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

指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

依據臺灣作家黃春明所撰寫的小說《兒子的大玩偶》、《小琪的那頂帽子》和《蘋果的滋味》為基礎,再進行改編的集錦電影作品。上映前,雖已通過行政院新聞局審核,卻遭保守派的影評人士運用「中國影評人協會」名義書寫黑函密告中國國民黨中央文化工作會,指稱本片貧窮落後及違章建築的畫面不妥當,恐有影響國際形象的疑慮;導致屬於黨營企業的中央電影公司在未經過導演萬仁同意下,打算逕自修剪《蘋果的滋味》部份片段。為此,萬仁透過《聯合報》記者楊士琪於報紙上披露後,隨即引發臺灣輿論界一陣譁然,紛紛批評中影的官僚作風,迫使中影放棄刪減影片內容。最終,影片逃脫過被刪剪的命運,一刀未剪通過上映,讓此片的創作理念得以保全,而此事件也經常被戲稱為「削蘋果事件」。 上映後,寫實傳達臺灣記憶的電影風格,擄獲大多數觀眾口碑,兼具票房收益。至今,本片也被普遍視為「臺灣新浪潮電影」的開端作品之一,佔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69 关系: 南京東路 (台北市)卓勝利台北電影節台灣新電影台灣新浪潮電影发展中国家吳念真壓力鍋天母孫中山小丑小说小野崔福生上校中央電影公司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文化傳播委員會丹陽 (演員)帽子布袋鎮平反康樂公園廖慶松侯孝賢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嘉義女子高級中學嘉義縣兒子的大玩偶現代標準漢語竹崎鄉美國海軍美国海军陆战队聯合報違章建築萬仁青梅竹馬 (電影)顏正國行政院新聞局駐臺美軍黃春明蘋果的滋味醫院自立晚報臺北市臺北市政府臺灣話金馬獎最佳童星金馬獎最佳男配角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苹果退伍軍人陳博正陳坤厚推銷員林森北路林森公園楊德昌楊麗音楊澤江霞海報新台灣新聞周刊新臺幣文明意識形態曾壯祥時報文化14、15號公園反拆遷運動 扩展索引 (19 更多) »

南京東路 (台北市)

本條目敘述台北的南京東路。關於上海的同名道路,請參見南京東路 (上海)。 南京東路為臺北市的重要幹道,大致呈東西向,西於中山北路口接南京西路,東於塔悠路口接麥帥一橋,最後在內湖接上國道一號高速公路,全程共有六段,其中南京東路一段至五段路中央布設公車專用道。此外,'''台北捷運松山線'''(南京三民站-松江南京站段)即沿著南京東路一段至五段,並在此路下設置4座車站,還有2段自行車道及台北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5個租賃站。 臺灣最早的一條高速公路——麥克阿瑟公路(1964年5月2日—1977年7月10日)臺北市區路段,與今日的南京東路四段-六段路線相同。.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南京東路 (台北市) · 查看更多 »

卓勝利

卓勝利(),本名為卓錫勝,台灣資深藝人,以演出電視劇《星星知我心》聞名。.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卓勝利 · 查看更多 »

台北電影節

台北電影節(Taipei Film Festival)是每年於台灣台北市舉辦的電影節,主要由兩大競賽單元「國際新導演競賽」與「臺北電影獎」以及觀摩單元所組成,該影展之特色單元「主題城市」於2016年停辦。.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台北電影節 · 查看更多 »

台灣新電影

#重定向 台灣新浪潮電影.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台灣新電影 · 查看更多 »

台灣新浪潮電影

台灣新浪潮電影,亦稱台灣新電影運動或台灣新電影,為1980年代至1990年代左右,由台灣新生代電影工作者及電影導演所發起之電影改革運動。電影主要呈現寫實風格,其題材貼近現實社會,回顧民眾的真實生活,由於形式新穎、風格獨特,促成了台灣電影的新風貌。.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台灣新浪潮電影 · 查看更多 »

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也称作--,Developing country),指经济、社会方面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與发达国家相對。但現今隨著經濟發展,已有部份的發展中國家的生活水平和发达国家差距不大(包括波斯灣產油國、智利、哥斯大黎加、馬來西亞、汶萊和部份東歐國家),另外相反的是也有部份的發展中國家反而因生活水平退步而滑入-zh-tw:最低度開發國家;zh-hans:最不发达国家;zh-hant:最不發達國家-。.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发展中国家 · 查看更多 »

吳念真

吳念真(),本名吳文欽,筆名念真,臺灣男導演及藝術監督,出生於臺北縣瑞芳鎮(今新北市瑞芳區)猴硐大粗坑,父親入贅,身為長子的吳念真,從母親的家姓;自爆曾罹患憂鬱症,自承還在吃藥。.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吳念真 · 查看更多 »

壓力鍋

壓力鍋(又名快鍋、高压锅、壓力煲等)是一種廚房的鍋具。壓力鍋通过液體在較高氣壓下沸點會提升這一物理現象,對水施加壓力,使水可以達到較高溫度而不沸騰,以加快燉煮食物的效率。在高海拔地區,利用壓力鍋可避免水沸點降低而不易煮熟食物的問題。 其優點在於省時及節能,缺點在於不正確操作或有瑕疵時,有可能會爆炸造成傷害。亦有人稱使用壓力鍋所烹調出來的食物的味道会遜於傳統小火慢燉。.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壓力鍋 · 查看更多 »

天母

天母,俗稱三角埔,是位於臺灣臺北市士林區與北投區境内的一個地區。北、東緊鄰陽明山國家公園,西與石牌以振興街為界,南與士林商圈以外雙溪相隔。 此外,天母是臺北市政府現行次分區規劃中的一個,但鄰近的蘭雅、芝山岩地區、北投區磺溪沿岸一般也被認為是天母的一部分。.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天母 · 查看更多 »

孫中山

孫中山(),名文,幼名帝象,譜名德明,字載之,號逸仙、日新。流亡日本時,曾化名中山樵,故通稱孫中山。生於大清帝國廣東省廣州府香山縣翠亨村,祖籍广东省东莞。清末民初醫師、政治家、革命家、哲学家,是中華民國奠基人,亦是中國國民黨之創黨人。1905年,在日本東京組成中國同盟會,被推為總理;確定「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政綱,提出三民主義學說。在日本東京由黑龍會領袖內田良平的号召下與華興會以及光復會等組織籌備成立中國同盟會,後於東京黑龍會總部組成中國同盟會,孫中山主張使用狀似日本軍旗「旭日旗」的「青天白日旗」,反對使用黃興所提出的井字旗作為革命旗幟,並在黑龍會等組織的支持下被推為總理。1911年12月29日,被十七省代表在南京推选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布就职,建立中华民国臨时政府。1919年,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40年4月,國民政府明令尊稱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國父。中國共產黨尊其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 孫中山童年曾受太平天国的影响,就有革命思想。但到了青年時期,他依舊未有行動,28岁上書清朝重臣李鴻章,建言改革,卻遭遇李的冷落。日本命令將兵遣師,侵入中國。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中國國民黨前身)。1895年,兴中会发动乙未广州起义。原本,孫中山提倡以武裝革命推翻滿清統治以建立中華民國,但民國建立以後,他得不到北洋軍人的信任、支持,所以他又提倡武力推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於是遭受許多非議。他提出三民主義等政治綱領,影響中國政治至深,中国国民党尊其為唯一總理。 孙中山著有《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等。其著述在逝世后多次被结集出版,有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孙中山全集》,台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国父全集》.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孫中山 · 查看更多 »

小丑

--是喜劇表演者之一,常見於舞台、馬戲團、綜藝節目、嘉年華、兒童節目及生日會等。他們表演時,多穿著特大鞋子及奇裝異服,其臉部也經塗裝,尤以鼻子部分較為突出。這些化裝務求為觀眾帶來歡笑。通常小丑都會以自身出糗來娛樂觀眾。 小丑是吸引兒童的表演者之一,美國連鎖快餐店麥當勞的形象大使——「麥當勞叔叔」便是以小丑造型見稱,很受小孩歡迎,因而亦吸引了不少兒童光顧。.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小丑 · 查看更多 »

小说

小說是文学的一种样式,一般描寫人物故事,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但亦有例外。 它是擁有完整布局、發展及主題的文學作品。 而對話是不是具有鮮明的個性,每個人物說的話是不是有獨特的語言風格,是衡量小說水準的一個重要標準。 與其他文學樣式相比,小说的容量較大,它可以細緻的展现人物性格和命运,可以表现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同时还可以描述人物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達亦远矣。”这里所说的小说,是指琐碎的言谈、小的道理,与现时所说的小说相差甚远。文學中,小說通常指長篇小說、中篇、短篇小說和詩的形式。 英文「Novel」是指篇幅較長的小說(參見長篇小說),而「Fiction」是指虛構的故事作品(不限於文字)。中文的「小說」嚴格來說沒有單一合適的英語單字可以對應,但是大多會將Novel譯為小說。.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小说 · 查看更多 »

小野

李遠(),筆名小野,生於臺灣臺北市,籍貫福建武平,作家、編劇,任職中央電影公司期間參與台灣新浪潮電影運動。曾任中華電視公司總經理,現任台北市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兼臺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校長。.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小野 · 查看更多 »

崔福生

崔福生,中華民國電影演員,北京市人。.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崔福生 · 查看更多 »

上校

上校是軍隊中军官的職銜,在多数國家中是校官中的最高級別,在中校之上、少將或准將之下。但在某些军事组织中,則还设有高上校一級的大校軍銜。在某些较小的军事组织中,上校也有可能作为最高级别的军衔。 在多数英语国家中,陸軍、空軍及海军陸戰隊的上校稱為colonel(缩写为Col.),海軍上校則稱作captain。英国空军上校的稱呼则為group captain(聯隊長)。在東亞各國軍隊的上校階級中,舊日本軍的漢字为大佐,自衛隊則依軍種分稱為一等陸佐、一等海佐和一等空佐(簡稱一佐),越南人民軍上校(thượng tá)和朝鮮人民軍上校(상좌)的對應漢字為上佐、韓國國軍上校(대령)的對應漢字則為大領。.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上校 · 查看更多 »

中央電影公司

#重定向 中影公司.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中央電影公司 · 查看更多 »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文化傳播委員會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文化傳播委員會(簡稱國民黨文傳會),原爲中國國民黨中央执行委員會宣传部,1950年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進行改組,第四組職司黨意理論之宣傳、文化控制機制,以掌握所有文藝、宣傳活動。後來改組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文化傳播工作會(簡稱中央文化工作會、文工會)。2000年3月,文工會與中央黨史委員會合併為文傳會,中央黨史委員會業務由文傳會黨史館掌理。.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文化傳播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丹陽 (演員)

丹陽(),臺灣男演員,本名謝再生。.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丹陽 (演員) · 查看更多 »

帽子

帽子是戴在頭部的服飾,有遮陽、擋雨、防塵、美觀、保護頭部等用途。.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帽子 · 查看更多 »

布袋鎮

布袋鎮是一個位於臺灣西南沿海的鎮,隸屬於嘉義縣,涵蓋土地面積約62平方公里,為一典型漁村聚落,近年來因高跟鞋教堂及好美里彩繪村等觀光資源帶動本地區產業轉型,嘉義縣政府亦有意推動布袋商港轉型成遊艇港。本鎮之布袋商港亦提供台灣本島前往澎湖縣的定期船班。.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布袋鎮 · 查看更多 »

平反

平反是一个政治用语,指涉及政權的人物、组织或政府在经历了一个不名誉阶段之后恢復名譽,也有沉冤昭雪之意。 主要用来指一些權力階層在对某个人或群体进行谴责、批判、劳改、监禁甚至伤害后;由於政權更迭、其立场变化、领导人变更,路线方针变化等原因,恢复受害者自由、名誉;推翻之前的结论。平反本身不包括道歉或赔偿,但可能是道歉或赔偿的先兆。.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平反 · 查看更多 »

康樂公園

康樂公園為台北市戰前規劃的大型都會公園之十五號公園用地,原為日治時代的三橋町日本人墓地。位於中山區,南京東路一段21巷、中山北路二段39巷、林森北路所圍地區(位於林森公園西方)。目前該用地完全開闢為公園,2002年3月完工啟用,又名中山15號公園,規劃為感官體驗公園。.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康樂公園 · 查看更多 »

廖慶松

廖庆松是一位台灣資深剪接師,自1973年入行至今已剪接上百部電影作品。 首部剪接作品《汪洋中的一條船》即入圍金馬獎最佳剪輯。1980年代起,與侯孝賢、楊德昌、萬仁等導演密切合作,打造出《兒子的大玩偶》、《風櫃來的人》、《海灘的一天》、《恐怖份子》、《戀戀風塵》等新電影時代膾炙人口的經典名作,有「台灣新電影保母」之稱,更持續與侯孝賢合作四十餘年至今。 爾後持續推動台灣電影在國際影展發光發亮,包含台灣首座威尼斯金獅獎《悲情城市》、柏林銀熊獎《愛你愛我》、坎城影展最佳導演《刺客聶隱娘》等影展佳作。 近年來更挑戰各種不同型式的電影,如議題電影《塔洛》、《踏血尋梅》、《捐贈者》,情境喜劇《驢得水》、文學電影《不成問題的問題》、紀錄片《二十二》、《我在故宮修文物》(電影版)、《徐自強練習題》等。 1999年《海上花》開始擔任監製,除侯孝賢的電影外,也協助許多年輕新導演找出自己作品的路線。曾在曾在台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研究所專任副教授,並於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等大學任教,執教超過20年。 2002年獲得金馬獎最佳台灣電影工作者,2006年獲頒第十屆台灣國家文藝獎。.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廖慶松 · 查看更多 »

侯孝賢

侯孝賢,知名電影導演,老家在鳳山並在鳳山就讀成長。侯孝賢喜愛使用長鏡頭、空鏡頭與固定鏡位,讓人物直接在鏡頭中說故事,是他電影的一大特色。目前是臺灣電影文化協會榮譽理事長。1989年的《悲情城市》获得金狮奖。2015年以《刺客聶隱娘》獲得坎城影展及第52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與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侯孝賢 · 查看更多 »

國立中央大學

國立中央大學,簡稱中大,是中華民國一所國立綜合型大學,目前設有文、理、工、管理、資訊電機、地球科學、客家、生醫理工等8間學院,22個學系、54個研究所、8個校屬研究中心、1個聯合研究中心和總教學中心及國立中央大學附屬中壢高級中學。 中華民國政府在第二次國共內戰失敗後,於1949年撤退到臺灣,中大於1962年經戴運軌等校友籌備.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國立中央大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嘉義女子高級中學

國立嘉義女子高級中學(,CYGSH),簡稱嘉義女中、嘉女。創設於日治時期大正十一年(民國十一年、西元1922年)4月1日,命名為臺南州立嘉義高等女學校,於2000年2月1日改隸為今名國立嘉義女子高級中學。 該校為嘉義市唯一位於西區的高級中等學校。.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國立嘉義女子高級中學 · 查看更多 »

嘉義縣

嘉義縣是臺灣的縣,位於臺灣本島西南部,全境環繞嘉義市,西邊濱臨臺灣海峽,東邊以阿里山山脈以及玉山主峰接壤,東北邊與南投縣相鄰,南邊以八掌溪與臺南市相鄰,東南邊與高雄市相鄰,北邊以北港溪、石龜溪與雲林縣相鄰,北回歸線通過縣境南部。縣治位於太保市,嘉義縣內轄有2市、2鎮、14鄉(含1個山地鄉),共有18個鄉鎮市。境內的民雄鄉、水上鄉、中埔鄉及太保市為嘉義都會區的衛星城市。 嘉義縣古名「諸羅縣」(Tsu-lô-kuān),地處嘉南平原,為重要農業產區。境內水利建設堪稱完備,土地肥沃,以農產聞名,沿海地區為重要漁業產區,為國內重要產地,加以阿里山的森林資源,曾盛極一時。經時代變遷,阿里山成為國際著知名的觀光風景區、縣內之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則為國際知名的博物館、高跟鞋教堂為獲得金氏世界紀錄之全球最大高跟鞋形建築。觀光業、工業及農漁業皆為縣內重要產業。.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嘉義縣 · 查看更多 »

啞是指人失去生理上的語言功能而無法說話。不能說話者通稱「啞子」或「啞巴」。 如果聾人的聲帶沒有問題,不一定成為啞巴。根據聾人機構「龍耳」出版的通識教材套指出,只要在適當的言語治療及助聽器輔助,聾人亦可以用口語作溝通。 如因驚嚇或腦部受損無法言語,即失語症。.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啞 · 查看更多 »

兒子的大玩偶

《兒子的大玩偶》為台灣作家黃春明創作的一部小說,描寫小人物的無奈和困境的寫實主義作品之一。.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兒子的大玩偶 · 查看更多 »

現代標準漢語

代標準漢語,或標準現代漢語、漢語標準語、標準漢語,是指現代的漢語標準語,以北京官話为基础音、官話白話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與書面文體。其廣泛通行於華人地區,但在各地有不同標準,於中华人民共和国稱為“普通話”、中華民國稱為“國語”、马来西亚、新加坡稱為“標準華語”,港澳地區前兩者通用。 1923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統一籌備會第五次會議決定基於現代北方官话的白话文語法和北京話語音制定,1932年經中華民國教育部頒佈《國音常用字匯》後,被採納為中國的官方語言,當前在中國大陸、新加坡等國家均作為官方語言之一,在台灣為政府及多數人民主要使用語言,也是东南亚及其他海外華人群体廣泛採用的共通口語或書面語;且作為聯合國六種官方工作語言之一,成為國際人士學習漢语的主要參照。 中国大陸的「普通話」、臺灣的「國語」與東南亞地區的「標準華語」在語音與詞彙上存在一些差別。現代標準漢語在世界各地的口语中出現许多的腔調變體,如臺灣國語(臺式國語,受臺灣話音調影響)和新馬華語(受閩南語、粵語、馬來語及英语影響)等;而身為漢語起源地的中國内部更出现更多腔調變體,衍生出各种带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普通話」。.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現代標準漢語 · 查看更多 »

竹崎鄉

竹崎鄉(台語:Tek-kiā-hiong)為台灣嘉義縣所轄十八個鄉鎮市之一,位於嘉義縣東北近山地帶,緊臨嘉義都會區,屬同一生活圈,與嘉義市東區在交通、教育、醫療、購物等生活機能上關係密切;地名起源則由於當地均為山坡地形,且多竹林,經砍伐開墾後,遍處留存竹頭,故稱「竹頭崎」。.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竹崎鄉 · 查看更多 »

美國海軍

美國海軍(United States Navy,縮寫:USN或U.S. Navy),是美利坚合众国軍隊的一个軍種,負責管理所有与海軍有关的事务。其职责为:“配备、训练和武装一支有能力赢得战争、阻止入侵和保证海域自由的海军战斗部队。”美国海军除了目前有近500,000现役和预备役海軍军人、278艘现役大小军舰之外,海軍旗下甚至還有美國空軍以外的另一支空中部隊,多數為舰載飞机,數量達逾4,000架.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美國海軍 · 查看更多 »

美国海军陆战队

美國海軍陸戰隊(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縮寫为 USMC),又稱美國陸戰隊,是美利堅合眾國軍中的海軍陸戰隊及兩棲作戰部隊,其主要職責是運用美國海軍的艦隊(含航空兵),快速抵達全球各危機發生地執行戰鬥任務。美國海軍陸戰隊属于美国军队中的一个独立兵种,與美國海軍地位平行,同屬美國國防部下屬的美國海軍部,其軍階名稱與陸軍、空軍相同。負責美國駐外使館保安的警卫部队亦隸屬於美國海軍陸戰隊。.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美国海军陆战队 · 查看更多 »

聯合報

《聯合報》(英語:United Daily News)是在中華民國臺灣地區發行的中文報紙,由知名報人,前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王惕吾於1951年9月16日創立,是臺灣報業的主要業者之一。.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聯合報 · 查看更多 »

違章建築

#重定向 僭建.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違章建築 · 查看更多 »

萬仁

萬仁,台灣導演,生於台北市,東吳大學畢業。1980年代曾與其他台灣新電影導演共創「新浪潮電影公司」,現在自設「萬仁電影有限公司」。他的作品以關注及批判台灣政治與台灣社會為主,被視為台灣新電影重要導演之一。其妻蘇明明曾為演員。他在1996年榮獲中國文藝協會頒發的中國文藝獎章電影導演獎。.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萬仁 · 查看更多 »

青梅竹馬 (電影)

,1985年在台灣上映的電影,導演為楊德昌,編劇朱天文、侯孝賢,男主角侯孝賢,女主角蔡琴。本片為台灣新浪潮電影作品之一,曾獲1985年第22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盧卡諾影展特別推薦獎。2017年推出數位修復重製版。.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青梅竹馬 (電影) · 查看更多 »

顏正國

顏正國,台灣新北市汐止人,台灣電影男演員、導演、書法老師。昔日童星,以演出《好小子》系列電影聞名。.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顏正國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新聞局

行政院新聞局(簡稱新聞局)為中華民國行政院曾經設置的附屬機關,具有部會級地位。成立於1947年5月2日,後隨著政府遷台而有多次的縮編與恢復。其主要負責行政院的公共關係、政策宣傳、形象推廣、政府發言等工作,因而有「政府化妝師」之別稱;除此之外,並負有協助大眾傳播產業發展的任務。為配合行政院組織調整,新聞局於2012年5月20日裁撤,改為在行政院本部內設置發言人辦公室。.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行政院新聞局 · 查看更多 »

駐臺美軍

臺美軍是用以泛指冷戰時期(1951年至1979年中华民国与美国断交為止),派駐於臺灣的美軍部隊或單位。 美國在臺部隊中,以美國空軍為人員數量最多的軍種。.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駐臺美軍 · 查看更多 »

黃春明

黃春明(),生於台灣宜蘭縣羅東鎮,為台灣當代重要的文學作家。黃春明創作多元,以小說為主,其它還有散文、詩、兒童文學、戲劇、撕畫、油畫等創作,其作品曾被翻譯為日、韓、英、法、德語等多國語言。小說《鑼》於1999年入選「臺灣文學經典三十」小說類,並曾獲吳三連文藝獎、國家文藝獎、中國時報文學獎。.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黃春明 · 查看更多 »

蘋果的滋味

蘋果的滋味可以指:.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蘋果的滋味 · 查看更多 »

醫院

医院是治疗和护理病人的机构,也兼做健康检查、疾病预防等。在日语跟臺灣話等也稱為病院。是由专业分工的医院职员通过医学检查、检验、治疗等设备提供醫療及患病休養服務的一种醫療機構,其服務對象為觉察或认可自己心理上或生理上有嚴重问题的疾病患者、傷者和接受分娩的孕婦,或者是受到家人和朋友极力劝导到医院寻求帮助的来访者,或者是需要常规健康管理的一般人士。虽然也有同普通诊所类似的门诊服务,但最大的区别在于医院的留院治疗资源、规模、模式。 大部分医院通常是由政府部門资助,或由宗教團體、社會組織、公司或慈善机构的慈善捐款,不以盈利為目的。同時,也存在以盈利為目的的私立醫院。.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醫院 · 查看更多 »

自立晚報

《自立晚報》,1947年在台灣創辦,是臺灣第一份晚報。.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自立晚報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

臺北市是中華民國首都及直轄市,位於臺灣北部的臺北盆地,四周均與新北市接壤。全市下轄12個區,總面積271.8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約267.8萬,在臺灣各都市排名第四、人口密度則位居第一。其設市之歷史,最早可追溯自1876年臺北府成立、1884年臺北城建立、以及1920年成立州轄市,並自1949年底國府遷臺後成為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是臺灣近代歷史的發展舞臺,同時為臺灣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樞。以其為中心的臺北都會區,總人口數達704萬人,是臺灣最大的都會區。依照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臺北被列為與斯德哥爾摩、舊金山、維也納、曼谷、广州、墨爾本同屬於Alpha-(國際四級)的國際都會。按照美國諮詢公司A.T科爾尼的全球城市排名,臺北市位居世界第33位,為亞洲重要的商業金融都會之一。.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臺北市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政府

臺北市政府(簡稱:北市府)是中華民國臺北市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直轄市自治的行政機關,並同時負責執行中央機關委辦事項,臺北市的自治監督機關為行政院。臺北市政府設有32個所屬一級機關、112個「所屬二級機關」、12個區公所、236所各級學校、14所幼兒園,此外臺北市政府還經營3個事業機構。臺北市政府及其所屬機關、學校和市營事業機構,共有編制員工約七萬餘人。 作為地方自治團體之行政機關,臺北市政府的歷史沿革,最早可追溯至1920年,日本帝國臺灣總督府施行臺灣市制時所成立的「臺北市役所」。1967年7月1日,直轄市臺北市成立,並新設直轄市行政機關「臺北市政府」。1968年7月1日,原屬臺北縣的內湖鄉、南港鎮、木柵鄉、景美鎮和原屬陽明山管理局的北投鎮、士林鎮併入臺北市(直轄市),確立今日的臺北市轄域。.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臺北市政府 · 查看更多 »

臺灣話

臺灣話(方音),又稱為臺灣閩南語,是指在臺灣通行的閩南語,為閩南語泉漳片之變體,主流腔調與福建省之廈門話和漳州話相近。近代以來常以臺語(方音)稱之,日治時期稱為臺灣語(),並出版了許多與日語對譯之作品。一般英語稱之為Taiwanese或Taiwanese Hokkien。以其為母語的閩南裔臺灣人是臺灣第一大族群。 自明鄭與清治時期起,特别是渡臺禁令開放後,大量中國大陸移民進入臺灣,其中以福建南部(閩南)的泉州府和漳州府的居民佔多數;其所帶來的閩南語逐漸在各地演變分化,並融入荷蘭語、日語及原住民語言等語言於其中,使得臺灣話與福建的閩南語在詞彙使用及腔調上存在有不少差異。隨著漳泉移民(閩南裔台灣人)的居住範圍擴及臺灣各地,其語言逐漸成為臺灣本島最主要的通行語言之一;雖然日治時期、戰後時期時,官方先後推行日語與國語(華語),臺灣話現今依然於臺灣普遍可聞。根據2009年所發表的《臺灣年鑑》,臺灣民眾約有73%能夠說臺灣話。戰後初期,小學是可以臺灣話來教漢文的,但在歷經數十年的講國語政策後,目前的教育體制,用臺灣話教學授課遠不及華語的使用量,且對於臺灣話書寫的規定也未盡完善,使得臺灣話人口後代的年輕族群已無法流暢使用該語言。若無出現新的強力政策轉捩點,三十年內臺灣話因政策和教育不彰將可能在年輕世代上斷送。 總體上說,臺灣話在北部為偏泉混合腔,中南部平原偏內埔腔,西部沿海偏海口腔。漳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平原地帶、北部沿海地區及蘭陽平原,被稱為內埔腔;泉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沿海地區、臺北盆地,被稱為海口腔,南部則為泉漳混合區。而「泉州人居住在海濱,漳州人居住在內陸平原」的說法,僅在中部符合此一分布。.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臺灣話 · 查看更多 »

金馬獎最佳童星

金馬獎最佳童星為1962年起至1984年止由財團法人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每年所頒發的獎項。.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金馬獎最佳童星 · 查看更多 »

金馬獎最佳男配角

金馬獎最佳男配角每年由財團法人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頒發,給予年度最出色的華語電影中次要男演員之最高榮譽,得獎者被認為是具備相當演技實力的非關鍵演員,在一些電影中給觀眾留下的印象亦非常深刻。最佳男配角獎於1962年創立,至今獲獎最多的男演員是黃秋生,合計3次,分別以39屆《想飛》、40屆《無間道》、42屆《頭文字D》獲獎。.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金馬獎最佳男配角 · 查看更多 »

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

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每年由財團法人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頒發。.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 · 查看更多 »

苹果

苹果(学名:)是蔷薇科苹果亚科苹果属植物,其樹為落叶乔木。苹果的果实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是人们最常食用的水果之一。.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苹果 · 查看更多 »

退伍軍人

退伍軍人(Veteran),指服完常備役或預備役之後,退伍離開軍隊,恢復一般公民身份,至社會工作的人。在台灣又稱為榮民。在韓語中,參加過特定戰事的退伍軍人(如各國的韓戰、越戰老兵)亦特別稱作參戰勇士(참전 용사)。.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退伍軍人 · 查看更多 »

陳博正

陳博正,台灣知名男演員、諧星,藝名阿西。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補校、中國文化大學戲劇學系影劇組畢業。 就讀文大戲劇系時與王偉忠、趙舜熟識,畢業後即進入演藝圈。1983年首次參與電影演出,在侯孝賢執導的《兒子的大玩偶》中飾演小丑爸爸「坤樹」一角,表現出色,入圍競逐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項。1985年演出萬仁執導的電影《超級市民》再次入圍金馬獎,並獲得最佳男配角。阿西原本受邀參與電影《海角七號》演出,但因為軋戲抽不出身,錯失演出數億票房電影的機會。 阿西幼時因密醫誤診,導致雙耳重聽,但並未影響其演藝事業。他也跟幼女陳怡嘉同場合演《夜市人生》、《雨後驕陽》。.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陳博正 · 查看更多 »

陳坤厚

陳坤厚(),生於台灣台中,著名電影攝影師與導演,為台灣新電影時期重要的導演之一。.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陳坤厚 · 查看更多 »

推銷員

推銷員(英文通稱 Salesman,現稱Salesperson)是推銷商品或服務的職業人士,第一線前線職員,有如戰場上的士兵,功能是速銷產品及服務等。有說,推銷員可以是專業人士,例如基金經理、保險經紀、地產代理、化妝品美容顧問等。 推銷員在香港俗稱行街,又稱Sales。不過,也有些名為電話推銷員,而銀行職員等公司期望增值兼負推銷工作,並背負相當銷售指標。推銷員之收入由底薪與佣金組合而成。.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推銷員 · 查看更多 »

林森北路

林森北路是台灣臺北市主要南北向道路之一,位於中山區、中正區。屬雙向道路,每向一至三線道不等,不分段,北為憲兵指揮部/美術公園,南接林森南路。 林森北路初始僅自市民大道至南京東路,往北為三橋町,即今林森公園及康樂公園一帶,曾是日本人的殯葬區,第三任台灣總督乃木希典之母及第七任台灣總督明石元二郎墓園即在此處。.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林森北路 · 查看更多 »

林森公園

林森公園,又名林森康樂公園、中山14號公園,過去是臺北市戰前規劃的大型都會公園的十四號公園預定地。現在是公園,公園位於中山區,新生北路、南京東路一段、新生北路二段28巷間,西側以林森北路與康樂公園(十五號公園)相鄰。.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林森公園 · 查看更多 »

楊德昌

楊德昌(Edward Yang,),台灣電影導演,廣東客家人,與侯孝賢同為台灣新電影代表導演。.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楊德昌 · 查看更多 »

楊麗音

楊麗音(),台灣電影、電視與舞台劇女演員,在王偉忠挖角下成為華視綜藝節目連環泡的短劇班底;曾經走紅於1980年代的台灣綜藝節目界,但因家庭考量曾一度淡出演藝圈,並在多年之後重返表演領域,參與屏風表演班的舞台劇與一些電視劇演出。.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楊麗音 · 查看更多 »

楊澤

楊憲卿(),筆名楊澤,台灣嘉義縣人。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學士、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研究所碩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博士。著名詩人,也是文學刊物的編輯,並任教於美國布朗大學比較文學系。 身為詩人,楊澤出版了4本詩集: 《薔薇學派的誕生》《彷彿在君父的城邦》《人生不值得活的》《新詩十九首:時間筆記本》 而在他的編輯生涯裡,除了擔任過《中外文學》執行編輯、《中國時報》副總編輯、《中國時報》副刊組主任兼【人間副刊】主編,還主編了《魯迅小說集》、《從四○年代到九○年:兩岸小說集》、《七○年代懺情錄》、《七○年代理想繼續燃燒》、《閱讀張愛玲:張愛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狂飆八○: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又見觀音:台北山水詩選》等書籍。 Y Category:臺灣編輯 Category:布朗大學教師 Category:普林斯頓大學校友 Y Category:嘉義縣人 Category:杨姓.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楊澤 · 查看更多 »

江霞

江霞,本名廖瑛瑛。出生於新北市瑞芳區九份,台湾女歌手、女演員。.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江霞 · 查看更多 »

海報

海报,中國大陸亦称招贴,通常指单张紙形式、可张贴的广告印刷品。海報是最古老的商業大眾傳播形式之一,非商業組織及公共機構也有用此宣傳方式。其优点是:传播信息及时,能夠表達重點,成本费用低,制作简便。 海報可分为公共海报和商业海报两大类:.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海報 · 查看更多 »

新台灣新聞周刊

《新台灣新聞周刊》(New Taiwan Weekly)為「本土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1月1日成立,簡稱「本土文化」)所創立,以關懷台灣本土社會與政治發展為出發點的政論性雜誌,1996年3月1日創刊 (一說1996年3月8日陳宗逸, ,《新台灣新聞週刊》第663期,2008年12月3日。),2008年12月3日宣布「暫時停刊」但未曾復刊。創辦人及發行人為詹錫奎(筆名「老包」),每週發行一期。.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新台灣新聞周刊 · 查看更多 »

新臺幣

新臺幣,簡稱臺幣,是中華民國現行的法定貨幣,於1949年6月15日起發行流通,當時定位為限定臺灣使用的區域貨幣,目前則在整個中華民國有效統治區域(臺灣地區)均可流通使用。原始發行機構為臺灣銀行,2000年起由中華民國中央銀行收回負責。基本單位為圓(簡作元)。貨幣代碼採行ISO 4217標準編為TWD,符號為NT$或NTD,並使用NT$100、NTD100之類方法表示(中間無空格)。 新臺幣現行的發行幣值自民國70年(1981年)起使用,硬幣單位包括:0.5圓(五角)、1圓、5圓、10圓、20圓及50圓,紙鈔單位有:10圓、50圓、100圓、200圓、500圓、1000圓與2000圓,塑膠鈔單位則為50圓。換算基準為:1圓=10角=100分。5角硬幣(角圓)至今已不常使用,日常生活只有郵票、汽油等在計算單價時會用到角,實際上的價金交付會四捨五入至1圓,例如3.5圓郵票的售價四捨五入為4圓,存款利息也是四捨五入至1圓。角圓雖然仍可流通使用,現在多為收藏用,故價值比面額還要貴。.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新臺幣 · 查看更多 »

文明

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lis”,有“城市化”和“公民化”的含义,引申为“分工”“合作”,即人们和睦地生活于“社会集团”中的状态,也就是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民族意识、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文明拥有更密集的人口聚集地,并且已经开始划分社会阶级,一般有一个统治精英阶层和被统治的城市和农村人口。这些被统治的人群依据分工集中从事农业,采矿,小规模制造以及贸易的行业。文明集中权力,并且将人类对自然的控制力作极大的延伸。 在人类学和考古学中,文明指有人居住,並且有相當程度的文化與經濟的發展之地区,例如两河文明、黄河文明。也可以指文化类似的人群,例如基督教文明、儒家文明。.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文明 · 查看更多 »

意識形態

意識形態(,ἰδεολογία),意為「理念(Idee)或想像(Vorstellung)的學說」ἰδεο(形象)與λογία(學說)。中文也譯意識型態;周德偉譯作意理;中文早期曾經譯作意德沃羅基,屬音譯;林毓生主張音譯意譯合一,譯為意締牢結,以避免對意識形態望文生義的附會)有兩種具有本質性區別的涵義:.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意識形態 · 查看更多 »

曾壯祥

曾壮祥(),台湾导演。原藉广东台山,生于香港。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后赴美德克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修英美文学和电影制作。1982年获电影硕士学位后返台。曾任中央电影公司以及汤臣电影公司导演,以及世新大学广播电影电视系、朝阳科技大学传播艺术系的专任讲师。专长为电影制作与电影方法学。目前为国立台湾艺术大学电影学系专任副教授。 Category:臺灣劇情片導演 Category: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教授 Category: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校友 Category:國立臺灣大學校友 Category:曾姓.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曾壯祥 · 查看更多 »

時報文化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時報文化、時報出版,是台灣大型出版社之一,由《中國時報》創辦人-余-紀忠創辦,為台灣第一家股票上櫃的出版社。.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時報文化 · 查看更多 »

14、15號公園反拆遷運動

14、15號公園反拆遷運動,又名反對市府推土機運動,是1997年發生在台灣台北市的社會運動,也是台灣第一個反迫遷運動。.

新!!: 兒子的大玩偶 (電影)和14、15號公園反拆遷運動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