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Z计划

指数 Z计划

Z计划(德文:Z-Plan)是一個德国海军的造艦發展計畫,該計畫預計自1935年開始,大幅度翻新和重建該國在海上的軍事力量。.

37 关系: 埃里希·雷德尔卡尔·邓尼茨大西洋巡洋舰希佩尔海军上将号重巡洋舰布呂歇爾號重巡洋艦德国俾斯麥號戰艦俾斯麦级战列舰北海 (大西洋)凡尔赛条约公海舰队公海艦隊自沉事件Bf 109戰鬥機皇家海军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装甲舰驱逐舰魚雷快艇魏瑪共和國齊柏林伯爵號航空母艦舍爾海軍上將號裝甲艦航空母舰阿道夫·希特勒H级战列舰Ju 87俯衝轟炸機M級輕巡洋艦O级战列巡洋舰U-潜艇提尔皮茨号战列舰格奈森瑙號戰鬥巡洋艦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沙恩霍斯特號戰鬥巡洋艦戰艦斯卡帕湾总理

埃里希·雷德尔

埃里希·约翰·阿尔伯特·雷德尔(Erich Johann Albert Raeder,),是納粹德國的一名海军元帥,為繼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後德國第一位获此头衔者。雷德爾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留任在威瑪共和國海軍中,在成為海軍總司令後暗中重組了貧弱的德國海軍,為其往後擴軍時打下重要基礎,並要求全軍勿干涉政治。當希特勒上台後,雷德爾向其提出建設龐大艦隊的《Z計畫》,但由於錯估與英國交戰的時間而令該計畫終止,只得以少量兵力應戰。 在二戰期間,雷德爾主要以巡洋艦和快速戰艦對盟軍交通線攻擊,雖小有斬獲卻未取得決定性勝利。之後還策劃了入侵挪威的「威瑟演習作戰」和派遣耗費無數資源建造的俾斯麥號戰艦攻擊大西洋航線的「萊茵演習行動」,由於後者被英軍擊沉,從此希特勒對水面艦隊的信心盡失,將取得戰果的期望轉至卡爾·鄧尼茲的潛艇部隊,雷德爾也因此被冷落。1943年時,由於水面艦隊無法達成希特勒期望的战绩而被勒令拆解,雷德爾以辭職表示抗議,其職位被鄧尼茲所接替。二戰結束後,雷德爾被纽伦堡军事法庭判处终身监禁,但于1955年获释,1960年病逝于基尔。.

新!!: Z计划和埃里希·雷德尔 · 查看更多 »

卡尔·邓尼茨

卡爾·鄧尼茲(Karl Dönitz,,)是納粹德國海軍元帥、先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擔任了潛艇艦隊總司令、海軍總司令、德國總統。鄧尼茲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就擔任潛艇艦長,而後在兩場大戰的戰間期中建設與訓練海軍潛艇部隊,更以自己的經驗加以改良,搭配戰略規劃、通訊與協調攻擊衍生出潛艇戰術《狼群戰術》,在橫亙大戰全期的大西洋海戰中指揮潛艇艦隊,為德國海軍立下赫赫戰功。與海軍水面艦隊表現不佳的情況相對的是潛艇的活躍,因此在注重前者的海軍總司令埃里希·雷德爾請辭後,希特勒任命鄧尼茲繼任其職。由於長久共事所取得的信任以及戰爭末期納粹領導階層的背叛,希特勒在遺囑中任命鄧尼茲為其繼承人,身兼總統與德意志國防軍最高統帥。鄧尼茲擔任其職位約20多天,指揮德軍向同盟國投降。戰後於紐倫堡審判判決10年有期徒刑,於1956年釋放。.

新!!: Z计划和卡尔·邓尼茨 · 查看更多 »

大西洋

大西洋(Océano Atlántico,Oceano Atlântico,Atlantic Ocean),是世界第二大洋。原面積8221萬7千平方公里,在南冰洋確立後,面積調整為7676萬2千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627米,最深處波多黎各海沟深達8605米。從赤道南北分為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北面連接北冰洋,南面則以南緯60度與南冰洋接連。 大西洋这个中文名称,最早来自于万历十一年(1583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广东肇庆所翻译的一本名叫《山海舆地全图》的世界地图册,虽然从今天的角度看该地图错误颇多,但是其中大西洋这个中文翻译从那时起便一直沿用至今。 其英文名稱是取自於柏拉圖曾經提出的至今未明確發現的亞特蘭提斯(Atlantis)。.

新!!: Z计划和大西洋 · 查看更多 »

巡洋舰

巡洋舰(Cruiser)指在排水量、火力、装甲防护等方面仅次于战列舰的大型水面舰艇,拥有同时对付多个作战目标的能力,以及能胜任多种任务的多样性。历史上,巡洋舰由於噸位大、火力強、性能佳,一开始是指可以独立行动的战舰; 而与此相对的驱逐舰则需要其它船只(比如补给船只)的协助,才能執行任務。不過隨著現今驅逐艦被大型化後的綜合作戰能力的提升,何潬噸位其實超過早年的巡洋艦,所以这个区分已经不明顯了,很多新式的大型軍艦都不再冠以巡洋艦之名了。 現代被稱為巡洋舰的排水量一般在8,000吨至30,000吨左右,在二戰時屬於戰艦的級別,火力僅次於主力旗艦 、戰列艦。现今的巡洋舰都装备有先進的导弹系統、火炮、鱼雷等武器,能執行遠海攻擊行動。有些巡洋舰可携带反潜直升机、執行反潛及巡邏任務;动力装置多采用蒸汽轮机,少数采用核动力装置。隨著驅逐艦的作戰能力大幅提升,有些噸位接近輕巡洋艦,故也能執行巡洋艦的任務,現今只有美國及俄羅斯的巡洋艦仍在服役中。而南韓的世宗大王級驅逐艦及中國的055型驅逐艦和美國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其噸位、性能及作戰能力亦屬巡洋艦級別。另外,由於海军航空兵 亦能分擔巡洋舰的工作,故大部份國家已無計劃新建巡洋艦。.

新!!: Z计划和巡洋舰 · 查看更多 »

希佩尔海军上将号重巡洋舰

#重定向 希佩爾海軍上將號巡洋艦.

新!!: Z计划和希佩尔海军上将号重巡洋舰 · 查看更多 »

布呂歇爾號重巡洋艦

布呂歇爾號重巡洋艦(德語:Blücher)是納粹德國海軍的一艘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也是二戰爆發初期德國最新的一艘船。在布呂歇爾號服役後僅6個月,它就在入侵挪威的威瑟演習作戰第一天,於德勒巴克海峡战役中被其岸防要塞擊沉。.

新!!: Z计划和布呂歇爾號重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其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从北部的北海与波罗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气候温和,季节分明。德国人口约8,180万,为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在50万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和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国家元首为联邦总统,政府首脑則为联邦总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内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德国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申根区一部分,并于1999年推动欧元区的建立。德国亦为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20国集团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其军事开支总额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内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新!!: Z计划和德国 · 查看更多 »

俾斯麥號戰艦

俾斯麦号战列舰(Bismarck)是纳粹德国战争海军建造的两艘俾斯麦级战列舰的主导舰,它以1871年德意志统一时的首任宰相——奥托·冯·俾斯麦命名。该舰于1936年7月在汉堡的布洛姆-福斯船厂进行,1939年2月。全部工程是在1940年8月完成,并随即投入德国舰队服役。俾斯麦号及其姊妹舰提尔皮茨号是德国曾经建造的最大型战列舰,也是由欧洲国家所建造的最大型战列舰之二。 在由唯一一任舰长——海军上校恩斯特·林德曼所指挥的八个月服役生涯中,俾斯麦号仅于1941年5月参加了一次代号为“莱茵演习”的进攻行动。它连同重巡洋舰欧根亲王号试图强行闯入大西洋,以袭击从北美至英国的同盟国航运。两艘舰的行踪在斯堪的纳维亚被多次发现,英国海军部队遂对其航路展开阻截。在丹麦海峡海战中,英军战列巡洋舰胡德号将欧根亲王号误认为俾斯麦号而对其设为首要攻击目标,但并未对其造成伤害反而是胡德号在战斗开始后不久便被俾斯麦号的主炮炮弹击中主炮下部弹药库造成诱爆沉没,威尔士亲王号随后在两舰的攻击下重创被迫逃跑。但威尔士亲王号主炮也击中俾斯麦号三发,其中一发摧毁了俾斯麦号的一个锅炉并对其的动力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导致德军的袭击任务终止。 胡德号的覆灭促使英国皇家海军出动四十多艘战斗舰艇及大量辅助舰艇进行报复行动。两天后,在前往德占法国进行维修的途中,俾斯麦号遭到了从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起飞的16架旧式剑鱼式双翼鱼雷轰炸机袭击;其中一次命中使得战列舰的操舵装置失效。至翌日的最后一战,已经瘫痪的俾斯麦号在与英国两艘战列舰及两艘重巡洋舰的持续交火中上部建筑及各武器组遭到了严重破坏,后俾斯麦号开启通海阀自沉,舰只残骸由羅伯·巴拉德于1986年探明方位,并自此通过其它几次探险开展了进一步的考察。.

新!!: Z计划和俾斯麥號戰艦 · 查看更多 »

俾斯麦级战列舰

俾斯麦级战列舰(Linienschiffe der Bismarck-Klasse)是纳粹德国海军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所建造的两艘战列舰的。它们是德国海军建成的最大型军舰。其中俾斯麦号于1936年7月动工,1940年9月落成;而其姊妹舰提尔皮茨号则是在1936年10月进行,1941年2月完工。 两艘同级舰的服役生涯都是短暂的。俾斯麦号仅参加了一次军事行动,即至北大西洋的“莱茵演习行动”,以袭击从北美发往英国的补给船队。在行动中,它摧毁了英国战列巡洋舰胡德号,并在丹麦海峡海战中击损新式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在皇家海军追逐了3天后的最后一战,俾斯麦号遭击败并沉没。致沉的原因仍然存在分歧,英国的主要来源主张对舰只的沉没负责。然而据罗伯·巴拉德和詹姆斯·卡梅隆的考察证据表明,俾斯麦号的沉没最有可能是如同其幸存船员所声称的自沉。 提尔皮茨号的生涯并不引人注目;它于1942年被遣往挪威水域,并在当地行使存在舰队的职能以威慑从英国至苏联的护航船队。期间它曾多次遭到皇家海军及皇家空军的袭击。1944年,舰只被蘭開斯特轟炸機的三枚高脚柜炸弹命中,造成严重的内部破坏并使之倾覆。提尔皮茨号最终于1948年至1957年间被拆为废铁。.

新!!: Z计划和俾斯麦级战列舰 · 查看更多 »

北海 (大西洋)

北海(Nordsjøen;Nordsjön;Nordsøen或Vesterhavet;Nordsee;Noordzee;Mer du Nord;North Sea)是北大西洋的一部分,位于大不列颠岛以东,斯堪的那维亚半岛西南和欧洲大陆以北。北海海底有丰富的石油储藏,作為布蘭特原油指數的基礎。 北海向西南通过多佛尔海峡(法国称加来海峡)和英吉利海峡(法国称拉芒什海峡)与凯尔特海相通,向东通过斯卡格拉克海峡和卡特加特海峡与波罗的海相连,向北是挪威海。 斯凯尔特河、默兹河、莱茵河、威悉河、易北河和泰晤士河是注入北海的主要河流。重要的岛屿或群岛有北弗里西亚群岛、黑尔戈兰岛、东弗里西亚群岛和西弗里西亚群岛。 北海周边的国家有英国、挪威、瑞典、丹麦、德国、荷兰、比利时和法国。重要城市有阿伯丁、爱丁堡、加来、奥斯坦、鹿特丹、海牙、哈勒姆、威廉港、不来梅哈芬、库克斯港、埃斯比约、卑尔根、哥德堡等等。此外伦敦、不来梅哈芬和汉堡是北海重要的内陆港城。.

新!!: Z计划和北海 (大西洋) · 查看更多 »

凡尔赛条约

《凡尔赛条约》或《凡尔赛和约》(le Traité de Versailles,Treaty of Versailles),全称《协约国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Traité de paix entre les Alliés et les Puissances associées et l'Allemagne,Treaty of Peace between the Allied and Associated Powers and Germany),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和战败的同盟国签订的和约。协约国和同盟国于1918年11月11日宣布停火,经过巴黎和会长达7个月的谈判后,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尔赛宫签署条约,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得到国际联盟的承认后,《凡爾賽條約》于1920年1月10日正式生效。 在凡爾賽和約的眾多條款中,最具爭議性的一項莫過於第231條款。該條款迫使德國承認發動戰爭的全部責任。合約也限制德國的軍事能力,使其割讓領土,以及迫使他們支付巨額的賠款。在1921年時,德國所要負擔的賠款高達1320億馬克(爾後減免至314億馬克)。當時許多經濟學家,包含著名的約翰·凱因斯,都認為凡爾賽條約太過苛刻,賠款金額過於高昂並且容易產生不良後果。但是也有人持反對意見。例如法國元帥費迪南·福煦就認為條約對德國非常寬容。.

新!!: Z计划和凡尔赛条约 · 查看更多 »

公海舰队

公海艦隊(Hochseeflotte,亦有大洋艦隊的譯名)是德意志帝國海軍的一支主力艦隊,曾參與過於第一次世界大战,自1907年2月起由本土艦隊(Heimatflotte)改名而來。海軍上將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是「公海艦隊」的締造者,他將後者建設為一支足以挑戰英國皇家海軍海上霸權的艦隊。德皇威廉二世亦是艦隊的擁護者,將其視作德國取得海外殖民地、晉升為全球強權的工具。鐵必制建軍的核心思想為風險理論,德軍若將強大的戰鬥艦隊集結於北海將可和海軍兵力分散於帝國各處的皇家海軍達到均勢,使後者將不會與德國海軍發生衝突,以免導致其自身海軍核心實力的衰落。 公海艦隊主要由戰艦編組而成,一般為8艘組成一支分艦隊,亦有少數如第1偵查集群的特別編制。公海艦隊於1907年創建時僅有2支戰艦分艦隊,而到了1914年時額外增加了3個中隊。1906年的无畏舰革命極大地影響了公海艦隊的組成,後者編制中的24艘前無畏艦都淪為過時而需汰換,到了1914年中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公海艦隊才有了僅僅兩支滿編的無畏艦分艦隊,而8艘最現代化的前無畏艦則被編為第3支分艦隊。另外還有兩支分艦隊在戰爭爆發後才將舊式軍艦編組而成,戰爭結束後即解編。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公海艦隊於北海進行多次出擊,欲引出具優勢兵力的大艦隊的一部份,進而消滅之,這類引誘作戰(如砲轟英國沿海岸)多由以航行速度快的战列巡洋舰所組成的第1偵查集群所執行。結果促成了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的日德兰海战,但與德方計畫不同的是,公海艦隊遭遇到的卻是整支大艦隊。這場海戰的結果雖不具決定性,但英方卻在戰略上佔有優勢,且進而說服了德方艦隊司令——赖因哈德·舍尔上將,即便艦隊決戰的結果有利於德國,但後者仍無法在戰爭中取勝,故舍爾此後便與其他海軍高層一同向德皇建議改採無限制潛艇戰。結果在1917與1918年期間,公海艦隊的主要任務變成了確保北海的德國海軍基地可供U艇作戰。儘管如此,公海艦隊依舊於北海出擊數次,還曾調派分艦隊前往波罗的海對抗俄國的波羅的海艦隊。1918年11月,德國戰敗,盟軍拘留了整支公海艦隊於斯卡帕湾,但就在《凡尔赛条约》簽署前幾天的1919年6月,艦隊大部分的軍艦被德國水兵自沉。.

新!!: Z计划和公海舰队 · 查看更多 »

公海艦隊自沉事件

公海艦隊自沉事件是指1919年6月21日德国海军公海艦隊於斯卡帕湾的一次集体自沉行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8年11月21日,德国公海舰队的74艘战舰被协约国扣押,驶入英国奥克尼群岛斯卡帕湾。1919年,拟定凡尔赛和约的谈判并不顺利,最后,英国政府向德国下达最后通牒:6月21日中午之前全盘接受和约条款,否则再次面临战争。德国政府已决定接受和约条款,但是在斯卡帕湾的德国舰队的军官们看到当地英国报纸关于“停战谈判濒临破裂”和“可能恢复军事敌对”的报道,以为双方的谈判已经破裂,为防止舰队落入敌人手中,开始预谋自行将军舰凿沉。1919年6月21日,英国舰队离开斯卡帕湾出海训练。11:20,全体德国军舰都收到来自旗舰埃姆登号巡洋舰上发出的预先制定的信号—「第十一節」信號(此為德國人飲用啤酒的俚語,意為「暢飲」),所有的德艦也掛上了被禁用的德國海軍軍旗。12點16分,「腓特烈大帝號」首先自左舷進水,而後所有德艦都慢慢沉沒,港內駐守的英軍亂成一團,試圖阻止德國人自沉,還開槍射擊,包括「藩侯號」戰艦艦長舒曼少校等人共9位德國官兵被打死、16人負傷。整个自沉行动历时约6个小时。全部被拘留的德国军舰中有52艘沉入了海底,包括11艘战列舰中的10艘和所有5艘战列巡洋舰。沉没军舰吨位为被扣押舰队总吨位的95%。.

新!!: Z计划和公海艦隊自沉事件 · 查看更多 »

Bf 109戰鬥機

梅塞施密特Bf 109是納粹德國空軍於1930和40年代使用的單座戰鬥機。在當時它的多項特點,使它屬於新一代的戰鬥機,如:下单翼(機翼位於機身下方)、全罩式座艙、可收放起落架以及全金屬製造的機身與機翼。 此機於1935年5月首次飛行,一直到大戰結束,此機與1941年中開始服役的Fw 190,成為納粹空軍的標準戰鬥機。此期間多國空軍採用此機,包括芬蘭、南斯拉夫、克羅埃西亞、羅馬尼亞、匈牙利、義大利、瑞士。此機的應用超越其最初設計的目的,在戰爭中,此機衍生機型包括戰鬥轟炸機、夜間戰鬥機、和偵察機。是歷史上生產數量最多的戰鬥機。 它是德國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生產數量最大(不算戰後生產的,超過三萬架),生產時間最久(德國本身從1936年生產到1945年初),產生空戰王牌最多(世界三大空戰王牌皆是駕駛Bf-109出身:埃里希·哈特曼擊落352架敵機世界第一,格爾哈德·巴克霍隆擊落301架敵機為第二,京特·拉爾擊落275架敵機為第三)的戰鬥機。Bf 109也是德國空軍最重要的日間戰鬥機,不僅僅是液冷式引擎戰鬥機的傑作之一,也是二戰時期最有名的機種之一。 最常與Bf 109放在一起比較的要算是英國的噴火戰鬥機,這兩架戰鬥機不僅從大戰初期較勁到結束,戰場從北非到蘇聯,戰後還在中東交過手。而最讓人感受到歷史的無常之處要算是Bf 109在戰後曾經改用對手噴火所使用的英國梅林液冷式發動機(西班牙授權製造的版本,型號為HA-1112),並且參加1960年代的英倫空戰電影不列顛之戰的拍攝,在其中擔任德國戰機的角色。雖然如此,但噴火(包括戰後的最後型號-MK-24)仍不能打破戰時BF-109(BF-209 V1/ME-209 V1)所創下的速度記錄。.

新!!: Z计划和Bf 109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皇家海军

#重定向 王家海军.

新!!: Z计划和皇家海军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新!!: Z计划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新!!: Z计划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装甲舰

装甲舰(Panzerschiffe,此词也指铁甲舰)是德国海军在一战后提出的一种新式舰种,在当时被各国海军称作“袖珍战列舰”或“口袋战列舰”。.

新!!: Z计划和装甲舰 · 查看更多 »

驱逐舰

驱逐舰(destroyer)是一种多用途的军舰,1890年代至今海军最重要的船种之一。美規常用代號為DD。 從前是負責配合主力攻擊的戰艦與巡洋艦的支援工作,但自從二戰後航母開始流行後,無空優能力的戰艦就逐漸消失淘汰;巡洋艦艦種在模組化的反艦飛彈技術進步下,也顯得體型過大而笨重,使驅逐艦已經逐步在功能上取代了前兩者地位,而成為了海軍軍艦的頭把交椅,新型驅逐艦的火力和噸位也達到了近萬噸甚至万吨以上的巡洋艦級別。.

新!!: Z计划和驱逐舰 · 查看更多 »

魚雷快艇

魚雷快艇是以魚雷为主要武器,用于近海作战的小型战斗舰艇。除了執行攻击任務以外,也可担负巡逻、警戒、反潜、布雷等其他任务。然而,隨著二戰結束後各國海軍逐漸普遍列裝性能更為先進的反艦導彈,魚雷快艇基本上已經被飛彈快艇所取代,在海戰上繼續承擔水面快速突擊等戰術任務。 魚雷快艇吨位小,航速高,机动灵活,排水量通常为数十吨至数百吨,航行速度30到40节,有的可达50节,续航能力500-3000海里。艇上装有魚雷2至4枚,有些快艇還加裝20至76毫米口徑舰炮,噸位較大的快艇還可能包含水雷、深水炸弹等。搭配的感測系統有搜索、探测、武器控制、通信导航、电子作戰等。.

新!!: Z计划和魚雷快艇 · 查看更多 »

魏瑪共和國

威瑪共和國(Weimarer Republik)指1918年至1933年採用共和憲政政体的德国,于德意志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霍亨索伦王朝崩溃后成立。由於這段時間施行的宪法(一般称之为《威瑪憲法》)是在憲法召开的国民议会上通过的,因而得此名稱。其使用的國名為「德意志國」(Deutsches Reich)。「威瑪共和」这一稱呼是后世历史学家的称呼,从来不是政府的正式用名。有如現在的法蘭西共和國算是第五共和國,共和是針對政權的說明。 威瑪共和是德国历史上第一次走向共和的嘗試,于德国十一月革命后而生,因阿道夫·希特勒及纳粹党在1933年上台执政而结束。虽然1919年的威瑪共和宪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在法律上仍然有效,但納粹黨政府在1933年采取的一体化(Gleichschaltung)政策已经彻底破坏了共和国的民主制度,所以魏玛共和国在1933年已经名存实亡。.

新!!: Z计划和魏瑪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齊柏林伯爵號航空母艦

齊柏林伯爵號(Graf Zeppelin)是一艘德國戰爭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所建造的航空母艦,為齊柏林伯爵級的首舰,也是歷史上德國唯一下水過的一艘航空母艦,排水量約33,000噸。1936年12月28日在基爾的德意志造船廠安放龍骨起造的齊柏林伯爵號是德國海軍在二戰時充滿野心的Z計畫之一部分,根據當時德國海軍元帥埃里希·雷德爾的規劃,除了代號A航艦(Flugzeugträger A)的齊柏林伯爵號外,原本它還有一艘姊妹艦「B航艦」(Flugzeugträger B,德國海軍在新艦實際下水之前並不會正式賦予艦名,而是以代號稱呼之),後者在建造中途停工報廢,從未實際下水,原本預計使用的「彼得·施特拉塞」艦名也從未正式啟用。.

新!!: Z计划和齊柏林伯爵號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舍爾海軍上將號裝甲艦

舍爾海軍上將號裝甲艦(德語:Admiral Scheer)是納粹德國海軍的一艘德意志級裝甲艦(德國將其劃分為裝甲艦,英國則稱它們為「袖珍戰艦」,另外還有被劃分為重巡洋艦的爭議)。該艦名字取自於德國一戰的公海艦隊司令—萊因哈特·舍爾上將。.

新!!: Z计划和舍爾海軍上將號裝甲艦 · 查看更多 »

航空母舰

航空母艦(常簡稱為航--母、航--艦、空--母,美規常用代號為CV+其他字母以分類)是一種以搭載艦載機為主要武器的军舰,艦體通常擁有供飞机起降的巨大甲板和座落於左右其中一側的島式艦橋(一般稱為「艦島」)。航艦是航空母艦戰鬥群的核心,艦隊中的其它船隻提供其保護和供給,而航母則提供空中支援和遠程打擊能力。航空母艦是目前最大的武器系统平台,发展至今已是現代蓝水海军不可或缺的武器,也是海戰最重要的作戰艦艇之一。 航空母艦起源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間飛機作戰能力實用化後的影響,在各國航空技術進步、進而使陸基飛機有能力攻擊地面目標的同時,海軍亦用飛機來進行偵查與攻擊敵軍偵察機,因此出現了專門供水上飛機整備與其他雙翼機起飛的水上飛機母艦。一戰後,各大海軍強國主要仍維持著崇尚排水量大、裝載大口徑艦砲軍艦的大艦巨砲主義,但即使如此還是有不少軍事理論家提倡將飛機用於攻擊軍艦的作法,因此研製出多種形式的航空母艦、奠定未來海空兵力的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爆發後,航艦的重要性日益浮現,而在珍珠港事件以及馬來亞海戰的結果中顯示,大型軍艦在飛機的空中攻擊下十分脆弱,大艦巨砲主義也因此走向終結,到了戰爭後期各國不但趕緊將許多艦船改裝成臨時航母之外,還出現了如菲律賓海海戰此類的航艦大戰。 二戰結束後,航空母艦的地位一度因為核武器的出現而產生爭議與討論,特別是在受到核武器攻擊下的生存能力,但到了朝鲜战争後又恢復了其重要性,世界形成以美國為首的航艦武力對抗苏联水面艦艇部隊的格局,航空母艦更是參與了世界各地的局部衝突與代理戰爭。冷戰結束後,世界各國軍備緊縮,目前僅中國、俄罗斯、英国、法国、印度、巴西、意大利、西班牙、美國、泰国擁有或計划建造航空母艦,由於其造價與維護費用巨大,擁有航空母艦也是國力強大的表現,在這方面美國海軍即擁有世界上全部已服役航艦總數的一半,排水量則佔了超過80%,其相關科技也是世界領先。.

新!!: Z计划和航空母舰 · 查看更多 »

阿道夫·希特勒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德国政治人物,纳粹党领袖,1933年至1945年担任德国总理,1934年至1945年亦任纳粹德国元首。其于1939年9月发动波兰战役,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并为纳粹大屠杀的主要发动者之一。 希特勒生于时属奥匈帝国的奥地利地区,在林茨长大。1913年他迁往德国,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德国陆军服役並受勳。1919年希特勒加入纳粹党前身德国工人党,并于1921年成为纳粹党领袖。1923年他在慕尼黑发动政变,试图夺取权力,但最终失败并被监禁。在监禁期间希特勒撰写了其自传及政治宣言《我的奮鬥》的第一册。1924年被释放后,希特勒對凡爾赛条约进行批判,宣扬泛日耳曼主义、反犹太主义和反共主义,以其个人魅力、演说才能及政治宣传获得了广泛的民众支持。同时他频繁宣称国际资本主义及共产主义为犹太人反德意志民族的阴谋。 1933年纳粹党成为魏玛共和国国会第一大党,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此后其执政联盟再次在选举中获胜,并在国会中通过《授权法》,逐渐将魏玛共和国转变为一党专制、纳粹、极权及独裁统治的纳粹德国。希特勒借口抵御一战后由英国和法国主导的不公国际秩序,试图将犹太人从德国清除,建立其理想秩序。在其当政的前六年内,德国迅速自大萧条中复苏,打破一战后欧洲各国对其作出的各种限制,吞并数个德意志民族所居住的他国领土,由此获得了相当一些德意志民族人民的支持。 希特勒试图为德意志民族获取在其他民族之上的特别“生存空间”,在外交上主张施行侵略与吞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的首要原因。他领导大规模武装扩军,并于1939年9月1日入侵波兰,打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使得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1941年6月,希特勒下令入侵苏联。至1941年年末,德国及其欧洲轴心国盟友已侵略占领欧洲和北非大部分地区。后来与苏联战事的不利局面及美国的加入导致德国由攻转守,并屡遭战略失败。在战争尾声阶段,1945年柏林战役期间,希特勒与其长期女友爱娃·布劳恩成婚。在他们成婚两日后(1945年4月30日),为避免被开坦克进城的苏联红军俘获,希特勒与布劳恩自杀身亡,其尸体被焚毁并被苏联红军找到。 在希特勒和其种族主义政治形态领导之下,纳粹政权屠杀了至少550万包括犹太人和身心障礙者在内的被视为劣等或不受欢迎的少数族裔。希特勒和纳粹政权亦在战争期间屠杀了近1,930万平民和战俘。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军事行动还造成了2930万军人及平民的死亡,其中平民的死亡数量为人类战争史上最高,使二战成为人类历史上死亡数量最高的战争。.

新!!: Z计划和阿道夫·希特勒 · 查看更多 »

H级战列舰

H级战列舰是纳粹德国海军在二战时期计划建造的最高级别的战列舰。.

新!!: Z计划和H级战列舰 · 查看更多 »

Ju 87俯衝轟炸機

Ju 87俯衝轟炸機(Junkers Ju 87)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空軍投入使用的一種俯衝轟炸機,一般通稱「斯圖卡」(Stuka),取自俯衝轟炸機的德文寫法「Sturzkampfflugzeug」的縮寫,由容克斯公司研製。Ju 87俯衝轟炸機最容易辨認的特徵就是它那雙彎曲的鷗翼型機翼、固定式的起落架及其獨有低沉的尖嘯聲。它於二戰初期德國所發動的閃電戰中取得非常大的戰果,1940年後德國在非洲戰場及東部戰線大量投入這種轟炸機,尤其在東線戰場,更發揮出其強大的對地攻擊能力。這種轟炸機不但給予地面目標大力的打擊,其獨有的發聲裝置所發出的尖嘯聲,亦為地面的士兵給予心理上的恫嚇,加強攻擊的效果。這種機型為德國空軍廣泛的使用,由1935年開始投入使用,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新!!: Z计划和Ju 87俯衝轟炸機 · 查看更多 »

M級輕巡洋艦

M級輕巡洋艦(德語:M-Klasse Leichter Kreuzer)是一款納粹德國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所規劃,但從未建造的輕巡洋艦艦級。本級艦的設計目的是在大西洋海域上對盟軍的商業船團進行騷擾;前四艘同級艦的設計中存在諸多問題,因此第五艘與第六艘同級艦被徹底重新設計。 M級輕巡洋艦的艦級名稱來自一號艦的預訂艦名;由於計畫未完成,本級艦的所有艦艇均未命名,因此德軍按照各艦的規劃年份,以拉丁字母依序為其編碼。本級艦的首艦將是德軍所規劃的第十三艘巡洋艦,因此在海軍文件中被編為「M號巡洋艦」。反之,倘若本級艦的任何一艘艦艇建造完成,則艦級名稱將會以第一艘完成的巡洋艦命名。.

新!!: Z计划和M級輕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O级战列巡洋舰

O级战列巡洋舰(Schlachtkreuzern der O-Klasse)是纳粹德国海军计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的一级战列巡洋舰。为了对抗强大英国皇家海军,德国海军只得扩充其稀少的大型水面战舰。O级战列巡洋舰其实是在P級裝甲艦基础上修改而来的,主要改进之处是将后者的283毫米主炮更换为380毫米。该级战舰也是纳粹德国海军Z计划的一部分,主要任务是进攻敌人的海上运输线。 O级战列巡洋舰的设计正是围绕着它的任务进行的,其3座双联装380毫米主炮和厚重的装甲在对付护航舰队中装备203毫米主炮的重巡洋舰时游刃有余,同时足够高的航速使得它可以躲避敌方火力强战列舰列舰。实际上直到战争结束,都没有一艘O级战舰被建造出来。.

新!!: Z计划和O级战列巡洋舰 · 查看更多 »

U-潜艇

#重定向 U型潜艇.

新!!: Z计划和U-潜艇 · 查看更多 »

提尔皮茨号战列舰

提尔皮茨号战列舰(Tirpitz)是纳粹德国战争海军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建造的两艘俾斯麦级战列舰的第二艘舰,它以原德意志帝国海军的缔造者、海军元帅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命名。该舰于1936年11月在威廉港的战争海军造船厂船厂进行,并于两年半后。全部工程是在1941年2月完成,并随即投入德国舰队服役。如同其姊妹舰俾斯麦号一样,提尔皮茨号的装备有分布在四座双联装炮塔中的。经过一系列的战时修改,提尔皮茨号比俾斯麦号更重2000公吨,这使它成为了欧洲海军有史以来所建造的最重型战列舰。 在1941年初完成后,提尔皮茨号曾简要担当纳粹波罗的海舰队的核心装饰,旨在防止苏联波罗的海舰队试图逃脱的可能。一年后,该舰航行至挪威,为针对同盟国的入侵起到威慑作用。尽管驻扎在挪威,提尔皮茨号也被用于拦截前往苏联的盟军护航船队,并于1942年执行了两次这样的任务未遂。这是它唯一可行的角色,因为自以来,针对大西洋护航线路的行动太过危险。提尔皮茨号作为存在舰队,迫使英国皇家海军在该地区留存了包括战列舰在内的重要海军力量。 在1943年9月,提尔皮茨号连同沙恩霍斯特号战列舰一起炮击了斯匹次卑尔根岛的盟军战略要地,这是它唯一一次使用自身主炮攻击敌方的表面目标。此后不久,该舰因受到而受损,并在接下来遭到了一系列的大规模空袭。1944年11月12日,装备有高脚柜炸弹的英国兰开斯特轰炸机在空袭中取得两次直接命中和一次近距脱靶,导致舰只迅速。甲板的火势蔓延至其中一座主炮塔的弹药库,引发了大爆炸。舰上阵亡人数估计为950至1204人。1948年至1957年间,挪威与德国对提尔皮茨号进行了联合打捞,起获的船只残骸被拆解出售。.

新!!: Z计划和提尔皮茨号战列舰 · 查看更多 »

格奈森瑙號戰鬥巡洋艦

#重定向 格奈森瑙號戰艦.

新!!: Z计划和格奈森瑙號戰鬥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

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Schwerer Kreuzer Prinz Eugen),是纳粹海军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的3号舰,名字来源于奥地利歷史上一名陸軍元帥歐根親王。用奥地利人为该舰命名主要是为了强调德奥两国的历史渊源,粉饰当时德国对奥地利的吞并。该舰因与俾斯麦号战列舰参与丹麦海峡海战而知名。但使其名扬天下的还是它以“不死之舰”著称的传奇经历,多次遭遇险境又幸运逃脱,奇迹般地幸存到战后,经历2次核爆炸實驗也没能使其沉没,被称为“幸运舰”。.

新!!: Z计划和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 · 查看更多 »

沙恩霍斯特號戰鬥巡洋艦

#重定向 沙恩霍斯特號戰艦.

新!!: Z计划和沙恩霍斯特號戰鬥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戰艦

戰艦(Battleship),美國軍規常用代號為BB。台湾稱為--,香港稱為--,日本稱為戦艦、中国大陆稱為--,是裝有厚重裝甲和大口徑主炮的大型軍艦,是人類創造的最龐大和複雜的武器系統之一,大艦巨砲主義時代的極致產物。19世紀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战列舰作為海軍中最大的武裝艦艇,是一個國家海軍力量的標誌,因此常被做為「主力艦」(capital ship)。隨著潛艇技術日漸成熟,空中優勢破壞戰力平衡和精确制导武器的開發,戰艦已不再被認為是建立海上優勢所必須的裝備,因此已經全部退役。 现代的“战列舰”這個名詞來源於历史上的風帆戰列艦(全称ship of the line of battle,简称ship of the line或line-of-battle ship),從17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中葉主要排成戰列線進行戰鬥的大型軍艦。隨著蒸汽機、爆破彈和鋼鐵裝甲的發展,19世紀後期出現了稱為鐵甲艦(Ironclads)的蒸汽裝甲艦,即是後來戰艦和裝甲巡洋艦的前身。1906年服役的無畏號(HMS Dreadnought)標誌著戰艦“全裝重型火炮”的革命,後來所有按這個概念設計的戰艦都被稱為無畏艦,與之相對,之前的戰艦稱為前無畏艦。不久,出現了比無畏號更強大的戰艦,稱為超無畏艦。 海軍大國爭相建造戰艦引起了長期的軍備競賽。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爆發了戰艦對決的日德蘭海戰。戰後,各海軍大國通過限制海軍軍備條約對締約國戰艦的數量和性能作出限制。條約生效期間被稱為“海軍假日”。條約失效後,出現了最後一波建造戰艦的熱潮,出現了大和号等排水量超過60,000噸的巨艦。即使如此,戰艦的價值一直受到質疑,更小、更廉價的潛艦、魚雷和飛機都能對戰艦造成嚴重傷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航空母艦取代戰艦成為海戰的主導力量。戰後,戰艦紛紛走上退役道路,原有的建造計畫被取消,只有美國海軍曾在幾次戰爭中重新將數艘戰艦投入使用。 美國最後两艘战列舰威斯康星號(BB-64)和密蘇里號(BB-63)參與1990波斯灣戰爭,是戰列艦最後參與的大型戰役。戰爭結束後,兩艦先後於1991年和1992年退役,並分别在2006年和1995年被除籍。现在只有美国和日本保留了数艘退役战列舰,作为浮动博物馆使用。.

新!!: Z计划和戰艦 · 查看更多 »

斯卡帕湾

斯卡帕湾(Scapa Flow)是一塊位於英國蘇格蘭地區最北端、奧克尼群島(Orkney Islands)境內的半封閉水域,由該群島裡的主島(Mainland)、霍伊島(Hoy)、南羅納賽島(South Ronaldsay)與一干小島包圍,是一良好的天然海灣,而今日則是一個著名的戰爭遺跡遊覽勝地。 從古代的維京人時代開始,斯卡帕灣就一直是軍艦頻繁進出的區域,並且曾在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英國作為圍堵敵對勢力進入大西洋地區的主要基地。這歷史一直延續到英國皇家海軍於1956年時關閉此處的軍港為止。 發生在斯卡帕灣另外一個最出名的,是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敗戰的德意志帝國海軍所屬之公海艦隊(德文:Hochseeflotte)在此海灣內集體自沈大批軍艦的歷史事件。由於沉沒的船隻數量龐大,在海底形成魚類良好的棲息地,使得斯卡帕灣也成為許多潛水活動愛好者的探險場地。 在奧克尼主島上、鄰近斯卡帕灣的海灣旁,有家歷史悠久的麥芽威士忌蒸餾廠也取名叫斯卡帕,是使Scapa這名字為人所熟知的另外一個原因。 Category:苏格兰湾.

新!!: Z计划和斯卡帕湾 · 查看更多 »

总理

总理(英語對應詞:Premier / Prime Minister /Chief Chancellor等)是指一个國家或地區的行政首長,负责統領政府的行政工作,可通用于君主制或共和制國體。现代多数实行议会制、雙首長制、君主制以及其他虚位元首制度的国家都有总理或类似的政府首脑职位,但在一些總統制國家(例如美国),國家元首兼任政府首腦,賦有總理的職責,因此無須另設政府首脑官職。在漢語中會分為「首相」與「總理」,但其他语言中較少严格区分的对应,汉语中的首相一詞,意即位居第一的大臣,因此一般只用在君主制國家的政府首腦之稱,例如英国首相,但根据习惯用法有很多例外。各国政府首脑在中文裡的称呼更多是根据传统译法而定,有时更可以互换使用。例如,君主立憲制下的泰国首相在漢語裡经常被称为「泰國總理」;同样君主立憲制下的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在日语中可以直接從全稱擷取為「总理」,或根據其義-總大臣-稱為「首相」,而在漢語圈較常使用後者(君主立憲制下的政府首腦)。总理与首相两者均可用閣揆一詞泛指,此用法來自中國古代將宰相別稱為「首揆」,明代也將內閣首輔稱為首揆,《明史·宰辅年表一》:“诸辅之中,尤以首揆为重。” 需要注意的是,加拿大、澳洲、新西蘭等英联邦国家,在英语中这些西敏制国家的政府首长,头衔和英国一样,稱為“第一大臣”(Prime Minister),並且共戴同一個君主,但事實上會由英王委派總督代表君王行使國家元首職務,因此實際政府首腦稱「總理」而非「首相」,是相對總督而來,而不是相對君主。 另外實施議會內閣制的區域政府首腦也可以译为“總理”(例如魁北克總理、昆士蘭總理等),但一般“州總理”、“州长”、“省长”或“首席部长”的用法更普遍,实际译法依照习惯而定。.

新!!: Z计划和总理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Z-Plan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