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地精

指数 地精

地精(Gnome,或音譯為諾姆)是一種在歐洲的傳說中出現的妖怪,身材矮小,頭戴紅色帽子,身穿伐木衣,經常在地下活動,成群結隊出沒。由於他的特性與其他傳說生物很近似,他亦經常被錯誤當作是精靈、哥布林或矮人。Gnome語源為Ge(大地)+Nomos(家)或Gnosis(智者)。歐美的家家戶戶皆有地精造型的裝飾品。地精也被視為代表土的元素四精靈之一。 角色扮演遊戲《龍與地下城》中的侏儒(Gnome)(臺灣的3.5版翻譯為地侏)和上述者其實是同一種生物。.

12 关系: 守宝妖精地底侏儒哥布林哈利·波特元素精靈克魯波克魯矮人精靈马铃薯龙与地下城J·K·罗琳欧洲

守宝妖精

守宝妖精(Spriggan)是英国康沃尔郡的民间传说中的妖精。它们被描述成极其丑恶,喜欢出没在古遗迹或是古坟堆附近保卫那里埋藏的财宝,并能变得巨大化吓退盗宝者。.

新!!: 地精和守宝妖精 · 查看更多 »

地底侏儒

地底侏儒(也被称为斯奈布力族)是角色扮演游戏《龙与地下城》中所虚构的侏儒族生物。他们居住在很深的地底,数量不多。根据侏儒的传说,地底侏儒是由他们的主神加尔·闪金从红宝石里产生出来的。 地底侏儒大多是战士,擅长打造武器和盔甲,喜爱开采地底的宝藏。他们在同族间可以通过心灵感应传递消息。 地底侏儒有一句口头禅:“石头在上”(Magga Cammara, by the stones),类似于人类的“老天爷”的意思。 Category:龍與地下城規則的生物.

新!!: 地精和地底侏儒 · 查看更多 »

哥布林

哥布林(Goblin),或譯作哥布靈、高扁,是一種傳說中的類人生物,一般都有長長的尖耳,鹰钩鼻和金鱼眼。.

新!!: 地精和哥布林 · 查看更多 »

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Harry Potter),英國作家J·K·罗琳的奇幻文學系列小說,描寫主角哈利波特在霍格華茲魔法學校7年學習生活中的冒險故事;該系列被翻譯成75種語言,在超過兩百個國家出版,所有版本的總銷售量逾4億~4億5千萬本(2013年7月),名列世界上最暢銷小說之列。繁體中文版由皇冠文化出版;简体中文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發行。美國华纳兄弟電影公司把這7集小說改拍成8部電影,前6集各一部,第7集分兩部。哈利波特電影系列是全球史上最卖座的電影系列,總票房收入過77亿美元,在多國上映。此外還有位於佛羅里達的主題樂園,與大量衍生作品,使作者羅琳本人在此作品完成後成為英國最富裕的女性人物之列。.

新!!: 地精和哈利·波特 · 查看更多 »

元素精靈

元素精靈(Elemental)是最先由帕拉塞爾斯在關於鍊金術的著作中提出的概念,將世界分為四種元素與其主掌精靈的組成,共有以下四種:.

新!!: 地精和元素精靈 · 查看更多 »

克魯波克魯

克魯波克魯(/koropokkuru,阿伊努語:/korpokkur,或譯作地精)是阿伊努傳說中的小人,在阿伊努语中,該詞一般理解為是蕗叶下的人(日本稱蜂斗菜為「蕗/フキ」)。 小人的傳說在北海道、南千島、樺太等地廣為流傳,其叫法亦因地域而異。.

新!!: 地精和克魯波克魯 · 查看更多 »

矮人

人在奇幻文學題材中指的是最早出現在歐洲民間傳奇的幻想矮小種族,自托爾金跟龍與地下城的創作延伸後,成為許多奇幻類型創作的題材人物。典型的奇幻矮人形象都是蓄長鬍子且拿斧頭,身材矮短而個性保守但善戰的戰士。.

新!!: 地精和矮人 · 查看更多 »

精靈

精靈(elf),原義是指靈魂、鬼神、妖怪和聰明靈敏。在翻譯外國文學中,是一種耳朵尖長而漂亮美麗的類人形傳說生物,源自北歐的古老傳說。許多精靈被描繪成高大而且美麗無比,但是有時候也被歸類為「小人兒」或妖精,身材比較瘦小,有的背上長有昆蟲翅膀。由於這種生物的譯名眾說紛紜,而不同的譯名同時亦會使人誤會為另有所指,而與fairy(意为:小仙子)、imp(意为:小恶魔)等混淆。 而另一方面,對於精靈這種生物的定義、描述,與文化,都隨著民族與作者的不同而有所歧異,除了外觀以外,他們的能力都各有不同。.

新!!: 地精和精靈 · 查看更多 »

马铃薯

鈴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稻米、玉米和小麦。原產於南美洲秘魯與波利維亞境內的安地斯山脈。王瑞章等人.馬鈴薯栽培管理技術.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臺南馬鈴薯的人工栽培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Offic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Lost Crops of the Incas: Little-Known Plants of the Andes with Promise for Worldwide Cultivation (1989) 馬鈴薯是歐美地區許多國家的主食,為世界第四大主食作物。.

新!!: 地精和马铃薯 · 查看更多 »

龙与地下城

《龙与地下城》(Dungeons & Dragons,简称D&D或DnD),是一款奇幻背景的角色扮演游戏,並且是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的桌上角色扮演游戏。 这个游戏是在1974年由一名保险公司推销员加里·吉盖克斯與友人在美國威斯康辛州所共同創造,最初由TSR公司發行。威世智在1997年收購TSR後,改由該公司發行。2008年3月4日,加里·吉盖克斯在家中去世,享年69岁,2009年4月7日大衛‧亞耐森也隨後辭世。 脫胎自戰棋遊戲Chainmail,一般認為龍與地下城是近代桌上角色扮演游戏(TRPG)的開山始祖,對後世的各種遊戲,特別是角色扮演遊戲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2006年時,根據統計全球約有兩千萬人曾經玩過龍與地下城,創造一億美元以上的商機。是當時同類遊戲中最有名、銷量最好的一款。 除了桌上遊戲以外也有小說、漫畫、戰棋、電玩遊戲、卡牌遊戲等各式衍生商品。.

新!!: 地精和龙与地下城 · 查看更多 »

J·K·罗琳

喬安娜·羅琳,CH,OBE,FRSL(Joanne "Jo" Rowling,),笔名J·K·羅琳(J.)及罗柏特·加尔布雷斯(Robert Galbraith),英国小说家、电影编剧及制片人,代表作為《哈利波特》系列作品。她的《哈利波特》暢銷全球,熱賣超過4亿本,成為史上最暢銷的書籍之一;其同名改編電影也成為電影史上票房收入最高的電影之一。該系列電影獲得羅琳的完整授權,她還親自擔任《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 (上)》和《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 (下)》的電影監製。 J.K·羅琳生于英国格洛斯特郡葉特。1990年,當她在一班從曼徹斯特開往倫敦的誤點列車上想到《哈利波特》小說靈感時,她是國際特赦組織的研究員兼雙語秘書。撰寫《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期間,羅琳經歷貧窮、母親過世與首次離婚,終於在1997年出版《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的第一本。其後續集逐年出版,最後一部《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在2007年出版,宣告完結。羅琳的下一部作品與成名作完全不同,乃是面向成人讀者的悲喜劇小說《臨時空缺》,出版於2012年,隔年,她又以筆名「羅柏特·加爾布雷斯」(Robert Galbraith)出版犯罪小說《杜鵑的呼喚》,羅琳表示此作將會發展成為系列小說。 J.K·羅琳的人生宛如《灰姑娘》故事般,在短短5年內從接受政府濟助的貧窮單親媽媽成為富有的暢銷作家。她是英國有記錄以來最暢銷的作家,版稅所得約2,380萬英鎊。2008年,《》估測羅琳的財產總值約5.6億英鎊,是英國第12位富有的女性。富比士則將羅琳評為2007年最具影響力名人的第27位,《時代雜誌》也以她「對在社會、道德與政治方面的影響」評為2007年時代年度風雲人物第二位。2010年10月,《衛報》將羅琳評為全英國最具影響力的女性。她也投入慈善活動,支持喜劇救濟、、、等慈善團體。.

新!!: 地精和J·K·罗琳 · 查看更多 »

欧洲

欧罗巴洲(Ευρώπη),简称欧洲,字源於希臘神话的「欧罗巴」(Ευρώπης),是世界第六大洲,面积,人口742,452,000(2013年),是世界人口第三多的洲,僅次於亚洲和非洲,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70人,共有50個已獨立的主權國家。 欧洲东以烏拉山脈、烏拉河,东南以裏海、高加索山脉和黑海與亞洲為界,西、西北隔大西洋、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北接北極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歐陸最北端是挪威的北角,最南端是西班牙的马罗基角,欧洲是世界上第二小的洲、大陆,僅比大洋洲大一些,其與亞洲合稱為亚欧大陆,而與亞洲、非洲合稱為歐亞非大陸。 通常,根据政治、经济、文化或实际考虑,欧洲的边界线并不总是一样的。这就使得人们产生了几个不同“欧洲”的观念。.

新!!: 地精和欧洲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