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和阿尤布·汗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和阿尤布·汗之间的区别

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 vs. 阿尤布·汗

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烏爾都語:ذوالفقار علی بھٹو,Zulfikar Ali Bhutto,),巴基斯坦政治人物,巴基斯坦政治家,曾任总理及总统。巴基斯坦人民黨的創黨領袖。. 罕默德·阿尤布·汗(乌尔都语:,),巴基斯坦普什圖族軍事強人,獨裁者,第二任巴基斯坦總統。早年留學英國並成為印度陸軍高級軍官的他始終致力巴基斯坦脫離英属印度獨立,並且巴基斯坦建國後的1958年至1969年間統治巴基斯坦。 因為他對鄰國印度的強硬作風,讓他頗受巴基斯坦國內人民的擁戴,不過也因與印度的交惡,在他任內,南亞始終呈現緊張的態勢。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爆發。 1962年中印邊界戰爭後,他促使巴基斯坦加強和中國的關係,成為中國在當時少數的堅定盟友。 1969年,被政變推翻;3月25日陆军总司令叶海亚·汗接替阿尤布·汗任军法首席执行官,3月31日就任总统。.

之间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和阿尤布·汗相似

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和阿尤布·汗有(在联盟百科)5共同点: 叶海亚·汗巴基斯坦乌尔都语伊斯兰教英属印度

叶海亚·汗

阿迦·穆罕默德·叶海亚·汗(烏爾都語:آغا محمد یحیی خان; ,Agha Mohammad Yahya Khan ,),巴基斯坦政治人物,巴基斯坦政治家,曾任总统。1969年-1971年出任巴基斯坦總統。.

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和叶海亚·汗 · 叶海亚·汗和阿尤布·汗 · 查看更多 »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اسلامی جمہوریہ پاکستان;英语: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通称巴基斯坦,位于南亚,面积796,095平方公里 (307,374 平方英里)(不包括巴控克什米尔地区),东与印度比邻,南面是印度洋,西与伊朗锡斯坦接壤,西北和阿富汗相连,东北面可通往中国新疆。除南部属热带气候外,其余属亚热带气候。南部湿热,受季风影响,雨季较长;北部地区干燥寒冷,有的地方终年积雪。 在乌尔都语,“巴基斯坦”源自波斯语,意思为“圣洁的土地”。巴基斯坦原为英属印度一部分,1858年随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1947年8月14日宣告独立,成为英联邦的自治领。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成立。1971年孟加拉人民共和国从巴基斯坦独立。巴基斯坦从前的首都在卡拉奇(Karachi),现在首都位于伊斯兰堡。总统马姆努恩·侯赛因于2013年9月就职。巴基斯坦是英联邦成员国。 巴基斯坦人口1.97亿,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国教),少数信奉基督教、印度教和锡克教等。.

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和巴基斯坦 · 巴基斯坦和阿尤布·汗 · 查看更多 »

乌尔都语

烏爾都語(,)是属于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的印度-雅利安语支。從使用人數來看,乌尔都语大约排名世界第20名,是巴基斯坦的国语,也是印度的24种规定语言之一。如果从宏观角度来看,乌尔都语可看成是印度斯坦语的一部分,所有印度斯坦语言构成世界上第四大的语言。 在1200年到1800年,南亚在德里蘇丹國和-zh-cn:莫卧儿帝国; zh-tw:蒙兀兒帝國-的统治下,乌尔都语的受到波斯语、突厥语和阿拉伯语的影响。.

乌尔都语和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 · 乌尔都语和阿尤布·汗 · 查看更多 »

伊斯兰教

伊斯蘭教(الإسلام, al-’islām;)--、清真教、回回--教、天方教、大食法、大食教度,是以《古蘭經》和聖訓為教導的一神教宗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古蘭經》被伊斯蘭信徒(穆斯林)視為造物主安拉命天使給其使者逐字逐句的啟示,而聖訓为造物主最后的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錄(由同伴們轉述收集)。伊斯蘭这一名称來自《古兰经》,源自閃语字根S-L-M,意為「顺从(造物主)」;实际上穆斯林(伊斯兰教徒)的名字也來自這個字根,意為「順從者」。 穆斯林信仰獨一且無與倫比的安拉,并认为人生的唯一目的是崇拜或顺从安拉;伊斯兰教认为阿拉在人类历史长河派遣了众多先知給全人類,历代各个民族都有先知,包括易卜拉欣(亞伯拉罕)、穆薩(摩西)、爾撒(耶穌)等,先知穆罕默德是最後一位,古兰经載有他所得的訊息。伊斯蘭教的基本功修包括五功,是為「念、礼、齋、課、朝」,五功是穆斯林需要奉行的五個義務。伊斯兰教还拥有自己的一套宗教法律,该法律實際觸及生活及社會的每一個層面,由飲食、金融到戰事以及福利等各方面。 在先知穆罕默德逝世後,伊斯蘭帝國持續擴張,佔據着大片的地區,促使哈里發國的誕生,傳教活動亦刺激更多人改信伊斯蘭教。早期哈里發的宗教政策、穆斯林的經濟及商貿開拓及後來奧斯曼帝國的擴張都使伊斯蘭教從麥加向大西洋及太平洋的方向擴散,形成穆斯林世界。 絕大多數的穆斯林屬於遜尼派(75%-90%)及什叶派(10%-20%)两大派别,另外两派中均有人同时信仰伊斯兰神秘主义。伊斯蘭教是中东、中亚、东南亚主要部分及非洲的大部分的主流宗教。在法国、德国、中国西北部、俄罗斯西南部及加勒比地區都可找到龐大的穆斯林社群。穆斯林最多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亚,這裡居住著全球穆斯林總數的15%。南亞、中東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穆斯林分別佔全球總數的25%、20%及15%。皈依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幾乎可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都可找到。截至2010年,全球約有16億穆斯林,佔23.4%人口。在信徒人數上,伊斯蘭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被認為是世上增長得最快的宗教。.

伊斯兰教和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 · 伊斯兰教和阿尤布·汗 · 查看更多 »

英属印度

英属印度(British India 或 British Raj)是指英国在1858年到1947年间于印度次大陆(南亚)建立的殖民统治区域,包括今印度共和国、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以及缅甸。自1858年开始,由于印度民族起义,英属东印度公司完成之前的代管使命,并向维多利亚女王移交权力。1876年开始,这一政治实体的正式名称为印度帝国(Indian Empire),并以此名发行护照。1877年,维多利亚女王正式加冕为印度女皇。在此期间,印度先后成为了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并分别于1900、1920、1928、1932和1936年以独立身份参加了奥运会。 英属印度时期,很多领土并没有由英国直接控制,而是名义上的独立土邦。“土邦”由王公、王侯()和行政长官所统治,土邦领主们必须接受条约,并接受英王的共主地位和承认英王为领地的最高统治者。这种模式被称为“”。位于阿拉伯地区的亚丁自1839年成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缅甸则是从1886年开始,两者先后于1932年和1937年成为英国直辖殖民地。 锡兰(今斯里兰卡)处于印度次大陆的边缘,但不属于英属印度的一部分,而是由伦敦直接控制的英国直辖殖民地所统治,其地位优于印度总督管辖的印度帝国。英国征服次大陆初期,英帝国统治区域,条约仅限于次大陆的部分,初期的殖民机构设于加尔各答,后来移治于德里。各国相继独立以后,独立之前的关联区域被广泛地称为英属印度。法属印度和葡属印度仅限于次大陆沿海部分区域,这些区域分别由法国和葡萄牙进行殖民统治,独立之后并入印度。英属印度时期的1947年即印度建国初期,由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矛盾与对立,印度分裂为二个国家——印度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这就是南亚历史上著名事件——印巴分治。再后来的1971年,由于地缘隔绝和种族差异,巴基斯坦的飞地——东巴独立,建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和英属印度 · 英属印度和阿尤布·汗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和阿尤布·汗之间的比较

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有16个关系,而阿尤布·汗有13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5,杰卡德指数为17.24% = 5 / (16 + 13)。

参考

本文介绍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和阿尤布·汗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