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俞琤

指数 俞琤

俞琤(),香港的電台工作者,為香港商業電台前副主席 。是香港的多才媒体创作人,也是香港的『金牌司儀』之一。 俞琤博学多才,与林燕妮、白韵琴、狄娜、施南生等一并被媒体称为香江才女。 俞琤1971年在聖士提反女子中學中五畢業後,進入商業電台任唱片騎師,主持節目早晨老友記和年青人時間。之後與其他DJ組成六啤半,大受歡迎,升任監製。1982年7月離開商台,轉攻電影,曾於無綫電視任歌唱節目《勁歌金曲》司儀及歡樂今宵主持。1988年重返商業電台任董事兼總經理,進行名為「三二一起飛」的改革,包括創立叱咤樂壇流行榜等長壽節目、把電台轉為以本地音樂為主,和策劃多個創新的節目,及後擔任董事兼總裁。2000年起逐漸淡出商台管理,至2003年辭去商台總裁一職,但留任商台董事。 俞琤後曾在電訊盈科旗下盈科天馬動力擔任行政總裁,但無大成績。2004年發生鄭經翰及黃毓民封咪事件後,重新出掌商台,任董事局副主席至2015年底。俞琤重返商台後,揚言要將電台「變得理性」,開始整頓部份被指為「政治敏感」的節目。之後商台節目作風出現轉變,立場變得溫和,並以在晴朗的一天出發代替風波裡的茶杯,但收聽率則出現下跌。她在2008年創立天比高創作伙伴。 2015年12月24日,於電台聖誕聯歡會上宣佈辭去商台副主席及董事之職,翌年元旦假期生效。.

26 关系: 叱咤樂壇流行榜司儀天比高創作伙伴在晴朗的一天出發唱片騎師六啤半勁歌金曲狄娜盈科天馬動力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風波裡的茶杯製作人香港香港商業電台香港電台黃毓民董事董事会鄭經翰電台廣播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電訊盈科林燕妮東周刊歡樂今宵施南生

叱咤樂壇流行榜

是由商業電台叱咤903成立的香港樂壇華語流行曲流行榜,同名頒獎禮自1989年起於每年年初舉辦,與香港電台舉辦的「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新城電台舉辦的「新城勁爆頒獎禮」、無綫電視舉辦的「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並稱香港樂壇四大頒獎禮。.

新!!: 俞琤和叱咤樂壇流行榜 · 查看更多 »

司儀

司儀(Master of ceremonies, emcee 或 MC)是指國家、宗教、民俗、舞台、大會等典禮的場合,負責禮儀儀式進行程序的主持人,中國古代又稱為「贊禮」。司儀的襄助稱為「襄儀」,又稱為「禮生」,負責配合司儀的口令進行引導動作。 現在,一般也有將電視臺、、節目和宴會主持人、新聞發佈會主播、廣播電台播音員、、拍賣會拍賣師、會議主席稱為司儀,是 MC 的關聯詞語——microphone controller。.

新!!: 俞琤和司儀 · 查看更多 »

天比高創作伙伴

天比高創作伙伴 賽馬會策動創新思維(簡稱:天比高;英文:Skyhigh Creative Partners)是一個由香港商業電台及聖雅各福群會所成立的多元創作社會企業。會址設於新界西天水圍天恆邨停車場5樓B翼,於2008年2月1日正式運作。其新翼在2009年8月17日開始擴建。.

新!!: 俞琤和天比高創作伙伴 · 查看更多 »

在晴朗的一天出發

《在晴朗的一天出發》(簡稱:晴朗;On a Clear Day)是香港商業電台於2004年10月4日起推出的晨早節目,用來取代《風波裡的茶杯》和《男上女下》。節目由商業一、二台分別播出不同版本。.

新!!: 俞琤和在晴朗的一天出發 · 查看更多 »

唱片騎師

唱片騎師(Disc Jockey,缩写為DJ)是指選擇並且播放事先錄好的音樂(如流行歌),並在現場以電腦混音,製造出不同於原曲的獨特音樂,來為他人帶來娛樂的人,工作地点可能是電視台或廣播點唱節目,或者在其他一些聚會中表演,比如舞廳、舞會。 DJ有許多不同的類型,以符合不同的表演場合(比如廣播室或舞廳)和不同聽眾(比如爵士迷或嘻哈迷)的需求。一個DJ的表演風格和表演技巧必須反映出這些需求。比如說,結婚典禮上的DJ除了播放音樂外,他們可能也必須扮演典禮主持人的角色,要去介紹宴會主角以及帶領來賓互動等。銳舞派對中的DJ則必須在他們的表演中呈現出較多的放歌技巧,例如以電子音重新混合流行歌等,以維持現場的氣氛。.

新!!: 俞琤和唱片騎師 · 查看更多 »

六啤半

《六啤半》是香港商業電台在1970年代的13位最受歡迎的唱片騎師。廣東話「啤」是英語「pair」的諧音,即「一對」的意思,六啤半得名是因為這13位剛剛好是六女七男。他們曾代表著香港樂壇的一段光輝時刻,以及當代年青人的集體回憶。他們除了推出了一張同名大碟以外,還主演過無綫電視的電視節目《愛情安歌》。在成長後有不少都成為日後香港娛樂界獨當一面的人物。例如:俞琤成為了商業電台的執行董事、湯正川和陳少寶後來都成為了唱片公司的高層、曾路得和盧業瑂都是香港知名的歌唱導師。即使是身故的鍾保羅,當年亦是香港有名的主持人。.

新!!: 俞琤和六啤半 · 查看更多 »

勁歌金曲

《勁歌金曲》(Jade Solid Gold,英文簡稱為JSG)是一個在香港電視史上相當長壽的音樂節目,由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製作。.

新!!: 俞琤和勁歌金曲 · 查看更多 »

狄娜

娜(原名梁幗馨,),生於廣東興寧,籍貫廣東新會,已故香港影星,一生充滿傳奇,有「奇女子」之稱,狄娜此藝名依據當時香港文化的習慣,由其洋名Tina音譯而來。狄娜亦称“香江才女”,与白韻琹、俞琤和林燕妮等皆獲得香港才女的美譽。 狄娜於1962年加入影壇,以性感造型拍攝過多部電影,包括《七擒七縱七色狼》及《大軍閥》等。息影後轉到中國大陸發展航天及人造衛星事業。1970年代,狄娜棄影從商欠下巨額債務,1974年,為躲避債務返回中國大陸,研讀馬克思理論,同時宣佈自己破產,成為香港歷史上第一位宣佈破產的人士,以無產階級姿態參與文化大革命,於4年內還清所有債務,此舉當年轟動香港;2008年,狄娜在接受香港有綫電視《神州穿梭》採訪時初次透露她於1960年代爲中國共產黨搜集情報,後期與不少中國大陸高官商人的關係異常密切,經常進出中南海和北京航天城,也使其蒙上了神祕傳奇的色彩。.

新!!: 俞琤和狄娜 · 查看更多 »

盈科天馬動力

科天馬動力為電訊盈科的全資附屬公司,原為電訊盈科與香港商業電台的合營企業項目。 該項目於2000年11月正式成立,時值全球科網熱,當時李澤楷與商台總經理俞琤於99年共同宣布成立,發展網上內容及相關市務推廣計劃,製造以中文為主的多媒體內容﹐除彌補Now中文節目不足之處外﹐更希望進軍全球華人市場,並透露5年內投資高達116億元。其後,科網股爆破,天馬亦轉型及裁減人手,業務性質亦變為主要為兩名股東服務。據電盈通告透露,天馬01及02年分別虧損3800萬及1500萬元,截至02年底未經審核資產淨值為2.21億元。 電盈2003年2月宣布,旗下盈科天馬動力以8000萬元向商業電台購回40%權益,令天馬成為電盈全資附屬公司,結束雙方近3年的合作關係。消息人士指,合營項目初期投資逾2億多元,分3年投入,即截至2003年底,但基於電盈及商台均不願為企業再投入資金,故最終協議由電盈回購。.

新!!: 俞琤和盈科天馬動力 · 查看更多 »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St.)是由英國海外傳道會於1906年在香港創辦的一所女子學校,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補助學校之一。 學校原址在中環堅道27號,因1918年汕頭大地震而受損,1923年遷往西營盤列堤頓道2號。校舍已被政府列為香港法定古蹟。校舍主樓的西翼和中央部分在1923年完成,東翼則在1928年加建。1940年,校舍曾改作臨時醫院,接收瑪麗醫院及那打素醫院過多的病人,在香港日佔時期則曾被日軍佔用,作為秘密間諜訓練中心。 校舍面積約10,000平方呎,包括三棟校舍,分別為主樓、徐大統樓及金禧樓。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31位,而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則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小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27位。.

新!!: 俞琤和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 查看更多 »

風波裡的茶杯

《風波裏的茶杯》是香港一個電台政治評論烽煙節目,於1994年至2004年10月1日在香港商業電台廣播,於2012年5月15日在香港數碼電台恢復廣播;及至2012年年底發生香港數碼廣播停播風波,節目再改於網上電台D100播出。 在商台廣播期間,一直是十大全港收聽率最高的節目之一,兩個時期的主持人均為鄭經翰及林旭華,節目監製為勞浩榮。在商台時期的節目口號是「聽市民心聲,講公道說話,挖事件真相,以全面行動揭示社會不平現象」;在數碼廣播復播後到現在於D100廣播,則使用「風波再現,還聲於民」口號。早年報幕為名主持顏聯武,顏聯武離開商台後由節目監製勞浩榮擔任報幕,而節目復播後的報幕仍為勞浩榮。 由於能迎合當時市民普遍對香港特區政府不滿的訴求,節目受到各階層的支持。如1990年代末期,曾揭發市政總署多宗醜聞,最終使署長鍾麗幗下台;2003年SARS事件期間,節目主動揭發醫療危機,並聯同富商巨賈「一人一個橙」運動,又鼓勵公眾參與七一遊行,使鄭經翰獲「十點前特首」之稱號。 節目另一個特別之處是鄭經翰不時會與林旭華頂嘴。.

新!!: 俞琤和風波裡的茶杯 · 查看更多 »

製作人

製作人或監製(producer)可以指:.

新!!: 俞琤和製作人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俞琤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商業電台

商台台徽轉黑悼念何佐芝去世 香港商業電台(全稱香港商業廣播有限公司,簡稱商台;Commercial Radio Hong Kong)是香港的一家商業廣播電台,自1959年8月啟播以來,製作眾多膾炙人口節目,透過雷霆881、叱咤903、AM 864三個頻道及網上平台,為香港市民在資訊、時事及娛樂各方面提供電台廣播服務,是深為港人所熟悉電台之一。據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於2013年所作的調查,商台公信力居於全港電子傳媒的第二位,旗下的頻道雷霆881商業一台亦是全港聽眾人數最多的電台。商台每天提供24小時多元化廣播節目,內容包括資訊、娛樂與文藝等。節目也透過其網站「881903.com」作網上即時廣播,亦提供網上重溫節目服務。.

新!!: 俞琤和香港商業電台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台

香港電--(簡稱港--;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縮寫RTHK),現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轄下的部門,是香港廣播史上首家廣播機構,同時是香港唯一的公共廣播機構及最具公信力的電子傳媒。現時香港電台擁有7條電台頻道、3條數碼地面電視頻道,以及2條模擬電視頻道。截至目前,港台共有862名員工。香港電台製作的電視節目,包括教育電視,會通過旗下電視頻道港台電視31和其他本地電視台播放。港台負責製作多媒體節目,提供資訊、教育及娛樂,報道本地及國際時事,協力推動香港文化發展及提供自由表達意見的渠道。 香港電台於1970年代曾經製作經典電視劇集《獅子山下》,以戲劇反映現實的社會狀況,當時以這種方式去談社會民生議題可謂一次大膽嘗試,雖然惹來部分政府部門不滿,但真正奠定了多年來港台獨立自主的編採方針。.

新!!: 俞琤和香港電台 · 查看更多 »

黃毓民

黃毓民(Raymond Wong Yuk-man,),字誼道,生於香港,祖籍廣東陸豐,其支持者稱他為教主,又有癲狗、芒果佬等綽號,香港政治人物、資深傳媒人及時事評論員,前立法會議員,前珠海書院新聞及傳播學系專科教授兼系主任;亦曾在亞洲電視和商業電台擔任時事評論節目主持,現為普羅政治學苑主席及網上電台MyRadio的創辦人兼節目主持。 黄曾為激進民主派要員,先後於2006年、2010年和2011年創立社會民主連線、普羅政治學苑及人民力量。2008年,時為社民連主席的黃毓民當選為九龍西選區的立法會議員,後於2010年與公民黨聯合發動「五區總辭」並在補選當中成功重返立法會。2011年1月,黃毓民與社民連決裂,並與陳偉業等另組人民力量;2012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中,黃連任立法會議員。 2013年,黃退出人民力量,與泛民主派決裂,轉而支持本土派政團。黃在2014年雨傘革命中支持示威者一方,又曾在2016年立法會新界東補選中為本土民主前線梁天琦助選。黃在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作為熱普城聯盟一員參選,最終敗選,結束八年立法會議員生涯。 黃強烈反對中国共产党及特區政府對香港的統治,因此主張「全民制憲,重新立約,實現真正『港人治港』」。黃在議員任期內對官僚權貴多有批評,並曾多次於議會與建制派議員、政府官員針鋒相對。他又引入多種議會抗爭模式,例如藉辭職補選發動「變相公投」,以「拉布」阻止「五司十四局」議案通過。 2018年,黃毓民將停刊多年的《癲狗日報》復刊,正式重回傳媒人崗位。.

新!!: 俞琤和黃毓民 · 查看更多 »

董事

董事,是一家公司的董事會成員,他們受股東大會的委任並授以特定權力,有關權力與責任受制於公司的章程細則或受聘合約當中。例如香港《公司條例》定義董事包括以任何職稱擔任董事職位的人。一般情況下,董事是公司裡負責指導和帶領公司事務的人,並適量地授權予管理層管理該公司的日常運作,以達成股東托付賺取最佳利潤的使命。.

新!!: 俞琤和董事 · 查看更多 »

董事会

董事会(或稱為董事局)是一家公司最高的治理機構,由多位董事組成,其代表者稱為董事長或董事會主席。 理论上说,控制一家公司的有两种实体: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实际上,不同的公司董事会的权力差别很大。小的私人公司里面,董事和股东一般就是同一个人,所以根本就没用真正的权力分割。对于大的上市公司,董事会一般会有很大的权力,各个董事的职责和管理权限也一般由个别专业的执行董事(常務董事)专门负责那些专业领域的事务(比如财务董事和市场推广董事)。 大型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董事会通常拥有实际的权力。机构股东(如养老基金或者银行)通常在董事会有自己的代理人,这样在股东大会的时候,相对于小股东,董事会能掌握投票结果。但是,最近也有一些运动,希望推动和提高机构投资者和小股东的发言权http://www.economist.com/finance/displaystory.cfm?story_id.

新!!: 俞琤和董事会 · 查看更多 »

鄭經翰

鄭經翰,FHKIE(原名:鄭永福,),出生於香港,祖籍廣東潮州,人稱「鄭大班」,曾擔任電台政論節目主持,被稱為“十點前特首”,因為在特首上班前,鄭經翰透過他的政論節目《風波裏的茶杯》,討論非典型肺炎的局勢。亦曾任出版公司創辦人。香港數碼廣播有限公司創辦人。當過香港立法會議員,擔任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主席。於2004年阻撓領匯上市。在2010年,他獲頒金紫荊星章。他亦是香港工程師學會資深會員,曾擔任航空分部主席。鄭經翰畢業於福榮街官立小學以及九龍工業學校。.

新!!: 俞琤和鄭經翰 · 查看更多 »

電台廣播

電台廣播(Radio broadcasting),又稱無線電廣播、聲音廣播或收音機廣播,是以無線電波單向傳遞聲音資訊的方式,一般是以高頻廣播。電台發送廣播頻率後,聽眾透過收音機來接收。依使用的技術不同,電台廣播可分為調幅廣播(AM)和調頻廣播(FM)。不同的電台廣播使用不同的的頻率範圍。大部分電台使用FM廣播,部分小規模電台則採用AM廣播。除大氣電波外,部分則透過有線網絡、人造衛星()和互聯網廣播。.

新!!: 俞琤和電台廣播 · 查看更多 »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elevision Broadcasts Limited,英文縮寫為「TVB」),創立於1967年11月19日,由邵逸夫、利孝和、祈德尊等人創辦,是香港首間商营無線電視台,也是目前香港四家免費電視台之一。 因為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是香港首個投得無線電視牌照的電視台,而且從1967年至1973年間是香港唯一一家無線電視台,所以香港人時至今日亦普遍稱呼該公司為「無綫電視」或「無綫」。由於無綫的收視曾經長期拋離已經轉型為網絡電視的亞洲電視,故此坊間亦有大台之稱,亦因其RGB三色標誌而常被戲稱為三色台。.

新!!: 俞琤和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 查看更多 »

電訊盈科

電訊盈科有限公司(簡稱電盈;英語:PCCW Limited(Pacific Century Cyber Works);,),成立於2000年,是香港最大的電訊公司。在香港交易所的股票代號是0008,故又俗稱「八號仔」。因它的前身香港電訊曾經是香港唯一的電訊商,故被稱為「老電」。 1994年10月18日在紐約股票交易所以美國預託證券形式上市,但現時已取消上市。 電訊盈科於2000年8月是由盈科數碼動力公司(簡稱盈動)和香港電訊公司合併而成;而當時的「香港電訊」前身為於1925年成立的香港電話公司。 電訊盈科是HKT集團控股公司(HKT)的控股公司。電訊盈科亦持有盈科大衍地產發展有限公司的大部分股權以及包括全資附屬公司UK Broadband Limited的海外投資。 截至2017年6月30日,集團共聘用來自50個國籍約23,800名員工。 其總部設在香港,業務據點遍及中國、東南亞、歐洲、中東、非洲和美洲國家和地區。.

新!!: 俞琤和電訊盈科 · 查看更多 »

林燕妮

林燕妮(Eunice Lam,),香港著名專欄作家、電台主持、廣告業人物,有香江才女、香江淑女的美譽。林燕妮有在稿件上灑香水的習慣,成為一種特色。.

新!!: 俞琤和林燕妮 · 查看更多 »

東周刊

《東周刊》是香港出版的周刊雜誌之一,市場定位是一本報導香港娛樂圈及時事新聞為主的雜誌,不過它的新聞資料來源常見以「狗仔隊」偷拍,及再加類似 「故事創作」為主要內容,走大眾通俗路線,2002年因刊登受害女星被虐裸照,引發演藝圈總動員千人大遊行譴責,在社會強烈輿論壓力下宣佈停刊,五個月後由星島新聞集團收購並復刊。.

新!!: 俞琤和東周刊 · 查看更多 »

歡樂今宵

《歡樂今宵》(Enjoy Yourself Tonight,簡稱EYT),是香港無綫電視的長壽綜藝節目,1967年11月20日開播,一直至1994年10月7日播映第6613次為止,全盛時期一星期有5晚現場直播,製作集數之多被列入世界紀錄,成為全世界最長壽的綜藝節目。 《歡樂今宵》是由當時只有21歲的電視製作人蔡和平負責策劃及籌備。當時無綫電視首任總經理Colin Bendall希望製作一個類似澳洲九號電視網《》的節目;於是蔡和平用了五個月時間觀察香港人的文化和生活後,製作《歡樂今宵》,結果大受歡迎。 2010年3月1日起,加拿大WOWtv開始於當地時間周一和周五黃金時段,製作一個由鄭敬基和譚嘉琪主持、仿傚無綫《歡樂今宵》的一小時粵語綜藝節目《歡樂金宵》。 無綫電視為慶祝啟播40週年和50週年台慶,分別於2007年在翡翠台播出特輯節目《再会歡樂今宵》,及於2017年在翡翠台播出短期特輯《我愛EYT》,讓觀眾緬懷《歡樂今宵》。.

新!!: 俞琤和歡樂今宵 · 查看更多 »

施南生

施南生(SHI NAN SUN,),香港傳媒人,其前夫為香港知名導演徐克。施南生是傳媒界翹楚,70年代先後在無線、港台、佳視、麗的當製作及行政。80年代在新藝城,創出港產片的黃金時代,近年協助有線、傳訊、電訊盈科等收費電視開天闢地。 施南生敢作敢为,且博学的修为,成为香港为数不多的才女名嘴,与林燕妮、白韵琴、狄娜、俞琤等并称为香江才女,曾主持香港商业电台政论节目《在晴朗的一天出发》,2011年施南生加入香港凤凰卫视,继续担任凤凰卫视香港台的政论节目主持人。.

新!!: 俞琤和施南生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