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42街 (曼哈頓)

指数 42街 (曼哈頓)

42街(42nd Street)是美国纽约市曼哈顿的一条主要街道,紐約地鐵7號線及42街接駁線亦通過此路底下。該街亦以其上的剧院聞名於世,特别是在与百老汇交汇处的时报广场附近。这个路口又被称为剧院区(有时又称为红灯区)。在这条街上排列着纽约一些最重要的建筑,从东到西依次是联合国总部、克莱斯勒大厦、大中央车站、时报广场和纽新航港局客运总站。 林肯公路(Lincoln Highway)构思于1913年,是美洲第一条横贯大陆的公路,开始于时报广场向西经过42街到达哈得逊河边的渡口。然后穿越哈得逊河到达新泽西州的威霍肯(Weehawken),再穿越全美国(大约3,000英里),到达旧金山。.

28 关系: 劇場 (建築)公园大道克萊斯勒大廈第十大道第七大道第三大道第一大道第九大道第二大道第五大道第八大道第六大道紐約地鐵紐約地鐵42街接駁線紐約地鐵7號線紐約每日新聞纽约纽约公共图书馆美国羅斯福路百老匯莱辛顿大道联合国总部大楼麥迪遜大道林肯隧道旧金山曼哈頓時報廣場

劇場 (建築)

劇場,有時又稱劇院,意指特定的、由永久性的建築體構成的表演場所,亦可作為表演場所的總稱。劇院通常指室內的表演場所,而劇場則同時適用於戶外廣場及室內建築。古代稱為「勾欄」、「瓦棚」、「瓦舍」。 中文裡本無劇場一詞,係近代學者為翻譯西方著作,借用日文的日製漢語而來,用以對應英文的theatre(或作theater)一字;theatre一字原為theatron,乃是古希臘劇場的階梯觀眾席區域,意為「看的場所」,後來轉變為整個表演場所的意思。 劇場的基本要素就是表演處與觀看處,即舞台與觀眾席。有些古代的劇場屬於露天建築,但現代的劇場以室內建築為多。觀眾席、大廳、售票口等觀眾可以進入的區域稱為前台。而以舞台為中心,所有表演者及劇場技術部門工作、休息的空間稱為後台;廣義的後台與前台相對,包含舞台區域以及控制室;狹義的後台意為舞台後方,指觀眾在演出期間所不會看到的舞台工作區域,例如舞台兩側、演員休息室等。 觀眾任意進入舞台及後台區域,在正常情況下是不被鼓勵甚至是禁止的;由於一般觀眾對於後台環境不熟悉、對於劇場的各種機電設備不了解,很有可能因擅闖造成自身或他人的身體傷害;然而在管理不嚴格的劇場,或是非職業性的演出活動中,這項禮節經常遭到遺忘。 鏡框式舞台是現代劇場最常出現的舞台型式;而電氣化的舞台設備,例如--及燈光迴路等,已成為現代劇場不可或缺的配置。.

新!!: 42街 (曼哈頓)和劇場 (建築) · 查看更多 »

公园大道

公園大道(Park Avenue,舊稱第四大道)是紐約市曼哈頓的一條寬闊的南北向大道,西側的平行道路為麥迪遜大道,東側的平行道路為萊辛頓大道。 每年 12 月,公園大道的中央分隔島上會放滿聖誕樹,一開始所使用的顏色燈泡影響交通號誌的辨別,導致車禍,因此後來改用白色及黃色的燈泡。.

新!!: 42街 (曼哈頓)和公园大道 · 查看更多 »

克萊斯勒大廈

克萊斯勒大廈(Chrysler Building)是美國紐約市的一座裝飾風藝術式的摩天大樓,位於曼哈頓東部42街與萊辛頓大道的交叉口。克萊斯勒大廈的高度為,"." Turtle Bay Association.

新!!: 42街 (曼哈頓)和克萊斯勒大廈 · 查看更多 »

第十大道

十大道(Tenth Avenue),在59街以北又名阿姆斯特丹大道(Amsterdam Avenue),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干道,纵贯纽约市曼哈顿区的西部。 第十大道的最南端开始于甘斯沃尔特街和第十一大道(14街以下四个街块),在西村/肉类加工区(Meatpacking District)。从14街向北,第十大道北行45个街块,直到与西59街交汇处,从此它又名(如同上西城其他大道)阿姆斯特丹大道。阿姆斯特丹大道继续向北,到西110街后变宽。110街又名座堂路(Cathedral Parkway),以纽约圣约翰座堂命名。 阿姆斯特丹大道在到达西190街高桥公园之前,绵延129个街块。这条街在通过叶史瓦大学的维尔夫校园时,狭窄到每个方向只有一个车道,在184街和186街之间,街道被高桥公园打断。其最北端略少于一英里,从迪克曼街和哈莱姆河快速路北端到西218街和百老汇大道交叉点,靠近曼哈顿岛最北端和横跨哈莱姆河的百老汇桥。 高桥公园以南部分的第十大道,共计177个街块,是曼哈顿最长的连续大道。在2007年之前,百老汇大道更长,但此后在曼哈顿中城的部分被分为不连续的几段。 在房地产繁荣的20世纪后期,从59街到100街的阿姆斯特丹大道成为纽约最昂贵的住宅区之一。.

新!!: 42街 (曼哈頓)和第十大道 · 查看更多 »

第七大道

七大道(Seventh Avenue/Adam Clayton Powell Jr.

新!!: 42街 (曼哈頓)和第七大道 · 查看更多 »

第三大道

三大道是纽约市曼哈顿东部的一条南北走向大道,从库珀广场向北共120多街块。通过第三大道桥穿过哈莱姆河延续到布朗克斯,北到东129街以北到西福德姆路(Fordham Road)的福德姆中心,它是构成南布朗克斯交通繁忙、建筑密集的中心(The Hub)的4条街道之一。 第三大道在24街以南为双向行驶,以北只允许北行,到布朗克斯又是双向行驶。然而,第三大道桥只允许车辆南行。在曼哈顿,路牌标记为“3 Ave” ,而在布朗克斯,路牌标记为“Third Ave”。 同时是一个Minecraft的公益性质大型纯净服务器的名.

新!!: 42街 (曼哈頓)和第三大道 · 查看更多 »

第一大道

第一大道是美國纽约市曼哈顿东部的一条南北走向大道,南起休斯顿街,向北经过125个街块,止于东127街附近哈莱姆河上通往布朗克斯的威利斯大道桥(Willis Avenue Bridge)。在休斯顿街以南,该路变成艾伦街(Allen Street)向南到运河街。第一大道只允许北行。 第一大道沿途主要为居住区,在42街和45街之间毗邻联合国总部建筑群。 Category:紐約南北向街道.

新!!: 42街 (曼哈頓)和第一大道 · 查看更多 »

第九大道

第九大道/哥伦布大道(Columbus Avenue)是美國纽约市曼哈顿西部的一条南北走向道路,全线单向南行。第九大道始于西14街南面西村的Gansevoort街,向北经过45个街块,到西59街,然后和上西城其他大道一样,更名为哥伦布大道。該路線穿过上西城之後,在西110街開始再次更名为晨边快速路(Morningside Drive),向北穿过晨边高地,直到122街。 第九大道再次出现于两小段:201街到208街,215街到225街。 在林肯广场,ABC 电视广播公司总部设在一片改建区和现代建筑中,哥伦布大道在那里经过中央公园西历史区,从67-68街到89街,道路呈现统一的街景,均为5至7层的罗曼复兴和意大利风格褐色砂石楼房。 Category:纽约南北向街道.

新!!: 42街 (曼哈頓)和第九大道 · 查看更多 »

第二大道

二大道是纽约市曼哈顿东部的一条大道,南到休斯顿街,北到128街。第二大道是单行线,只允许汽车南行。从55街到34街的一侧有自行车道。第二大道从南向北穿过许多街区,包括下东城、东村、格拉梅西公园(Gramercy Park)、莫瑞丘(Murray Hill)、上东城、Yorkville和西班牙哈莱姆(Spanish Harlem)。.

新!!: 42街 (曼哈頓)和第二大道 · 查看更多 »

第五大道

五大道(Fifth Avenue),是美国纽约市曼哈顿一條重要的南北向幹道,南起华盛顿广场公园,北抵第138街。由於第五大道位於曼哈頓島的中心地帶,因此曼哈頓島上东西走向的街道有時會以这条街道为界而加以东西的称呼。(例如第五大道以西的十街就称为西十街)。 第五大道上景點眾多,由南至北有帝国大厦、纽约公共图书馆、洛克菲勒中心、特朗普大厦、圣帕特里克教堂以及中央公园等。此外,由於中央公园附近有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惠特尼美术馆、索羅門·古根漢美術館、库珀·休伊特设计博物馆等著名的美术博物馆等,因此被称为“艺术馆大道”(Museum Mile)。在之间的第五大道,則被稱為「夢之街」,因為這裡聚集了许多著名的品牌商店,是高级购物街区。据統計,第五大道的租金在世界上可以算是數一數二的昂貴。 第五大道也是纽约市民举行庆祝活动的传统途径路线,在夏季的星期日是禁止汽车通行的步行街。.

新!!: 42街 (曼哈頓)和第五大道 · 查看更多 »

第八大道

八大道」重定向至此,關於纽约布鲁克林区的「第八大道」,詳見「第八大道 (布鲁克林)」。 第八大道(Eighth Avenue)是美国纽约市曼哈顿西部的一条南北走向道路,单向北行,是曼哈顿最长的街道之一。它开始于西村和Bleecker街十字路口的Abingdon广场,衔接哈德孙街,向北经过44个街區,经过切尔西、Garment区、Hell's Kitchen的东端,中城和百老汇剧院区,最后在58街进入哥伦比亚圆环。再向北,这条路变成沿着中央公园的中央公园西,到110街以北,又变成Frederick Douglass Boulevard.在非正式场合,Frederick Douglass Boulevard 有时仍被称作第八大道。 Fredrick Douglass Boulevard 最后结束于哈莱姆河西159街附近的Harlem River Drive。虽然这条大道在曼哈顿不同地段更换了几个名称,但事实上却是一条连续的道路。 自从1990年代起,第八大道穿过格林尼治村和切尔西的一段成了纽约市同性恋社区的中心,有迎合同性恋者的酒吧和餐馆。事实上,纽约市每年的骄傲游行就沿着格林尼治村的这一段第八大道举行。除了时报广场以外,第八大道从42街到50街的一段在1970年代、1980年代和1990年代初也是非正式的红灯区,此后被有争议地改建为适宜家庭居住的环境。 Category:纽约南北向街道 Category:美国同志村.

新!!: 42街 (曼哈頓)和第八大道 · 查看更多 »

第六大道

六大道(Sixth Avenue)是美国纽约市曼哈顿的主要南北向干道之一,其东侧是第五大道,西侧是第七大道,紐約地鐵第六大道線(、、、 )與紐新航港局過哈德遜河捷運亦通過此路底下。第六大道的正式名称已经在1945年市长菲奧雷洛·亨利·拉瓜迪亞任内改为美洲大道(Avenue of the Americas)"Name of 6th Ave.

新!!: 42街 (曼哈頓)和第六大道 · 查看更多 »

紐約地鐵

紐約地鐵(New York City Subway)是美國紐約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統,全球歷史最悠久的公共地下鐵路系統之一,也是國際地鐵聯盟(CoMET)的成員。纽约地铁拥有425座车站,商業營運路線長度為373公里(232英里),用以營運的軌道長度約為1056公里(約656英里),總鋪軌長度達1355公里(約842英里)。約40%的路軌形式為地面或高架。 紐約地鐵現由紐約大都會運輸署(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MTA)管理,紐約市捷運局負責營運。近年來有紐約地鐵與斯塔滕島鐵路(Staten Island Railway)合併的構想也在酝酿中。.

新!!: 42街 (曼哈頓)和紐約地鐵 · 查看更多 »

紐約地鐵42街接駁線

#重定向 42街接駁線.

新!!: 42街 (曼哈頓)和紐約地鐵42街接駁線 · 查看更多 »

紐約地鐵7號線

7號線法拉盛慢車(7 Flushing Local)與⟨7⟩號線法拉盛快車(⟨7⟩ Flushing Express)是紐約地鐵兩條地鐵路線,在IRT法拉盛線全線的快車和慢車服務。由於該線全線使用IRT法拉盛線,因此其路線徽號為紫色。 慢車以圓形的徽號「(7)」標示,快車則以菱形的徽號「⟨7⟩」標示,在R62A型列車車頭則顯示「⟨7⟩快車」(⟨7⟩ Express)。R62A型列車的車頭同時以LED標示慢車或快車,7號線慢車以綠色圓形標示;⟨7⟩號線快車以紅色菱色標示。 7號線在任何時間都營運,來往法拉盛的緬街及雀兒喜的34街-哈德遜調車場。慢車在任何時間都營運,而快車只在繁忙時段、尖峰方向的較早黃昏時段及特別活動時營運。7號線在1915年法拉盛線通車時就開始營運。1927年起,7號線大致維持原線,直至2015年由時報廣場西延一站至哈德遜調車場為止。.

新!!: 42街 (曼哈頓)和紐約地鐵7號線 · 查看更多 »

紐約每日新聞

紐約每日新聞(Daily News、New York Daily News、NYDN),是一份在美國紐約出版的日報,為全美第五大報。創辦於1919年,現屬媒體大亨所有。該報曾榮獲十次普立茲獎。注重地方版新聞,約用百分之八十的篇幅來報導當地的事情。在紐約市和紐約州的發行量,超越了《紐約時報》、《紐約郵報》與《華爾街日報》等大報。.

新!!: 42街 (曼哈頓)和紐約每日新聞 · 查看更多 »

纽约

纽约(New York)是位於美國紐約州的城市,為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紐約都會區的核心、以及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是对全球的经济、商业、金融、媒体、政治、教育和娱乐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国际大都会。纽约还是聯合國總部所在地,因此紐約也被认为是世界外交的中心。纽约还被称为「世界文化之都.

新!!: 42街 (曼哈頓)和纽约 · 查看更多 »

纽约公共图书馆

纽约公共图书馆(New York Public Library, NYPL)是美国主要图书馆系统之一,和布魯克林公共圖書館系统、皇后圖書館系统一起组成纽约市的三大公共图书馆系统。 纽约公共图书馆总部的主体建筑位于第五大道,由于藏有《古腾堡圣经》和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它被认为是世界著名的图书馆之一。.

新!!: 42街 (曼哈頓)和纽约公共图书馆 · 查看更多 »

美国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为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縮寫为 U.S.A.、U.S.),通稱美國,是由其下轄50个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国。美國本土48州和联邦特区位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接壤,本土位於溫帶、副熱帶地區。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大陸西北方,東部為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峽和俄羅斯相望;夏威夷州則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島。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還擁有多處境外領土和島嶼地區。此外,美國还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着374個海外軍事基地。 美国拥有982萬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依陆地面積定義为第四大国);同时拥有接近超过3.3億人口,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为有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它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國家之一Adams, J.Q.; Strother-Adams, Pearlie (2001).

新!!: 42街 (曼哈頓)和美国 · 查看更多 »

羅斯福路

羅斯福路是常見的路名,係為了紀念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或狄奧多·羅斯福而來。可以指:.

新!!: 42街 (曼哈頓)和羅斯福路 · 查看更多 »

百老匯

老匯大道(Broadway)為美國都市纽约重要的南北向道路,南起砲台公園,由南向北纵贯曼哈顿岛。紐約地鐵百老匯線(、、、)及紐約地鐵第七大道線(、、)均通過此路底下。由於此路两旁分佈著為數眾多的劇院,是美國戲劇和音樂劇的重要發揚地,因此成為了及音樂劇的代名詞。 關於百老匯大道的長度,說法不一。通常認為只有曼哈頓島內25公里的路段才可算是真正的百老匯大道,但另有一说称應該把位於布朗克斯區(Bronx)內的6公里也算進去。 百老匯的英文原意為「寬闊的街」,但另一種說法認為這個名字是從荷蘭文Brede weg翻譯過來的,这和把Wall Street翻成华尔街是相同的道理。.

新!!: 42街 (曼哈頓)和百老匯 · 查看更多 »

莱辛顿大道

萊辛頓大道(Lexington Avenue,當地人常稱為「Lex」),是紐約市曼哈頓東區的一條道路,北起東131街,南至東21街的格拉梅西公園(Gramercy Park),是一條僅能由北至南行駛的單行道。全長8.9 km,跨越110個街區,經過哈林區、卡內基丘(Carnegie Hill)、上東城、中城和莫瑞丘(Murray Hill)到以格拉梅西公園為中心的起點。在格拉梅西公園以南,軸線延續為歐文廣場(Irving Place)到東14街。 好萊塢傳奇巨星瑪麗蓮·夢露在電影《七年之癢》最經典裙子走光一幕便是站在此條大街的地鐵通風口。 萊辛頓大道並不屬於1811年委員會計畫格狀街道的一部份。.

新!!: 42街 (曼哈頓)和莱辛顿大道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总部大楼

联合国总部大楼(亦称联合国大厦)是联合国总部的所在地,位於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区東側,屬於國際領土,因此只要是會員國國民持有護照就可以進入,包括與美國無邦交的聯合國會員國。從聯合國總部大樓可以俯瞰東河。此大樓於1949年和1950年間興建,土地購自於當時的紐約房地產家,面積闊達17英畝(約6.87973公頃)。在此之前,洛克斐勒家族有意提供其在紐約州威斯特徹斯特郡洛克菲勒莊園的土地,但因距離曼哈頓遙遠而作罷;之後,納爾遜·洛克菲勒便協助新的土地的購買,其父小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則捐助了850萬美元協助興建大樓。 聯合國總部大樓位于紐約市,其西側邊界為第一大道、南側邊界為東42街、北側邊界為東48街、東側邊界為東河。2006年12月23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名为「基本建设总计划」的决议,决定拨款18.77亿美元來整修联合国总部大楼。.

新!!: 42街 (曼哈頓)和联合国总部大楼 · 查看更多 »

麥迪遜大道

麦迪逊大道(Madison Avenue)是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区一条南北走向的大道,实行北行单行道交通。它南起麦迪逊广场(23街),北到麦迪逊大道桥(138街)。它穿过中城、上东区(包括卡内基山(Carnegie Hill, Manhattan)、西班牙哈萊姆区(Spanish Harlem)和哈莱姆区。该路得名于麦迪逊广场,麦迪逊是指第四任美国总统詹姆士·麦迪逊。 麦迪逊广场花园因为过去位于26街和麦迪逊大道路口麦迪逊广场东北角而得名,(现在纽约人寿保险公司大厦占用了整个街区)。它的设计者是Stanford White,在运动场地的顶部拥有一个罗马女神Diana的铜像。1925年迁到50街、第八大道的一个新建筑,但保持了旧名。(麦迪逊广场花园现在位于从31街到33街之间的第八大道)。 在57街和85街之间的麦迪逊大道被认为是“时尚街”,这一区域聚集了大部分著名的时尚设计师和上流社会发型沙龙。 麦迪逊大道不属于起初1811年纽约市规划(Commissioners' Plan of 1811)的街道栅格网的一部分,1836年,由于律师和地产商Samuel Ruggles的努力,在公园大道(前第四大道)和第五大道之间开辟了这条道路。.

新!!: 42街 (曼哈頓)和麥迪遜大道 · 查看更多 »

林肯隧道

林肯隧道是一條位於美國的隧道,跨越哈德遜河底以連接紐澤西州與紐約市曼哈頓中城。林肯隧道是由所設計,經費來自羅斯福新政計畫的一部分。第一條隧道是在1934年動工,並在1937年12月開放通車,建設成本為美金七千五百萬元。通車當時的費率為每輛小客車收費$0.50元,而第一個通過林肯隧道的人是一位來自曼哈頓的銷售業務員,名叫歐麥羅·C·卡譚(Omeron C. Catan),為了第一個通過林肯隧道,他在隧道前排隊等待了三十小時。 最初的設計為兩管的設計,雖然第二管隧道的工程在1938年暫止,但是旋即在1941年重新復工,然而在興建時常因為原料短缺所以隧道工程延後了兩年才完工,第二管隧道的最後總建價為美金八千萬元。在1945年2月1日通車的那一天,歐麥羅的兄弟麥克·卡譚(Michael Catan)被選為第一個帶領眾人走過隧道的人。 紐新航港局隨後提出興建第三管隧道的計畫,但是紐約市政府基於希望紐新航港局可以分擔為了因應隧道開通所帶來的額外車流量對市區道路的維護費用,所以對此計畫起初採反對的態度。不過隨後雙方達成妥協,而第三管隧道也在1957年5月完工。.

新!!: 42街 (曼哈頓)和林肯隧道 · 查看更多 »

旧金山

舊金山(San Francisco),正式名稱為舊金山市郡(City and County of San Francisco),是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的都市,為加州唯一的行政區,中文--,亦別名「金門城市」、「灣邊之城」、「霧城」等。位於舊金山半島的北端,東臨舊金山灣、西臨太平洋,人口約86萬,為加州第四大城;其與灣邊各都市組成的舊金山灣區,人口總數達768萬,是僅次於大洛杉磯地區的美國西岸第二大都會區。 舊金山是北加州與舊金山灣區的核心都市,當地住有很多艺术家、作家和演员,在20世紀及21世紀初一直是美國嬉皮士文化和近代自由主義、進步主義的中心之一。舊金山也是聯合國的誕生地。舊金山是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以其涼爽的夏季、多霧、綿延的丘陵地形、,以及金門大橋、纜車、惡魔島監獄及唐人街等景點聞名。此外,舊金山也是五大主要銀行及許多大型公司、机构的總部所在,其中又以互聯網產業為最,包括盖璞、太平洋瓦電公司、Yelp、Dropbox、Pinterest、Twitter、优步、爱彼迎、Mozilla、維基媒體基金會、克雷格列表、Salesforce.com等。.

新!!: 42街 (曼哈頓)和旧金山 · 查看更多 »

曼哈頓

曼哈頓(Manhattan)是美國紐約市5個行政區之中最人口稠密的一個,與紐約縣(New York County)範圍相當。這個行政區主要由一個島組成,並被東河、哈德遜河以及哈林河包圍,並同時包括鄰近的一些小島嶼和唯一在北美本土大陸上的飛地大理石山。曼哈頓被形容為整個美國的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聯合國總部大樓的所在地。下曼哈頓的華爾街是世上其中一個最重要的金融中心,有高達1.2萬億的本地生產總值,並擁有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它的房地產市場也是全世界最昂貴之一,許多跨國企業也在此設立總部。 紐約縣是全國人口最稠密的縣。根據2010年的美國人口調查,它擁有1,585,873的居民,面积,即平均每平方英里有69,071的人口(26,668人/km²),也使它成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之一。它也是全國其中一個最富有的地方,在2005年便有超過$100,000的GDP。它是紐約市僅次於布魯克林和皇后區後人口最多的行政區,卻是面積最小的。 由於每年有高達5,000萬的遊客到訪紐約市,故曼哈頓的不少景點都是世界知名的。其中,被稱為「世界的十字路口」和「世界的中心點」的時代廣場是璀璨奪目的百老匯劇院的中心點、全世界其中一個最繁忙的行人過路處 以及世界娛樂產業的中心點。這個行政區也擁有很多世界知名的橋樑、摩天大廈以及公園;曼哈頓華埠是整個西半球最大的華人聚居地。格林尼治村的石牆酒吧被認為是LGBT權利運動的催化劑。曼哈頓也同時擁有大量的高中和大學,其中包括世界排名前50的知名學府如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以及洛克斐勒大學。由於紐約市是於曼哈頓的南端創立,故此紐約市政府的所在地紐約市政廳也位於此。.

新!!: 42街 (曼哈頓)和曼哈頓 · 查看更多 »

時報廣場

時報廣場(Times Square,又譯為--)是美國紐約曼哈頓的一個商業中心,位於百老匯大道與第七大道會合處,範圍由西42街延伸至。時報廣場的名稱源自《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又譯為「紐約時代報」)早期在此設立的總部大樓,因此中文譯名有時會根據報社而譯為「時--廣場」,或根據英文原名「Times」直譯為「時--廣場」。.

新!!: 42街 (曼哈頓)和時報廣場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