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奥斯曼土耳其人

指数 奥斯曼土耳其人

奥斯曼土耳其人是奥斯曼帝國穆斯林米利特的分支,以往主導著奥斯曼帝國的統治階層。與奥斯曼人早期歷史的可靠資料缺乏。據一些資料所述,烏古斯人的卡伊部落首領(可汗)埃爾圖魯爾在十三世紀中為了逃離蒙古人入侵而逃離波斯。他向羅姆蘇丹國的蘇丹稱臣,蘇丹准許他入侵及征服比提尼亞、連接拜占庭帝國的尼科米底亞、尼西亞及布爾薩。他的征服取得成功,並建立了一個酋長國,以拜占庭帝國的戰利品誘惑加齊(Ghazi)戰士來迅速增長軍力。艾杜古爾的兒子奥斯曼一世是同名的奥斯曼王朝的創建者,奥斯曼王朝統治了奥斯曼帝國近620年。.

31 关系: 加齊埃及協約國古兰经可汗君士坦丁堡奥斯曼一世安那托利亞尼科米底亞巴尔干半岛布尔萨书法伊斯坦堡伊斯兰教穆斯林第一次世界大战米利特烏古斯人爱琴海瑟于特達達尼爾海峽马尔马拉海魯姆蘇丹國黑海蒙古帝国酋长国苏丹 (称谓)比提尼亞波斯新月沃土拜占庭帝国

加齊

加齊(阿拉伯語:, ,英語:Ghazi)在阿拉伯語中的原意爲“軍事入侵或擴張”,伊斯蘭教興起後,又帶有聖戰含義。如今它是伊斯蘭世界中一個頭銜,可以解作信仰武士與發動聖戰的人。“”(,英語:Ghazwa)及其複數形式“”(,英語:Ghazw)則以爲“戰役”或“遠征”,又常特指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所帶領的遠征。 他們最初是志願軍,為了戰利品出征。後來奧斯曼土耳其人接受這個概念並用在他們领袖身上。 這個頭銜也是奥斯曼蘇丹其中一個官方頭銜。.

新!!: 奥斯曼土耳其人和加齊 · 查看更多 »

埃及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جمهوريّة مصرالعربيّة,),通稱埃及,是東北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面積為1,001,450平方公里,人口已超過9,000萬。原存在於當地的古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二戰後,埃及于1953年由阿拉伯人建立共和国,地理上該國地跨二洲即亞洲和非洲,西奈半島位於西南亞(西亞),而該國大部分國土位於北非地區。伊斯蘭教為國教。埃及人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遜尼派,最大的宗教少数派为科普特正教。另外還有基督教其他教派和伊斯兰教什叶派;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和法語。 埃及經濟的多元化程度在中東地區名列前茅。各項重要產業如旅遊業、農業、工業和服務業有著幾乎同等的發展比重。埃及也被認為是一個中等強國,在地中海、中東和伊斯蘭信仰地區尤其有廣泛的影響力。.

新!!: 奥斯曼土耳其人和埃及 · 查看更多 »

協約國

協約國(Allied Powers)主要由法國、俄羅斯、英國、日本、義大利和美國組成,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同盟國對敵。.

新!!: 奥斯曼土耳其人和協約國 · 查看更多 »

古兰经

《古蘭經》(,,字面上解作「誦讀」)是伊斯蘭教的最重要的經典,又稱《--》。穆斯林相信《古蘭經》是真主阿拉的啟示,它被廣泛認為是最優秀的阿拉伯語書寫文學作品,《古蘭經》的篇章被稱為蘇拉,節句則被稱為阿亞。 穆斯林相信《古蘭經》的內容是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列(賈布里勒)口頭傳授給先知穆罕默德,始自公元609年,直至穆罕默德在632年逝世為止,歷時23年。穆斯林認為《古蘭經》是輔助穆罕默德奉行使命的奇跡,證明他的先知身份,而他亦是自亞當以來最後一位接收啟示的先知。 根據傳統的說法,穆罕默德的多位同伴充當抄寫員,負責把真主的啟示記錄下來。這些同伴在穆罕默德逝世後不久根據這些記錄及他們的記憶進行編撰整理。由於出現各種不同的版本,哈里發奧斯曼於是制訂了一個被稱為「奧斯曼本」的範本,一般都被認為是當今《古蘭經》的原型。不過,鑑於《古蘭經》有不同的讀法,大部分讀法相互之間有細微的差異,而有些讀法則與其他的讀法有頗大的差異,加上早期的阿拉伯文本根本就無法發音,故此奧斯曼本與當今的《古蘭經》及當初穆罕默德所得的啟示之間的關聯性仍然不明確。 《古蘭經》的內容與猶太教及基督教經典記載的主要故事有相似之處,但有些只是概括論述,有些則加以引申詳述,有時會提供額外的資料及對事件加以解讀。《古蘭經》把自身定位為一部指導性的典籍,很少詳盡地記載具體的歷史事件,而是經常強調事件當中的道德價值觀念,而不是本身的故事性。《古蘭經》及聖訓都是制訂伊斯蘭教法的依據。在禮拜期間只能以阿拉伯語誦讀古蘭經。 能夠背誦整部古蘭經的人被稱為哈菲茲,有些穆斯林用朗誦的方式閱讀古蘭經的經文,這種方式被稱為泰吉威德。在賴買丹月,穆斯林按照慣例在泰拉威禮拜誦讀整部古蘭經。大部分穆斯林在理解經文意義的時候會用上塔夫細爾(《古蘭經》的注釋)。.

新!!: 奥斯曼土耳其人和古兰经 · 查看更多 »

可汗

可汗((叶音);古突厥語:𐰴𐰍𐰣 ;;z;高句麗語:皆,key)或大汗,又譯為可寒、合罕,通黑汗,統治者頭銜,為部落最高領袖或皇帝之意,廣泛使用於蒙古與中亞地區。古代北亚遊牧民族鲜卑、回纥、柔然、高车、突厥、吐谷浑、铁勒、女真等建立的汗国,其君主或最高政治首领皆称可汗或大汗。.

新!!: 奥斯曼土耳其人和可汗 · 查看更多 »

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Κωνσταντινούπολις、Κωνσταντινούπολη;Constantinopolis;قسطنطینیه;现代İstanbul)又譯康斯坦丁堡,是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的舊名,現在則指伊斯坦堡金角湾與马尔马拉海之間的地區。它曾经是羅馬帝国、拜占庭帝国、拉丁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首都。 公元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拜占庭建立新都,命名為新羅馬(Nova Roma;Νέα Ρώμη),但该城普遍被以建立者之名称作君士坦丁堡。在公元12世纪时Rosenberg, Matt.

新!!: 奥斯曼土耳其人和君士坦丁堡 · 查看更多 »

奥斯曼一世

奥--斯曼一世(奥斯曼土耳其语:عثمان باک,,現代土耳其語:Osman Gazy,),奥斯曼帝国的创立者和第一位埃米尔。他开始时是从父亲埃尔图鲁尔加齐处继承了贝伊加齊的称号,但后来他的统一和征服活动使他成为一个大帝国的奠基人。.

新!!: 奥斯曼土耳其人和奥斯曼一世 · 查看更多 »

安那托利亞

安那托利亞(Anadolu;希腊语:ανατολή;阿拉米语:ܐܢܛܘܠܝܐ;亚美尼亚语:Անատոլիա),又名小亞細亞(Küçük Asya;Asia Minor),是亞洲西南部的一個半島,位於黑海和地中海之間。 現時安那托利亞的全境屬於土耳其的控制下,也是土耳其大部分的領土疆域。但爭取獨立的庫爾德斯坦宣稱擁有該半島的部份主權。.

新!!: 奥斯曼土耳其人和安那托利亞 · 查看更多 »

尼科米底亞

尼科米底亚,(Νικομήδεια)即现在的土耳其城市伊兹密特,建于公元前712年或前711年 ,开始时是作为希腊城邦墨伽拉的殖民地。后被利西马科斯摧毁了之后,又于公元前264年被尼科美德一世重建,这时开始被称为尼科米底亚,随即这座城市成为了小亚细亚北部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汉尼拔在尼科米底亚度过了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光。历史学家阿里安出生在这座城市。 羅馬帝國時期,尼科米底亞是比提尼亞的大都市。戴克里先在286年建立四帝共治制時亦使尼科底米亞成為帝國的東都。直至李錫尼於324年被君士坦丁一世擊敗為止,尼科米底亞一直是帝國東方的首都。君士坦丁一世只視此城作為臨時的首都,並於330年定都於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於337年死於尼科米底亞附近的一庭皇家別墅內。由於從亞洲各地前往君士坦丁堡的道路均會先匯合於尼科米底亞,尼科米底亞仍是帝國定都拜占庭後一座重要的城市。.

新!!: 奥斯曼土耳其人和尼科米底亞 · 查看更多 »

巴尔干半岛

巴爾幹半島(Balkans)是一個地緣政治和文化上的名詞,用以描述歐洲的東南隅位於亞得里亞海和黑海之間的陸地,詳細的範圍依照定義不同有許多種說法。該地約有55萬平方公里和近5500萬人口。在古希臘時代,巴爾幹半島被稱為半島。該地區的名稱來自于一條通過保加利亞中心到東塞爾維亞的巴爾幹山脈。 巴爾幹地區向來存在諸多矛盾,其中既有宗教矛盾,也有領土爭端。由于半島的地緣政治重要性,由此而來的列強干涉致使這一地區的矛盾頻繁被放大為戰爭,因此又有歐洲火药庫之稱。不過近年巴爾幹半島(南斯拉夫內戰後至今)已實現停火與和平,只是偶然間在領土主權上有些糾紛,例如科索沃主權問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觸發點之一——薩拉熱窩事件亦是發生在巴爾幹半島上。 目前,巴尔干半岛共有11个国家,共有面积大约是47.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3亿。.

新!!: 奥斯曼土耳其人和巴尔干半岛 · 查看更多 »

布尔萨

布尔萨(土耳其语:Bursa)位于土耳其西北部,是该国第四大城市,也是布尔萨省的首府,人口超過200万。布尔萨以滑雪胜地、奥斯曼帝国苏丹陵墓和肥沃的平原而闻名,因其公园及花园之多而享有Yeşil Bursa(即“绿色布尔萨”)的美称,同时也是许多著名的土耳其食品的发源地。.

新!!: 奥斯曼土耳其人和布尔萨 · 查看更多 »

书法

書法是一種書寫的藝術。書法縱向穿透兩個層面:「使用」與「審美」;橫向跨越文字兩個層面:「文字」、「繪畫」。書法也是一種研究書寫者心理與性格的工具。當代對實踐書法的定義有:.

新!!: 奥斯曼土耳其人和书法 · 查看更多 »

伊斯坦堡

伊斯坦堡(İstanbul )是土耳其最大城市,亦是该国的经济、文化和历史中心。它坐落于土耳其西北部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之滨,位于马尔马拉海和黑海之间,横跨欧亚大陆,经济和历史中心位于欧洲一侧,有三分之一人口居住于亚洲一侧。其人口达到1440万,为全欧洲最大的城市群,亦是中东最大和全球第六大城市。伊斯坦布爾全市辖区面积,其覆盖范围同伊斯坦堡省相同,亦是该省的行政中心。亦是世界上唯一横跨兩大洲的城市。 公元前660年左右,该市以“拜占庭”之名建立于萨拉基里奥角,并在此后逐渐发展为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城市之一。公元330年该市重建为君士坦丁堡(Κωνσταντινούπολις Konstantinoúpolis;Constantinopolis)或新罗马(Νέα Ῥώμη, Nea Romē;Nova Roma),并在此后的近十六个世纪内先后成为罗马帝国(330年–1204年及1261年–1453年)、拉丁帝国(1204年–1261年)和鄂圖曼帝国(1453年–1922年)的帝国首都。在罗马和拜占庭帝国时代,它对基督教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在1453年鄂圖曼帝国征服该城之后,它成为了伊斯兰教的中心和鄂圖曼帝国哈里发的驻地。 伊斯坦堡是古丝绸之路的途经地,也是欧洲和中东的铁路网络之间、黑海和地中海间海路的必经之地,使得伊斯坦堡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由此也哺育了兼收并蓄的人口和文化,虽然在1923年共和国成立之后这一状况略不如前。在战间期伊斯坦堡 未能成为新首都,受到忽视,但此后其影响力逐步恢复。自1950年代以来,该市的人口已翻了十倍,来自安那托利亚各地的人口涌入,城市的界限也为此逐渐扩张。20世纪末艺术节开始得到兴办,而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复杂的交通网络也由此建立起来。 2012年,在当选欧洲文化之都两年之后,近1160万外国游客造访伊斯坦堡 ,使其成为世界第五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该市最重要的景点仍是其历史城区,部分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而位于贝伊奥卢区的天然港金角湾则是其文化和娱乐的中心。伊斯坦堡还被认为是一个全球城市,亦是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都市经济区之一。诸多土耳其公司及媒体将总部设于此,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全国的四分之一。伊斯坦堡希望借助其复苏和快速扩张的契机,在二十年内五次申请举办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新!!: 奥斯曼土耳其人和伊斯坦堡 · 查看更多 »

伊斯兰教

伊斯蘭教(الإسلام, al-’islām;)--、清真教、回回--教、天方教、大食法、大食教度,是以《古蘭經》和聖訓為教導的一神教宗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古蘭經》被伊斯蘭信徒(穆斯林)視為造物主安拉命天使給其使者逐字逐句的啟示,而聖訓为造物主最后的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錄(由同伴們轉述收集)。伊斯蘭这一名称來自《古兰经》,源自閃语字根S-L-M,意為「顺从(造物主)」;实际上穆斯林(伊斯兰教徒)的名字也來自這個字根,意為「順從者」。 穆斯林信仰獨一且無與倫比的安拉,并认为人生的唯一目的是崇拜或顺从安拉;伊斯兰教认为阿拉在人类历史长河派遣了众多先知給全人類,历代各个民族都有先知,包括易卜拉欣(亞伯拉罕)、穆薩(摩西)、爾撒(耶穌)等,先知穆罕默德是最後一位,古兰经載有他所得的訊息。伊斯蘭教的基本功修包括五功,是為「念、礼、齋、課、朝」,五功是穆斯林需要奉行的五個義務。伊斯兰教还拥有自己的一套宗教法律,该法律實際觸及生活及社會的每一個層面,由飲食、金融到戰事以及福利等各方面。 在先知穆罕默德逝世後,伊斯蘭帝國持續擴張,佔據着大片的地區,促使哈里發國的誕生,傳教活動亦刺激更多人改信伊斯蘭教。早期哈里發的宗教政策、穆斯林的經濟及商貿開拓及後來奧斯曼帝國的擴張都使伊斯蘭教從麥加向大西洋及太平洋的方向擴散,形成穆斯林世界。 絕大多數的穆斯林屬於遜尼派(75%-90%)及什叶派(10%-20%)两大派别,另外两派中均有人同时信仰伊斯兰神秘主义。伊斯蘭教是中东、中亚、东南亚主要部分及非洲的大部分的主流宗教。在法国、德国、中国西北部、俄罗斯西南部及加勒比地區都可找到龐大的穆斯林社群。穆斯林最多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亚,這裡居住著全球穆斯林總數的15%。南亞、中東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穆斯林分別佔全球總數的25%、20%及15%。皈依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幾乎可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都可找到。截至2010年,全球約有16億穆斯林,佔23.4%人口。在信徒人數上,伊斯蘭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被認為是世上增長得最快的宗教。.

新!!: 奥斯曼土耳其人和伊斯兰教 · 查看更多 »

穆斯林

斯林(مسلم),即信仰伊斯兰教者,也是伊斯兰信徒的自称。“穆斯林”一词音译自阿拉伯语“مسلم”,其原意为“顺从(信仰)者”。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当代发展最快的國際性的宗教之一,属亚伯拉罕系一神教。全世界大約有16億穆斯林,大約佔全地球人口的25%。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穆斯林佔當地人口比率各有不同,如在北非、西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很多国家均是多數,而在東亞、歐洲、美洲、大洋洲則是少數。 由于伊斯蘭教在中国长期被教外人士稱為回教,故穆斯林也被稱為回教徒。.

新!!: 奥斯曼土耳其人和穆斯林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新!!: 奥斯曼土耳其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米利特

米利特(土耳其語:Millet)是指奧斯曼帝國內的宗教團體,這術語來自奧斯曼土耳其語。在十九世紀,奧斯曼帝國進行坦志麥特改革,米利特一詞便引申到除了具領導地位的遜尼派外的宗教族群。奧斯曼帝國沙里亞法規內的米利特--度是近世宗教多元主義的一個例子。.

新!!: 奥斯曼土耳其人和米利特 · 查看更多 »

烏古斯人

烏古斯人是古代突厥部落中的一个群体。是現在土耳其人、阿塞拜疆人和各地的土庫曼人的直系祖先。起源可追溯到6世纪,生活在現今的蒙古和西伯利亞南部的貝加爾湖牧區游牧的部族聯盟,即是九姓烏古斯。 波斯無名氏地理著作《世界境域志》提出在巴尔喀什湖至咸海以北,錫爾河及恩巴河,烏拉尔河下游,現在哈萨克草原,有古茲和烏古斯,組成一個無首領,互相攻擊的部落聯盟,他们一部分前往伊朗和安納托利亞,建立了塞爾柱帝國;另一卡耶部落,前進至愛琴海邊,成立了鄂圖曼帝國,留在中亞原地的烏古斯人成為現在的土庫曼人。有人說他們最早來自烏揭。他们与突厥只是结盟关系,不是同一民族。他们汗的大帐在伊塞克湖一带。他们的头人叫叶护,王子叫亦纳勒。王子有叫阿德贝格的老师,即是太傅,统军的人叫苏巴什。 烏古斯有箭與公牛、氏族的意思。奧斯曼土耳其人認為他們是烏古斯人後人,這說法在官書中一直保留直到亡國。「烏古思」还與一系列的突厥部落有關,在中亚地区团结成一个新的邦联。这个社会政治联盟导致出现了一种新的更大跨部落突厥实体統一在塞爾柱帝國下。烏古思不是一个种族名称,可以翻译成“突厥部落”。“古突厥” ,或“西突厥支部”。「烏古斯」是一个地理和历史的指稱,而不是一个单独民族。烏古斯後來是指土庫曼人、土耳其人、克里米亞鞑靼人與撒拉族,阿塞拜疆人及加告茲人。他们本来有烏古斯叶护國河中以北,后来受钦察人攻击,向西与南移动。最远到了南俄。一些同化于钦察人。 烏古斯在史集中是一可汗,大部分突厥部落也與他有關。他以狼為圖騰。.

新!!: 奥斯曼土耳其人和烏古斯人 · 查看更多 »

爱琴海

爱琴海(Αιγαίο Πέλαγος,Ege Denizi)是地中海的一部分,位于巴爾幹半岛南部和小亚细亚半岛之间,南北长610公里,东西宽300公里。爱琴海的东北部经达达尼尔海峡与马尔马拉海相连,並且是連接黑海以及地中海的唯一航道。除了土耳其沿岸海域,整个爱琴海都是希腊的领海。.

新!!: 奥斯曼土耳其人和爱琴海 · 查看更多 »

瑟于特

瑟于特(土耳其语:Söğüt)是土耳其比莱吉克省的一个镇。 S.

新!!: 奥斯曼土耳其人和瑟于特 · 查看更多 »

達達尼爾海峽

達達尼爾海峽(Dardanelles Strait),土耳其称恰纳卡莱海峡(Çanakkale Boğazı),Δαρδανελλια,古称赫勒斯滂(Hellespont),是连接马尔马拉海和愛琴海的海峡,属土耳其内海,也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之一,常与马尔马拉海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并称土耳其海峡,並且是連接黑海以及地中海的唯一航道。.

新!!: 奥斯曼土耳其人和達達尼爾海峽 · 查看更多 »

马尔马拉海

尔马拉海(Marmara Denizi,Θάλασσα του Μαρμαρά),又譯--,是亚洲小亚细亚半岛同欧洲巴尔干半岛之间的内海,具有重要的政治及軍事戰略地位。.

新!!: 奥斯曼土耳其人和马尔马拉海 · 查看更多 »

魯姆蘇丹國

罗姆蘇丹國(波斯語:سلجوقیان روم,現代土耳其語:Anadolu Selçuklu Devleti),是在安那托利亞的塞爾柱帝國延續政權,在1077年至1307年間統治安那托利亞内陆大部分区域,初時的首都在伊茲尼克,及後在科尼亚The Encyclopedia of world history: ancient, medieval, and modern, chronologically arranged,。罗姆蘇丹國宮廷的流動性強,故開塞利、錫瓦斯等城市也扮演著首都的角色。在東面,罗姆蘇丹國逐步吞并、整合其它的突厥國家。在罗姆蘇丹國最強盛時,領土橫跨地中海安塔利亞及阿拉尼亞一線至黑海錫諾普地區的安那托利亞中部领土東至凡湖,西端接近代尼兹利及愛琴海流域。 罗姆(Rûm)出自阿拉伯语,指安纳托利亚,后来在阿拉伯语及伊斯兰世界指羅馬帝國,亦即后来的希腊化的拜占庭帝国。塞爾柱人称他們的蘇丹國為罗姆是因為蘇丹國建立在長久以來属于拜占庭帝國的地區。在一些較古老的西方文獻裡,罗姆蘇丹國有時被稱為科尼亞蘇丹國或以哥念蘇丹國。 十二世紀末及十三世紀初,罗姆蘇丹國興盛,佔領了拜占庭帝國在地中海及黑海的重要港口。在安那托利亞,罗姆苏丹通過建立商隊旅館鼓勵通商,便利了貨物由伊朗及中亞運往港口,還與熱那亞人建立了穩健的貿易關係。財富的累積使罗姆蘇丹國得以併吞曼齐克特战役以後建立的諸多突厥國家,如达尼什曼德王朝、、、阿爾圖格王朝。罗姆蘇丹成功抵受十字軍的攻擊,但在1243年被蒙古人打败,在此之前塞尔柱帝国已经灭亡,罗姆苏丹国成為了伊兒汗國的附庸。即使有一些精明强干的統治者為维护国家的统一而努力,但罗姆蘇丹國还是在十三世紀末分崩离析,並在十四世紀徹底消失。 在罗姆蘇丹國統治的最後十年裡,領土内許多小(酋长国)宣布独立,其中包括奧斯曼人的奥斯曼贝立克。其地位最终被奥斯曼人崛起后建立的奥斯曼帝国所取代。.

新!!: 奥斯曼土耳其人和魯姆蘇丹國 · 查看更多 »

黑海

黑海是欧亚大陆的一个陆间海,被欧洲、高加索和安那托利亞半岛所包围。黑海通过土耳其海峡与地中海的爱琴海区域相联。西亚和东欧被这一系列水体分隔开来。黑海在北面通过刻赤海峽与亞速海相连。流入黑海的主要河流有多瑙河和第聂伯河。沿海国家有土耳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俄罗斯和格鲁吉亚。沿海重要城市有伊斯坦布尔、布尔加斯、瓦尔纳、康斯坦察、图尔恰、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巴统等。 黑海的面积有(不包括亞速海)Surface Area—,最大深度为Maximum Depth—,体积为。黑海形成一个东西向的椭圆形凹陷。黑海的南面是本廷山脈,东面是高加索山脉,西北面是宽阔的低地。黑海东西向最宽有大约。.

新!!: 奥斯曼土耳其人和黑海 · 查看更多 »

蒙古帝国

蒙古帝國(1206-1368),正式國號為大蒙古国,是一个横跨欧亚兩洲的全球帝國,也是歷史上鄰接版圖最遼闊的國家。蒙古人武力興盛的時期曾發動三次蒙古西征,在1259年蒙哥汗在位时期,疆域一度达到鼎盛,約2400萬平方公里,但是一年後由於蒙哥汗去世所引發的內戰,導致帝國開始分裂瓦解,蒙古人對於歐亞大陸的影響力也逐漸式微。 蒙古帝國由蒙古人铁木真(成吉思汗)于1206年在斡难河边建立,國號“大蒙古國”。據《蒙古秘史》,其創始於斡难河河源,通常認為創建時間約為鐵木真征服蒙古高原各部落(塔塔尔、泰赤乌、蔑儿乞、乃蛮、克烈、汪古部、以尼伦和迭列斤两大部落组成的蒙兀王国)、始有「成吉思汗」之稱號時的1206年。蒙古帝國建立後屢次對外擴張,成吉思汗在位時開始征伐西夏、金朝、西遼、花剌子模等國,其繼承人又經過兩次大規模的西征,至1259年蒙哥去世前已占领包括蒙古高原、中國西北、西南、東北、華北、中亞、西亞以及東歐在內的廣大地域。 成吉思汗領導的第一次西征(1219-1221/1223)滅西遼、花剌子模、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并越過高加索山擊破钦察人各部。 第二次西征(1236-1242)於窩闊台汗在位時期發動、以拔都為主帥,先後征服伏尔加保加利亚、保加利亚人的卡马突厥国,進而滅亡位於东欧平原的基輔羅斯,而後擊潰波蘭王国和神聖羅馬帝國聯軍、大敗匈牙利王国、保加利亞第二帝国,前锋遠達当时意大利的威尼斯共和国的达尔马提亚,原南斯拉夫地区的拉什卡。 第三次西征(1256-1260)於蒙哥汗在位時期、主帥為旭烈兀,滅亡了木剌夷(暗杀组织)、阿拔斯王朝,以及叙利亚的阿尤布王朝(蒙古军短时间占领叙利亚,后被新兴的马木路克王朝驱逐)。蒙古帝国在三次的西征中共侵吞40多個國家。 然而,蒙古汗國在1260年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争位战后走向分裂。尽管忽必烈于1264年击败阿里不哥,其所主張的對於“蒙古大汗”之位的繼承權並沒有獲得四大汗國的一致承認;原屬大蒙古國的朮赤後王封地、察合臺後王封地、窩闊臺後王封地和忽必烈之弟旭烈兀的封地取得事實上的獨立地位,被稱為四大汗国;其他一些蒙古帝國時期建立的小型汗國多依附于四大汗國。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自稱“蒙古大汗”。1279年大元灭南宋。自此元朝控制領地包括今中國大部地區和蒙古高原。实际处于独立地位的蒙古四大汗国(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與元朝之间互不统属,战争不断,直到元成宗時期才終於獲承認元朝皇帝為蒙古大汗、據宗主地位,之後四大汗国的疆土又陆续经历演变。最後一位元朝皇帝元惠宗被建立明朝的朱元璋於1368年驱逐出中原,其政權存在於蒙古高原地區,史稱北元。北元亡于1388年或1402年,由韃靼部和瓦剌部的首領先後繼承“蒙古大汗”稱號,但是其統治範圍沒有再超出過蒙古高原;其後明朝长期和察合台汗国和欽察汗国及其他的小汗國同時並存,直到17世紀蒙古人建立的主要汗國均致滅亡。最後一任蒙古大汗察哈爾部林丹汗被後金皇太極擊敗,其子额哲后來歸降皇太極,漠南蒙古諸部于1636年3月聚瀋陽,承認皇太極為大汗、統轄漠南蒙古諸部,“蒙古汗國”歷史正式結束。.

新!!: 奥斯曼土耳其人和蒙古帝国 · 查看更多 »

酋长国

酋長國(阿拉伯語:,複數:) 是埃米爾(酋長)統治的國家或地區,類似於君主國。.

新!!: 奥斯曼土耳其人和酋长国 · 查看更多 »

苏丹 (称谓)

苏丹(سلطان,,))指一个在伊斯兰教历史上一个类似总督的官职,作为称谓是最近才出现的翻译,它也有很多其他的译法,在古文翻译为“素檀”、“速檀”、“速鲁檀”、“锁鲁檀”(见《明史》),民间也又叫“素里檀”“唆里檀”“算端”、“层檀”等等。他是阿拉伯语中的一个尊称,历史上有好几种含义。這詞最初是阿拉伯語中的抽象名詞「力量」、「治权」、「裁决權」,后来变为权力、统治。最后,它变为对一个特殊统治者的称号等同國君的意思,被苏丹统治的地方,一般都对外号称拥有独立主权或完全主权。苏丹不会自称是哈里发,也不会表示他是实际上是受到哈里发统治的。被苏丹统治的地方,无论是王朝还是国家都可以被指为“苏丹国”(سلطنة)。 女性苏丹称为“苏丹娜”,但是在伊斯兰教历史上是很罕见的。另外,还有一种特别苏禄苏丹国,这种国家正式的统治者是男苏丹,但是他的妻子却是一个实际上的“监督者”。 苏丹一般不是世袭的,很少被称为国王。.

新!!: 奥斯曼土耳其人和苏丹 (称谓) · 查看更多 »

比提尼亞

比提尼亞(Βιθύνια)小亞細亞西北部的一個古老地區、王國及羅馬行省,與普羅龐提斯海、色雷斯、博斯普魯斯海峡及黑海(古稱攸克辛海)相鄰。.

新!!: 奥斯曼土耳其人和比提尼亞 · 查看更多 »

波斯

在的伊朗在世界上的位置 波斯是伊朗在欧洲的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的旧称译音,是伊朗歷史的一部份。历史上在这一西南亚地区曾建立过多个的帝国。全盛時期領土東至印度河平原,西北至小亚细亚、欧洲的马其顿、希腊半岛、色雷斯,西南至埃及或也门。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的西南部。.

新!!: 奥斯曼土耳其人和波斯 · 查看更多 »

新月沃土

新月沃土或稱肥沃月彎(英語:Fertile Crescent),是指西亚、北非地区兩河流域及附近一連串肥沃的土地,包括累范特、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位于今日的以色列、西岸、黎巴嫩、约旦部分地区、敘利亞,以及伊拉克和土耳其的東南部、埃及东北部。由於在地圖上好像一彎新月,所以美國芝加哥大學的考古學家詹姆士·布雷斯特德(James Henry Breasted)把這一大片肥美的土地稱为「新月沃土」。 新月沃土上的三條主要河流約旦河、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流域合共約40至50萬平方公里,現時有人口4至5千萬。這片土地西起地中海东岸,並包含敘利亞沙漠、阿拉伯半岛(Jazirah)及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東至波斯灣。 约旦和幼发拉底河上游周围的西部区域,是11000年前首个所知的农业定居点。最早所知的定居点在Iraq ed-Dubb(约旦)和Tell Aswad(叙利亚),不久之后是耶利哥。那些最早的城市、国家,在美索不达米亚东部产生了书写(“两河之间”,所说的是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下游间的土地)。 在灌溉的作用下,這片土地非常肥沃,人民也依靠該土地上出產的糧食爲生。公元前7000年这里已有粮食生产。 但由於過去的灌溉工程被後來的城市建設所荒廢,兩千年來新月沃土反復地經歷著衰退和恢復的過程。另一個問題是灌溉農田在鹽水的持續滲入下不斷鹽化。 雖然河流對於新月沃土文明的興起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但是也有其他的因素促成了這片區域的富饒。新月沃土上生活著五种主要家畜的四种——牛、山羊、綿羊和豬,而另一種重要家畜——馬,也生活在不遠的地區。古代新月沃土地區的氣候也促成了許多一年生植物的進化,它們可食用種子的產量要多於多年生植物。這些植物的多樣性也使得這裡的早期人類可以嘗試培育試驗。 一直以來,河水都是這片地區政治衝突的潛在誘因。約旦河構成了以色列、約旦和巴勒斯坦的邊界。幼發拉底河被土耳其和敍利亞分別控制著的四分之一,伊拉克控制著其他下游及其支流。.

新!!: 奥斯曼土耳其人和新月沃土 · 查看更多 »

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國是一個歷史上知名的帝國。羅馬帝國自东西分治後,帝國東部羅馬政權的延續被稱為東羅馬帝國(相对于帝國西部的西羅馬帝國),16世紀以後,開始有學者稱之為拜占庭帝国。其国民在其一千多年的存在期内自称为“罗马帝国”(Imperium Romanum;Βασιλεία Ρωμαίων)。帝國位于欧洲东部,领土曾包括歐亞非三大洲的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 東羅馬帝國共历经12个王朝及93位皇帝,首都为新罗马(Nova Roma;Νέα Ρώμη,即君士坦丁堡)。其疆域在11个世纪中不断变动。色雷斯、希腊和小亚细亚西部是帝国的核心地区;今日的土耳其、希腊、保加利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从4世纪至13世纪是帝国领土的主要组成部分;意大利和原南斯拉夫的大部、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利比亚、突尼斯、今阿特拉斯山脉以北的阿尔及利亚和今天摩洛哥的丹吉尔也在7世纪之前曾是帝国的國土。 关于帝國的起始纪年,历史学界仍存有争议。主流观点认为,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建立新罗马、罗马帝国政治中心东移,是東羅馬帝國成立的标志。德国东罗马学者斯坦因以戴克里先皇帝即位(284年;这位皇帝首次将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半)为東羅馬帝國的起始纪年。其他观点分别以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帝国皇权统一归于东罗马皇帝)、527年(查士丁尼一世登基)、7世纪(希腊化开始)和8世纪(希腊化完成)为東羅馬帝國起始的标志。 東羅馬帝國本为羅馬帝國的东半部,較為崇尚希臘文化,与西罗马帝国分裂后,更逐渐发展为以希腊文化、希腊语和東正教为立国基础,在620年,席哈克略皇帝首次讓希臘語取代拉丁語,成為帝國的官方語言,使得東羅馬帝國成為不同于古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的国家。在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和神聖羅馬帝國成立後,这个帝国被外人称为“东罗马帝国”,尽管其正式国号仍延续着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国号。直到1557年德意志歷史學家赫罗尼姆斯·沃尔夫為了區分其帝國的古羅馬時期及神聖羅馬帝國而引入了「拜占庭帝國」作為稱呼,並被現代史學上所使用。 東羅馬帝國的文化和宗教对于今日的东欧各國有很大的影响。此外,東羅馬帝國在其十一个世纪的悠久历史中所保存下来的古典希腊和罗马史料、著作,以及理性的哲学思想,也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最直接的动力,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 1204年4月13日,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曾被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陷和劫掠,直到1261年收复。1453年5月29日,鄂圖曼帝国攻陷了首都君士坦丁堡,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歷時一千餘年的東羅馬帝國就此灭亡,羅馬帝國也正式終結。.

新!!: 奥斯曼土耳其人和拜占庭帝国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