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M-V運載火箭

指数 M-V運載火箭

M-V運載火箭又稱M-5或Mu-5運載火箭,為日本研製的固態燃料火箭,以發射科學酬載為主,屬於Mu系列運載火箭,宇宙科學研究所於1990年代投入165億日圓研製M-V運載火箭。火箭長30.7公尺,直徑2.5公尺,總重約140公噸,為三節式火箭,可酬載1800公斤的衛星至250公里的低地球軌道。 M-V運載火箭屬於較大型的三節式固態燃料的導彈或火箭中,總重約139公噸,較美國空軍的LGM-118A和平守護者飛彈洲際彈道飛彈(88.5公噸)、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雅典娜II型運載火箭(120.7公噸)及俄羅斯的R-39 Rif潜艇发射弹道导弹(90公噸)大。而M-V火箭採用了較少見的斜向發射。.

32 关系: AKARI协调世界时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小行星小行星25143希腊字母人造衛星俄罗斯固態火箭發動機破曉號科学種子島宇宙中心米諾陶系列運載火箭織女星運載火箭美国空军隼鸟号运载火箭近地轨道金牛座運載火箭艾普斯龙运载火箭雅典娜系列運載火箭H-IIA運載火箭LGM-118A和平守護者飛彈Mu系列運載火箭洲際彈道飛彈朱雀卫星日圓日出卫星日產汽車日语日本日本國會

AKARI

AKARI(日文:あかり,ASTRO-F)是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和欧洲、韩国部分机构合作开发的红外线空间望远镜卫星,于2006年2月21日协调世界时21:28在日本鹿儿岛县的内之浦宇宙空间观测所由M-V火箭发射至太阳同步轨道。 AKARI的设计工作开始于1996年,根据日本人造卫星的排序命名,其最初的名字是ASTRO-F;而由于它主要用于红外的巡天观测,所以又被称为IRIS(Infrared Imaging Surveyor,红外成像巡天设备)。发射后,它被正式命名为AKARI(あかり),日文中是“光”的意思。.

新!!: M-V運載火箭和AKARI · 查看更多 »

协调世界时

没有描述。

新!!: M-V運載火箭和协调世界时 · 查看更多 »

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pan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縮寫:JAXA),簡稱宇宙機構、宇宙航空機構,為負責日本航空太空開發政策的國家研究與發展法人,包括研究、开发和发射人造卫星入地心轨道。其它任务包括探测小行星和未来可能的登月工程。 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隸屬於文部科學省,2003年10月1日由3個與日本航太事業有關的政府機構:文部科學省宇宙科学研究所(ISAS)、航空宇宙技術研究所(NAL)、宇宙開發事業團(NASDA)合組而成,總部設於原航空宇宙技術研究所總部。首任執行長為的川泰宣。.

新!!: M-V運載火箭和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

小行星是太陽系内類似行星環繞太陽運動,但體積和質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體。 至今為止在太陽系內一共已經發現了約127萬顆小行星,但這可能僅是所有小行星中的一小部分,只有少數這些小行星的直徑大於100公里。到1990年代為止最大的小行星是穀神星,但近年在古柏帶內發現的一些小行星的直徑比穀神星要大,比如2000年發現的伐樓拿(Varuna)的直徑為900公里,2002年發現的誇歐爾(Quaoar)直徑為1280公里,2004年發現的厄耳枯斯的直徑甚至可能達到1800公里。2003年發現的塞德娜(小行星90377)位於古柏帶以外,其直徑約為1500公里。 根據估計,小行星的數目應該有數百萬,詳見小行星列表,而最大型的小行星現在開始重新分類,被定義為矮行星。.

新!!: M-V運載火箭和小行星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25143

小行星 25143,又名糸川(IPA ;イトカワ),是一顆會穿越火星轨道的阿波羅小行星。日本科学家正在通过隼鸟号太空計劃对其进行详细研究。糸川小行星是继小行星433(Eros)後,第二个有人造飞行器着陆的小行星,也是第一个被人类採樣,並成為第一個被帶回樣品的小行星。.

新!!: M-V運載火箭和小行星25143 · 查看更多 »

希腊字母

希臘字母源自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只有辅音,從右向左寫。希臘語的元音发达,希臘人增添了元音字母。因為希臘人的書寫工具是蠟板,有时前一行從右向左寫完後順势就從左向右寫,變成所謂“耕地”式書寫,後來逐漸演變成全部從左向右寫。字母的方向也顛倒了。罗马人引進希臘字母,略微改變變為拉丁字母,在世界廣為流行。希臘字母廣泛應用到學術領域,如數學等。.

新!!: M-V運載火箭和希腊字母 · 查看更多 »

人造衛星

美國DSP紅外線间谍卫星 ESTCube-1 人造衛星,在不產生歧义的情況下亦稱衛星,是由人類建造的航天器的一种,是数量最多的一种。人造衛星以太空飛行載具如运载火箭、太空梭等發射到太空中,像天然衛星一樣環繞地球或其它行星运行。通訊衛星就是在地球軌道上,放置衛星,以作為地面微波與廣播站間的通信媒介。雖然通訊衛星的造價很高,但是由於能傳輸大量的資訊,而且免除架設的費用,因此對於長距離的傳輸仍是最普遍與最經濟的方法,因為一個通訊衛星所傳播的地域相當的大;只要三個通訊衛星就能涵蓋地球上大部分的地域。.

新!!: M-V運載火箭和人造衛星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a,缩写为РФ),簡稱俄罗斯(a),是位於欧亚大陆北部的聯邦共和國,國土横跨欧亞两大洲,为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超过17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八分之一;它也是世界上第九大人口国家,拥有1.47亿人口,77%居住于其较为发达的欧洲部分。俄罗斯国土覆盖整个亚洲北部及东欧大部,横跨11个时区,涵盖广泛的环境和地形。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森林储备和含有约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的湖泊。俄罗斯有十四個陸上鄰國(從西北方向起逆时针序):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蘭、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和朝鲜(其中立陶宛和波蘭僅與俄羅斯外飛地加里寧格勒州接壤),另外與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兩個只有俄羅斯承認的非聯合國會員國接壤。同時,俄羅斯還與日本、美国、加拿大、格陵蘭(丹麥)、冰島、瑞典、土耳其隔海相望。俄羅斯北部和東部分別為北冰洋和太平洋包圍,西北和西南則分別可經由波羅的海和黑海通往大西洋。 俄罗斯历史始于欧洲的东斯拉夫民族,聚集区域自公元3世纪至8世纪逐渐扩大。在9世纪,源自北欧的瓦良格人武士精英建立了基辅罗斯这个中世纪国家并开始统治。公元988年,国家从拜占庭帝国采纳了东正教会,随后由此开始,千年拜占庭与斯拉夫文化的融合成为了今日的俄罗斯文化。基辅罗斯最终解散分化为众多公国,被蒙古人逐一击破,并均在13世纪成为了金帐汗国的一部份。莫斯科大公自14世纪起逐渐崛起并统一周边俄罗斯诸侯国,在15世纪成功从金帐汗国独立,且成为了基辅罗斯文化和政治的继承者。16世纪起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自詡「第三羅馬」。在18世纪,俄罗斯沙皇国通过征服、吞并和探索而擴張。彼得一世稱帝成立了俄罗斯帝国,最終成為史上領土第三大帝国,疆域最大曾自中欧的波兰连绵至北美的阿拉斯加。 1917年俄国革命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宪法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成为随后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体和其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二战时期,苏联为同盟国的胜利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在战后其崛起成为公认的超级大国,并在冷战时期与美国互相竞争。苏联时期产生了20世纪的许多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其中包括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及首次将人类送入太空。在1990年,苏联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常备军人以及最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库存。1991年苏联解体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5个共和国从原苏联独立;身為原蘇聯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羅斯通过修宪改制为俄罗斯联邦,成为原苏联的唯一法理继承国家,政體採用聯邦制、民主共和制及半总统制。 截至2015年,俄罗斯根据国民生产总值为世界第13大经济体,根据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

新!!: M-V運載火箭和俄罗斯 · 查看更多 »

固態火箭發動機

#重定向 固體燃料火箭.

新!!: M-V運載火箭和固態火箭發動機 · 查看更多 »

破曉號

曉號(日文:あかつき,開發名稱為PLANET-C;又稱為Venus Climate Orbiter,金星氣候衛星,或譯為黎明號)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行星探測計劃,是的第三顆,也是日本第一個金星探测器,同時還是世界第一個非地球的行星氣象衛星。在日本當地時間2010年5月21日6時58分22秒由H-II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計畫的主要目的在於探测金星大氣的「超自轉」現象。2010年12月7日到達金星軌道,並且進行投入軌道的動作,但是失敗而沒有進入金星周回軌道。在飛行器繞太陽五年之後,工程師們通過點火其推進器20分鐘而進入一個替代的橢圓形金星軌道,JAXA于2015年12月9日下午六点宣布破晓号于2015年12月7日成功进入金星轨道。通過使用五種不同的攝像機,"破曉號"將研究大氣層分層,大氣動力學和雲物理學。.

新!!: M-V運載火箭和破曉號 · 查看更多 »

科学

科學(Science,Επιστήμη)是通過經驗實證的方法,對現象(原來指自然現象,現泛指包括社會現象等現象)進行歸因的学科。科学活动所得的知识是条件明确的(不能模棱两可或随意解读)、能经得起检验的,而且不能与任何适用范围内的已知事实产生矛盾。科学原仅指对自然现象之规律的探索与总结,但人文学科也被越来越多地冠以“科学”之名。 人们习惯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把科学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传统的自然科学主要有生物學、物理學、化學、地球科學和天文學。逻辑学和数学的地位比较特殊,它们是其它一切科学的论证基础和工具。 科学在认识自然的不同层面上设法解决各种具体的问题,强调预测结果的具体性和可证伪性,这有别于空泛的哲学。科学也不等同于寻求绝对无误的真理,而是在现有基础上,摸索式地不断接近真理。故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偏差的纠正史。因此“科学”本身要求对理论要保持一定的怀疑性,因此它绝不是“正确”的同义词。.

新!!: M-V運載火箭和科学 · 查看更多 »

種子島宇宙中心

是日本最大的航太研究中心與太空發射中心,位于九州岛南方115公里的種子島上。1969年由發展建設,目前由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管理。主要任务包括人造卫星的组合、测试、发射和测控,也测试火箭的点火与发射。.

新!!: M-V運載火箭和種子島宇宙中心 · 查看更多 »

米諾陶系列運載火箭

米諾陶運載火箭是美國發展的一系列固態燃料運載火箭,又稱為人牛怪運載火箭,源自LGM-30義勇兵飛彈以及LGM-118A和平守護者飛彈這兩種洲際彈道飛彈的改良版。經由軌道科學公司所建造。 現有的米諾陶運載火箭僅存在兩種型號用於運載衛星。米諾陶1號運載火箭是只能將小型衛星運送至低地球軌道的運載火箭。米諾陶2號運載火箭又被稱為喀邁拉或TLV,通常運送中地球軌道的衛星。主要用於目標跟蹤或反導彈試驗。米諾陶4號運載火箭具有比米諾陶1號運載火箭更強的低地球軌道酬載能力。另外兩型正處於研發階段,包括米諾陶3號運載火箭、米諾陶5號運載火箭,米諾陶3號運載火箭預計用於中地球軌道;米諾陶5號運載火箭則預計用於發射人造衛星至地球同步軌道、月球轉移軌道。.

新!!: M-V運載火箭和米諾陶系列運載火箭 · 查看更多 »

織女星運載火箭

織女星運載火箭(Vettore Europeo di Generazione AvanzataESA: Antonio Fabrizi: from 'nuts and bolts' to Europe’s launchers of today and tomorrow ,Advanced Generation European Carrier Rocket,歐洲新一代運載火箭)屬一次性使用運載系統,,她的名稱源自織女星-天琴座最明亮的一顆星星。由義大利太空總署及歐洲太空總署自1998年合作研發,並於2012年2月13日首次發射並成功達成預定軌道,亞利安太空公司也宣布在2018年之前會持續發射織女星運載火箭, media release, 20 November 2013, accessed 22 November 2013。 其設計用來發射重量介於300公斤到2500公斤之間的科學衛星或地球觀測衛星,並可將此類衛星送至太陽同步軌道或低地球軌道,織女星運載火箭為無輔助火箭的三節式固態火箭及第四節液態火箭,P80固態火箭為其第一節;契法羅23火箭為第二節;契法羅9火箭為第三節;而末端節的液態火箭稱之AVUM,P80固態火箭的技術也將應用在未來的亞利安火箭上,整個織女星運載火箭中,義大利為資金主要貢獻者,提供65%左右的資金援助,其他資金貢獻有法國約12.43%;比利時約5.63%;西班牙約5%;荷蘭約3.5%;瑞士則只有1.34%;瑞典更少,僅僅貢獻0.8%,其中比利時、法國、義大利及荷蘭參與P80固態火箭的研製。.

新!!: M-V運載火箭和織女星運載火箭 · 查看更多 »

美国空军

美国空军(United States Air Force,缩写:USAF)是美国军队中的空军軍種。其任务是“通过空中、外太空和網絡空间中的武力保护美国及其利益”,它于1947年9月8日正式成立。 美国空军是世界上规模最为庞大,技术力量最为发达的空军。美国空军於2013會計年度開始之際,有510,900名人員,其中空軍現役部隊有332,800人,後備部隊有71,400人,空中國民兵有177,221人,以及185,500名民間雇員。 截至2016年11月13日,美国空军共装备无人驾驶飞机约793架,驾驶飞机5,468架(其中轰炸机178架,战斗机2,907架,直升机656架,侦察机1,593架、预警机486架,特种作战飞机1,073架,空中加油机299架,教练机1,382架,运输机543架),另有空军国民警卫队的1,858架,以及空军预备役的2,326架;5,281枚空基巡航导弹,以及3,194枚洲际弹道导弹。各式戰機之多,即使不需海軍航空兵的航母艦載機,與國民警衛隊的反潛偵測機來支援,光單單只計算美國空軍旗下飛機,依然也是世界最大規模的空中作戰力量。.

新!!: M-V運載火箭和美国空军 · 查看更多 »

隼鸟号

鸟号(日文:はやぶさ,開發名稱為第20號科學衛星MUSES-C)偶爾也被譯為游隼號、獵鷹號或隼鷹號,或是非正式的被稱為隼鳥1號,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小行星探测计划。这项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将隼鳥號探测器送往小行星25143(又名「糸川」;Itokawa),采集小行星样本并将采集到的样本送回地球。 隼鸟号原预计于2007年6月返回地球,但由於懷疑探測器的燃料洩漏,延後3年後於2010年6月13日日本時間22時51分返回地球,本體於大氣層燒毀,而內含樣本的隔熱膠囊與本體分離後在澳大利亚內陸著陸。 隼鸟号在宇宙中旅行了七年,穿越了約六十億公里的路程。這是人類第一次對地球有威脅性的小行星,進行物質蒐集的研究,也是第一個把小行星物質帶回地球的任務。是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的「世界上首架从小行星上带回物质的探测器」及「著陸目標最小(糸川小行星全長僅約 500 米)的探測器.

新!!: M-V運載火箭和隼鸟号 · 查看更多 »

运载火箭

运载火箭是航天运载工具的一种,是将有效载荷按照预定的速度和方向送入太空的火箭。运载火箭一般属于一次性使用运载系统,将有效载荷送入轨道,完成任务后,运载火箭被抛弃。运载火箭是航天技术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 按照所用的推进剂来分,运载火箭包括固体火箭、液体火箭和固液混合型火箭三种类型。 按照级数来分,运载火箭包括单级火箭和多级火箭两种类型;多级火箭又可分为串联型、并联型和串并联混合型三种。.

新!!: M-V運載火箭和运载火箭 · 查看更多 »

近地轨道

近地轨道(Low Earth orbit),又称低地轨道,是指航天器距离地面高度较低的轨道。近地轨道没有公认的严格定义。一般高度在2000公里以下的近圆形轨道都可以称之为近地轨道。由于近地轨道卫星离地面较近,绝大多数对地观测卫星、测地卫星、空间站以及一些新的通信卫星系统都采用近地轨道。.

新!!: M-V運載火箭和近地轨道 · 查看更多 »

金牛座運載火箭

金牛座運載火箭是屬於四節式固態運載火箭,由美國的軌道科學公司所建造,主要是經由改造同樣公司所製造的飛馬運載火箭,金牛座運載火箭的低地球軌道酬載能力為1350公斤。第一次發射的日期在1994年,目前總共發射9次,成功6次。最後4次發射中有高達3次的失敗 ,而後兩次失敗也令美國太空總署損失7億美元。隨後火箭也被改名為米諾陶C型運載火箭,主因是應用與米諾陶系列運載火箭相通的航太電子操控系統。.

新!!: M-V運載火箭和金牛座運載火箭 · 查看更多 »

艾普斯龙运载火箭

愛普瑟隆固態燃料火箭(イプシロンロケット、Εロケット,英語譯名:Epsilon Launch Vehicle)是日本的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與民間業者IHI AEROSPACE共同研發、用來發射人造衛星的固体燃料火箭。.

新!!: M-V運載火箭和艾普斯龙运载火箭 · 查看更多 »

雅典娜系列運載火箭

雅典娜系列運載火箭(Athena)是美國開發的一次性使用運載系統,1995年首次發射,2001年退役。.

新!!: M-V運載火箭和雅典娜系列運載火箭 · 查看更多 »

H-IIA運載火箭

#重定向 H-IIA运载火箭.

新!!: M-V運載火箭和H-IIA運載火箭 · 查看更多 »

LGM-118A和平守護者飛彈

LGM-118A維和者(Peacekeeper)(又譯和平衛士)是美國在1986年開始佈署的一種陸基洲際彈道飛彈(ICBM),命中誤差CEP90公尺內;此飛彈在從未正式生效的第二階段戰略武器裁減條約(START II)的協定下應於2005年自美國核武庫中移除,使義勇兵3洲際彈道導彈成為美軍火庫中唯一的陸基ICBM,不過雖然START II中途夭折,最後一枚維和者仍在2005年9月19日除役。 維和者是一種多目標重返大氣層載具飛彈,每一枚火箭可以攜帶10個裝有300ktW87核彈頭的MK-21重返載具(二戰廣島核彈25倍的威力)。.

新!!: M-V運載火箭和LGM-118A和平守護者飛彈 · 查看更多 »

Mu系列運載火箭

Mu系列運載火箭是日本開發的一次性使用運載系統,1970年首次發射,2006年退役。其中最大的型號為M-V運載火箭.

新!!: M-V運載火箭和Mu系列運載火箭 · 查看更多 »

洲際彈道飛彈

洲際彈道飛彈(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縮寫为 ICBM)是一種超远程彈道飛彈,射程在5500公里以上,設計用途為投遞一枚或多枚的核彈頭。該種導彈的威力強大,常被設想成導致世界末日的核戰爭中使用的武器。洲際彈道飛彈具有比中程彈道飛彈、短程彈道飛彈和新命名的戰區彈道飛彈更長的射程和更快的速度。然而以射程來區分飛彈種類總是帶有主觀性和一定的隨意性,所以目前並沒有普遍接受的定義嚴格地區分上述各種類型的導彈,所有定義都只在一定的學術群體內部能夠達成共識。 世界上試射成功的第一枚洲際彈道導彈是蘇聯的Р-7(蘇軍的暱稱是Семёрка,意為「老七」),北約代號SS-6「警棍」。這枚導彈於1957年5月15日從位於加盟共和國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試射成功,飛行了6000公里。 目前擁有可立即投入使用的洲際彈道飛彈(包括潛射導彈)的國家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羅斯、美國、英國、法國、朝鮮。在2002年,美國和俄羅斯達成《戰略武器限制談判》(SALT),將各自部署的洲際彈道導彈削減至不多於2200枚。 至於南亞的印度和巴基斯坦擁有中程彈道飛彈,而且正在研發洲際彈道飛彈。 普遍相信朝鮮正在研發洲際彈道飛彈火星14彈道飛彈,該國在1998年和2006年進行的兩次飛彈試射未取得明顯的成功,但是2017年的試射已經達到洲際飛彈的理論水準,火星15彈道飛彈更達到了大國標準,只有極少數的國家才能建造,同時還要能運作這樣的飛彈。.

新!!: M-V運載火箭和洲際彈道飛彈 · 查看更多 »

朱雀卫星

朱雀卫星(Suzaku),原名Astro-E2,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联合日本多所大学,以及美国宇航局共同研制的一颗X射线天文卫星,是日本发射的第5颗X射线天文卫星,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宇宙中发出X射线辐射的等离子体的性质、星系团的演化,以及活动星系核周围的物理过程等等。该卫星于2005年7月10日在鹿儿岛航天中心用M5火箭发射升空,用于替代2000年2月发射失败坠入太平洋的Astro-E卫星。 朱雀卫星重1680公斤,运行在高度约570公里的近圆形轨道。主要仪器为:.

新!!: M-V運載火箭和朱雀卫星 · 查看更多 »

日圓

日圓(,日語羅馬字:Yen),亦简作日元,全称为日本圓,货幣符號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4217的货币代码為JPY,是日本的官方货币。其發行製造機構為日本銀行,纸币称为日本银行券。日圓在儲備貨幣的国际构成比例仅次于美元、歐元,列第3位。.

新!!: M-V運載火箭和日圓 · 查看更多 »

日出卫星

日出卫星(Hinode)是日本、英国和美国联合研制的一颗太阳探测卫星,原名Solar-B,于2006年9月22日(UT,在日本為9月23日)在日本九州的内之浦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日出卫星运行在近圆形的太阳同步轨道上,近地点为280公里,远地点为686公里。这颗卫星的主要目的是观测太阳磁场的精细结构,研究太阳耀斑等剧烈的爆发活动,拍摄高质量的太阳图片。.

新!!: M-V運載火箭和日出卫星 · 查看更多 »

日產汽車

日產(NISSAN)品牌標誌 日產汽車(,Nissan Motor;簡稱日產(NISSAN),汉语又译尼桑)是源自日本的跨國汽車製造商,總部位於橫濱港未來開發區,旗下擁有「日产」(NISSAN)、「英菲尼迪」(INFINITI;主要在日本以外銷售)、「達特桑」(DATSUN;1932年至1983年期间使用,2012年在海外重啟)等多個品牌;為日本歷史上第一家專做汽車為主的企業,於1912年成立與勞斯萊斯或通用汽車同期,現在是日本第二或三大汽车製造商,現時銷量和營業額與新興的本田汽車相持中,年產量僅次于丰田汽車,也是世界第六大汽车制造商。法國車商雷諾自1999年起成為其母公司後,兩家公司在日本政府的干预下,合併產量位居世界第四。2016年,日產在三菱汽车爆发造假丑闻後,收購三菱汽車34%股權,將其納入日產與雷諾的企業聯盟,雷诺成为两家公司的实质控制者。 日产汽车在2017年由NHK报道,该公司爆发不当的品质检查已经进行了至少20年,後由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国土交通省对日产进行检查,该公司在10月19日才宣布,将暂停日本国内的汽车生产至少两个星期,来解决品质检查不当的问题。自从爆发丑闻以来,日产在过去三年来已经回收120万辆日产汽车,估计这次事件将让日产损失大约900万美元。 日產汽車也是世界著名的汽车发动机制造商之一,VQ系列发动机在1995年至2008年間,已连续14年入選沃德十大最佳汽車引擎。另外,日产的无极变速器亦是世界知名。.

新!!: M-V運載火箭和日產汽車 · 查看更多 »

日语

日本語(),簡稱日語,其文字称为日文,是一種主要為日本列島上大和族所使用的語言,日語也是大國語言之一。雖然日本并沒有在法律上明確規定其官方語言,但是各种法令都规定要使用日语,在学校教育中作为国语教授的也是日语。日語是日本的公用語言是不爭的事實。但僅為事實上的官方語言,類似於美國的英語的事實上的國語地位。 雖然并沒有精確的日語使用人口的統計,不過計算日本國內的人口以及居住在日本國外的日本人和日僑,日語使用者應超過一億三千萬人。幾乎所有在日本出生長大的日本國民都以日語為母語。此外,對於失聰者,有對應日語文法及音韻系統的日本手語存在。 2017年3月的互联网使用语言排名中,日语仅次于英语、汉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印尼語(馬來語),排名第七。 在日语语法学界,如果无特别说明,「日語」(日本語)这个詞彙,一般是指以江戶山手地區(今東京中心一帶)的中流階層方言為基礎的日语現代標準語,有時也稱作「共通語」(共通語)。.

新!!: M-V運載火箭和日语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M-V運載火箭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日本國會

#重定向 國會 (日本).

新!!: M-V運載火箭和日本國會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M-5M-5火箭M-5运载火箭M-5運載火箭M-VM-V火箭Mu-5火箭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