700,其中233,000(25.1%)是阿拉伯人,642,700(69.4%)是猶太人,其他51,000(5.5%)。以宗教信仰劃分,642,700(69.4%)是猶太人,192,300(20.8%)是穆斯林,24,300(2.6%)是德魯茲人,22,900(2.5%)是基督教徒,未分類44,400(4.8%)。.

新!!: 安汶和海法区 · 查看更多 »

新加坡

新加坡共和国(Republic of Singapore;Republik Singapura;சிங்கப்பூர் குடியரச),通称新加坡,又稱為新嘉坡、星架坡、星--加坡、星洲、星島、星國、狮城、坡岛、猩咖波、石叻、叻埠、昭南等,是东南亚中南半岛南端的一个城邦岛国,它不只是一個城市,同時也是一個國家。该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扼守马六甲海峡最南端出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峡与西马来西亚相隔,并以新柔长堤與第二通道等這兩座橋梁相连於新马两岸之间。新加坡的国土除了新加坡本岛之外,还包括周围数岛,新加坡最大的外島為德光島。自新加坡独立以来,大规模的填海已经为新加坡增加了23%的面积,相等于130平方公里。 1819年,任职于英國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斯坦福·莱佛士与柔佛苏丹签订条约,获准在新加坡建立交易站和殖民地,经莱佛士的努力,逐渐发展成繁荣的轉口港。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新加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一直是大英帝国在东南亚最重要的戰略据点。1942年至1945年间,新加坡曾被日本占領三年半之久,其后回归英国管理,並從海峽殖民地獨立出來,1959年成立自治邦,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成為—個州,稱為新加坡州(簡稱星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并独立建国。 自1965年独立后,新加坡從一窮二白中,依靠着国际贸易和人力资本的操作,迅速转变成为富裕的亞洲四小龍之一,同時憑藉著地理優勢,新加坡也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教育素質良好的國民也是亞洲政治和科學文化的紐帶,大多数的新加坡人都通晓至少两种语言,分别是英语以及自己的母语。新加坡是个多元文化种族的社會,也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所以主要由亞洲人組成的新加坡並非為單一民族國家,而是和一部分馬來人及印度人所組成的移民国家,其中漢人文化以福建移民為大宗。。在国内居住的居民有38%为永久居民、持有工作簽证的外籍劳工以及持有学生簽证的学生,建筑业和服务业的外劳比例分別为80%和50%。整個城市在绿化和保洁方面效果显著,故有花园城市之美称。.

新!!: 安汶和新加坡 · 查看更多 »

新教

新教(Protestantism),又稱基督新教,是西方基督教中不屬於天主教體系的宗派之統稱,源於16世紀神學家馬丁·路德等人所領導的宗教改革運動,與天主教、東正教並列為基督宗教三大分支。一些既不屬於天主教,亦與歐洲宗教改革沒有歷史淵源的教會,例如無宗派教會,也被視為新教,Pew Research Center,2011。新教強調「因信稱義」,認為人要得到上帝拯救,唯獨憑藉信心曾祖漢,,全國宗教資訊網,「新教有別於天主教,可以從新教在某些教義和神學的前提上看得出來,馬丁·路德在公元1517年開始宗教改革的運動,他的神學思想起點源於個人的經歷,到底面對公義的神時,人要如何才能夠被接納呢?「因信稱義」(Justification through faith)是路德也是新教的關鍵教義,意思是因著信心的緣故,神把人當作義人(稱義),不是人本身有什麼值得討神喜悅的,而是公義的神在審判的時候不再看人的不完全,而只看到信心的對象,即耶穌基督,雖然世人都無法過一個完美的一生在神面前被稱為義,但是神的兒子耶穌基督過了完美的一生得著了「義」的地位,信徒只要藉著信靠耶穌基督,這個耶穌基督的義就被轉撥到我們身上,因此,神是因著耶穌基督的緣故,稱那些相信之人為義人。」而不是靠善行南亞路德會,《信仰立場》,頁7:「人藉著信心(相信和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便可得著這救恩。『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弗2:8-9)」WELS Topical Q&A: 。新教以《聖經》為信仰之唯一依據,反對天主教聖統制WELS Topical Q&A: Jenkins, Paul (2014), 約翰•加爾文:《基督教要義》(卷三),頁149,更相信所有信徒都具有祭司的職分。新教各宗派在聖餐觀等神學問題持不同看法,但普遍以「五個唯獨」為信仰核心思想。 對新教的稱呼,源自拉丁文「protestatio」,意為「抗議」,源於1529年神聖羅馬帝國宣布馬丁·路德為異端之後所引起的強烈抗議。其實在馬丁·路德之前已經有多位宗教改革家嘗試改革甚至脫離天主教會,但最後直至路德才獲得成功。16世紀路德宗信仰由德國傳入丹麥、挪威、瑞典、芬蘭、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冰島,另一位宗教改革家約翰·加爾文的思想亦傳入匈牙利,荷蘭,蘇格蘭,瑞士和法國。同時期,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帶領當地教會脫離天主教會獨立,亦開展了英國宗教改革運動。 新教成功發展出其獨特文化,為人類在教育、人文 、科學、政治和社會秩序、經濟、藝術等領域帶來重大貢獻。Karl Heussi, Kompendium der Kirchengeschichte, 11.

新!!: 安汶和新教 · 查看更多 »

摩鹿加人

摩鹿加人,是印尼馬魯古群島的原居民,在1950年後摩鹿加人成為馬魯古群島所有居民的稱呼。人口約3,900,000。他們主要分布在摩鹿加群島以及諸如巴布亞省,西帝汶,北蘇拉威西省,巴厘島和爪哇島其他周邊地區,少數生活在荷蘭。 馬魯古群島最初的居民是美拉尼西亞人,但貿易和航海歷史悠久導致摩鹿加人高度混血。在公元前2000年南島民族來到當地開始與美拉尼西亞人融合,摩鹿加人中保留美拉尼西亞人的特點最多的是基伊族和阿魯族,由於殖民化和婚姻,華人、葡萄牙人和荷蘭人相繼來到並留下他們的血緣。.

新!!: 安汶和摩鹿加人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安汶市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